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翻譯史大概有多少年歷史
一、中國的翻譯事業迄今已經歷了五次大高潮,即東漢至唐宋的佛經翻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時期的西學翻譯、建國初期到文革之前的東西方文學翻譯和七十年代至今翻譯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的時期.
1.兩漢至唐宋的譯經時期
從兩漢至唐宋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的儒、道糅合.伴隨著佛經的翻譯入傳,印度的哲學、文學藝術對我國發生了深遠的影響,印度的醫學、天文、算術乃至語言在我國也有一定的影響.佛經翻譯對於發生在我國的中西文化第一次大碰撞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這一時期的翻譯活動還是以傳播宗教為主.雖然在佛經譯著中也夾帶有少量描述外國科學知識的書籍,但不能說在我國已經形成了獨立的科學翻譯活動.因此這一時期的科學翻譯充其量只能是宗教翻譯的附庸.
兩漢至唐宋時期一批著名的譯者就翻譯方法發表了不少論說,初步構築了中國早期的翻譯理論.例如,釋道安主張直譯,譯文不增不減,只是在詞序上作些調整;鳩摩羅什則傾向於意譯,常對原文加以改動,以適應中國的文體.他們關於翻譯方法的主張,對我國後來的翻譯理論發生過持久的影響.比如清代嚴復所提出的「信、達、雅」三字標准,就可從這一時期的翻譯方法的論說中找到淵源.
中國翻譯史上有「譯經三大家」的說法,指的是:鳩摩羅什、真諦和玄奘.
1) 鳩摩羅什(344-413):東晉後秦高僧,他和弟子僧肇翻譯了《金剛經》、《法華經》、《維摩經》、《中觀論》和《百論》等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有人評論說,鳩摩羅什的譯著「有天然西域之語趣」,說明在譯文中仍然可見原作之神情.鳩摩羅什的譯文為我國的文學翻譯奠定了基礎.
2) 真諦:南北朝時,印度佛教學者真諦應梁武王之聘來到中國,譯經達49部,其中《攝大乘論》對中國佛教思想影響甚大.
3) 玄奘(602-664):唐高僧,俗稱唐僧.貞觀二年(公元826年),玄奘去印度求經,17年後回國,帶回佛經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規模的譯場,用19年時間譯經75部1335卷.此外,他還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譯成梵語,是第一個把漢語著作介紹到國外去的中國人.唐代之後,譯經在中國雖不曾中斷,但規模均無法與唐代的盛況相比.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時期
明代萬曆年間,徐光啟與利馬竇合作翻譯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測量法義》等書,標志著中國譯著的方向性轉變.以崇禎皇帝為代表的朝廷主要是出於修歷的目的,對翻譯西方歷算書籍感興趣.1629年朝廷設立了歷局,組織傳教士與我國歷算知曉人士系統編譯數學和天文書籍.徐光啟、李之藻和王征等有識之士,一方面自身喜愛科學技術,另一方面則力圖以科學技術改變我國的經濟狀況.他們除了奉旨參與歷局譯書之外,還翻譯了西方幾何、測量、算學、農業、水利、機械及哲學等有關書籍.
明末科學翻譯活動啟動了中國文化與外國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觸.明末科學翻譯是中國少數有識之士企圖沖破長期封建保守與夜郎自大的氛圍,自覺睜眼看世界之始,不僅與西方傳教士熱衷傳教的翻譯目的不同,還不斷面臨保守官吏頑強的阻力.由於朝廷支持不夠,譯人不足,民間翻譯出版機構尚未形成,致使當時已傳入我國的一大批西方書籍未能得到譯傳,使我國錯過了一次全面學習西方先進科學知識的極好機會.
嚴格地說清初的科學翻譯活動主要是圍繞康熙皇帝的個人興趣開展的.他利用傳教士翻譯了少量關於天文裝置、歷表及地理、數學等書籍.但這些譯稿僅束之內廷高閣,對民間絲毫未產生影響.清初中國翻譯唯一有影響者是薛鳳祚.他與傳教士穆尼閣合作,翻譯了一些有關對數、天文和三角方面的書籍,使這些知識在民間得以及時傳播.
3.鴉片戰爭至五四運動的西學翻譯時期
鴉片戰爭時期中國譯著方面的代表人物首先是林紓和嚴復.林紓(1852-1924)字琴南,光緒年間的舉人.他與一些英美人士合作,譯出歐美文學名著達160多部.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遺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籲天錄》(Uncle Tom』s Cabin)、《塊肉餘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復仇記》(Hamlet)等.有趣的是林紓不懂英文,是由他人口述給他聽,然後由他筆錄並整理出來.林紓的譯著中遺漏刪減之處甚多,但可讀性很強,對介紹西方文學起了一定的作用.這些譯作第一次使中國讀者接觸到西方文學作品,引起了他們對西方文學的興趣,同時也打破了章回小說的舊格式,對中國的文學創作有很大影響.
嚴復(1853-1921),字又陵,是中國歷史上的翻譯大家.從光緒24年戊戌變法失敗到宣統三年,嚴復潛心譯書,譯作多為西方政治和經濟學說,顯然有向國人介紹西方進步思想之意.所以,嚴復又被稱為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嚴復的譯著主要有《天演論》(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原富》(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法意》(L』esprit des Lois)、《社會通詮》(A History of Politics)、《群學肄言》(Study of Sociology)和《群已權界論》(On Liberty).嚴復提出的「信、達、雅」(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翻譯標准,流傳至今近百年仍為許多譯者所推崇,可見其生命力之強.
