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孔子思想的進步意義是什麼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論語》一書中 ,「從政」是孔教的任務,即「學而優則仕」。因此在孔子教育思想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教育體制均以培養安邦
治國之人材為目的。用現代術語來說,專業是一致的,不存在專業對口的問題。
孔子認為「政者,正也」。提倡的是「仁政」, 故把「仁」看作從政的最高准則 ,「優」實際上是「仁」的高低之分。孔子對仁的看法,意義廣泛、復雜,但究其根本是愛人,即從愛人的思想出發,謙虛謹慎、勤勤懇懇地為他人服務,這就是仁人所具有的品德。按照孔子「為仁」就是「為人」的標准,仁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孔子的觀點就是教育首先要解決受教育者「做人」的問題,他十分強調「做人」即做「仁人」,把仁看作從政的最高准則,牽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治國的政治大事,把仁的范圍推到更廣闊的地步。孔子把仁和政治結合起來談 ,說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樣一句名言,為後世儒家所廣泛傳述。「克己復禮為仁」便是孔子對如何才能達到「仁人」水準最有名的答復。「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事事都合乎行為規范,便是其具體要 求。綜合孔教思想,中國傳統教育實際上是一種以培養「仕 」為目的,以「仁教」、「智教」為手段,以實現「克己復禮」, 國泰民安的政治思想。這在當時應該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孔子反對學生學習與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無關的知識,反對與成德無關的東西。《論語•子路》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教;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被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培養上層社會的管理者,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教育目的,顯然與當前的經濟社會是極不相容了。實際上,在當前新型社會思想下,從政只不過是一種職業而己,雖然這種職業有著特殊的意義。甚至在目前中國,這種職業的候選人也還不都是由學校培養。因此中國傳統幾千年的「學而優則仕」實際上己被摒棄,取而代之的卻是需要各種專門人才,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經濟的需要。
⑵ 孔子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目的:「學而優則仕」
向日葵微語
2018年12月16日 · 教育學專業研究生 教育領域創作者
教育目的,在現代來說是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制定的教育要達成什麼樣的預期目標,它主要回答了兩個問題:一是為誰培養人?;二是培養什麼樣的人?
在今天,我國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中明確規定」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回答了為社會主義培養人,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人。雖然這一教育目的為很多人所批判和詬病,但也不缺乏合理性。
那麼,在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看來,什麼才是他的教育目的呢?
其實,孔子的教育目的在今天來說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或者說就是很多人所抱有的目的觀,這也是因為孔子的思想一直被中國作為正統思想延續了兩千多年,到現在還深深影響著我們。
孔子從」為政在人「的政治主張出發,提倡統治者禮賢下士、招收人才,另一方面通過教育培養人才,要學生學習知識本領,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四個字——讀書做官。大家可能有疑問,孔子的教育目的不是應該培養君子嗎?在論語中經常會出現的就是孔子要求學生」仁「,成為君子的話啊。其實,孔子培養君子不假,他的意思是培養能夠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的君子,從政的統治階層也必須修身養性成為君子。
在論語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學而優則仕「,意思就是學習最好的就是要去做官。孔子是極力主張入仕做官的,他的學生們也在腦中深深紮下了讀書做官的種子,子路甚至說出」不仕無義「的話,不去做官就是沒有正義的,這在儒家看來是很嚴重的。學而優則仕雖然不是出自孔子之口,而是出自七十二賢人的子夏之口,卻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目的觀。
後來,到了漢朝漢武帝時期,儒學從民間學說一下子成為官方正統學說,並且漢武帝還開辦了太學,專門有老師教授儒家經典,畢業後合格直接授予官職,使得孔子的」讀書做官「思想在實踐和制度上都得到了落實,並且兩千多年都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很多家長和學生也是抱有這種想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不過,孔子的學而優則仕的思想在封建社會時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反映了封建社會興起的需要,知識分子積極學習去做官的推動力,也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備了條件,也為統治階層統治知識分子和人民提供了條件,甚至到了今天也還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如果是你,你願意選擇哪條路呢?
⑶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什麼現實意義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經驗,創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學方法,總結倡導了許多寶貴的教育主張和原則,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他的這些教育經驗和原則,是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的寶貴遺產,至今仍對我們的教育實踐有著行之有效的指導意義.
