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琺琅彩起源於哪個朝代
琺琅彩起源於清代康熙晚期。最初是出於官窯,琺琅彩是清代皇室自用瓷器中最具特色,釉上彩瓷中最為精美的彩瓷器。
琺琅彩繪採用的畫琺的製作技法起源於15世紀中葉歐洲比利時、法國、荷蘭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15世紀末,法國中西部的里摩居,以其製作內填琺琅工藝為基礎。
發展成畫琺琅的重鎮,初期製作以宗教為主題的器物,後來逐漸製做成裝飾性的工藝品。隨著東西貿易交往的頻繁。
尤其自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平定台灣以後,禁海開放,西洋製品開始湧入,西洋琺琅便由廣州等港口傳入中國,並就地設廠研製,稱之為洋瓷,宮中則稱其為廣琺琅。
當時,廣州的產品多保留著西方文化的韻味,由於燒造技術不高,釉料呈色不穩定。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聘請法蘭西畫琺琅藝人陳忠信來京,在內廷琺琅處指導燒造畫琺琅器。
(1)搪瓷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真正提到瓷胎琺琅的確鑿歷史資料可參考:康煕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曹頫(曹寅之子)奏摺內硃批、諭曹寅:「近來你家差事甚多,如琺琅磁器之類先還有旨意件數。
到京之後,送至御前覽完才燒。今不知騙了多少磁器,朕總不知...。」康熙時期,由於畫琺琅製作還不成熟,因此,畫琺琅不能在瓷胎釉面上直接施釉,而是施在素胎面上。
當時的琺琅彩瓷胎必須由景德鎮製作(除偶爾使用永樂舊胎外)、由浮梁(即景德鎮,因橋梁多稱其「浮梁」)昌江順流直下、入鄱陽湖、經九江關、過江寧府(南京),然後沿大運河北上進京。
曹寅自祖輩皆為玄曄家包衣(奴僕),當時織造、海關許多要職都由統治者委任自家包衣管理。曹家三代身居江寧織造,且好瓷,可能涉及御廠琺琅瓷胎事宜,導致康熙訓斥。
康熙官窯瓷早期因御廠瓷器製作不理想而不落康熙款,直到製作達到一定水準時才開始落「年制」款。從現存康熙官窯瓷來看,「年制」款是由工部在景德鎮御廠製作的官窯瓷。
基本屬「部限」瓷,該類瓷使用范圍較寬,包括宮內日常、觀賞、賞賚用等。而「御制」款則僅限宮內造辦處製作的畫琺琅(包括銅胎、玻璃胎、紫砂胎)。
從現有存世品來對比發現,即使宮內造辦處製作的掐絲琺琅也使用「年制」款(器9),而不落「御制」款。造辦處製作的瓷胎畫琺琅與御廠製作的官窯瓷相比。
前者難度大、成本高、相對珍貴。特別是琺琅作的畫琺琅屬於新興技術,與明朝就開始盛產的掐絲琺琅相比,存在一定優越感。
因此可看出:落「御制」款器物明顯在製作水準上優於「年制」款,使用級別也較「年制」款高(僅就康熙朝而言)。
Ⅱ 中國陶藝的傳統文化
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斷定中國原始陶器開始於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問題的。最早的彩陶發源地在黃河流域,龍其以陝西的涇河、渭河以及甘肅東部比較集中。甘肅東部大地灣一期文化,不僅在器形上比較規整,而且繪有簡單的紋飾,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彩陶文化之一。這一時期已出現陶輪技術,制陶術已成為一種專門技術。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於大地灣一期文化,其紋飾也略為復雜,以幾何紋樣為主。在陝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區為中心的廟底溝文化,彩陶花紋則更加富於變化,以弧線和動感強烈的斜線體現變形的動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魚、鳥、豬以及人類自身都被作為裝飾紋樣。這些紋飾的描繪手法都很生動,布局合理,是原始繪畫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國繪畫史的可靠形象資料。
距今約四千年左右的馬家窯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發展的古羌集團的一個分支。與之相關的另外兩個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馬廠文化,是龍山文化之後的又一個輝煌時期。馬家窯文化類型的陶瓷,表面都經過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勻稱,以黑色單彩加以裝飾。裝飾圖案以滿見長,在缽、盤、碗一類的敞口器物內側,也都繪有圖案。上古之民,穴居野處,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圍繞著漁獵飲食,所以最初迫切的發明需要都釜瓮之類。陶瓷上出現裝飾,說明人類的生產力水平大有進步,解決果腹問題以外,尚有餘力,於是人們開始在滿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現。
河西走廊一帶的馬廠類型彩陶,器形一般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於攜帶反映出這一地區半農半牧的經濟狀況。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則出現了播撒種子的人形圖案,說明農業的發展和人們創造力的進步。
在原始社會,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圖案形象直觀性強,在當時具有標志性、裝飾性等性能,所以對彩陶圖案的研究也會給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證。中國自古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在原始時期,氏族部落更為繁雜,在特定的生產條件下形成了獨特的審美需求的文化特徵,它們各自有著代表氏族文化的標志性形象,也產生著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隨著氏族文化盛衰變化,陶器裝飾也出現了不同的內容的形式。
Ⅲ 搪瓷與陶瓷的區別
