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戰後的法德為什麼可以和解
首先,從政治來講,二戰後德國在美國的主導下進行社會改革,根除法西斯主義,懲制戰爭罪犯,吸取戰爭留下的深刻教訓,為法德關系的改善鋪平道路。德國是一戰和二戰的發動者,法國和德國在一戰是交戰雙方,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為核心的法西斯軸心集團發動了對世界的侵略擴張,而且法國在戰爭中被德國打敗,法國受到重創。二戰後,法國參與對德國的分區佔領,德國戰爭失敗,國家社會經濟同樣受到重創,戰爭沖突對抗導致兩敗俱傷,大大降低了兩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正是由於法德在19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一個半世紀的沖突與對抗使法德雙方認識到沖突對抗不利於歐洲的強大和各自經濟的發展,還有對歷史的深刻反思,使他們認識到加強合作才是必經之路。
其次,從經濟上講,世界經濟發展要求歐洲經濟一體化,歐洲經濟的日益聯系密切是推動法德關系改善的經濟根源。經濟發展是推動世界各地加強聯系的根本動力。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歐各國,無論是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社會經濟都遭到嚴重損害。戰後,西歐國家百廢待興,它們紛紛實行社會改革,調整政策,發展社會經濟,五六十年代,西歐國家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國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現繁榮景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西歐國家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開始了一體化進程,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推動各國經濟加強聯系,這從根本上推動法德關系改善。法德是歐洲大國,也是資本主義強國,二戰後也是戰爭主要受害國,經濟受到嚴重挫傷,因而加強經濟聯系是歷史必然,這是加強合作改善關系的根本動力。
第三,法德關系的改善也與法德兩國政治家的努力分不開。法國戴高樂上台時,他關於戰後歐洲聯合必須包括德國人的思想已經牢固地樹立起來。戴高樂清楚地知道,法國要恢復大國地位,並使聯合的歐洲成為獨立於美蘇的力量,必須取得德國的諒解和支持。而德國的政治地位也使德國有求於法國的地方多於法國對德國的要求,法國的政治地位要高於戰敗國的德國,這樣有利於法國在法德關系中處於主導地位。1958年9月14日—15日,戴高樂與西德總理阿登納舉行第一次會談,雙方表示,在有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情況下,不能永遠指望美國,加強法德合作,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是絕對必要的,這次會談給法德長期敵對的歷史,開啟了法德和解,相互信任的新篇章,此後法德關系進入了新的階段。1963年1月22日,法德雙方經過雙方政治家的努力簽訂了《法德合作條約》,標志著法德關系完全實現和解。正是在德法兩國政治家的積極努力和推動下法德關系有所改善和發展,法德實現民族和解,對兩國都有重大影響,對歐洲和世界格局的演變均產生深遠影響。
第四,法德兩國歷史人文相近,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都相似,都是以基督教為主體的文化傳統,尤其均受到近代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影響,都是具有理性的民族,兩國都為世界文明史的發展做出重要的歷史貢獻。相似的文化熏陶,相近的文明史觀和對近現代史上的法德沖突和對抗導致兩個民族衰落的反思以及戰後和平主義思想的影響都是推動法德關系的和解的主要因素。
② 法德和解後哪一事件證明了君子和而不同的道理
君子和而不同主要是說明道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每個人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質,社會才能變得更加和諧。
③ 二戰後,法德這兩個世仇國家是如何和解的
一,有兩個偉大大度的國家領導人,阿登納和戴高樂。
二,都面臨嚴重的戰後經內濟恢復,馬歇容爾計劃把歐洲的戰後恢復連為一體,法德都離不開。
