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文化和政治制度

歷史文化和政治制度

發布時間:2021-03-03 19:24:51

1.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和相關內容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
政治活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會經濟、文化活動密切相關,相互作用。學習和了解古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探討其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從而為現代社會的政治活動提供經驗與教訓,是歷史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封建社會專制統治有利有弊,展望今後命題,很有可能出現一些與當今幹部人事制度、機構改革、民主化進程、反腐倡廉等熱點相關聯的古代政治制度的新題型。早期政治制度對社會倫理道德影響深遠,可聯系全球華人祭拜黃帝陵和認祖歸宗現象,認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意義。
二、專題知識歸納
1、基本制度——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萌芽於戰國
內容:①理論上,戰國時期,韓非子提出建立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國家。②實踐上,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規定廢分封,行縣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2)建立於秦朝
內容: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縣制,頒布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和文字。焚書坑儒,加強思想控制。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特點: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起來。
(3)鞏固於西漢
內容:實行刺史制度,頒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決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特點:重新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統治;將儒家思想改造為適應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需要的指導思想。
(4)完善於隋唐
內容:實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創立和完善科舉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調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點:①用分權的辦法來加強君權;②官員選拔規范化、制度化。
(5)加強於北宋
內容:集中軍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設三衙統領禁軍並與樞密院互相牽制。集中行政權——設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軍、財權;派文官做知州,與通判互相牽制。集中財權——在各路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集中司法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司法人員。通過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軍事、行政、財政和司法等大權,鏟除了封建藩鎮割據的基礎。
特點:強干弱枝;在中央分權的基礎上地方分權。
(6)發展於元朝
內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設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轄西藏地區。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
特點:地方行政體系有了重大發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強化於明清
內容:明初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分離統兵權和調兵權,制定《大明律》,設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朝制度,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特點: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發展到頂峰。
(8)結束於1912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2、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它是秦始皇創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續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監察事務,太尉負責管理軍事。
(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綜合漢魏以來的官制而創立的一種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為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六部即吏、戶、禮、兵、形、工六部,是尚書省的下設機構。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監督和牽制,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一個嚴密完整的體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元、明、清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礎上稍加變化,實質情況變化不大
★古代宰相(丞相)制度的變革:秦在中央設三公九卿制,丞相為首,協助皇帝處理政事;西漢漢武帝改革官制,實行內外朝制度,削弱相權;東漢光武帝擴大尚書台權力;隋唐設三省六部制,把相權一分為三,互相牽制,體現了皇權的加強;北宋在宰相下增設參政知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使分割軍權,設三司使分割財權,把宰相職權一分為三,便於皇帝總攬大權;元朝設中書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職權,為最高行政機關,另設樞密使、御史台、宣政院分掌軍事、監察和宗教事務;明朝廢丞相,權分六部;永樂朝設內閣,實行「票擬」;清朝設軍機處,丞相制殘余盪然無存,反映出皇權已達到頂峰。從變化之中看到,皇帝對相權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種大權集中到自己手中,從而有效地實行君主專制。
3、地方行政制度
(1)分封制(目的、對象、內容、作用):西周統治者為了鞏固奴隸主政權,政治上實行分封諸侯的制度,使周朝鞏固了統治,擴大了疆域。到春秋戰國時逐步崩潰,被郡縣製取代,在以後的某些朝代仍保留。
(2)郡縣制:春秋戰國時出現,秦朝在全國推行,從而在全國范圍內取代了分封制,大大削弱了地方政權的獨立性,加強了中央集權,這是我國地方行政制度上一個劃時代的改革,郡縣制在我國被長期沿用下來,影響十分深遠。
(3)郡國並行制:西漢初期在地方推行郡縣制,同時又有封國制。郡國並行,不利於國家的統一管理,具有分裂的危險。
