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白族歷史文化

白族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2 07:23:40

『壹』 大理什麼最出名

大理最出名的東東是「風花雪月」,即「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

『貳』 大理哪個地方最美

大理風景名勝區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治州。雲南省西部,是一個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這里是雲南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南詔、大理國的都邑,被譽為"亞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市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大理古城、三塔寺、蝴蝶泉等文物古跡享譽中外,蒼山洱海、風、花、雪、月的自然景觀久富盛名,構成了秀麗獨特的自然景觀。大理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眾多。明朝洪武年間修建並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鏡水環境優美,古樸典雅生意盎然,並成為當地歷史文化的主要載體,崇聖寺三塔、太和城遺址,元世祖平雲南碑、蒼山神祠、佛圖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築群......等文物古跡,縱貫了唐、宋、元、明、清及民國等各個歷史時期。大理作為數百年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文人名流薈集,史籍文獻甚豐。加之在當地佔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養歷來較高。因此,明、清以來大理素有"文獻名邦"之稱,歷代以來人才輩出。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傳文化、東南亞文化及當地民族文化融合的產物,白族人民從服飾、住居、婚嫁、信仰、習俗以及慶典節日,都充滿著獨特的民族情趣,這些濃郁的民族風情,增添了古城的歷史文化氣氛,更加增添了大理歷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風景名勝區包括:蒼山洱海、石寶山、雞足山、巍寶山、茈碧湖溫泉五個景區
蒼山洱海風景區由氣勢恢弘的蒼山、秀麗的高原明珠洱海及山海之間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田園風光構成。蒼山洱海風景區孕育、沉積了豐厚的歷史文化,有突出的南詔大理文化、獨特的本主崇拜、多彩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民間傳說。其間有世界知名的唐代三塔、蝴蝶泉、南詔德化碑、三月街、喜洲白族民居等文化景觀,還有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景觀、獨特罕見的天氣景觀、地質景觀等。蒼山洱海風景區集數頂桂冠於一身,涵蓋了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優秀旅遊城市、最佳魅力城市等。
巍寶山風景區位於大理市南50公里的巍山縣,主要由全國聞名的道教名山巍寶山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巍山古城組成。巍山是南詔歷史的發祥地,巍寶山古建築群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數十座道觀古建築,其中青霞宮、長春洞、培鶴樓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進入景區可感受到濃厚的道教文化和傳統的彝族風情。巍山古城保留有完整的明清城池格局和古街巷、古民居風貌,延續了較好的民族歷史文化生態。
石寶山風景區位於大理市北135公里的劍川縣,由石鍾山石窟、寶相寺和海雲居三個游覽區組成。景觀類型以石窟雕刻、宗教古建、丹霞地貌和森林景觀為主。石鍾山石窟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南詔大理國時期的造像雕刻藝術聞名國內外。以寶相寺為代表的古建築群依山附崖,險中見奇,被譽為「雲南的懸空寺」。石寶山地質屬第三紀層,石質為紅色砂岩、礫岩,風化球狀的砂岩形象獨特,被譽為「石寶」。在此舉行的一年一度的石寶山歌會,展示了風情濃郁的白族歌舞和獨特的白族文化。
雞足山風景區位於大理市東60公里的賓川縣。雞足山是我國的佛教名山,與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齊名,在東南亞一帶影響較為深遠。以雄、奇、幽、秀的山嶽風光、豐富的植物景觀和濃厚的佛教文化而聞名,其中以「絕頂四觀」和「八景」最為著名。主要景點有金頂寺、伽葉殿、祝聖寺、佛塔寺、九蓮寺、華首門、玉龍瀑布、空心樹、杜鵑長廊等。
茈碧湖風景區位於大理市北70公里的洱源縣,以地熱溫泉和高原湖泊景觀為主。湖區面積8平方公里,湖面如鏡,明凈清麗,湖上除領略湖光山色外,可看水花樹奇觀。湖北有環境清幽的梨園,彷彿世外桃源。湖周圍有星落棋布的溫泉,豐富的溫泉休閑療養服務給風景區增添了較大的吸引力。

『叄』 白族的簡要介紹

白族是中國第15大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湖南等省。據文獻記載,白族是一個聚居程度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馬三大支系,受漢文化影響較深。

白族先民是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

白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是白族的族源地、祖居地和主要聚居地,約有80%的全國白族聚居於此。此外,雲南昆明、麗江、怒江、迪慶、保山、玉溪、楚雄、文山、臨滄等州市都有白族聚居區。

(3)白族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白族節日

1、三月街

三月街亦稱「觀音市」、「觀音街」;「祭觀音街」,白族傳統盛大節日,也是白族傳統的民間物資交流和文娛活動的盛會,流行於雲南大理等地。

三月街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四川、西藏、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它不僅是個交換場所,還是表演各種舞蹈和賽馬、競技的園地。

2、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

不同的民族舉行火把節的時間也不同,大多是在農歷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動有鬥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在新時代,火把節被賦予了新的民俗功能,產生了新的形式。

3、繞三靈

白族繞三靈,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白族繞三靈是大理白族的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白族群眾性歌舞。

白族繞三靈起源於唐南詔時期,清代白族學者楊瓊《滇中瑣記》也有所記載。繞三靈屬農閑季節白族民間的自娛性迎神賽會,流傳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洱海周邊地區的白族村寨,是當地白族人民農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會。

