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肇慶市有什麼樣的美譽 有什麼可以去的景區
第一天:匯流排11。 11周圍的一線城市,可以去市區的大部分地區,我是正宗的肇慶版市,肇權慶沒有什麼好玩的,現在甚至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聖保羅廣場「中飾。您可以乘坐12路公交車,下車天寧島路站,上的天寧寺圍繞下車。用的方式,你可以請人「大潤發(肇慶星湖國際廣場,是用來調用大潤發)」廣百「走。 「大潤發」和「廣百」從天寧。 「大潤發」對面買特產店在哪裡可以買到「裹蒸棕建華」紫背天葵特產。
住宿:如果你想出來的,晚上購物,住在天寧島北路「好世界商城」隔壁「好世界大酒店」,「好世界酒店在市中心,很方便的
肇慶市中心的天寧寺區,天寧道一帶的不少酒店,華僑酒店,好世界,王朝大酒店等。
第二天:如果你住的「好世界酒店「早上起床後世界對面的公交車站搭19路公交車到七星岩區(問司機在哪兒下車最好的,少走冤枉路)
第3天:鼎湖山可以採取3或21路公交車。
我希望你能在肇慶的樂趣!我已經做了我自己的能力來幫助你。希望能採納。
② 崇禧塔資料
為了能讓樓主可以在自己的知道里看崇禧塔的資料,所以將崇禧塔在網路里的詳細內容復制於此,不然除了網路,很難從網上尋找關於崇禧塔的更詳細資料,不然的話樓主你去找找,只有到當地去才有可能
崇禧塔位於廣東肇慶市西江岸上,建於明萬曆十年(1582年)九月,由嶺西副使王泮興建,萬曆十三年(1585年)四月竣工。因西江水「滔滔而東,其氣不聚,人才遂如晨星」,若建塔聚氣,可使人才輩出;又因西江水患頻仍,建塔可鎮住「禍龍」,永固堤圍,於是有造塔之舉。而塔名,則取「文運興旺」、「鴻福無疆」之意。它屹立於塔腳路北側的石頂崗上,巍峨壯觀,氣勢非凡,堪稱四塔之冠。
中文名稱:崇禧塔 地理位置:廣東肇慶市
始 建:明萬曆十年(1582年)九月 最佳旅遊時間:四季皆宜
1建築結構:這座塔是樓閣式磚木結構,為唐、宋的建築特色,結構嚴謹,雄偉壯觀。塔外觀九層,內分十七層。塔的形狀是八角形,每層塔的檐角均吊有風鈴,如遇風吹就會發出叮鐺叮鐺動聽的鍾聲。[1] 崇禧塔承繼了
崇禧塔
唐宋時期的塔型風格,又具有明代建築特色。為樓閣式穿壁繞平座磚木塔,為八角九級,內17層,塔高57.5米。基座為石砌高1.84米,周長46.5米,塔基八個角均有石雕「托塔力士」和「二龍戲珠」、「鯉躍龍門」、「雙鳳朝陽」、「麒麟獻瑞」等浮雕圖案。該塔比例勻稱,自下而上逐層減高與收分。托塔力士群像造型生動,表情亦庄亦諧,姿勢神態各異,刀法粗獷古樸。圖案群雕則刀法細膩,線條洗煉,寓意吉祥。兩部分粗細結合,渾然一體,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塔基石刻須彌座上的浮雕,造像明朗,花紋精緻,該塔與對岸巽峰、文明兩塔遙遙相對,裝點了江山景色。塔外觀比例均勻協調,每層塔檐均用綠色琉璃瓦鋪蓋,檐角懸掛風鈴共72個,鈴聲嘹亮悅耳。塔樓板為木質,各層平座均有木護欄。塔腔內底層至五層砌有佛龕,其中首層外3個,二至五層明、暗層共46個。過去,龕內供奉泥塑佛像。從西北方向的乾清門進入塔內,循級登塔,左右盤旋,逐層穿壁繞平座盤旋直至頂層,可憑欄遠眺,四周景物,盡收眼底。塔剎用鐵鑄的覆盆、寶珠、紫銅葫蘆裝置,金碧輝煌。
2建築歷史
「崇禧塔」的歷史見證人,一個是嶺西副使王泮,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進士,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始任肇慶知府,是「崇禧塔」興建者。
崇禧塔(12張)
史載,明萬曆十年(公元1582年)九月,該塔在王泮的建議下興建,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四月竣工,「崇禧塔」寓意「文運興旺」「鴻福無疆」之意。
第二個是利瑪竇,在肇慶居住長達六年,1583年建造的歐式天主教堂的就建在塔旁邊
1960年和1983年該塔進行兩次維修後,由中國著名書法家趙朴初撰書「崇禧塔」匾和「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的對聯鑲嵌於山門之上。1983年再次全面復原修葺,並增建了外圍山牆,由趙朴初撰書「崇禧塔」匾和「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的對聯。
1960年和1983年該塔進行維修,恢復了樓板、平座、瓦檐、欄桿等,並增建外圍牆。由趙朴初撰書「崇禧塔」匾和「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的對聯鑲嵌於山門之上。
1962年7月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肇慶市政府提出將建成崇禧塔塔腳歷史文化休閑區,總計4.6公頃,並重點營造崇禧塔—仙花寺文化旅遊景點,整合崇禧塔、王泮生祠、景福圍亭和仙花寺遺址。
維護過程編輯
崇禧塔經歷水淹、地震、戰火,塔身無大變異。1960年
維修,粉刷牆身,修葺塔內各層梯級通道。1983年再次全面復原修葺,並增建了外圍山牆,由趙朴初撰書「崇禧塔」匾和「七星高北斗,一塔聳南天」的對聯。該塔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③ 肇慶市歷史
歷史古跡
