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隸變在書法史上的意義
回答問題的 是 傻子! 提出問題的 是 不學無術de 痞子!
⑵ 書法的發展歷程
中國書法的歷史和中國文字使用的歷史一樣悠久。自從甲骨文發明以來,中國書法的字體經歷了由
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這些書法家和書法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的深厚傳統。中國書法在古代已經是一門成熟的藝術,有豐富、完整、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很多理論著作是書法家藝術實踐的總結,極大地影響了後人的書法學習和創作。
先秦
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一般認為中國書法的歷史最早可以溯源到漢字的起源時期。原始漢字的面貌和形成時期沒有確切的證據被發現,而目前發現的漢字最早的成熟形態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保留有部分象形文字色彩的漢字形態,從十九世紀末人們發現甲骨文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5萬片的甲骨出土。甲骨文開始成為人們藝術欣賞的對象,並從這些甲骨上發現了中國書法的元素:漢字書寫的結體、布局等等。
商、周兩個朝代,青銅器得到普遍地使用。一些青銅器上還銘刻有文字,這些文字被後人稱為金文。由於銘刻有文字的青銅器的大多是鍾和鼎,金文也稱為鍾鼎文。這些銘刻於鍾鼎上的文字,大多是記述當時天子、諸王侯、貴族的祭祀典禮、狩獵、征戰、詔命、封賜等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
一般認為金文是繼甲骨文之後的主要漢字形態,較早期的金文保存了很多和甲骨文風格相近的特點,後來則漸漸拉開距離,越來越具有獨立的風格特徵。也有人認為金文有自身獨立的起源,而且它起源的時代甚至比甲骨文更早,只是由於周朝人「事鬼敬事而遠之」(《禮記·表記》),主要用來占問鬼神的甲骨文不像商朝那樣受到重視,所以導致了甲骨文的衰落和金文的盛行。
西周是金文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金文風格厚重雄渾、典雅壯麗,代表作品有《毛公鼎》、《大盂鼎》和《散氏盤》。其中《毛公鼎》對後世的書法家影響很大,清朝書法家李瑞清甚至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這句話說明《毛公鼎》被認為是學習書法的「必修課」。
周朝末期,在石鼓、碑石、摩崖等石制物體上銘刻文字開始出現,這些文字被後人稱為石刻文字。石刻文字表現出了某些和金文不同的特點,但是金文和石刻文字都被歸入「大篆」的范圍。現存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
春秋、戰國時期,竹簡和木牘開始廣泛作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由於簡牘的廉價,文字從此才可能開始被一般的平民所掌握。文字學習和書寫的主要群體,才可能開始由掌握專門技能的人變為一般的平民。而中國書法也開始有了比較廣泛的生活基礎。
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分裂的時期,在秦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前,各諸侯國在文字、貨幣、度量衡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由於歷史的原因,漢字形態的發展出現了民間和官方兩條路線。因此,漢字的具體形態在從大篆向小篆的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線性一致的過程。後來的人們就在這個時期的簡牘文字中,發現了最初形態的隸書。
與簡牘的廣泛使用相適應,毛筆也開始作為主要的直接書寫工具。在此後的兩千多年裡,毛筆一直是中國人主要的書寫工具。使用毛筆書寫成為中國書法的重要特點,從此中國書法的整體面貌就大致定型了。
秦漢
泰山封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秦朝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消除原諸侯國之間的各種制度差異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同文書」(《史記·李斯列傳》),即把原來各諸侯國所使用的各有差異的文字統一成為小篆。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敘述這段歷史時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這說明,小篆是在皇帝的授意下,由當時的幾位大臣負責,對當時各諸侯國的文字進行改造後,統一整理形成的標准漢字形態。由於李斯在書法方面的名氣很大,後人把小篆也稱為「李斯小篆」,認為小篆是李斯一人發明的字體。
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准漢字形態。從字體風格的角度來看,它具有規范整齊、勻稱優美等特點,在秦朝滅亡後的兩千多年裡一直受到書法家們的喜愛,幾乎歷代都有善於書寫小篆的大家出現。
此外,小篆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製作官用印璽的首選字體,篆刻藝術就是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漢朝最通行的字體是隸書,因而「漢隸」被認為是隸書的典範。一般認為,隸書的起源時間可以追溯至戰國,到秦朝時已經大致成型。小篆的筆畫圓轉勻稱,寫出來很美觀,但是書起來比較慢,不能夠適應實際生活中快速書寫的要求;而隸書簡化了小篆的筆畫和書寫方式,從而得到廣泛地採用。
隸書的發明和普及,在漢字形態的發展史和中國書法史都是一項大變革,人們普遍認為,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漢代的隸書從筆畫和結構上,都非常接近現代使用的漢字。實際上,隸書出現之後,漢字的各種字體在整體上都和隸書相近,而與小篆及以前的字體相差很遠。這是因為在隸書出現以前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對於文字記錄的需求不足,以及書寫材料的昂貴等原因,能夠掌握漢字的識別和書寫的人是很少的。漢字識別和書寫的普及促成了隸書的出現,而隸書的使用反過來促進了漢字識別和書寫。因此,隸書是一個以實用性為目的的字體,這種實用性使得它和以前的字體都不一樣。也由於這個原因,隸書在其他字體出現後仍然沒有退出日常的實用領域。
現存的漢隸作品主要是以石刻、碑文和帛書簡牘的形式流傳下來的,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石刻有《萊子侯刻石》、《開通褒斜道摩崖》、《魯孝王刻石》等;碑文有《石門頌》、《乙瑛碑》、《西狹頌》、《郙閣頌》、《禮器碑》、《孔廟碑》、《華山碑》、《曹全碑》、《張遷碑》、《熹平石經》等;帛書和簡牘有《長沙馬王堆帛書》、《居延漢簡》、《武威漢簡》等。這些作品幾乎都無法考證其作者,只有《熹平石經》據傳是由東漢書法家蔡邕所書。
此外,除了主流的字體隸書之外,漢朝還出現了草書,以及原始的楷書和行書。草書是在書寫隸書的時候以更簡化的筆畫、更快的速度書寫出來的一種字體。漢章帝很喜歡草書,因而這時的草書也稱為「章草」。東漢末年的張芝是第一位有名字的草書大家,他把早期的草書進一步簡化為「今草」。
三國魏晉
到了三國、魏晉的時候,中國現在流行的大多數漢字字體都出現了。在這個時期,五種基本字體,篆書(包括大篆和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其中草書、楷書和行書三種字體更是得到空前的發展。從此以後漢字字體上的發明基本停止,中國書法開始了以書法名家和流派為主線的發展歷程,也逐漸有了正式的書法理論。同時這也是中國人開始有意識地創作和欣賞書法作品的時代,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吳錄》關於書法家皇象的記載:「皇象字達明,廣陵江都人,幼工書。」(《三國志·吳志·趙達傳》)這表明擅長書法已經是一項值得史書記載的技藝。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書法家,他們創作的很多作品被後世尊為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擅長楷書,他的小楷作品《宣示表》,被後人譽為「正書之祖」。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在《書斷》中稱贊他:「繇尤善書,於曹喜蔡邕劉德升,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東晉時期的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成就最傑出的書法家,被譽為「書聖」。他的行書作品《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作品之一,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受王羲之影響,他的兒子王徽之、王玄之、王獻之,孫子王淳之都擅長書法;尤其是王獻之與其父齊名,兩人並稱「二王」。除了鍾繇、王羲之父子以書法聞名的之外,還有一些當時的名士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例如東晉大臣王導、謝安、庾亮,隱士戴安道;此外,還有出現了一位女性書法家衛夫人,她是王羲之早年的老師。
在書法理論方面,鍾繇的《用筆法》,衛夫人的《筆陣圖》,衛恆的《四體書勢》,王羲之的《自論書》、《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記白雲先生書訣》,索靖的《草書狀》等,都是書法家從事書法實踐的總結;而羊欣的《采古來能書人名》,則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書法家列表。
人們普遍認為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的第一個高峰,由於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神韻、氣度,後人就用「尚韻」來概括這個時期中國書法的整體風格。
南北朝
印刷和手寫的魏體楷書:左上角為印刷字體,其餘為碑刻的拓片。南北朝時期開始於公元420年南朝宋取代東晉政權,結束於公元589年隋朝滅亡南朝陳。在此之間的160多年,中國南北方各出現了相繼的、或相互並立又相繼的若干個政權,一直是一種南北政權對峙的局面。
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繼承了魏晉以來的成果,繼續有所發展,尤其以楷書書法的成就最高。但是南朝和北朝在風格上卻也表現出顯著差異。清朝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評論:「南書溫雅,北書雄健」;「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
由於這個時期戰亂頻仍,流傳下來的南北朝書法作品,除了少量墨跡和寫經,其餘大部分都是碑刻和墓誌銘。南朝書法更多繼承了東晉的遺產,傳世主要作品有:碑刻有《爨龍顏碑》、《瘞鶴銘》等;墓誌銘有《劉懷民墓誌》、《呂超靜墓誌》、《劉岱墓誌》、《桂陽王妃慕昭墓誌》等;墨跡有南朝齊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慈《尊體安和帖》等;寫經是南朝佛教昌盛的結果,主要作品有南朝齊《佛說歡喜普賢經》,南朝梁《華嚴經卷》、《佛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北朝碑刻數量眾多,其中以魏碑成就最為顯著,是漢字楷書書法的典範之一。例如,被稱為「龍門四品」的《楊大眼造像記》、《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和《魏靈藏造像記》,它們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北朝的墓誌銘數量更是前所未有,代表作有《元懷墓誌》、《張黑女墓誌》、《崔敬邕墓誌》等。
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絕大部分作品都無法考證其作者,由此卻可見書法藝術的繁盛。流傳下來有名有姓的書法家也很多,南朝主要有羊欣、范曄、王僧虔、蕭子雲、蕭衍、陶弘景等;北朝有崔浩、鄭道昭、趙文淵、王長孺等。這些人裡面,蕭衍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是有名的皇帝書法家;范曄、王僧孺和蕭子雲是文學家,而陶弘景則是醫學家。
