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隋朝完成統一大業有何歷史意義

隋朝完成統一大業有何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4 01:42:51

① 隋朝的統一對社會發展有哪些意義

隋朝統一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1、結束分裂,為唐代和以後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2、繼承了均田制,租調制,為唐代沿用並且革新,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繼承發展了府兵制,並為唐代做沿用完善。
3、開鑿大運河,促進了後世經濟和交通運輸的發展。
4、隋末暴政為後代王朝的統治者提供教訓,為「貞觀之治」奠定基礎。
5、隋朝政治經濟繁榮強盛,開啟了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

隋的統一結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打擊了魏晉以來南方的士族勢力,重建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加強了大陸與台灣的聯系,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發展,並為隋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隋的繁榮正是以國家統一為前提條件的,也為唐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隋朝統一南北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因為縱觀中國古代歷史,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主流,國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這是不以少數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第一,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第二,儒家的「大一統」思想占統治地位,對維護國家統一起有利作用;
第三,一批傑出人物如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為國家的統一奠基、鞏固、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第四,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民族融合,歷史文化認同不斷強化,從而形成統一的歷史潮流;
第五,中國獨特的相對獨立的自然地理條件,造成兩方面的影響:一是歷史上多數重大政治活動都具有明顯內向性;二是如馬克思所說的,亞洲的大河流域需要有中央集權的機構來執行公共工程的職能,中國地理條件之整體的統一性具有促進和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隋朝的統一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它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延續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使經濟上同樣繁榮的黃河、長江兩流域統一在一個政權之下,推動了民族融合,消除了南北經濟交流的障礙,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同時也為唐朝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清人王夫之曾經評論說:「隋統一天下,……以啟唐二百餘年承平之運.」隋文帝統一南北所起的作用,其功績可與秦始皇相提並論。

② 隋朝統一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自西晉滅亡至隋統一,中國一直處於南北分裂的狀態。其間,有過多次南方政權的北伐和內北方政權容的南征,但屢屢受挫。隋文帝從代周到滅陳,不足10年,完成南北統一大業。究其原因,
1.首先是民族的融合,消除了原先造成分裂割據的主要因素;緩和了民族矛盾,也有助於國家統一。
2.其次是士族勢力的衰落,庶族地主的興起,造成了有利國家統一的階級條件;
3.再次是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打破南北對峙的局面。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分裂,長期戰亂,民不聊生。南北政治上的對立和斗爭,不僅阻礙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也給兩地人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和痛苦,人民渴望統一。南北方經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南北經濟的差距基本上消除了,客觀上要求國家統一。
4.隋文帝審時度勢,於代周前後勵精圖治,形成了北方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對南方的壓倒優勢,終於實現了國家的統一,他是中國歷史上有貢獻的皇帝。
意義:隋統一南北,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它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使社會發展步入正軌,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創造了條件,為唐朝的強大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③ 隋朝對全國的統一有什麼重大的意義

隋朝的統一結束了古代中國自東晉十六國以來270多年分裂割據、戰亂不止的局面,使中華大地重新統一於中央政權之下,這是隋王朝對中國歷史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

此外,隋朝把陳後主和文武官員、衣冠世族、百工雜技以及乘服、圖藉與法物等,運送到隋朝首都大興城(今陝西西安市),運送的行列,前後達五百里。自晉室南渡後在江南保存兩百多年的中國正統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3)隋朝完成統一大業有何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隋朝大一統後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採取的措施:

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政治初創三省六部制,完善於唐朝,鞏固中央集權,正式推行科舉制,選拔優秀人才,弱化世族壟斷仕官的現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議事制、監察制、考績制,這些都強化了政府機制,根據南北朝的經驗而改革政治,興建了隋唐大運河以及馳道改善水陸交通線。

在軍事上繼續推行和完善府兵制,經濟上一方面實行均田制並改定賦役,減輕農民生產壓力,另一方面採取大索貌閱和輸籍定樣等清查戶口措施,以增加財政收入。

外交方面,隋朝盛世也使得當時周邊國家和境內的少數民族如高昌、倭國、高句麗、新羅、百濟與臣服的東突厥等國皆深受隋朝文化與典章制度的影響,外交以日本的遣隋使最為著名。

