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

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

發布時間:2021-03-04 02:56:31

A. 沈錫純的相關事件

閩籍國畫大家沈錫純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2010年12月17日上午,由中國國家畫院支持,中國美術出版總社(人民美術出版社)、榮寶齋畫院、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州畫院主辦的「紀念國畫大家沈錫純百年誕辰座談會」在北京飯店舉行。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全國人大常委、台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汪毅夫,原商業部部長、福建省省長胡平,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陳芸,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楊曉陽,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林陽、榮寶齋畫院常務副院長唐輝、福建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來文、福州畫院院長王和平等主辦單位領導,邵大箴、陳傳席、陳醉、羅世平、崔自默、程大利、姚少華、劉墨、韓柯、張建平、王敬之、老圃、沈一丹、劉尚勇、曾剛、張靜之、吳秋雨、陳裕亮、尹然等美術界專家、評論家、畫家,以及沈錫純家鄉領導、生前故舊和親朋好友共120多人齊聚一堂,共同緬懷沈錫純先生剛正燦爛一生,梳理研討沈錫純先生藝術理念和卓著藝術成就。
與會專家表示,沈錫純先生是新中國誕生後福建畫壇上堪稱元老級的人物,是「閩派」畫家的重要代表,民國時期即是福建最具影響力的國畫家,又是福建解放後國畫藝術開創期的組織者之一,曾經為福建的美術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沈老從藝80多年,其藝術風格以家鄉詔安畫派的諸位前賢為基礎,融匯海上畫派、嶺南畫派之精髓,博採眾家之長,堅持外師造化,推陳出新,卓然自立。他一生當中經歷了很多的艱難坎坷,卻不為逆境所屈服,依然滿懷激情,矢志藝術追求。他強調「承傳統、師造化,取前人之長處,汲生活之源泉,再經研磨、領悟、創作、標新」等畫藝思想,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他對青年後輩循循善誘,鼓勵他們要用對歷史負責的態度,認真對待美術創作和事業,培養過眾多優秀學生和美術界的精英人物,深受學生晚輩的愛戴。
與會專家認為,沈老在中國畫的創作領域辛勤耕耘80餘載,藝術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作為福州畫院的元老,他在繁榮美術創作、推動國畫研究、團結畫家和服務群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繼承傳統並不斷創新,為人民群眾留下了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省市各級領導的肯定,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尊敬,同時也給福建畫壇添光加彩。舉辦這次活動,將會讓全國美術界對沈老高超的藝術和充滿豪邁正氣的人生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也將進一步促進福建和全國美術的交流與發展,進一步拓展美術發展的創作潛力主創作空間,共同為中華民族美術事業添磚加瓦。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陳芸在講話中特別指出,沈錫純先生是一個德藝雙馨、慈懷浩氣的藝術家、教育家。他自年輕時就有理想、有追求,充滿豪邁正氣,早年就積極從事進步運動,並因此身陷囹圄;他一生疾惡如仇,剛正不阿,以畫筆當鋼槍投身抗日救亡,不惜傾家盪產;他愛生如愛子,傾心培育後秀,高徒輩出,桃李滿天下;他淡泊名利、崇尚簡朴,但凡有利於國家民族的活動,都積極參與。解放後盡管多年受到不公正待遇,他卻不為逆境所屈服,始終懷抱愛國愛民、熱愛家鄉的赤子之情。晚年的沈老心繫祖國統一,積極推動兩岸交流。他的許多畫作,如《鴻雁傳音》、《素影秋高寄懷海峽》等,表達了情系海峽的心願。1998年還以近九十歲的高齡,親自率團赴台北舉辦畫展,在台灣形成很大的反響,為海峽兩岸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作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他一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追求民主進步,是中國共產黨的好朋友。項南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就很贊賞沈老的品格為人,稱贊他「丹青繪大地,一生為人民」。
遵照沈錫純先生遺願,家屬代表在座談會上宣布將捐賣沈錫純先生部分精品設立「沈錫純藝術教育基金」,首批200萬元捐款將作為助學基金,用於資助沈老多年生活、工作過的武夷山貧困學生。
座談會後舉行了「紀念國畫大家沈錫純百年誕辰精品回顧展」開幕式,張克輝、汪毅夫、胡平、陳芸、楊曉陽為畫展剪綵。本次「精品回顧展」精選出沈錫純先生不同時期60餘幅代表作品,展示他80餘年的藝術成就,將在北京飯店船藝術館連續舉辦兩天。
中共中央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兆國,福建省政協主席粱綺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沈慶光等為本次活動敬贈了花藍。

