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工作的歷史、現狀及其意義。
中國長期實行城鄉有別的二元社會保障體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側重於城市和市民,農村和農民被隔絕在社會保障體系之外。作為公民,農民有權享有與城市居民相同的社會保障待遇和分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社會保障被稱為社會的「穩定器」和「減振閥」,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乃至整個社會穩定的需要。因此加強中國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尤其重要,是還農村公民國民待遇,實現社會公平的必然要求。
一、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制定的背景
隨著中國農業的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的土地被細分和不斷被調整,不利於農業的長期投入和規模經營,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加入WTO後,在國際農產品競爭中處於劣勢。
現今中國社會已由「行政主導型的二元結構」轉變為「市場主導型二元結構」,城鄉經濟社會出現斷裂。學術界部分學者對農村社會保障的建設仍然沿著城市鄉村兩分法的理念去思考問題,片面強調經濟因素而忽視了社會保障存在和建設的基本初衷。
二、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研究現狀
目前,城市居民大部分都已納入了社會保障體系。然而在農村經濟不發達的地區,農民還沒有得到最基本的社會保障,目前農村社會保障仍是中國社會保障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為了適應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實現國家多次提出的健全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宏偉目標,近年來對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發展和改革等問題進行了大量深入的調查研究。並從宏觀的角度,就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立的必要性、存在的問題、實踐中的區域差異、今後發展方向、對策和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其中既有共識也存在爭議。現就幾個主要問題綜述如下:
1.建立全國范圍內統一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現實可行性爭論
近年來,學術界和政府實際工作部門對這一問題的探討存在著一些不同看法。其主流觀點認為,依據農村經濟發展狀況,中國現階段尚無能力建立全國范圍內統一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楊翠迎、張暉等人對中國農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經濟可行性進行分析後認為:目前建立全國范圍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不可行的,只有東部和中部一些省份才具備開展這項工作的條件。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建立中國范圍內統一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是可行的。但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分步驟、分階段、「漸進式」發展。任保平認為:應從實際出發,走「漸進式」發展的路子,堅持社會保障范圍由小到大,項目由低到高,積極穩妥地建立起低水平、全方位、不遺漏、多層次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2.經濟因素對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影響
佔主流地位的觀點認為:經濟發展水平是制約農村社會保障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制定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實施目標必須以經濟發展水平為重要依據,社會保障水平必須與經濟發展相適應。在建立全國統一的或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目標可行性的討論中,不少觀點多是強調經濟因素的影響作用。另一種觀點認為,不能片面誇大經濟因素對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影響。經濟因素並非是建立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的唯一充分條件,政府在社會保障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是搞好農村社會保障體制建設的重要保障。
3.土地社會保障功能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關於這一問題的討論,學術界也存在著明顯分歧。主流地位的觀點:強調土地保障功能在農村以及全社會穩定中的重要性,認為必須「以土地承包權為主要依據」建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孟祥林指出:這里所指的「土地承包權」是:創新土地流轉制度、更新與變革土地保障形式意義上的「土地承包權」。可以把土地保障分為兩種形式:一是直接的傳統意義上的保障,土地由各家各戶農民耕種,用所生產的產品來滿足農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間接的與使用權流轉相聯系的保障,即在堅持農戶對土地承包權不變的前提下,土地集中耕種和規模經營,農民依據自己的土地承包權得到用以保障基本生活的相應收益。
4.構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對策和建議