五四運動至建國前時期,我國的翻譯活動為馬列主義和世界文學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比如馬列主義經典《共產黨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陳望道譯),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李達譯),世界文學名著《莎士比亞劇本》(梁實秋譯)和蘇聯文學作品《死魂靈》、《毀滅》(魯迅譯).該時期譯作的典型特徵是以白話文代替了文言文,從而使東西方各國的優秀文學作品擁有了更多的讀者.對翻譯理論的研究也擴大到了語言學、哲學、美學和心理學的范疇,為我國翻譯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4. 建國初期到文革之前的東西方文學翻譯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翻譯事業的成就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我們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翻譯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毛澤東選集》.我們對翻譯理論的研究成果令人矚目,翻譯水平大大提高,對翻譯的標准也達成了共識.我們把外國的文化和先進科學技術介紹到中國,也把中國的國情和發展情況介紹到國外.
從建國初期到文革之前,屈指算來17年,實際上真正繁榮的也就是五十年代.那十年的翻譯工作,重點放在譯介東西方的文學作品上,所譯作品的數量遠遠比不上今天.但由於組織得力,狠抓了計劃譯書和提高翻譯質量兩個環節,因而譯文質量普遍較高,涌現出一大批名著名譯.(孫致禮,1999,2)
5.七十年代至今翻譯在各個領域全面開花的時期
從七十年代開始至今仍然方興未艾的這一次翻譯高潮,無論在規模、范圍、質量水平還是對中國社會發展的貢獻上都大大超過了五十年代.我國的翻譯隊伍已不是那時候的數以千計,而是形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數十萬人的大軍.他們所投身的翻譯領域已不是文學藝術的「一花獨放」,而是社科、科技、軍事、外交、貿易、法律、文教、衛生等領域「全面開花」,在世界文化史上堪稱首屈一指.這一次翻譯高潮的出現,首先是全球信息時代降臨的結果.信息爆炸、知識爆炸,同時也就是翻譯爆炸.在今日的「地球村」,離開翻譯來談論知識和信息,是不可思議的.此外,這次翻譯高潮的出現又是以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代化強國之路為契機的.中國若想在經濟、科學、技術和文化領域走在世界的前列,就必須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強與其他國家在學術和文化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而這些合作與交流活動都離不開翻譯.
二、(一) 古代西方翻譯
縱觀全過程,西方的翻譯在歷史上前後曾出現過六次高潮或可分為六個大的階段.首先是肇始階段.公元前四世紀末,盛級一時的希臘奴隸社會開始衰落,羅馬逐漸強大起來.但是,當時的希臘文化仍優於羅馬文化,因而對羅馬有著巨大的吸引力.翻譯介紹希臘古典作品的活動可能即始於這一時期或始於更早的時期.然而,在公元前三世紀中葉,有文字記錄的翻譯確已問世.被譽為羅馬文學三大鼻祖的安德羅尼柯、涅維烏斯和恩尼烏斯,以及後來的普勞圖斯、泰倫斯等大文學家都用拉丁語翻譯或改編荷馬的史詩和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庇得斯、米南德等人的希臘戲劇作品.這是歐洲也是整個西方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翻譯活動,其歷史功績在於:--它開創了翻譯的局面,把古希臘文學特別是戲劇介紹到了羅馬,促進了羅馬文學的誕生和發展,對於羅馬以至日後西方繼承古希臘文學起到了重要的橋梁作用.
第二個翻譯高潮湧現於羅馬帝國的後期至中世紀初期,是宗教性質的.在西方,宗教勢力歷來強大而頑固,基督教教會一向敵視世俗文學,極力發展為 自身服務的宗教文化.作為基督教思想來源和精神武器的《聖經》,自然成了宗教界信仰的經典.《聖經》由西伯來語和希臘語寫成,必須譯成拉丁語才能為羅馬人所普遍接受.因此在較早時期就有人將《聖經》譯成拉丁語,到公元四世紀這一譯事活動達到了高潮,其結果就是出現了形形色色的譯本.以哲羅姆於382至405年翻譯的《通俗拉丁文本聖經》為欽定本,標志著《聖經》翻譯取得了與世俗文學翻譯分庭抗禮的重要地位.尤其在羅馬帝國和中世紀初期,教會在文化上取得了公斷地位,《聖經》和其他宗教作品的詮釋和翻譯得到進一步加強.隨著歐洲進入封建社會,"蠻族"建立各自的國家,宗教翻譯便佔有更大的市場,《聖經》被相繼譯成各"蠻族"的語言,有的譯本甚至成為有關民族語言的第一批文學材料.
