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人物武則天

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人物武則天

發布時間:2021-03-03 19:31:22

㈠ 四川最出名的人物有誰

古代名人
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 嫘祖,黃帝軒轅氏之妻,發明養蠶 萇弘(前575~前492),四川資中人,孔子之師,死後血液化碧 紀信,字成,巴郡閬中(今四川省西充縣地秦屬閬中)人。 武則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廣元)人,祖籍並州(今山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楊貴妃(719~756),即楊玉環,蜀州(今四川崇州)人,祖籍蒲州(今山西),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劉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貢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文化名人
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 卓文君:西漢臨邛(今成都邛崍)人,漢代才女 司馬相如:字長卿,南充人,西漢文學家,大辭賦家 揚雄:字子雲,成都郫縣人,西漢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王褒:字子淵,資陽人,西漢文學家,辭賦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 陳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學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 薛濤: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詩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國詩人,才女 黃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畫家 歐陽修:生於綿陽,祖籍江西廬陵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眉山人。 張問陶:號船山,船山區人(今蓬溪縣金橋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乾嘉詩壇泰斗、著名書畫家 李調元:號雨村,(1734~1803),德陽羅江人,中國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 郭沫若:近代著名作家 ,樂山沙灣人 張大千:國畫大師,內江人 趙完璧:國畫大師,(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鎮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2005),成都人 艾蕪: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楊朝熙,安縣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當代著名詩人 劉心武:成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家 魏明倫:內江人,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
軍事名人
劉湘(1888~1938),四川大邑縣人,民國軍閥,號稱四川王 鄧小平(1904~1997),四川廣安人,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 家,中國共產黨,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㈡ 出生於四川的歷史名人有哪些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資中(今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昆侖鄉墨池壩)人。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與揚雄並稱「淵雲」。
落下閎(前156年—前87年),西漢天文學家,字長公,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他和鄧平、唐都等合作創制的歷法,優於同時提出的其他17種歷法。
司馬相如(約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長卿,蜀郡成都人,西漢辭賦家,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
卓文君(公元前175年—公元前121年),原名文後,西漢時期蜀郡臨邛(今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人,西漢才女,司馬相如之妻。
揚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雲,西漢官吏、學者。西漢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區 )人。揚雄是繼司馬相如之後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
王平(?—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人,籍貫益州。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
秦宓(?—226年),字子敕。廣漢綿竹(今四川德陽北)人。三國蜀漢時謀臣,善舌辯。
譙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今四川西充槐樹鎮)人,三國時期蜀漢學者、官員。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陳子昂(公元659~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
黃筌(約 903-965)五,代時西蜀畫院的宮廷畫家,〔字要叔,成都(今屬四川)人。
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學家、大臣。
楊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號石齋,四川成都府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學家楊慎之父。
楊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才子之首。

