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顯微鏡的發展歷史
最早的顯微鏡是十六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內商,或者容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2. 顯微鏡的發展史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或者另一位荷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2)電鏡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成像的原理:
1、光學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主要由目鏡、物鏡、載物台和反光鏡組成。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焦距不同。物鏡的凸透鏡焦距小於目鏡的凸透鏡的焦距。物鏡相當於投影儀的鏡頭,物體通過物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相當於普通的放大鏡,該實像又通過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經顯微鏡到人眼的物體都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反光鏡用來反射,照亮被觀察的物體。反光鏡一般有兩個反射面:一個是平面鏡,在光線較強時使用;一個是凹面鏡,在光線較弱時使用,可會聚光線。
2、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是根據電子光學原理,用電子束和電子透鏡代替光束和光學透鏡,使物質的細微結構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數下成像的儀器。
電子顯微鏡的分辨能力以它所能分辨的相鄰兩點的最小間距來表示。20世紀70年代,透射式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約為0.3納米(人眼的分辨本領約為0.1毫米)。
現在電子顯微鏡最大放大倍率超過300萬倍,而光學顯微鏡的最大放大倍率約為2000倍,所以通過電子顯微鏡就能直接觀察到某些重金屬的原子和晶體中排列整齊的原子點陣。
顯微鏡的保養
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一隻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後輕輕放在實習台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台上時,先放鏡座的一端,再將鏡座全部放穩,切不可使鏡座全面同時與檯面接觸,這樣震動過大,透鏡和微調節器的裝置易損壞。
3、顯微鏡須經常保持清潔,勿使油污和灰塵附著。如透鏡部分不潔時,用擦鏡紙輕擦,如有油污,先將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拭去。
4、顯微鏡不能在陽光下暴曬和使用。
5、接目鏡和接物鏡不要隨便抽出和卸下必須抽取接目鏡時,須將鏡筒上口凈用布遮蓋,避免灰塵落入鏡筒內。更換接物鏡時,卸下後應倒置在清潔的檯面下,並隨即裝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鏡的管內。
6、顯微鏡用完後,取下標本片,經聚光器降下,再將物鏡轉成「八」字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以免接物鏡與聚光器相碰。
7、顯微鏡應放在乾燥的地方,以防生霉。
3. 第一台掃描電鏡發明者
1926 Busch 發現電子可像光線經過玻璃透鏡偏折一般, 由電磁場的改變而偏折。1931德國物理學家Knoll 及Ruska 首先發展出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原型機。
發展歷史如下:
1873 Abbe 和Helmholfz 分別提出解像力與照射光的波長成反比。奠定了顯微鏡的理論基礎
1897 J.J. Thmson 發現電子
1924 Louis de Broglie (1929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提出電子本身具有波動的物理特性, 進一步提供電子顯微鏡的理論基礎
1926 Busch 發現電子可像光線經過玻璃透鏡偏折一般, 由電磁場的改變而偏折
1931德國物理學家Knoll 及Ruska 首先發展出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原型機
1937 首部商業原型機製造成功(Metropolitan Vickers 牌)
1938 第一部掃描電子顯微鏡由Von Ardenne 發展成功
1938~39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正式上市(西門子公司,50KV~100KV,解像力20~30Å)
1940~41 RCA 公司推出美國第一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解像力50 nm)
1941~63 解像力提升至2~3 Å (穿透式) 及100Å (掃描式)
1960 Everhart and Thornley 發明二次電子偵測器。
1965 第一部商用SEM出現(Cambridge)
1966 JEOL 發表第一部商用SEM(JSM-1)
1958年中國科學院組織研製
1959年第一台100KV電子顯微鏡 1975年第一台掃描電子顯微鏡DX3 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儀器廠(現北京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成功
1980年中科科儀引進美國技術,開發KYKY1000掃描電鏡
4. 山東師范大學電子顯微鏡歷史,簡介一下吧
山東師范大學應用電子顯微鏡的歷史吧?這個級別的學校估計在1980年代才開始見過電子顯微鏡,以後隨波逐流,能有啥出息呢?