(4)蕃漢分治制:在遼境內,居住很多民族,漢族與契丹等族在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人民的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差異,為此實行「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即「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它的特點是民族分治,實質是階級統治而非民族壓迫,作用是促進了契丹的發展,加速契丹封建化進程,也推動多民族國家的發展。
(5)猛安謀克制:金建立後,為了加強統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謀克制,它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推進了女真族的封建化進程。
(6)行省制:元朝是當時地域空前遼闊的封建國家,為了對各地實行有效的管轄和統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確立,鞏固了國家統一,使中央集權在體制上得以保障,是繼秦朝郡縣制後,我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項重大變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影響深遠,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7)僧官制:明朝在西藏實行僧官制度,由於藏區人民信仰藏傳佛教,明政府利用宗教來統治藏區人民,但規定各級僧官由朝廷任兔,從而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
(8)八旗制:八旗制度是明朝後期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創建的一種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由貴族控制,具有軍事征伐、行政管理、組織生產三項職能,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既是軍事組織又是行政管理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八旗軍為清朝統一中國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隨著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八旗軍自身的腐敗,其戰鬥力逐漸下降,在鎮壓太平天國過程中興起的湘軍、淮軍,對其沖擊很大,特別清朝編練「新軍」的大規模進行,八旗軍壽終正寢。
(9)土司制:明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沿襲元朝的統治辦法,在那裡實行土司制度,這些由當地少數民族擔任的土司官,對轄區內的行政有自主權,且可以世襲,擁有很大的權力,逐漸演變成一種割據勢力。
(10)「改土歸流」:形成與發展:明朝永樂年間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開始取消土司衙門,改由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統治;清朝平定三藩之亂後,雍正帝大規模實施。改土歸流是我國政治發展上的一項重大改革,它不僅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和紛爭的狀況,而且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認識:①歷代封建統治者,通過一系列行政區劃分與變革,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將地方權力集中中央,使多民族國家不斷發展。②由分封制到郡縣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繫到行政任命關系的變化,屬於政治制度進步的表現。由郡縣制到行省制的變化,主要反映行政區劃分的變化,一般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區越劃越小,越劃越多。③地方官制的演變:秦商鞅變法設縣,統一後推行郡縣制,郡守為地方最高長官,掌軍政大權;東漢末年,州刺史成為地方最高長官;唐玄宗設節度使,有行政、財政、軍事等大權,演變為藩鎮割據;北宋削減節度使節度使權力,派文臣任知州,設通判,集中地方財權與司法權(設轉運使等);元設行中書省;明實行三司分權,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互相牽制,開始改土歸流;清在各省區設總督、巡撫、將軍、辦事大臣,進行管理,並大規模改土歸流。
4、選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時期按照宗法血緣關系實行世卿世祿的選官制度。
(2)察舉制:漢朝發展了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其中察舉制是主要內容,它是一種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西漢通過這一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主要依據個人才能和品德。東漢時,察舉制注重孝廉一科。察舉主要依據個人在地方上的聲望,稱為鄉舉里選。隨著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門第族望成為選舉的主要依據。
(3)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時實行。起初家世才能並重;西晉後,注重門第和家世,促進了士族制度的發展。
(4)科舉制:隨著士族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原來的選官制度已經無法推行下去,隋朝創立了科舉制,唐朝加以完善。這一制度為歷朝沿用,影響深遠。
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趨勢:①選官標准由世家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展到公開考試;②人才逐漸趨向制度化,形式日益嚴密,體現相對公平、公開、客觀的原則。
5、古代監察制度:中央設御史,監察百官,歷朝沿用,但地方監察制有一些變化。
(1)秦朝:中央設御史大夫,地方設監御史。
(2)西漢:漢武帝設13州為監察區,設刺史進行監察,級別不高,可監察諸侯王以及地方高官。
(3)東漢:刺史監察權進一步加強,並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東漢末年,刺史演變為地方最高軍政長官。
(4)北宋:設通判,負責監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報告,公文須經知州和通判聯合簽署才能生效。
(5)明朝:地方設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監察、司法;又增設廠衛特務機構,監視百官與平民。
6、軍事制度(兵制)
府兵制;募兵制;禁軍制;更戍法;保甲法;將兵法;猛安謀克制;八旗制。
7、少數民族創設的制度:
均田制、租調制、府兵制、蕃漢分治制、猛安謀克制、行省制、八旗制度。
8、古代其他重要政治制度
(1)禪讓制:是原始社會末期,民主推選部落聯盟首領的一種制度,是在顯貴家族圈內進行的。它既是原始公有制在政治上的反映,又是原始社會崩潰的信號。
(2)世襲制:從禪讓到王位世襲,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階級對立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世襲制以其鮮明的私有化體現社會的重大進步。
(3)宗法制:宗法制是一種西周以來以血緣親疏與嫡庶來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的制度。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權制度,對後世影響巨大。
(4)軍功授爵: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規定按軍功大小為標准,授以爵位和賜給田宅。在政治上廢除了奴隸主貴族享受爵祿的特權,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建立。
(5)士族制度:士族是由豪強地主發展而來,屬於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士族制度形成於魏晉,東晉時充分發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時消亡。它是以門第的高低為標准選擇官吏的,即「做官看門第,通婚分士庶」,是一種腐朽的政治制度。

