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王陽明對貴州歷史發展

王陽明對貴州歷史發展

發布時間:2021-03-03 21:04:27

㈠ 試述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貴州省建於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在全國是比較早的。「行省」的建置始於元代,當時全國的最高行政機關是中書省,因版圖遼闊而於各地設立「行中書省」,代行中書省職權,於是才有省一級行政建置,稱為「行省」,簡稱「省」。元代除大都(今北京)附近由中書省直接管轄,屬「腹里」之外,分全國為十一行省,西南設有四川、雲南和湖廣三行省,今貴州之地分屬以上三省,納入了行省管轄范圍。明代在元代的基礎上增設兩省,於北京和南京之外,建立了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湖廣、雲南、貴州、四川、陝西、河南、山西、山東十三布政使司。明朝實行地方分權,在一個省區之內,設布政使司管理政務,設都指揮使司掌管軍事,提刑按察司負責監察刑審,分別直屬中央,故十三布政使司即十三省。

貴州建省之初,只有八府、四州、一宣慰司。八府即思州府、黎平府、新化府(後並入黎平府)、石阡府、思南府、銅仁府、烏羅府(後並入銅仁府)、鎮遠府;四州即鎮遠州(後並入鎮遠府)、安順州、鎮寧州、永寧州(今關鈴);一宣慰司即貴州宣慰使司。地域大抵相當於今貴州的1/3。後增設貴陽、安順、平越(今福泉)、都勻四府。至明末貴州發展為十府、九州、十四縣。清雍正年間實行「改土歸流」,始將四川所屬遵義府,湖廣所屬平溪(今玉屏)、清浪(今鎮遠清溪)、鎮遠、偏橋(今施秉)、銅鼓(今錦屏)、五開(今黎平附近)六衛及天柱縣劃歸貴州,又將原屬廣西的荔波縣及紅水河以北之地(今貞豐、羅甸、冊亨、望謨)撥屬貴州,貴州的疆界從此確定。盡管我國行政區屢有變遷,但明代的十三布政使司有貴州,清代十八省有貴州,民國時期二十九省有貴州,現今的二十三省、五自治區、四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中仍有貴州。六百年中貴州省的建置始終未變。

貴州省的建立與它在西南的戰略地位有密切關系,它處在四川、湖南、廣西、雲南四省區之間,歷來被稱為「西南之奧區」,即西南交通、軍事的沖要之地。貴州自元代開設驛道以來,湖廣通往雲南的驛道干線經過貴陽,川黔、黔桂驛道也在貴陽交會,因而成為「西南大通道」,不但西出東進、南來北往必經貴州,而且還是通往緬甸、印度及寮國、柬埔寨等國的交通要道。明朝之所以把貴州列為十三布政使司之一,目的就在於「開一線以通雲南」,在鞏固雲南邊防的同時,加強與四川、廣西的聯系。對貴州區位的重要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就有清醒的認識。明初征討盤踞雲南的元朝小梁王,明朝大軍自湖廣經貴州鎮遠、偏橋、貴陽、普定(今安順)、普安(今盤縣)而入雲南,偏師自四川敘永經畢節、烏撒(今威寧)堵住雲南出口,逼小梁王在曲靖決戰,一個多月後平定雲南。雲南既克,朱元璋最憂慮的,就是如果不能穩定貴州,「雖有雲南,亦難守也」。於是沿驛道干線設立衛所,派重兵把守。明成祖繼以軍事為先導建立貴州布政使司。

建省後實行「軍政分管,土流並治」。

㈡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在貴州提出了什麼的哲學理念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專仁發展的儒屬家學說。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繫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㈢ 王陽明貴州三年,始有所見

期待哈,不過主演沒先生的氣魄

㈣ 為什麼說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明代是貴州歷史上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版個方面:

(1)行政省的權建立。朱元璋統一中國以後,為了保持局勢的穩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削弱的地方的權力,集權於中央。
(2)開發進程加快。大興屯田,移民實邊,寓兵於農,注重發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出省驛道干線加以拓寬和改造,增加驛站,是驛道有了較大的發展。此外,在手工業和礦業方面,開設了很多局所。在城鎮建設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3)社會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原有的生產關系被打破。地主經濟飛速發展。
(4)大規模的進行改土設流
貴州原先是土司統治區。從永樂十一年起,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土設流。 後來又不斷的擴大流官的統治區域。

㈤ 為什麼明代是貴州歷史上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明朝時期,貴州單獨設省,永樂十一年(1413)置貴州承宣布政司,治貴州宣慰司城。
以前比如元代:貴州屬湖廣行中書省、四川行中書省、雲南行中書省。 並無單獨成為一個省

㈥ 歷史 明朝 王陽明

王陽明是明朝唯心主義哲學家,也是被我們目前教科書最為忽略的一位哲學家,他的「心學」可以說是繼先秦諸子之後中國兩千多年哲學發展的一個制高點。同時,王陽明還是一位軍事家。

㈦ 為什麼說明代是貴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行政省的建立.朱元璋統一中國以後,為了保持局勢的穩定,仍然用元代的行省內制度,但是削容弱的地方的權力,集權於中央.
(2)開發進程加快.大興屯田,移民實邊,寓兵於農,注重發展交通.明代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出省驛道干線加以拓寬和改造,增加驛站,是驛道有了較大的發展.此外,在手工業和礦業方面,開設了很多局所.在城鎮建設和文化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
(3)社會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原有的生產關系被打破.地主經濟飛速發展.
(4)大規模的進行改土設流
貴州原先是土司統治區.從永樂十一年起,便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土設流. 後來又不斷的擴大流官的統治區域.

㈧ 王守仁在貴州做了什麼 每件事-句話即可 復制不採納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生於浙江餘姚。父王華,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年)中了狀元,王守仁就隨父移居紹興還到過北京。
相傳,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歡喜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託自己的志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卧龍愁。
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醜。不料守仁提起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三中,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歸,結廬於會稽山龍瑞宮旁之陽明洞。故世稱陽明先生。
王守仁病癒復職後,因反對宦官劉瑾,於明正德元年(1506年)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正德十一年(1916年)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後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77年)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病逝於江西南安舟中。謚文成。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洲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去惡者格物。」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游覽名勝古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卧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鍾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㈨ 明代王陽明在貴州悟出什麼學術思想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並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內人。王容守仁上疏論救,而觸怒劉瑾,被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路上被劉謹派人追殺,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王華對他說:「既然朝廷委命於你,就有責任在身,你還是上任去吧。」隨後他踏上路途,來到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龍場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守仁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王陽明悟的就是他創立的心學

閱讀全文

與王陽明對貴州歷史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