④ 隋朝統一的意義

隋朝的統一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隋的統一結束了南北分裂局面,打擊了魏晉以來回南方的士族勢力,重建答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加強了大陸與台灣的聯系,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發展,並為隋的建設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隋的繁榮正是以國家統一為前提條件的,也為唐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⑤ 隋朝的統一對歷史的發展有何作用

隋朝統一對歷史發展的作用:
1.完成統一,結束分裂,為唐代和以後社會發展奠定基礎。
2.為開鑿大運河提供先決條件,促進了後世經濟和交通運輸的發展。
3.為經濟發展奠定基礎,開啟了隋唐時期封建社會的盛世局面。

隋朝的建立和統一:
581年,北周外戚楊堅代周稱帝,改國號為隋,年號開皇,定都長安。楊堅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楊廣率大軍攻入建康滅陳,統一南北。

開皇之治:
隋文帝楊堅所統治的開皇年間,史稱「開皇之治」。隋文帝是一個勵精圖治的開國皇帝,他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完成了統一大業,並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鞏固了統一,強化了中央集權。開創了一個繁榮安定的社會局面。他總結了歷代帝王「未有奢華而得長久者」的教訓,倡導並且力行節儉,使得節儉成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

隋朝滅亡:
隋煬帝的暴政,使得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加之天災嚴重,民不聊生。百姓被迫起而反抗。611年,山東長白山農民首先發動起義,各地農民紛紛響應。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讓、李密領導的瓦崗軍。在農民軍的打擊下,隋朝統治風雨飄搖。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秦朝和隋朝的對比:
1、相同點:
(1)結束了分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隋滅陳完成統一,秦滅六國完成統一。
(2)開創了新的政治制度並被後世所沿用:秦代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3)都有大規模的工程建設:秦代萬里長城,隋代的大運河。
(4)都因為暴政而被農民起義推翻,二世而亡。
(5)都為後繼王朝提供了經驗教訓,奠定了後世王朝繁盛的基礎。漢代統治者吸收秦亡教訓,注重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政治上漢承秦制,漢武帝實現了大一統。唐代統治者吸收隋亡教訓,認識到了人民的力量,與民休息,政治上繼承了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出現了「貞觀之治」。
2、不同點:
(1)取得政權和統一的方式不同:秦始皇是王位繼承取得政權,橫掃六國而完成統一;隋朝是楊堅代周建立政權,滅陳完成統一。
(2)所處的歷史時代不同:秦朝是封建社會的初期,隋朝是封建社會的繁榮期。
(3)治國的重點不同,影響不同。秦代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實行法家思想治國;隋朝學習儒家,以儒家為思想治國。
(4)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不同:秦代「焚書坑儒」,隋代「科舉制」大量選拔庶族人才。

⑥ 隋統一全國有何歷史意義

1,結束了長期戰亂的局勢,為後來唐帝國的繁盛打下了基礎:
2,隋朝的統一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人口逐漸增多,生產力得到提高,商業開始繁榮;
3,結束了地方割據,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⑦ 隋朝的建立有什麼歷史意義

隋統一戰爭是隋文帝楊堅出兵北擊突厥?南滅陳朝的一場戰爭?

它結束了自東晉十六國以來延續了270多年的南北分裂局面,推動了民族的融合,有利於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繁榮,同時也為大唐盛世奠定了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基礎?隋王朝統一全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注意爭取人心,獎勵生產,在政治上較為鞏固,經濟上較為富裕,軍事上較為強大,因而具備了統一大江南北的條件,並最終完成了統一?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在北周和北齊的基礎上,進一步採取一系列加強君主集權?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使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力量日益壯大?

隋朝建立後,停止向突厥輸送金帛,因而突厥統治者常常南下襲擾隋朝,威脅隋朝的統治?為鞏固北部邊防,防止突厥的襲擾,在邊境增修亭障,加固長城,並命上柱國陰壽鎮幽州,京兆尹虞慶則鎮並州,屯兵數萬以備之?

