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蒙古族音樂的三個歷史發展時期

蒙古族音樂的三個歷史發展時期

發布時間:2021-03-03 22:36:29

❶ 蒙古族的起源、發展

蒙古族的起源,多數學者都認為;蒙古族屬東胡族系,公元一世紀末至二世紀初,匈奴為漢朝所破,東湖人的一支鮮卑人自潢水流域一帶轉徒其地,剩餘的人也都自稱為鮮卑,鮮卑自此強盛起來。公元四世紀中葉,居住在潢水,老哈河流域一帶鮮卑人的一個部落自稱為「契丹」,另一個部落居住於興安嶺以西的鮮卑則稱為「室韋」,蒙古部就是室韋人的一個部落。稱為「蒙兀室韋」。 史書記載,蒙古部落被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他們逃到了額爾古納河畔一帶居住下來,生息繁衍,許多年以後部落逐漸興盛起來,並產生了許多分支,公元八世紀,由於人口不斷增長,為了更好的發展,不得不外遷徒,這時已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選兒勒勒蒙兀」。在出走的蒙古人當中,有一位很有聲望的人,名叫孛二貼那,以他為首的選兒勒勒蒙古自稱為「乞牙惕氏」。乞牙惕氏人遷徒到了斡難河源頭肯特山一帶,生活方式由狩獵轉為游牧。­ 據《蒙古秘史》記載,孛兒帖那的十二世孫,朵奔蔑兒乾死後,他的寡妻阿闌阿又生了三個兒子,傳說這三個兒子是感完而生的「天子」以孛瑞察兒為始祖的孛兒只斤就是成吉思汗的祖先。選兒勒勒蒙古被稱為「也克蒙古」(大蒙古),他們是原蒙古人。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帝國。用新的遷戶制體系分人口,戰敗的部落如塔塔兒,克烈乃蠻被瓜分到各千戶。族屬不同,社會發展不平衡,方言各異的部落在統一汗權統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基礎,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❷ 內蒙古民歌歷史

蒙古族音樂的劃分大抄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山林狩獵音樂時期」,「草原游牧音樂文化時期」和「內蒙古部分地區半農半牧音樂文化時期」。[1]蒙古族民歌的歷史時期劃分同此。蒙古族民歌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一直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基礎,也是蒙古族整個文學藝術的主流。「逐水草而居」是蒙古族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是游牧文化的基礎。蒙古族民歌乃是最生動、簡便,最為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藝術形式,一部蒙古音樂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蒙古民歌的歷史。蒙古族祖先曾以部落和氏族的形式,長期生活在額爾古納河流域的山林地帶,過著狩獵經濟的社會生活,短調歌曲、狩獵歌曲便是蒙古族民歌最早的發展起源。「行獵於起伏的丘陵,獵獲那褐色黃羊。每當分配獵肉時啊,讓我們祭祀神明,歡宴歌唱」。這是一首古老的狩獵歌曲。反映了古代蒙古氏族部落那種集體狩獵、平均分配獵物,以及每獵必祭、歡宴歌唱的習俗。此階段的音樂風格,一般是曲調簡短、節奏鮮明,具有強烈的舞蹈性。內容大多是表現人們的狩獵生產勞動,刻劃小動物的可愛形象,以及敘述動物生活的寓言體敘事歌等。總之,這個時期的音樂文化還處於古樸、原始的狀態。