搪瓷和陶瓷都是燒制出來的,不同的是搪瓷是用於金屬,尤其是鐵製品的表面,主要目的是防腐防銹。陶瓷不僅是一種表面處理技術——釉料技術,主要是用陶土在比較高的溫度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堅硬物質。
搪瓷是在金屬表面塗覆一層或數層瓷釉 ,通過燒成,兩者發生物理化學反應而牢固結合的一種復合材料。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劑原料經過適當的配比、粉碎、成型並在高溫焙燒情況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堅硬物質。
而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瓷,英語:china。中國人早在約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
陶瓷是把粘土原料、瘠性原料及熔劑原料經過適當的配比、粉碎、成型並在高溫焙燒情況下經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形成的堅硬物質。比較常見的有:陶瓷茶具,陶瓷盤子,陶瓷碗,多種陶瓷生活用具等。
搪瓷是在金屬表面塗覆一層或數層瓷釉 ,通過燒成,兩者發生物理化學反應而牢固結合的一種復合材料。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耐腐蝕。 比較常見的比如:搪瓷炒鍋,搪瓷臉盆等。
Ⅳ 搪瓷的歷史發展
搪瓷起源於玻璃裝飾金屬。古埃及最早出現 ,其次是希臘。6世紀歐洲嵌絲琺琅、內剔花琺琅、浮雕琺琅、透容光琺琅、畫琺琅相繼問世。8世紀中國開始發展琺琅,到14世紀末琺琅技藝日趨成熟 ,15世紀中期明代景泰年間的製品尤為著稱,故有景泰藍之稱。19世紀初,歐洲研製出鑄鐵搪瓷,為搪瓷由工藝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礎,但由於當時鑄造技術落後,鑄鐵搪瓷應用受到限制。19世紀中,各類工業的發展,促使鋼板搪瓷興起,開創了現代搪瓷的新紀元。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各種不同性能瓷釉的問世,鋼板及其他金屬材料的推廣運用,耐火材料、窯爐、塗搪技術的不斷更新,加快了搪瓷工業的發展。
Ⅳ 搪瓷在歷史上有哪些記錄呢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起源於古代埃及,以後傳入歐洲。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於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中國,大約是在元代。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 中國創制了琺琅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中國搪瓷工業的肇始。中國真正開始生產搪瓷茶具,是本世紀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眾多的搪瓷茶具中,潔白、細膩、光亮,可與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飾有網眼或彩色加網眼,且層次清晰,有較犟藝術感的網眼花茶杯;式樣輕巧,造型獨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溫作用,且攜帶方便的保溫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壺、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盤,受到不少茶人的歡迎。
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幾上,會燙壞桌面,加之「身價」較低,所以,使用時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搪瓷餐具。搪瓷製品,一般是無毒的,但這類餐具都是用鐵作為材料,塗上琺琅質製成的。琺琅質中含有硅酸鉛之類的鉛化合物,如果加工處理不好也會對人體有害。茶杯的種類、大小應有盡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流行邊喝茶邊聞茶香的聞香杯。根據茶壺的形狀、色澤,選擇適當的茶杯,搭配起來也頗具美感。
Ⅵ 在我國,搪瓷製品是什麼時期被廣泛用於百姓的生活
搪瓷茶具以堅固耐用,圖案清新,輕便耐腐蝕而著稱。它起源於古代埃及,專以後傳入歐洲屬。但現在使用的鑄鐵搪瓷始於19世紀初的德國與奧地利。搪瓷工藝傳入我國,大約是在元代。
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 我國創制了琺琅鑲嵌工藝品景泰藍茶具,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 景泰藍從宮廷流向民間,這可以說是我國搪瓷工業的肇始。
我國真正開始生產搪瓷茶具,是本世紀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在眾多的搪瓷茶具中,潔白、細膩、光亮,可與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飾有網眼或彩色加網眼,且層次清晰,有較強藝術感的網眼花茶杯;式樣輕巧,造型獨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溫作用,且攜帶方便的保溫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壺、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盤,受到不少茶人的歡迎。但搪瓷茶具傳熱快,易燙手,放在茶幾上,會燙壞桌面,加之「身價」較低,所以,使用時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Ⅶ 搪瓷鍋的搪瓷歷史