『肆』 白族文化和彝族文化的相同點

都屬於西南少數民族,他們的信仰,習俗有好多相同之處

『伍』 少數民族介紹:白族,彝族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焚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

白族的先民,史稱「滇焚」、「叟」、「爨氐」、「白蠻」、「白人」、「民家」等。納西族稱之為「那馬」,僳僳族稱之為「勒墨」。本族自稱「焚子」、「焚兒子」、「白尼」、「白伙」,意為焚人或白人。早在新石器時代,洱海地區已有居民生息繁衍,過著半穴居生活。秦漢時期,洱海地區同內地關系日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向這里大批移入漢民,將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到這里。東漢時改屬永昌郡管轄。唐朝在此設立姚州都督府。後建立了以彝、白族先民為主體的南詔奴隸制政權。又於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為主體「大理國」,並與宋朝以臣屬關系相處。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一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以前,白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總的來說,封建地主經濟占絕對優勢,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在一部分山區尤其是高山地區,還保持著封建領主制、奴隸制以至原始公社殘余。農業是白族社會的主要經濟部門,在封建地主經濟地區,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農佔有約60%~80%的土地,而人口佔90 9/6以上的農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農戶淪為貧雇農。地租剝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達七八成;高利貸、僱工剝削也很嚴重。商業資本比較發達,先後出現一些進口洋紗、洋貨和出口石磺、黃絲、豬鬃、茶葉的商行。白族商業資本是在地主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家又把商業資本轉化為土地資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區,採取與漢族地區相同的方式,於1953年完成了民主改革,並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殘存著封建領主制的滬水、六庫等土司統治的白族地區,採取和平協商方式完成民主改革。在碧江、福貢等人數不多和階級分化不明顯的白族地區,沒有把民主改革作為一個運動來進行,而是發展經濟和文化,結合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環節的民主改革任務。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國四十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州工農業生產發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關市,由建國前的一個消費城市,發展成為滇西重要的工業城市;全州建立了電力、機械、汽車修配、化工、造紙、紡織、皮革、制榮等工業部門。1990年,全州工農業總產值達33453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3369萬元,農業總產值191162萬元;全州人均工農業總產值111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6元。全州各鄉鎮都通了汽車。教育、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白族人民已經有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教授、作家、醫生和各類科研人員。建國以前蔓延很廣的血吸蟲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現在白族地區已出現了生產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榮景象。

文化藝術

白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對祖國的文明作出貢獻。蒼洱新石器遺址中已發現溝渠的痕跡。而在劍川海門口銅石並用遺址中發現居民已從事飼養家畜和農耕的遺跡。春秋、戰國時期,洱海地區已出現青銅文化。蜀漢時,洱海地區已發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築蒼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數萬頃;修治高山梯田,創建了鄧川羅時江分洪工程。南詔有自己的歷法,明代白族學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煒的《奇驗方書》等,都是總結了古代天文和醫學的代表作。

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唐代建築的大理崇聖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級,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劍川石寶山石窟,技術嫻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國石窟造像的共同點又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來修建的雞足山寺院建築群,斗拱重疊,屋角飛翹,門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層層的人物花鳥,巧奪天工,經久不圮。它們都出於有名的「劍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藝術造詣很高,元明兩代王朝政府所取的高藝漆工,大都從雲南挑選;大理國的漆器傳到明代,還一直被人視為珍貴的「宋剔」。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被帝國主義盜走的「南詔中興國史畫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畫家張順、王奉宗的傑作。它將南詔建立的神話傳說,用連續的短畫形式精妙的描繪出來,生動優美,是我國珍貴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張盛溫創作的「大理畫卷」,被稱為「南天瑰寶」。該畫全長十丈,一百三十四開,以「護國人王經」為主題,畫著六百二十八個面貌不一樣的人像。筆法精緻嫻熟,工巧細膩,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珍品。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民間流傳的《創世紀》長詩,敘述了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會「天下頂太平」、「不分貧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沒有階級壓迫剝削的平等生活。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葯》、《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日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里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根據《南詔中興國史畫卷》所??載,南詔時已有《張氏國史》、《巍山起因、鐵柱廟、西洱河等記》的歷史著作。大理國時期也有《白史》、《國史》,都已失傳,僅《白史》片斷散見於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書《白古通》、《玄峰年運志》雖已失傳,但都是明代雲南地方史著作《滇載記》、《南詔野史》等書的藍本。根據史籍考訂洱海地區歷史的,有明代白族學者楊士雲的《郡大記》,該書為另一白族學者李元陽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萬曆《雲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學家王崧在總纂道光《雲南通志》時,匯集了記載雲南的書籍61種,編為《雲南備征志》2l卷,取材廣泛,體例謹嚴,是研究雲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風俗習慣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要門當戶對。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漢族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民主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餚,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綉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綉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綉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琺琅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綉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宗教信仰與重要節日

白族崇拜相當於村社神的本主,信仰佛教。本主有的是自然神,有的是南詔、大理國的王子,有的是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佛教約於唐代晚期盛行於洱海地區,最初傳來的是「婆羅門」和瑜珈密宗,密宗僧人稱「阿閨黎」,所以又??名「阿閹黎(阿叱力)」教。元明以後,內地禪宗傳到大理,佛教寺院遍布各地,使洱海地區很早就有「古妙香國」的稱號。

