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世紀70年代中泰建交的意義
中泰建交後,中泰關系從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泰建交32年來,中泰關系始終順利穩步發展。中泰關系的層次不斷提升。根據1999年中泰兩國簽署的關於21世紀合作計劃的聯合聲明,以及2001年中泰兩國聯合公報,中泰雙方確認將中泰關系提升到"戰略性合作"關系。泰國已成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國領導人多次指出,中泰關系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範。
總結中泰關系32年的發展,可以看到中泰關系呈現出一些突出的特點。
(1)雙方關系已從經貿交往為主發展到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的多方面合作;(2)中泰政治關系的順利、穩步發展,有力地促進了中泰經濟關系的發展;(3)中泰兩國人員往來從高層到低層,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全面展開;(4)中泰一家親的傳統友誼經受住了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考驗,中泰全方位的、健康穩定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已牢固確立,中泰關系所具有的深厚基礎,成為推動中泰關系進一步發展的巨大力量;(5)中泰關系已超越了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差異,成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睦相處的典範;(6)中泰關系的順利發展,不僅對兩國的進步與繁榮發揮了促進作用,而且對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當前,中泰關系面臨新的發展形勢。為了促進中泰關系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展,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鞏固、推動中泰關系的發展。
第一,加強合作,實現共贏,應對全球化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際關系、國際經濟環境出現新的變化,使發展中國家面對嚴峻挑戰。面對全球化的沖擊,中泰兩國加強了多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中泰兩國相互幫助,為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早日實現經濟恢復進行了積極努力。兩國的合作不但促進了兩國關系的發展,而且在全球化時代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今後我們應該繼續加強中泰兩國在多方面、多領域的合作,堅持互利共贏,維護共同利益。
第二,始終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指導、處理國家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使國家關系得以健康發展的關鍵。中泰兩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都不同。但這並未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障礙。中泰建交32年來,兩國始終堅持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國家關系的基本准則,兩國關系進而日益密切,兩國人民更加和睦相處。我們應該繼續堅持這一原則,並以此推動中泰關系穩步健康發展。
第三,從大局出發,考慮長遠利益,增進友誼。中泰建交32年來,泰國政府頻繁更替,中國也實現了新老領導人交替。不論領導人和政府如何變動,兩國都始終從維護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維護東南亞地區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繁榮的高度來處理兩國關系,注意維護已建立的友好關系。這對兩國關系的順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後我們應該繼續堅持這種顧大局、識大體的精神,使中泰關系的發展不受負面的影響和干擾。
第四,堅持互信、互諒、互讓,營造有利於中泰關系發展的良好局面~</SPAN>
Ⅱ 中國的文化有影響到泰國嗎...
泰國共有30多個民族。泰族為主要民族,占人口總數的40%,其餘為寮國內族,華族,馬來容族等民族。所以自古受到了來自中國文化的影響。
泰國的建築受到中國的影響。在不少建築上你會發現中國的雕梁畫棟、多彩的燒瓷和琉璃瓦,甚至能見到成對的石獅子、關公矗立在哪個建築的門口。可見,泰國和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
幡幢畫是佛教國家的傳統繪畫,在佛教盛行的泰國藝術成就很高。目前,這種藝術形式在泰國幾乎失傳,僅有四十幅存於博物館或寺廟中,素有該國「國寶」之譽,被列為泰國珍貴保護文物。此間藝術家稱,泰國幡幢主要畫在麻製品上,工筆重彩畫,較艷麗,由於年代久遠,部分已模糊,但看起來更有韻味。它與中國的唐卡、壁畫、石窟有相似之處,存在著淵源關系,證明中泰兩國的文化藝術交流歷史久遠。
文化影響的證據當然還有很多
但是總體來說,由於泰國本身有著較為深厚的傳統文化,相比於朝,日,緬甸等我們的周邊國家,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
Ⅲ 中國文化對泰國的影響大嗎他們的發音里有中文化的發音嗎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什麼方面
中國文化特別是閩南人潮汕人廣府人對泰國文化影響相當大.
泰語里的一到十基本上跟中國的南方漢語方言一致.在文化生活領域中國文化處處可見.泰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就是潮汕人鄭氏建立了的吞武力王朝.