在構建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過程中,應注重轉變政府和學術界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的「重城鎮輕農村」的觀念。一是各級黨政部門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積極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力爭早日建成我國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二是進一步加強農村社會保障理論研究,以指導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實踐。三是搞好農村社會保障的普及教育和宣傳,增強農民的社保意識,調動農民參與社會保障的積極性。四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增強集體補貼能力和個人繳費能力,為農村社會保障提供強大的經濟基礎。五是建立和健全農村社會保障機構,實現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科學化、社會化、法制化,加強社會保障法制建設。
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加快農村社會保障的社會化進程,分步驟、分階段在全國范圍內的農村逐步建立起能夠替代家庭和土地社會保障模式的低水平、廣覆蓋、多層次、不分地區、不分年齡、性別和不分職業的全體農村公民均能享受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構建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最終目標和發展趨勢,進一步樹立完善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勢在必行的理念。
三、農村社會保障政策制定的意義
1.理論意義
對於中國農村建構什麼模式的社會保障制度,學術界進行了很多探索,為中國農村構築完善可行的社會保障制度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建議。這些建議大都建立在解決應急問題上,雖然可以解決燃眉之急,但缺少全盤考慮。例如,對「農民工」和「失地農民」試圖另起爐灶,不能從制度的連續性上解決問題。而同處於東方的日本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構建歷程,尤其是該國年金制度的實施和完善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我們應該建立一個有利於防止土地細分和荒廢、有利於農業經營現代化、有利於農民養老和流動的覆蓋全體農民的年金制為主體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制定可以使中國農村公民的社會保障實現公平待遇,而且此制度的實施可以實現土地流轉和增加農業投入,對實現以效率為基礎的現代農業也大有幫助。學術界對公平與效率的一直處於兩難選擇。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實施對實現公平和效率的對接將起到重要作用。
2.現實意義
隨著工業化、市場化的發展,中國社會由「行政主導型的二元結構」轉變為「市場主導型二元結構」(孫立平,2003),面對固化的制度(二元結構)和市場失靈,農村公民面對著更多的生產生活風險,傳統家庭保障模式已經難以為繼。生產社會化使農村公民的生、老、病、殘等事故已不再完全是私人性質的風險,而是一種社會風險,因此國家構建農村社會保障制度是一種適時和必然的選擇。
根據中國的國情,在中間階層人口比例較小和城市化水平較低的現實條件下,在農村建立一套覆蓋全體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一種客觀而現實的選擇。
弱化家庭保障以適應中國家庭小型化的現實。弱化土地保障可促進土地的流通實現土地規模經營和農業生產的現代化。
⑵ 權利法案對社會的發展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的現代化開辟了道路
⑶ 羅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義
(2010·鄂州)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在總統就職演說中,他鼓勵美國人民:「真正讓我們感到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當時美國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是經濟危機嚴重。
(2013·宜昌)為應對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他上台後宣布實行新政,取得顯著成效,美國人認為他是自林肯以來最偉大的總統。他是羅斯福。
(2013·鄂州)一位美國學者在評價羅斯福新政時寫道:「其實羅斯福新政之所以成為神話,與其說是因為他經濟上的成功,不如說是政治上的成功。」羅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體現在調整和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
(2015·宜昌)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為對付經濟危機,他一上任就宣布實行「新政」。羅斯福新政的「新」主要體現在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2016·隨州)羅斯福新政採取了調節與控制工業生產、整頓銀行、補貼農業等一系列措施來擺脫經濟危機。這些措施的突出特點是國家干預經濟運行。
(2017·黃石)《大國崛起》解說詞中說:「在某種意義上,有人說,他(美國總統)挽救了市場經濟。……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發揮」。材料中提到的美國總統是羅斯福。
(2017·鄂州)1933年,羅斯福總統收到經濟學家凱恩斯的來信:「您已經成為各國力求在現行制度范圍內運用明智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病的人們的委託人。」羅斯福試驗的「明智」之處在於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2018·隨州)「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准和工作日時數,」這段材料主要體現羅斯福新政中的調整工業。
(2016·鄂州)有學者稱:20世紀最大的反危機經典案例「羅斯福新政」表明,任何危機中都可能孕育著新的「機遇」。羅斯福新政的「機遇」是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模式。
(2016·咸寧)1933年,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為對付經濟危機,實施了新政,該政策的中心措施是國家對工業的調整。