與此同時,隋文帝也在做滅陳的准備,他派大將賀若弼?韓擒虎分任吳州和廬州總管,並抓緊備戰?581年,陳將周羅喉攻佔江北隋的胡墅?隋文帝命尚書左僕射高熲節度行軍元帥長孫覽和元景山,准備率軍伐陳?

就在這時,突厥沙缽略可汗尋找借口,聯合原北齊營州刺史高寶寧,准備大舉攻隋?隋文帝根據隋朝新立,邊防不固,實力尚不夠充實等情況,決定變更原來計劃,改取南和北戰,先敗突厥,後滅陳朝的戰略?

582年春,隋文帝調整部署,於並州置河北道行台尚書省,以晉王楊廣為尚書令;在洛陽置河南道行台尚書省,以秦王楊俊為尚書令;在益州置西南道行台尚書省,以蜀王楊秀為尚書令;並不斷調兵遣將加強北方各要地守備,以御突厥?並又詔令高熲改變計劃,設法與陳朝結好,以便抽回兵力,北擊突厥?

隋文帝利用突厥各可汗間的矛盾,採納奉車都尉長孫晟建議,實行「遠交而近攻,離強而合弱」的策略,先後派出使臣結好西面的達頭可汗和東面的處羅侯,以分化?削弱沙缽略的力量?

582年,沙缽略率本部與阿波等各可汗兵40萬突入長城,分路攻掠北方要地?隋軍曾分別在馬邑?可洛峐擊敗來犯突厥軍,但未能阻止其攻勢?之後,突厥大軍深入到武威?金城?天水?上郡?弘化?延安等地,大掠牲畜?財物等?

在隋軍頑強抗擊沙缽略主力後,突厥達頭可汗不願繼續南進,引兵自去?隋將長孫晟乘機通過沙缽略之侄染干詐告:鐵勒等反,欲襲其牙帳?沙缽略恐其後方生變,遂撤兵北返?

隋文帝經過3年的對突厥防禦作戰,爭取了時間,基本上完成了反攻准備;而突厥則因隋的分化?離間政策,內部矛盾加深,加以災荒嚴重,其勢愈加不利?

583年,沙缽略再率各可汗兵南犯?隋文帝下達詔令,命衛王楊爽等為行軍元帥,率隋軍主力20萬人分道反擊突厥,以從根本上擊破沙缽略,穩固北部邊防?

隋軍先後在白道?高越原?靈州?和龍等地各個擊敗突厥各部,並乘機說服阿波可汗歸隋,進一步促成突厥內亂,使沙缽略與阿波等相互攻戰不止?

584年春,達頭降服於隋?584年秋,沙缽略因屢為隋軍所敗,也向隋求和稱藩?隋軍反擊突厥獲勝,北部邊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滅陳的後顧之憂?

為了完成統一大業,隋文帝採取了許多重大措施?經濟上頒布均田和租調新令,把荒蕪的土地撥給農民耕種,減輕賦稅徭役,興修水利,促進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並且儲糧備戰?

政治上強化中央統治機構和完善官制,廢除一些酷刑峻法;外交上採取對策,不斷派遣使者去陳朝,表面表示友好,實則探聽虛實,使之鬆懈麻痹;軍事上,改進北周以來的府兵制,集中兵權,加強軍隊訓練,加固長城,訓練水軍?

在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准備之後,隋文帝遂於588年部署進軍?設置淮南行省於壽春,以晉王楊廣為尚書令?任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指揮水陸軍50萬人,同時從長江上?中?下游分八路攻陳?

八路攻陳的具體部署是:一,楊俊率水陸軍由襄陽進屯漢口;二,楊素率舟師出永安東下;三,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與楊素合兵;四,楊廣出六合;五,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六,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七,蘄州刺史王世積率舟師出蘄春攻九江;八,青州總管燕榮率舟師出東海沿海南下入太湖,進攻吳縣?前三路由楊俊指揮,為次要作戰方向,目標指向武昌,阻止上游陳軍向下游機動,以保障下游隋軍奪取建康?後五路由楊廣指揮,為主要作戰方向,目標指向建康,其中楊廣?賀若弼?韓擒虎三路為主力,燕榮?王世積兩軍分別從東?西兩翼配合,切斷建康與外地聯系,保障主力行動?