❸ 求蒙古族演變史

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13世紀初,蒙古部首領鐵木真征服統一了蒙古地區的諸部後,逐漸融合為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1206年鐵木真稱汗,號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貴族政權——蒙古國。從此,中國北方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部落而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領成吉思汗建立政權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軍事活動。1211—1260年先後滅西夏和金,版圖擴展到中亞、南俄。忽必烈繼汗位後,遷都至燕京(今北京市),並於1271年改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統一了全國,基本上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聯系,1368年元朝滅亡。後來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明未,女真建立後金政權。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人關統一全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頒布了以盟旗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詔令,強化和發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對蒙古族統治的加強,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據和戰爭,使蒙古族社會獲得了近200年的穩定,畜牧業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元代以來,蒙古族在祖國許多科學文化領域做出了貢獻。如13世紀中葉寫成的蒙古族重要歷史、文學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學作品《一層樓》等。在醫學、歷算、數學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蒙古族人民積極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爭。那時駐防在東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與各族軍民奮起抗敵。1841年10月蒙古族愛國將領裕謙指揮三鎮將士在浙江定海奮戰六晝夜,以身殉國。次年4月英軍進犯乍浦,守軍7000人英勇反擊,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餘人參戰,蒙古官兵犧牲200餘人。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軍入侵渤海灣時,內蒙古東三盟和察哈爾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調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獻大量馬匹、銀兩支援前線。1856年,英、法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天津、北京,僧格林沁親王奉命從內蒙古各盟征調蒙古騎兵參戰。在大沽口的三次保衛戰和八里橋之戰中英勇抗擊侵略者,其中有4000餘名蒙古騎兵參戰的第二次大沽口保衛戰中,打沉敵艦5艘,擊傷6艘,打死打傷英法侵略軍592人,獲得勝利。 在第三次大沽口保衛戰中,蒙古族愛國將領樂善率千餘官兵堅守炮台,拚死抵抗,全部為國捐軀。在保衛北京的八里橋之戰中;從卓素圖盟、昭烏達盟、哲里木盟和察哈爾調集4000蒙古騎兵穿插奮戰,斃傷敵軍1000餘人。蒙古騎兵也有很大犧牲;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蒙古騎兵以弓箭、馬刀抗擊了敵方的洋槍洋炮,在中國近代史上寫出了愛國愛民的悲壯詩篇。1900年前後與義和團運動相呼應的遍布東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爭,從1858年伊克昭盟的「獨貴龍」運動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規模較大的反封建賦役、反墾、奪地的斗爭共有10多次。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後蒙古族的知識分子和上層人士,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以謀求蒙古族的自由解放。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蒙古族的革命斗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以烏蘭夫等同志為代表的蒙古族先進分子加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內蒙古的革命,同國民黨反動派、日本帝國主義和民族分裂主義勢力進行了堅決的斗爭。在解放戰爭中蒙古族騎兵英勇作戰,殲滅敵軍2萬餘人,繳獲戰馬2萬多匹和槍支l萬多件,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實現了蒙古民族的新的歷史轉折。內蒙古是實行區域自治的省一級民族自治地方,是我國成立最早的一個自治區。

❹ 蒙古族歷史

起於唐朝,發展於宋朝,興於宋末鐵木真時代

❺ 蒙古族的歷史經歷

蒙古族的發展歷史分為四個階段:原始社會時期、民族的統一與對外征伐、元朝滅亡後的蒙古諸部和蒙古國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1、原始社會時期

根據《史記》記載,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顏兩個氏族,他們被其他突厥部落打敗後只剩下兩男兩女,逃到了額爾古涅昆(額爾古納河畔山嶺)一帶居住下來,公元8世紀,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不得不向外遷徙,這時已分出了70個分支了,這70個分支被稱為「迭兒勒勤蒙古」。

公元前5至前3世紀,東胡各部還處於原始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各部落過著「俗隨水草,居無常處」的生活。

4世紀中葉,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帶的鮮卑人的一支,自號「契丹」。居於興安嶺以西(今呼倫貝爾地區)的鮮卑人的一支,稱為「室韋」。

6世紀以後,室韋人分為南室韋、北室韋、缽室韋、深末恆室韋、大室韋等5部,各部又分為若干分支。後來,達怛又成為蒙古諸部的總稱。

12世紀時,這部分人子孫繁衍,氏族支出,漸分布於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組成部落集團。其中較著名的有乞顏、札答蘭、泰赤烏、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

2、民族的統一與對外征伐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蒙古汗國的建立,對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義。從此,中國北方地區第一次出現了統一各個部落而組成的強大、穩定和不斷發展的民族——蒙古族。

凡是這個國家統轄的漠南、漠北地區,概稱為蒙古地區,此地區各個部落的居民,統稱為蒙古人。蒙古族這時從遼、金時期(916~1234)被統治的民族成為統治民族。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從1219年到1260年,蒙古族三次西征,先後建立橫跨歐亞的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欽察汗國、伊兒汗國四大汗國。在西征的同時,又揮師南下。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歷經70餘年征戰,統一了中國,建立元朝。

1368年,元朝滅亡,殘餘力量退居蒙古草原。

3、元朝滅亡後的蒙古諸部

元朝滅亡後,明朝在遼東西部、漠南南部、甘肅北部和哈密一帶先後設置了蒙古衛所20多處,各衛所長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領主擔任。15世紀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東部蒙古的韃靼部先後向明朝稱臣納貢,建立了臣屬關系。