文化部藝術中心藝術品鑒定評估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歐陽希君:沈錫純先生是福州畫院創始人之一、「詔安畫派」第四代宗師,是「閩派」畫家的元老級代表人物,是現代詔安畫派(閩派)國畫的傑出代表。1933年畢業於上海新華藝專,1937年其作品入選《中國古今名畫粹》,1947年個人傳略和畫作被載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的第一部編年史《中國美術年鑒》,成為民國時期福建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作品融海上畫派和嶺南畫派精髓,以畫「活虎」獨樹一幟,又以筆下山水雄奇險峻、花卉構圖新穎、魚蟲鷹鶴神態逼真而飲譽畫壇,蜚聲中外。工寫實,擅半工寫、大寫意,長花鳥、草蟲、兼及山水、人物,作品熔「嶺南」和「兩江」畫風於一爐,把西畫的造型和中國畫的筆墨、意境、情趣有機結合,創造了斬新的中國繪畫,他的藝術特色強烈,他的藝術在全國有具大的意義,他的成就是得到了人們的充分評價、充實重視、充分尊敬。從福建書畫界在日前舉辦的福建嘉德名家書畫收藏拍賣會上,已故老畫家沈錫純的作品《雲山萬里》以24萬元成交,預示著位於「價值窪地」的閩派書畫價值開始穩步回歸。可以看出沈錫純的作品有很大升值空間。《雄風》等6幅作品均以30餘萬元成交,拍賣所得200餘萬元, 設立「沈錫純藝術教育基金」,首批200萬元捐款將資助沈老生活工作多年的武夷山地區的貧困學生。「德藝雙馨、慈懷浩氣」這八個字是與會專家對沈錫純在中國國畫創作領域和中國藝術教育領域辛勤耕耘80餘載的深刻認同和衷心感激。
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范迪安:沈錫純先生20世紀早期就學畫特別是在上海新華藝專學習,得到許多藝術名家指導,有寬闊的文化視野,很好地形成了既向傳統學習又感受生活的創作方法,因此他早在20世紀前半葉就活躍在中國畫壇上,得到當時畫壇的認可。他的藝術特點,一是把工筆和寫意畫進行了很好的融會貫通。從其工筆畫里可以看到寫意的文人的氣息,在他寫意的花卉、畫虎等題材中又可以看到很好的造型。在工筆和寫意兩個領域都能很好的貫通,是其很重要的藝術特點。二是其作品有鮮明的福建繪畫傳統和文化傳統。早在明清時期,福建畫家就創造了一種特別有動感的造型風格,形成了福建畫風對全國畫風的影響。沈錫純很好地傳承了這種具有動感的造型風格。從他的作品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很活潑、很富有生機的景象,畫面非常活躍,很好地傳達了大自然的生命氣息和氣象。三是他始終堅守藝術信念。盡管曾得到不公正待遇,但無論經歷多少生活坎坷,無論在省城福州還是在武夷山,他一直堅持創作,並和許多老一輩畫家組織了很多活動,創作了大量優秀作品,豐富了福建的地域文脈和面貌。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邵大箴教授:沈錫純先生是他這一代知識分子和畫家裡很有典型意義的代表。他是從五四運動之後通過接受中西結合的藝術教育走向畫壇的,他接受了中西藝術的教育之後,努力鑽研傳統、鑽研筆墨、鑽研文化的傳統,發揮他的個性,把西畫的造型和中國畫的筆墨、意境、情趣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奇的中國畫,所以他的藝術是很有特色的,他的藝術是有全國意義的,他的成就是應該得到我們的充分評價、充實重視、充分尊敬的。西畫講究造型,中國畫講究寫意、情緒、格調,這兩者的融合本來是很困難的,但沈錫純先生在這方面取得了值得我們尊重、敬仰的成就。他的作品中有水墨畫、工筆畫、重彩畫,水墨里有文人寫意的水墨,並大量運用艷麗的色彩。中國水墨畫用色彩是很難的,一般講究水墨的清雅,但沈先生做了很多大膽嘗試,在一些水墨畫中又嘗試用了色彩,得出另一種藝術效果,富有創造性。對色彩在中國水墨畫里的運用,他功夫做得很深。沈老一生受到很多的挫折,但始終保持著慈懷浩氣,一種對人類、對大自然博愛的精神,不管是順境、逆境他都是如此。所以,沈先生是不應該被埋沒的藝術家,我們應該發揚他的精神,繼承他的藝術技巧。這對當代中國畫的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
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傳席教授:沈錫純先生不僅是一位畫家,更一位志士仁人,是建功立業的人,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是一位有氣節、有骨氣的泰鬥文人。古人講「畫以人傳,不要人以畫傳」。沈先生就是畫以人傳,因為他的做人比畫更重要。沈先生作為一位畫家是非常有成就的,他不到十歲就學畫,很有天賦;十幾歲就到汕頭、廈門美術專科學校去學習,後來又到上海學習,他跟潘天壽、諸文韻等大師學畫,我們還可以從他的畫里看到他學過海派、惲南田、揚州八怪,尤其是惲南田在畫里有明顯的痕跡,真正是集眾人所長。沈錫純先生山水、人物、花鳥、走獸都畫得很好,但我看他的人物畫最好。沈錫純畫虎、畫鷹寄託了他的思想感情,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的責任心。老一輩的傳統知識分子對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強烈的責任心,這是值得後一代好好學習的。我們既要學習沈錫純先生藝術上的探索精神,學習他的一專多能,更要學習他作為傳統知識分子對國家、人民的責任心,以及有氣節、有骨氣的精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陳醉教授:沈錫純老先生雖然年輕一輩不太熟悉,但重新看他的作品,留給我的印象是非常深的。印象最深的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這批在三、四十年代就有所成的老一輩藝術家的奮斗精神、執著精神。第二,沈錫純先生在畫品方面給我們做出了好榜樣,在人格方面給後代的青年做出了更重要的榜樣。中國畫是講究畫品和人品的,沈錫純老先生這樣的人品值得樹為楷模。第三,他的畫和人品、畫品一樣精彩,是和他的人品、畫品緊緊結合在一起的。他的畫體現了拳拳愛國心和很強的憂患意識。比如,他畫老虎、畫獅子就寄託了他當年的愛國心情,是對國難當頭的一種態度,是對侵略者的憤恨,是對我們民族蘇醒的寄託。他的老虎畫得非常有份量,給人感覺畫雖然是宣紙的,但拿不起來、很重,這是他的筆墨風格。第四,他畫的題材非常廣泛,從他的山水畫、花鳥畫中可以看到很深的傳統功夫,他所受到的訓練以及他自己的創造性都可以體現出來。而且,比傳統更多了一點色彩、更多了一些變化。這是他的進步和對中國畫的貢獻。第五,他能夠跟隨時代,能夠很好的和時代共同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博士生導師、教授羅世平先生:我看了沈錫純先生的畫,有兩個比較大的感受:第一,沈先生的畫給我的一個突出印象是他的畫當中有浩然之氣和「慈懷」。浩然之氣來自於傳統的士氣,只有在中國傳統的士人的階層中才能把浩然之氣作為正氣,這在沈先生的作品、詩歌,在他的人生經歷之中體現得很充分。「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在藝術的這個「道」上,沈先生從他的家鄉走到嶺南、上海,整個過程伴隨中國一百年的進程,都在完成一個有良知的畫家在「道」上面的修煉。盡管受到不同階段、來自各方面的沖擊,他的信念始終沒有動搖。到他的晚年,這股浩氣仍然存在,仍然是純正的浩氣。這就是中國的精神,這在他的身上體現得很充分。第二,他的畫和他的藝術中,有時代精神的體現。他是中國由傳統繪畫走向現代繪畫起點階段中很重要的那批人的一個傑出代表。他的成長過程,是現代中國繪畫現代進程當中很重要的階段。他把藝術如何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展、傳統藝術怎麼匯入世界文化大潮中去、怎麼把傳統藝術發展得更有深度作為一種目標,不斷尋找著傳統文化發展的新路徑。沈老作品有很多新的東西,有時代責任感的探索在畫中體現得非常充分。不同時代他都學習很多新的東西,跟時代不斷靠攏。在他的繪畫中,既有福建地方的地域特點,也有他的藝術實踐過程,還體現了傳統畫種走向現代化的各種實驗。所以,沈錫純先生是一個可以進入到中國近現代百年歷史去觀察的一個畫家。我覺得應該對他進行很好的研究。