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考古發現表明,距今14萬年左右,肇慶已有人類活動;距今l萬年左右,這里已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大約5000年前,肇慶的先民已有鋤耕農業、家畜飼養業、編織業以及較先進的制陶業。境內的春秋晚期至戰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長江流域楚越文化影響的痕跡,也有嶺南文化的顯著特徵。
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郡。早在南越國時期,駱越酋長安陽王曾北上建都於封溪(今封開境內)。趙佗擊敗安陽王之後,在封溪一帶建立蒼梧國,作為南越國的屬國。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後,在今高要、肇慶市區、高明和三水西部、雲浮東部等地設置高要縣,屬蒼梧郡。縣名得自境內的高要峽,高要峽則因峽山高峻、峽水如腰而得名。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轄高要、端溪等九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州置郡,端州改為信安郡。唐武德年間復為端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稱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復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l101年),宋徽宗趙佶因即位前為端王,端州為其"潛邸",故在端州置興慶軍節度;政和三年(ll13年)改端州為興慶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親賜御書"肇慶府",自此更名為肇慶。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交匯處,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梅庵、悅城龍母祖廟、崇禧塔、宋城牆、閱江樓、麗譙樓、文明塔、黃岩洞、泰新橋、高要學宮、德慶學宮、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鑒故居等300多處具有科學研究價值文物古跡。據考證,肇慶還是粵語的發源地呢!星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最近,又被評為首批全國十大文明景區示範點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七座岩峰布列,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岩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構成一座奇麗的山水盆景,享有「嶺南第一奇觀」、 「人間仙景」之美譽。近年,七星岩風景區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裝飾各種霓虹燈, 再造了一個「夜星湖」。 鼎湖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首,被稱為 「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活的自然博物館」。
肇慶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廣府漢族地域文化和白話(廣府話)的發祥地,以及兩種文化交叉演進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明與中國傳統文明交匯最早的地區之一,曾經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史稱「嶺南名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今肇慶封開(古稱廣信,取意「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設管轄嶺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長達375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肇慶為兩廣總督府駐地長達183年。1583年9月,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自鳴鍾、日晷和世界地圖等代表歐洲文藝復興的成果來到肇慶,並於1585年建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繪制出版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