搪瓷有金屬固有的機械強度和加工性能,又有塗層具有的耐腐蝕、耐磨、耐熱、無版毒及可裝權飾性。搪瓷起源於玻璃裝飾金屬。古埃及最早出現 ,其次是希臘。6世紀歐洲嵌絲琺琅、剔花琺琅、浮雕琺琅、透光琺琅、畫琺琅相繼問世。8世紀中國開始發展琺琅,到14世紀末琺琅技藝日趨成熟 ,15世紀中期明代景泰年間的製品尤為著稱,故有景泰藍之稱。19世紀初,歐洲研製出鑄鐵搪瓷,為搪瓷由工藝品走向日用品奠定了基礎,但由於當時鑄造技術落後,鑄鐵搪瓷應用受到限制。19世紀中,各類工業的發展,促使鋼板搪瓷興起,開創了現代搪瓷的新紀元。19世紀末~20世紀上半葉,各種不同性能瓷釉的問世,鋼板及其他金屬材料的推廣運用,耐火材料、窯爐、塗搪技術的不斷更新,加快了搪瓷工業的發展。
Ⅷ 關於陶瓷,它的歷史,和著名陶瓷的名稱
中國的陶瓷工業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已久為世界所公認。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反映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中國陶瓷學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問。近幾十年來中國陶瓷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成就!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根據對出土物的系統排比和硅酸鹽科學工作者測試的數據的對比研究,提出了商周發明原始青瓷的理論。到東漢時期擺脫了原始狀態而初步成熟了,為魏晉南北朝制瓷業的新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東漢晚期開始生產黑瓷,北朝晚期開始出現白瓷。經過隋代的發展,到唐代白瓷的生產已非常普遍。浙江生產青瓷時代最早,上虞、紹興、寧波等地都發現了漢代窯址。四川、湖南發現六朝窯址。江蘇、江西、福建在南朝晚期也生產青瓷,質量不如浙江。
隋唐五代瓷器生產出現初步繁榮景象,南方主要燒青瓷,白瓷很少。所以過去有「南青北白」之說。
宋、元時代是我國瓷器生產取得巨大成就的時期。北方最著名的有定窯白瓷體系,汝窯、官窯、鈞窯、耀州窯、臨汝窯系等青瓷體系。南方著名的越窯、長沙銅官窯系還在繼續生產。新興起來的浙江龍泉窯青瓷,江西景德鎮湖田窯的青白瓷,建窯、吉州窯、廣元窯的黑瓷都很有成就。廣東、福建、廣西沿海地區的德化窯、潮州窯、西村窯、磁灶窯等以生產外銷瓷為主,品種很多,主要是質地比較粗糙的日常生活用品。
明、清兩代景德鎮匯集了全國瓷器工藝的精華,成為全國制瓷中心,對瓷器的發展作過卓越貢獻,在瓷器發展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由於瓷質細膩,釉光瑩潤,色彩豐富,窯溫和氣氛控製得當,瓷器生產達到歷史高峰。明代瓷器的花紋除了優美的圖案以外,還有大量的山水、人物、花鳥和其它雜畫。清代瓷器的繪畫更為細膩,氣魄也更宏大,許多畫面多仿效或直接出自當時名畫家之手。
中國陶瓷對外傳播的歷史也很悠久。歷代名窯的代表作品藝術造詣很深,為世所稱頌,是人類工藝美術史上的瑰寶。大約在15世紀之後中國瓷器的蹤跡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輾轉影響到全世界,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紅陶, 黑陶,灰陶 , 白陶,硬陶, 釉陶
Ⅸ 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稱「灰批」,是嶺南建築的傳統裝飾,是中國民間工藝的瑰寶。根據《宋高僧傳》卷十八的有關記載,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經存在。以後,灰塑在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廟宇、寺觀和豪門大宅用之最多。
2、盤古王誕
盤古王誕是花都區傳統的民間活動。每年農歷八月十二日為誕日,誕期活動從農歷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盤古神壇為固定的活動場所。
清朝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爐山(現盤古王山)半山腰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書「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傳說這塊石碑原立於梯面盤古廟內,梯面瑤人逃亡時遺落在此。
邱毛松將拾到石碑的農歷八月十二日定為盤古王誕日,並修建了盤古神壇,引人前來慶賀。此後,盤古王誕逐漸發展成為影響珠江三角洲和粵北一帶、內容豐富、場面熱鬧的傳統民間活動。附近各鄉都組織舞獅隊到盤古神壇前匯演,還有唱大戲、鬧花燈、搶花炮等民俗活動。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創作文學,富有濃郁的地方語言特色,屬於民歌體裁的一種。它繼承了《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格,常用「賦、比、興」的傳統手法,又以雙關、重疊等手法見長。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戲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意境含蓄,被寓為《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押韻上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流傳。自唐代開始,客家山歌在民間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4、中彩琺琅製作技藝
琺琅,又稱「佛郎」、「法藍」,1979年至1981年間,花縣琺琅廠進行技術革新,組織楊志鋒、賴明、楊志金、黃鑒恆、黃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琺琅廠學習「景泰藍」的掐絲技藝。
1983年,楊志鋒等人在「廣州琺琅」工藝的基礎上將「景泰藍」工藝有機地結合於一體,創新發明了一種新的工藝,命名為「中彩琺琅」。該工藝了不僅繼承「景泰藍」金碧輝煌的花紋圖案,又能襯托出「廣州琺琅」的淡雅、古樸、細致、生動的大幅彩畫和書法。