2. 中國古代主要政治制度有哪些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趨勢,在中央表現為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在地方表現為中央集團的不斷強化.此間雖偶有反腐,然其總體趨勢不變.
1、奴隸社會
(1)奴隸制度的基礎: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統治基礎是奴隸主,而非奴隸)
(2)發展過程:夏建立,商發展,西周強盛,春秋瓦解
(3)主要體現
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禹建夏,死後傳位於啟,私有制發展→權力上 「天下為家(私)」
分封制
目的:鞏固統治(各種政策的共性,只需記住針對性「性質」、「朝代」即可)
內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貴族(冊封「井田」)主要封國有魯、齊、燕、衛、宋、晉
受封諸侯服從、納貢、作戰(嚴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
基礎:井田制
影響:固統拓疆 統治階級內部等級秩序
(4)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春秋戰國時期
特徵:大變革,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根本原因: 鐵器、牛耕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生產力發展) → (生產關系變革)
爭霸戰爭(生產力發展引起實力變化)→分封制崩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途徑:變法運動實現(非革命),但是漸變——商鞅變法,商鞅亡,法立
2、封建社會
(1)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確立封建制度
背景:生產力發展→新興地主壯大(奴隸主貴族+軍功+商人)→保住利益
結果:百餘年各國變法,最終確立封建制度
突出表現:秦商鞅變法
內容——第一次——民為什伍,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軍功受爵,貴族同樣;「燔詩書明法令」.
第二次——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行縣制;開阡陌,廢井田,土地私有.
影響——廢奴隸主貴族特權;促封建經濟發展;加強新興地主階級中央集權;
商鞅死後,法家思想在秦國仍占統治地位;秦國強盛,統一六國奠基;
(2)秦朝——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目的:鞏固統一局面,強化統治
主要內容:皇帝(總攬政經軍大權,任免百官);
中央三公——丞相(輔帝)、御史大夫(監察)、太尉(軍事);
地方——廢分封,行郡縣,縣下設鄉、里
法律制度——參照六國律令制訂頒布秦律,通行全國,影響後世,體現地主
階級意志
核心特徵:地方權力集中中央,所有權力集中皇帝一人
影響:兩千年沿襲;利封建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利祖國疆域奠定和鞏固統一,促成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形成;加強統治力量,使人民處境日趨惡劣.
(3)兩漢——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初步發展
①監察制度:刺史制度
目的:進一步強化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內容:(漢武帝後期)分13州為監察區,級別不高但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
東漢時監察權進一步加強,逐步增加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東漢末改「州牧」,為州最高長官
影響:利皇帝控制地方官僚,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②地方建制——郡縣制與封國制的並存
「郡國並行」危害:王國如割據,勢力膨脹影響中央集權
漢武帝解決措施:
「推恩令」
內容——嫡長子繼承諸侯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結果——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加強
「附益之法」
內容——限制諸侯王活動,不許招結賓客;只能衣食租稅,不得參與政事
結果——諸侯王問題進一步解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
③選官制度——察舉制
目的: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
內容:察舉(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徵召(自上而下選拔人才為官)
作用:鞏固漢朝政權,推動社會發展
發展:東漢時重孝廉一科,根據人才在地方上的聲望,稱鄉舉里選;隨地方豪強勢力發展,門第族望成為選舉依據,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發展
(4)三國兩晉南北朝
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特點:初注重人品人才→後注重門第
(5)隋唐——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
三省六部制
內容:中書省(草擬和頒發);門下省(審核,不可行則駁回);尚書省(執行,下轄六部);三省為中央最高政府機構,其長官皆為宰相(設政事堂為辦公地點,採取集體議事制度)
特點:相互牽制和監督,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的統治力量;相權削弱,利皇權加強
影響:中國官制史上重大變革,為歷朝沿用;具體內容有變,目的實質相同;
標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選官制度——科舉制
內容: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貞觀時,增科目,以進士、明經為主;武則天時,大增取士;
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時,高官主考,提高地位,成定製;
特點:打破士族壟斷仕途的局面,使庶族地主通過科舉考試有機會參政;擴大選官范圍,提高官吏文化素質;選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強中央集權,利政局穩定;促進教育與文化發展
影響:歷朝沿用至清末(1905年廢除);內容有變,實質相同,到明八股時僵化;且影響周邊國家(朝、日、越)
軍事制度——府兵制和募兵制
府兵制——
內容:隋文帝時沿襲南北朝府兵制同時加以改革,「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增加了軍府的數量;武則天時,隨著均田制的破壞,農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難以維持;開元年間崩潰
經濟基礎:均田制(因均田制破壞而結束);
作用:有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面,但農民負擔沉重
募兵制——
內容:唐玄宗時實行;國家招募士兵,供給衣食,免賦役;士兵為職業士兵,兵將間有隸屬關系
影響:兵將間隸屬關系導致藩鎮的形成和割據
(6)五代遼宋夏金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內容:集中軍權(解除禁軍大將兵權「杯酒釋兵權」;三分禁軍統領權,皇帝直接控制;兵將分離,互相牽制;更戍法;「強干弱枝」「內外相制」);集中行政權(中央三分相權,加強皇帝;地方文臣為知州,通判監督知州,知州通判聯合互相牽制);集中財權(轉運使將地方賦稅留部分開支後轉運中央,削弱地方割據物質基礎);集中司法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司法人員;死刑中央復審核准)
特點: 針對「藩鎮太重,君弱臣強」下手,分散軍權,並削弱地方割據相應條件
影響:有力阻止地方割據;積貧積弱——冗官冗費;將帥配合不好,戰鬥力下降;地方財政國難;邊患不斷威脅,處劣勢
②軍事制度——設樞密院為最高軍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設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樞密院與三衙分握發兵權與管兵權.
③選官制度——科舉制的發展
表現:程序嚴格,殿試為定製,皇帝直接掌握錄取權;科目減少,進士科最主要為糊名制;錄取名額大增
作用:擴大政權基礎,加強中央集權
改革:王安石變法時,廢明經諸科,進士科棄詩賦,考經義、時務策;設明法科,
考律令斷案
④少數民族政權獨特的政治制度——
遼「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金的猛安謀克制: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對金的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7)元——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繼續發展
行省制度
目的:控制空前遼闊疆域,固統
內容:中央——中書省(最高行政機關,行宰相權;直轄晉、冀、魯;與唐中書名同職權不同)、樞密院(最高軍事機關)和御史台(最高監察機關);宣政院(宗教和西藏);
地方——行中書省(行省或省),中央派官吏
影響:後世行政區劃基本以此為基礎
對邊疆的有效管理:雲南設省;西藏宣政院轄地;台灣澎湖巡檢司;嶺北行省;遼陽行省
(8)明清——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
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特點:封建制度衰落,為維護統治,全面強化中央集權,尤以加強皇權為核心
表現:
明: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地方——三司分權(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各行其職,互不從屬,直接受控於中央有關部門
軍事——五軍都督府統兵,兵部奉旨調兵,皇帝臨時點將
法律——制定《大明律》,增加經濟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輕其輕罪」
廠衛特務機構;
選官制度——八股取士,文化專制,禁錮人們思想
清:初保留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設南書房;雍正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跪受筆錄」傳達皇帝旨意,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影響:前期利於穩定經濟發展,抵禦外患;後期壓制人民,政治腐敗,抑制科學文化資本主義萌芽,阻礙社會發展,消極突出
實質: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現
對邊疆的有效管理
西藏——明:設烏思藏都司;建立僧官制度(封賜各教派首領,法王是最高僧官,各級僧官朝廷任免)
清:確立冊封制度(歷世達賴和班禪須經中央政府冊封);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班禪共管西藏,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加強
西南地區—— 明:土司制度(任用當地首領,職位世襲,家族統治色彩)和開始部分(滇、貴、桂、川) 「改土歸流」(以不世襲、有任期、品級的流官取代世襲土司)
清:平定「三藩之亂」後,大規模「改土歸流」
評價:利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加強中央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地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割據紛爭→促進各族經濟文化交流
地方——實行督撫制度
③軍事——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對女真族的興起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漢軍綠營兵制度
3、實施專制中央集權制的目的:
(1)實施階級壓迫:控制人民(習慣強調)
(2)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完善秩序(習慣忽視)
(3)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統治,加強君權
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展的總趨勢和總特徵
(1)總趨勢:秦漢形成,隋唐完善,明清頂峰(北宋前進步性居主流,北宋後消極突出)
(2)總特徵:歷代具體措施各異,但有明顯共性(繼承性)和特性(發展性)
5、評價
(1)客觀進步作用: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發展;穩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外正常經濟文化交流;明清抵禦外來侵略
(2)消極作用:對人民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思想文化專制,抑制科技發展,落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延緩封建制度瓦解