古 往今來,肇慶孕育出漢代著名古文經學家陳欽和陳元父子,唐代兩廣第一位狀元莫宣卿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人物。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李邕、日本高僧榮睿、佛教禪宗惠能,北宋名臣包拯,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北伐名將葉挺等眾多歷史人物在肇慶留下遺跡。
④ 肇慶的歷史
肇慶是遠古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考古發現表明,距今14萬年左右,肇慶已有人類活動;距今l萬年左右,這里已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大約5000年前,肇慶的先民已有鋤耕農業、家畜飼養業、編織業以及較先進的制陶業。境內的春秋晚期至戰國墓葬出土的青銅器,有受中原商周文化和長江流域楚越文化影響的痕跡,也有嶺南文化的顯著特徵。
肇慶是歷史悠久的嶺南名郡。早在南越國時期,駱越酋長安陽王曾北上建都於封溪(今封開境內)。趙佗擊敗安陽王之後,在封溪一帶建立蒼梧國,作為南越國的屬國。漢武帝平定南越之後,在今高要、肇慶市區、高明和三水西部、雲浮東部等地設置高要縣,屬蒼梧郡。縣名得自境內的高要峽,高要峽則因峽山高峻、峽水如腰而得名。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置端州,轄高要、端溪等九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廢州置郡,端州改為信安郡。唐武德年間復為端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稱高要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又復為端州。直到北宋元符三年(l101年),宋徽宗趙佶因即位前為端王,端州為其"潛邸",故在端州置興慶軍節度;政和三年(ll13年)改端州為興慶府;重和元年(1118年)又親賜御書"肇慶府",自此更名為肇慶。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原文化和嶺南文化的交匯處,有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梅庵、悅城龍母祖廟、崇禧塔、宋城牆、閱江樓、麗譙樓、文明塔、黃岩洞、泰新橋、高要學宮、德慶學宮、文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群, 周其鑒故居等300多處具有科學研究價值文物古跡。據考證,肇慶還是粵語的發源地呢!星湖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最近,又被評為首批全國十大文明景區示範點之一。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勝收。七座岩峰布列,主體由閬風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組成,矗立在6. 5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排列如北斗七星,另有五湖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整個景區山環水繞,亭樓閣榭,波光岩影,渾為一體,自然風光絕佳,構成一座奇麗的山水盆景,享有「嶺南第一奇觀」、 「人間仙景」之美譽。近年,七星岩風景區的8公里的堤路和七座岩峰上新裝飾各種霓虹燈, 再造了一個「夜星湖」。 鼎湖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首,被稱為 「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活的自然博物館」。
肇慶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廣府漢族地域文化和白話(廣府話)的發祥地,以及兩種文化交叉演進的核心地域,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西方文明與中國傳統文明交匯最早的地區之一,曾經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史稱「嶺南名郡」。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今肇慶封開(古稱廣信,取意「初開粵地宜廣布恩信」)設管轄嶺南各郡的「交趾刺史部」長達375年;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至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肇慶為兩廣總督府駐地長達183年。1583年9月,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 的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帶著自鳴鍾、日晷和世界地圖等代表歐洲文藝復興的成果來到肇慶,並於1585年建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天主教堂『仙花寺」,繪制出版了第一幅中文世界地圖《山海輿地全圖》。