三,有了共同的敵人,蘇聯及華約集團。
四,北約的成立使成員國防務一體化,而德法又都是北約最重要的成員。
阿登納和戴高樂這兩位極有遠見的領導人起的作用最為明顯,有阿登納這樣的賢者領導戰後西德,是德國之福,他不僅積極推進西德的民主化,也大力推進德國溶入戰後西方社會,積極改善和法國關系。
歷史的進程中,往往一些有遠見的領導人起到關鍵作用,德法有阿登納和戴高樂,是推動兩國和解的極重要因素。又如;同在北約陣營的希臘和土耳其,一直是世仇,卻無任何和解。
④ 二戰後法國和德國合作的背景及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德兩國作為地區大國實現了從敵對到合作的轉變。通過走歐洲聯合道路,法德實現了和解,不僅成功地建立了德法親密的夥伴關系,而且兩國的深入合作,促使歐洲一體化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建立在歐洲一體化基礎上的法德合作已成為大國合作的典範。 實踐證明,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國家和區域的穩定和發展。特別是在區域一體化成為歷史發展潮流的今天,地區大國的合作在區域一體化中發揮著重要的核心作用,為地區一體化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力量,這對於促進區域合作深入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有必要研究戰後法德合作的歷史,分析德法合作成功的基礎和兩國推動歐洲一體化啟動的過程,從而為中日合作與東亞區域一體化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本文以大國合作以及區域一體化的基礎來建構本文的理論框架,介紹了二戰後初期法國、德國歐洲政策的形成以及早期歐洲一體化的嘗試,認為法德兩個世仇冤家在特殊的國際背景下產生了共同的利益,走歐洲一體化道路成為兩國實現各自國家利益的最佳方式。法德合作的思想基礎是歐洲政治精英提出的法德和解思想與歐洲聯合思想,現實基礎是兩國有合作的實力和意願,同時戰後初期美國的歐洲政策也是支持法德合作和歐洲一體化的。在內外部因素聯合促成下,法德合作需要解決的最大政治障礙在於魯爾問題,美國重新武裝德國,使法國不得不主動提出方案來徹底解決魯爾問題,舒曼計劃便是為解決魯爾問題而設計出來的絕佳方案。為了實施舒曼計劃,以阿登納、舒曼、莫內為代表的法德兩國的領導人與政治精英進行了協調與談判,在兩國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推動了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立,這是第一個具有超國家性質的機構,它既是法德和解的開端,同時標志著歐洲一體化的正式啟動。法德合作確立了兩國在歐洲一體化建設中的領導地位,也為歐洲煤鋼聯營設計了可行的制度和目標,奠定了歐洲一體化的框架和大體方向,對以後的歐洲一體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⑤ 法德和解歷史進程二戰後的法德為什麼可以
二戰德國慘敗元氣大傷,割讓東普魯士給蘇聯和波蘭,割讓西里西亞和西普魯士專波拉美尼亞和屬旦澤等地給波蘭,割讓魯爾(後來還給德國)阿爾薩斯和洛林寧根給法國,割讓石勒蘇益格-荷爾施泰因給丹麥,捷克和奧地利獨立領土損失接近一半,再加上本土幾乎在戰爭中成為廢墟,幾十年都不可能恢復元氣,沒有獨霸一方的能力。
國土被戰勝國肢解直到90年代才統一,聯邦德國取締了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民主制度,法國也是民主制度,兩個民主國家之間根本不可能發生戰爭,議會不會同意打不起來。
東德雖然實行社會主義制度,但作為附庸國,冷戰美蘇沒打起來。
統一之後德法都是北約和歐盟成員國,利益捆綁,和解無可厚非
⑥ 法德和解的時間
法德和解的時間應該是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因為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加上美蘇內兩個超容級大國成為歐洲主宰,法國和德國領導人都意識到只有這兩個歐洲大陸的強國團結起來,彌河矛盾,化解仇恨,才能共贏,在國際上有更高的影響力,因此以法國和德國為核心包括比利時,盧森堡等幾個國家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成立的歐洲煤鐵聯盟就是現在歐盟的前身。
⑦ 法德和解歷史進程
實際點說,二戰後是美蘇二分天下,法德為求自保,自然要合作!