(2018·咸寧)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為應對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新政。羅斯福新政的特點是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2019·孝感)「他贏得了民心,因為人民能夠感覺到,他喜歡他們,他惦記著他們。」羅斯福新政中「贏得民心」的舉措是興建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
(2016·孝感)羅斯福新政中既增加就業機會,又為經濟發展拓展空間的措施是興建公共工程。
⑷ 羅斯福新政的歷史意義
二、新政實質:用國家調節這只看得見的手,緩解資本主義內部矛盾。
三、主要措施:1、穩定金融;
2、振興工業;
3、調整農業政策;
4、推行「以工代賑」。
四、效果和影響:美國經濟回升,失業人數大幅度下降。
大膽借鑒社會主義的長處,用改革的方法挽救了資本主義危機,避免了法西斯上台。
五、我們應怎樣借鑒新政
盡管我國經濟已經實現軟著陸,發展的勢頭良好,國家經濟實力顯著增強。未雨綢繆,防患未然,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相當多的國有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下崗和失業人員增多,就業壓力加大;農業基礎仍然薄弱,經濟建設中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現象比較普遍,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效益不高;金融監管不夠健全,金融秩序在某些方面比較混亂;地區發展差距仍然明顯存在,收入分配關系還沒有理順,城鄉都有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對 5.8 萬戶國有工業企業追蹤監測表明 , 「 1 至 4 月份國企指數再度下滑,達到- 109 點,比 1 至 3 月份下降 28 點,比上年同期下降 103 點……國有虧損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進一步惡化 , 虧損面擴大 , 虧損額上升 ,1 至 4 月份虧損額 上升 31.6 %,造成全部國有企業凈虧 88.7 %億元。」又據一九九七年 度勞動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公有經濟吸納就業人數減少,到去年年底全國國有企業尚有下崗未就業人員 634.3 萬人」 , 在全國 8.46 億勞動力中,每年新增就業人員就有 710 萬 , 占勞動力總數 80%左右的農村勞動力又常常處於間歇性待業狀態。應當明確,這些問題的出現是我們在改革深化、經濟發展中的必然現象,是前進中的問題,根本不同於西方國家經濟危機時期發生的大量失業現象,也有別於我國六十年代經濟困難時出現的就業需求嚴重不足的情況。解決這些問題,只能立足現階段實際,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政策、措施。現實是歷史的重復和延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雖然三十年代美國總統羅斯福推行的「新政」措施,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美國的國情和我國當前面臨的情況也大不相同,但其對解決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現實問題,尤其是啟動市場和實施「再就業」工程,還有諸多可資借鑒之處。
1 、強化金融監管力度,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防止金融風險。
現代金融政策對國民經濟具有極大的調節作用,而現代經濟危機也多由金融界的混亂引起。去年以來,東南亞的金融危機波及許多國家,我國由於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保持了金融市場和人民幣的匯率穩定。但必須從中吸取教訓,採取積極措施,努力防範和化解可能出現的消極影響。實際上,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國大量的產品以出口東南亞國家為主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影響也是明顯的,會使一些企業的經營形勢更加嚴峻,導致下崗、失業的職工人數越來越多。這也警示我們,要時刻注意虛擬資本急劇膨脹的負面影響,預防「泡沫經濟」的出現,保持適度外匯儲備,加強金融監管力度,及時發現和疏散金融風險,在開放外資和金融市場方面一定要慎重行事。同時,要在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上狠下功夫,盡快實現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努力消除投資膨脹、房地產和股市過熱、低水平重復建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急劇增加等因素對經濟發展造成的隱患,從多方面做好抵禦金融危機的准備,防止由於金融政策的失誤對國民經濟和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2 、以工代賑 , 啟動市場。
政府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 , 通常能帶來幾倍於投資額的社會總需求和國民收入,起到經濟學上所說的「乘數效應」。這方面,「新政」通過興辦基礎設施和公共項目促進經濟復甦並藉此幫助失業者的做法堪稱典範,世人有目共睹。目前,基礎設施建設的滯後仍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也使通過增加國內投資和國內需求來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增長顯得更迫切、更有必要。推行這個戰略措施,我們有許多有利條件:城鄉居民儲蓄余額近 5 萬億元,儲蓄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有外匯儲備和外幣存款 1800 多億元,社會上還有數萬億元手持現金和流動資金;有各類庫存、積壓物資近千萬元,糧食儲備豐富;全國轉產的國有集體企業有數萬億元資產的廠房、設備、場,有條塊分割體制下形成的盲目建設、重復投資項目和半截子工程等等。同時,我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亟需在這些領域施展才能,開辟新的就業門路。中央已經根據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的需求,在擴大內需、增加投資等方面採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提出了三年增加政府投資 7500 億美元的計劃。現在要緊的是加強投資啟動,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金向社會發行建設公債,在全國有計劃地逐批興建農田水利、鐵路、公路、文化體育設施及其它公共工程項目,開發一批投資小、見效快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全體國民的收入水平,有效地刺激合理消費,促進生產,盡快形成「經濟增長、財富增加、收入提高、需求擴大」的良性循環鏈。