「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日和佳期。每年夏歷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點蒼山腳下舉行。最初它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後來逐漸變為一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明清時期,川、藏及江南各省都有商人到此貿易。新中國成立後,三月街已發展成為一年一度的物資交流和民族體育文藝大會。「火把節」是另一盛大節日,每年夏歷六月二十五日舉行。它是白族人民在秋收前預祝五穀豐登、人富興旺的活動。這天晚上,每家門前都豎有火把一柱,村口有全村公共的大火把,上插紅綠紙旗,書寫一些吉祥語句。村民們則高舉火把在田間遊行一周,以表捕滅蟲害。此外還有「繞三靈」、「耍海會」等節日活動。

歷史: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西南土著部落不斷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居住在我國西北河湟地區的古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這支向西南遊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為單位,在祖國的西南地區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勞浸」、「靡莫」等部族。當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時,西南地區已有與其先後到達的兩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後,他們了百濮、百越長期相處、互相融合,並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晉以後,昆明人與焚(濮)的融合發展為對僚人的融合。漢至六朝,漢文史籍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稱為叟人,有時則以叟、濮並列。

隋唐以來,彝族先民地區有烏蠻與白蠻的分化,烏蠻系由昆明部落發展而成,白蠻系以叟、濮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范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彝族歷史上一個重要特徵,是長時期保持著奴隸佔有制度。公元前2世紀的西漢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會已出現游牧部落與定居農業部落的分化。東漢至魏晉時期,各彝族先民地區繼續分化出一批叟帥、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礎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從原始部落向奴隸佔有制度的過渡。

8世紀30年代,蒙舍詔統一六詔,雲南彝族、白族先民聯合各族上層建立了南詔奴隸制政權,統治中心在今雲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帶,統治范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彝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復二年(902),南詔奴隸制王朝的覆滅,不意味著彝族先民地區奴隸制隨之消亡。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彝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系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與之相對應,蒙古貴族加強了對各地彝族茲莫即土長的爭取工作,發展為在部分邊疆民族地區分封各族首領世襲官職以統治當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繼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寧等地設立彝族土司。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系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部分地區比較迅速地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

文化藝術: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間有各種各樣的傳統曲調,諸如爬山調、進門調、迎客調、吃酒調、娶親調、哭喪調等。有的曲調有固定的詞,有的沒有,是臨時即興填詞。山歌分男女聲調,各地山歌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彝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編鍾、銅鼓、大扁鼓等。彝族舞蹈也頗具特色,分集體舞和獨舞兩類,其中多為集體舞,如「跳歌」、「跳樂」、「跳月」、「打歌舞」和「鍋庄舞」等。動作歡快,節奏感強,通常由笛子、月琴、三弦伴奏。
彝族:能歌善舞的民族

涼山是歌舞之鄉,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涼山彝族音樂風格古樸,品種繁多,民族特色鮮明而濃郁。民間音樂中的民歌和民間文學關系密切,很多普遍流傳的抒情長詩,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阿惹妞》、《阿絲牛牛》等。都是用歌曲形式傳唱的。除敘事性的歌曲外,有結婚時唱的歌曲如《惹打》,火把節唱的歌曲如《都火》、勞動時唱的歌曲如《犁地歌》、《牧學歌》等。此外還有山歌,如布拖高勝山歌、兒歌等。

彝族民歌因地區的不同,其風格也有差異。涼山南部地區的民歌高吭激越,中西部地區的民歌輕柔優美,東部依諾地區的民歌敦厚朴實。過去的彝族民歌,總的說來給人以壓抑低沉之感,但其樸素優美的民族、地區韻味十分鮮明。民間器樂不是供作伴奏,而是獨立發展,自成系統。引人注目的是它展示的歷史時空跨度極大。常見的有口弦、月琴、馬布、葫蘆笙、胡琴、彝簫、堅笛、嗩吶等。此外,吹木葉,即以一片樹葉來吹奏樂曲也是彝族人民喜愛的民間音樂。口弦和月琴十分普遍,幾乎所有的婦女.無論老幼,襟前都掛著一付口弦,隨時可以演奏。口弦是一種獨特而簡易的樂器,由幾片長約七八厘米的薄簧片組成.有竹片和銅片兩種,最少的兩片,最多的達五六片。竹製的音色深厚、低沉。銅制的音色清脆、秀麗。吹奏時以手指撥動黃片,利用口腔共鳴變化音色。簧片除發出本音外.還發出十分優美的泛音,構成音樂較寬的曲調。月琴多為中青年男子喜愛,其中不乏優秀的民間月琴手。50年代.涼山彝族姑娘沙瑪烏芝在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節演奏的月琴.受到熱烈贊揚。

涼山彝族的民間舞蹈往往和歌唱、器樂的演奏分不開。民間舞一類是產生於生產勞動中的舞蹈如蕎子舞、包穀舞、織氈舞等,大多是模擬勞動動作和表現生產過程。另一類是在節日或在婚嫁歡樂場面中常見的舞蹈如跳鍋庄、跳「都火」、對腳舞、被氈舞、蘆至舞。有的表現耕牧的勤勞。豐收的歡樂,有的表現征戰的勇敢、愛情的追求。