㈢ 南充明代有哪些歷史文化名人

首批公布的十大四川歷史名人包括: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
南充名人:
黃輝(15551612),字平倩、昭素,號慎軒,又號怡春居士、鐵庵居士、無知居士、蓮花中人、雲水道人。南充人,明朝詩人、書法家,明光宗朱常洛老師。萬曆17年(1589)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後為編修。與公安派袁宗道等人結成蒲桃社,飲酒談禪。後去職歸鄉閑居。萬曆39年(1611)復官,升任少詹事兼侍讀學士,次年病卒。被追贈為禮部右侍郎。
四川眉山人蘇東坡舉世聞名。在明朝的四川,有一個被稱為「東坡第二人」的名人,卻不為人知。四川省江夏文化研究會會長黃龍,鄭重推薦他和研究會專家、學者最為推崇的四川歷史名人、今南充市西充縣扶君鄉黃家溝村人、明朝明光宗朱常洛的老師、侍讀學士黃輝。
黃龍說,在《明史·列傳·文苑四》《明清檔案》《四川通志》與清嘉慶《南充縣志》、湖南寧鄉縣花明樓鎮泉塘坪《黃氏族譜》、台灣《黃氏族譜》等史籍和族譜中,都有關於黃輝的記載。南充文廟中有黃輝畫像和簡介,南充城區北湖公園東門,有南充籍明朝四大文化名人塑像,黃輝位列其中。2016年1月,建在黃家溝村的黃輝書法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黃輝的詩和書法很有名氣。他的詩歌清新自持,為文古勁,是公安派的重要作家,與公安派的主將陶望齡齊名。他的書法,為明朝「四大家」(邢侗、黃輝、米萬鍾、董其昌)之一,與董其昌齊名。時人稱譽他「詩書雙絕」,今人詩贊:「從今詩苑書壇史,記下東坡第二人。」
明朝父子宰相:陳以勤、陳於陛
陳以勤(1511年—1586年),字逸甫,號松谷,別號青居山人。明四川南充人,北宋宰相陳堯佐之後,明朝中期名臣。
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後為裕王講官,遷修撰,進洗馬。因為為裕王講官九年,有羽翼之功,而深自晦匿,於是裕王曾書「忠貞」二字賜之。父喪除,還為侍讀學士,掌翰林院。進太常卿,領國子監。擢禮部右侍郎,尋轉左,改吏部,掌詹事府。
陳於陛,明四川南充人,字元忠,號玉壘;隆慶二年進士,明朝萬曆年禮部尚書、陳以勤之子。
萬曆二十一年(1593)官至禮部尚書,領詹事府事。次年預修國史,任副總裁,兼東閣大學士,預機務。疏請神宗勤政,不被採納。終官南京戶部尚書,謚文憲。著有《意見》、《萬卷樓集》。

㈣ 四川唐代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四川地靈人傑,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它地處東西交融、南北過渡的地理位置,多年來既有利於揉合吸收東西民族之長,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沖。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文明的精華,哺育出了巴蜀地區光輝燦爛的文化。 在歷史的長河中,四川是人才薈萃的地方。眾多歷史人物或出生於四川,或成長於四川,或在蜀地為官,或游覽於蜀地,多有遺址或紀念物留存,並留下了千古佳句與著名詩篇。李太白曾從這里杖劍遠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懷鄉;陳子昂、白居易、蘇東坡、陸放翁、黃庭堅、楊升庵、張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燦爛的明星,輝耀著這片浪漫的大地。劉皇叔白帝託孤,諸葛亮六齣歧山,武則天皇澤「相會」 ,唐玄宗劍閣聞鈴,元憲宗「上帝折鞭」 ,多少忠臣怨主,幾許盛衰歡悲,都留在了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間,留給了風雨樓台,暮鼓晨鍾……

古代歷史名人:
諸葛亮
李白
蘇軾
杜甫
司馬相如
李冰
落下閎
文翁
楊慎
絨靖更郭堅木參
秦九韶
譙周
梁令瓚
李調元
李雄
黃峨
黃筌
花蕊夫人
魏了翁
唐慎微
揚雄
蠶叢
薛濤
張問陶
常璩
陳壽
陳子昂
......

四川名人錄(自古川中多豪傑啊)
四川,水旱從人,物華天寶,號稱「天府之國」。巴山蜀水,天下馳譽;巴蜀俊秀,自古風流。
四川人的「敢為天下先」也是有名的。我想用事實來回答:
秦代的蜀中太守李冰,開都江堰,功在千秋;當年為了愛情而「私奔」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留下「千里共嬋娟」佳句的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中國最早的貨幣「交子」就出現在四川;青城王小波的農民起義;為推翻清政府而捨生取義的「范大將軍」;現代史上著名的郭沫若、張大千、巴金等文人;為民族解放保家衛國而英勇獻身的趙一曼、黃繼光等; 1976年的「四.五運動」,成都人的積極參與;改革開放,四川廣漢向陽公社率先進行農村改革;那年美國轟炸我駐南聯盟使館,成都人立即行動舉行了影響巨大的示威遊行 ……