一.有教無類,誨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最光輝的思想,應該是"有教無類".在孔子之前,貴族階層壟斷了文化教育權,平民階級沒有受教育的可能,教育僅僅是局限在最高統治階層范圍之內的事,辦教育的目的,也只是為統治者培養接班人.學校的貴族化,阻礙了文明的普及與發展,也扼殺了平民百姓的求知慾望.
孔子從三十歲左右開始,便打破歷史的陳規,創辦私學,明確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思想.他認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從善,應該一視同仁地對他們進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貴族所壟斷.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開創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的新道路,是中國教育史上劃時代的革命創舉,也是人類教育史上一項很有革命意義的突破.孔子所創設的私學,也成了中國教育史上與"學在官府"相對立的"學移民間"的劃時代的標志.
"有教無類"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他一生教育實踐的總結.他不分階級,不分貴賤,不分地域,不分賢愚,只要虛心向學,"自行束修(十條干肉)以上",他一律諄諄進行教育(《論語·述而》).孔子所招收的學生,除南宮敬叔和司馬牛外,其餘多出身貧賤.
孔子從辦學開始,直到73歲病逝,即使是在魯國從政(任大司寇等職)和周遊列國的十幾年中,也沒有中斷過他所酷愛的教育事業.他堅持不懈地克服各種困難和阻力,發展私學,用一生的心血和生命,譜寫了成效卓著的教育事業的凱歌,在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歷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一個人幾乎用了成年之後的所有時間從事教育工作,培養出這么多有用的人才,真可以稱得上誨人不倦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是自古以來人們對孔子的稱頌,也是孔子高尚師德的主要內容.孔子經常以此來要求自己.當他的學生以"聖"和"仁"來稱贊他時,他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雲爾已矣."(《論語·述而》)孔子教育學生,不但誨人不倦,而且毫無隱瞞,因而贏得學生們對他的無限尊敬和景仰.孔子死了,學生們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守孝三年.子貢深得老師器重,師生之情勝過父子,他為孔子守墓長達六年.有這樣誨人不倦的老師,才能有這種守廬三年、六年的學生.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在教育教學方面,孔子有許多發明創造.其中有些創見即使是在兩千多年後的今天來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義.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就是其中最有價值的東西之一.
由於孔子在教育方針上主張"有教無類",在招收學生時也做到來者不拒,這樣,學生之間,在年齡、性格、愛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識基礎、學習態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孔子曾對有的學生作過評價: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論語子路》)
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同上)
由此足見他對學生們的了解.為了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學有所長,他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在教學中 "因材施教".
以《論語》中孔子對學生請教"仁"的不同回答為例,就可說明這個問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十二)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同上)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同上)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同上)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十七)
仁是孔子倫理思想的核心,是他心目中的最高道德標准.五個學生請教這同一問題,孔子的回答針對每個人的特點而各不相同.顏淵是孔子的學生中對他的思想理解得最好的一個,所以孔子對他的回答比較深刻、抽象,涉及到禮與仁的關系.仲弓即冉雍,有為政的才能,孔子認為他"可使南面"(《論語·雍也》,意即可以做一個地方的長官),所以當仲弓請教仁德時,孔子的回答就側重於仁德在為政中的應用.司馬牛"言多而躁"(《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告誡他仁德的人話不多,說起話來好像是遲鈍的樣子,以此來糾正他性格上的偏差.樊遲的理解能力比較差,所以孔子對他的回答比較具體,告訴他仁就是要愛別人.子張有時過於偏激,辦事情好走極端,這種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則顯得不厚道.所以當他請教仁德時,孔子講得比較具體細致,告訴他如何與人相處.
再看一個事例: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曰:"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這一章具體闡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則.宋朱熹對此注釋說:"夫子教人,各因其才."(《論語集注》)同一問題,由不同的學生提出,孔子針對冉有和子路不同的性格特點,用揚長避短的方法來完善他們的德業修養,為後人提供了一堂生動的因材施教的示範課.
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他們智力高下的不同"因材施教".根據這一原則,他深入了解學生們不同的志趣、智慧和能力,掌握每個人的特點,施以不同的教育.他把較為出色的學生分為四個專業: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
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長.他劃分專業,分科教育,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有首創之功.