中國美術出版總社副總編、書法家、美術評論家林陽:沈錫純先生不僅是畫家,還是有社會責任感、正義感的民族鬥士。在抗戰期間,沈先生作為畫家捐了大量畫作,對國家抗戰是有貢獻的。沈先生專攻花鳥畫,兼做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虎。他畫的虎栩栩如生,刻畫入微,給人積極向上、蓬勃奮發的精神。而且,我覺得他筆下的虎可以結合自己的心境不同,畫出不同來,這在一般畫家中很少見。像二十世紀30、40年代他所作的虎,雄壯威猛,這時候的虎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表現出中國抗戰的決心和信心。1949年前夕創作的虎,表達了對新中國的憧憬。1988年創作的《慈懷浩氣》,則體現了一個畫家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我覺得這幅虎畫中帶著一種愛意,用今天的話說是「和諧社會」。這方面,沈先生有一種超前的意識。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沈錫純畫集》,是有積極意義的。首先,把優秀的美術作品流傳下去,感染更多的人。其次,有利於弘揚老一輩藝術家淡泊名利的精神,樹立一種表裡如一的榜樣。
榮寶齋畫院常務副院長、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唐輝:一看沈錫純先生作品,就感覺很有震撼力。他在中國畫的探討上有自己的目標,有自己的追求,形成了個人的風格和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打動我們的地方。像沈老這樣的老一代畫家很需要我們去弘揚。我希望,在美術界能形成這樣的風氣,眼睛不要只盯住少數所謂大師、巨匠,也要放在沈錫純先生這樣一代對藝術有追求的藝術家、教育家身上,他們的貢獻是最大的。沈先生創作的題材非常豐富,山水、花鳥、人物都擅長,尤其是花鳥畫水平非常高。福建花鳥畫整體是比較強的,而且是有傳統的,這能從沈先生的作品中看出來。他畫虎確實像大家所說的,不是表現了一種個性,而是表現了虎方方面面的個性,非常有特點、有成就,虎的神態很豐富,動態多樣,帶有人情味,帶有一種畫家的感情在裡面。
中國書畫名人聯合會副會長姚少華:沈錫純先生的畫種繁多,且都很精彩,但尤為得意的是他的虎畫,他經過多年磨煉已形成自己的風格,有了「活畫虎」的美稱。為了畫真老虎,他曾冒生命危險到深山裡得見真虎,他對藝術的痴迷、追求可見一斑。我覺得沈先生的畫有三個特點。第一,他講究造型,講究筆墨。他的畫作造型非常生動,因為有真虎的寫生基礎,所以很傳神,而且結構嚴謹;因為他畫山水、花卉很有基礎,所以景跟虎配合很密切,用景托虎,有很獨特的風格。第二,看到沈老畫的虎你確實就看到了一種浩然正氣。這個「氣」是從哪兒來的呢?就是中國畫的寫意精神。畫老虎實際上是畫他自己、畫民族、畫時代。老先生坎坷一生,但他從思想、骨子裡是愛國、愛鄉、愛知識分子、愛學生的。他把自己的經歷沉浸在教育事業上,他為了抗日戰爭捐了幾十張作品,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他把他的精神都融入到他的虎作品當中,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而且讓人感覺這個「氣」很大。第三,沈老先生的畫有很強的傳統文人精神,這尤其值得當代人學習。作為老前輩、老藝術家,他能夠執著一生,在他美好的精神家園當中安度一生,能夠長壽,是因為他遠離名利、遠離時世,沉浸在藝術追求中。他的老虎畫當中強烈體現著浩氣,一個是民族之氣,一個是時代之氣。他把這些精神留給我們後人,這是傳統文人的精神,我們應該繼承並發揚光大。
北京大學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墨博士:沈錫純先生的畫,不管是他的山水、花鳥,還是他的虎畫,裡面都有一種生機,這種生機是來自於他生命深處的。看他的虎,會發現很有「生氣」,真正是「虎虎有生」,代表著他頑強的生命力,而這種生命力是不會被任何現實壓迫所摧毀的。到了晚年,沈先生作品的筆墨不但沒有減弱,而且越來越剛強、越來越剛健。透過畫作,我們可以發現他身上有著中國文人的寶貴操守和風骨。我們這個時代最可貴的是什麼?就是沈錫純先生身上的這種東西。我們文化人、藝術家或者現代學者,應該保持、繼承沈先生身上所具備的這種操守和風骨。這就是沈先生最需要我們來學習、紀念、崇拜的東西。
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理論委員會副秘書長陳裕亮:通過沈老的筆墨,我們看到了一個風骨卓然的老先生。他用百年翰墨書寫出一個剛正不阿、慈懷浩氣,而又表裡如一的傳統文人的形象。中國畫講格調,在「謝赫六法」中,氣韻生動被列為「六法」之首,氣韻生動強調的是畫貴在有意境,能夠讓人看完後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感。而格調低的作品,只能是就事說事,就物寫物,盡管刻畫入微,終究未能傳達畫外之音,這種作品是不可取的。沈老的作品是筆墨厚重,格高韻雅。這就是看完他的畫後,我們為何能怦然心動,甚至是肅然起敬的緣由。沈老對惲南田的沒骨畫有著很深的學習、研究,這種研習在他的花鳥畫中有著深刻的體現。所謂:師古人而不拘泥於古人。沈老汲取了惲南田的清新妍麗的畫風,又融入了謝赫所強調的「骨法用筆」 和「隨類賦彩」,最終形成了他那既有深厚傳統功底,又別開生面的畫風。
沈老的畫概括起來有以下的特點:第一,造型精確,筆墨靈動。沈老的花鳥畫,早期深受詔安畫派影響,及長受學院派浸淫,融海上畫派和嶺南畫派之長,終成清新、雅緻而不乏厚重的風格。他以造化為師,謹記「筆墨當隨時代」,這就是他的畫既有精準造型又能賦色妍麗的原因。他的老虎畫則深受張善孖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為技法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影響到其為人處世。張善孖的嫉惡如仇,在沈老的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這就是所謂人品如畫品的道理。第二,深入淺出。在很好地傳達情感的同時,還能把握住時代脈搏。沈老在1937年創作的《寒》,在1949年國慶期間創作的《祖國之春》,還有上世紀八十年代進入晚年的時創作的《慈懷浩氣》等作品,既體現出一個文人對祖國命運的憂慮與欣喜,還能把歲月的痕跡很好地保存下來。沈老的這種對時局把控能力,以及他對整個畫面的控制能力,很巧妙地通過情感流露出來。也許這就是他的作品能感染人的最重要因素。也是他的作品最終能經受得住考驗,最終得以流傳的原因。