5. 掃描電鏡的歷史
發展歷史
* 1873 Abbe 和Helmholfz 分別提出解像力與照射光的波長成反比。奠定了顯微鏡的理論基礎。
1897 J.J. Thmson 發現電子
1924 Louis de Broglie (1929 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提出電子本身具有波動的物理特性, 進一步提供電子顯微鏡的理論基礎。
* 1926 Busch 發現電子可像光線經過玻璃透鏡偏折一般, 由電磁場的改變而偏折。
1931德國物理學家Knoll 及Ruska 首先發展出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原型機。
1937 首部商業原型機製造成功(Metropolitan Vickers 牌)。
* 1938 第一部掃描電子顯微鏡由Von Ardenne 發展成功。
1938~39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正式上市(西門子公司,50KV~100KV,解像力20~30Å;)。
1940~41 RCA 公司推出美國第一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解像力50 nm)。
*1941~63 解像力提升至2~3 Å (穿透式) 及100Å (掃描式)
1960 Everhart and Thornley 發明二次電子偵測器。
1965 第一部商用SEM出現(Cambridge)
1966 JEOL 發表第一部商用SEM(JSM-1)
1958年中國科學院組織研製
1959年第一台100KV電子顯微鏡 1975年第一台掃描電子顯微鏡DX3 在中國科學院科學儀器廠(現北京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研發成功
1980年中科科儀引進美國技術,開發KYKY1000掃描電鏡
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是1965年發明的較現代的細胞生物學研究工具,主要是利用二次電子信號成像來觀察樣品的表面形態,即用極狹窄的電子束去掃描樣品,通過電子束與樣品的相互作用產生各種效應,其中主要是樣品的二次電子發射。
二次電子能夠產生樣品表面放大的形貌像,這個像是在樣品被掃描時按時序建立起來的,即使用逐點成像的方法獲得放大像。
6. 電子顯微鏡是如何發明的
198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德國柏林弗利茲-哈伯學院的恩斯特·魯斯卡(Ernst Ruska),以表彰他在30年代初發明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
研製電子顯微鏡的歷史實際上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人們在研究陰極射線的過程中發現陰極射線管的管壁往往會出現陽極的陰影。1987年布勞恩設計並製成了最初的示波管。這就為電子顯微鏡的誕生准備了技術條件。1926年布希(H.Busch)發表了有關磁聚焦的論文,指出電子束通過軸對稱電磁場時可以聚焦,如同光線通過透鏡時可以聚焦一樣,因此可以利用電子成像。這為電子顯微鏡做了理論上的准備。限制光學顯微鏡解析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的波長。由於電子束波長比光波波長短得多,可以預期運用電子束成像的電子顯微鏡得到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的解析度。
恩斯特·魯斯卡1906年12月25日生於德國巴登市海德堡。他的父親是柏林大學歷史學教授。1925~1927年,魯斯卡上中學時就喜歡工程,並在慕尼黑兩家公司學習電機工程。後隨父到了柏林,1928年夏進入柏林恰洛廷堡的柏林技術大學學習,在大學期間參加過高壓實驗室工作,從事陰極射線示波管的研究。從1929年開始,魯斯卡在組長克諾爾(M.Knoll)的指導下進行電子透鏡實驗。這對魯斯卡的成長很有益處。