南北朝的書法直接影響了隋唐的書風,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智永、歐陽詢、虞世南直接取法於南北朝的碑刻,清朝則興起了推崇南北朝碑刻和墓誌的「碑學」流派。
隋唐五代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秦漢以來的又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大一統時期,這個時期在很多方面也達到了秦漢以來的又一個高峰。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體制度在隋唐時期正式確定下來,知識分子無論出身如何都可以通過科舉入仕。文學方面,詩歌有「李杜詩篇萬古傳」,散文有韓愈「文起八代之衰」。同樣,主要以詩文為文字內容的書法藝術也得到了眾多士人的喜愛和修習。
隋朝立國時間較短,在風格方面還有很多對南北朝書法的繼承因素,但是隋朝的楷書在整體上已經逐漸趨於平正、規整,並且顯示出融合南朝和北朝不同書風的氣象。智永是隋朝書法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對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影響很深。他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不但唐朝時學習書法的人很少有不拿來臨摹學習,而且現在還是人們學習楷書和草書常用的範本之一。隋朝的碑刻和墓誌銘以《董美人墓誌》為代表,被人們認為是上承北魏、下啟唐朝的作品。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好書法,尤其是王羲之的作品,曾經用重金搜羅王書,死後還把《蘭亭序》陪葬於昭陵。他的這種喜好有助於唐朝書法藝術的繁榮,而王羲之一派的書風能夠在書法史上長期居於主流地位,也與李世民對王書的推崇分不開。李世民本人的書法也被後世稱頌,他的行書作品《晉祠銘》是現在發現最早的行書碑刻。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拓片(局部)。唐朝在楷書方面成就最為後世推崇,「唐楷」以法度嚴謹的整體風貌著稱,在中國書法史上與「秦篆」、「漢隸」並列,是手書漢字形態的典範之一。唐朝擅長楷書的書法家很多,對後世影響深遠。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和薛稷並稱「初唐四家」,都是擅寫楷書的大家。顏真卿的楷書被稱為「顏體」,他之前的楷書風格大多以「瘦硬」為特點,而顏體則看來筋骨豐滿,筆力雄健,他因此也被視為楷書的改革者、書法史上繼王羲之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大師。柳公權也是一位楷書大家,與顏真卿並稱「顏柳」;他的楷書被稱為「柳體」,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楷書字體之一。
唐朝書法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楷書,草書、行書、篆書也有眾多書法家和作品產生。張旭和懷素人稱「顛張醉素」,是唐朝最負盛名的兩位草書大家,他們開創了草書中最揮灑如意的「狂草」。唐玄宗年間,張旭的草書和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此外,李邕的行書碑刻、李陽冰的篆書碑額、孫過庭的草書《書譜》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
在書法理論上,唐朝也富有成果:孫過庭的《書譜》既是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也是一部系統的書法理論著作。歐陽詢的《三十六法》,主要闡述了書法的筆勢和結體。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體現了張旭書法修養的全面性,還說明了唐代書法家在理論上的繼承關系。張懷瓘是當時最博學多識的書法理論家,著有《書議》、《書斷》、《文字論》、《六體書論》等,尤其《書斷》是書法史上最有名的理論著作之一,主要闡述了漢字各書體的發明和演變,品評了自秦漢至當時的書法家共一百二十餘人。張彥遠編的《法書要錄》則是一部中國書法理論著作總集,輯錄了中國自東漢至唐朝元和年間的書論法理著作三十多種。
唐朝書法是晉朝以來的有一個高峰,因此後人多以「晉唐」並稱,而後來學習書法的人也有很多先是從唐人入手,向顏、歐、褚、虞等人學習,然後上溯至晉人,直接取法「二王」。整體上,唐朝書法崇尚法度,對於後世學習書法的人而言一方面有規律和方法可以依據,另一方面對法度的過分強調又會抑制人們創造性的發揮,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次出現分裂和割據的局面,持續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907年-960年)。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民生凋敝,風流掃地,後來蘇軾評論這個時期的書法創作說:「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五代十國的書法創作也相對冷清。大體繼承了唐朝的書法風格,但是已經有所變化。代表人物楊凝式本人是唐朝的進士,在書法上早年學歐陽詢、顏真卿,後來取法王羲之父子,書風由規矩變為放逸,讓人耳目一新。宋朝的書法家大都對楊凝式評價很高,因此楊凝式在唐宋書風之間承前啟後的作用非常明顯。楊凝式的代表作《韭花帖》,已開宋朝書法崇尚「意趣」之先河。
宋朝和遼金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混戰局面。宋朝立國長達300餘年(960年-1279年),大部分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由於朝廷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在軍事方面,宋朝經常無法抵擋北方政權的侵擾,但是在文學、藝術、科技和哲學思想方面,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宋朝初期,持續戰爭對民生造成破壞余緒未平,宋太祖是典型的行伍出身的軍人,雖然在大臣的建議下,實行重視文官治國的制度,但是文藝的繁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學家歐陽修曾感慨:「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於今。」但是不久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蔡襄、蘇軾、黃庭堅和米芾相繼出現,被後人合稱為「宋四家」,宋朝書法一時變得光輝燦爛。
面對唐朝的書法成就,宋朝的書法家有所變革和突破。蘇軾總結自己的書法特點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與唐朝書法崇尚法度的做法相反,信手而來,追求個人的自由創造。黃庭堅早年學習周越,俗氣未脫,後來師從蘇軾,「乃得古人筆意」,擅長行書和草書,和蘇軾齊名。米芾在繼承傳統上用的功夫最深,自稱他的書法是「集古字」。他先是遍習唐朝顏、柳、歐、褚諸家,後來接受蘇軾的建議,開始學習晉朝人的書法。這種轉益多師的經歷,使得他能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他的書法是傳統的法度與自己的個性兼備,因此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對他的書法推崇備至。蔡襄的書法由於恪守晉唐法度而顯得創新意識不足,但是他輩分最長,書法成就全面,是一個過渡性質的關鍵人物。
「宋四家」之外,宋朝的許多文人、大臣和皇帝也擅長書法。例如歐陽修、范仲淹、蔡京、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秦檜、岳飛、范成大、陸游、張孝祥、朱熹、姜夔、文天祥等。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趙佶,他的楷書瘦直挺拔,自成一體,被後人稱作「瘦金體」。
趙佶「瘦金體」楷書作品《穠芳詩帖》。中國書法發展到宋代,已經有了晉、唐的高峰在前頭,宋人面臨著豐富的書法作品遺產要整理和繼承,而他們在這方面的成績也相當可觀。刻錄於公元92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的《淳化閣帖》,是中國書法史上最早的法帖總集,被譽為「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收錄了從三代到唐朝一百多位書法家的四百餘幅作品,原刻本深藏於皇室和王公大臣之家,後來以翻刻本的形式流入民間,並且引起其他書法叢帖的大量出現,對後世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從此,以《淳化閣帖》為濫觴的各種法帖,就成為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這種「帖學」獨大的局面直到清朝「碑學」興起才被打破。
遼、西夏和金都是與宋朝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遼的前身契丹建國時間還在北宋之前,而金和西夏的立國則都早於南宋。這些政權和漢族的宋朝政權經常發生戰爭,但是在文化方面都受到漢族文化不同程度的影響。遼朝的契丹文是參照漢字創制的,但是只通行於契丹族人中,而且遼朝統治階層的人大多通曉漢文,所以漢字文化也在遼朝受到推崇,不過盡管如此,遼朝並沒有出名的書法家和作品流傳下來。西夏和金的情形和遼朝相似,由於他們的文字都只通行於本民族中間,在他們所建立的政權滅亡之後,其民族文字逐漸變得無人使用,遑論文化的傳承。
元朝和明朝
300px-Zhaomengfu_Xingshu.jpg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於公元1279年消滅了南宋王朝最後的抵抗力量,統一中國。元朝在軍事上的強大,使得它擁有廣闊的疆域,然而能夠排除外患的干擾,致力於發展經濟和文化。元朝在其統治初期就恢復了科舉制度,尊崇屬於漢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但是,在元朝實行的種族制度下,一般漢族人卻遭受歧視和不平等對待。很多漢族的士人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便潛心於書畫等技藝;另一方面,其他民族的知識分子也受他們影響,出現了一些少數民族書法家。
元朝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是趙孟頫,他出身於趙宋宗室,卻在元朝出仕。趙孟頫在書法方面成就非常全面,篆隸真行草各體皆精,尤其是他的楷書,風格典雅秀美,人稱「趙體」,與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歐陽詢的「歐體」齊名,至今仍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楷書典範之一。
趙孟頫行書自作七絕詩。其辭曰: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為中庭老書。趙孟頫主張學習書法應廣泛汲取古人的長處,在他的影響之下,元朝的士人學習書法多以「復古」為尚:一方面,元朝的書法家以晉、唐人的作品為榜樣,重視書法基本功的訓練,與宋人作書崇尚「意造」的旨趣大異;另一方面,和趙孟頫本人的成就相似,元朝的書法作品也呈現出一種不同於前朝的多樣性,不但行書、草書出現了成就很高的書法家,楷書的成就也高於宋朝,更難得的是,像章草這種幾乎絕跡的古書體也有書法家下功夫研習,並且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鮮於樞與趙孟頫齊名,但影響略小,尤其擅長行、草書,趙孟頫說:「余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除去趙孟頫的自謙,也可見鮮於樞草書成就之高。與他們同時代的書法家鄧文原則擅長章草,是研習這種古書體不多見的名家之一。康里巙巙稍晚於趙孟頫,也以草書名世,是少數民族書法家的代表人物。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同年秋天,明朝將領徐達攻克大都,結束了元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對民間疾苦深有體會,明朝初年,採取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政策,使經濟民生得以好轉。不久,便恢復了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後來更要求科舉考試必須採用八股文的形式作答。
