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近代科技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哪些
進入21世紀,環保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城更美」,成為人們的共同心聲。江總書記在建黨80周年講話中強調指出:「要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使人們在優美的生態環境中工作和生活。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環保工作的高度重視。
環境的一般概念是指圍繞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中心物不同,環境的概念也隨之不同。我國《環保法》中所稱的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和,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產、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環境保護就是採取行政、經濟、科技、宣傳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適合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它具有明顯的地區性。環境保護的內容大體可分兩方面:一是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包括保護城鄉環境,保持鄉土景觀,減少和消除有害物質進入環境,改善環境質量,維護環境的調節凈化能力,確保物種多樣性和基因庫的持續發展,保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二是防治環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產建設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污染物質及雜訊、振動、電磁波輻射等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環境保護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盡管中央把環境與資源保護作為基本國策之一,但環境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竣,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的問題還未徹底解決,城市生活污染和農村面臨污染問題又接踵而來,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解決環保問題歸根到底要靠發展。我國要消除貧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須毫不動搖地把發展經濟放在首位,各項工作都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展開,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綜合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環境和生態的保護,都有賴於經濟的發展。但是,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不能走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我國在這方面的教訓是極為深刻的。因此,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保持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方針。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歸根到底是人與自然的關系。解決環境問題,其本質就是一個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問題。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與自然從遠古天然和諧,到近代工業革命時期的征服與對抗,到當代的自覺調整,努力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文明,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矛盾運動和對立統一規律的客觀反映。有些同志認為環保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的,認為要保護環境必然要犧牲經濟的發展。這些年的實踐證明,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可以達到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美國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狀況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可資借鑒的範例。
當今,綠色經濟、循環經濟成為新世紀的標志。用環保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成為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因此,如何協調環境與經濟的關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文明是堅持實現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的關鍵。
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在環境保護法中規定或體現的,對環境保護實行法律調整的基本指導方針。它是調整因保護和改善環境而產生的社會關系的基本准則,是環境保護法本質的集中表現。
⑴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不是隨意確定的。而是應該由法律確認,在環境保護法中有所體現。
⑵不能把它同一般的立法和司法原則混為一談。如立法原則中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司法原則中的以事實為依靠,以法律為准繩,適用法律人人平等等原則。