( 二) 中世紀西方翻譯
中世紀中期,即十一至十二世紀之間,西方翻譯家門雲集西班牙的托萊多,把大批作品從阿拉伯語議成拉丁語.這是歷史上少有的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友好接觸,也是西方翻譯史上的第三個高潮.原來早在九世紀和十世紀,敘利亞學者就來到雅典,把大批希臘典籍譯成古敘利亞語,帶回巴格達.在巴格達,阿拉伯人又把這些著作譯成阿拉伯語,巴格達一時成為阿拉伯人研究古希臘文化的中心.後來,在托萊多譯成拉丁語的許多希臘典籍便是從這些阿拉伯文譯本轉譯的.於是,托萊多成為歐洲的學術中心(類似與巴格達的"翻譯院"),翻譯及學術活動延續達百餘年之久,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三) 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翻譯
十四至十六世紀歐洲發生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思想和文學革新的大運動,也是西方翻譯史上的一次大發展.特別是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歐各國普遍展開的十六世紀及爾後一個時期,翻譯活動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峰.翻譯活動深入到思想、政治、哲學、文學、宗教等各個領域,涉及大古代和當代的主要作品,產生了一大批傑出的翻譯家和一系列優秀的翻譯作品.在德國,宗教改革家路德順從民眾的意願,採用民眾的語言,於1522至1534年翻譯刊行第一部"民眾的聖經",開創了現代德語發展的新紀元.在法國,文學阿米歐先後用了十七年(1542-1559年)時間,譯出了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簡稱《名人傳》),查普曼1598至1616年譯的《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弗羅里歐1603年所譯蒙田的《散文集》,乃是英語文學譯著中一群燦爛的明星.而1611年《欽定聖經譯本》的翻譯出版社則標志著英國翻譯史上又一次大發展.它以其英語風格的地道、通俗和優美贏得了"英語中最偉大的譯著"的盛譽,在長時期里成為英國唯一家喻戶曉、人手一冊的經典作品,對現代英語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總之,文藝復興時期乃是西方(主要是西歐)翻譯發展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它標志著民族語言在文學領域和翻譯中的地位終於得到鞏固,同時也表明翻譯對民族語言、文學和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
文藝復興後,從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二世紀上半葉,西方各國的翻譯繼續向前發展.雖然就其規模和影響而言,這一時期的翻譯比不上文藝復興時期,但仍然涌現出大量的優秀譯著.其最大特點是,翻譯家們不僅繼續翻譯古典著作,而且對近代的和當代的作品也發生了很大的興趣.塞萬提斯、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歌德等大文豪的作品都被一再議成各國文字,東方文學的譯品也陸續問世.
(四) 現代西方翻譯
西方翻譯的第六個大發展極端表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翻譯活動.二次大戰後,西方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生產得到發展,經濟逐漸恢復,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這是翻譯事業繁榮興旺的物質基礎.由於時代的演變,翻譯的特點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時期的翻譯從范圍、規模、作用直至形式,都與過去任何時期大不相同,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首先是翻譯范圍的擴大.傳統的翻譯主要集中在文學、宗教作品的翻譯上,這個時期的翻譯則擴大到了其他領域,尤其是科技、商業領域.其次,翻譯的規模大大超過了以往.過去,翻譯主要是少數文豪巨匠的事業;而今,翻譯已成為一項專門的職業,不僅文學家、哲學家、神學家從事翻譯,而且還有一支力量雄厚、經過專門訓練的專業隊伍承擔著各式各樣的翻譯任務.再者,翻譯的作用也為以往所不可企及.特別是在聯合國和歐洲共同市場形成之後,西方各國之間在文學、藝術、科學、技術、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和交往日益頻繁、密切,所有這些交際活動都是通過翻譯進行的,因為翻譯在其間起著越來越大的實際作用.最後,翻譯事業發展的形式也有了很大變化和進步.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興辦高等翻譯教育,如法國、瑞士、比利時設有翻譯學校或學府,英、美、蘇等國在大學高年級開設翻譯班(Translation Workshop),以培養翻譯人員;(二)成立翻譯組織以聚集翻譯力量,最大的國際性組織有國際翻譯工作者聯合會(簡稱"國際譯聯")以及國際筆譯、口譯協會和各國的譯協;(三)打破傳統方式,發展機器翻譯.這第三點實際上是新時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自1946年英美學者首次討論用計算機做翻譯的可能性以來,翻譯機器的研製和運用經過近四十年的曲折歷程,已日益顯示出生命力.它是對幾千年來傳統的手工翻譯的挑戰,也是翻譯史上一次具有深遠意義的革命.目前,西方翻譯事業仍處於第六次高潮之中;今後向何處發展,第六次高潮會持續多久,眼下尚難預測.