3.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你是問的現行政治制度嗎? 這個問題有意思。首先我們可以看看政治制度的產生。 政治制度是統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它最直接的根源是某場政治運動,推翻一個政權,建立一個新的政權,也就誕生了現行統治階級。新的政治制度總是繼承和根植於歷史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無疑是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但是,傳統文化的概念很廣,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意識形態都離不開它。 因此,可以這樣說:傳統文化是政治制度的土壤,是母體是卵子,而直接革命是父體是精子,這樣就形成了政治制度這樣一個胎兒。 那麼反過來,政治制度能影響傳統文化嗎?能!簡單說來,有兩大作用:破、立。 破,毀、抑、改; 立,修、揚、正。 毀是毀滅,如焚書坑儒,直接滅掉; 抑是抑制,如罷黜百家,貶為非主流; 改是篡改,如改前朝史、編四庫全書; 修是修復,如佛教寺廟,建了拆,拆了修,幾經浮沉; 揚是發揚,如道教、武術、中醫等,歷久不衰; 正是扶為正統,如漢代以降,獨尊儒術為正統。 任何一個政權,為了建立和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必須用好兩大武器:一是刀槍,一是紙筆。對傳統文化的破立扶抑,其目的大抵相同。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 閻崇年等一批人利用中央媒體鼓噪滿清,究竟是學術自由還是放任,這難道不是中國政治體制的產物嗎?這還只是政治制度中「民族融合」一個小小的口號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10月5號閻氏被掌嘴,也體現了人民代表的正義和良知對歷史的尊重,對傳統文化的守衛的力量。 政權(或代言人或走狗筆吏)通過各種手段對歷史、對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可忽視。 「百家中國」原文http://hi..com/jia%5Fcn/blog/item/dada17fe56dd5a375d600854.html 政治制度如何影響傳統文化?