古 往今來,肇慶孕育出漢代著名古文經學家陳欽和陳元父子,唐代兩廣第一位狀元莫宣卿等一大批出類拔萃的人物。唐代文學家、書法家李邕、日本高僧榮睿、佛教禪宗惠能,北宋名臣包拯,義大利傳教士羅明堅、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北伐名將葉挺等眾多歷史人物在肇慶留下遺跡。
⑤ 肇慶城東公園 歷史
大概建於九幾年,具體是九幾年忘記,一個普通的居民社區小公園,內有部分兒童游樂設施
⑥ 有關肇慶的資料
肇慶簡介
有「西江明珠」之稱的肇慶市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歸線橫貫其境。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為215C。系著名的歷史文化、風景旅遊名城。
肇慶古稱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稱肇慶,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唐代文學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學僧榮睿、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葉挺等眾多的歷史名人都在肇慶留下足跡。全市有歷史科學研究價值的文物景點300多處。
星湖風景區(七星岩和鼎湖山)風光自古聞名遐邇。星湖水面達530公頃,七座挺拔的岩峰,狀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處處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以佛教文化為主線建成的大型「東方禪林」已對外開放,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區。鼎湖山雄居廣東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歸線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館」,集風景旅遊、科學研究、宗教朝聖於一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里設有「人和生物圈」生態定點科研站。「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的慶雲寺掩映於亞熱帶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遊客。
在端州城區,保存著以宋朝城牆、披雲樓、梅庵、閱江樓、崇禧塔、麗譙樓等為重點的文物古跡,使肇慶成為歷史悠久面充滿著濃厚文化氛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以環市公路為連線,鼎湖硯洲的包公祠、四會的貞山、懷集的燕岩、封開的龍山景區、德慶的悅城龍母祖廟等景區組成一個旅遊網路,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每年接待中外遊客超過500萬人次。
肇慶是有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作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肇慶早在14萬年前便已有人類活動。自古以來,這里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結合點,歷來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趙佶和包公也曾到過這里;到了近代,這里又成為兩廣總督府駐地,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裏手書「眾生平等,一切有情」八個大字。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肇慶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自然景觀,城區有一江浩盪、兩湖映碧、三峽爭險、四塔擎天、五樓斗麗、六崗七岩八洞,相映爭輝。城外,德慶縣的悅城龍母廟、封開縣的龍山、懷集縣的燕岩、廣寧縣的竹海大觀、四會市的貞山、鼎湖區的硯洲、九龍湖,肇慶瑰麗的自然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肇慶的豐富物產更是讓來肇慶旅遊的人,不僅可以大飽眼福,還可以滿載而歸!
⑦ 中國西部的歷史名城有哪些
北京:遼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為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門、故宮、萬里長城等重要文物。
承德:位於河北省北部,有古長城、避暑山莊等古建築。
大同:位於山西省北部,是北魏初期的國都,遼、金陪都,有聞名世界的雲崗石窟。
南京:江蘇省省會,位於江蘇省西南部,東吳、東晉、南朝、明朝時建都,有石頭城、明孝陵、太平天國王府、中山陵等故址。