3 、注重保護和發展民族工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並存的局面,由於國家採取一系列優惠政策,「三資」這些年呈現出急劇上升的勢頭,對增強我國整體經濟實力,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產品更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給民族工業的發展以擠壓。毫無疑問,我們應當繼續實行吸引外資的政策,但制定保持民族工業的政策更是我們國家長久發展的大計。集體企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企業都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為他們創造更加寬松的環境,提供優惠的政策,特別是信貸政策,促其更快更好地發展。只有給民族工業創造更加適宜的政策和社會環境,給民族工業減輕稅負,重視科技改造、科學管理,才能逐步增強其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自我改造的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才能吸引更多的資本、資源流向工業,才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
4 、重視農業,強本固基。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民的小康就不會有全國人民的小康。羅斯福「新政」把城市的繁榮和鄉村的振興聯在一起考慮,強調「如果農村人口沒有足夠的購買力購買鞋子、衣服、汽車,那麼工業 中心也要受苦」。在政策上則重視對農業的救濟、植樹造林,由政府開發電力資源等等。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居住在農村。近年來,農業的基礎地位在一片「加強」聲中實際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農村市場遠沒有開發起來。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給廣大農民帶來了實惠,但對農業不合時宜、不分章法地亂干預,農副產品的賣難和不斷加重的農民負擔又在不時地抵銷著這種實惠。農村存在著大量剩餘勞動力,卻又有大量的草場、荒漠、荒山、灘塗等資源無力開發。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市場的萎縮是整個社會有效需求不足、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的重要因素。無論從社會穩定、城鄉協調發展,還是從提高中華民族素質、文明水平的角度來看,都必須重視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問題的研究,從宏觀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經濟發展計劃,在政策上給予農業、農村、農民進一步的扶持、引導和幫助,實現農村發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當前,在啟動農村市場、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調整農村經濟結構、開發利用農村閑置資源等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潛力,除了政策、科技、投入以外,積極引導、鼓勵農村剩餘勞動力和國有企業、政府機關下崗分流人員投身這些領域,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
5 、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大力促進再就業工程。
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實際是自八十年代農村改革以來的第二次生產力解放運動。勞 動力始終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因素。充裕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獨特而巨大的投入要素。一個窮困潦倒的天才,如果生活的唯一目的是考慮如何才能不再挨餓,那麼縱然他是蓋世英雄,也難有用武之地。在我國政府機關和國有企業大量的被精簡幹部和下崗職工中,絕大部分是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人才,起碼也是具有一定文化素養的熟練勞動力。在原有體制下,這些巨大資源並沒有得到合理配置,有些被長期閑置,甚至有些在逆向運動,產生負面經濟效益,這是最大的浪費。回顧農村改革的歷程,成功的關鍵之一是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為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揮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目前分流下崗的勞動力群體,從總體上看,與農村勞動力相比,無論在知識結構、技術水平、管理能力、內外交往等各個方面都具有更大的優勢,是一筆寶貴財富。一旦這些勞動力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優化組合,將是推動我國經濟建設的一股巨大力量。用好、用活這些人才資源,各級政府責無旁貸。政府各部門應該以此為目標,根據各自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逐步建立完善系統的再就業機制,做好就業服務工作,加快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建立和完善勞動力供求信息網路,為下崗職工提供求職、招聘信息,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訓,引導下崗職工自主擇業、自強創業、依靠市場找職業,從多方面提高下崗職工的再就業能力,為實施再就業工程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力爭使全國絕大多數勞動者「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活干」。