4. 中國歷史上的政治制度

愚以為,中國古代歷史關於政治方面的主要矛盾大致有三個:一個是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二是中央權力構架中皇帝和中央高層領導幹部之間的權力劃分,三是中原政權和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變遷也就圍繞主要矛盾展開。而樓主所提的主要涉及前兩個方面,而從上述現象可知,中央皇帝和臣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最終的大趨勢是權力日益集中於皇帝,尤以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被廢為標志;而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問題,也是權力日益集中於中央,這體現在中央不斷削減地方自主權(郡縣制),加強地方官員任免的控制權(郡縣制、科舉制)等措施上。
對於這些特點,當然分析上肯定是積極和消極意義之分的。一方面,專制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其執行效率毋庸置疑,尤其是在高層特別是皇帝表現得比較開明、積極進取的時代,往往會呈現盛世景象而且往往會留下諸多偉大的物質文化和精神遺產;同時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極大地保證了中央政權可以有效調動全國資源進行對外進攻和防禦,從而為中華民族的延續做出了貢獻;而皇帝專制制度也同樣使得有才的統治者得以強力推行其政策,對外征伐,對內治理,從而締造出中國封建歷史上有數的輝煌時代。另一方面,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導致中央對地方的絕對控制,造成地方缺乏自主權,失去活力,且往往一刀切的中央政令的推行會對地方造成嚴重的損失;而皇帝專制制度更使整個國家、億兆人民的命運完全取決於一個靠血統而非靠才智獲取無上、不受任何監督和干涉權力的人,這無疑為一個王朝的滅亡和中國古代封建統治的頻繁興衰埋下了伏筆。

5. 歷史高一的所有政治制度名稱及特點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趨勢,在中央表現為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在地方表現為中央集團的不斷強化。此間雖偶有反腐,然其總體趨勢不變。

1、奴隸社會

(1)奴隸制度的基礎:奴隸主佔有生產資料和奴隸(統治基礎是奴隸主,而非奴隸)

(2)發展過程:夏建立,商發展,西周強盛,春秋瓦解

(3)主要體現

王位世襲取代禪讓制:禹建夏,死後傳位於啟,私有制發展→權力上 「天下為家(私)」

分封制

目的:鞏固統治(各種政策的共性,只需記住針對性「性質」、「朝代」即可)

內容:分封王族+功臣+先代貴族(冊封「井田」)主要封國有魯、齊、燕、衛、宋、晉

受封諸侯服從、納貢、作戰(嚴守封地地域,烽火救主)

基礎:井田制

影響:固統拓疆 統治階級內部等級秩序

(4)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春秋戰國時期

特徵:大變革,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根本原因: 鐵器、牛耕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生產力發展) → (生產關系變革)

爭霸戰爭(生產力發展引起實力變化)→分封制崩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途徑:變法運動實現(非革命),但是漸變——商鞅變法,商鞅亡,法立