孔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於如何傳授知識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進行了探索和總結.
傳統教育偏重於記憶和理解,因此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填鴨式的灌輸而忽視啟發式的引導.它把學生擺在被動接受的位置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使學生的創造精神得到發揮與培養.這種教育方法違背了人具有創造能力,希望實現自己才能的本性.久而久之,必然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與壓抑,跟不上的學生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失去興趣,就會感到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甚至會失掉好學上進的品質.其實,這種傾向與孔子的教育主張和實踐也是大相徑庭的."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這是顏回多年追隨孔子學習的切身感受,他總結概括了孔子循循善誘的教學方法.
⑷ 論述孔子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可以在詳細的說一下嗎 因為要求字數達到500...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學思想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東南).他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因家族衰敗而逃到魯國.孔子自述其成長過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孔門弟子輯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這部書中,它也是我們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張實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使民以時","博施濟眾"(《論語·公冶長》)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雍也》)的社會理想.孔子的哲學思想中,既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也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另一方面又少談鬼神,《論語》中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又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論語·先進》)這種雙重的哲學思想,與他所處的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社會形態有關.孔子的哲學思想中還灌注著折中調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二)孔子的教育思想1,關於教育的作用和對象孔子認為教育對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孔子還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論語》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論語·子路》)《論語》又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而"信"必由教育而來.孔子還從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繫上論證了教育的作用.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但他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勵人們奮發學習,不要做困而不學的下民,但畢竟又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斷地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從而又使他的思想陷於自相矛盾之中.孔子還明確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並付諸實踐.孔子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魯國當政的貴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稱為"賤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貢,也有捉襟見肘的原憲和簞食瓢飲的顏回,還有窮困到三天不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等.但我們還不能認為他的"有教無類"就是在主張"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現代社會意義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2,關於教育的目的和內容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二要有"使親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張》).孔子所主張的教育內容主要有四項:歷史文獻,行為規范,待人忠誠與信實.即《論語·述而》中說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孔子的具體教育內容就是"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內容因受歷史條件的局限也有嚴重的不足,一是忽視自然知識的傳授,二是鄙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如《論語·子路》中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3,關於教學的思想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和教學.如《論語·先進》載: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另外,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孔子還允許或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專長.在他的學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但孔子在培養學生個性方面,還是傾向於培養"恭敬","溫和"的個性.《論語·先進》載:"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2)啟發誘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按朱熹的註解:"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開其意","達其辭".他還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也就是說,教師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學應"當其可".3)學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泛而不實.他還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但同時又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極力反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論語·陽貨》)的人.4)學以致用.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也就是說,盡管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但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培養學生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訓練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強調學用結合,學以致用.4,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1)立志樂道.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一個人應當確立什麼樣的志向呢 孔子認為應該"志於道",應該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他極力稱贊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顏回是"樂道"的表率.孔子特別強調立志樂道要有恆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能經受困難的考驗,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論語·陽貨》).2)自省自克.孔子認為道德教育貴在培養道德自覺,應從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一個人能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於"禮"的規范,就是"仁"了,也就是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標准.3)身體力行.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反對"言過其行",認為"君子恥其言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他反對言行脫節,主張"慎言".甚至主張"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意思是先腳踏實地去做事,做了以後再說也不遲.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4)改過遷善.孔子把道德修養的過程,看做是改過遷善的過程.他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但文過飾非,把過錯掩蓋起來,這是不對的,正如子夏所說的:"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有"過"不要緊,關鍵要能改"過","過則無憚改"(《論語·學而》).他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過而不改,是謂過矣."5,關於教師的論述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走到哪裡,學到哪裡,而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還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奮學習,"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真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孟子·公孫丑上》載:"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稱"誨人不倦"的典範.2)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論語·子路》)這說明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當然,這不是說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沒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而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論語·陽貨》所載:"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是無聲勝有聲.3)要相信學生會超過教師,鼓勵學生"當仁不讓於師"."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孔子在道德倫理思想的貢獻,即他提出並仔細論證了一個新觀念——"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長期影響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觀.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就是:君子應當為他人,為崇高理想的實現而自強不息.在孔子看來,"仁"是眾多道德規范的綜合,恭,寬,敏,惠等等.那麼"仁"的核心是什麼 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住腳,必須讓別人也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別人把事做成.由此看來,"仁"的精神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是愛自己的親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怎麼才算博愛大眾呢 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對老者關懷尊敬,對朋友忠實誠信,對少年注重教育.這些是博愛大眾的標准.尊老,誠信是調解人與人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內容.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培養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較優秀的的就有七十餘人,這些人沿著孔子確立的思想方向,對儒家作了全面論述.在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從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徵,其中以"仁"為核心作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經分析人的各種品性,孟子將它加以理論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端作為作人的標准.孔子思想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受到人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系,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和諧的指導意義.1."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人民性2."德教為先"的教育思想
⑸ 論述孔子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學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東南).他的先世是宋國的貴族,後因家族衰敗而逃到魯國.孔子自述其成長過程時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體現在孔門弟子輯錄孔子言行的《論語》這部書中,它也是我們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資料.