蘇州:位於江蘇省南部,春秋時為吳國都城,歷來商業手工業繁盛,與杭州並稱「蘇杭」,古代園林集中了我國宋、元、明、清建造的園林藝術精華。
揚州:位於江蘇省中部偏南,歷史上聞名的商業城市和中外友好往來港口,有瘦西湖等名勝。
杭州:浙江省省會,位於浙江省北部,我國古都之一,五代時是吳越國都,南宋時以此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城市,有西湖、靈隱寺、岳廟等名勝。
紹興:位於浙江省北部,春秋時為越國都城,有蘭亭、魯迅故居等古跡。
泉州: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南宋和元朝曾為我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為著名的僑鄉,有清凈寺、開元寺等古跡。
景德鎮:位於江西省東北部,古代四大名鎮之一,千年瓷都,保存很多古代窯址。
曲阜:位於山東省中部偏南,春秋戰國時為魯國都城,隋改曲阜,是孔子故里。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北部,東周、東漢在此建都,為我國著名的九朝故都,有龍門石窟、白馬寺等名勝。
開封:位於河南省北部,古稱汴梁,五代後周、北宋均建都於此,有大相國寺等古跡。
江陵:現屬於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南,春秋楚國都城,現存有大量古墓群。
長沙:湖南省省會,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有嶽麓書院、馬王堆西漢古墓等古跡。
廣州:廣東省省會,位於廣東省中部偏南,五代十國時為南漢都城,一直是我國對外交通貿易的港口和城市,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策源地,有光孝寺、鎮海樓等文物古跡。
桂林:位於廣西東北部,歷史上是廣西政治、文化中心和軍事重鎮,秦始皇時在此開鑿了靈渠,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稱。
成都:四川省省會,位於四川中部,秦漢以後,一直是西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有杜甫草堂、武侯祠等名勝古跡。
遵義:位於貴州省北部,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偉大意義。
昆明:雲南省省會,位於雲南省中部,有滇池等風景名勝。
大理:位於雲南省西部,是白族聚集地,為南詔及宋代大理國都城所在地,是我國與東南亞諸古國文化交流、通商貿易的重要門戶,有三塔、洱海等名勝。
拉薩:西藏首府,位於西藏中部偏南,有布達拉宮,大昭寺等重要古建築。
西安:陝西省省會,位於陝西中部偏南,原名長安,周、秦、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於此,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遺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秦阿房宮、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明鍾樓、鼓樓、碑林等。
延安:在陝西省北部,是我國革命聖地。
第二批(國務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38個。)
上海:我國近代科技、文化的中心和國際港口城市,宋設上海鎮,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有龍華塔、松江方塔、豫園等古跡和近代各式外國風格建築。
天津:有天後宮、文廟等古跡,有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天津曲藝等傳統文化藝術。
沈陽:遼寧省省會,位於遼寧省中部,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到此,是清入關前的政治中心,有沈陽故宮、北陵、東陵等古跡。
武漢:湖北省省會,位於湖北省東部,有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相聯,號稱九省通衢,有黃鶴樓等風景名勝。
南昌:江西省省會,位於江西省北部,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起義打響了反對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有滕王閣等名勝。
重慶:戰國時候為巴國國都,在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有紅岩村八路軍辦事處等名勝古跡。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清為直隸省省會,是歷代軍事重鎮,有大慈閣、慈禧行宮等名勝古跡。
平遙:位於山西省中部,保存了較好的明城牆,城內街道、商店、衙署等比較完整地保持著傳統格局和風貌,很有特色。