2、封建社會

(1)戰國時期——變法運動確立封建制度

背景:生產力發展→新興地主壯大(奴隸主貴族+軍功+商人)→保住利益

結果:百餘年各國變法,最終確立封建制度

突出表現:秦商鞅變法

內容——第一次——民為什伍,行連坐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軍功受爵,貴族同樣;「燔詩書明法令」。

第二次——統一度量衡;廢分封,行縣制;開阡陌,廢井田,土地私有。

影響——廢奴隸主貴族特權;促封建經濟發展;加強新興地主階級中央集權;

商鞅死後,法家思想在秦國仍占統治地位;秦國強盛,統一六國奠基;

(2)秦朝——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目的:鞏固統一局面,強化統治

主要內容:皇帝(總攬政經軍大權,任免百官);

中央三公——丞相(輔帝)、御史大夫(監察)、太尉(軍事);

地方——廢分封,行郡縣,縣下設鄉、里

法律制度——參照六國律令制訂頒布秦律,通行全國,影響後世,體現地主

階級意志

核心特徵:地方權力集中中央,所有權力集中皇帝一人

影響:兩千年沿襲;利封建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利祖國疆域奠定和鞏固統一,促成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形成;加強統治力量,使人民處境日趨惡劣。

(3)兩漢——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初步發展

①監察制度:刺史制度

目的:進一步強化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內容:(漢武帝後期)分13州為監察區,級別不高但代表中央,監察諸侯王和地方高官;

東漢時監察權進一步加強,逐步增加地方行政權和軍權;東漢末改「州牧」,為州最高長官

影響:利皇帝控制地方官僚,強化君主專制中央集權

②地方建制——郡縣制與封國制的並存

「郡國並行」危害:王國如割據,勢力膨脹影響中央集權

漢武帝解決措施:

「推恩令」

內容——嫡長子繼承諸侯王位,其他子弟分割王國部分土地為列侯,列侯歸郡統轄

結果——王國越分越小,中央集權加強

「附益之法」

內容——限制諸侯王活動,不許招結賓客;只能衣食租稅,不得參與政事

結果——諸侯王問題進一步解決,中央集權大大加強

③選官制度——察舉制

目的: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

內容:察舉(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徵召(自上而下選拔人才為官)

作用:鞏固漢朝政權,推動社會發展

發展:東漢時重孝廉一科,根據人才在地方上的聲望,稱鄉舉里選;隨地方豪強勢力發展,門第族望成為選舉依據,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發展

(4)三國兩晉南北朝

選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特點:初注重人品人才→後注重門第

(5)隋唐——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

三省六部制

內容:中書省(草擬和頒發);門下省(審核,不可行則駁回);尚書省(執行,下轄六部);三省為中央最高政府機構,其長官皆為宰相(設政事堂為辦公地點,採取集體議事制度)

特點:相互牽制和監督,提高行政效率,加強中央的統治力量;相權削弱,利皇權加強

影響:中國官制史上重大變革,為歷朝沿用;具體內容有變,目的實質相同;

標志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選官制度——科舉制

內容: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

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貞觀時,增科目,以進士、明經為主;武則天時,大增取士;

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時,高官主考,提高地位,成定製;

特點:打破士族壟斷仕途的局面,使庶族地主通過科舉考試有機會參政;擴大選官范圍,提高官吏文化素質;選拔人才任命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強中央集權,利政局穩定;促進教育與文化發展

影響:歷朝沿用至清末(1905年廢除);內容有變,實質相同,到明八股時僵化;且影響周邊國家(朝、日、越)

軍事制度——府兵制和募兵制

府兵制——

內容:隋文帝時沿襲南北朝府兵制同時加以改革,「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增加了軍府的數量;武則天時,隨著均田制的破壞,農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難以維持;開元年間崩潰

經濟基礎:均田制(因均田制破壞而結束);

作用:有加強中央集權的一面,但農民負擔沉重

募兵制——

內容:唐玄宗時實行;國家招募士兵,供給衣食,免賦役;士兵為職業士兵,兵將間有隸屬關系

影響:兵將間隸屬關系導致藩鎮的形成和割據

(6)五代遼宋夏金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內容:集中軍權(解除禁軍大將兵權「杯酒釋兵權」;三分禁軍統領權,皇帝直接控制;兵將分離,互相牽制;更戍法;「強干弱枝」「內外相制」);集中行政權(中央三分相權,加強皇帝;地方文臣為知州,通判監督知州,知州通判聯合互相牽制);集中財權(轉運使將地方賦稅留部分開支後轉運中央,削弱地方割據物質基礎);集中司法權(中央派文官擔任地方司法人員;死刑中央復審核准)