② 國家二級筆譯證書(CATTI)到底有多難
普通MTI(翻譯碩士)畢業生一般都能過;當然,對於翻譯經驗較少的本科生內,確實是有難度,畢竟二筆全容國平均通過率16 --18%。
筆譯是指筆頭翻譯,用文字翻譯。筆譯和口譯均採用百分制計分方法。一、二、三級總分達到70分以上(含70分),且各部分得分率均在60%以上(含60%)者為合格。
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由教育部考試中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舉辦,是在全國實施的面向全體公民的非學歷證書考試。考試合格者可分別獲得初級筆譯證書、中級筆譯證書、高級筆譯證書。
考試的各個證書是相對獨立的,通過任何一個證書考試都可獲得相應的證書。一級口譯證書考試分為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者皆合格者才能獲得證書。
四級筆譯和口譯均合格者將獲得四級翻譯證書,筆譯或口譯單項考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將獲得教育部考試中心發放的單項合格成績通知單;四級考生的單項(口譯或筆譯)合格成績可以保留到下一考次。
③ 中國歷史上經歷了哪幾次翻譯高潮代表人物有哪些
中國翻譯史上出現過三次翻譯高潮:從東漢到宋朝的佛經翻譯、明末清初的西學翻譯和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西學翻譯。
1、從東漢到宋朝的佛經翻譯,代表人物:玄奘、晉代道安、苻秦的鳩摩羅什。
從兩漢至唐宋時期,佛教傳入中國並與中國傳統的儒、道糅合。伴隨著佛經的翻譯入傳,印度的哲學、文學藝術、醫學、天文、算術乃至語言在我國都有一定的影響,但這一時期的翻譯活動還是以傳播宗教為主。
2、明末清初的西學翻譯,代表人物:徐光啟、李之藻。
那時由於對外交通的需要,創立了四夷館,培訓翻譯人才。明代末期,西學東漸,翻譯工作更活躍起來。但此時翻譯的方向已完全改變,不再是印度的佛經,而是歐洲的天文、幾何、醫學等方面的典籍,中國翻譯史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3、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西學翻譯,代表人物:魯迅、嚴復。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有識之士痛感學習西方之必要,翻譯活動又逐漸興起,在中國翻譯史上形成又一個新階段。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了現代,翻譯的重要性遠邁前古。中國新文學的興起同翻譯是分不開的。
(3)筆譯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由於時代不同,嚴復對「信、達、雅」翻譯標準的解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許多年來,這三個字始終沒有被我國翻譯界所廢棄,其原因在於:作為翻譯標准,這三個字的提法簡明扼要,又有層次,主次突出;三者之中,「信」和「達」更為重要,而「信」與「達」二者之中,「信」尤為重要。
因此,有些翻譯工作者仍然沿用這三個字作為當今的翻譯標准,但是舊瓶裝新酒,一些人已賦予這三個字新的內容和要求。例如,他們認為「雅」已不再是嚴復所指的「爾雅」和「用漢以前字法句法」,而是指「保存原作的風格」問題。但總而言之,嚴復對我國翻譯事業是有很大貢獻的。
④ 有搞英語筆譯的前輩嗎,給我點建議。。。今年大三,學歷史的,冬季肯定能通過英語六級。想從事英語筆譯,該
作為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能過英語六級說明你的英語學得很不錯,不要驕傲啊,繼續努力!給你簡單介紹一下筆譯吧!
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是教育部考試中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合作舉辦,在全國實施的面向全體公民的非學歷證書考試。全稱叫National Accreditation Examinations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NAETI),主要測試應試者筆譯和口譯能力。目前只有英語,日語兩個個語種,將來要擴展到其他語種。 該考試分為筆譯和口譯兩大類,各含三個級別。 考試合格者可分別獲得初級筆譯證書、中級筆譯證書、高級筆譯證書;初級口譯證書、中級口譯證書、高級口譯證書。 ●初級筆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就一般難度的材料進行英漢互譯,能夠勝任一般性文件或商務等方面材料的翻譯工作。 ●中級筆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就普通英漢原文材料進行互譯,能夠勝任一般性國際會議文件、科技或經貿等材料的專業翻譯工作。 ●高級筆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擔任大型國際會議文件及各種專業性文件的翻譯、譯審及定稿工作,能夠承擔政府部門高級筆譯工作。 ●初級口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承擔一般性會談或外賓日常生活的口譯工作。 ●中級口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承擔一般性正式會議、技術或商務談判,以及外事活動的專業口譯工作。 ●高級口譯證書:本證書證明持有人能夠擔任國際會議的口譯或同聲傳譯工作,能夠承擔政府部門高級口譯工作
編輯本段獲得考試的合格證書的條件
考試的各個證書是相對獨立的,通過任何一個證書考試都可獲得相應的證書。一級口譯證書考試分為交替傳譯和同聲傳譯,兩者皆合格者才能獲得證書。四級筆譯和口譯均合格者將獲得四級翻譯證書,筆譯或口譯單項考試成績合格的考生,將獲得教育部考試中心發放的單項合格成績通知單;四級考生的單項(口譯或筆譯)合格成績可以保留到下一考次。 筆譯和口譯均採用百分制記分方法。一、二、三級總分達到70分以上(含70分),且各部分得分率均在60%以上(含60%)者為合格。四級筆譯和口譯單項得分60分以上(含60分)者為合格。