從彝族民間藝術中開出的涼山歌舞之花,不僅在中外舞台上一展輝煌,而且在現代生活中遍地開放。今天,在涼山城鄉經常可以看到男女老少手拉著手,踏著民族風味的節拍,歡樂地跳著達體舞。達作是彝語的音譯,意為踏地舞或腳踏舞,是在傳統的彝族歌舞基礎上編創而成的一種集體舞蹈。動作簡練明快,音樂悠揚流暢,鄉土氣息濃郁,時代色彩強烈。80年代一經形成,迅速普及全州並以大西南民族交誼舞的態勢,很快向州外、省外推開。在94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上來自國內外的客人和彝族同胞手拉手,圍著一堆堆青火.跳在一起,融為一家,場面熱烈壯觀.氣氛親切感人。

彝族的民族音樂包括歌曲和樂器。

彝族的歌曲有:史詩歌、情歌、喜歌、風俗歌--內中又有喜酒歌、叫魂歌、送鬼歌、巫師調等多種曲調;從名目上分,歌曲有俄、雅、左、格等。「俄」是唱的意思,可以在各類場合中演唱,氣氛較為輕松隨意;「雅」是一種獨唱山歌,演唱者一般為男女青年,多為觸景生情;「左」是一種婚禮歌,在舉行婚禮大夜晚,由主客雙方各出兩名歌手邊舞邊唱;「格」是一種悼念死者時或祭祖活動時演唱的合唱歌曲,一人領唱,眾人學唱,歌詞由領唱者即興創作;「畢」是指彝族畢摩在進行宗教活動時唱的歌,我們稱之為宗教音樂,以與「俄」進行區分。音樂則有歌舞音樂、口弦音樂、吹葉子音樂,其中也各有許多曲調。此外,還有多種樂器:月琴是彝族最喜愛的樂器之一,弦普遍為兩根,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口弦是用竹質、銅質製成形狀象竹葉的簧片,在中間有一簧舌,靠控制呼吸來調節音色;「瑪布」是彝族獨特的樂器之一,其吹奏特點是利用鼻孔吸氣,讓鼓腮連續不斷送氣,可模仿嬰兒啼哭,鳥雀鳴唱;葫蘆笙和嗩吶,多用於吹奏彝族民歌和曲調。

風俗習慣: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戀:"爬花房"是楚據彝族特有的風俗。姑娘年滿16歲,父母就為她另蓋一間小草樓,讓其單獨在其中過夜,而年滿20歲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愛姑娘的草樓談情說愛。他們在一起吹響蔑,對調子,互訴愛戀之情。即使同時有幾對青年男女也是如此,大家並無拘束。一旦愛情成熟,男女雙方只要徵得父母同意就可以結婚,雙方父母一般不會干涉兒女們的選擇。

雲南小涼山彝族的婚禮相當別致。結婚時,男方要備馬,攜帶酒、布、肉、養面等禮物去迎新娘。女方村裡的姑娘,可使出渾身本事向迎親的客人潑水,捉住拚命戲樂。送親的人全要男子,新娘至男方門前,要到太陽落山方可進門。進門前,由一人托著裝有羊肉、養把把和酒的木碗,在新娘頭上繞一圈,以示婚後生活富裕。然後,新娘由表兄弟背進屋去。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著上菜。它是雲南無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間一種獨特的上菜形式和宴賓時的最高禮儀,是舞蹈、音樂與雜技完美結合的歷史悠久的傳統飲食文化。

宴賓時,通常用方桌沿兩則一溜擺開,賓客圍坐三方,中間留出一條"跳菜"通道。三聲大鑼 拉開"跳菜"序幕:大鑼、蘆笙、三弦、悶笛、樹葉等民樂齊奏;在姑娘小伙"嗚哇哩--噻噻"的吆喝聲中,只見頂著托盤的彝家男子雙手拱揖,腳步忽高忽低,忽急忽緩,另一個人頭頂和雙臂各撐一菜盤(共24碗)緊隨其後入場。他們合著古樸純厚的民樂協奏曲,臉上作著滑稽州怪相,跳著歪來復去而又輕松、優美、流暢、連貫的舞步,一前一後登場。兩位手舞毛巾的搭檔,則怪態百出,形如彩蝶戲花般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地為其保駕護航。

一對托菜手要上菜四桌,搭檔把32碗菜擺成回宮八卦陣,每碗菜都像一粒"棋子"。自有定位,全按古已有之的規矩逐一落桌,絲毫不亂。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婦女地位較低。遺產由諸子平分,絕業一般歸近親所有。彝族歷史上盛行父子連名,此俗在涼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繼續到建國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較高的聘金,交錯從表婚比較流行,夫死實行轉房。建國前雲南部分彝族地區還保持著公房制度,涼山彝族保持著嚴格的等級內婚。歷史上彝族多實行火葬,建國前,涼山及雲南沿金沙江一帶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區自明、清以來逐漸改為上葬。

『陸』 急需!!!!!白族資料!!!好心人來幫幫我吧!!!

http://ke..com/view/2747.htm
【民族簡介】
白 族
B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史稱「滇焚」、「叟」、「爨氐」、「白蠻」、「白人」、「民家」等。
納西族稱之為「那馬」
僳僳族稱之為「勒墨」

白族共有人口159.4萬人(1990年),其中雲南有134萬人,80%以上居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本族自稱「焚子」、「焚兒子」、「白尼」、「白伙」,意為焚人或白人。

【民族概況】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麗江、碧江、保山、南華、元江、昆明、安寧等地和貴州畢節、四川涼山、湖南桑植縣等地亦有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白族人口數為1858063。使用白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絕大部分居民操本族語言,通用漢語文。元明時曾使用過「焚文」(白文),即所謂「漢字白讀」。白族使用漢字書寫,但是有自已的語言,文學藝術豐富多采。善於經營農業、鹽漬杜鵑花。三道茶是雲南白族招待貴賓時的一種傳統飲茶方式。