B. 劉若英的個人資料

http://ke..com/view/3700.htm

擺渡網路很全了。專。屬

C.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事記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堯舜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禹傳子啟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商湯滅夏商朝建立,約公元前14世紀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西周開始,公元前841年國人暴動共和元年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秦始皇確立郡縣制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戰,公元前206年劉邦攻入咸陽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漢建立,公元前138年119年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奪取西漢政權改國號新, 1718年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東漢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官渡之戰, 208年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國建立, 221年蜀國建立, 222年吳國建立, 263年魏滅蜀, 265年西晉建立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晉滅吳, 316年匈奴兵攻佔長安西晉結束,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東晉建立, 383年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開始, 485年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結束, 589年隋統一南北方南朝結束, 605年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隋末農民戰爭開始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以渤海為號,同一時期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亂, 780年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後梁建立唐亡五代開始, 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遼澶淵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王安石變法, 1115年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金滅北宋南宋開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戰,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蒙古滅西夏, 1234年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元滅南宋, 1351年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明朝建立盟軍攻佔大都元亡,明初開始修建明長城,1405年——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遷都北京,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農民軍攻佔北京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清軍入關, 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1686年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昭莫多戰役, 1727年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維吾爾貴族大和卓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歷史的確是很有意思的,附:中國歷史朝代歌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5000年的歷史,不是三言兩語就說得清楚的,我們中小學的歷史教材就是它最簡單的介紹,也是最客觀的介紹.易中天品三國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對現代的一些人有啟發,但不要以為那就是歷史.