15世紀,蒙古南北被達延汗重新統一,分東部蒙古為喀爾喀、兀良哈、鄂爾多斯、土默特、察哈爾、喀剌沁(永謝布)六部。

明末清初。蒙古處於分裂割據狀態,以大漠為界,分為漠南蒙古、漠北(喀爾喀)蒙古、漠西(厄魯特)蒙古三部分。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注意與明朝修好,發展貿易關系。

明末,女真建立後金政權。1636年後金改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後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滅亡後,清軍入關統一中國,直到1757年平定準噶爾部落。

至此蒙古族完全置於清朝的統治之下。清朝為了加強對蒙古族的統治,在重新調整蒙古原來的大小封建領主的基礎上,參照滿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區建立了盟旗制度。

4、蒙古國的獨立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建立

沙俄在18世紀就對蒙古懷有領土野心。其官方刊物曾公開聲稱,俄羅斯在外蒙古有特殊使命,戈壁沙漠是帝國遠東和東南部的天然邊界。不過,當時沙俄的侵略重點在於鯨吞整個滿洲(中國東北),對外蒙古的入侵還放在次要位置。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特別是1860年清朝政府被英法聯軍打敗,沙俄強迫清廷訂立了許多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割佔去大片的領土,並在蒙古地區攫取了許多特權。

1904—1905年,在遼東半島爆發了日俄戰爭。結果沙俄在同日本爭奪中國東北的戰爭中失敗,遂與日本簽訂了劃分南北滿洲勢力范圍的密約,把南滿讓給日本,換取日本承認它在外蒙古的「特殊利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繼蘇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率先與新中國建交之後,蒙古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10月16日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了外交關系。[8]

20世紀90年代前後,受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的影響,蒙古人民共和國廢除馬克思列寧主義,改稱蒙古國。政治上開始實行多黨制,經濟上實行市場經濟,開始擺脫蘇聯70年的控制,人們在思想上掀起了恢復民族文化的浪潮。

(5)蒙古族音樂的三個歷史發展時期擴展閱讀:

蒙古族經濟發展歷史

蒙古族早期的社會經濟主要是狩獵與游牧,直到13世紀,蒙古族仍然有「圍獵「的習俗。在相當長的時期里,畜牧經濟是蒙古族主要的社會經濟門類。

直到16世紀,在河流兩岸有條件可供耕作的平川上,蒙古族人民才發展了畜牧飼養與農業混合的農耕經濟。到20世紀初,各地蒙古族的區域經濟可分為畜區、農區、半畜半農區。

❻ 蒙古族歷史到現在的發展過程!求詳細資料

那可多了。為你推薦韓儒林主編:《元朝史》(上、下)+ 達力扎布編《蒙古族通史綱要》+蒙古民族通史(1——5卷)+賽航、金海《民國內蒙古史》。看這些就差不多了。

❼ 蒙古族發展簡史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舉行的忽里勒台(大聚會)上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成吉思汗,建立專了大屬蒙古國漢朝時期,東胡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分為烏桓和鮮卑二族。烏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一族崛起,在西晉時期鮮卑主要分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
蒙古族人口900萬中國580萬偽蒙古國280萬其他俄羅斯有大約90萬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亞的布里亞特蒙古人(約40萬人)、鄂溫克族(在俄國被認為是蒙古人的一支)(約3萬人在俄國)、衛拉特人(含卡爾梅克人17萬和杜爾伯特人(Dörbed))。
另外,分布在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哈扎拉族人(近四百萬人)有可能是蒙古人和中亞其他民族的混血後代。