1928~1929年期間,魯斯卡在參與示波管技術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利用磁透鏡和靜電透鏡使電子束聚焦成像的實驗研究,證實電子束照射下直徑為0.3毫米的光纜可以產生低倍(1.3倍)的像,並驗證了透鏡成像公式。這就為創制電子顯微鏡奠定了基礎。1931年,克諾爾和魯斯卡開始研製電子顯微鏡,他們用實驗證明了為要獲得同樣的焦距,使用包鐵殼的線圈,其安裝的線圈匝數要比不包鐵殼的線圈小得多。1931年4~6月,他們採用二級磁透鏡放大的電子顯微鏡獲得了16倍的放大率。通過計算他們認識到,根據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電子波長比光波波長短5個數量級,電子顯微鏡可能實現更高的解析度。他們預測未來的電子顯微鏡,當加速電壓為7.5萬伏,孔徑角為2×10-2弧度時,衍射限制的解析度將是0.22納米。
1932~1933年間,魯斯卡和合作者波里斯(Borries)進一步研製了全金屬鏡體的電子顯微鏡,採用包有鐵殼的磁線圈作為磁透鏡。為了使磁場更加集中,他們在磁線圈鐵殼空氣間隙中鑲嵌非磁導體銅環,並將鐵磁上、下殼體內腔的端部做成漏斗形(磁極靴),使極靴孔徑和間隙均減小到2毫米,而且焦距減小到3毫米。1932年3月,波里斯和魯斯卡將此項磁透鏡成果申請了德國專利。
1933年,魯斯卡在加速電壓7.5萬伏下,運用焦距為3毫米的磁透鏡獲得12 000倍放大率,還安裝了聚光鏡可以在高放大率下調節電子束亮度。他拍攝了解析度優於光學顯微鏡的鋁箔和棉絲的照片,並試驗採用薄試樣使電子束透射而形成電子放大像。
1934年魯斯卡以題為《電子顯微鏡的磁物鏡》的學位論文獲得柏林技術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34~1936年,魯斯卡繼續進行改進電子顯微鏡的實驗研究。他採用了聚光鏡以產生高電流密度電子束來實現高倍放大率成像,採用物鏡和投影鏡二級放大成像系統。可是,當時他們的發明並未立即獲得學術界和有關部門承認,魯斯卡和波里斯努力地說服人們,使他們相信可以研製出性能超過光學顯微鏡的電子顯微鏡。他們多次到政府和工業研究部門以爭取財政支持。經過3年的奔走,1937年春西門子-哈斯克公司終於同意出資建立電子光學和電子顯微學實驗室。許多青年學者紛紛前來參加研究工作。
恩斯特·魯斯卡從1937年開始著手研製商品電子顯微鏡,1938年製成兩台電子顯微鏡,且帶有聚光鏡,配以具有極靴的物鏡及投影鏡,備有更換樣品、底片的裝置,可獲得30 000倍放大率的圖像。恩斯特·魯斯卡的弟弟哈爾墨特·魯斯卡(Helmut Ruska)和其他醫學家立刻用來研究噬菌體等,獲得很大的成功。1939年西門子公司製造的第一台商品電子顯微鏡終於問世。同年,電子顯微鏡首次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展出,引起廣泛注意。1940年,在恩斯特·魯斯卡提議下,西門子-哈斯克公司將上述實驗室發展為第一個電子顯微鏡開放實驗室,由哈爾墨特·魯斯卡任主任。實驗室裝備了4台電子顯微鏡,接納各國學者前來做研究工作,推動了電子顯微鏡在金屬、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在魯斯卡工作的影響下,歐洲各國科學家先後也開始了電子顯微鏡的研究和製造工作。
恩斯特·魯斯卡及其合作者幾十年來孜孜不倦地為改進電子顯微鏡辛勤工作,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電子顯微鏡為人們觀察物質微觀世界開辟了新的途徑。在50年代中期製成的中、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能夠觀察晶體缺陷,促進了固體物理、金屬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發展。在70年代出現的超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使人們能夠直接觀察原子。這對於固體物理、固體化學、固體電子學、材料科學、地質礦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恩斯特·魯斯卡在198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年多後於1988年5月27日在德國柏林去世,他的一生完全貢獻於電子顯微鏡事業。繼他之後,不僅有高壓電鏡和掃描電鏡問世,而且還出現了另一種原理完全不同的顯微鏡,這就是1982年發明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是通向微觀世界的又一項有力武器。
7. 電子顯微鏡是誰發明的