⑶它也不同於一般的法律規范,它是環境保護的基本方針、政策在法律上的體現,是貫穿於整個環境保護法的,具有普遍意義和指導性的規范。
協調發展原則 : 是指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協調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原則非常概括地闡明了環境與發展的相互關系,是環境立法的一項重要的原則。
制訂國家環境保護計劃
在已制訂的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經濟基礎上,制訂國家環境保護計劃。環境保護計劃,是指由國家制定的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配合和相銜接的、全面反映國家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和措施的有關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體系的規定。中國從"七五"計劃時期已開始制定國家環境保護計劃。 為了保證環境保護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綜合平衡,國家計委和國家環保局於1994年發布了《環境保護計劃管理辦法》,從而使編制環境保護計劃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⑷採取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是為了解決一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環境問題,落實環境保護戰略方針、實現預期的環境保護目標,保障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有力手段。它對於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誘導、約束和協調的功能
環境經濟政策主要有:獎勵綜合利用政策,經濟優惠政策,徵收環境資源費政策等。 ⑸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
我國當前環境問題相當嚴竣,防治污染和生態破壞的科學技術落後是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必須加強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依靠科學技術解決問題。
3、貫徹
⑴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全面規劃就是對工業和農業、城市和鄉村、生產和生活、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各方面的關系作統籌考慮,進而制定國土利用規劃、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環境規劃,使各項事業得以協調發展。
合理布局主要是指在工業及其發展過程中,要對工業布局的合理性作出專門論證,並且對老工業不合理的布局予以改變,使得工作布局不會對周圍環境和人民生活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不良影響。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同生產的不合理布局有重要的內在聯系。其中:農業生產和資源的開發布局(直接以自然資源作為勞動對象,如農、牧、採掘業)同自然環境破壞有直接關系;工業生產布局(不直接依賴環境,但生產中排放廢棄物)同環境污染有直接的關系。生產部門的分布,又影響居民點的分布,從而影響城鎮分布、人口密度及交通、文化設施分布。
⑵嚴格控制新的環境污染和破壞。
增強公民尤其是決策者和管理者的環境風險意識。對於大型建設項目、改造自然項目(如在河川築壩、發展核電、興建大型工業、農業、水利、交通等項目),更應將可能造成的長久不良環境影響放在首位考慮。
在對環境具有影響的重要政策和大型建設項目的決策中,要充分聽取科學家、經濟學家和法學家的意見。
通過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把環境問題解決在建設之前或建設過程之中。
⑶積極治理老的環境污染和破壞。對已經產生的環境污染和破壞,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治理;對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事業單位,要限期治理,對逾期末完成治理任務的,應依責令其關閉、停產或轉產。
⑷實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把環境保護規劃納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工業布局,改善城市能源結構,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不斷完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⑸加強環境監測。通過環境監測,掌握環境質量狀況及發展趨勢,為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和治理提供科學依據。
我國在參照"污染者付費原則"的基礎上,於1979年在《環境保護法(試行)》第6條規定了"誰污染誰治理"原則,即"已經對環境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單位,應當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制定規劃,積極治理,或者報請主管部門批准轉產、搬遷"。
這一原則在當時主要是為了明確污染單位有責任對其造成的污染進行治理。在1989年修改《環境保護法》中,刪去了"誰污染誰治理"的字樣,改為由具體的制度和措施規定來隱含這一基本原則。 污染者治理是指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組織或個人,有責任對被污染的環境進行治理。在法律上進一步明確"污染者治理"的原則,目的就在於明確污染者的責任,促進企業的污染治理,保護環境。
開發者養護是指對環境與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組織或個人,不僅有依法開發自然資源的權利,同時還有保護環境資源的義務。有責任對其進行恢復、整治和養護。