❽ 蒙古族長調的傳承與發展

蒙古民族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自己輝煌的文明,並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蒙古族長調這一具有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徵的獨特演唱形式,以它特有的語言述說著這個民族的歷史,演繹著這個民族繁衍生息的足跡。
千百年來,草原上的人們用長調歌唱生活,贊美自然,抒發胸懷,祈祝未來。這個古老而又有時代特徵的音樂形式經過廣大的蒙古族民眾和卓越的歌手一代又一代傳唱至今。它已深深地紮根在人們的心中,那優美舒緩的旋律和雄渾壯闊的格調構成深邃的意境,無愧為蒙古族音樂之魂。
但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長調也要有新的發展。所以研究、提高和推廣長調就成為我們這一代蒙古族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之一。我們只有勇於探索、開拓長調演唱的新方法,才能使這一民族音樂瑰寶綻放出奇光異彩,使之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可和欣賞,才能使長調這一輝煌的傳統藝術保持經久不衰的魅力,永久流傳下去。
現在,雖然演唱長調的人日益增多,但大多數人在演唱方法上囿於傳統之中,也就是說長調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系統的、科學的演唱方法和教學理論體系。一些演唱家也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力求在長調的演唱方法上進行改革。但是,其進展還遠遠不能適應當前長調演唱實踐和理論教學之需要。探索蒙古族長調的科學演唱方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規律可循,我們只有了解其規律的基礎上才能談其發展變化。歌唱家的風采不僅僅表現在舞台上、廣播電視里,更重要的還在於他們代表著每一個時代的演唱風格和音樂特點。本文通過分析他們演唱風格和演唱方法中的異同,以期探索出他們的演唱規律,尋求發展長調的新途徑。
A.第一代歌唱家哈扎布、寶音德力格爾時代。
他們是上個世紀老一代蒙古族歌唱家,是活躍於蒙古族民間的演唱長調的巔峰人物。他們分別演唱過《輕快的走馬》、《遼闊的草原》等長調曲目。他們從小生活在草原,心中自有一種能與草原溝通的語言,那便是長調。他們的演唱方法是自然形成的,運用丹田呼吸法,利用頭腔和鼻腔產生共鳴,使聲音聽起來位置*前。
這種演唱方法,是他們長期演唱實踐中逐步探索、反復琢磨和積累而形成的,其中有著豐富的蘊含。但在許多方面對之未能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以致未能形成系統的傳授方法,他們往往依*口傳心授的方法來傳授他們的經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長調的發展與普及。我們應該對老一輩歌唱家成功的經驗進行科學的、系統的總結研究,以解決掌握長調演唱技巧難的問題。
B.第二代歌唱家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金花、拉蘇榮、德德瑪。
他們的演唱歌曲有所不同,有的演唱民歌,有的演唱長調。在演唱方法上也有很大不同並各有其特點,有的屬於純民歌演唱方法,有的是純民歌演唱法糅進科學發聲演唱方法,還有學院派介入長調演唱方法的。現分別簡述如下。
金花:她以演唱民歌而著名。將伊克昭盟民歌的演唱風格融進了歌曲演唱中,演唱了許多創作歌曲,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像我們所熟知的歌曲《乳香飄》、《金杯》等就是以伊克昭盟民歌韻味的演唱手法來演唱的。使人聽了耳目一新,為蒙古族音樂藝術帶來了新的活力。
拉蘇榮:他是繼哈扎布、寶音德力格爾之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長調演唱家,已故烏蘭夫副主席曾經稱他為「內蒙的小哈扎布」。在學習和實踐中,他在掌握了傳統的長調演唱技能的基礎上借鑒了科學的發聲方法,這是長調與科學發聲方法結合的新探索,給長調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聖主成吉思汗》、《金色的邊疆———我的家鄉》等優美動聽的長調和創作歌曲。另外他還為蒙古族著名藝術家哈扎布、寶音德力格爾撰寫傳記,記錄兩位藝術家的生活、人生經歷和他們卓越的藝術造詣,為我們了解認識蒙古族音樂文化及其歷史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