【民族歷史】
早在新石器時代,洱海地區已有居民生息繁衍,過著半穴居生活。秦漢時期,洱海地區同內地關系曰益密切,公元前109年,西漢王朝向這里大批移入漢民,將漢族先進的生產技術傳到這里。東漢時改屬永昌郡管轄。唐朝在此設立姚州都督府。後建立了以彝、白族先體的南詔奴隸制政權。又於907年,建立了以白族段氏為主體「大理國」,並與宋朝以臣屬關系相處。1253年,元朝在雲南建立行省,在大理地區設置大理路和鶴慶路。明朝改為大理府、鶴慶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清代繼續延襲明代這一政策,但在邊遠山區委任了一批土官和土司。

【社會經濟】
新中國成立以前,白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總的來說,封建地主經濟占絕對優勢,資本主義經濟有一定的發展。在一部分山區尤其是高山地區,還保持著封建領主制、奴隸制以至原始公社殘余。農業是白族社會的主要經濟部門,在封建地主經濟地區,占農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富農佔有約60%~80%的土地,而人口佔90 9/6以上的農民只有20%~40%的土地。70%以上的農戶淪為貧雇農。地租剝削一般占收成的五、六成,多達七八成;高利貸、僱工剝削也很嚴重。商業資本比較發達,先後出現一些進口洋紗、洋貨和出口石磺、黃絲、豬鬃、茶葉的商行。白族商業資本是在地主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家又把商業資本轉化為土地資本,集中大量土地。

新中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領導下,先後完成了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在白族主要聚居的大理中心地區,採取與漢族地區相同的方式,於1953年完成了改革,並在1956年基本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殘存著封建領主制的瀘水、六庫等土司統治的白族地區,採取和平協商方式完成改革。在碧江、福貢等人數不多和階級分化不明顯的白族地區,沒有把改革作為一個運動來進行,而是發展經濟和文化,結合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完成某些環節的改革任務。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

建國四十多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州工農業生產發展很快。自治州首府下關市,由建國前的一個消費城市,發展成為滇西重要的工業城市;全州建立了電力、機械、汽車修配、化工、造紙、紡織、皮革、制榮等工業部門。1990年,全州工農業總產值達334531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43369萬元,農業總產值191162萬元;全州人均工農業總產值1111.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6元。全州各鄉鎮都通了汽車。教育、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白族人民已經有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教授、作家、醫生和各類科研人員。建國以前蔓延很廣的血吸蟲病,已基本得到防治。現在白族地區已出現了生產一年比一年好,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的繁榮景象。

【文化藝術】
白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對祖國的文明作出貢獻。蒼洱新石器遺址中已發現溝渠的痕跡。而在劍川海門口銅石並用遺址中發現居民已從事飼養家畜和農耕的遺跡。春秋、戰國時期,洱海地區已出現青銅文化。蜀漢時,洱海地區已發展到「土地有稻田畜牧」。唐代白族先民已能建築蒼山「高河」水利工程,灌田數萬頃;修治高山梯田,創建了鄧川羅時江分洪工程。南詔有自己的歷法,明代白族學者周思濂所著《太和更漏中星表》以及李星煒的《奇驗方書》等,都是總結了古代天文和醫學的代表作。

白族在藝術方面獨樹一幟,其建築、雕刻、繪畫藝術名揚古今中外。唐代建築的大理崇聖寺三塔,主塔高近六十米,分十六級,造作精巧,近似西安的小雁塔。劍川石寶山石窟,技術嫻熟精巧,人像栩栩如生。它具有我國石窟造像的共同點又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我國石刻藝術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元明以來修建的雞足山寺院建築群,斗拱重疊,屋角飛翹,門窗用透雕法刻出了一層層的人物花鳥,巧奪天工,經久不圮。它們都出於有名的「劍川木匠」之手。白族的漆器,藝術造詣很高,元明兩代王朝所取的高藝漆工,大都從雲南挑選;大理國的漆器傳到明代,還一直被人視為珍貴的「宋剔」。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時,被帝國主義盜走的「南詔中興國史畫卷」,是八九九年白族畫家張順、王奉宗的傑作。它將南詔建立的神話傳說,用連續的短畫形式精妙的描繪出來,生動優美,是我國珍貴的文物之一。一一七二年張盛溫創作的「大理畫卷」,被稱為「南天瑰寶」。該畫全長十丈,一百三十四開,以「護國人王經」為主題,畫著六百二十八個面貌不一樣的人像。筆法精緻嫻熟,工巧細膩,是我國古代藝術的珍品。

古典戲曲"吹吹腔"發展起來的"白劇",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文化水準較高,各種人才輩出。