編輯本段翻譯考試介紹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英文名稱為:China Aptitude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英文縮寫為CATTI)。是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需要,加強我國外語翻譯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科學、客觀、公正地評價翻譯專業人才水平和能力,更好地為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服務,根據建立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精神,在全國實行統一的、面向社會的、國內最具權威的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認證;是對參試人員口譯或筆譯方面的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認定。 根據國家人事部《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人發[2003]21號)的精神,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在國家人事部統一規劃和指導下,中國外文局負責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的實施與管理工作;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負責各語種、各級別筆譯考試考務;國家外國專家局培訓中心承擔各語種、各級別口譯考試考務工作。各省、地區人事考試中心具體承擔筆譯考務工作,國家外專局培訓中心指定的考試單位具體承擔口譯考務工作。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遵照《二級、三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按照先行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開的原則。
編輯本段考試地點
2003年12月6日至7日,全國首次二級、三級英語口譯、筆譯試點考試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舉行。據統計,首次試點考試共有1682人報名,1629人參加考試,492人經考試合格取得翻譯資格證書。試點考試得到了廣大考生的認可並為這為在全國繼續擴大試點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2004年5月下旬,英語二、三級翻譯資格試點考試繼續擴大。二、三級口譯考試擴大到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武漢六城市,筆譯考試除以上六市外還擴大到西安、南京、鄭州、成都、長春、福州共12個城市。2004年11月13日、14日,英語二、三級翻譯資格試點考試筆譯考試在全國25個城市、口譯考試在全國15個城市進行;法語二、三級考試在北京、上海試點考試;日語二、三級考試在北京、上海、大連試點考試。 2005年度的考試日期為:5月28日、29日和11月12日、13日。二級、三級英語翻譯專業資格(水平)筆譯、口譯「交替傳譯」類考試在全國范圍舉行。日語口譯、筆譯考試試點在北京、上海、大連和濟南4個城市進行;法語口譯、筆譯考試試點在北京進行。
編輯本段報名方式
筆譯考試報名採取網上報名方式進行。 1.選擇級別。報考者登錄相關地方考試網站,認真閱讀有關文件,了解有關政策規定和注意事項等內容,然後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選擇級別進行報名。 2.填報信息。報考者按網路提示要求通過注冊,如實、准確填寫《全國二級、三級英語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筆譯)報名信息表》的各項內容。報考者如隱瞞有關情況或者提供虛假材料,所造成的一切後果由報考者本人承擔。 3.上傳相片。報考者按網路提示上傳相片,相片為報考者近期的免冠照片,文件格式為JPG格式,大小應在16K至30K之間。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考試中心根據報考者所傳相片的質量在網上進行審核,並在報考者上傳相片後的2個工作日內提出審查意見。對相片質量審查不合格的,應說明理由並要求重新上傳。 4.網上繳費。上傳相片審查合格的考生。網路報名成功且上傳相片質量合格的考生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繳費,視為自動放棄。 考試收費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發改價格〔2009〕1586號和省物價局川價費〔2003〕237號文件規定的標准執行,即:二級口譯530元,二級筆譯460元,三級口譯460元,三級筆譯400元。 淺談英語翻譯
編輯本段英語翻譯方法
語言的互相翻譯不但有利於各國文化的交流,更有利於語言的發展。在搞翻譯工作時最怕碰上習語多的文章。因為為了忠於原者,譯文必須既堅持它的外國味,但也要符合本國文字的要求,而翻譯習語卻是最難把這兩個標准一同達到的。 為了要適漢地把外國語言中的習語忠實地翻譯出來,有經驗的翻譯工作者一般採取下列幾種方法: 1.直譯法----就是按照文字的字面意思直接翻譯過來,例如漢語中的「紙老虎」直譯成「paper tiger」,外國人看起來不但深明其義,而且覺得很是傳神,所以現已成為正式的英美民族語言。另外,我們口中的「丟臉」也被直譯為「lose face」,「走狗」譯成為「running dog」.由於中國熱而大為外國人歡迎的「功夫」音譯成「kung fu」等也算是直譯法的一種。 2.同義習語借用法——兩種語言中有些同義習語無論在內容、形式和色彩上都有相符合,它們不但相同的意思或隱義,面且有相同的或極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翻譯時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妨直載了當地互相借用。比方說漢語中有一句習語是「隔牆有耳「,英語中卻有」walls have ears」,兩句話字、義兩合,無懈可擊。我們說「火上加油」,英國人則說」to add fuel to the flame」,兩者也完全一樣。 3.意譯法——有些習語無法直譯,也無法找到同義的習語借用,則只好採用意譯的方法來對待.