德德瑪:她在專業學院系統學習科學發聲方法和音樂技能之後,進入蒙古族長調和民歌演唱領域,《陽光》、《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是她的代表作。她運用科學的發聲方法為她的演唱鋪平了道路,為長調音樂增添了更多更新的魅力,成為我們研究、改進長調音樂演唱方法的典範。
C.第三代歌唱家阿拉泰、那順、朝魯是第三代歌唱家的代表人物。
他們都在高等音樂學院接受系統的音樂教育,畢業後接觸並演唱民歌和長調。
阿拉泰、那順:他們曾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專門學習民族唱法。後來接觸到蒙古族民歌和長調歌曲,分別演唱《小黃馬》、《雕花的馬鞍》等歌曲,獲得成功。
朝魯:曾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美聲唱法,演唱了大量的西洋歌劇和歌劇片斷,例如歌劇《圖蘭多》、《藝術家生涯》,詠嘆調《今晚不能入睡》、《你這冰涼小手》等。畢業後演唱了許多長調歌曲,如《遼闊的草原》、《山峰》等。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長調與美聲唱法科學地結合起來,摸索出自己的演唱風格,既保持了長調的民族特色,創新了演唱技巧,又提高了長調的藝術感染力。
這一類歌唱家的特點是他們通過在高等專業藝術院校學習、深造,掌握了科學的發聲方法,在演唱長調時將這種科學的發聲方法巧妙地與長調演唱形式結合在一起,構成蒙古族長調學院派演唱方法及風格的基礎。他們促使民族聲樂藝術走向理論化、科學化、系統化的道路,為蒙古族長調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從而賦予這一古老的民族傳統藝術以新的生命力。
這三代歌唱家代表了近代以來蒙古族民族聲樂發展的三個重要的歷史階段。無論是傳統演唱法時代,多種演唱形式並存的時代,還是後來的學院派演唱法時代,歌唱家們對蒙古民族音樂的發展都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其中A、C時代的演唱方法有他們的傾向性,A是自然形成的傳統演唱法,C是學院派演唱法,而B時期的演唱法卻形式多樣,具有交替和過渡性質。由此可見,長調演唱風格的必然走向應該是學院派演唱法。
長調演唱藝術要想存在和發展就必須尋求一種新的發展途徑。就這一點來說,義大利美聲學派的產生和發展軌跡對蒙古族長調演唱藝術的存在和發展具有很大的啟示和借鑒意義。西方音樂藝術源於古老的宗教文化傳統———基督教的教堂音樂和唱詩班,其內容是贊美上帝的偉大和博愛,上帝創造世界的鬼斧神工和巨大精神力量。具有庄嚴、救生的聖樂傳統。到17世紀中葉,隨著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到來,在西方聖樂的傳統中融進了大量人文主義的思想和藝術內容,並從世俗的社會生活中汲取豐富的民間智慧的營養,產生和發展出義大利嶄新的音樂形式。作為真正義大利美聲唱法,從佛羅倫薩社的歌劇誕生開始,到那波里學派,已把義大利美聲唱法推向高峰,是經義大利幾代人的努力而取得的成功,充分地展示和發揮出歌唱技巧的功夫。如果不是歐洲歷史文化的變遷和義大利人的努力,美聲唱法就不會在很短的時間里開創出稱雄世界的鼎盛局面。
我們可以借鑒義大利美聲學派的發展道路,為蒙古族長調藝術探索新的發展途徑。我們期待在我國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下,蒙古族聲樂藝術,從自然音樂藝術開始進入理論化、科學化和具有實踐過程的改革之路。我們主張在學習長調時首先經過一個學習科學發聲方法的訓練階段,然後再進入長調演唱,將科學的發聲法與傳統的民族唱法有機地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嶄新的聲樂演唱與普及的道路,創立一個科學的、系統的長調演唱培養方法。
歷史實踐證明,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其發展的進程中,一方面繼承自己的傳統,另一方面吸收外來文化,都是在吸收、借鑒、融合中得到發展的。作為蒙古民族藝術瑰寶的長調,要使它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使之躋身於世界藝術的巔峰行列,就有必要在全面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研究、探索,確立一個科學的、系統的、先進的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使其在傳承、提高與普及上有一個新的飛躍。