呼和浩特:內蒙古首府,位於內蒙古中部,蒙語意為青色的城,自古就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經濟文化交往地,現老城為明代所建,清初在其東北建新城。
鎮江:位於江蘇省南部,市內金山寺泉號稱「天下第一泉」,北固山號稱「天下第一江山」,現有元代石塔等文物古跡。
常熟: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古城人稱「十里青山半入城」,基本保持明、清格局,有興福寺、宋代方塔等古跡。
徐州:位於江蘇省西北部,戰國時為宋都,項羽亦曾在此建都,是有名的軍事戰略要地,有漢代戲馬台遺址等古跡。
淮安:位於江蘇省北部,城池始建於晉,元、明增築,三城聯立,至今格局未變,尚保留有部分城牆遺跡,有周恩來同志故居等古跡。
寧波:位於浙江省東部,早在七千年前已有相當發達的河姆渡原始文化,文物古跡有保國寺、阿育王寺,我國現存最早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
歙縣:位於安徽省南部,城內有大量明、清住宅及庭園,一些街巷還基本保持著明、清時代風格,有許國牌坊、明代古橋等文物古跡,有歙硯、徽墨等傳統工藝品。
壽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城牆始建於宋,兼有防洪功能,經明、清修整,至今保存完好,有報恩寺等文物古跡,城郊有八公山、淝水,是「淝水之戰」的古戰場。
亳州:位於安徽省西北部,以老子之故鄉,曹操、華佗之故里而傳聞中外,是我國古代四大葯材基地之一,一些老街依然保持著明清建築的濃厚風貌,有商湯王陵、曹操家族墓群、華佗故居等古建築。
福州:福建省省會,位於福建省東部,宋末、明末兩次做為臨時京都,宋代為全國造船業中心,現在市區三山鼎立、兩塔對峙,,有宋代華林寺大殿、崇福寺等文物古跡。
漳州: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是台灣同胞及海外僑胞的祖居地之一,有唐代咸通經幢等文物古跡。
濟南:山東省省會,位於山東省中部偏西,有大明湖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
安陽:位於河南省北部,是商代的殷都,「殷墟」出土有大量甲骨文、青銅器,舊城基本保持傳統格局並有許多傳統民居。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東漢稱陪京,兩千年前的冶鐵遺址等文物古跡。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北魏、南宋短時做過帝都,現城始建於明,城池內方外圓,城牆及城河、城堤保存較完整,城內棋盤式道路、四合院民居基本保持傳統格局與風貌,有閼伯台等文物古跡。
襄樊:位於湖北省北部,襄陽城牆始建於漢,自唐至清多次修整,現基本完好,樊城保存有兩座城門和部分城牆,有隆中諸葛亮故居等文物古跡。
潮州:位於廣東省東部,是著名僑鄉,古城始建於宋,現東門城樓及部分城牆保存完好,有開元寺、韓文公祠等文物古跡。
閬中:位於四川省北部,是古代巴蜀軍事重鎮,古城內有許多會館等古建築,還保留著主要的歷史街區,傳統風貌保存較好,漢、唐為天文研究中心之一,現存唐代觀星台遺址等文物古跡。
宜賓:位於四川省南部,有「萬里長江第一城」之稱,有翠屏山等文物古跡。
自貢:位於四川省南部,生產井鹽已有兩千年歷史,為著名「鹽都」,還以「恐龍之鄉」著稱,有西秦會館等文物古跡。
鎮遠:位於貴州省西部,是古代東南亞入京城的主要通道,城內基本保持著明代建築傳統風貌,有青龍洞古建築群等文物古跡。
麗江: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是納西族聚居地,元至清初為納西族土司府所在地,現老城區仍保存傳統格局與風貌,有木氏土司府邸等文物古跡,附近有玉龍雪山、長江第一灣、虎跳峽等風景名勝。
日喀則:位於西藏中南部,很早就是藏族聚居地,是後藏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噶瑪王朝時期西藏首府設此,現基本保存藏式傳統建築風貌,有西藏三大宗之一紮什倫布寺。
韓城:位於陝西省東部,舊城內保存大量具有傳統風貌的街道及四合院民居,城郊有司馬遷祠墓等名勝古跡。
榆林:位於陝西省北部,著名的沙漠城市,是古代軍事重鎮的蒙漢貿易交往地,古城建於明代,現城牆大部分尚存,城內有新明樓、萬佛樓等古建築。
武威:位於甘肅省中部,古稱涼州,六朝時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唐初的大涼都曾在此建都,是古代中原與西域經濟、文化交流的重鎮,是「絲綢之路」的要隘,一度曾為北方的佛教中心,著名的涼州詞、曲、西涼樂,西涼伎都在這里形成和發展,有海藏寺、羅什塔等文物古跡。
張掖:位於甘肅河西走廊的中部,是「絲綢之路」的重鎮,市內保存有不少明、清時期的民居,大佛寺內的大卧佛身長34.5米,為全國最大的卧佛。
敦煌:位於甘肅省西部,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有莫高窟千佛洞等文物古跡,城南月牙泉有「沙漠第一泉」之稱,還有著名的玉門關。
銀川:寧夏首府,位於寧夏北部,有「塞上江南」之稱,有承天寺塔、西夏王陵等文物古跡。
喀什:位於新疆西部,古稱疏勒、喀什噶爾,漢為疏勒屬國都城,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鎮,有艾提尕爾清真寺等文物古跡。