政治方面:武則天、鄧小平、陳毅、聶榮臻、劉伯承、羅瑞卿……
文學方面:蘇東坡、李白、陳子昂、李商隱、揚雄、司馬相如、陳壽、郭沫若……青蓮詩,東坡詞,相如賦,此三者獨步天下!所以說「天下文章出四川」。
美術方面:張大千、石魯、蔣兆和、王朝聞、謝無量……
體育方面:高敏、梁艷、陳龍燦、張山……簡直是群星璀璨
軍事上:
元帥-----朱德、陳毅、劉伯承、聶榮臻
共和國大將-----羅瑞卿
開國上將------陳伯鈞、張愛萍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
鄧小平老太爺就不用多說了吧
還有著名的民主人士---張瀾、吳玉章;民國元老-------張群
黃繼光、邱少雲、趙一曼不用說了都知道
為人民服務------張思德
被孫中山追贈為大將軍的辛亥革命志士-------喻培倫,
戊戌六君子中的--------劉光第、楊銳
當代的少年英雄--------賴寧;
千古第一女皇--------武則天;
「詩仙」--------李白不用吹了吧;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
夫妻大家----------司馬相如、卓文君;
唐宋八大家中的---------蘇洵、蘇軾、蘇轍,這些有幾個能比啊;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子雲亭乃西漢文學大師---------揚雄的故居哦
明代大學者-----------楊慎(狀元)
古代還有:王昭君、女詩人薛濤、花蕊夫人;
西漢天文學家、創造太初歷的--------落下閎;
著名記者------------范長江
晏陽初先生(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和鄉村改造奠基人),知道的人不多,1943年他與愛因斯坦等人一道被評為"現代世界最有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之一
民族音樂學的奠基人——王光祈
當代史學大師---------徐中舒
文藝界的左聯雙璧----------沙汀和艾蕪
文壇泰斗----郭沫若、巴金
阿來、郭敬明也不錯嘛
南張北齊中的-------張大千
現在的中國首富-----------劉永好兄弟
劉曉慶、李丹陽、王小丫、容中爾甲、彝人組合都知道吧
回答人的補充 2009-10-12 18:13 古代
大禹 四川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 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故事,如今對無數當地救援人員來說是真實寫照
李白 四川江油人(一說)
武則天 四川廣元人首個女皇帝
蘇東坡 四川眉山市人,大文學家,蘇氏三父子均才學,書法之深厚為歷史罕見
司馬相如 四川南充人西漢大文學家,有辭宗之稱,與卓文君的愛情為千古佳話
陳壽 四川南充人陳氏三狀元之一,《三國志》作者
陳子昂 四川射洪人大文學家代表《登幽州台歌》名句「念

㈤ 四川有哪些歷史名人

1.大禹(約公元前21世紀)
夏代建立者,出生於今四川阿壩州境內。他領導人民疏通江河,興修溝渠,發展農業。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因治水有功,被舜選為繼承人,舜死後即位。劃定天下九州,鑄造九鼎,第一次確立了君主世襲的政治制度。
2.李冰(約公元前3世紀)
戰國時代卓越的水利工程專家。秦昭王時期(前276—前251年)為蜀郡太守,主持設計和興建都江堰,鑿離堆(玉壘山),鑿溷崖(今夾江),治洛水(今什邡),導汶井江(今邛崍),開廣都鹽井等全蜀重大工程。
3.落下閎(約公元前2世紀)
西漢民間天文學家。復姓落下,名閎,字長公,巴郡閬中(今屬四川)人。元封年間受武帝徵聘,官居太史待詔。曾與鄧平、唐都創制《太初歷》。測定過二十八宿赤道距離(赤經差)。首次提出交食周期,以135個月為「朔望之會」。
4.揚雄(公元前53年-後18年)
字子雲,蜀郡成都人。西漢末年經學家、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文學家。揚雄的漢賦與司馬相如齊名,位列漢賦四大家之一。他著述的《太玄》構建了以天文歷法為基礎,以「玄」為最高范疇,以陰陽五行為骨架的獨特哲學體系。
5.諸葛亮(181年-234年)
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漢琅邪陽都(山東沂南)人。自公元213年入川,到234年病逝,治蜀施政達二十一年之久。他勵精圖治,革除弊政,廣任賢才,注重法治;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力圖興復漢室,一統天下。
6.武則天(624年-705年)
唐高宗皇後、武周皇帝。公元690—705年在位。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逝後,她臨朝稱制。載初元年(690年)自稱聖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她重視農桑,輕徭薄賦;廣開言路,注意納諫;發展科舉,開創殿試制度,開啟了「開元之治」的唐朝盛世。
7.李白(701年—762年)
唐代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少年即顯露才華,出入蜀中名山,晚年漂泊困苦,卒於當塗。李白是一個站在時代頂峰的詩人,其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是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