⑧ 法德關系發展演變的原因和影響
70年中,法國三次(1870,1914,1940)遭到德國的入侵,又擔心戰後德國東山再起,重新構成對法國的威脅;出於對本國經濟利益的考慮(即需要魯爾地區和薩爾地區的煤鐵資源),在戰後初期法國主張肢解德國,建成像1871年以前那樣鬆散的聯邦,魯爾地區由國際管理,薩爾地區在經濟上與法國聯系。但是,法國的對德主張遭到決定德國民族命運和前途的美國和蘇聯的冷淡、抵制和反對。與此同時,法國和德國兩國的壟斷資本開始相互滲透,從而使兩國經濟逐漸加深了相互間的依賴。正是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加上要利用德國來加強法國在歐洲和世界上的地位的政治考慮,法國開始改變要肢解德國的立場,採取了和解的政策。戴高樂於1949年9月25日系統地論述了他的新見解:「總有那麼一天,在德國人民和法國人民之間有可能達成一種直接的、實際的協議。……將來會不會有一個歐洲,就要看日耳曼人和高盧人之間會不會直接達成協議。」戴高樂的新見解正好代表了第四共和國政府的看法。而正是法國採取了和解的政策,促進了法德兩國的接近,在第四共和國期間兩國開始建立經濟聯盟。
第五共和國初期,戴高樂把德國作為歐洲建設的關鍵。1958年9月,戴高樂與西德總理阿登納(Adenauer)舉行了第一次會談。在會談中,戴高樂指出歐洲聯合的極端重要性,而這種聯合首先要求巴黎和波恩的合作,使兩個民族言歸於好,並把兩者的力量和能力結合起來。通過談判,雙方達成了諒解、互通有無和科技交流的協議。從此揭開了法德關系史上的新的一頁。1962年9月戴高樂訪問德國把兩國關系推向高潮。他導致兩國於1963年1月23日簽訂了法德合作條約。根據條約規定,兩國政府就外交政策的重大問題、首先是共同利害的問題將定期磋商;法德兩國首腦每年進行兩次會晤,兩國外交部長每季度舉行一次會談。法德兩國還開展防務、教育和青年的交流。法德不僅取得了相互諒解,而且建立了密切的關系,形成了巴黎-波恩軸心。法德軸心構成了歐洲聯合的基礎,成為推進歐洲一體化向前發展的主要動力。
蓬皮杜執政期間,擔心西德經濟的發展導致在歐洲經濟共同體內的支配地位,對西德東方政策的疑慮和保留,決定接近美、蘇、英來抑制西德,因此法德關系有所鬆弛。但從總的方面來看,蓬皮杜為了推進西歐聯合,還是要藉助西德,在歐洲經濟共同體內部加強兩國間的合作。
吉斯卡爾·德斯坦認為,法德兩國是西歐聯合的基礎,應該把法德的關系推向縱深方向的發展。1978年,法德雙方為了加強政策協調,規定兩國首腦會晤從每年兩次增加到每年四次。
密特朗為了平息歐洲經濟共同體成員國對「法德軸心」提法的不滿,避免使用「法德軸心」,但為了歐洲建設的需要仍然要保持法德「特殊關系」。法德兩國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密切合作和緊密的配合,加速了歐洲一體化前進的步伐,並加深了兩國在各個方面的關系、特別是軍事方面的關系,如1986年2月法德兩國決定實行戰略和軍事合作和1987年3月兩國決定聯合生產一種新型武裝直升飛機,從而使兩國形成了某種「聯盟中的聯盟」。
希拉克當選總統後,大力調整外交政策,積極推動西歐建設。他為了維護法國大國的地位、對美國的「單邊主義」進行抗爭、造就歐洲一極,首先加強法德的合作,重申了「法德軸心」的重要性,指出「歐洲雙發動機」作為推動歐盟發展的聯合力量仍然有其現實的意義,在歐洲一體化中發揮關鍵性的作用。法德兩國首腦決定兩國首腦的非正式會晤今後將定期舉行,每6周到8周舉行一次,兩國外長每月會晤一次,以便加強法德兩國在歐洲建設政策的協調以及雙邊的合作。自此,法德從峰會到部長等各個級別的會議經常召開,就雙邊關繫到准備歐洲聯盟文件進行協調或起草。法德兩國從政治、經濟、貨幣、軍事、社會、文化、青年各個方面開展了密切的合作和交流。這在兩國關系史上是空前的,在國際關系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⑨ 二戰後,法國和德國(聯邦德國)由敵視轉為和解.下列各項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歷史事件是 A.原子能共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德國由敵視轉為和解的歷史事件:最早是歐洲煤鋼聯營的回建立(1951年)。答然後就是1957年又相繼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這三個組織又合並為歐洲共同體,即歐共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