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張實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罰,薄稅斂","使民以時","博施濟眾"(《論語·公冶長》)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雍也》)的社會理想.
孔子的哲學思想中,既有唯心主義的成分,也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另一方面又少談鬼神,《論語》中記載:"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又載:"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論語·先進》)這種雙重的哲學思想,與他所處的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的社會形態有關.孔子的哲學思想中還灌注著折中調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關於教育的作用和對象
孔子認為教育對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認為"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孔子還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論語》載:"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論語·子路》)《論語》又載:"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而"信"必由教育而來.
孔子還從教育與人的發展關繫上論證了教育的作用.他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但他又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論語·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勵人們奮發學習,不要做困而不學的下民,但畢竟又承認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斷地說:"唯上智與下愚不移."(《論語·陽貨》)從而又使他的思想陷於自相矛盾之中.
孔子還明確提出"有教無類"的思想,並付諸實踐.孔子說:"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魯國當政的貴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稱為"賤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貢,也有捉襟見肘的原憲和簞食瓢飲的顏回,還有窮困到三天不舉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參等.但我們還不能認為他的"有教無類"就是在主張"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現代社會意義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
2,關於教育的目的和內容
孔子主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士",而"士"的標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隸主貴族統治者的專稱,即奴隸主貴族老爺的意思.孔子把它發展成為具有一定道德標準的精神貴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當作教育的培養目標.他明確提出作為一個"君子",一要能"修養自己,保持恭敬謙遜的態度",二要有"使親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樂"的治國安民之術."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論語·子張》).
孔子所主張的教育內容主要有四項:歷史文獻,行為規范,待人忠誠與信實.即《論語·述而》中說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論語·學而》)孔子的具體教育內容就是"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內容因受歷史條件的局限也有嚴重的不足,一是忽視自然知識的傳授,二是鄙視生產勞動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如《論語·子路》中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3,關於教學的思想
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特點,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從學生實際出發進行教育和教學.如《論語·先進》載:子路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 '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 "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
孔子還允許或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專長.在他的學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論語·先進》)但孔子在培養學生個性方面,還是傾向於培養"恭敬","溫和"的個性.《論語·先進》載:"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啟發誘導.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按朱熹的註解:"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就是說只有當學生進入積極思維狀態時教師才適時地誘導,引發,"開其意","達其辭".他還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論語·衛靈公》)"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也就是說,教師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學應"當其可".
3)學思結合.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只學習不加思考就會迷亂而不明,只思考不學習就會空泛而不實.他還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告誡學生:"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但同時又強調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論語·季氏》).事事處處都應運用思考,極力反對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 (《論語·陽貨》)的人.
4)學以致用.孔子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論語·子路》)也就是說,盡管熟讀了《詩經》三百篇,但叫他去處理政務,卻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國,卻不能獨立應對.書讀得雖多,又有什麼用處呢 他主張"學而優則仕",培養學生是為了推行其政治抱負,訓練學生能夠出仕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強調學用結合,學以致用.
4,關於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樂道.孔子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一個人應當確立什麼樣的志向呢 孔子認為應該"志於道",應該樹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衛靈公》)他極力稱贊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雍也》).顏回是"樂道"的表率.孔子特別強調立志樂道要有恆心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能經受困難的考驗,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緇"(《論語·陽貨》).