㈥ 四川出了幾個歷史有名的人物了

落下閎(hóng),(前156年—前87年),巴郡閬中(今四川閬中)人,中國西漢民間天文學家。編寫了《太初歷》
嫘祖,黃帝軒轅氏之妻,發明養蠶。
萇弘(前575~前492),四川資陽人,孔子之師,死後血液化碧。
紀信,字成,巴郡閬中(今四川省西充縣地秦屬閬中)人。
武則天(624~705),利州(今四川廣元)人,祖籍並州(今山西),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
張思訓,四川(現:巴中市巴州區)人。北宋天文學家。 曾是司天監學生,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張思訓造出以水銀(避免溫度變化影響)為動力流體的水運「渾象」
陳摶(872年—989年)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
秦九韶(1208年-1261年),四川安岳人,南宋官員、數學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著作《數書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術、三斜求積術和秦九韶演算法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重要貢獻。
張鵬翮(1649—1725),清四川遂寧縣(今蓬溪縣人)人,系清代名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為清代蜀人官位最顯赫者。
楊銳(1857—1898),字叔嶠,四川綿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劉光第(1859~1898年),四川自貢人,「戊戌六君子」之一,清末維新派著名愛國詩人。
文化名人陳壽: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
卓文君:西漢臨邛(今成都邛崍)人,漢代才女。
司馬相如:字長卿,南充蓬安人,西漢文學家,大辭賦家。
嚴君平,四川郫縣人,揚雄之師。西漢道家學者,思想家。
揚雄:字子雲,成都郫縣人,西漢辭賦家、哲學家、語言學家。
王褒:字子淵,資陽人,西漢文學家,辭賦家。
袁天罡:成都人,唐代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
陳子昂:字伯玉,射洪人,唐初文學家。
李白:字太白,江油人。詩仙
薛濤:字洪度,幼年流寓成都直至去世,唐朝才女,詩人。
花蕊夫人:成都青城人,五代十國詩人,才女。
黃筌:字要叔,成都人,五代西蜀畫家。
歐陽修:生於綿陽,祖籍江西廬陵。
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眉山人。
張問陶(1764—1814),號船山,清四川遂寧縣人(現蓬溪縣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乾嘉詩壇泰斗、著名書畫家。
李調元:號雨村,(1734~1803),德陽羅江人,中國清代戲曲理論家,詩人,川菜川劇之父。
郭沫若:現代著名作家,樂山沙灣人。
張大千:國畫大師,內江人。
趙完璧:國畫大師,(1904-1994),四川南充市大通鎮人。
巴金:原名李堯棠(1904~2005),成都人,中國作協原主席。
艾蕪:成都新繁(今成都市新都區)人,著名作家。
沙汀:原名楊朝熙,安縣人(1904-1992),作家。
流沙河:成都青白江人,當代著名詩人。
劉心武:成都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家。
魏明倫:內江人,當代著名戲劇家、辭賦作家。
袁庭棟,男,1940年生,四川綿竹人,著名巴蜀文化學者。
晏陽初:四川巴中人(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7日),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

㈦ 為什麼首批四川歷史名人10位中沒有一位武將產生!!