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利用,而保護好環境資源,就可以使開發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並為更好地持續利用創造條件。所以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不僅有依法開發利用的權利,同時還負有保護的義務。
《環境保護法》第十九條規定,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必須採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第二十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防止土壤污染、土地沙化,防治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水源枯竭、種源滅絕以及其他生態失調現象的發生和發展。
「利用者補償」,是指開發利用環境資源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經濟補償的責任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認為環境資源不是勞動創造的,沒有勞動價值;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發展和理論研究的深化,人們認識到環境資源是有價值的,其價值表現在自然再生產能力上,人類為維護、恢復、增殖自然資源及開發替代資源應付出的必要勞動時間。所以,國家作為環境資源的所有者,實行環境資源有償使用是理所當然的
「破壞者恢復」,是指因開發環境資源而造成環境資源破壞的單位和個人,對其負有恢復整治的責任。
2、意義
⑴可以促使企業、事業單位加強環境管理,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⑵可以為治理環境污染和恢復生態環境積累資金
⑵ 文物遺跡歷史的大量保留是否會影響人類的進步
並不會,然而可悲的是現代技術在某方面居然比不上古代技術,比如兵馬俑連最版早的一號坑都權不敢全部挖完,秦皇墓也是五十年不開放,百年不打算。文物歷史遺跡是傾盡多少代古代人的智慧,也是給現代人探索科技領域的重要經驗。
⑶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對近代西方科技的發展產生什麼影響
1、指南針、船尾舵促進了航海業的發展,水磨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造紙術使文藝復興有了新的書寫材料,印刷術促使科學興起並得以昌盛。中國古代科技發明成為世界史當之無愧的先驅。馬克思指出:「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2、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3)歷史遺跡對科技發展的影響擴展閱讀:
科技的發展與前代的積累有著密切的關系,繼承是科技發展的前提。自春秋戰國至漢代以來,古代科技已積累了豐碩的成果,宋代科技的繁榮正式在汲取前代豐厚的科技遺產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譬如:指南針,早在戰國時,我國磁石吸鐵和指示方向的性能,並創造了指示南北方向的「司南」。
宋代這是在此基礎上發明了用於航行的指南針。製造火葯的原料硝石、硫磺和木炭在西漢時已發現,唐朝的煉丹家們在用這三種原料煉丹時,發生了起火爆炸現象,以後就用它來製成「飛火」,殺傷敵人。
北宋初年製成「火箭」 、「火球」 。宋仁宗時有了製作火葯的配方。畢升也是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礎上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三大發明的例子說明,繼承前人成果,是宋代科技發展的前提條件之一。
宋代科技很多是繼承唐代的成果,並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的。在數學、醫學、地學、和交通工具方面均有所繼承和創新。正是在這種繼承和突破、綜合和提煉、積累和創新交替作用中不斷發展,從而達到一個科技高峰。
⑷ 科技技術對社會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科技革命推動生產方式的變革。
1、科技發展促進勞動資料(主要是生產工具)的變革。
例如煉鐵技術的發展使得鐵器應用於農業生產,代替了了石器工具;機械農機的使用代替了手工農具。
2、科學技術促進勞動對象的變革。
例如: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是人類的生產活動擴展到海底,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步伐邁向了廣闊的宇宙,納米技術是人類有了更多更新的生產資料等。
3、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二、科學技術發展是現代社會生產及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增長點所在。
最明顯的是科學技術發展推動產業結構的變化,自從工業革命後大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工業迅速發展,逐漸超過了農業的的比重,第三次科技革命後第三產業不斷發展,成為比重最大的產業。
三、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活方式的變革。
例如改變人們的交往方式、消費方式、學習方式、休閑方式以及娛樂方式。但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既通過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以造福人類,也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負面效應,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消極後果。
例如,科技發展使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損失;計算機的發明便利了我們信息的交流,卻也使得無數青少年陷入非法網路的泥沼無法自拔;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卻帶來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類社會的「全球問題」,「全球問題」深刻地反映了人類與自然的矛盾、科學與價值的矛盾,它不僅是個自然問題、科學技術問題,而且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一個涉及社會制度、社會管理組織、各種社會認識和整體實踐的復雜問題。