2)自省自克.孔子認為道德教育貴在培養道德自覺,應從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為仁"(《論語·顏淵》),一個人能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於"禮"的規范,就是"仁"了,也就是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標准.
3)身體力行.他說:"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而》)他反對"言過其行",認為"君子恥其言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他反對言行脫節,主張"慎言".甚至主張"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意思是先腳踏實地去做事,做了以後再說也不遲.他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4)改過遷善.孔子把道德修養的過程,看做是改過遷善的過程.他說:"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論語·述而》)但文過飾非,把過錯掩蓋起來,這是不對的,正如子夏所說的:"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子張》)有"過"不要緊,關鍵要能改"過","過則無憚改"(《論語·學而》).他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論語·子張》)"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5,關於教師的論述
1)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他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論語·公冶長》)他走到哪裡,學到哪裡,而且"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他還說:"三人行,必有吾師焉."(《論語·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奮學習,"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真是"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論語·述而》).《孟子·公孫丑上》載:"昔者子貢問於孔子曰:'夫子聖矣乎 '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稱"誨人不倦"的典範.
2)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論語·子路》)這說明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當然,這不是說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沒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適得其反;而教師能做到以身示範,雖沒有言語的說教,仍然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論語·陽貨》所載:"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是無聲勝有聲.
3)要相信學生會超過教師,鼓勵學生"當仁不讓於師"."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者 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論語·子罕》)"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孔子在道德倫理思想的貢獻,即他提出並仔細論證了一個新觀念——"仁",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長期影響中國歷史文化的教育觀.用一句簡潔的話來表達,就是:君子應當為他人,為崇高理想的實現而自強不息.在孔子看來,"仁"是眾多道德規范的綜合,恭,寬,敏,惠等等.那麼"仁"的核心是什麼 據《論語·顏淵》記載,孔子對此的回答是"愛人",愛人與尊重人是一件事的兩個方面,所以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強加於別人.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即自己要站住腳,必須讓別人也站住腳,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時也要讓別人把事做成.由此看來,"仁"的精神與損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這種愛心並不是愛自己的親人,而是由此作為起點去愛大眾."泛愛眾而親仁"怎麼才算博愛大眾呢 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對老者關懷尊敬,對朋友忠實誠信,對少年注重教育.這些是博愛大眾的標准.尊老,誠信是調解人與人的人際關系是和諧社會的一個主要內容.孔子開創了儒家學派,培養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較優秀的的就有七十餘人,這些人沿著孔子確立的思想方向,對儒家作了全面論述.在戰國時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們分別從不同角度豐富了孔子的思想體系,從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徵,其中以"仁"為核心作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經分析人的各種品性,孟子將它加以理論概括成為仁,義,禮,智四端作為作人的標准.
孔子思想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受到人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系,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和諧的指導意義.
1."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人民性
2."德教為先"的教育思想
⑹ 孔子道德教育的意義