例如漢語中的」落花流水」用來表示被打得大敗之意,譯成英文便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烏煙瘴氣「形容情形混亂不堪,可用「chaos」來表達。 4.省略法—漢語中有一種情況,就是習語中有的是對偶詞不達意組,前後含意重復。偶到這種情況時可用省略法來處理,以免產生畫蛇添足之感。例如「銅牆鐵壁」可譯成「wall of bronze」 已經足夠,實在無須說成」wall of copper and iron」.」街談巷議「在意義上也是重復的,所以譯成」street gossip」便可以了。 5.增添法—為了要更清楚地表達原意,有時要結合上下文的需要,在譯文中增添一些說明。例如「樹倒猢猻散」可譯成「Once the tree falls,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其中helter-skelter是「慌慌張張」之意,是增添的成分,原文雖無其字而有其義,加了使形象突出,有聲有色。 6.還原法—一些習語源於外語,翻譯時可使之還原。例如「夾著尾巴」應寫成」with the tail between the legs」;」戰爭販子」是英文」war-monger」的中譯;」藍圖」則是」blue-print」等. 上面提出的六種習衙翻譯法是比較常用的,如果能掌握好,已夠一般的需要.在一些著作的翻譯本中,往往還看到作者利用注釋來說明習語的意義,因為有些習語只能在歷史背景和典籍出處說明後才能充分表表明其意思,三言兩語是無法表達的。
⑤ 簡述一下語言學發展的歷史
語言學(linguistics)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探索范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理論研究。並且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功用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
⑥ 翻譯是如何產生的
很簡單,首先可以通過象形的方式知道。
比如你說的123是房子專,agsa也是房子,那麼他們屬就知道這個2個詞所描述的內
容是一樣的意思。
另外一個族說另一個族的語言,他只需要生活在另一個族中,就象才出生的孩
子一樣來聽,學,自然就會另一個族的語言了,然後他自己的語言沒忘掉。
應該是多交流一點點慢慢學會的。剛開始應該也是不懂,可能靠肢體語言理解,然後就知道了這個詞的意思,然後一點一滴累積來的。
⑦ 英語筆譯的發展前景。
1、如果從目前的發展前景來看,口譯肯定是比筆譯要好些,我同意2樓的說法,資深筆譯還是非常吃香的。如果你水平一般,那就不好說了。至於機器翻譯,那個太不準了,用過得都知道哈。
2、樓主你說你很想從事筆譯,我想請問你是真的想從事筆譯嗎?據我所知,很多人並不是真的很想從事筆譯這個行業,只是相對口譯來說(練習口譯是需要語言環境的,培訓費用也很高,而對於大部分年輕的中國人來說,這卻是一個難題,所以到目前為止,啞巴英語還是很多的。而筆譯呢,如果你很努力地學習,甚至不必太多費用,就可以學成)所以很多人只有退而求其次選擇做筆譯了。不知道樓主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3、心態很重要,既你是報著怎樣的心態去從事這個行業。所謂人事匹配,人在從事自己真心喜歡的工作時,就是累著也很高興,並且更容易發揮自己的潛能。至於要做到什麼程度,則看你用心用到什麼程度了。
4、我也打算考筆譯2,我大學時英語四級都沒有過,但我挺喜歡外語的,所以畢業幾年後又重拾英語,自學考過了PETS4=CET6。之前我在網上也查過很多相關問題,都說筆譯2很難考,專八也不一定過。但是我還是准備持挑戰自己。不想自己還沒有開始做就被別人嚇到了。我是報著真心喜歡的態度去做這件事的,當然,我沒有打算把這個當成專職,只是想在自已有空的時候,多做做自己喜歡的事,要不我真是不甘心。
⑧ 中國翻譯學是什麼時候興起的以及發展歷程
中國的翻譯理論和實踐在世界上有顯著的地位.《禮記》已有關於翻譯的記載.《周禮》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譯官之總稱.《禮記·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為了"達其志,通其欲",各方都有專人,而"北方曰譯".後來,佛經譯者在「譯」字前加「翻」,成為「翻譯」一詞,一直流傳到今天.
在中國,佛經的翻譯自後漢至宋代,歷一千二三百年,這樣歷久不衰的翻譯工作,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從實踐中產生的理論,也以佛家為最有系統,最深刻.晉代道安(314~385)主張質,即直譯.他提出了"五失本",意思是,在用漢文翻譯佛經時,有五種情況允許譯文與原文不一致.他又提出了「三不易」,意思是,三種不容易做到的情況.苻秦的鳩摩羅什(344~413)則主張除「得大意」外,還須考慮到「文體」.他說:「天竺國俗,甚重文制,其宮商體韻,以入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贊德;見佛之儀,以歌嘆為貴,經中偈頌,皆其式也.但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嘔噦也.」(《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傳》)隋代彥琮(557~610)最推崇道安的理論,他主張直譯,提出「八備」和「十條」.「八備」指翻譯者必須具備的八項條件;「十條」指他對譯文體例、格式的十種規定.到了唐代,玄奘(602~664)是中國翻譯史上集大成的人,文質並重,但似以質為主.他沒有留下專門闡述翻譯理論的文章.《翻譯名義集》中記載了他的「五種不翻」的學說,指出有五種詞語只能譯音.北宋贊寧總結了前人的經驗,提出翻譯佛經的「六例」,詳細探討了翻譯中六個方面的問題.他給翻譯下的定義是:"翻也者,如翻錦綺,背面俱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這個生動的比喻,說明翻譯是一種藝術(如翻錦綺),它將(語言的)形式加以改變(左右不同),而內容不變(背面俱花).