四、科技價值觀:
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社會是進步的,矛盾推動著社會的前進,我們應該正確看待科學技術發展的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具有的科技價值觀是:
1、充分認識到科技是一柄「雙刃劍」,益處和弊端是相生的,盡可能地多發揮科技的正面效應即創造價值,盡量減少損失。
2、科技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要正確看待它與社會其它因素的關系。
3、科技並不是單向地決定著社會,它同樣也受社會的影響,要解決它的負面效應,就要正確認識科技同社會的關系,要使科技和社會同時進步。
4、科技是人的主觀活動的產物,所以應該從根本處做起,即從人自身做起——科技革命和人自身的革命。
總之,科學技術的作用是巨大的,從經濟發展上講它是生產力;從政治上講它是影響力;從社會發展上講它是推動力;從軍事上講它是威懾力。科學技術正以一種空前的威力,向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滲透,全面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生活。只有對科學技術有了清楚的認識,我們才能更好的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簡單說來,通過科學技術發展經濟與環境能源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
⑸ 制度對古代的科技發展有什麼影響
科舉考試耗費了士人幾乎全部的經歷,讀書做官成為知識階層的最終目標專,造成傳統文化的畸形發展。經屬學、文學及史學是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在科舉考試的導向之下,廣大士人用心的范圍不出以上學科,並且這些學科依附於傳統的政治文化,人們熱衷於經籍的註解、經義的闡發,思維活動空間單一而狹小。
而跟社會民生緊密相關的藝術與科技門類的知識文化由於遠離科舉而遭冷遇,藝術思維與科學思維的薄弱造成民族文化長期停留在經驗與實用的層面上,民族文化缺乏健康發展的動力。
⑹ 科技的發展對傳統文化及遺跡、文物危害
科技發展帶來的西方文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巨大的,特別是對於傳回統思想的沖擊是巨大的,答對於中國傳統的忠、孝、禮、智、信的信仰破壞更加嚴重,目前,重錢重利重權重實惠是思想趨勢,嚴重沖擊著傳統價值觀。
科技發展帶來的一個更壞的影響是:對於資源的開發毫無節制,嚴重破壞著古老城市的遺跡,文物。比如,北京的四合院等傳統民居。
科技發展讓盜墓和文物走私更加容易,文物遺失非常嚴重。
科技發展所進行的大開發,比如大型水庫、大型核電、大型風電對於自然遺產的破壞也很嚴重。
⑺ 近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1)四大發明傳入歐洲以後,對歐洲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造紙術、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火葯在歐洲的應用與發展,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開始將世界聯成一個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整體;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6分)(2)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運河的修建和輪船的改進;跨洲鐵路的修建;世界通訊網路的形成。(4分)(3)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發電機和其他電力技術發明的出現,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人類進入信息時代。(6分)(4)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2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給分) 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依據材料一文字內容可直接概括出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巨大影響,即四大發明傳入歐洲以後,對歐洲社會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造紙術、印刷術,促進歐洲文化的發展,推動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火葯在歐洲的應用與發展,使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指南針的使用,使西歐人開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開始將世界聯成一個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整體;西歐率先進入近代社會,整個世界在其推動下,逐步從古代向近代演變。(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依據材料一文字內容可直接概括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的科技進步表現是:新式交通工具和電訊器材的出現;運河的修建和輪船的改進;跨洲鐵路的修建;世界通訊網路的形成。(3)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直接回答科技進步對近代社會發展的作用,即蒸汽機的發明推動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時代;發電機和其他電力技術發明的出現,促進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人類進入信息時代。(4)綜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科技進步對人類社會發展產生的積極表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終極動力;無須答出消極影響所在。
⑻ 歷史:你對科技發展影響有什麼認識