第三批(國務院1994年1月4日批准,37個。)
正定:位於河北省西部,春秋時為鮮虞國都,現存的磚城為明代改建,城牆基本完整。有隆興寺等名勝。
邯鄲:位於河北省南部,戰國為趙都,有磁山遺址、邯鄲故城等名勝。
新絳:位於山西省南部,現存城牆築於明代,有絳州大堂等古建築,絳守居園池是國內現存唯一的隋唐園林遺址。
代縣:位於山西省北部,尚存西門瓮城及城牆,牆體基本完整,有邊靖樓、阿育王塔等文物古跡。
祁縣:位於山西省中部,縣城典型的明清格局基本完好,臨街多為商號店鋪建築,有文廟、喬家大院等文物古跡。
哈爾濱:黑龍江省省會,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有極樂寺等文物古跡,有東正教堂、天主教堂等歐式建築和中央大街。
吉林:位於吉林省中部,有古城殘垣等文物古跡。
集安:位於吉林省南部,古城由國內城與城北的丸都山故城組成,有洞溝古墓群文物古跡。
衢州:位於浙江省西部,現存城牆為明代所建,保存有城門、城垣和鍾樓,清代重建的孔氏家廟為全國兩個孔氏家廟之一。
臨海:位於浙江省中部,現存西南兩面部分明代城牆及4個城門,有元代所建樓閣式千佛塔。有為紀念戚繼光駐扎臨海抵禦倭寇而建的表功碑。
長汀:位於福建省西部,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唐代、明代的城牆、城門,還有文廟、朱子祠等古跡,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中央蘇區的經濟中心。
贛州:位於江西省南部,現存宋代城牆,還有舍利塔、文廟等文物古跡,有通天岩石窟等名勝。
青島:位天山東省東南部。明代中葉為防止倭寇侵襲,設浮山防禦千戶所。鴉片戰爭後,設總鎮衙門。1897年後,曾被德、日、美列強先後佔領。現存原提督公署、官邸和原警察署等大量歐式、日式建築。
聊城:位於山東省西部,有光岳樓、山陝會館、13級鐵塔等名勝。
鄒城:位於山東省南部,是孟子故鄉,有孟廟、孟府文物古跡。
臨淄:現屬於淄博,位於山東省中部,西周、春秋、戰國時,為齊國都城,有齊國故城等文物古跡。
鄭州:河南省省會,位於河南省中部,有多處新石器中晚期文化遺址,商城遺址保存完整,有有我國最早利用煤炭作燃料的漢代冶鐵遺址。
浚縣:位於河南省北部,縣城始建於明代,現存部分城垣,城內有清代民居,有千佛寺石窟等文物古跡。
隨州: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傳說為炎帝神農的故里,西周時為隨國都城,有明代磚城遺跡、古文化遺址,出土有編鍾、編磬等古樂器。
鍾祥:位於湖北省中部,古為郢,戰國後期為楚國都城,有石城遺址和文風塔等文物古跡。
岳陽: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洞庭湖之濱,為楚文化和百越文化交匯處,有岳陽樓等名勝。
肇慶:位於廣東省中部偏西,城牆保存完好,有崇禧塔、七星岩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跡。
佛山:位於廣東省南部,唐代貞觀年間因掘出3尊佛像而得名,古代四大名鎮之一,有祖廟等文物古跡。
梅州: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歷史上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中心和文化中心,有千佛塔等文物古跡。
海康:現為雷州,位於廣東省西南端,許多清代民居保存完好,有雷祖祠等文物古跡。
柳州:位於廣西中部,有柳侯祠等文物古跡。
瓊山:位於海南省北部,有五公祠、瓊州文廟大成殿等文物古跡。
樂山:位於四川省中南部,春秋時期為蜀王開明王國都,城垣依山臨江而築,城堤合一,臨江部分尚存,有5個城門樓,有樂山大佛等名勝。
都江堰:位於四川省中部,秦李冰興建都江堰,有都江堰、文廟等文物古跡。
瀘州:位於四川省南部,有報恩塔等文物古跡。
建水:位於雲南省南部,縣城為唐南詔時所築,有文廟、百歲樓等文物古跡。
巍山:位於雲南省西部,古城保持著明清時的棋盤式格局,有明代北門古樓、清代文獻樓,城南巍寶山有眾多道教古建築。
江孜:位於西藏南部,江孜宗是一組集軍政職能於一體的宮堡式建築,有宗山抗英遺址、白居寺等名勝。
咸陽:位於陝西省中部,古為秦國都城,有周陵、秦咸陽城遺址、西漢諸陵及唐順陵和昭陵、乾陵等9座唐代帝王陵。
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有漢台、欽馬池等文物古跡。
天水:位於甘肅省東部,是「絲綢之路」南道要沖,有南宅子、北宅子、麥積山石窟、祁山堡等文物古跡和名勝。
同仁:位於青海省東部,有隆務寺等古建築。
⑧ 肇慶有什麼旅遊景點
星湖、西江小三峽、德慶盤龍峽、大斑石、懷集燕岩等。
1、星湖
星湖(Xīng Hú)在肇慶市區北部。因湖、岩交錯,點綴如星,故名。星湖之名始於明崇禎九年(1636)石室摩崖石刻《星岩歌》。曾稱瀝湖,意為「西江余瀝」。1955年整治,面積6.5平方公里,蓄水量1250萬立方米。分為中心湖、波海湖、東湖、紅蓮湖、青蓮湖和里湖。各湖之間有湖堤隔開。
2、西江小三峽
西江小三峽位於廣東肇慶市附近的西江上,由羚羊峽、三榕峽、大鼎峽組成。其中羚羊峽全長十三里,兩岸山峰高達八百多米。峽口有龍華古寺和峽山古寺南北對峙,還有函碧園和桂園第二峰精舍等。附近有著名的鼎湖山景區。
3、德慶盤龍峽