隋軍此次渡江正面東起沿海,西至巴蜀,橫亘數千里,是我國歷史上一次規模浩大的渡江作戰?

為了達成渡江作戰的突然性,隋在進軍之前,扣留陳使,斷絕往來,以保守軍事機密?同時派出大批間諜潛入陳境,進行破壞?擾亂活動?

588年,楊俊率水陸軍10餘萬進屯漢口,負責指揮上游隋軍,並以一部兵力攻佔南岸樊口,以控制長江上游?

江南陳朝指揮長江上游軍隊的周羅侯,起初未統一組織上游軍隊進行抵抗,聽任各軍自由行動?當看到形勢不利時,又收縮兵力?防守江夏,阻止楊俊軍接應上游隋軍?兩軍在此形成相持?

楊素率水軍沿三峽東下,至流頭灘,陳將戚欣利用狼尾灘險峻地勢,率水軍據險固守?楊素於是利用夜暗不易被陳軍窺察之機,率艦船數千艘順流東下,遣步騎兵沿長江南北兩岸夾江而進?劉仁恩部亦自北岸西進,襲占狼尾灘,俘虜陳全部守軍?

陳南康內史呂忠肅據守歧亭,以三條鐵鎖橫江截遏上游隋軍戰船?楊素?劉仁恩率領一部登陸,配合水軍進攻北岸陳軍,經40餘戰,終於在擊破陳軍,毀掉鐵鎖,使戰船得以順利通過?

此時,防守公安的荊州刺史陳慧紀見勢不妙,趕緊燒毀物資,率兵3萬人和樓船千艘東撤,援救建康,但被楊俊阻於漢口以西?周羅侯?陳慧紀也被牽制在了江夏及漢口,無法東援建康?

在長江下遊方面,當陸軍進攻的消息傳來,陳各地守軍多次上報,均被朝廷掌管機密的施文慶?沈客卿扣壓?隋軍進至江邊時,施文慶又以春節將至為由,拒絕出兵加強京口?採石等地守備?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楊廣進至六合之南的桃葉山,乘建康周圍的陳軍正在歡度春節之機,指揮大軍分路渡江:派行軍總管宇文述率兵3萬人由桃葉山渡江奪占石頭山,賀若弼由廣陵南渡佔領京口,韓擒虎由橫江夜渡?

陳軍因春節酒會,仍處醉鄉之中,完全不能抵抗,韓部輕而易舉襲占採石?正月初三,陳後主陳叔寶召集公卿討論戰守,次日下詔「親御六師」,委派蕭摩訶等督軍迎戰,施文慶為大監軍?

陳叔寶?施文慶都不懂軍事,隨意將大軍集結於都城,中派一部舟師於白下,防禦六合方面的隋軍,另以一部兵力鎮守南豫州,阻擊韓擒虎部的進攻?

隋軍突破長江之後,迅速推進?賀若弼部於正月初六佔領京口後,以一部進至曲阿,牽制和阻擊吳州的陳軍,另以主力向建康前進?韓擒虎部佔領姑孰後,沿江直下,陳沿江守軍望風而降?

正月初七,賀若弼率精銳8000人進屯鍾山以南的白土崗,韓擒虎部和由南陵渡江的總管杜彥部2萬人在新林會合,宇文述部3萬人進至白下,隋大軍繼續渡江跟進?至此,隋軍先頭部隊完成了對建康的包圍態勢?

建康地勢虎踞龍盤,十分險要?此時,陳在建康附近的部隊仍不下10萬人,陳叔寶棄險不守,把全部軍隊收縮在都城內外,又拒不採納乘隋先頭部隊孤軍深入立足未穩之機進行襲擊的建議?正月二十,陳叔寶決定孤注一擲,他命令各軍出戰,在鍾山南布成「一」字長蛇陣?但陳軍既未指定諸軍統帥,又無背城一戰的決心,各軍行動互不協調,首尾進退不能相顧?