四川首批歷史名人出爐,包括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等10人,涵蓋政治、文化、科學等領域。
軍事這方面的是諸葛
老鐵,沒毛病的給個雙擊

㈧ 四川從古至今的名人有哪些

1、秦良玉

秦良玉,字貞素,四川忠州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萬曆二十七年,楊應龍在播州作亂,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率領三千人隨李化龍前往征討,秦良玉率領五百精兵押運糧草,與副將周國柱扼守鄧坎。

萬曆二十八年,楊應龍軍趁李化龍大軍在營中大擺筵席發動襲擊,秦良玉與丈夫當先將其擊敗,而後乘勝追擊,接連攻破金築關等七個營寨。而後又協助酉陽各路官軍攻取桑木關,大破楊應龍軍,秦良玉為南川路戰功第一,但楊應龍兵敗身死之後,秦良玉卻不自報軍功。

2、蘇軾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葯、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

3、鄧小平

鄧小平,原名鄧先聖,學名鄧希賢,四川廣安人。鄧小平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的主要創立者 。

鄧小平為解決香港、澳門、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提出「一個中國,兩種制度」的構想。在他的主持下,中國同美國建立了外交關系,同日本締結了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恢復了中蘇兩黨兩國的關系,發展了同周邊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友好關系。

4、王健林

王健林,男。1954年10月24日生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89年起擔任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9年3月,王健林以226億美元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36位。

2015年12月,王健林以8000萬英鎊(約7.72億人民幣元)的價格在倫敦最富有的「富人街」買下一處豪宅。王健林這次購置房產的行動也導致英國政府得以收入英國歷史上創紀錄的一筆950萬英鎊的購房印花稅。

5、郭沫若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在書法藝術方面,郭沫若同樣成就不凡,在現代書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郭沫若以「回鋒轉向,逆入平出」為學書執筆8字要訣。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被世人譽為「郭體」。郭沫若以行草見長,筆力爽勁灑脫,運轉變通,韻味無窮;

㈨ 武則天人物簡介

武則天(624年-年12月16日[1]),自名武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後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智略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有《垂拱集》、《金輪集》,今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十六首。

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所以使得賢才輩出。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

(9)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人物武則天擴展閱讀:

毛澤東眼中的武則天:

毛澤東說:「你說武則天不簡單,我也覺得她不僅不簡單,簡直是了不起。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我看過野史,把她寫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榷。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

毛澤東還談武則天立碑的事: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是由後人去評論。

毛澤東表達了他對武則天基本肯定的態度,他欣賞武則天是個有作為、敢作敢為的女皇帝,他贊揚武則天的智慧和自知之明。

㈩ 武則天的所有資料以及歷史

一代女皇武則天

唐高宗李治皇後,後為周則天皇帝,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東)人。武則天14歲時,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則天入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復召入宮,拜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後、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655)高宗立武氏為皇後。王皇後被廢不久,即與蕭淑妃同被則天害死。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自顯慶末年起,乘高宗體弱多病之機,遂專國柄,威勢日重。上元元年(674),高宗稱「天皇」,武後稱「天後」,宮中稱為「二聖」。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則天臨朝稱制。嗣聖元年(684)二月,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制。則天於天授元年(690)稱帝,國號周。廢睿宗為皇嗣,改東都洛陽為神都。

武則天的一生
武則天,名曌,山西省文水縣南徐村人。生於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龍元年(705年),享年82歲。67歲登基稱帝,在位15年。退位後,唐中宗李顯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死後謚號「則天大聖皇後」。從此,「則天」二字逐漸代替其名,傳至今日,人們都稱之為武則天。

出身官宦之家

武則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縣的第八代子孫。北魏時,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書、晉陽公,食邑於文水,賜田50頃。這塊封邑大約占據著南徐至北徐兩村之地。在這塊土地上至今仍留有和武氏家族有關的古跡,如則天廟、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轅城等。其父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淵的開國功臣,歷任井鉞將軍右廂衛、工部尚書,封應國公。