特點: 針對「藩鎮太重,君弱臣強」下手,分散軍權,並削弱地方割據相應條件

影響:有力阻止地方割據;積貧積弱——冗官冗費;將帥配合不好,戰鬥力下降;地方財政國難;邊患不斷威脅,處劣勢

②軍事制度——設樞密院為最高軍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設三衙(殿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樞密院與三衙分握發兵權與管兵權。

③選官制度——科舉制的發展

表現:程序嚴格,殿試為定製,皇帝直接掌握錄取權;科目減少,進士科最主要為糊名制;錄取名額大增

作用:擴大政權基礎,加強中央集權

改革:王安石變法時,廢明經諸科,進士科棄詩賦,考經義、時務策;設明法科,

考律令斷案

④少數民族政權獨特的政治制度——

遼「蕃漢分治」的政治制度: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金的猛安謀克制: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對金的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7)元——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繼續發展

行省制度

目的:控制空前遼闊疆域,固統

內容:中央——中書省(最高行政機關,行宰相權;直轄晉、冀、魯;與唐中書名同職權不同)、樞密院(最高軍事機關)和御史台(最高監察機關);宣政院(宗教和西藏);

地方——行中書省(行省或省),中央派官吏

影響:後世行政區劃基本以此為基礎

對邊疆的有效管理:雲南設省;西藏宣政院轄地;台灣澎湖巡檢司;嶺北行省;遼陽行省

(8)明清——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空前強化

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特點:封建制度衰落,為維護統治,全面強化中央集權,尤以加強皇權為核心

表現:

明: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地方——三司分權(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各行其職,互不從屬,直接受控於中央有關部門

軍事——五軍都督府統兵,兵部奉旨調兵,皇帝臨時點將

法律——制定《大明律》,增加經濟立法,量刑「重其重罪,輕其輕罪」

廠衛特務機構;

選官制度——八股取士,文化專制,禁錮人們思想

清:初保留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設南書房;雍正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跪受筆錄」傳達皇帝旨意,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影響:前期利於穩定經濟發展,抵禦外患;後期壓制人民,政治腐敗,抑制科學文化資本主義萌芽,阻礙社會發展,消極突出

實質:封建制度衰落的表現

對邊疆的有效管理

西藏——明:設烏思藏都司;建立僧官制度(封賜各教派首領,法王是最高僧官,各級僧官朝廷任免)

清:確立冊封制度(歷世達賴和班禪須經中央政府冊封);設駐藏大臣,代表中央,與達賴班禪共管西藏,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加強

西南地區—— 明:土司制度(任用當地首領,職位世襲,家族統治色彩)和開始部分(滇、貴、桂、川) 「改土歸流」(以不世襲、有任期、品級的流官取代世襲土司)

清:平定「三藩之亂」後,大規模「改土歸流」

評價:利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發展;加強中央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地統治;改變了當地落後閉塞、割據紛爭→促進各族經濟文化交流

地方——實行督撫制度

③軍事——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對女真族的興起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漢軍綠營兵制度

3、實施專制中央集權制的目的:

(1)實施階級壓迫:控制人民(習慣強調)

(2)調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完善秩序(習慣忽視)

(3)根本目的:維護封建統治,加強君權

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發展的總趨勢和總特徵

(1)總趨勢:秦漢形成,隋唐完善,明清頂峰(北宋前進步性居主流,北宋後消極突出)

(2)總特徵:歷代具體措施各異,但有明顯共性(繼承性)和特性(發展性)
5、評價
(1)客觀進步作用:維護多民族國家統一發展;穩定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外正常經濟文化交流;明清抵禦外來侵略
(2)消極作用:對人民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思想文化專制,抑制科技發展,落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延緩封建制度瓦解
謝謝!