八股取士的做法不但對文章的格式規范有特定的要求,而且對書寫文章所用字體的風格也有明確導向,也就是倡導「台閣體」。台閣體並不是以某個書法家的作品為範本,而是明朝官方所提倡的書法風格,即一種端莊雍容、規范整齊的風格。由於科舉是普通讀書人入仕的主要途徑,寫八股文、練台閣體就成了他們的必修課。倡導台閣體的結果,就是造成書法風格的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受此影響,明初書法除了擅長章草的宋克等少數書法家之外,整體水準不高,能夠代表明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還沒有出現。
明朝中期,以吳中四家——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和王寵——為代表的文人書法,體現了這個時期的書法成就。祝允明、文徵明和唐寅都是當時的才子,以詩文名動天下,而文、唐二人在繪畫上也是當世巨擘,王寵則擅長篆刻。這些人藝術修養全面,書法風格方面追求個性,與仕途必修的台閣體書風截然不同。祝允明的草書成就最高,清朝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這樣評價他:「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豐致蕭遠,庶幾媲美褚公。」文徵明小楷名動海內,代表作《千字文》被認為可比肩王羲之《聖教序》。唐寅書名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頫但筆力稍弱。王寵晚年書法大巧若拙,自成一格。總體而言,他們學習書法多從近朝書法家入手,向趙孟頫、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學習,然後循唐代大家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而上,最後取法二王、鍾繇,而且都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由近而遠的師法路徑,至今仍被人們廣為效仿。
董其昌用行草書寫的杜甫詩歌。晚明書風又有所變化,倡導個性的發揚,最著名的是「南董北王」。「董」即董其昌,曾任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仕途亨通,是當時的文壇領袖。董其昌藝術修養非常全面,書法和繪畫都有極高成就,並擅長書畫鑒定和收藏,且精通禪理。他的書法綜合了前朝歷代各家風格而能自成一路,其書風飄逸空靈,布局疏朗勻稱,用墨枯濕濃淡變化多端,被認為是「集古法之大成」。清代初期康熙、乾隆兩朝皇帝都非常欣賞董其昌的書法,使得當時追逐功名的學子大多學董書以求仕。「王」即王鐸,又稱「神筆王鐸」。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其狂草以勢取勝,與魏晉風度大不同。王鐸在明亡後出仕清廷,所以世人對其人品多有貶抑,但他的書法在日本受到極度推崇,以致有「後王勝先王」(王鐸勝過王羲之)之說。
書法到了明朝,尤其是明朝後期,已經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文人學士遭遇仕途不順,或本來就不願出仕,轉而醉心書畫等藝術,有的甚至以賣書鬻畫為生。他們多從學習前代大家的作品開始,到後來則形成自家的風格,各人都能依據其性格偏好,發揚個性。到明末,以董其昌為代表,這種發展路徑已經達到了它的巔峰,直至清代碑學興起。
清朝和民國
明末清初,很多書法家慢慢放棄學習晉唐的帖本風格,反而學習更古老的漢朝碑刻的隸書體。漢隸碑刻屬於左規右矩,法度森嚴一派,為官定的標准書體。
清初著名的書法家有金農。他原名司農,字壽門,又字吉金,號冬心。雖然金農以賣書畫為業,名噪江南,但亦善於書法,他的隸書古拙厚重,楷書自創格調,自稱「漆書」。他的代表作有《隸書詩》。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揚州府屬興化縣人,他有詩、書、畫三絕,「揚州八怪」之一的。他十分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合,用詩文為畫點題,並穿插於畫面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部分。鄭簠,字汝器,號谷口,江蘇上元人。主攻詩詞,擅書法,精篆刻,臨漢碑三十餘年,博採漢碑各體之長,成了清代隸書名家。
清代的方朔在《枕經台題跋.曹仕碑跋》
「 國初鄭谷口山人專精此體,足以名家。當其移步換形,覺古趣可挹。至於聯扁大書,則又筆墨俱化為煙雲矣。 」
到了清代中期,書法受到考據學的影響,書法家追求年代更久遠的篆書。於是篆、隸書體得以復興,而書法家更利用篆、隸書法的線條趣味來寫楷書或行書,這種新的書法風氣,被稱為「碑學」。.......
⑶ 中國書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張芝的書法對王羲之有一定的影響,而市場上為什麼找不到張芝的書帖呢
張芝生年不詳,約卒於漢獻帝初平三年(約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屬甘肅)回人,字伯英,善章草,答後脫去舊習,省減章草點畫、波桀,成為「今草」。
其代表作有:《冠軍帖》、《終年帖》、《二月八日帖》、《今欲歸帖》、《秋涼平善帖》
(這些都收在《大觀帖》里了,所以要買買《大觀帖》就好啦)
張懷瓘《書斷》稱他「學崔(瑗)、杜(操)之法,因而變之,以成今草,轉精其妙。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脈通於隔行」,三國魏書家韋誕稱他為「草聖」。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惟推鍾(繇)、張(芝)兩家,認為其餘不足觀。對後世王羲之、王獻之草書影響頗深。
張芝刻苦練習書法的精神,歷史上已傳為佳話。晉衛恆《四體書勢》中記載:張芝「凡家中衣帛,必書而後練(煮染)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後人稱書法為「臨池」,即來源於此。尤善章草,有"草聖"之譽,當時的人珍愛其墨甚至到了"寸紙不遺"的地步。評價相當高,尤以草書為最。
⑷ 關於書法的名詞解釋: 1書道自然 2字居心後 3勢盡力收 4 橫鱗豎勒 5欲書先散懷抱 6道法自然 7四體書勢
本人認為:書道自然是意思就是崇尚自然,不刻意造作。書法是「寫」字專,不是「畫」字屬、做「字」。2、這就是說寫之前要做到胸有成竹,不能小誒的時候再考慮這個字怎麼寫、那個字怎麼寫。3、寫書法要的就是一種情緒,《文心雕龍》語:登山則情滿於山
觀海則意溢於海。創作需要激情,激情沒有了也就出不來好作品了。4這是說寫書法時要用筆沉實不漂浮,有一種屋漏痕的筆法寫。5、就是寫前不要緊張,開闊、放鬆自己的胸懷。6、是老子《道德經》裡面的,闡述事物的本源。7、樓上已經說了,不再解釋了。
⑸ 書法演變歷史
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
書法演變簡史:
一、商至西漢
1、甲骨文現存中國最古的文字。刻在甲骨上,先用於卜辭。是對未來事情結果的占卜,盛於殷商。其章法大小不一,方圓多異,長扁隨形,錯落多姿而又和諧統一。
2、金文是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
3、石刻文產生於周代,興盛於秦代。東周時期秦國刻石文字。在10塊花崗岩質的鼓形石上各刻四言詩一首,內容歌詠秦國君狩獵情況,故又稱獵碣。
4、簡帛墨跡秦代開創書法先河。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由於李斯之小篆,篆法苛刻,書寫不便,於是隸書出現了。書法藝術最重真跡,但秦漢以前的書法中的真跡,一般只有在簡、帛、盟書中才能見到。二、東漢漢代書法分為兩大表現形式,一為主流系統的漢石刻;一為次流系統的瓦當璽印文和簡帛盟書墨跡。「後漢以來,碑碣雲起,」是漢隸成熟的標記。
二、漢代書法家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漢隸書家,以蔡邕為代表。一類是草書家,以杜度、崔瑗、 張芝為代表,張芝創立草書。它標志著書法開始成為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藝術
1、三國時期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峰地位降落衍變出楷書,楷書成為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楷書又名正書、真書,由鍾繇所創。
2、兩晉時期晉時,在生活處事上倡導「雅量」「品目」藝術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書法大家輩出,簡牘為多二王(王羲之。王獻之)妍放疏妙的藝術品味迎合了士大夫們的要求,人們愈發認識到,書寫文字,還有一種審美價值。
兩晉書法最盛時,主要表現在行書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當屬王羲之, 人稱「書聖」。兩晉行書的代表作「三希」,即《伯遠帖》《快雪時晴帖》《中秋帖》。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3、南北朝時期南北朝時期,中國書法藝術進入北碑南帖時代。北朝碑刻書法,以北魏、東魏最精,風格亦多資多彩。南梁《瘞鶴銘》,北魏《鄭文公碑》可謂南北雙星。
四、隋唐五代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中國,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唐代書學鼎盛,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唐代名家輩出,燦若繁星。「初唐四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盛唐時期的,顏真卿和柳公權的楷書、張旭和懷素的狂草。晚唐有王文秉的篆書,李鶚的楷書和楊凝式的「二王顏柳」余韻。
五、宋至明中宋朝的書法,此乃朱熹倡理學所致,意之內涵,包含有四點:一重哲理性,二重書卷氣,三重風格化,四重意境表現,同時倡導書法創作中個性化和獨創性。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米、蔡。
元代書法總的情況是崇尚復古。趙孟頫,鮮於樞等名家,是這時期書法的代表。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詩、書、畫的結合,是藝術品的形制上的突破。
明朝書法的發展表現為三個階段明初書法「一字萬同」,「台閣體」盛行。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明初書法家有擅行草書的劉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隸的宋遂和名滿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寵四子,依趙孟頫而上通晉唐,取法彌高;筆調亦絕代,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
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盪的視覺效果,側鋒取勢,橫塗豎抹,滿紙煙雲,使書法原先的秩序開始瓦解;這些代表書家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倪元瑞等。而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六、明中至清明末與清,美學主潮以抒情揚理為旗幟,追求個性與發揚理性互相結合,正統的古典美學與求異的的新型美學並盛。清代書法的總體傾向是尚質,同時分為帖學與碑學兩大發展時期。
趙佶的「瘦金體」書法藝術,鄭板橋的「六分半書「書法藝術,金農的「漆書」書法藝術,都是非常富有個性、富有藝術特色的書法藝術,獨具一格,開一派風格,對後世影響極大。
拓展內容
中國書法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的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鍾鼎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中國書法是一種很獨特的視覺藝術,漢字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因素,因為中國書法是在中國文化里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漢字是中國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漢字為依託,是中國書法區別於其他種類書法的主要標志。
⑹ 名稱解釋:1書道自然 2字居心後 3勢盡力收 4橫鱗豎勒 5欲書先散懷抱 6道法自然 7四體書勢 1如何理解「夫書
就解釋這幾題還可以,1書道自然 2字居心後 3勢盡力收 4橫鱗豎勒 5欲書先散懷抱 6道法自然 7四體書勢。
可是後面還有那麼多,網路管理員在考我們呢?