電子顯微鏡的發明 恩斯特·奧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魯斯卡(德語: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生於德國巴登市海德堡—1988年5月27日柏林),西德物理學家,電子顯微鏡的發明者,198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魯斯卡研製電子顯微鏡的歷史實際上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人們在研究陰極射線的過程中發現陰極射線管的管壁往往會出現陽極的陰影。1987年布勞恩設計並製成了最初的示波管。這就為電子顯微鏡的誕生准備了技術條件。1926年布希(H.Busch)發表了有關磁聚焦的論文,指出電子束通過軸對稱電磁場時可以聚焦,如同光線通過透鏡時可以聚焦一樣,因此可以利用電子成像。這為電子顯微鏡做了理論上的准備。限制光學顯微鏡解析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的波長。由於電子束波長比光波波長短得多,可以預期運用電子束成像的電子顯微鏡得到比光學顯微鏡高得多的解析度。 恩斯特·魯斯卡1906年12月25日生於德國巴登市海德堡。他的父親是柏林大學歷史學教授.1925年-1927年,恩斯特上中學時就喜歡工程.並在慕尼黑兩家公司學習電機工程。後隨父到了柏林,1928年夏進入柏林恰洛廷堡的柏林技術大學學習,在大學期間參加過高壓實驗室工作,從事陰極射線示波管的研究。從1929年開始,魯斯卡在組長克諾爾(M.Knoll)的指導下進行電子透鏡實驗。這對魯斯卡的成長很有益處。 1928~1929年期間,魯斯卡在參與示波管技術研究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利用磁透鏡和靜電透鏡使電子束聚焦成像的實驗研究,證實電子束照射下直徑為0.3毫米的光纜可以產生低倍(1.3倍)的像,並驗證了透鏡成像公式。這就為創制電子顯微鏡奠定了基礎。1931年,克諾爾和魯斯卡開始研製電子顯微鏡,他們用實驗證明了為要獲得同樣的焦距,使用包鐵殼的線圈,其安裝的線圈匝數要比不包鐵殼的線圈小得多。1931年4~6月,他們採用二級磁透鏡放大的電子顯微鏡獲得了16倍放大率。通過計算他們認識到,根據得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電子波長比光波波長短5個數量級,電子顯微鏡可能實現更高的解析度。他們預測未來的電子顯微鏡,當加速電壓為7.5萬伏,孔徑角為2×10-2弧度時,衍射限制的解析度將是0.22納米。 1932~1933年間,魯斯卡和合作者波里斯(Borries)進一步研製了全金屬鏡體的電子顯微鏡,採用包有鐵殼的磁線圈作為磁透鏡。為了使磁場更加集中,他們在磁線圈鐵殼空氣間隙中鑲嵌非磁導體銅環,並將鐵磁上、下殼體內腔的端部做成漏斗形(磁極靴),使極靴孔徑和間隙均減小到2毫米,而且焦距減小到3毫米。1932年3月,波里斯和魯斯卡將此項磁透鏡成果申請了德國專利。 1933年,魯斯卡在加速電壓7.5萬伏下,運用焦距為3毫米的磁透鏡獲得12000倍放大率,還安裝了聚光鏡可以在高放大率下調節電子束亮度。他拍攝了解析度優於光學顯微鏡的鋁箔和棉絲的照片,並試驗採用薄試樣使電子束透射而形成電子放大像。 1934年魯斯卡以題為《電子顯微鏡的磁物鏡》的學位論文獲得柏林技術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34~1936年,魯斯卡繼續進行改進電子顯微鏡的實驗研究。他採用了聚光鏡以產生高電流密度電子束來實現高倍放大率成像,採用物鏡和投影鏡二級放大成像系統。可是,當時他們的發明並未立即獲得學術界和有關部門承認,魯斯卡和波里斯努力地說服人們,使他們相信可以研製出性能超過光學顯微鏡的電子顯微鏡。他們多次到政府和工業研究部門以爭取財政支持。經過3年的奔走,1937年春西門子-哈斯克公司終於同意出資建立電子光學和電子顯微鏡實驗室。許多青年學者紛紛前來參加研究工作。 恩斯特·魯斯卡從1937年開始著手研製商品電子顯微鏡,1938年製成兩台電子顯微鏡,且帶有聚光鏡,配以具有極靴的物鏡及投影鏡,備有更換樣品、底片的裝置,可獲得30000倍放大率的圖像。恩斯特·魯斯卡的弟弟哈爾墨特·魯斯卡(Helmut Ruska)和其他醫學家立刻用來研究噬菌體等,獲得很大的成功。1939年西門子公司製造的第一台商品電子顯微鏡終於問世。