使產品的觀賞價值大為提高。「中彩琺琅」製品有花瓶、點心盒、盤、罐、碟、碗、座鍾、電話機、座燈、鈕扣等。
曾先後參加國家輕工部及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展覽,並多次獲得榮譽及獎項。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中彩琺琅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花都元宵燈會
元宵節游燈,是流傳於嶺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也是人們新年祈福的一種形式。游燈的起源最遠可推至漢代。隨著歷史的發展,游燈活動不斷延續和豐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規模最大。
舊時,花縣的元宵節游燈活動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數鄉村都舉行游燈活動,場面非常熱鬧。遊行結束後,人們開始進行投燈,祈求光宗耀祖,虔誠孝順,新年順利,五穀豐登等新年願望。
新中國成立後,游燈習俗停止。20世紀90年代初,花都部分鄉村(如炭步鎮水口、石湖、塱頭、華嶺等村)逐復游燈習俗。1996年,炭步鎮水口村重修康公廟後,由旅港鄉人任廣榮發起成立「花燈會」,恢復游燈和投燈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二屆。
6、南獅
南獅,亦稱「醒獅」,流行於廣東、廣西以港澳、東南亞僑鄉,是地道的廣東民間獅舞。南獅是花都傳統的民間藝術,是人們喜愛的體育活動。它不僅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由於舞獅的跳、蹲、馬步、箭步、弓步等均為武術動作,因此舞獅必須同時練習武術,掌握一定的武術步法。民國時期,花都很多鄉村都設有武館,聘請武師教授子弟習武和舞獅。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和南獅表演更加普及,逢年過節和開張慶典,各村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
7、粵劇
粵劇是融會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如木魚、龍舟、南音、粵謳、廣東音樂、小調、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
是一種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語言改為廣州方言。
8、瑞玲盆景
瑞嶺盆景主要源於赤坭鎮瑞嶺村,該鎮豐群、田心、竹洞、上連珠、下連珠等村,以及炭步、獅嶺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鎮瑞嶺村地處花都區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種植盆景花卉等特色農業擁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
瑞嶺村位於三坑水庫和矮嶺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氣候十分適宜盆景種植。赤坭鎮瑞嶺村以生產經營樹樁盆景和盆栽盆景為主,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瑞嶺村栽培的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羅漢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詣。
九里香盆景是瑞嶺盆景的代表作,製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極高的造詣,獨樹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瑞嶺盆景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Ⅹ 求陶瓷的起源簡介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人們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發明了陶器。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以進行最原始的建築活動。
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
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有著不同藝術風格和不同技術特點。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國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就是"陶瓷的故鄉"。
(10)搪瓷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特性
陶質材料:與瓷相比,陶的質地相對鬆散,顆粒也較粗,燒制溫度一般在900℃—1500℃之間,溫度較低,燒成後色澤自然成趣,古樸大方,成為許多藝術家所喜愛的造型表現材料之一。
瓷質材料:與陶相比,瓷的質地堅硬、細密、嚴禁、耐高溫、釉色豐富等特點,燒制溫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聲如磬、明如鏡、顏如玉、薄如紙」,瓷多給人感覺是高貴華麗,和陶的那種朴實正好相反。
分類
陶與瓷的區別在於原料土的不同和溫度的不同。在制陶的溫度基礎上再添火加溫,陶就變成了瓷。陶器的燒制溫度在800-1000度,瓷器則是用高嶺土在1300-1400度的溫度下燒制而成。
陶瓷製品的品種繁多,它們之間的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物理性質,以及製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錯,無明顯的界限,而在應用上卻有很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