在唐太宗朝,歷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荊州大都督。貞觀九年(635年),卒於荊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歲。其母楊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楊達之女,自幼篤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養,42歲嫁武士彟為繼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則天是其次女。武則天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官宦之家。

武則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後來是聖神皇帝,關於她的事跡被人們傳為神話故事的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傳說,至今,四川廣元還留有望雲鋪的地名。相傳,唐代火井令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關山上看見利州方向有王氣,又往西南走了15里到望雲鋪,見利州上空祥雲累累,說:「王氣至。」武土彟聽說他善長相面,便邀至府上。當時武則天尚在強褓懷中,穿男孩服裝,袁天罡看後說:「龍瞳風頸,富貴之極。」又反復細看說:「若是女當為天子。」又如正月二十三日婦女遊河灣,是四川廣元一年一度的民間例會,相傳這天是武則天的生日。還有則天婆婆梳妝樓、則天壩等遺跡與傳說。

從才人到皇後

貞觀十一年(637年),14歲的武則天受召入宮。臨別時,母親楊氏傷心慟哭,武則天卻泰然處之,安慰母親說:「見天子庸知非福?何兒女悲夫?」由此小事已可看出武則天從小即見識非凡。

武則天入宮之初被冊封為才人,但10多年過去了,武則天既無子女也沒有被提升,可見她在當時的處境並不十分理想。然而,武則天卻時時在尋找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政治抱負。一次,唐太宗得到一匹烈馬,名號「獅子驄」,沒有人能夠馴服,唐太宗為此嘆息不已。當時武則天侍侯在側,她勇敢地提出馴馬的要求,說:「妾能馭之,然需三物,一鐵鞭,二鐵錘,三匕首。鐵鞭擊之不服,則以鐵錘錘其首;又不服,則以匕首斷其喉。馬供人騎,若不能馴服要它何用。」唐太宗聽了誇獎她的膽略。這也正是日後武則天的一條馭政之道。之後,她逐漸與太子李治志趣相投,關系密切。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按當時宮廷常規,武則天出家為尼。兩年的尼姑生活使她全面地回顧了宮廷生活的富貴與艱險,在政治上日趨成熟。

永徽二年(651年)八月,武則天再次回到自己生活過的唐朝皇官。這是她與唐高宗李治的共同要求,同時還有著另一層復雜的背景,這就是王皇後在宮中受到蕭淑妃爭寵的困擾,迫切希望借武則天回宮來離間皇帝對蕭淑妃的寵愛之情。武則天回宮之初,也只是宮女身份,安排王皇後身邊。武則天出於政治上的要求,聰明乖巧,「卑詞曲體以事後」,王皇後「數稱其美於上」。

永徽三年(652年),武則天生了長子李弘,給自己帶來了晉升的希望,也給王皇後增加了一層憂慮。本來武則天就與唐高宗志趣相投,皇帝對她的恩寵日益增多,使王皇後大為吃醋。永徽五年(654年)三月,武則天被冊封為昭儀,地位僅次於皇後與淑紀,成為後宮的第三號人物。
永徽六年(655年)六月,王皇後密於母柳氏求巫祝厭勝(即請巫師作法咒詛他人),事發,唐高宗大怒,斷令柳氏不得人宮,舅柳(特殊字)罷知政事。十月十三日,唐高宗下詔:「王皇後蕭淑妃謀行鳩毒,廢為庶人。母及兄弟一並除名流放嶺南。亡父王仁佑追奪告身。」連貶出京城的柳(特殊字)也因潛通宮掖,謀行鳩毒處以死罪。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九日,唐高宗下詔立武則天為皇後。登上皇後寶座,是武則天一生成敗的關鍵環節,她的政治生涯也由此開始了。