古代白族有音樂舞蹈相結合的踏歌。民間流傳的《創世紀》長詩,敘述了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追述了白族在原始社會「天下頂太平」、「不分貧和富」、「百姓肥胖胖」的沒有階級壓迫剝削的平等生活。南詔白族詩人楊奇鯤的《途中》、楊義宗的《題大慈寺芍葯》、《洞雲歌》等詩被稱為「高手」佳作,收入《全唐詩》中。《望夫雲》、《蛇骨塔》、《殺州官》、《鉤曰頭》等文學作品,歌頌了古代白族人民在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中的英雄人物。南詔有名的《獅子舞》,在唐朝時已傳入中原,《南詔奉聖樂》在唐朝宮廷里被列為唐代音樂14部之一。《白族調》是流傳甚廣的「三七一五」(前三句七言,後一句五言)的格律詩。15世紀中葉,有些文人應用這一民歌形式寫下了有名的詩篇,如楊黼的「詞記山花碑」。白劇「吹吹腔」是在早期「大本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根據《南詔中興國史畫卷》所載,南詔時已有《張氏國史》、《巍山起因、鐵柱廟、西洱河等記》的歷史著作。大理國時期也有《白史》、《國史》,都已失傳,僅《白史》片斷散見於明代碑文中。元代白族史書《白古通》、《玄峰年運志》雖已失傳,但都是明代雲南地方史著作《滇載記》、《南詔野史》等書的藍本。根據史籍考訂洱海地區歷史的,有明代白族學者楊士雲的《郡大記》,該書為另一白族學者李元陽采入嘉靖《大理府志》,是萬曆《雲南通志沿革大事考》的底本。清代白族史學家王崧在總纂道光《雲南通志》時,匯集了記載雲南的書籍61種,編為《雲南備征志》2l卷,取材廣泛,體例謹嚴,是研究雲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重要參考資料。

【風俗習慣】

白族基本上實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制。兒子成婚後即行分居,父母一般從幼子居住。在地主階級中,有少數是「四代同堂」的大家庭。同宗同姓不通婚,但例行姑舅表婚。婚姻一般由父母包辦,要門當戶對。有女無兒的可以招贅,無兒無女的也可以抱養同族弟兄的子女(過繼)或養子。贅婿和養子要改名換姓,才能取得財產繼承權。

白族在元代以前盛行火葬。元代以後,因受漢族的影響而改為土葬。喪葬儀式一般比較隆重。

平壩地區白族人食稻米、小麥,山區的則以玉米、養子為主。白族人民喜吃酸、冷、辣等口味,善於腌制火腿、弓魚、油雞棕、豬肝酢等菜餚,又喜吃一種別具風味的「生肉」或「生皮」,即將豬肉烤成半生半熟,切成肉絲,佐以姜、蒜、醋等拌而食之。白族人民還喜喝烤茶。

白族服飾,各地略有不同。大理等中心地區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綉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綉花飄帶的短圍腰,足穿綉花的「百節鞋」,臂環扭絲銀鐲,指帶琺琅銀戒指,耳墜銀飾上衣右衽佩著銀質的「三須」、「五須」;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辮於後或盤辮於頭,都纏以綉花、印花、或彩色毛巾的包頭。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卧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民族婚俗】

當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時,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禮時新娘要下廚房製作「魚羹」;婚後第一個中秋節新娘要做大面糕,並以此表現新娘的烹調技藝。婚禮時講究先上茶點,後擺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盤、四盆、四碗)席。

白族實行一夫一妻制,婚禮隆重、熱烈。按傳統風俗,舉行婚禮這天,新郎和小夥子們必須騎高頭大馬去娶親。新娘娶回後要拜客,由新郎、新娘對家庭中的長輩一一敬拜,然後是請客吃飯。新郎、新娘要陪客人進餐,這時,客人們可向新婚夫婦出難題,也可以讓他們表演節目,婚禮被喝彩聲和歡笑聲籠罩著。最有特色的是在婚禮上燃起辣椒粉,於是在歡聲笑語中許多人都打噴嚏、咳嗽,熱鬧無比。

背婚是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縣白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一種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員集結的地方,陪賓們便停下來,把嫁妝碼成兩大摞,讓新郎背著新娘圍著嫁妝繞「8」字。

『柒』 雲南有哪些比較出名的私宅建築

雲南是我國最著名的旅遊勝地,這里獨特的自然風光孕育出了很多風水寶地,而且在古代也有很多的富豪在這里誕生。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座來自雲南富豪的建築,是一處真正的私宅,到現在已經有百年的歷史卻依舊保持原貌,一起來看看吧!

在經歷了歷史的長河,嚴家大院依然在巍然屹立在這里,它就像是一本厚厚的書,在向我們訴說著房主人的生平和自己經歷過的歷史。讓你百讀不厭。好了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先聊到這里,歡迎前來評論!

『捌』 最受歡迎的省份的人

NO.1北京

北京作為我們國家的首都,我想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要去領略下我們首都的美好,這里有著世界上最大的故宮紫禁城、八達嶺長城等名勝古跡。



天安門位於首都北京城的中心,帝都的心臟,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門樓。哪怕你只是從長安街坐車路過天安門,都能感受到它的威嚴崇高。



故宮之美,不單美在它無以倫比的建築和它留下的珍貴古玩,更美在那裡曾經住過的人、發生過的事兒,深宮里的人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故事還在,到故宮去,就是為了去尋找紫禁城沉澱的600年記憶。



「來了大北京,必須逛故宮」



八達嶺長城,建於明朝弘治十八年,修建八十餘年,山巒重疊,形勢險要,長達1300多里,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迄今為止,尼克松、撒切爾夫人等在內的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八達嶺長城一覽這里的山河秀色,是國內外遊客到北京必去的景點。