盤龍峽生態旅遊區以其得天獨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態資源稟賦,成功開發了峽谷漂流、棧道觀光、瀑布觀光、峽谷品氧、大型梯級天然泳池、全國最大的水車群、全國最具風情的山頂木屋度假村、嶺南僅存的古老織布村、高空溜索、越野卡丁車等等生態休閑型旅遊產品。
4、大斑石
位於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杏花鎮廣信河畔上的一石成山的大斑石,號稱「天下第一石」。斑石上的紋理自上而下,不僅雅觀,還向我們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的力量。
這里不僅是遊客遊玩的好地方,更是攀岩愛好者的首選攀岩點。在這里可以看到迷人的自然風光,還可以看到淳樸的鄉村生活壞境。
5、懷集燕岩
燕岩風景區位於懷集縣西南面的橋頭鎮以西500米處,距懷集縣城27公里。因岩洞中有無數的金絲燕在這里築巢繁衍生息,故得名。它以其獨有的美、奇、秀,榮膺「廣東最美的地方」、「中國最佳的溶洞奇觀」美譽。
⑨ 肇慶一江浩盪兩湖映碧三峽爭險四塔擎天五樓斗麗分別指的是什麼
有「西江明珠」之稱的肇慶市位於廣東省的中西部,居西江中游,北回歸線橫貫其境。屬亞熱帶氣候。年均氣溫為215C。系著名的歷史文化、風景旅遊名城。
肇慶古稱端州,宋朝重和元年,改稱肇慶,意為「開始帶來吉祥喜慶」。唐代文學家李邕、日本入唐留學僧榮睿、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北宋名臣包拯、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革命先行者孫中山以及葉挺等眾多的歷史名人都在肇慶留下足跡。全市有歷史科學研究價值的文物景點300多處。
星湖風景區(七星岩和鼎湖山)風光自古聞名遐邇。星湖水面達530公頃,七座挺拔的岩峰,狀如天上北斗七星。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處處是景,景景皆奇。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以佛教文化為主線建成的大型「東方禪林」已對外開放,為七星岩增添了新的景區。鼎湖山雄居廣東四大名山之首,乃北回歸線上的明珠,「活的自然博物館」,集風景旅遊、科學研究、宗教朝聖於一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里設有「人和生物圈」生態定點科研站。「嶺南四大名剎」之一的慶雲寺掩映於亞熱帶雨林之中,每年吸引大批遊客。
在端州城區,保存著以宋朝城牆、披雲樓、梅庵、閱江樓、崇禧塔、麗譙樓等為重點的文物古跡,使肇慶成為歷史悠久面充滿著濃厚文化氛圍的「歷史文化博物館」。以環市公路為連線,鼎湖硯洲的包公祠、四會的貞山、懷集的燕岩、封開的龍山景區、德慶的悅城龍母祖廟等景區組成一個旅遊網路,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優勢,推動第三產業發展。每年接待中外遊客超過500萬人次。
肇慶是有2200多年歷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坐落在珠江三角洲的西部,它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作為嶺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肇慶早在14萬年前便已有人類活動。自古以來,這里也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結合點,歷來都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宋徽宗趙佶和包公也曾到過這里;到了近代,這里又成為兩廣總督府駐地,孫中山先生曾在這裏手書「眾生平等,一切有情」八個大字。悠久的歷史也造就了肇慶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自然景觀,城區有一江浩盪、兩湖映碧、三峽爭險、四塔擎天、五樓斗麗、六崗七岩八洞,相映爭輝。城外,德慶縣的悅城龍母廟、封開縣的龍山、懷集縣的燕岩、廣寧縣的竹海大觀、四會市的貞山、鼎湖區的硯洲、九龍湖,肇慶瑰麗的自然風光令人流連忘返。
肇慶的豐富物產更是讓來肇慶旅遊的人,不僅可以大飽眼福,還可以滿載而歸!
⑩ 肇慶民俗有哪些..肇慶的歷史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肇慶積累了豐富多彩的各種民俗,且具有其獨特的歷史個性。比如,肇慶的醒獅、古法造紙、客家山歌對唱、客家婚俗、疍家婚俗等等這些具有肇慶特色的嶺南民俗.具體介紹可看 http://www.ctsgz.cn/tpl/index/display_article_detail_web.do?bh=20071029144201肇慶的歷史文化可看:肇慶市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報告 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54467/54468/54471/3823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