理朝政顯才華

登上皇後寶座的武則天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置廢為庶人的王皇後和蕭淑妃。《資治通鑒》載,唐高宗偶然行間其所,見門窗關閉甚嚴,於是呼曰:「皇後淑妃安在?」二人聽了嗚咽痛哭,說皇上如果念舊日情份使妾再見天日,請改此院為回心院。她們希望唐高宗回心轉意,撤銷對她們的處分。這件事很快被武則天知道。她身為皇後,對後宮操有生殺之權,但她深知一旦讓王皇後、蕭淑妃重見天日將意味著什麼。所以,武則天採取果斷措施,縊死王、蕭二人,以絕後患。

武則天與唐高宗的密切配合雖開始於顯慶年間(656年~660年),但在永徽之際(650年~655年)已有深厚的政治基礎。《資治通鑒》中載有衛尉卿許敬宗、御史大夫崔義玄、御史中丞袁公瑜都潛布心腹於武昭儀的事。說明在永徽年間武則天已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可以說他們的配合體制在顯慶元年(656年)已基本形成,到顯慶四年(659年)貶逐長孫無忌之後,史稱「政歸中宮」,武則天在朝廷的影響已比較深遠。

顯慶五年(660年)十月,唐高宗患風眩病。風眩頭重目不能視,百司奏事請武則天裁決。武則天生性明敏。涉獵文史,處事都稱皇帝之意,從此委以政事,權力與皇帝相等。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唐高宗追尊高祖李淵為神堯皇帝,追尊太宗李世民為文武聖皇帝,自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後。九月,下詔追復長孫無忌官爵,讓長孫無忌的曾孫長孫翼襲爵趙公,長孫無忌陪葬昭陵。十月二十七日,武則天建言十二事:
(一)勸農桑,薄賦徭;(二)給復三輔地;(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四)南北中尚禁浮巧;(五)省工費力役;(六)廣言路;(七)杜讒口;(八)王公以降皆習《老子》;(九)父在,為母服齊衰三年;(十)上元前勛官已給告身者無追復;(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稟入;(十二)百官任事久,才高位下者得進階申滯。上表之後,皇帝下詔施行。從此,武則天在國內外威望更加提高,外國使臣都共稱唐高宗、武則天為「二聖」。
為稱帝斬政敵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初四,唐高宗駕崩,臨終遺詔太子柩前即位,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兼取天後進止。高宗的遺詔,無疑是留給武則天的「尚方寶劍」,成為她日後臨朝的法寶。光宅元年(684年),在廢掉李顯立李旦為皇帝後,武則天開始臨朝稱制,改元光宅。

武則天在消除政敵、為稱帝掃清道路的斗爭中,採用過兩個特殊手段——酷吏與銅匭。酷吏即濫用刑罰、殘害無辜的官吏。銅匭是垂拱二年(686年)由魚承華之子魚保家設計的,是一個四面開口的意見箱,中有四隔,以受表疏,可入而不可出。東面口曰延恩,獻賦誦求官職者投之;南面口曰招諫,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面口曰伸冤,有冤枉案情者投之;北面口曰通玄,言天象災變及軍事密計者投之。由正諫大夫、拾遺、補闕各一人管理。武則天為了掃除政敵,它便成為酷吏羅織罪名判殺政敵的工具,因此在歷史上留了一個「告密筒」的臭名。其實,它在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沿用時間也很長。

天授元年(690年)九月初九,67歲的武則天在6萬民眾與官員的擁護下登上皇帝寶座,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但仍以李旦為皇嗣。歷史上將武則天的周朝叫做武周。