賀若弼未待後續部隊到達,即率先頭部隊出戰陳魯廣達部,初戰不利,賀若弼燃物縱煙,掩護撤退,爾後集中全力攻擊蕭摩訶部?陳軍一部潰敗,全軍隨之瓦解?

在這同一天,韓擒虎進軍石子崗,陳將任忠迎降,引韓部直入朱雀門,攻佔了建康城?

藏匿於枯井之中的陳叔寶被隋軍俘虜?正月二十二,楊廣進入建康城,命令陳叔寶以手書招降上游陳軍周羅侯?陳慧紀等部?同時遣兵東下三吳,南進嶺南等地,先後擊敗了殘存陳軍的抵抗?至此,隋文帝結束了西晉末年以來近300年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全國的統一?

AAA隋統一的必要條件有哪些?

隋統一戰爭在戰略運用上的特點為:集中使用兵力,力避兩面作戰?當決定先南後北時,即採用北守南攻方針,先鞏固北部邊防,並部署一定數量的機動部隊,以保障南進時後方的穩定?

當突厥突然大舉進犯,對隋王朝構成嚴重威脅時,立即變更戰略,改為先北後南,採用南和北攻的方針,撤回南進大軍,與陳朝結好談和?待以政治分化瓦解和軍事打擊擊敗突厥後,再轉兵攻陳?在攻陳作戰中,隋文帝更是根據情況變化,靈活確定戰略打擊目標,並且做到了軍政並舉,對陳先以外交等手段,使之麻痹鬆懈,繼之以軍事手段使其疲憊消耗?

當條件成熟的時候突然集中兵力給以打擊,加之戰爭准備充分,保證了渡江作戰的順利進行,使陳朝迅速土崩瓦解?

隋王朝統一全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自西晉末年以後,華夏大地南北長期陷於分裂狀態?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南北之間的聯系日趨密切,統一成為了時代的需要?

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後,注意爭取人心,獎勵生產,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政治上較為鞏固,經濟上較為富裕,軍事上較為強大,因而具備了統一南北的條件,並最終完成了統一?

⑧ 隋朝統一中國有什麼歷史意義

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奪取了北周政權,建立了隋朝。589年隋朝滅陳,統一了中國。隋的統一,促進了邊境同內地、台灣同大陸的聯系。

⑨ 隋朝統一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隋朝的統一來,我認為其歷源史意義並不因其後的繁榮,而是從根本上鞏固和延長了我中華5000年從未斷絕的文明史.
中國在經歷春秋戰國後中華文明已經進入甚至於顛覆的危險階段.中國並沒有像羅馬、希臘、埃及這幾個文明史一樣在危機後中斷,這是得力於漢代的統一而使中華文明繼續延續.漢朝結束後,中國再次進入分裂混亂,戰火綿延的亂世,從而延續了春秋戰火、、、隨著隋朝的統一,國體不但得到加強,仿漢秩序更是得到鞏固,從而我中華燦燦5000年文明史在仿前朝制度中不斷延續,淵源流長.1,結束了長期戰亂的局勢,為後來唐帝國的繁盛打下了基礎:
2,隋朝的統一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人口逐漸增多,生產力得到提高,商業開始繁榮;
3,結束了地方割據,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了貢獻.

⑩ 隋朝的統一有什麼歷史意義

隋朝的統一,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意義不僅在於結束了幾百年來南北分治的局回面,而且開始將南北文化融答為一體,優勢互補,從而為唐朝的文化繁榮以及宋明時期中國文化的再生創造了條件。即使僅從儒學的發展情況看,享國短暫的隋朝雖然並沒有最終實現南北儒學的統一、儒釋道三教的融匯與合一,但是,如果沒有隋朝的短暫過渡及隋朝儒家學者的努力,恐怕唐初的儒學統一不可能那樣快、那樣徹底。故而從這個意義上說,隋朝歷史雖然不長,但隋朝儒學則在儒學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

閱讀全文

與隋朝完成統一大業有何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