同年,電子顯微鏡首次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上展出,引起廣泛注意。1940年,在恩斯特·魯斯卡提議下,西門子-哈爾墨特·魯斯卡任主任。實驗室裝備了4台電子顯微鏡,接納各國學者前來做研究工作,推動了電子顯微鏡在金屬、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在魯斯卡工作的影響下,歐洲各國科學家先後開始了電子顯微鏡的研究和製造工作。 恩斯特·魯斯卡及其合作者幾十年孜孜不倦地為改進電子顯微鏡辛勤工作,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電子顯微鏡為人們觀察物質微觀世界開辟了新的途徑。在50年代中期製成的中、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能夠觀察浸提缺陷,促進了固體物理、金屬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發展。在70年代出現的超高解析度電子顯微鏡使人們能夠直接觀察原子。這對於固體物理、固體化學、固體電子學、材料科學、地質礦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繼他之後,不僅有高壓電鏡和掃描電鏡問世,而且還出現了另一種原理完全不同的顯微鏡,這就是1982年發明的掃描隧道顯微鏡。掃描隧道顯微鏡是通向微觀世界的又一項有力武器。 (以上是趣味科學叢書中《奇妙的發明》下所錄用的)
8. 顯微鏡的來歷及發展史
最早的顯微鏡是16世紀末期在荷蘭製造出來的。發明者是亞斯·詹森,荷蘭眼鏡商,回或者另一位荷答蘭科學家漢斯·利珀希,他們用兩片透鏡製作了簡易的顯微鏡,但並沒有用這些儀器做過任何重要的觀察。
後來有兩個人開始在科學上使用顯微鏡。第一個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他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一種昆蟲後,第一次對它的復眼進行了描述。第二個是荷蘭亞麻織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學會了磨製透鏡。他第一次描述了許多肉眼所看不見的微小植物和動物。
1931年,恩斯特·魯斯卡通過研製電子顯微鏡,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場革命。這使得科學家能觀察到像百萬分之一毫米那樣小的物體。1986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獎。
(8)電鏡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顯微鏡是人類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物之一。在它發明出來之前,人類關於周圍世界的觀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鏡幫助肉眼所看到的東西。
顯微鏡把一個全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的視野里,人們第一次看到了數以百計的「新的」微小動物和植物,以及從人體到植物纖維等各種東西的內部構造。顯微鏡還有助於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有助於醫生治療疾病。
9. 透射電子顯微鏡的歷史
恩斯特·阿貝最開始指出,對物體細節的解析度受到用於成像的光波波長的限制,因此使用光學顯微鏡僅能對微米級的結構進行放大觀察。通過使用由奧古斯特·柯勒和莫里茨·馮·羅爾研製的紫外光顯微鏡,可以將極限解析度提升約一倍。然而,由於常用的玻璃會吸收紫外線,這種方法需要更昂貴的石英光學元件。當時人們認為由於光學波長的限制,無法得到亞微米解析度的圖像。
1858年,尤利烏斯·普呂克認識到可以通過使用磁場來使陰極射線彎曲。這個效應早在1897年就由曾經被費迪南德·布勞恩用來製造一種被稱為陰極射線示波器的測量設備,而實際上早在1891年,里克就認識到使用磁場可以使陰極射線聚焦。後來,漢斯·布斯在1926年發表了他的工作,證明了制鏡者方程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用於電子射線。