⑺ 漢字的演變歷程,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在歷史中出現的先後順序
你好,時間先後順序: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小篆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前221年),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負責,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礎上,進行簡化,取消其他六國的異體字,創制的統一文字漢字書寫形式。
隸書 起源於秦朝的小篆,晉朝衛恆在《四體書勢》中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書。隸書者,篆之捷也。」
草書 起源於漢代,梁開帝蕭衍《草書狀》認為,今草的產生是由於:「諸侯爭長,簡檄相傳,望烽走驛,以篆隸之難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書,蓋今草書是也。」說明了草書是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 歷史上第一次提到草書之名的是《說文解字•敘》,敘中明確指出「漢興有草書」。從漢到唐,先後出現了章草、今草和狂草等主要形式。「章草」具有嚴格的條理法則,所以人們把漢代隸書筆法的草書稱為「章草」,把後來帶楷書筆法的草書稱為「今草」。通常所說的草書就是指「今草」。東漢末年,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草書書法家張芝,字伯英,他的書法精妙絕倫,人稱「草聖」。唐人張懷瓘《書斷》則把張芝的章草、今草列為神品。到了唐朝,又出現了一位著名的草書書法這張旭,字伯高,首創「狂草」,人稱「草仙」。
楷書可作為習字的法式楷模,所以叫楷書。楷書是在漢隸基礎上省改波磔、增加鉤挑而成的一種書體也叫「正書」「真書」。楷書由漢隸蛻變而來,所以歷史上還稱它為「今隸」。至三國魏鍾繇和晉王羲之,進一步規范體勢,使楷書成為一種完全獨立的書體。
行書是介於草書和楷書之單間的一種書體,也是日常最常用的一種書體,因此又可以說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唐人張懷瓘說:「不真不草,是曰行書」。事實上,行書正是為了補救草書難以辨認和楷書書寫太慢而產生的。
⑻ 在楷書史上,皇帝的推崇對書家和書體有什麼推動作用
中國書法的歷史和中國文字使用的歷史一樣悠久。自從甲骨文發明以來,中國書法的字體經歷了由 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這些書法家和書法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的深厚傳統。中國書法在古代已經是一門成熟的藝術,有豐富、完整、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很多理論著作是書法家藝術實踐的總結,極大地影響了後人的書法學習和創作。
先秦
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一般認為中國書法的歷史最早可以溯源到漢字的起源時期。原始漢字的面貌和形成時期沒有確切的證據被發現,而目前發現的漢字最早的成熟形態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保留有部分象形文字色彩的漢字形態,從十九世紀末人們發現甲骨文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5萬片的甲骨出土。甲骨文開始成為人們藝術欣賞的對象,並從這些甲骨上發現了中國書法的元素:漢字書寫的結體、布局等等。
顯然,把文字刻寫到堅硬的甲骨遠比寫到竹簡、縑帛或紙張上,要難得多。人們大多認為,在使用甲骨文的時代,能夠同時掌握文字識別和刻寫技術的人是非常少的,而這些人可以說就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些書法家。盡管如此,在當時書法也不大可能從生活實用中區別出來,人們還沒有有意識地去創造和欣賞書法作品。
商、周兩個朝代,青銅器得到普遍地使用。一些青銅器上還銘刻有文字,這些文字被後人稱為金文。由於銘刻有文字的青銅器的大多是鍾和鼎,金文也稱為鍾鼎文。這些銘刻於鍾鼎上的文字,大多是記述當時天子、諸王侯、貴族的祭祀典禮、狩獵、征戰、詔命、封賜等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
一般認為金文是繼甲骨文之後的主要漢字形態,較早期的金文保存了很多和甲骨文風格相近的特點,後來則漸漸拉開距離,越來越具有獨立的風格特徵。也有人認為金文有自身獨立的起源,而且它起源的時代甚至比甲骨文更早,只是由於周朝人「事鬼敬事而遠之」(《禮記·表記》),主要用來占問鬼神的甲骨文不像商朝那樣受到重視,所以導致了甲骨文的衰落和金文的盛行。
西周是金文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的金文風格厚重雄渾、典雅壯麗,代表作品有《毛公鼎》、《大盂鼎》和《散氏盤》。其中《毛公鼎》對後世的書法家影響很大,清朝書法家李瑞清甚至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這句話說明《毛公鼎》被認為是學習書法的「必修課」。
周朝末期,在石鼓、碑石、摩崖等石制物體上銘刻文字開始出現,這些文字被後人稱為石刻文字。石刻文字表現出了某些和金文不同的特點,但是金文和石刻文字都被歸入「大篆」的范圍。現存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
春秋、戰國時期,竹簡和木牘開始廣泛作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說,由於簡牘的廉價,文字從此才可能開始被一般的平民所掌握。文字學習和書寫的主要群體,才可能開始由掌握專門技能的人變為一般的平民。而中國書法也開始有了比較廣泛的生活基礎。
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在政治上是一個分裂的時期,在秦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前,各諸侯國在文字、貨幣、度量衡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由於歷史的原因,漢字形態的發展出現了民間和官方兩條路線。因此,漢字的具體形態在從大篆向小篆的發展過程,並不是一個線性一致的過程。後來的人們就在這個時期的簡牘文字中,發現了最初形態的隸書。
與簡牘的廣泛使用相適應,毛筆也開始作為主要的直接書寫工具。在此後的兩千多年裡,毛筆一直是中國人主要的書寫工具。使用毛筆書寫成為中國書法的重要特點,從此中國書法的整體面貌就大致定型了。
秦漢
泰山封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秦朝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消除原諸侯國之間的各種制度差異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同文書」(《史記·李斯列傳》),即把原來各諸侯國所使用的各有差異的文字統一成為小篆。
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敘述這段歷史時說:「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也。」這說明,小篆是在皇帝的授意下,由當時的幾位大臣負責,對當時各諸侯國的文字進行改造後,統一整理形成的標准漢字形態。由於李斯在書法方面的名氣很大,後人把小篆也稱為「李斯小篆」,認為小篆是李斯一人發明的字體。
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准漢字形態。從字體風格的角度來看,它具有規范整齊、勻稱優美等特點,在秦朝滅亡後的兩千多年裡一直受到書法家們的喜愛,幾乎歷代都有善於書寫小篆的大家出現。
此外,小篆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製作官用印璽的首選字體,篆刻藝術就是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漢代隸書碑刻《曹全碑》拓片局部。局部所示文字為:「……後舊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閔縉紳之徒不濟,開南寺門,承望華……」。漢朝最通行的字體是隸書,因而「漢隸」被認為是隸書的典範。一般認為,隸書的起源時間可以追溯至戰國,到秦朝時已經大致成型。小篆的筆畫圓轉勻稱,寫出來很美觀,但是書起來比較慢,不能夠適應實際生活中快速書寫的要求;而隸書簡化了小篆的筆畫和書寫方式,從而得到廣泛地採用。
隸書的發明和普及,在漢字形態的發展史和中國書法史都是一項大變革,人們普遍認為,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漢代的隸書從筆畫和結構上,都非常接近現代使用的漢字。實際上,隸書出現之後,漢字的各種字體在整體上都和隸書相近,而與小篆及以前的字體相差很遠。這是因為在隸書出現以前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對於文字記錄的需求不足,以及書寫材料的昂貴等原因,能夠掌握漢字的識別和書寫的人是很少的。漢字識別和書寫的普及促成了隸書的出現,而隸書的使用反過來促進了漢字識別和書寫。因此,隸書是一個以實用性為目的的字體,這種實用性使得它和以前的字體都不一樣。也由於這個原因,隸書在其他字體出現後仍然沒有退出日常的實用領域。