孔子的道德教育對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中國的文化中存在著重德的傾向,歷代知識分子和勞動人民中存在著重氣節、剛正不阿的傳統。孔子的道德教育是為其政治理想服務的,明顯的打上了封建的烙印,存在著很多的糟粕。但我們不能以今天的眼光來評判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德育教育,應用歷史的眼光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研究孔子的德育教育,我們不難從中找到具有現代價值的精神和方法為我們所用。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教會做人」不僅是孔子提倡的德育目標,也是當代國際著名教育家所提倡的德育目標。「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智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孔子這種主張雖然有「重德輕智」[①]偏向,但在揭示德與智的關系方面,指明了德對智的統率作用,對當前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重智輕德的大偏向無疑能成為一支強醒針。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強調和抓好德育,要真正把德育放在整個教育的基礎地位、首要地位來抓,中國基礎教育的面貌才會有很大改變。 更值得我們今天的教師學習的是孔子的言傳身教,即以身作則,修己治人,潛移默化,收效於無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教師決不是知識的販賣者,而是人格的保險箱。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效法教師的人格。因此作為一個現代的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以高尚的人格力量來影響我們的學生,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③]。 綜觀我們多年來對中小學生的道德教育,從「五愛」到「四美」到「三熱愛」,直到現在的道德素質教育、人格教育等。這些道德教育目標都很正確,也具體,可是收效不大。在人們的心目中這些道德目標僅僅是動聽的口號。原因何在?關鍵在於沒有提出很好的可以被中小學生躬行踐履的具體途徑和方法。 孔子實施道德教育的方法與途徑非常清楚、明確:其方法就是「由近及遠,推己及人」,「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與出發點,而泛愛眾則是其最終目標與歸宿。顯然,這樣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徑由於步驟清楚、明確,所以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遠,由親至疏的順序,既體現了由易到難的原則,也使人覺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願意這樣去做。因而便於學生去躬行踐履,不會使人產生「說教」或「灌輸」的生硬感覺。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特別是在教育一線的中小學教師。學習孔子德育教育方法,研究如何將我們現在的德育教育具體化、步驟化、合理化,使德育教育更合情理、更可操作、更適合學生躬行踐履。
⑺ 試論孔子關於培養君子的教育目的及學而優則人的意義
德育思想:
「仁德」是孔子要求人們具備的最高的道德品質,為了讓人們達到這個品質,在孔子思想中包涵了許多德育的內容,下面就選三個基本核心的思想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1.1 「孝悌」是仁德的基礎 孔子一生致力於復興周禮,周禮是建立在宗法制度「親親」的基礎上,所以他非常重視孝、悌,「弟子,入則孝,出則弟。」他教育弟子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孝敬兄長。孝和忠是統一的,孝於家族長輩,就是忠於國家朝廷。「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只有在家做好孝子,在朝廷才能做忠臣。孔子把家庭倫理的孝悌之情遷移到治國、平天下,後世儒家發展了孔子的這一思想,《大學》中就明確提出修身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點。孔子還明確談到孝悌與仁的關系:「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即統治者能身體力行孝悌,被統治的人民就能競相爭取仁的品德,這樣就無形中消滅了作亂犯上的現象。
1.2 「愛人」是仁德的核心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要「愛人」就要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愛人」的簡易方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積極的「愛人」方式,自己有某種需要,要進而推想到別人也會需要,這就是所謂的「忠」。如果從消極方面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我不願意讓別人這樣的對待我,那我也不會這樣對待別人,這就是所謂的「恕」。忠恕的綜合即仁的本身,實現了忠恕之道,也就實現了對他人的愛,孔子的「愛人」是一種泛指,人無分東西南北,愛無差等,一視同仁,同樣仁愛。
1.3 「復禮」是仁德的表現 顏淵問什麼是仁,孔子答:「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人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進一步追問具體內容,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在這里,孔子首先說明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符合於禮的規范就是仁的性質。「禮」主要指遵守等級社會的生活規范和道德規范。這種規范大到國家的社會制度,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禮儀常識。孔子還提出仁的一個特點「為仁由己不由人」,認為仁的德行是自覺主動的,倡導仁的自覺性,促使人們自覺地將「禮」變成種內在、自覺的道德規范。最後孔子提出了道德行為需要在視、聽、言、動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禮。「人而不仁,如禮何」。意思是如果熱門缺乏仁德,怎麼實現禮儀制度。因而,孔子認為仁與禮的關系是內容與形式的關系,仁是禮的內容,禮是仁的表現形式。
孔子的仁德學說,從根本上反映了社會群體的普遍要求。現在的德育教育要著力強調孔子的這種品質,強化學生「愛人」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教育他們孝敬父母,熱愛集體,熱愛祖國。同時,還要注重禮儀規范的教育,大力提倡「重禮」、「講禮」,以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
⑻ 孔子的教育觀
孔子的教育方法實際就是素質教育的前身:
a)、 「聽其行而觀其行」(強調實版踐的作用)
b)、 「見賢思齊權焉,見不賢內省也」(強調榜樣的作用)
c)、 「以友輔仁」(強調社會關系的重要性)
d)、 「不遷怒不貳過」(強調受教育者端正態度的重要性,不要遷怒他人,知錯能改)
e)、 「訥於言而敏於行」(強調嚴於律己)
f)、 「各因其材」(強調因材施教)
⑼ 孔子教育思想的歷史意義
孔子思想是歷史的產物,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版受到人權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系,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在當今世界上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和諧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