D. 描寫名勝古跡的作文

美麗的洛陽,這是個歷史悠久、風景誘人的大都市。它地處河南省西部,古稱豫州,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城市。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城市的興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從公元前二十億世紀起,先後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自古以來,這里墨客騷人雲集,因此有「詩都」之名,有「花都」的美譽。 洛陽的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其中龍門石窟最為著名,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古稱「伊闕」,這里山河壯麗,風景優美,石窟密布在伊河兩岸的崖壁上,長達一公里之餘。他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合稱為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世界各地的人都來此觀光旅遊,引得遊人如潮。 其次就是白馬寺了,它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洛陽白馬寺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乃佛教傳入我國後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譽為「釋源」、「祖庭」。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級景區。 洛陽牡丹甲天下,牡丹是洛陽的一絕。牡丹是中國傳統名花,賞花是洛陽人民的古老習俗。自古以來,洛陽牡丹就以品種繁多,花色絕倫而名揚天下。天下無雙艷,人間第一香」稱譽牡丹,實不為過。牡丹乃花中之王,雍容華麗,色艷香妍,冠壓群花,盛開在暮春。自唐代以來,牡丹之盛,莫過於洛陽,歐陽修稱贊「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洛陽牡丹因此有「花中之王」「萬花一品」諸多美稱。唐代詩人白居易「花開花落二十日

E. 陸揚的學術活動

「馮道的世界:中古晚期政治文化中的邊緣與核心」清華歷史講堂,4/19,2012.
「晚唐五代清流文化與唐宋社會的轉型,」 第三屆中日學者中國古代史論壇,武漢大學, 9/17-18, 2011.
「作為一種史學研究對象的晚唐五代節度使墓葬,」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 四川大學, 8/18-26, 2011.
「現代學術史上的季羨林和金克木,」 國際漢學系列講座,北京大學,6/17, 2011.
「Web of Knowledge: Itinerant Learning and Monastic Authority in Medieval China,」Ritual, Religion and Institution in Medieval China: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udan University, 11/6-8, 2010.
「萬劫因緣會剎那-論近代中國佛教史研究系譜的誕生,」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 (批評的中國學系列學術研討會[三])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9/24-26, 2010.
「從節度使墓葬看唐五代河北文化的變遷,」 復旦大學文史講堂講座, 9/21, 2010
「梟雄的抉擇 : 試析晚唐五代兩座武人墓的構成,」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6/23 2010
「西方唐史研究概觀,」 人大史學講堂講座, 5/31, 2010
「憶昔開元全盛年-論晚唐五代筆記中的歷史記憶,」 實踐中的唐宋思想和禮儀與制度國際學術討論會, 中國人民大學, 5/28-30, 2010.
10.「唐帝國為何會瓦解-一個老問題的新思考,」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講座, 5/24, 2010
「VisualizingWenin Early 10th Century China — Evidence from Mortuary Arts,」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I,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14-15, 2010.
「Veritable Records or Cultural Imagination: Xuanzang』s Account of India and Central Asia Revisited」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sian Culture 2009, Kansai University, 6/27, 2009.
「A Civilized Warlord in Early 10th Century Hebei: The Tomb of Wang Chu and Its Cultural Significance,」Tenth Century China and Beyond: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a Multi-Centered Age, Part I,Center for the Arts of East Asia, University of Chicago, 5/ 29-30, 2009.
Roundtable Panelist, 「Archives and Sources Across Cultures,」MAMA XXXIII (Urban Life and Culture),University of Missouri — Kansas City, 2/27-28, 2009
「The Itinerary of Fame Building: Itinerant Learning and Abbotship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Buddhism Across Asia: Networks of Material,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Exchang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6-18, 2009
「Dao'an, Huineng, and the Monkey King: The Birth of the Genealogy of Chinese Buddhist Patriarchs,」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Studi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11, 2009
「Prosopography in Medieval Chinese Studies: Information that are Database Friendly and Otherwise —Literacracy as a Case Study,」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graphical Databases for China』s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11/21-23, 2008.
Roundtable Panelist,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Global Community, Hall Center,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9/25, 2008
「Imagining Buddhism: Xuanzang』s Journey to India Revisited,」 invited lecture, University of the West,4/25, 2008.
「九世紀宦官官僚的形成-以梁守謙為中心,」 西安碑林 920 周年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 西安碑林博物館, 10/24-25, 2007
「當前中國古代史研究中的問題與主義,」北京大學歷史系講座, 10/22, 2007.
「A Journey of Illusion? Re-examining Xuanzang』s Vision of Central Asia and India,」Workshop on the Kinetic Vision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5/25 - 26, 2007
「Views of Confucius and the Duke of Zhou in the Tang,」Conference on 「TheRituals of Zhou(Zhouli) in East Asian History: Premodern Asian Statecraft in Comparative Context,」Princeton University, 12/8-11, 2006
「From Dao』an to Huineng: The Making of Buddhist Patriarchs in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7/14, 2006
「The Making of Literocracy and the Imagination of Literary Success in Late Medieval China,」 invited lecture, Pre-modern China Lecture Series, Columbia University, 4/13, 2006
「The 『Middle Kingdom』 that was India: Discourses on Indian Culture in Medieval China,」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4/6-9, 2006
「Why did the Tang Fall: A Re-assessment of the Ninth Century,」 invited lecture, East Asian Studies Semina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1/17, 2006
「Modernizing humanities: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hina from the 1890s to the 1940s,」The XIV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London, United Kingdom, 8/29-9/3, 2005
「The Rise of Buddhist Commentarial Tradition in Eastern Jin,」A Workshop on the Eastern Jin, Harvard University, 5/6-7, 2005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Representation of Foreign Monks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The Case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The 9th Conference on Redefining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Historical Thinking in the 21st Century, Fudan University, 4/8-10, 2004
「Literocra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eval Culture,」Chinese Medieval Studies Workshop, Columbia University, 12/13,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s in Buddhist Biography: A Close Reading of Huijiao's Biography of Kumārajīva,」 invited lecture, Seminar on Buddhist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12/4, 2003
「Narrative, Spirituality, and Voices of Inner Conflicts in Buddhist Biography: The Case of Kumārajīva,」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etic Thought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Yale University, 5/1-4, 2003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onference on Buddhist Monasticism,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2/21-2, 2003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Hualin Lecture Series,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al History, Nankai University, 10/31, 2002
「Rethinking Late Tang Culture: the Case of Literary Families and Social Concept of Purity,」 invited lecture, Institute of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0/30, 2002
「A New Reading of an Old Problem: The Origin of Chinese Buddhist Scholasticism in the Biographies of Foreign Monks of the Six Dynasties,」History of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Ancient Tim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Research and Collection on the Newly Discovered Materials, Peking University, 10/25-26, 2002
「New Trends in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A Survey of Western Sinology,」 invited lectur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10/23, 2002
「The Trends and Problem of Western Historiography in the Recent Decade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9, 2002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8, 2002
「The Characteristic of Medieval Buddhism — The Monastic Network,」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7, 2002
「Eunuch Power, Legitimacy, and Medieval Chinese Kingship: the Case of Tang,」 invited lecture,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China in Nankai University, 10/16, 2002
「Aristocracy, Meritocracy, or Literocracy: Re-mapping the Structure of Mid and Late Tang Elite,」New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4/18-20, 2002
「Quest of Knowledge: Travel and Learning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4/4-7, 2002
「A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and Learning in Ninth Century China: The Case of Shenqing'sBeishan lu,」Interpretation and Intellectual Chang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Hermeneutics, Rutgers University, 10/4-6,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Mid- and Late Tang Social Elite and Two Bodies of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invited lecture, High-Tang Project Lecture Series, Department o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6/6, 2000
「Official Writing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Late Tang,」 invited lecture, China Humanities Seminar, Harvard University, 4/17, 2000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Boston MA, 4/11-14, 1999
「Body Matters: Appearance, Virtue, and Career in Medieval China (200-900),」 invited lectur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22, 1999
「Tension and Reconciliation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t Thought: The Case of Vimalakirtinirde?a and Pure Land Buddhism,」The Third Chung-H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uddhism,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Taipei, Taiwan, 7/19-21, 1997
「The Legacy of the Yuan-ho Era (805-820): A Re-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Late T'ang Court,」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Annual Meeting, Honolulu HI, 4/11-15, 1996