先答歷史背景,再談科技對當時及以後的影響(順便說下科技發明者留給後人的精神)
⑼ 明朝我中國科技對世界歷史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兩例
《本草綱目》李時珍《農政全書》徐光啟《天工開物》宋應星...
⑽ 論古代自然觀對科技發展的影響
中華文明長期領先,但中國人的自然觀還是有很多缺點的。主要是中國人過分高估了自然的力量,低估了人的力量。這種缺乏自信的自然觀導致了中國人性格上的一些缺憾,比如,同歐洲人相比,中國人缺少野心,容易得到滿足,缺乏主動性,缺乏探索和鑽研的精神,抽象思維能力差。這些缺點是導致中華文明從500年前開始逐漸落後於歐洲文明的原因之一。
首先來看一下中國人的自然觀對中國自然科學發展的影響。
古代中國有數不清的如四大發明這樣為世界科技作出卓越貢獻的成就。但是如果按學科來看,古代中國的主要科學成就都集中在應用領域,例如製造業、建築業等;而基礎理論學科方面的成就相對貧乏。我讀過一本介紹數學發展歷史的書。對數學貢獻最大的是歐洲人,同時,書中也介紹了巴比倫、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國家的數學成就,卻對中國的數學成就隻字未提。想來也有一定道理,古代中國鮮有數學成就,能登大雅之堂的就更少了。還有一個例子,漢代劉徽在修訂《九章算術》時,發現了其中的多處錯誤,如計算弓形面積的公式、計算球體體積的公式等。這些公式被用來計算建築用料已有100多年了,期間應當有很多人發現過實際用料與預期不同,卻從來沒人想過這些公式是對是錯。
中國人匱乏的數學天份正是受自然觀影響的一個結果。由於中國人對現有的自然界頗為滿足,也就失去了改造自然的興趣和動力。這種思維方式蔓延開來,就造成了中國人普遍滿足於問題在表面上得以解決,而對於隱藏於表象之下的事物內因缺乏興趣,懶於對問題刨根追底。所以古代中國對於自然界的研究始終都只停留在膚淺的客觀觀察階段,極少有人把觀察結果抽象總結成理論,更不要提用理論來指導改造自然了。數學作為一個最基礎,最抽象的學科,受害也最深。
同樣受到中國自然觀負面影響的還有人文科學。
現在有很多電視劇是描述清朝時期社會人文的。大家看後可能有一種感覺,就是清朝的皇帝似乎個個都是雄才大略,開明勤政。電視劇自然會有一些誇張,但和事實是差距不大。如果把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皇帝按照從明君到昏君的順序排一下隊,前十名里,清朝的皇帝可以佔一半,而後一半里,清朝的一個都沒有。然而中國恰恰就是在大清的統治下開始落後於西方的,為什麼呢?單純縱向來比較,清朝統治期間,中國國土面積擴張了三倍有餘,人口增加了四倍,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十幾倍。清朝的統治似乎還不錯,但這只是我們沒有考慮機會成本時得到的結論。
此時的歐洲在文化上經歷了文藝復興;政治上,民主制度終於戰勝專政制度;科技上,完成了工業革命。歐洲國家還把其領土和人民擴張到了地球上每一塊大陸。歐洲的飛速發展把機會成本拉得極高,以至於清朝的皇帝們兢兢業業累到吐血,最後把收入減去成本一算,還是虧本的。民主制度由於保障了方向正確,和調動了多數人的積極性,從長時期來看,其效率遠不是專制制度可以同日而語的。中國為什麼沒有像歐洲一樣自發的走向民主呢?我想這是因為中國當時根本就沒有民主的思想。
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各種思想層出不窮。其中很多著作,如《社會契約論》等為日後的民主實踐提供了可靠的理論依據。而在中國,說得出口的哲學思想都是先秦的,兩千年裡不但沒什麼進步,反而越來越差,最後已經沒什麼哲學,只剩下三綱五常之類專為專制統治者服務的思想了。沒有民主的思想作指導,自然也不會有民主的實踐。
我們已經提到過中國人的自然觀過於崇尚自然,於是心甘情願的臣服於自然。這種自卑,帶有奴性的思想也使得中國人很輕易的屈服於「權威」,不敢有創新思想,尤其是那種把自己放到與權貴平等地位上的思想。以寫論文為例,中國人喜歡拿古人的言行作論據,而歐洲人更喜歡以「批判某某某」為題。
前文所論述的是兩種自然觀對歐洲和中國科技發展的影響,都已經是歷史了。我們學習自然辯證法是要為現在和將來服務的。了解不同自然觀在歷史上的作用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更有利我們發展的自然觀。
觀察這兩種自然觀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就是人類的野心有多大,成就就可以有多大。人類是能夠戰勝自然的。這也是典型歐洲人的自然觀。隨著歐洲文明的勝利和廣泛輸出,我們中國人也普遍接受了歐洲的各種思想,比如馬列思想,和我們正在學的自然辯證法,都是歐洲人創立的。中國人的自然觀也普遍發生轉變。例如,40年前,人定勝天的觀念在中國就很流行。
我覺得這種轉變是使中國富強的一個很好的開端。雖然大躍進以失敗告終,但這不等於人定勝天不正確。「人定勝天」不是說人類誰便怎麼樣做都會戰勝自然。戰勝自然還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並且可能還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下面用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作例:當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相矛盾時應該犧牲哪一樣?誰都知道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都很重要,最好兩樣一起做。問題是一定要犧牲一樣的時候?其實回頭看看歷史,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就是犧牲環境保護。
首先,隨著工業發展,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會越來越強,到時就可以再回頭修復被破壞的自然環境。以歐洲為例,其在工業化最初時,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但時至今日應經被完全修復了。再退一步說,有些破壞是無法被修復的,當有一天人類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地球的環境就算被破壞得寸草不生,也不會對人類產生任何威脅。
其次,放棄了發展,或者說放棄了對自然的征服,就等於放棄了自己的生存權。比如,印第安人在環保方面做得很好,可是他們工業不行,打不過歐洲人。歐洲人來了,他們連命都保不住,還談什麼保護自然。即使沒有人類之間的競爭,不發展還是不行。大家都知道,太陽也是有壽命的,早晚有一天它會變成紅巨星兒吞沒地球。人類若不能在此之前發展出足夠的科技離開地球,我們今天號稱要保護的一切都會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