現存的漢隸作品主要是以石刻、碑文和帛書簡牘的形式流傳下來的,比較著名的作品有:石刻有《萊子侯刻石》、《開通褒斜道摩崖》、《魯孝王刻石》等;碑文有《石門頌》、《乙瑛碑》、《西狹頌》、《郙閣頌》、《禮器碑》、《孔廟碑》、《華山碑》、《曹全碑》、《張遷碑》、《熹平石經》等;帛書和簡牘有《長沙馬王堆帛書》、《居延漢簡》、《武威漢簡》等。這些作品幾乎都無法考證其作者,只有《熹平石經》據傳是由東漢書法家蔡邕所書。
此外,除了主流的字體隸書之外,漢朝還出現了草書,以及原始的楷書和行書。草書是在書寫隸書的時候以更簡化的筆畫、更快的速度書寫出來的一種字體。漢章帝很喜歡草書,因而這時的草書也稱為「章草」。東漢末年的張芝是第一位有名字的草書大家,他把早期的草書進一步簡化為「今草」。
三國魏晉
到了三國、魏晉的時候,中國現在流行的大多數漢字字體都出現了。在這個時期,五種基本字體,篆書(包括大篆和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其中草書、楷書和行書三種字體更是得到空前的發展。從此以後漢字字體上的發明基本停止,中國書法開始了以書法名家和流派為主線的發展歷程,也逐漸有了正式的書法理論。同時這也是中國人開始有意識地創作和欣賞書法作品的時代,裴松之注《三國志》引用《吳錄》關於書法家皇象的記載:「皇象字達明,廣陵江都人,幼工書。」(《三國志·吳志·趙達傳》)這表明擅長書法已經是一項值得史書記載的技藝。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書法家,他們創作的很多作品被後世尊為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擅長楷書,他的小楷作品《宣示表》,被後人譽為「正書之祖」。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在《書斷》中稱贊他:「繇尤善書,於曹喜蔡邕劉德升,真書絕世,剛柔備焉。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一人而已。」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東晉時期的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成就最傑出的書法家,被譽為「書聖」。他的行書作品《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作品之一,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受王羲之影響,他的兒子王徽之、王玄之、王獻之,孫子王淳之都擅長書法;尤其是王獻之與其父齊名,兩人並稱「二王」。除了鍾繇、王羲之父子以書法聞名的之外,還有一些當時的名士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例如東晉大臣王導、謝安、庾亮,隱士戴安道;此外,還有出現了一位女性書法家衛夫人,她是王羲之早年的老師。
在書法理論方面,鍾繇的《用筆法》,衛夫人的《筆陣圖》,衛恆的《四體書勢》,王羲之的《自論書》、《題衛夫人筆陣圖後》、《記白雲先生書訣》,索靖的《草書狀》等,都是書法家從事書法實踐的總結;而羊欣的《采古來能書人名》,則是中國書法史上第一部書法家列表。
人們普遍認為魏晉時期是中國書法的第一個高峰,由於魏晉時期的人們崇尚神韻、氣度,後人就用「尚韻」來概括這個時期中國書法的整體風格。
南北朝
印刷和手寫的魏體楷書:左上角為印刷字體,其餘為碑刻的拓片。南北朝時期開始於公元420年南朝宋取代東晉政權,結束於公元589年隋朝滅亡南朝陳。在此之間的160多年,中國南北方各出現了相繼的、或相互並立又相繼的若干個政權,一直是一種南北政權對峙的局面。
南北朝時期的書法繼承了魏晉以來的成果,繼續有所發展,尤其以楷書書法的成就最高。但是南朝和北朝在風格上卻也表現出顯著差異。清朝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評論:「南書溫雅,北書雄健」;「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
由於這個時期戰亂頻仍,流傳下來的南北朝書法作品,除了少量墨跡和寫經,其餘大部分都是碑刻和墓誌銘。南朝書法更多繼承了東晉的遺產,傳世主要作品有:碑刻有《爨龍顏碑》、《瘞鶴銘》等;墓誌銘有《劉懷民墓誌》、《呂超靜墓誌》、《劉岱墓誌》、《桂陽王妃慕昭墓誌》等;墨跡有南朝齊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慈《尊體安和帖》等;寫經是南朝佛教昌盛的結果,主要作品有南朝齊《佛說歡喜普賢經》,南朝梁《華嚴經卷》、《佛說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北朝碑刻數量眾多,其中以魏碑成就最為顯著,是漢字楷書書法的典範之一。例如,被稱為「龍門四品」的《楊大眼造像記》、《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和《魏靈藏造像記》,它們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北朝的墓誌銘數量更是前所未有,代表作有《元懷墓誌》、《張黑女墓誌》、《崔敬邕墓誌》等。
南北朝時期流傳下來的絕大部分作品都無法考證其作者,由此卻可見書法藝術的繁盛。流傳下來有名有姓的書法家也很多,南朝主要有羊欣、范曄、王僧虔、蕭子雲、蕭衍、陶弘景等;北朝有崔浩、鄭道昭、趙文淵、王長孺等。這些人裡面,蕭衍是南朝梁的開國皇帝,是有名的皇帝書法家;范曄、王僧孺和蕭子雲是文學家,而陶弘景則是醫學家。
南北朝的書法直接影響了隋唐的書風,隋唐時期的書法家智永、歐陽詢、虞世南直接取法於南北朝的碑刻,清朝則興起了推崇南北朝碑刻和墓誌的「碑學」流派。
隋唐五代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秦漢以來的又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大一統時期,這個時期在很多方面也達到了秦漢以來的又一個高峰。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體制度在隋唐時期正式確定下來,知識分子無論出身如何都可以通過科舉入仕。文學方面,詩歌有「李杜詩篇萬古傳」,散文有韓愈「文起八代之衰」。同樣,主要以詩文為文字內容的書法藝術也得到了眾多士人的喜愛和修習。
隋朝立國時間較短,在風格方面還有很多對南北朝書法的繼承因素,但是隋朝的楷書在整體上已經逐漸趨於平正、規整,並且顯示出融合南朝和北朝不同書風的氣象。智永是隋朝書法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對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影響很深。他的代表作《真草千字文》,不但唐朝時學習書法的人很少有不拿來臨摹學習,而且現在還是人們學習楷書和草書常用的範本之一。隋朝的碑刻和墓誌銘以《董美人墓誌》為代表,被人們認為是上承北魏、下啟唐朝的作品。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好書法,尤其是王羲之的作品,曾經用重金搜羅王書,死後還把《蘭亭序》陪葬於昭陵。他的這種喜好有助於唐朝書法藝術的繁榮,而王羲之一派的書風能夠在書法史上長期居於主流地位,也與李世民對王書的推崇分不開。李世民本人的書法也被後世稱頌,他的行書作品《晉祠銘》是現在發現最早的行書碑刻。
柳公權楷書《玄秘塔碑》拓片(局部)。唐朝在楷書方面成就最為後世推崇,「唐楷」以法度嚴謹的整體風貌著稱,在中國書法史上與「秦篆」、「漢隸」並列,是手書漢字形態的典範之一。唐朝擅長楷書的書法家很多,對後世影響深遠。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和薛稷並稱「初唐四家」,都是擅寫楷書的大家。顏真卿的楷書被稱為「顏體」,他之前的楷書風格大多以「瘦硬」為特點,而顏體則看來筋骨豐滿,筆力雄健,他因此也被視為楷書的改革者、書法史上繼王羲之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大師。柳公權也是一位楷書大家,與顏真卿並稱「顏柳」;他的楷書被稱為「柳體」,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楷書字體之一。
唐朝書法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楷書,草書、行書、篆書也有眾多書法家和作品產生。張旭和懷素人稱「顛張醉素」,是唐朝最負盛名的兩位草書大家,他們開創了草書中最揮灑如意的「狂草」。唐玄宗年間,張旭的草書和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此外,李邕的行書碑刻、李陽冰的篆書碑額、孫過庭的草書《書譜》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
在書法理論上,唐朝也富有成果:孫過庭的《書譜》既是一件完整的書法作品,也是一部系統的書法理論著作。歐陽詢的《三十六法》,主要闡述了書法的筆勢和結體。顏真卿的《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體現了張旭書法修養的全面性,還說明了唐代書法家在理論上的繼承關系。張懷瓘是當時最博學多識的書法理論家,著有《書議》、《書斷》、《文字論》、《六體書論》等,尤其《書斷》是書法史上最有名的理論著作之一,主要闡述了漢字各書體的發明和演變,品評了自秦漢至當時的書法家共一百二十餘人。張彥遠編的《法書要錄》則是一部中國書法理論著作總集,輯錄了中國自東漢至唐朝元和年間的書論法理著作三十多種。