6. 政治制度對歷史文化的影響

肯定有很大的影響
回答你的問題之前 我先啰嗦兩句 O(∩_∩)O~
在我的理解里
政治制度 是公共權力主體(政黨、階層、集團、個人等等)在追求和掌握公共權力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原則和方式
文化 廣義上是人類社會生活的方式 歷史文化就是文化的過去時
所以可以看出 政治制度也屬於文化的范疇! 文化對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封建時期 儒家中國的中央集權遠遠高於神權影響的歐洲)
但是 政治制度對文化具有很大的反作用!
因為政治制度是對國家上層機構的骨架結構 能通過國家的政治行為間接的影響國家文化
影響分正反兩個個方面:
1,正面影響,從特定政治制度中產生的執政者為了獲取和維護自身利益,會有意識地指定國家的總體文化發展方向.(比如 社會主義國家致力於發展集體制文化、馬列思想、強化公有制意識等等;資本主義國家致力於個體自由主義,強化私有意識等等;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束了百家爭鳴的文化局面;漢武帝獨尊儒術,確立了2000年的儒家中國思想;宋代朱熹;明朝八股;羅馬允許基督教的傳播;英國光榮革命後對私有制的鼓勵等等等等 都說明這一點!)
2,反面作用, 注意是反面不是負面哈~呵呵. 若是現存的政治制度不合時宜或不能得到大眾的支持,那麼社會文化會與政治制度背道而馳!(蘇聯後期自由化思潮;戊戌變法後中國的革命要求;1848年的歐洲革命等等)
總的來說,政治制度是通過當權者的政治行為間接地影響歷史文化的
希望你能滿意~

7.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評價你認為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有何積極影響

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有利於經濟發展,促進了世界文明的交流與合作,為國家統一奠定了歷史文化基礎和政治基礎。

8. 跪求兩篇論文,題目是 中國歷史文化的主要內容和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特徵,3000字一篇,謝謝啦

題目太大,內容太廣。一般人難以完成!

9.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與文化制度的特點及影響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特點及影響

①歷代封建統治者,通過一系列行政區劃分與變革,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將地方權力集中中央,使多民族國家不斷發展。

②由分封制到郡縣制,主要反映管理任用原則由宗法血緣關繫到行政任命關系的變化,屬於政治制度進步的表現。由郡縣制到行省制的變化,主要反映行政區劃分的變化,一般說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區越劃越小,越劃越多。

③地方官制的演變:秦商鞅變法設縣,統一後推行郡縣制,郡守為地方最高長官,掌軍政大權;東漢末年,州刺史成為地方最高長官;唐玄宗設節度使,有行政、財政、軍事等大權,演變為藩鎮割據;北宋削減節度使節度使權力,派文臣任知州,設通判,集中地方財權與司法權(設轉運使等);元設行中書省;明實行三司分權,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與都指揮使司互相牽制,開始改土歸流;清在各省區設總督、巡撫、將軍、辦事大臣,進行管理,並大規模改土歸流。


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關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物質生產方式決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與經濟的繁盛反映在意識形態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燦爛;明清時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經濟上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反映在意識形態方面便有反對君主專制的民主思想的產生。此外,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諸子百家的思想是當時政治經濟發展在觀念上的反映,反過來它又為歷史變革起了摧毀廓新、敷陳新義。

10. 從英國政治體制看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對其政治體制的發展有何影響

智者運動強調了「人是萬物的尺度」,把人置於世界和社會的中心,這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體現,從而認識到奴隸制不符合人性的觀點,貴族統治秩序是可以改變的,民主制可以代替貴族制。這樣,智者運動強調了人的理性,否定了絕對權威。
為此,智者運動是近現代歐洲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確立的思想濫觴。
(2)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運動。其核心思想人文主義,就是反對封建神學、宗教束縛和基督教的禁慾主張,提倡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強調人的價值。這就形成了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反宗教,並提出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體系。具體來說,它否定了封建特權。彼得拉克說:「真正的貴族並非天生,而是自為的。」同時,它也否定了君權神授。人文主義者把國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務是維護社會安全與和平。他們相信,君主如果成為暴君,必為人民所推翻,這是歷史規律。他們反對專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號。總之,在文藝復興中,個性自由是資產階級展開活動的首要條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針對建設貴族和專制統治的。
為此,文藝復興為近現代歐洲政治體制的確立提供了價值取向。
(3)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是一場歐洲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17~18世紀,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啟蒙思想家們提出了天賦人權、三權分立、人民主權、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從理論上證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綱領和社會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個以「理性」為基礎的社會。他們用政治自由對抗專制暴政,用信仰自由對抗宗教壓迫,用自然神論和無神淪來摧毀天主教權威和宗教偶像。如用「天賦人權」的口號來反對「君權神授」的觀點,用「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來反對貴族的等級特權。他們用這些思想來啟發教育群眾,去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進而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權。如在啟蒙運動的沖擊下,法國封建專制統治出現動搖,最終爆發大革命,封建王朝被推翻,建立了共和國。
為此,啟蒙運動為近現代歐洲政治體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綜上所述,西方思想史上的這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推動了近現代歐洲政治體制的逐步確立,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

閱讀全文

與歷史文化和政治制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