F. 幫忙尋找下中考用的作文材料

網上應該很多的呀

G. 國立東華大學的關於創校

原規劃校名為「國立華東大學」。後因「華東」意味「中國東部(East China)」引起政治爭議,且中國已有數所名為「華東」的大學,故顛倒原名,改為「國立東華大學」(中國上海市亦有大學名為東華大學,但定名時間晚於國立東華大學,為1999年),並以「皇皇者華,於彼原隰」做為附會,成為校方「東之皇華」宣傳口號的由來。
「皇皇者華,於彼原隰」語出《詩經‧小雅》,意思是:那燦爛的花朵呀,盛開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 該校校徽採用圓形環繞設計,意涵全校團結的理念。
但在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並後,隨即修改校徽樣式,在原本的書本及圓形環繞設計中加入花蓮教育大學舊有的校徽而成為新的款式。 《東華頌》由校內教授知名作家顏昆陽作詞、崔光宙作曲。歌詞的涵義及緣由可以參照由作詞者所寫「我在東華 我歌東華」一文。
《東華頌》顏昆陽作詞崔光宙作曲自由是平野飛鷹民主是眾鳥和鳴創造是滄海變化之洪波卓越是群山特立之巍峨看吧 看吧我在東台 皇皇其華放眼古今 胸羅天下東華呀 東華我們不是過客 是這里的主人夢想啊 夢想夢想是飽滿的種籽 種成累累的青春 79/01成立「初步規劃小組」,召集人由「教育部」楊朝祥次長兼任。
79/12/29正式選定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花蓮農場東南區(原東區、南區之合並)為建校預定地。 80/07教育部定校名為「國立」華東大學
籌備處時期
80/10/16教育部頒訂「國立華東大學籌備處組織規程」及編製表。
80/11/13「行政院」核定「立法委員」牟宗燦博士為華東大學籌備處主任。
80/11/19華東大學籌備處成立。下設行政組、教務組及工務組。 81/01/08舉行「花蓮地區旅北大專院校教授座談會」,廣泛諮詢花蓮地區人才相關建言,以為建校參考。
81/01/18舉行「花蓮地區旅北大專院校教授座談會」,諮詢花蓮地區人才相關建言,以為建校參考,計有楊昭男教授等十八位參加。
81/01/23該校籌備處啟用典禮。
81/02/11召開各學院規劃會議,研擬各學院規劃方針與擬設立系、所。
81/03/16舉行「規劃諮詢委員會議」,邀請籌備處規劃諮詢委員於宗先院長等九位,針對「設校規劃草案」提供建言與修正意見,以為未來大學規劃重要參考依據。
81/05/05完成「華東大學設校計劃書」,報請教育部核定。
81/06/19籌備處組成赴美考察團,由主任牟宗燦博士率領,實地參觀美國著名大學,並與相關人員研討校園規劃及校區發展事宜,以為規劃參考。行程中,並於全美各大城市舉行華東大學規劃簡介暨求才座談會,參與的華裔學者極為踴躍。
81/07/20邀請該校各系、所規劃諮詢委員分別舉行五場次設校第一年新設研究所規劃諮詢會議。
81/07/30完成「華東大學八十三學年度申請設置研究所計劃書」,報請教育部審查核定。
81/07/31籌備處與建築顧問群密集會議,研討校園規劃策略,制定「校園規劃准則」,以為征選建築師重要依據。
81/08/24完成建築師征選作業。81/09/09籌備處與五家入選規劃建築師事務所之國內、外建築師確立該校校園之整體規劃並訂定細部規劃時程。
81/10/12與教育部、花蓮縣政府、台大城鄉所研商大學城計劃案。
81/10/14籌備處牟宗燦主任至「教育部」向毛高文部長暨相關主管簡報「華東大學校園整體規劃案」,獲核定通過。
81/10/21籌備處於花蓮縣政府舉行校園整體規劃說明會,向當地最高民意代表、縣民意代表,鄉鎮代表及教育界人士等,簡報說明華東大學籌備處完成之校園整體規劃,並展示校園整體規劃模型。
81/11/16依據籌備處教務規劃及校園規劃,完成華東大學設校計劃書,呈報「教育部」轉「行政院」審核。
81
/11/17與五家入選建築師事務所之島內、外建築師舉行第二次校園規劃研討會,研訂該校建築之設計准則。
81/12/16舉行校園規劃研討會,確定設計准則及建築模型之展示比對。 82/01/17舉行校園規劃研討會,研商建築材料、顏色、校園植栽等,完成校園整體規劃。
82/02/11「行政院主計處」及公共建設督導會報至校地實地了解建校概況,並聽取簡報。
82/02/22籌備處舉行設校規劃諮詢委員會議,邀請規劃諮詢委員針對該校建校計劃、設計准則提供建言與修正意見。
82/02/23籌備處牟宗燦主任至「教育部」向毛高文部長暨相關主管簡報完成之「華東大學校園規劃設計准則」,獲核定通過。
82/04/08辦理該校第一期整地土方及夯實工程,公開招標完成發包。
82/04/15由「行政院」夏漢民政務委員主持該校建校計劃審查會,通過該校建校計劃。
82/04/19「行政院」連戰院長蒞臨該校校地主持動土典禮。
82/06/05「行政院」核定該校第一期建校工程經費。
82/06/25奉「行政院」核定,該校校名自七月一日起由「華東大學」更名為「東華大學」。
82/06/28辦理第一期校舍及公共設施建築工程招標。
82/07/09邀請該校各系所規劃諮詢委員會,分別舉行八場次設校第二年擬設置之研究所規劃諮詢會議。
82/08/05研究生宿舍「擷雲庄」開工。
82/08/10「行政院經建會」蕭主任委員蒞臨該校校地參觀。
82/08/11辦理第一次校舍及公共設施工程聯合開工典禮。
82/08/12與花蓮縣政府、壽豐鄉公所、省公路局會勘聯外道路並訂線。
82/08/14籌備處全體同仁正式前往花蓮辦公(地址:970花蓮市富強路22號7樓;電話:038-56812),並於校地附近設立工務所。
82/08/24完成該校第一期校舍水電工程發包。
82/08/27「教育部」楊朝祥次長蒞臨該校校地實地了解建校進度。
82/09/25「教育部」郭為藩部長蒞校視察建校進度。
82/10/08「監察院」梁尚勇、吳水雲、陳進利委員蒞臨籌備處巡察並聽取簡報。
82/11/19「行政院經建會」、「農委會」偕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相關人員蒞臨籌備處了解「設置東部地區生物技術產業專業區可行性」。
82/12/26召開規劃諮詢委員會議,聽取最新建校進度並實地參觀校區。 83/01/11「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派員實地視察該校建築工程進度。
83/01/12「監察院」審計部派員蒞臨校地實地了解工程施工情形,聽取學校工程進度簡報。
83/02/03「立法院」教育委員洪冬桂、庄金生、陳傑儒委員及多位委員助理蒞臨校地考察參觀。
83/03/07「行政院」核定東華大學自八十三年七月一日正式成立。得設立大陸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所、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國際經濟研究所等五個研究所及電子計算機中心。
83/03/11召開東華大學研究所首屆招生委員會會議,議決招生相關事宜。
83/03/12八十三年全國植樹節活動,由宋楚瑜省主席率同各界民意代表及相關主管蒞臨該校校地廣植樹苗紀念。
83/04/11辦理東華大學首屆(八十三學年度)研究所招生考試通訊及現場報名,計有1833名考生報名。
83/05/21首屆研究所招生考試,假台北市立金華國中舉行。
83/06/08首屆研究所招生放榜,計錄取73名研究生。
83/06/16「總統府資政」李煥先生蒞校指導。
83/06/25「教育部」陳文章、宋新民、孫德彪督學蒞校視導。
大學成立
83/07/01東華大學正式成立。
83/08/01首任校長牟宗燦博士於教育部接受布暨就任宣誓。
83/08/05暨南大學籌備處袁頌西主任率該處各主管蒞校訪問。
83/08/15」立法院「預算委員會羅傳進、洪昭男、蔣中涵、陳婉真委員蒞校訪問。
83/08/16舉行第一次行政會議。
83/08/29「教育部」「蒞校視察開學准備作業情形。
83/09/16學校教職員正式遷至校區辦公(校址∶974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一號;電話:038-662500)。
83/09/23首屆(八十三學年度)研究所新生入學注冊、選課。
83/09/24首屆(八十三學年度)研究所新生開學典禮。
83/10/17「立法院」吳東升、徐中雄、陳傑儒委員蒞校訪問。
83/10/18首屆研究所新生迎新晚會。世新傳播學院成嘉玲校長蒞校訪問。
83/10/19舉行第一次校務會議。
83/11/07「教育部」楊朝祥次長與「中央文教」記者蒞校訪問。
83/11/09「行政院」公共工程督導會報蒞校視察。
83/11/19舉行創校校慶慶祝活動。圖書館館訊「月眉書訊」創刊。 84/01/10「行政院」公共建設督導會報派員蒞校了解該校工程施工情形,並舉行座談。
84/01/12李登輝「總統」由「總統府」吳伯雄秘書長及宋楚瑜省長陪同蒞校巡視。
84/01/21「教育部」郭為藩部長蒞校巡視。
84/02/25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與中國時報假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共同舉辦河川生態保育研討會。