❾ 音樂發展一共有幾個時期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
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夏桀無道,商湯伐之,於是便有了歌頌商湯伐桀的樂舞《大蠖》。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
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蠖》,周時的《大武》。
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
《詩經》中最優秀的部分是「風」。它們是流傳於以河南省為中心,包括附近數省的十五國民歌。此外還有文人創作的「大雅」、「小雅」,以及史詩性的祭祀歌曲「頌」這幾種體裁。就其流傳下來的的文字分析,《詩經》中的歌曲以可概括為十種曲式結構。作為歌曲尾部的高潮部分,已有專門的名稱「亂」。在《詩經》成書前後,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根據楚地的祭祀歌曲編成《九歌》,具有濃重的楚文化特徵。
至此,兩種不同不同音樂風格的作品南北交相輝映成趣。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
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
周代音樂文化高度發達的成就還可以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出土的戰國曾侯乙墓,葬,中的古樂器為重要標志。這時,人們已經知道五聲或七聲音階中以宮音為主,宮音位置改變就叫旋宮,這樣就可以達到轉調的效果。律學上突出的成就見於《管子-地員篇》所記載的「三分損益法」。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采風制度,搜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為樂府詩。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為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艷——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由著重要影響。
漢代在西北邊疆興起了鼓吹樂。它以不同編制的吹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構成多種鼓吹形式,如橫吹、騎吹、黃門鼓吹等等。它們或在馬上演奏,或在行進中演奏,用於軍樂禮儀、宮廷宴飲以及民間娛樂。在漢代還「百戲」出現,它是將歌舞、雜技、角抵合在一起表演的節目。漢代律學上的成就是京房以三分損益的方法將八度音程華劃為六十律。這種理論在音樂實踐上雖無意義,但體現了律學思維的精微性。從理論上達到了五十三平均律的效果。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
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
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為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這時,傳統音樂文化的代表性樂器古琴趨於成熟。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題解琴曲標題的古琴專著《琴操》。
三國時著名的琴家嵇康在其所著《琴操》一書中有「徽以中山之玉」的記載。這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知道古琴上徽位泛音的產生。當時,出現了一大批文人琴家相繼出現,如嵇康、阮籍等,《廣陵散》(《聶政刺秦王》)、《猗蘭操》、《酒狂》等一批著名曲目問世。
南北朝末年還盛行一種有故事情節,有角色和化妝表演,載歌載舞,同時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歌舞戲。這已經是一種小型的雛形戲曲。這一時期律學上的重要成就,包括晉代荀瑁找到管樂器的「管口校正數」。
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損益法上,以等差迭加的辦法,創立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他的努力初步解決了三分損益律黃鍾不能還原的難題。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城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著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為主要標志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峰。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
隋、唐時期的七步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西涼樂、高昌樂、龜茲樂、康國樂、安國樂、天竺樂、高麗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為重要。燕樂還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據白居易的《立部伎》詩,坐部伎的演奏員水平高於立部伎。
風靡一時的唐代歌舞大麴是燕樂中獨樹一幟的奇葩。它繼承了相和大麴的傳統,融會了九部樂中各族音樂的精華,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結構形式。見於《教坊錄》著錄的唐大麴曲名共有46個,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為著名的皇帝音樂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風格,為世所稱道。白居易有詩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樂文化的繁榮還表現為有一系列音,樂,教,育的機,構,如教,坊、梨,園、大樂署、鼓吹署以及專門教習幼童的梨園別教園。這些機構以嚴密的考績,造就著一批批才華出眾的音樂家。文學史上堪稱一絕的唐詩在當時是可以入樂歌唱的。當時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詩為快;詩人也以自己的詩作入樂後流傳之廣來衡量自己的寫作水平。