唐朝書法是晉朝以來的有一個高峰,因此後人多以「晉唐」並稱,而後來學習書法的人也有很多先是從唐人入手,向顏、歐、褚、虞等人學習,然後上溯至晉人,直接取法「二王」。整體上,唐朝書法崇尚法度,對於後世學習書法的人而言一方面有規律和方法可以依據,另一方面對法度的過分強調又會抑制人們創造性的發揮,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再次出現分裂和割據的局面,持續時間長達半個多世紀(907年-960年)。五代十國時期戰亂不斷,民生凋敝,風流掃地,後來蘇軾評論這個時期的書法創作說:「自顏柳氏沒,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落,文采風流,掃地盡矣。獨楊公凝式,筆跡雄傑,有『二王』、顏柳之餘,此真可謂書之豪傑,不為時世所汩沒者。」由於政治和經濟的影響,五代十國的書法創作也相對冷清。大體繼承了唐朝的書法風格,但是已經有所變化。代表人物楊凝式本人是唐朝的進士,在書法上早年學歐陽詢、顏真卿,後來取法王羲之父子,書風由規矩變為放逸,讓人耳目一新。宋朝的書法家大都對楊凝式評價很高,因此楊凝式在唐宋書風之間承前啟後的作用非常明顯。楊凝式的代表作《韭花帖》,已開宋朝書法崇尚「意趣」之先河。
宋朝和遼金
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時期的分裂混戰局面。宋朝立國長達300餘年(960年-1279年),大部分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由於朝廷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在軍事方面,宋朝經常無法抵擋北方政權的侵擾,但是在文學、藝術、科技和哲學思想方面,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宋朝初期,持續戰爭對民生造成破壞余緒未平,宋太祖是典型的行伍出身的軍人,雖然在大臣的建議下,實行重視文官治國的制度,但是文藝的繁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學家歐陽修曾感慨:「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於今。」但是不久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蔡襄、蘇軾、黃庭堅和米芾相繼出現,被後人合稱為「宋四家」,宋朝書法一時變得光輝燦爛。
面對唐朝的書法成就,宋朝的書法家有所變革和突破。蘇軾總結自己的書法特點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與唐朝書法崇尚法度的做法相反,信手而來,追求個人的自由創造。黃庭堅早年學習周越,俗氣未脫,後來師從蘇軾,「乃得古人筆意」,擅長行書和草書,和蘇軾齊名。米芾在繼承傳統上用的功夫最深,自稱他的書法是「集古字」。他先是遍習唐朝顏、柳、歐、褚諸家,後來接受蘇軾的建議,開始學習晉朝人的書法。這種轉益多師的經歷,使得他能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他的書法是傳統的法度與自己的個性兼備,因此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對他的書法推崇備至。蔡襄的書法由於恪守晉唐法度而顯得創新意識不足,但是他輩分最長,書法成就全面,是一個過渡性質的關鍵人物。
「宋四家」之外,宋朝的許多文人、大臣和皇帝也擅長書法。例如歐陽修、范仲淹、蔡京、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秦檜、岳飛、范成大、陸游、張孝祥、朱熹、姜夔、文天祥等。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趙佶,他的楷書瘦直挺拔,自成一體,被後人稱作「瘦金體」。
趙佶「瘦金體」楷書作品《穠芳詩帖》。中國書法發展到宋代,已經有了晉、唐的高峰在前頭,宋人面臨著豐富的書法作品遺產要整理和繼承,而他們在這方面的成績也相當可觀。刻錄於公元92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的《淳化閣帖》,是中國書法史上最早的法帖總集,被譽為「法帖之祖」。《淳化閣帖》收錄了從三代到唐朝一百多位書法家的四百餘幅作品,原刻本深藏於皇室和王公大臣之家,後來以翻刻本的形式流入民間,並且引起其他書法叢帖的大量出現,對後世造成極為深遠的影響。從此,以《淳化閣帖》為濫觴的各種法帖,就成為人們學習書法的範本,這種「帖學」獨大的局面直到清朝「碑學」興起才被打破。
遼、西夏和金都是與宋朝並立的少數民族政權,遼的前身契丹建國時間還在北宋之前,而金和西夏的立國則都早於南宋。這些政權和漢族的宋朝政權經常發生戰爭,但是在文化方面都受到漢族文化不同程度的影響。遼朝的契丹文是參照漢字創制的,但是只通行於契丹族人中,而且遼朝統治階層的人大多通曉漢文,所以漢字文化也在遼朝受到推崇,不過盡管如此,遼朝並沒有出名的書法家和作品流傳下來。西夏和金的情形和遼朝相似,由於他們的文字都只通行於本民族中間,在他們所建立的政權滅亡之後,其民族文字逐漸變得無人使用,遑論文化的傳承。
元朝和明朝
蒙古人忽必烈建立的元朝,於公元1279年消滅了南宋王朝最後的抵抗力量,統一中國。元朝在軍事上的強大,使得它擁有廣闊的疆域,然而能夠排除外患的干擾,致力於發展經濟和文化。元朝在其統治初期就恢復了科舉制度,尊崇屬於漢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但是,在元朝實行的種族制度下,一般漢族人卻遭受歧視和不平等對待。很多漢族的士人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便潛心於書畫等技藝;另一方面,其他民族的知識分子也受他們影響,出現了一些少數民族書法家。
元朝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是趙孟𫖯,他出身於趙宋宗室,卻在元朝出仕。趙孟𫖯在書法方面成就非常全面,篆隸真行草各體皆精,尤其是他的楷書,風格典雅秀美,人稱「趙體」,與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歐陽詢的「歐體」齊名,至今仍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楷書典範之一。
趙孟𫖯行書自作七絕詩。其辭曰:煉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餘事,雲在青天水在瓶。子昂為中庭老書。趙孟𫖯主張學習書法應廣泛汲取古人的長處,在他的影響之下,元朝的士人學習書法多以「復古」為尚:一方面,元朝的書法家以晉、唐人的作品為榜樣,重視書法基本功的訓練,與宋人作書崇尚「意造」的旨趣大異;另一方面,和趙孟𫖯本人的成就相似,元朝的書法作品也呈現出一種不同於前朝的多樣性,不但行書、草書出現了成就很高的書法家,楷書的成就也高於宋朝,更難得的是,像章草這種幾乎絕跡的古書體也有書法家下功夫研習,並且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鮮於樞與趙孟𫖯齊名,但影響略小,尤其擅長行、草書,趙孟𫖯說:「余與伯機同學草書,伯機過余遠甚,極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機已矣,世乃稱仆能書,所謂無佛出稱尊爾。」除去趙孟𫖯的自謙,也可見鮮於樞草書成就之高。與他們同時代的書法家鄧文原則擅長章草,是研習這種古書體不多見的名家之一。康里巙巙稍晚於趙孟𫖯,也以草書名世,是少數民族書法家的代表人物。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建立明朝。同年秋天,明朝將領徐達攻克大都,結束了元朝在中原地區的統治。朱元璋出身社會底層,對民間疾苦深有體會,明朝初年,採取輕徭薄賦的休養生息政策,使經濟民生得以好轉。不久,便恢復了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後來更要求科舉考試必須採用八股文的形式作答。
八股取士的做法不但對文章的格式規范有特定的要求,而且對書寫文章所用字體的風格也有明確導向,也就是倡導「台閣體」。台閣體並不是以某個書法家的作品為範本,而是明朝官方所提倡的書法風格,即一種端莊雍容、規范整齊的風格。由於科舉是普通讀書人入仕的主要途徑,寫八股文、練台閣體就成了他們的必修課。倡導台閣體的結果,就是造成書法風格的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受此影響,明初書法除了擅長章草的宋克等少數書法家之外,整體水準不高,能夠代表明代書法成就的書法家,還沒有出現。
明朝中期,以吳中四家——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和王寵——為代表的文人書法,體現了這個時期的書法成就。祝允明、文徵明和唐寅都是當時的才子,以詩文名動天下,而文、唐二人在繪畫上也是當世巨擘,王寵則擅長篆刻。這些人藝術修養全面,書法風格方面追求個性,與仕途必修的台閣體書風截然不同。祝允明的草書成就最高,清朝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這樣評價他:「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豐致蕭遠,庶幾媲美褚公。」文徵明小楷名動海內,代表作《千字文》被認為可比肩王羲之《聖教序》。唐寅書名為畫名所掩,主要學趙孟𫖯但筆力稍弱。王寵晚年書法大巧若拙,自成一格。總體而言,他們學習書法多從近朝書法家入手,向趙孟𫖯、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人學習,然後循唐代大家褚遂良、虞世南、歐陽詢、顏真卿而上,最後取法二王、鍾繇,而且都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由近而遠的師法路徑,至今仍被人們廣為效仿。