84/03/22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一行二十餘人由僑務委員會官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4/04/28「教育部」王學建、朱振昌、劉奕權督學蒞校視導。「行政院」孫震「政務委員」蒞校指導。
84/06第一棟餐廳大樓湖畔餐廳完工。
84/06/15「行政院」連戰院長由各相關部會首長陪同蒞校巡視。
84/06/23「考試院」毛高文副院長應邀蒞校訪問,並發表專題演講。
84/06/30「行政院」連戰院長率同「教育部」、「交通部」、「國防部」、「退輔會」、「研考會」、「農委會」、「新聞局」、「衛生署」、台灣省政府等機關首長蒞校巡視。
84/07該校校刊創刊。
84/08/01新設二個研究所(資訊工程研究所、族群關系與文化研究所)。
84/08/04雪梨大學校長伉儷由「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4/08舉辦第一屆東華杯迎新籃球賽。
84/08第一期學人第一宿舍「居南?」完工。
84/09/15法國波蒂葉大學Prof/ Tranoy校長及Dr/ Frene副校長由「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4/09/16台灣省政府委託該校辦理推廣教育「公共行政研究班」開班典禮。
84/11/09英國伯明罕大學Dr/ Upton副校長由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4/11/16承辦全台大學院校電算中心主任會議。
84/11/23台東校區規劃辦公室?用典禮。
84/12人文社會學院大樓、第一棟研究生宿舍「擷雲庄」完工。 85/01/15污水處理廠開工典禮。
85/01/17美西經濟學會訪問團蒞校參觀訪問。花蓮縣王慶豐縣長率同縣府一級主管蒞校參觀。
85/01/28「財政部」林振國部長率領財政部同仁蒞校參觀訪問。
85/01第一棟教學大樓理學院完工。
85/02/26開辦第一期推廣教育非學分班。附設幼稚園開學典禮。
85/03/08大陸學者阮銘、蘇紹智先生由中國時報系卜大中副總主筆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5/03短期學人招待所「素心裡」、幼稚園、社區活動中心「東華園」完工。
85/03/01台東校區推廣教育非學分班開班典禮。
85/03/24首屆(八十三學年度)大學推薦甄選入學招生考試放榜會議。
85/04電算中心與花蓮海星中學資料處理科簽訂教學合作。
85/04/10德國馬堡大學Prof/ Schaal校長由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5/04/21「立法院」陳永興委員蒞校參觀。
85/04/23社區活動中心「東華園」?用典禮。
85/04/23首度參加全台大專運動會。
85/04/24「教育部」事務檢核小組蒞校視察。
85/04/25漢學研究中心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學者一行二十餘人由「國家圖書館」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5/04/25辦理全台大學院校學生領導幹部大陸事務研習營。
85/05/13受省府委託辦理「國家政策與社區發展」研習班。
85/05/14舉辦免疫牛乳生物技術暨產業交流研討會。
85/05/16「教育部」「孫德彪、宋新民、彭火炎督學蒞校視導。
85/05/1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Prof/ Hofemann由清華大學儲三陽教授等人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5/05/25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河瀑校區Dr/ Thibodeau校長由」教育部「國際文教處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5/05/31南非西開普大學Dr/ Abrahams校長由教育部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5/06/08首屆研究生畢業典禮,郭為藩」部長「代連戰」副總統「兼」行政院長「蒞臨致辭。發行首屆畢業典禮特刊。
85/06/10世界新聞傳播學院成嘉玲校長蒞校參觀。
85/06/22」行政院「徐立德副院長夫人偕」行政院「各部會首長夫人蒞校參觀。
85/06/23大陸民族院校哈經雄院長等一行十餘人由中國邊政協會人員陪同蒞校參加「當前兩岸少數民族教育問題及改革之道研討會」。
85/07於台東體育實驗中學設置台東校區規劃辦公室。
85/07/04電算中心正式啟用網路電話撥接系統,連接台灣學術網路,並成為花蓮區域網路中心。
85/08/01新設四個學系(應用數學系、英美語文學系、中國語文學系、企業管理學系)及四個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國際企業研究所、教育研究所)。
85/09校園美化委員會成立。首辦「學生校園服務」。購置60部愛心腳踏車提供自由使用。
85/09/09首棟大學部宿舍「仰山莊」開工。
85/09/18英國校園景觀設計師Gerhard Hatting蒞校參觀。
85/10/13第一屆大學生開學典禮。
85/10/14「教育部」吳京部長蒞校參加開學典禮。
85/10/29陸軍官校童兆陽校長蒞校訪問。
85/11/15「外交部」章孝嚴部長蒞校訪問。
85/11/19「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蒞校演講。
85/12/30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 Dr/ Jim Rosser校長蒞校訪問。 86/01首開國內大學先例,以「等第法」計算各科成績。
86/01/06美國科羅拉多州Boulder市Dr/ Spenser W/ Havlick市長蒞校訪問。
86/01/21學術交流基金會由執行長吳靜吉教授率領蒞校參觀訪問。
86/03田徑場司令台完工。
86/03/12「立法院」外交及僑政委員會黃清林委員等一行十餘人蒞校參觀。
86/03/25舉行「台灣東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掛牌儀式。
86/03/26北美洲地區李登輝總統之友聯誼會一行八十餘人蒞校參觀。
86/03/27加拿大駐華辦事處司徒凡處長蒞校參觀訪問。
86/03/30美國加州州立大學Dr/ Molly Broad副校長蒞校訪問。
86/06/17舉行八十六年度花蓮區域網路中心圖書資訊研討會,並舉行NBASE高速網路實驗平台校園網路主幹啟用典禮。
86/06/19舉行牟宗燦校長續聘儀式,由「教育部」人事處處長吳三靈代表吳京「部長」頒發續任聘書。
86/07/03台東縣陳建年縣長率一級主管蒞校座談。
86/07/11「教育部」中教司卓英豪司長蒞校參觀。
86/08/01新設四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生命科學系、物理學系、經濟學系)及二個研究所(電機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86/09學校大門落成正式啟用。
86/09/12大陸山東大學副校長率領訪問團蒞校參觀。
86/09/18三軍大學李楨林校長率領一級主管蒞校訪問。
86/09/25與中山大學、成功大學、義守大學、高雄師范大學、高雄技術學院、慈濟醫學院合作,開辦遠距教學課程。
86/11/03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 Dr/ Jim Rosser校長蒞校訪問。
86/11/15《東華學術通訊》創刊。
86/12完成台東校區規劃報告書送教育部審核。
86/12/03教育部大學綜合評鑒訪評小組十位訪評委員到校實地訪評。
86/12/06牟校長至澳州雪梨大學、墨爾本大學等校訪問。
86/12/16海基會焦仁和秘書長蒞校演講。
86/12/18成立「原住民民族學苑籌備處」,由「原住民委員會主委」華加志與牟宗燦校長掛牌並簽定合作契約。 87/02/09首度試辦申請入學,開放英美語文學系、企業管理學系及生命科學系共15個名額。
87/02/13承辦大學推薦甄選入學科能力測驗。
87/02/23丹麥Danish Foreign Policy Society Executive Director Professo Klaus Pedersem蒞校參觀訪問。
87/02/24「中央研究院」楊國樞副院長蒞校演講。
87/03/07與世新大學合作開設遠距教學新聞課程,於理學院舉行開播典禮。
87/03/11「法務部」廖正豪部長蒞校演講。
87/03/20與世新大學合辦新聞課程遠距教學開播,由世新主播,該校提供場地及技術支援。
87/03/27由中央日報副刊主辦之第一屆青年文藝營假該校舉行。
87/04第一棟大學部宿舍「仰山莊」完工。