讓帝位去帝號
太子的選擇是武則天政治生涯的一個重要部分,也是困擾她多年的事。在稱帝之初,武家子孫武承嗣、武三思就上下活動求為太子。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在武則天的侄子魏王武承嗣的授意下,鳳閣舍人張嘉福指使王慶之率數百人上表,請立武承嗣為太子。武則天不許,王慶之以死泣請。武則天給印紙一張作出人證,讓他走,以後王慶之多次求見專言此事。武則天怒,命鳳閣侍郎李昭德賜杖。李昭德引王慶之出光順門,立即杖殺,余黨散去。之後,李昭德、狄仁傑都勸武則天立親子為太子,無人再敢為武承嗣等求乞。
聖歷元年(邱8年)三月初九,武則天託病,派徐彥伯帶一班宮人去房州設計召回李顯。二十八日,李顯回到洛陽,滿朝文武無人知道。八月十一日,武承嗣因求太子不得,憂憤成疾而死。九月十五日,因李旦固請讓位於李顯,武則天同意立李顯為太子。聖歷二年(699年),武則天怕自己死後太子與武家子孫不能相容,令太子李顯、相王李旦、太平公主與武攸暨、武三思等立誓於明堂,銘之鐵卷,藏人史館。
長安元年(701年)十二月,武則天為其父立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帝碑(又稱攀龍台碑)於文水吳陵。碑高5丈,寬9尺,厚3尺,碑文6700餘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墓碑。碑文由唐代宰相李嶠撰寫,記載了武氏家族的起源及其父武士彟的一生經歷,是一份重要的歷史文獻。次年六月,武則天又為其母立大周無上孝明高皇後碑於咸陽順陵,也是一塊巨大的墓碑。碑文由武則天的侄子梁王武三思撰寫,記載了其母楊氏的一生經歷。
長安二年(702年)正月,武則天首設武舉選拔將領,使許多有才乾的人得到重用。十一月,武則天令蘇(特殊字)平反酷吏所定的舊案,從而使許多蒙冤者得以平反,許多冤案得到昭雪。

長安四年(704年)八月,武則天卧病在床。十一月,封張柬之為守鳳閣侍郎。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日韋合並)等迎李顯太子,殺張昌宗、張易之等,逼武則天讓位於李顯。二十三日,武則天命太子李顯監國。二十四日,武則天下詔傳位於太子李顯。二十五日,太子李顯即帝位,為中宗。二十六日,武則天移居上陽宮。二十七日,唐中宗李顯率百官謁上陽官,上尊號曰「則天大聖皇帝」。二月初四,唐中宗恢復國號為唐,至此,15年的武周王朝告終。同日,唐中宗復改神都為東都,北都為並州。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病死於上陽宮仙居殿,享年82歲。遺詔:去帝號,歸乾陵合葬。王皇後、蕭淑妃及其牽連的人都予赦免。神龍二年(706年)五月十八日,葬武則天於乾陵,謚號「則天大聖皇後」;景雲元年(710年),改稱「天後」,後又改稱「大聖天後」;延和元年(712年),改稱「則天後」;天寶八年(749年),追尊為「則天順聖皇後」。
武則天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在1000多年前的封建時代,因為她觸犯了家族天下的傳統,打倒所有的反對者,當了女皇帝,所以被歷代統治者指責為「狠毒、淫盪、殺人如麻」的暴君。但所有這些都掩蓋不了她的輝煌政績。

按照唐初後宮的制度,有所謂「四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的編制,也就是說,除了皇後之外,還另有一百二十一位妾侍。

「四夫人」是;貴妃、德妃、淑妃、賢妃。
「九嬪」是: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
「二十七世婦」是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
「八十一御妻」是寶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
另外還有上千的沒有名號的宮女。

編制嚴謹只能依次升補,不能巧立名目,隨意更改。武則天被封為「才人」,算起來在皇帝的一百二十二位御妻中排名第三十幾位,以她十四歲的年紀,不算太高,也不算太低了。

至今中國有兩塊著名的無字碑,一塊是漢武帝在泰山立的,他到泰山封禪,登上山頂,認為泰山太偉大了,置於齊魯平原中,是「蔑矣!盡矣!無以加矣!」都無法形容了,於是立一塊無字碑。另一塊就是武則天在自己的陵前立的。

閱讀全文

與四川省首批歷史文化人物武則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