「八達嶺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



NO.2浙江

浙江是個非常神奇的地方,每年最火旅遊地它必上榜。而且它的特產更是超級有名,不管你是吃到粽子、說到古鎮還是看到觀潮,都能想到它的存在。這里有著六千餘年悠久歷史的烏鎮、風光秀麗的西湖、天下第一水秀的千島湖等旅遊景點。



烏鎮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也是一座有著60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鎮。烏鎮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徵,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 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出江南水鄉古鎮的無窮魅力。



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杭州西湖作為世界上少見的持續千年經久不衰的盛景,與其說是大自然的恩賜,不如說是人類文明的凝結。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之所以聞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西湖。所以說,到杭州,必不可少的得去逛趟西湖。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杭州美,最美是西湖



千島湖作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後花園,景區內碧水呈奇,千島百姿,自然風光旖旎,生態環境佳絕,且因擁有一千多座小島而得名,並被台灣遊客和媒體評為台灣市民赴大陸旅遊的三大熱點之一,與北京、長江三峽齊名。



被譽為「天下第一秀水」



NO.3雲南

雲南,一個適合帶上相機去慢游,在膠片時光里感受旅行意義的治癒地方,有古城、高山、湖泊、濕地,更有納西烤肉、過橋米線、蒸汽石鍋魚、白族酸辣魚等數不清的特色美食,還可以感受納西族、摩梭族、白族、傣族這些不同民族的文化習俗。



香格里拉是尋夢者最久遠的夢境,是離去者最終極的回憶,是嚮往者最永恆的秘境......這里的天空,據說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是一種來到世界盡頭,又或是找到了最終歸宿的感覺;在這里人的靈魂好像都可以在深邃和蔚藍中得到安撫。



麗江古城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昆明石林以其雄、奇、險、幽的地貌風光獨樹一幟。石林是大自然恩賜於人類的超然藝術傑作。一座座石頭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滾的景象。彷彿神宮般的石林,峰迴路轉。昂首望空,時而疏朗,時而壓抑,一座座石峰像一根根石柱似的在爭奇,又像比美。石林以旖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相輝映,構成了一道神奇的風景線,成了國內外遊客嚮往的神秘之地。



玉龍雪山自古就是一座壯美的風景雪山,唐朝南詔國異牟尋時代,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岳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嶽,至今白沙村北北嶽廟尚存,仍然庭院幽深,佛面生輝。拜山朝聖者不絕於途。當你沿此旅遊線深入其中,雪山會展現給你奇花、異樹、雪海、冰川、草甸、溪流等無限風光,還有那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會讓你一路留連忘返。



大理洱海,山水相依。大理的自然風光,最具特色的就是由山、水相依相伴所組成的各種景觀。而這里所說的水,指的就是洱海。來大理旅遊,無論如何都應該到洱海邊去看看。



瀘沽湖的湖面非常清澈,當你去體驗它的時候,你可以感受到水的清澈。相信看過《親愛的客棧》這檔綜藝節目的小夥伴們,一定非常喜歡這里,如果去到的話,你可以在那裡喝小夥伴們拍拍照,輕松就能拍出唯美的網紅照。

『玖』 古代江西人遷移貴州是怎麼回事

歷史上著名的乞活軍就是這個時期誕生的,聽著名字大傢伙就知道這幫人,就是為了活下去而組成的一支流民部隊,他們不是官方招募,不是民間自發。他們有士兵,有老百姓,也有丟了土地的官吏,但說道底,他們就是一幫子丟失了身份的無根之人。但戰鬥力極為強悍,只為乞活而已。

那麼老朱瞅著也不是個事,但也沒有辦法,用兵你就得這樣,不然還能咋樣呢?

當拿下雲貴這些地的時候,畢竟這里經過了戰亂,這就得休養生息不是,所以他就把這地的稅務放寬了不少。

那麼江西人一瞅,自己的地和這里的地稅務那可不是一般的輕,所以大傢伙這就從江西往這塊遷移。

再加上,老朱用兵征戰的軍卒也留在當地,總數大約是213108,說是軍人他也是農民。結果就是在貴州這塊留下了屯堡文化。

除了這些個軍屯之外,還有不少的商屯,民屯,這里邊有很多都是江西人。

『拾』 關於少數民族的民俗傳統(不一定是節日)

並作為與其他民族的交際工具。白族是個古老的民族,有著自己光輝燦爛
的科學文化。在天文、歷法、氣象、醫學、文學等領域都有許多發明創造
和優秀作品。

保安族介紹

有人口
12212
人。
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
縣。「保安」是保安族的自稱,歷史上曾被稱作「回回」、「保安回」等。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式定名為保安族。保安族有本
民族的語言,
無文字。
保安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
大多數人通曉漢語。
保安族信仰伊斯蘭教,在家庭生活習俗及社會等方面與當地回、東鄉等民
族大體相同。保安族主要從事農業生產,兼營牧業和手工業。很早就會冶
鐵的保安族,有著高超的制刀技藝,他們製作的腰刀,鋒利耐用,精緻美
觀,在當地各族群眾中享有盛名,被稱作「保安刀」。

藏族介紹

有人口
4593330
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以及青海、甘肅、四川、
雲南等臨近省。藏族是漢語的稱謂。西藏在藏語中稱為
"

"
,生活在這里
的藏族自稱
"
博巴
"
。素有
"
世界屋脊
"
之稱的西藏,美麗神奇,是藏族的主
要聚居地,在現有
130
多萬人口中,藏族占
9
5
%。藏族是中國古老的民
族之一。據史書記載:早在秦漢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魯藏布江中游
兩岸。以青稞等製作的糌粑和酥油是農牧民的主要食品。藏族有自己的語
言和文字。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