1928年,柏林科技大學的高電壓技術教授阿道夫·馬蒂亞斯讓馬克斯·克諾爾來領導一個研究小組來改進陰極射線示波器。這個研究小組由幾個博士生組成,這些博士生包括恩斯特·魯斯卡和博多·馮·博里斯。這組研究人員考慮了透鏡設計和示波器的列排列,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找到更好的示波器設計方案,同時研製可以用於產生低放大倍數(接近1:1)的電子光學原件。1931年,這個研究組成功的產生了在陽極光圈上放置的網格的電子放大圖像。這個設備使用了兩個磁透鏡來達到更高的放大倍數,因此被稱為第一台電子顯微鏡。在同一年,西門子公司的研究室主任萊因霍爾德·盧登堡提出了電子顯微鏡的靜電透鏡的專利。 1927年,徳布羅意發表的論文中揭示了電子這種本認為是帶有電荷的物質粒子的波動特性。TEM研究組直到1932年才知道了這篇論文,隨後,他們迅速的意識到了電子波的波長比光波波長小了若干數量級,理論上允許人們觀察原子尺度的物質。1932年四月,魯斯卡建議建造一種新的電子顯微鏡以直接觀察插入顯微鏡的樣品,而不是觀察格點或者光圈的像。通過這個設備,人們成功的得到了鋁片的衍射圖像和正常圖像,然而,其超過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的特點仍然沒有得到完全的證明。直到1933年,通過對棉纖維成像,才正式的證明了TEM的高解析度。然而由於電子束會損害棉纖維,成像速度需要非常快。
1936年,西門子公司繼續對電子顯微鏡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目的使改進TEM的成像效果,尤其是對生物樣品的成像。此時,電子顯微鏡已經由不同的研究組製造出來,如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製造的EM1設備。1939年,第一台商用的電子顯微鏡安裝在了I. G Farben-Werke的物理系。由於西門子公司建立的新實驗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次空襲中被摧毀,同時兩名研究人員喪生,電子顯微鏡的進一步研究工作被極大的阻礙。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魯斯卡在西門子公司繼續他的研究工作。在這里,他繼續研究電子顯微鏡,生產了第一台能夠放大十萬倍的顯微鏡。這台顯微鏡的基本設計仍然在今天的現代顯微鏡中使用。第一次關於電子顯微鏡的國際會議於1942年在代爾夫特舉行,參加者超過100人。隨後的會議包括1950年的巴黎會議和1954年的倫敦會議。
隨著TEM的發展,相應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被重新研究,而在1970年芝加哥大學的阿爾伯特·克魯發明了場發射槍,同時添加了高質量的物鏡從而發明了現代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這種設計可以通過環形暗場成像技術來對原子成像。克魯和他的同事發明了冷場電子發射源,同時建造了一台能夠對很薄的碳襯底之上的重原子進行觀察的掃描透射電子顯微鏡。
10. 顯微鏡發展歷史 要30字
很早以前,人們就知道某些光學裝置能夠「放大」物體。比如在《墨經》裡面就記載了能內放大物容體的凹面鏡。1675年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用顯微鏡發現了十分微小的原生動物和紅血球,甚至用顯微鏡研究動物的受精作用。列文虎克掌握了很高的磨製鏡片的技藝,製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精緻的可以放大270倍的顯微鏡。以後幾百年來,人們一直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微觀和探索眼睛看不到的世界,但是由於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只能達到光波的半波長左右,這樣人類的探索受到了限制。進人20世紀,光電子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1933年德國人製成了第一台電子顯微鏡後,幾十年來,又有許多新型的顯微鏡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