6 、建立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我國的下崗分流人員中,國有企業職工占絕大多數。幾十年來,他們為國家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企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造成目前許多國有企業隱入困境、富餘人員過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我們在就業模式、就業制度上,對勞動力實行由國家主要是由國有企業包下來的辦法,還有如盲目建設、重復建設導致產品沒有市場,企業經營難以為繼;有的由於企業用人不當,管理不善造成企業停產停工,職工不得不下崗待業;有的國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慢,不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有的是由於企業產品、技術和經濟結構調整而導致職工調整和轉移就業崗位,等等。現有政府機關也大多是計劃經濟時 期的產物,數次改革都沒能走出「膨脹-精減-再膨脹-再精減」的怪圈,導致人員越來越多,而職能沒有大的轉變,甚至有些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起到了一些負面作用。企業和政府機關的這些 富餘人員必然要在改革進程中首當其沖,率先加入下崗待業的行列,這是大勢所趨。但這部分人決不是社會的包袱,他們用自身下崗的實際行動為國家各項改革創造了良好環境,用特殊的方式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政府和全社會要盡全力解決他們的困難。羅斯福「新政」的最初措施就是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由政府撥出專款用來給失業者提供工作,一時找不到工作則作為生活必需的衣食住費用。我們欣喜地看到,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此已有明確的認識,並正在付諸各種實際行動。最近召開的全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已作出相應的部署,明確了政府、企業、社會分別承擔的責任。在我國,由於下崗、失業現象出現的時間短,而政府的再就業機制、措施還不完善、不配套,在下崗失業職工沒有找到新的就業崗位以前,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費用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事關職工群眾的切身利益,事關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局,務必高度重視,切實抓好。
7 、健全法律法規,保證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現代經濟的發展與法律的逐步健全完善是分不開的。羅斯福新 政的成功經驗之一是在推行過程中頒布實施了一整套法律法規,把新政措施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如先後頒布的《農業調整法》、《全國工業復興法》、《社會保障法案》、《工資工時法》等。在向市場 經濟體制轉化過程中,我國的就業政策已由「統包統配」變為指導就業,由政府安置變為市場調節。伴隨國企改革的深入,下崗、失業和再就業日益成為新的經濟現象,亟需政府部門全方位建立社會保障,為下崗失業職工進行失業、工傷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等,尤其 需要以法律手段推動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這樣有助於廣大職工在失業下崗後既可不過分依靠救濟,又能維持基本的購買力,緩解經濟困難對他們的沖擊。要努力保持各項政策、法規的嚴肅性,確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同時又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避免執行不一,出現互相撞車的現象。如我們既然鼓勵下崗失業職工積極從事個體私營經濟,就要同時保證堵住向他們亂攤派、亂集資、亂罰款的口子,真正使他們的正當權益受到法律的保護。
8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
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公民充分就業是政府的應盡職責。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政府的正常干預和宏觀調控。回顧人類發展歷史,人們會發現,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否則,便會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每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政府的制度就必然發生相應的變革。我國現行政府機構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計劃經濟條件下逐步形成的。過去雖然進行過多次調整和改革,但由於歷史條件限制和宏觀環境制約,很多問題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已經明確了政府機構改革的基本思路,自身改革已逐步納入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機構改革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裁撤機構、削減冗員,而在於徹底轉變傳統的治理國家的方式,採用先進科學的方法,迅速適應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要求。根據這個要求,本著精減、統一、效能的原則,著重在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建立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上下功夫,對政府部門該加強的加強,該合並的合並,該撤銷的撤銷,並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合理調整部門的職責許可權,加強宏觀調控和執法監督部門,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完善行政運行機制,決不能允許幾個部門辦同一件事的現象繼續存在下去,為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