董其昌用行草書寫的杜甫詩歌。晚明書風又有所變化,倡導個性的發揚,最著名的是「南董北王」。「董」即董其昌,曾任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仕途亨通,是當時的文壇領袖。董其昌藝術修養非常全面,書法和繪畫都有極高成就,並擅長書畫鑒定和收藏,且精通禪理。他的書法綜合了前朝歷代各家風格而能自成一路,其書風飄逸空靈,布局疏朗勻稱,用墨枯濕濃淡變化多端,被認為是「集古法之大成」。清代初期康熙、乾隆兩朝皇帝都非常欣賞董其昌的書法,使得當時追逐功名的學子大多學董書以求仕。「王」即王鐸,又稱「神筆王鐸」。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其狂草以勢取勝,與魏晉風度大不同。王鐸在明亡後出仕清廷,所以世人對其人品多有貶抑,但他的書法在日本受到極度推崇,以致有「後王勝先王」(王鐸勝過王羲之)之說。
書法到了明朝,尤其是明朝後期,已經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文人學士遭遇仕途不順,或本來就不願出仕,轉而醉心書畫等藝術,有的甚至以賣書鬻畫為生。他們多從學習前代大家的作品開始,到後來則形成自家的風格,各人都能依據其性格偏好,發揚個性。到明末,以董其昌為代表,這種發展路徑已經達到了它的巔峰,直至清代碑學興起。
清朝和民國
明末清初,很多書法家慢慢放棄學習晉唐的帖本風格,反而學習更古老的漢朝碑刻的隸書體。漢隸碑刻屬於左規右矩,法度森嚴一派,為官定的標准書體。 清初著名的書法家有金農。他原名司農,字壽門,又字吉金,號冬心。雖然金農以賣書畫為業,名噪江南,但亦善於書法,他的隸書古拙厚重,楷書自創格調,自稱「漆書」。他的代表作有《隸書詩》。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揚州府屬興化縣人,他有詩、書、畫三絕,「揚州八怪」之一的。他十分重視詩、書、畫三者的結合,用詩文為畫點題,並穿插於畫面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部分。鄭簠,字汝器,號谷口,江蘇上元人。主攻詩詞,擅書法,精篆刻,臨漢碑三十餘年,博採漢碑各體之長,成了清代隸書名家。 清代的方朔在《枕經台題跋.曹仕碑跋》
「 國初鄭谷口山人專精此體,足以名家。當其移步換形,覺古趣可挹。至於聯扁大書,則又筆墨俱化為煙雲矣。 」
到了清代中期,書法受到考據學的影響,書法家追求年代更久遠的篆書。於是篆、隸書體得以復興,而書法家更利用篆、隸書法的線條趣味來寫楷書或行書,這種新的書法風氣,被稱為「碑學」。
⑼ 趙壹為什麼要非難草書反映了什麼樣的思想
東漢趙壹《非草書》理論價值的思考
在書法藝術開始走向審美自覺的那個時代,在書法批評史的開端。有一篇文章,著實令學書者們忍俊不禁。它第一次以一種專論式的批評方式論證草書的「不足學」、「不配學」、「學無用」。然而他的這篇反書法的書法論文。卻在書法史,尤其是書法批評史流程中發出了一閃耀眼的強光。直至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反思、深思——這就是東漢趙壹的《非草書》。
趙壹,字元叔,東漢漢陽西縣(今甘肅水南人),光和間文學家、辭賦家,很有才氣。《後漢書·文苑傳》中有傳。由於他恃才傲物,因而為鄉里世俗所不容。據《後漢書》所記,趙壹身長九尺,美須豪眉,氣宇非凡。曾作《窮鳥賦》,以「思飛不得,欲鳴不可」自遣,說明自己的艱難處境。又作《刺世疾邪賦》用以抨擊當時姦邪當道的社會黑暗,抒發自己的怨憤。而且,據說趙壹那種桀驁不遜的個性至死不變,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的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盡管趙壹曾一度得到一些達官貴人的賞識,但他不善於逢迎,加之性格剛烈,終究沒有做成大官。《後漢書·趙壹傳》中載:「時諸計吏多盛飾東馬惟幕,而壹獨柴車草屏,露宿其旁」。這樣的生活態度和「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而「不改其樂」的顏回很有些相似。我想正是趙壹憤世疾俗的性格和不事文飾的生活態度,從一個側面影響了他對書法藝術的認識。
與崔瑗、蔡邕正好相反,趙壹沒有對草書書法藝術給予肯定和贊揚,而是反對人們習草。從本質上講,趙壹的《非草書》具有非藝術化的反書法傾向,這就使得他不可能從書法本體立場去觀照審美的書法。然而,趙壹卻以一個儒學思想經典捍衛者的身份將書法納入儒學系統,強化了書法藝術的文化性格。我們知道,書法藝術在漢代是審美開始走向自覺的時代。在書法史上起著巨大的作用。但為什麼趙壹的一篇《非草書》,卻能在反書法的言辭中被人認可,流傳至今呢?那麼,他反書法,反對學習草書又是根據的什麼呢?
在他的《非草書》中,他主要向我們揭示不能學習草書藝術以及其反草書的三點理由。
其一,他認為草書「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聖人所造」。只是由於在秦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其產生的理由是「趨急速耳」。既是「趨急速」之書。只是「示簡易之指」,終「非聖人之業」。他的書法發生學立場是什麼,我們尚且有論。從文字學起源意義上講,趙壹所信崇的是儒家學說關於文字起源的說法。即文字是倉頡、史籀這些聖人所造。這里的文字是指大篆古籀。而草書根本不是「聖人所造」,故不足學。況且,聖人不能以此為賓士天下的事業。
其二,趙壹講到草書是由於「趨急速」而產生的。可現如今,卻「失指多矣」。因為「本易而速」的草書在當世的學習者那裡變得「難而遲」。的確,草書的起源是由於實際功利的需要,但在崔瑗、杜度、張芝等草賢大家的努力下,草書顯然已被社會承認為藝術。此時的草書已由原來的實用行為變成了審美追求,就不應該再用「趨急速」的實用要求來衡量。所以導致趙壹對後學追慕杜、崔、張子的草書現象無法理解。但他並沒有否定張芝、崔瑗 ,其論道「夫杜,崔、張子,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餘暇。游手於斯,後世慕焉」。於是,一言出之,便將杜、崔、張子劃到了孔子門下,指出他的並非浸淫細技,而是「博學餘暇,游手於斯」。這樣,在符合了儒學中「游於藝」的精典古訓和肯定杜崔,張子之餘,他又對後世學草者表示擔心。「懼其背經而趨俗」,並斥責「此非所以弘道興世也」。甚至,在他以為,後世眾愚根本不能學習草書。
其三,趙壹從儒學的實用功利立場出發,認為草書學了毫無用處。而且擺出了一大堆具體的論據。「且草書之人,蓋伎藝之細者耳。鄉邑不以此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講試,四科不以此求備,徵聘不問此意,考績不課此字」,「善既不達於政,而拙亦無損於治,推斯言之。豈不細哉?」這樣看來,草書乃至整個書法似乎細小低微得很。因為趙壹認為,幾乎所有的「正規」事情都不用草書。不僅如此,書法也不過是「為字」而己。所以他將研習書法比作「捫虱」、「俯而捫虱,不暇見天」。
當然,當我們現在再回過頭來看趙壹及其《非草書》時,就會深切地體會到幾乎他的每一條阻止習草的理由都是他儒學正統思想和倨傲性格的表現。我們認為《非草書》從書法論文寫作技巧的角度來看,的確是一篇難得的論文精典。尤其在那個以漢賦文體充斥著人們藝術思想和行為的時代。這樣富有邏輯推理,具有思辨性格的文章的確非常珍貴。只可惜,他的論述完全基於儒家實用目的,以功利的眼光審視了草書和書法藝術,幾乎沒有體察人們如此如痴如醉追慕杜、崔、張子草書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不過,我們還可以把思考的觸角延伸得再遠一些。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趙壹的《非草書》並不是反文字,而是反書法。這是否可以說明在趙壹那裡,書法與寫字已有某種區別。盡管他沒有進一步界定書法與寫字的內涵,區別它們的異同。但對於專心追求書法之「小道」的行為,他是非常不理解的。我前面說到,他的《非草書》是讓人忍俊不禁的。從書法角度來看,它完全是一篇「反動」文章,與書法歷史的演進是相背的,這是從他所述的書法內容來講的。如果從書法批評的角度,我們應該明確,《非草書》還是有很大貢獻的。如果說將書法納入儒學體系作文化觀是《非草書》的第一大貢獻。那麼,《非草書》在當時來講作為一種全新的批評方法介入書法理論之中則是它的第二大貢獻。
眾所周知,漢代的漢賦是最富盛名的。在書法理論文章中,有《草書勢》、《筆勢》、《九勢》、《書賦》、《四體書勢》等均為賦體姘文。語言非常精美,辭藻華麗,讀起來也通篇順暢。然而,從某種角度上講,正是這些文學描繪使書法藝術審美自覺的進程在一度快速的進程中減緩了,尤其是對書法理論、書法批評。因為眾多書賦中的形象化、擬人化、擬物化的比喻帶有相當大的隨意性,完全因著欣賞者的個人看法、偏好以及生活體驗而各有異同。有時甚至是迥異。當然,我非常的贊同事物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且要有一些必要的過程。就書法而論,在經過了先秦和秦末漢初的濫觴之後,應該由上古的樸拙特徵走向華麗流美傾向,而且也要由被動的行為變成主動的追求。漢代,尤其是東漢是有這個基礎改變書法藝術價值取向的。在《非草書》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現象:
「專用為務,鑽堅仰高,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劃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鰓出血,猶不休輟。」
這是東漢時期士人階層對草書狂熱追求的心態。可以看出,此時的草書已進入了審美經驗領域,這使人們的認識已經從戰國晚期和西漢時期的隸草、藁草中更替過來。草書已經作為藝術出現,它擺脫了實用的牽絆,主體的意識自覺化了。誠如趙壹所述:「 齒以上,苟任涉學,皆廢《倉頡》、《史籀》,竟以杜、崔為楷」。用現在的話講,這就是一般洶涌的藝術狂潮,它的出現與東漢經學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兩漢時期,統治階級接受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在政治思想領域實行「無為而治」的方針,還沒有實行「大一統」的思想格局。黃老之學、陰陽之說、儒道法墨,縱橫家作為思想流派交互影響存在。後世作為萬世之宗、百代之尊的儒學在西漢初期還只是一個思想流派,其地位甚至還稍遜於黃老之學。到了西漢中期,隨著西漢國勢的加強,統治階級在思想上才產生了大一統的要求。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等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置五經博士,儒學這才定為一尊。由於董氏為代表的今文經學融合了陰陽、道法等各家學說,因此董氏的「天人感應」學說就成了西漢儒學的核心。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使儒學神學化,並進一步發展為~~緯經學。此時的今文經學在上層的意識形態領域中極大的桎梏了漢代文化和藝術的自由發展。與此同時作為與之對立的古文經學則除在王莽篡漢時被短暫列於官學外,它仍是一門私學。但到東漢時期,今文經學逐漸趨於迷信繁瑣,古文經學始出現上升的趨勢。至東漢末期馬融、鄭玄等在古文經學的大旗下,促使今文經學最終走向衰絕。這對漢代文化藝術的自由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書法藝術也在此思想背景下迅速走向自覺。趙壹《非草書》的時代背景也就處在東漢經學衰頹,文化藝術趨於活躍的時期。趙壹作為正統文人對士人階層棄置經學而熱衷書法,當然不滿。
花這樣一段筆墨對漢代經學作一番回顧,我不僅只是想強調趙壹及其《非草書》的生存背景,更想去看看漢代文學在這樣一個復雜背景中的發展。
我們說趙壹的《非草書》大體上是「尚用」的。而他那個時代的文學發展如何呢?是「尚用」還是「尚美」?只要有點文學基礎的人都知道,漢代文學的代表是漢賦。漢賦顯然是「尚美」的,因為漢賦所採用的是一種排比精當、對偶成句的形式來表達作者的文字技巧。漢賦在東漢後期走向了鼎盛時期。但就在此時,一批文學家看到它即將趨於衰落和僵化,於是就有了「尚用」文學的倡導和「尚用」精神的呼籲:「詩言志」。趙壹寫《非草書》即是在以一種平鋪直敘的文體來與漢賦的對仗、排比、煉字技巧作斗爭。從文字的角度,「尚用」相對於「尚美」應該是一種反文學、反藝術表現的現象,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對於文學本身來講,都是它健康發展的大道。我們也可以這樣看,趙壹的《非草書》是在以一種新的文學樣式表達他新的文學藝術趣尚,其目的是在文學,而書法不過是他用以表達目的的載體。從純文學表現意義上講,文學內容的正確與否是否可以次要一些?就像我們創作書法時漢字是載體一樣,我們關注的並非是漢字(或文學意義)的正確與可否識讀,重要的是這些用以表情達意的載體的空間構築和時間流程,關心的是線條的質感和節律。當然,這似乎繞遠了一些。那麼,如前所述,書法在當時是「尚用」還是「尚美」呢?很清楚,應該「尚美」。可是,為什麼文學史與書法史在同一時代卻會發生偏差呢?而且偏差如此之大!難道書法在當時應該是「尚用」的?或者說文學應該是「尚美」的?
仔細地想一想,就會知道,從文學和書法各自的角度出發就應該是相悖的。那是因為至東漢為止,書法與文學的發展歷程不一樣。文學有過華美精緻的時代,而書法還缺乏。文學有著自己的審美追求而且走到某一極致,但書法缺乏。所以書法藝術在那時應該堅持「尚美」。這是書法的需要,這樣看來,每一門藝術的發展可能有一種社會的規律制約,也有其本身的「自律」要求。如果不尊重自律要求,書法史就很有可能流為簡單而概念化的蒼白文本。這便是趙壹採取這種批評方法的文化背景。
我們認為趙壹的《非草書》是具有批評意識的。它以一種全新的專論式的批評方式在討論著書法(具體指草書藝術),盡管它的批評內容是反書法,是有悖於書法自律要求的,但它仍具有無可估計的貢獻,除了提出一種批評方式,使書法批評具有了思辨性格外,至少還有以下一些貢獻值得我們注意。
第一,他細致描繪了當時人們研習草書的現象。在「忘其疲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領袖如皂,唇齒常黑」、「見鰓出血,猶不休輟」等語句的背後,讓我們能很清楚的聯想到當時人們研習草書的情景。那種場面是何等的壯觀!這對理解書法審美自覺意識在漢代時期的覺醒是很有價值的。它至少可以作為論證史實的佐證。另外,這些文字 的描述也反映了當時書法理論走向實踐的一種趨向.與漢代大量書賦相比,《非草書》至少反映了當時學習書法的真實史實。盡管它是反書法的,但不經意中卻因保留了這此珍貴的歷史資料而具有實踐意義.讀書賦是無法體會,聯想到學草書者在當時劃劇性的場面的。
第二,趙壹將書法藝術與人的稟性,才氣聯系在一起.強調書法當自然天成、個性發揮.我不知道這對後來南朝書法家王僧虔對「神采」、「天然」等美學范疇的提出有無啟示,但作為趙壹本人來講,能將藝術與人聯系起來,著實功不可沒.他說:「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可強為哉?若人言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趙壹看來是相信藝術家的稟賦、氣質對藝術創作有著重要作用的.盡管他也認為這種氣質稟賦是自然天成、不可相若的,但他卻仍然又回到儒家學說的正統立場上來,強調多方面的藝術修養,即重視「博學」,並告訴後世和時人這也是杜度、崔瑗、張芝等書賢草聖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趙壹促使了書法藝術理論中「游戲說」的誕生。例如,他在肯定杜、崔、張子草書成就的時候說:「夫杜、崔、張子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餘暇,游手於斯,後世慕焉。」他這樣說一方面是想將杜、崔、張子歸位於孔子門下;另一方面,是想讓人們知道「游於藝」的儒學古訓。他把書法視作「伎藝之細」,但並沒有將藝術與倫理教化等同起來,而將兩者作了區分。他認為草書好壞無關宏旨,「善既不達於政,而拙亦無損於治」。既用不著對此作狂熱的追求,也沒有必要像孔子惡鄭聲一樣痛心疾首。在這一點中,趙壹的「游戲說」與儒家「成於樂」的藝術主張又有些許不同。
第四,如前文所述,趙壹《非草書》的出現還標志著儒學對書法進行全面滲透融合的開端,將書法納入儒學體系。與崔瑗、蔡邕所不同的是,趙壹以儒學立場將書法導向了文化本位,而崔、蔡二人的貢獻則在於以書法本體立場將書法導向藝術審美。二者的結合和相互補充正好為東漢書法理論及其觀念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養料。在東漢草書藝術對經學構成強大沖擊的情況下,趙壹大力倡導書法對儒學的遵循、服從,並將其歸入儒學體系。這種將書法到想文化本位導向文化本位的做法與崔、蔡二人在書法理論本體化的進程中所表現出的高度自覺相比,看似相悖,但其實從書法理論的發展來看,兩者必不可少。失去崔、蔡的審美理論,書法理論的本體發展就難以在審美追求上自覺化;若是失去了趙壹的文化本位理論,則會大大減緩書法理論本體的成熟。因此,我們說在書法理論本體構建中,不僅僅只有審美主體和形式自律,還應該有個文化積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一點上,趙壹可以說是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第五,趙壹的《非草書》還潛在的向人們揭示了兩個概念,即「草書」和「草藁書」。《非草書》中所說的「草本易而速,今反難而遲」,其實前一個「易而速」的草書應該是實用的「草藁書」,而後一個「難而遲」的草書則是指草書藝術。當人們「私書相與,庶獨就書。雲適迫遽,故不及草」,把「易而速」的實用性拋棄後走上精心結構,追求「一畫不可移」、「難而遲」的道路後,趙壹就不能理解了。這個現象本來應該是體現人們藝術自覺的進程,可趙氏卻堅守實用,堅守「易而速」的草就之書。後來有一段公案,就是關於張芝「匆匆不暇草書」一句話的斷句。不同的斷句,會形成全然相反的兩種意思。依此論,趙壹應該是贊同「匆匆不暇,草書」的。而張芝出於藝術本體立場,自然應該理解為「匆匆,不暇草書」。那麼,也就是說趙氏是站在草藁書的立場上否定草書藝術。
對趙壹《非草書》的理解完了。可是他在《非草書》中所給予書法理論、書法批評史的貢獻卻沒有消解,這將作為一種奇特的歷史文化現象永遠影響後世。盡管趙壹是在以一種歪曲的形態否定草書、反書法,但是他卻反映了當時草書藝術的自覺和人們的審美追求。在其反美學的文本中也潛藏著不少的美學思想,趙壹站在儒學的立場上反對草書藝術,但他卻又不時的回到自己的對立面上,不知不覺中已將矛盾隱匿在文本里。他留給我們一長串的思考和問號。或許,我們還有可能去作些更深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