北宋(960~1127)初期還有翻譯活動,以後逐漸衰微.它的重新興起始於明代(1368~1644)永樂五年(1407).那時由於對外交通的需要,創立了四夷館,培訓翻譯人才.明代末期,西學東漸,翻譯工作更活躍起來.但此時翻譯的方向已完全改變,不再是印度的佛經,而是歐洲的天文、幾何、醫學等方面的典籍,中國翻譯史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明代一些著名的翻譯家對翻譯工作也提出自己的看法.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說:「且東西文理,又自絕殊,字義相求,仍多闕略.瞭然於口,尚可勉圖;肆筆為文,便成艱澀矣.」這是說,中西語言結構不同,文章脈絡不同,西方有的術語為中國所無,口頭解釋一下還可以做到,筆譯成文,人家就看不懂了.同時代的一位中國科學家李之藻(?~1631)在描寫當時外國傳教士的譯書態度時說:「諸皆借我華言,翻出西義而止,不敢妄增聞見,致失本真.」此時的翻譯往往用合作方式,同初期佛典翻譯相似,即中國學者與外國人合作翻譯,潤文的責任則放在中國學者身上.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有識之士痛感學習西方之必要,翻譯活動又逐漸興起,在中國翻譯史上形成又一個新階段.馬建忠(1845~1900)強調譯事之難.梁啟超(1875~1929)鼓吹佛典翻譯之高明.畢生從事西方社會科學翻譯的嚴復(1853~1921)在幾篇序文里申述了他在翻譯中遵循的原則.在《天演論》序中他說:「譯事三難:信、達、雅.」「信」是忠於原作,"達"是忠於讀者,"雅"是對於文學語言的忠誠.信、達、雅雖然只三個字,但體現了作品、讀者、語言三者之間的關系.在嚴復那些譯本當中,《天演論》接近意譯,《原富》則近於直譯.他說:「是譯與《天演論》不同,下筆之頃,雖於全節文理不能不融會貫通為之,然於辭義之間無所顛倒附益.」不過他對本書「繁贅而無關宏旨」的地方,則又有所刪除.在《群己權界論》譯凡例中他說:「原書文理頗深,意繁句重,若依文作譯,必至難索解人,故不得不略為顛倒,此以中文譯西書定法也.」可以看出,《天演論》是意在達旨的述譯,《原富》是辭義無所顛倒的嚴譯,《群己權界論》是不依文作譯的寬譯.但是不論譯法如何,有一點是始終如一的:即避免按字直譯,努力用新的詞或片語以求詞義的全部傳遞.例如evolution中文沒有與之相應的詞,於是採用「天演」一詞;liberty這個法制觀念中國當時還沒有,於是用"群己權界"這一片語.嚴復對於西文詞義的翻譯作出了可貴的嘗試,但是這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開展.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歷史進入了現代,翻譯的重要性遠邁前古.中國新文學的興起同翻譯是分不開的.第一個重視翻譯並大力加以倡導的人是魯迅.魯迅主張直譯.他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介紹外國思想以供借鑒的同時,還要通過譯文改造我們的語言.1931年12月28日他在給瞿秋白的信中談到嚴復.他說:「他的翻譯,實在是漢唐譯經歷史的縮圖.中國之譯佛經,漢末質直,他沒有取法.六朝真是『達』而『雅』了,他的《天演論》的模範就在此.唐則以『信』為主,粗粗一看,簡直是不能懂的,這就彷彿他後來的譯書.」魯迅不主張譯文完全中國化.不完全中國化的譯本「不但在輸入新的內容,也在輸入新的表現法.」他認為中國語法不夠精密.「這語法的不精密,就在證明思路的不精密,換一句話,就是腦筋有些胡塗.」
在主張直譯方面,瞿秋白和魯迅見解一致.他說:"翻譯──除出能夠介紹原來的內容給中國讀者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我們創造出新的中國的現代言語.」但是他同時指出:「當翻譯的時候,如果只管『裝進異樣的句法』等等,而不管是否活人嘴裡能夠說得出來,──那麼,這些『異樣的句法』始終不能『據為己有』.」他認為,「新的言語應當是群眾的言語──群眾有可能了解和運用的言語.」現代許多翻譯家基本上都是直譯派.所謂「直譯」是指:原文有的,不能刪掉;原文沒有的,不能增加.這與譯文的流暢與否無關.魯迅譯的《苦悶的象徵》等書,文字就非常流暢,但仍然是直譯.所謂「意譯」是指對原文可以增刪.古代的鳩摩羅什屬於這一派.郭沫若一方面說:「我們相信理想的翻譯對於原文的字句,對於原文的意義,自然不許走轉,而對於原文的氣韻尤其不許走轉」;另一方面,他也主張:「我知道翻譯工作絕不是輕松的事體,而翻譯的文體對於一國的國語或文學的鑄造也絕不是無足重輕的因素.」茅盾更是簡潔了當地指出:「翻譯文學之應直譯,在今日已沒有討論之必要."他又說:"『直譯』這名詞,在『五四』以後方成為權威."傅斯年、鄭振鐸、周作人、艾思奇等都主張直譯.因此,可以說,在近現代中國翻譯史上,直譯是壓倒一切的准則.
比較歐洲和中國翻譯的歷史,以及翻譯的理論,可以看出,東西雙方探討的問題基本相同.雙方都討論翻譯的可能與不可能的問題,也討論直譯與意譯的問題.但是雙方也有不同之處.西方談翻譯理論,偏重於可能與不可能的問題,以及可能的程度.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文學翻譯難,科技翻譯易.直譯與意譯問題,也偶爾涉及;但不是重點.在翻譯的基礎或背景方面,歐洲與中國不同.在歐洲,除了最早的希伯來語以外,基本上是同一語系的語言之間的互相翻譯.因此才產生了某一些理論家主張的翻譯三分法:一,翻譯;二,變換;三,逐詞對照本.這種三分法對中國是完全不適用的.中國決不可能有變換.因為在中國幾千年的翻譯史上都是不同語系語言之間的翻譯,在同一語系語言間才能變換.中國偏重於直譯與意譯之爭,所謂文與質者就是.這是由於從佛經的翻譯到現代科學文學著作的翻譯,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中西雙方的思維方式有所不同,在這里也表現了出來.中國討論翻譯的人沒有對語言本質做細致的分析,而是側重於綜合,側重於實際應用方面,因此談翻譯技巧多,而談抽象理論少.在直譯與意譯的問題解決以後,如何解決具體作品和文句的譯法問題將提到日程上來
⑨ 翻譯的由來
翻譯
translation
把已說出或寫出的話的意思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的活動。這種語言活動,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進行,它影響到文化和語言的發展。翻譯這種活動,促進了不同語言間的交流和轉化,也促進了各種語言的發展。與翻譯有關的可變因素很多,例如文化背景不同,題材不同,語言難譯易譯不同,讀者不同等等,很難把各種不同因素綜合起來,都納入一條通則。
翻譯在其他領域比如計算機生物中的含義跟轉換轉化意思接近。
[編輯本段]生物化學名詞中的「翻譯」:
翻譯(translation):在蛋白質合成期間,將存在於mRNA上代表一個多肽的核苷酸殘基序列轉換為多肽鏈氨基酸殘基序列的過程。
什麼是翻譯?