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和公民充分就業是政府的應盡職責。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政府的正常干預和宏觀調控。回顧人類發展歷史,人們會發現,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否則,便會成為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桎梏。每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個關鍵的轉折時期,政府的制度就必然發生相應的變革。我國現行政府機構的基本框架,是在原有計劃經濟條件下逐步形成的。過去雖然進行過多次調整和改革,但由於歷史條件限制和宏觀環境制約,很多問題未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已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已經明確了政府機構改革的基本思路,自身改革已逐步納入了各級政府的議事日程。機構改革的意義並不僅僅在於裁撤機構、削減冗員,而在於徹底轉變傳統的治理國家的方式,採用先進科學的方法,迅速適應經濟全球化浪潮的要求。根據這個要求,本著精減、統一、效能的原則,著重在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建立科學規范的運行機制上下功夫,對政府部門該加強的加強,該合並的合並,該撤銷的撤銷,並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合理調整部門的職責許可權,加強宏觀調控和執法監督部門,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完善行政運行機制,決不能允許幾個部門辦同一件事的現象繼續存在下去,為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
⑸ 《權利法案》的產生有什麼重大歷史意義
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憲法性文件。規定國王未經國會同意,不得版廢除法律,權不得征稅,不得招募和供養常備軍;臣民有權向國王請願;議會經自由選舉產生,應經常集會;議員有議事自由,不受任何傳訊或干預等。
該法案的頒布,使得法律權利高於國王權利,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的現代化開辟了道路,對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確立君主立憲制比較重要。
⑹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是
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起源是德國俾斯麥時期的社保制度。
直至十九世紀末德國才創立了廣泛的社會福利保險。工業的迅速發展使產業工人人數劇增,對社會保險業起了推動作用。產業工人在很大程度上處於無保護地位;微不足道的工資收入使他們三餐難繼,如遇疾病和事故則家徒四壁。這個社會問題使德國朝野震驚。當時的帝國宰相奧托·馮·俾斯麥開創了進步的社會福利法。此舉的政治目的也在於為方興未艾的工人運動釜底抽薪。撫今追昔,人們一致承認,這一立法為現代的、對其他工業國家也有指導意義的社會福利保險奠定了基礎。
俾斯麥(德語:Otto Eard Leopold von Bismarck),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71年),德意志帝國首任宰相(1871-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德語:Eiserner Kanzler;「鐵」指武器,「血」指戰爭)、「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
俾斯麥是十九世紀德國最卓越的政治家,擔任普魯士王國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鐵血戰爭統一德意志,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宰相(又稱「帝國總理」)。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鎮壓了19世紀80年代的社會民主主義運動;但他通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險。由於其對德國統一的貢獻,加上卓越的偉大成就,俾斯麥最後獲升任為德意志帝國陸軍上將。
俾斯麥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成為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3月被德皇威廉二世解職。俾斯麥下台時被封為勞恩堡公爵。此後他長住漢堡附近的弗里德里希斯魯庄園,著有回憶錄《思考與回憶》。
⑺ 權利法案的歷史意義
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的確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憲法性文件。規定國王未經國會同意內,容不得廢除法律,不得征稅,不得招募和供養常備軍;臣民有權向國王請願;議會經自由選舉產生,應經常集會;議員有議事自由,不受任何傳訊或干預等。
該法案的頒布,使得法律權利高於國王權利,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為英國的現代化開辟了道路,對世界資本主義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確立君主立憲制比較重要。
⑻ 憲法保障制度的意義
憲法保障是指國家應當保障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的地位,其他法律不得與其抵版觸和沖權突,對憲法中確立的權利義務應當進行保護,對立法、司法行政活動中違反憲法的行為進行審查和禁止。違憲審查是最好的憲法保障手段,不過我國還沒有建立相應制度,對於憲法的保障只有立法時的一定審核程序,法出台後是否違憲就無法制約了.
⑼ 《權利法案》頒布有何歷史意義
英國《權利法案》的意義
1.為限制國王的權力提供的法律保障。
2.確立了議會的權專力。
3.英國從屬此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
4.國王日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從社會轉型的角度來看,《權利法案》最重大的意義是:以法律權利代替君主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