在唐代的樂隊中,琵琶是主要樂器之一。受到龜茲音樂理論的影響,唐代出現了八十四調,燕樂二十八調的樂學理論。唐代曹柔還創立了減字譜的古琴記譜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宋、金、元時期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為重要標志,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為深入的發展。隨著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游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斗艷、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著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承隋唐曲子詞發展的遺緒,宋代詞調音樂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種長短句的歌唱文學體裁可以分為引、慢、近、拍、令等等詞牌形式。在填詞的手法上已經有了「攤破」、「減字」「偷聲」等。
南宋姜夔是既會作詞,有能依詞度曲的著名詞家、音樂家。他有十七首自度曲和一首減字譜的琴歌《古怨》傳世。這些作品多表達了作者關懷祖國人民的心情,描繪出清幽悲涼的意境,如《揚州慢》、《鬲溪梅令》、《杏花天影》等等。宋代的古琴音樂以郭楚望的代表作《瀟湘水雲》開古琴流派之先河。作品表現了作者愛戀祖國山河的盎然意趣。在弓弦樂器的發展長河中,宋代出現了「馬尾胡琴」的記載。
到了元代,民,族樂器三弦的出現值得注意。在樂學理論上宋代出現了燕樂音階的記載。同時,早期的工尺譜譜式也在張炎《詞源》和沈括的《夢溪筆談》中出現。近代通行的一種工尺譜直接導源於此時。宋代還是中國戲曲趨於成熟的時代。它的標志是南宋時南戲的出現。
南戲又稱溫州雜劇、永嘉雜劇,其音樂豐富而自然。最初時一些民間小調,演唱時可以不受宮調的限制。後來發展為曲牌體戲曲音樂時,還出現了組織不同曲牌的若干樂句構成一種新曲牌的「集曲」形式。南戲在演唱形式上已有獨唱、對唱、合唱等多種。傳世的三種南戲劇本《張協狀元》等見於《永樂大麴》。
戲曲藝術在元代出現了以元雜劇為代表的高峰。元雜劇的興盛最初在北方,漸次向南方發展,與南方戲曲發生交融。代表性的元雜劇作家有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白樸,另外還有王實甫、喬吉甫,世稱六大家。典型作品如關漢卿的《竇娥冤》,《單刀會》,王實甫的《西廂記》。元雜劇有嚴格的結構,即每部作品由四折一楔子構成。一折內限用同一宮調,一韻到底,常由一個角色主唱,這些規則,有時也有突破,如王實甫的《西廂記》達五本二十折。元雜劇對南方戲曲的影響,造成南戲的進一步成熟。出現了一系列典型劇作,如《拜月庭》、《琵琶記》等等。這些劇本經歷代流傳,至今仍在上演。
當時南北曲的風格已經初步確立,以七聲音階為主的北曲沉雄;以五聲音階為主的南曲柔婉。隨著元代戲曲藝術的發展,出現了最早的總結戲曲演唱理論的專著,即燕南之庵的《唱論》,而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則是北曲最早的韻書,他把北方語言分為十九個韻部,並且把字調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論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秘譜》等。
南方秀麗的彈詞以蘇州彈詞影響最大。在清代,蘇州出現了以陳遇干為代表的蒼涼雄勁的陳調;以馬如飛為代表的爽直酣暢的馬調;以俞秀山為代表的秀麗柔婉的俞調這三個重要流派。以後又繁衍出許多新的流派。北方的鼓詞以山東大鼓,冀中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京韻大鼓較為重要。而牌子曲類的說唱有單弦,河南大調曲子等;琴書類說唱有山東琴書,四川揚琴等;道情類說唱有浙江道情,陝西道情,湖北漁鼓等,少數民族也出現了一些說唱曲如蒙古說書、白族的大本曲。明清時期歌舞音樂在各族人民中有較大的發展,如漢族的各種秧歌,維吾爾族燈木卡姆,藏族的囊瑪,壯族的銅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蘆笙舞等等。
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其中的崑山腔經由江蘇太倉魏良甫等人的改革,以曲調細膩流暢,發音講究字頭、字腹、字尾而贏得人們的喜愛。崑山腔又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昆劇。最早的昆劇劇目是明梁辰魚的《浣紗記》,其餘重要的劇目如明湯顯祖的《牡丹亭》、清洪升的《長生殿》等。弋陽腔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對各地的方言小戲發生重要影響,使得各地小戲日益增多,如各種高腔戲。
明末清初,北方以陝西西秦腔為代表的梆子腔得到很快的發展,它影響到山西的蒲州梆子、陝西的同州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
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
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19世紀末,中國被迫開放南方沿海,開始接觸西方音樂和樂器,廣東音樂首當其沖,首先吸收西方和聲方法,創造了新樂器揚琴和木琴,發展了樂隊合奏的音樂,至今廣東音樂仍然有其獨特的魅力,是中西結合比較成功的典範。
1838到1903年,教,會音樂也對中國現代音樂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鴉片戰爭後,傳,教,士赴,華,數量增加,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時,往往用唱聖詩來做為輔助方法,因此半音等概念都得到了傳播。
1910年代到1920年代,很多到海,外,留,學的中國音樂家回國之後,開始演奏歐,洲古典音樂,也開始用五線譜紀錄新作品。大城市裡組成了新興交響樂團,混合歐,洲古典音樂和爵士樂,在音樂廳和收音機里非常流行。
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達到其鼎盛時期。雖然使用西,方的樂器和音樂手段,但通俗音樂仍然是以中國的方式,即旋律為主,五聲音階為主,才能受到最多人的喜愛。
周璇是當時最受歡迎的表演家之一,是當時通俗音樂的代表,其為電影《馬,路,天,使》演唱的主題歌《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一時極為流行,符合當時的民,眾的抗,日,情,緒,被稱為「金嗓子」。
西,方音樂史是指西,方音樂的發展歷程,詳細的時代可分為:古,希,臘,羅,馬時期的音樂,中世紀時期的音樂,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巴,洛,克音樂、古典主,義音樂﹑浪漫音樂,現代音樂和新世紀音樂等等。

閱讀全文

與蒙古族音樂的三個歷史發展時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