達斡爾族介紹

在中國東北富饒美麗的嫩江兩岸,生活著一個以農業為主兼事畜牧業
和漁獵業的民族
--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有
121357
人。
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莫

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黑龍江齊齊哈爾市和新疆塔城等
地。達斡爾族有自己的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由於達斡爾族長期
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大部分人兼通漢、蒙古、維吾爾、哈薩克、
鄂溫克語。
"
達斡爾
"
是達斡爾族自稱,
"
達斡爾
"
之名最早見於元末明初。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傳說以及達斡爾族的語言、地理分布、生活習俗等方
面的研究,達斡爾族與古代契丹族有淵源關系。

朝鮮族介紹


1920597
人,主要分布在吉林和黑龍江、遼寧省,其餘散居於內蒙
古自治區和內地一些城市。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區。

朝鮮族的先
民,

是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的朝鮮族人。最早遷入定居的一批,
距今
已有
300
多年的歷史。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關於朝鮮語的系屬問
題,中國學術界尚未定論,但多數傾向屬阿爾泰語系
.
拉祜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瀾滄江流域的思茅、臨滄以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紅河
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拉祜族源於古代氐羌系統。
清代文獻中被稱為
"
倮黑
"

自稱拉祜,
意為用火烤吃老虎肉,
反映出拉祜族歷史上曾是一個狩獵民族。
苦聰人是拉祜族的一個支系。新中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人民的意願,正
式定名為拉祜族。
拉祜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大多數人通漢

語和
傣語。部分拉祜族普遍使用過西方傳教士創制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後
來,在原有的字母基礎上,創制了拼音文字,推廣使用。

高山族介紹

現有人口
40
萬,主要居住在中國台灣省,其餘
3000
多人,散居大陸
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區。高山族有許多支系,主要包括阿美人、泰雅人、

排灣人、布農人、魯凱人、卑南人、曹人、雅美人和賽夏人。高山族以稻
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高山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
沒有通用的民族文字

。散居於大陸的高山族通用漢語文。

黎族介紹

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東方、

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縣


樂東、瓊中、保亭黎族苗族

自治縣。黎族以農業為主,屬稻作犁耕農業文
化類型,兼有狩獵、捕魚、採集和林業等多種經營。黎族由古代越人發展
而來,與
"
百越
"
的一支駱越關系更為密切。歷史上黎族有
"
(亻孝)
"

"

"

"
本地
"

"
美孚
"

"

"
自稱。在宋代以後,黎族的名稱被普遍使用,
沿至今日。
黎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黎語支。
沒有本民族文字


建國後逐
漸通用漢文。黎族是最早的紡織先民

哈尼族介紹

現有人口
1253952
人。
絕大部分集中聚居於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
地帶。哈尼族自稱很多,有「哈尼」、「卡多」、「(亻愛)尼」、「豪
尼」、「碧約」、「布都」、「白宏」等。新中國成立後,統一稱為哈尼
族。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20
世紀
50
年代為其創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但尚未普及。

哈薩克族介紹

有人口
1111718
人。
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犁哈薩克自治
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其餘分布在甘肅、青海等
部分地區。哈薩克族的歷史,可追溯到西漢的「烏孫」。「哈薩克」這一
族稱最早見於
15
世紀中葉,
是從金帳汗國分裂出來的操突厥語的一些游牧
部落。「哈薩克」這一族稱一直沿用至今。據民間傳說,意為「戰士」,

或「白色天鵝」。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其語屬
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現行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

珞巴族介紹

主要分布在西藏東起察隅、西至門隅之間的珞瑜地區。
"
珞巴
"
是藏族
對他們的稱呼,意為
"
南方人
"
。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珞巴族。珞巴
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少數人通曉藏語和藏文。珞巴族
沒有本民族文字,長期保留著刻木結繩記數記事的原始方法。

赫哲族介紹

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
4245
人,

主要分布在
黑龍江省的饒河、撫遠兩縣,聚居在街津口、四排、八岔
3
個民族鄉。赫
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龍江、
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流域繁衍生息。
歷史上曾有
"
黑斤
"

"
黑真
"

"
赫真
"

"
奇楞
"

"
赫哲
"
等不同名稱。新中國成立後,
統一族名為赫哲,意為居住在
"
東方
"
及江
"
下游
"
的人們。赫哲語屬阿爾泰
語系,滿通古斯語族,有不少語匯與滿語相同。現在
4
0
多歲以下的赫哲
族人已不會說民族語,通用漢語。赫哲族沒有文字,通用漢文。過去曾信
仰過薩滿教。

基諾族介紹

現有人口
18021
人,
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

傣族自治州景洪縣的
基諾民族鄉,基諾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
「基諾」是民族自稱,

過去漢語
多音譯為「攸樂」,

意為「跟在舅舅後邊」,加以引伸即為「尊崇舅舅的
民族」。
1979
年經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
55
個民族。由於多種原因,
基諾族的社會發展較為遲緩,
直到
50
年代初期,
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階
級社會過渡的農村公社階段。生產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種是其傳統的耕作

方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萬物有靈。基諾族
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由於無文字,過去多
*
刻竹木記事。
典型的民族服飾是砍刀布和尖頂帽

閱讀全文

與白族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