"翻譯是一項對語言進行操作的工作,即用一種語言文本來替代另一種語言文本的過程。"(J.C卡特福德,1994)
"翻譯是把一種語言的言語產物在保持內容方面,也就是意義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為另一種語言的言語產物的過程。"(巴爾胡達羅夫,1985)
"翻譯是在接受語中尋找和原語信息盡可能按近、自然的對等話語,首先是意義上的對等,其次才是風格上的對等。"(E.A奈達,1969)
"翻譯乃是與語言行為抉擇密切相關的一種語際信息傳遞的特殊方式。"(沃爾夫拉姆·威爾斯,1982)
"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與交換的活動,其本質是傳播。"
(呂俊,1997)
諸如眾多定義中,哪種更准確、貼切?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翻譯活動本身。
翻譯的具體形式很多,有口譯、筆譯、機器翻譯等,從翻譯的物質形態來說,它表現為各類符號系統的選擇組合,具體可分為四類:
(1)有聲語言符號,即自然語言的口頭語言,其表現形式為電話通訊、內外談判和接待外賓等;
(2)無聲語言符號,包括了文字元號和圖象符號,其表現形式為談判決議、社交書信、電文、通訊及各種文學作品等印刷品;
(3)有聲非語言符號,即傳播過程中所謂的有聲而不分音節的"類語言"符號,其常見方式為:說話時的特殊重讀、語調變化、笑聲和掌聲,這類符號無具體的音節可分,語義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其信息是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得以傳播的,比如笑聲可能是負載著正信息,也可能負載著負信息,又如掌聲可以傳播歡迎、贊成、高興等信息,也可以是傳遞一種禮貌的否定等。
(4)無聲非語言符號,即各種人體語言符號,表現為人的動作、表情和服飾等無聲伴隨語言符號,這類符號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性,比如人的有些動作,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所表示的語義信息完全不同,不僅如此,它還能強化有聲語言的傳播效果,如在交談時,如果伴有適當的人體語言,會明顯增強口頭語言的表達效果。
這四大類符號既可以表達翻譯的原碼,也可以表達翻譯出的解碼,它們即可以單獨作為原碼或解碼的物質載體,也可以由兩種、三種、四種共同組成解碼或原碼的載體。
從翻譯的運作的程序上看實際包括了理解、轉換、表達三個環節,理解是分析原碼,准確地掌握原碼所表達的信息;轉換是運用多種方法,如口譯或筆譯的形式,各類符號系統的選擇、組合,引申、濃縮等翻譯技巧的運用等,將原碼所表達的信息轉換成解碼中的等值信息;表達是用一種新的語言系統進行准確地表達。
翻譯的形式和內容如此紛繁復雜,從中抽象出一個具有哲學高度的翻譯的定義也是一項非常艱難的重任,國內外的眾多學者對此作出了許多努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不同的角度對翻譯活動作出了概括和總結。
在眾多的定義中,有些學者(如,呂俊,1997)將翻譯納入傳播學的研究范圍,將翻譯學視為傳播學的一個分支,這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
它更明確了翻譯學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它充分注意了在信息傳遞過程中有影響作用的其它諸多因素,如傳播方式、傳播渠道、傳播目的、傳播的不同對象等,它可以更廣泛地借鑒其它學科的研究成果或對其它學科的研究起到影響和指導的作用。
上文的諸多翻譯形式,我們可以歸納為一點,翻譯實際上是一種特殊形式的信息傳播。整個翻譯活動實際上表現為一種社會信息的傳遞,表現為傳播者、傳播渠道、受者之間的一系列互動關系。與普通傳播過程不同的是,翻譯是在兩種文化之間進行的,操縱者所選擇的符號不再是原來的符號系統,而是產生了文化換碼,但其原理卻是與普通傳播相同的。
生物學上的意義:以mRNA為直接模版,tRNA為氨基酸運載體,核蛋白體為裝配場所,共同協調完成蛋白質生物合成的過程
⑩ 簡要概述語言學發展歷史
語言學(linguistics)是以人類語言為研究對象的學科,探索范圍包括語言的性質、功能、結構、運用和歷史發展,以及其他與語言有關的問題。語言學被普遍定義為對語言的一種科學化、系統化的理論研究。並且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語言學的歷史非常古老。人類最早的語言研究是從解釋古代文獻開始的,是為了研究哲學、歷史和文學而研究語言的。中國在漢朝時產生了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在印度和希臘,公元前4世紀到3世紀,就建立了語法學。現代的語言學建立於18世紀初期,隨著西方語言學家發現了印歐語言與梵語之間存在類似之處,產生了歷史比較語言學,旨在尋找各種語言的原始語。
功用
語言是人類特有的溝通方式,在生物或心理層面上反映人類高度演化的心智能力,在社會文化層面上反映人類文明進步。語言學就是要研究人類最核心本能的語言能力,透過對口語、書面語甚至手語進行分析和研究,進而了解人類的本質。
除了認識人類語言本質外,語言學研究還具有多種應用價值。在語言教育方面,藉由對於語言本身的了解,編成各種詞典、文法書、教科書供人學習語言,也有助於改善應對語言學習過程中遭遇到的困難與錯誤的能力。在不同語言翻譯方面,語言學理論對於筆譯和口譯有更多具體的指導,也有助於利用科技來進行機器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