87/04/17舉行大學校院理學院院長教育行政研討會。
87/04/17參加馬來西亞台灣高等教育聯展,首次在東南亞地區舉辦之台灣高等教育聯展。
87/04/23創新育成中心正式成立。
87/04/28美國華裔生化科技訪問團蒞校進行經驗交流。
87/05/12舉行圖書資訊大樓新建工程動土典禮。
87/05/26上海市大學院校校長暨福州大學教授訪台團蒞校參觀。
87/05/29「陸委會」張京育主任委員蒞校演講。
87/06/03清華大學劉?朗校長蒞校演講。
87/06/10「教育部」督學蒞校視導。
87/06/12研究生第三屆暨首屆公共行政班畢業典禮。
87/07/11首次主辦東區大學博覽會。首度舉辦「你來,做一天的大學生」活動。
87/08/01新設三個學系(會計學系、化學系、運動與休閑學系)與第一個博士班(應用數學系)。
87/09/08舉行與海星女中教學合作開訓典禮,創大學高中教學合作由大學提供設備及師資先例。
87/10/16「教育部」學審會資深委員蒞校了解該校教評會運作情形及教授延聘升等制度,經「教育部」授權,自八十八學年度自行審查教授升等事宜。
87/11/10舉辦1998 TANET,邀請產官學界一百多人與會。大會開幕由「教育部」林清江部長、「行政院研考會」江碩平副主委、資策會果芸執行長蒞臨致詞。
87/11/14舉行花蓮客運「東華大學專車」啟用典禮。
87/11/19行政大樓正式啟用。中華奧會在該校舉辦奧林匹克陽光健身慢跑活動。瑞典隆德大學交響樂團一行二十餘人蒞校表演。
87/11/29受「教育部」委託辦理「大學法修法小組第十五次委員會議」。 88/01/15舉行「大學法修正草案東區座談會」,來自台東、宜蘭、花蓮三縣之大學院校行政主管及師生數十餘人與會。
88/04/10大學部宿舍「涵星庄」開工。
88/05/18學生第三期宿舍及餐廳破土興建。
88/06行政大樓完工。
88/06/05「教育部」督學率同高教司、總務司等主管官員到校了解內需方案落實情形。
88/06/05「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林政則、范巽綠、朱惠良、許素葉、陳景峻、周慧瑛委員一行十餘人,由「教育部」呂木琳主任秘書、高教司黃碧端司長陪同蒞校考察。
88/06/08舉行AT3東部高速骨幹網路啟用典禮、台灣學術網路環島網路連通按鈕儀式,及花東地區公用資訊站啟用典禮。
86/88/06/11「行政院經建會」在該校及美侖飯店舉辦「東華大學設置研究園區研討會」。
88/06/14世界童子軍總會丹麥籍國際委員羅森.茂森先生由台灣地區童軍會高銘輝理事長及吳水雲前監委陪同蒞校參觀,並決定在該校舉行2004年世界羅浮童軍露營活動。
88/07/01成立校務基金。
88/07/22首度承辦台灣地區國際大學博覽會。
88/08/01新設二個學系(歷史學系、電機工程學系)、二個研究所(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環境政策研究所)、三個碩士專班(企業管理碩士專班、公共行政碩士專班、族群與文化碩士專班)。
88/08/13「教育部」楊朝祥部長及原住民委員會華加志主任委員蒞校聽取籌設台灣島內第一所「原住民民族學院」之報告。
88/09室外游泳池完工。
88/09/16與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舉行簽約儀式,合作發行東部第一張校園IC卡。
88/10/01生物技術育成中心成立。
88/10/05舉行附設實驗幼稚園掛牌揭幕儀式。
88/11/10花東地區資訊研討會開幕,同時舉辦「花蓮墨水」漫畫教育網站、校內公文管理電腦化系統及校園IC卡啟用典禮。
88/12/04附設實驗幼稚園正式登記立案。「行政院」科技顧問中研院院士陳定信教授、交通大學張俊彥校長、「中研院」院士暨中央大學劉兆漢校長、工研院史欽泰院長、德國西門子公司包爾博副總裁夫婦等人蒞校參觀訪問。
88/12/11首度舉行「社區學校與社區教師人才培育工作坊」系列活動。 89/03/05舉辦2000全台原住民學生另類馬拉松接力賽。
89/05/10與新光集團兆豐休閑農場簽訂合作契約。
89/05/21帛琉中村國雄總統、恩格曼副總統、眾議院阿納斯塔秀議長等一行十六人由「外交部」領事事務局人員陪同蒞校參觀訪問。
89/06/01「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呂溪木、陳進利、謝慶輝、古登美、柯明謀、廖健男、黃勤鎮、李友吉、詹益彰、林鉅鎮、林秋山、黃煌雄、林鉅鋃委員蒞校巡察。
89/06/02舉行與花東地區十八所教育實習合作學校簽約儀式。
89/06/10舉行首屆大學部暨第五屆研究生畢業典禮,台灣高鐵殷琪董事長為典禮貴賓,並與該校師生舉行座談。
89/06/20「教育部」宋新民、吳椿榮、彭火炎、洪清香督學蒞校視察。
89/06/25舉行首次博士班招生考試。
89/06/26舉行與「中央廣播電台」「建教合作簽約儀式,建立花東地區第一個學生實習電台與校園網路電台。美國大學外籍學生事務顧問訪問團一行由Mr/ Michael J/ Bustle率領,由」教育部「國際文教處林基仁科長陪同蒞校參訪,並舉行美國留學說明會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教授Dr/ Edward S/ Klima與Dr/ UrsulaBellugi由陽明大學洪蘭教授陪同蒞校參訪。
89/07/12「行政院」郝前院長伯村蒞校參觀指導。
89/07/31大陸遼寧省學者專家台灣教育訪問團一行十餘人,由中華兩岸事物交流協會陪同蒞校訪問。
89/08/01新設一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二個研究所(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二個碩士專班(資訊工程碩士在職專班、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一個博士班(中國語文學系)。
89/10/24陳水扁「總統」由行政院經建會陳博志主委陪同,首度參訪該校生物技術育成中心。
89/11共同教學大樓完工。
89/11/25於行政大樓舉行「原住民民族學院籌備處揭牌儀式暨成立茶會」。 90/01/15大學部宿舍「向晴庄」開工。
90/03/14舉行共同教學大樓啟用儀式。
90/03/20舉行與空軍總部合辦「東部地區國軍終身學習教育」開班典禮。
90/04學生第三期宿舍「涵星一庄」、「涵星二庄」及多容館完工。
90/05/05承辦「中華民國九十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陳水扁總統親臨主持。
90/05/11陳水扁「總統」與島內各大媒體主管參訪該校生物技術育成中心。
90/06圖書資訊大樓完工。
90/07/31首任校長牟宗燦博士退休,由黃文樞副校長代理校長。
90/08/01新設一個學院(原住民民族學院)、三個學系(資訊管理學系、民族語言與傳播學系、民族文化學系)、三個研究所(應用物理研究所、公共行政研究所、民族發展研究所)、三個博士班(化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經濟學系)。
90/09/18圖書資訊大樓正式啟用。
90/10/17舉行原住民民族學院建地祈福暨開院揭牌典禮,陳水扁「總統」由「教育部」曾志朗部長及「行政院原民會」尤哈尼主委陪同親臨主持。
90/11室內游泳池完工。 91/01學生第四期宿舍「向晴庄」完工。
91/02學人第二宿舍「居南?」完工。
91/02/01第二任校長黃文樞博士布?暨宣誓就職典禮。
91/05承辦91學年度大學院校事務經營管理會議,計有一百多所大學總務長及主任秘書參加。
91/08/01新設二個學系(財務金融學系、諮商與輔導學系)、一個研究所(財經法律研究所)、二個博士班(電機工程學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91/12/18承辦2002國際計算機會議(ICS)。 92/01/10承辦91學年度全台大學院校校長會議。
92/01/18工學院動工。
92/08/01新增一個學士班(國際企業學系)、一個研究所(全球運籌管理研究所)、一個碩士專班(電機工程碩士在職專班)、一個博士班(應用物理學系)。
92/08/03第十二次全島羅浮童軍露營活動,於該校營區大會師。
92/08/20生物技術育成中心動工。
92/11植物園環境解說中心完工。
92/11/2469KV變電站動工。
92/12/31校務會議表決否決與花師合並案。 93/02/26承辦92學年度全台公私立大學校院圖書館館長聯席會。
93/06/16承辦93年度教育部所屬社教機構暨國立大專校院人事主管會報。
93/06/29承辦93年度私立大專校院人事主管會報。
93/08/01新增一個研究所(民族藝術研究所)、一個碩士專班(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93/08/04第十二屆世界羅浮童軍大會於該校主營區舉行大會師活動。
93/1069KV變電站完工。
93/11生物技術育成中心大樓完工。

閱讀全文

與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