我找了些材料你看看吧,以閩南人為例http://210.34.3.199/zxkw/nywt099/12.htm
中泰之間的交往源遠流長。早在漢武帝時,中國海船就經過泰國境內的邑盧沒(華富里)、諶離國(佛統),航往印度的黃支國(康契普拉)[1]。在素可泰王國建立(1238年)之前,泰國境內有許多小國,各自為政,但都與中國有外交、經貿關系,如盤盤、羅斛、墮羅缽底等等。宋元時代,閩粵海商已頻繁到泰國貿易,元代的泉州舶商「其所涉異國……若[「門」里加「者」]婆、羅斛,……」[2] 因貿易原因滯留或移居泰國的東南沿海人也隨之增多。明朝前期,因與暹羅阿瑜陀耶王朝正式建交,由暹羅王室壟斷的對中國的「朝貢貿易」發展迅速,而明後期因月港開禁,中暹私人海上貿易十分繁榮,導致更多的東南沿海居民、特別是福建人移居泰國。明嘉靖年間,泰國已出現華僑聚居地,「有奶街,為華人流寓者之居」[3]。清初,廈門又因大米貿易的興盛而成為中暹貿易的主要港口。因此,十八世紀中葉前,福建沿海港口與暹羅間頻繁的貿易往來,促使福建人大批移居泰國,福建籍華僑人數一直占泰國華僑的絕大多數。十八世紀中葉後,原籍潮州的達信王特別優待他的同鄉,「惟潮州人為官屬,封爵、理國政,掌財賦。」[4] 使潮州掀起了往暹羅的移民潮。相反,閩暹間的貿易,因乾隆二十三年(1757年)限廣州一口通商令的頒布、中暹大米貿易的衰落、廣東沿海港口對外貿易的發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逐漸衰落,閩籍人士移居泰國日益減少。故潮州籍華僑華人人數逐漸超過福建籍的華僑華人而穩居泰華人口的絕大多數,此種格局至今沒有改變。但從地域上看,泰南地區的福建人人數一直比較穩定(許多是從馬來亞再移民到泰國的),在普吉、董里、拉廊等城市尤其占重要地位。
作為中華文化最重要載體的福建人移居泰國,把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到泰國,直接或間接地滲透到泰國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豐富了泰族文化。本文僅從五個方面論及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中華文化在泰國傳播的情況和福建移民所起的作用。
一、福建移民直接輸入了凝結著中華先進文明的各種商品,滿足了泰國人民的生活需求,促進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
輸入泰國最主要的商品就是絲棉織品,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記載了暹羅境內的暹國、羅斛、羅衛從中國輸入青布、印花布和狗跡絹,費信的《星槎勝覽》中也記載了中國的色絹、花絹、色緞、錦緞、緞匹等各種絲織品傳入暹羅,成為暹羅各階層人民都喜愛的衣料。除了絲綢,瓷器也是最熱門的產品,尤其是明清時期,瓷器是中暹海上貿易中的大宗商品。僅公元1626年就有4艘從福建起航的商船滿載瓷器到泰國[5]。據1698年6月28日的一項備忘錄記載,一個北大年的中國人自中國攜帶了108200件瓷器到泰國,其中有奶油深盤、細盤、大盤、大細碗、小碗、酒壺、有把壺、鹽碟等等(6)。泰國人把湄南河出海口的水域稱為「海底陶瓷博物館」,這里已多次打撈上各種中國瓷器[6],附近的居民除捕魚外,就打撈瓷器及其他物品出售。泰國海底考古專家沙揚·帕叻沙徹特先生在《從泰國灣打撈的商船對13——16世紀古瓷的研究》的學術報告中談到,北大年、那空是貪瑪叻、帕塔耶等地都發現了中國歷代古瓷,包括明清時的德化瓷[7]。尤其到清朝前期的十七十八世紀,中暹貿易有了新的發展。據達信朝以後訪問暹羅的首批歐洲人之一克勞福德(John Crawfurd)估計,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初每年約有222艘中國帆船(平均每艘為200噸)在南洋從事貿易活動,其中航往暹羅的佔89艘[8]。中國出口到暹羅的商品不僅是一些供王室和貴族使用的奢侈品,更大宗的是一般民眾買得起的日常生活用品,種類繁多,如罐、壇等陶器,粗瓷杯、碗、盤等瓷器,即使碎了還可以用來鑲嵌圖案、裝飾牆壁,還有普通的本色布、絲織品、紙、傘、玩具、磚瓦、茶葉,暹羅紅木烏木做成的傢具,蜜餞、糖果、腌菜等食品。
在商品的輸入與出售中,福建移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泰國福建移民的主要職業是商人和海員。而在明清時期,海員也常常兼有商人的身份,他們在船上佔有一定的艙位,攜帶一定數量的貨物,葉羌鏞《呂宋紀略》中記載了來往於中暹等國家的海外貿易船上的水手們都帶有自己的貨物。史金納也談到十九世紀上半期曼谷的市場情況:大部分中國帆船一到曼谷就變成了零售商店,船艙兩旁設起臨時貨攤,中國商品陳列得引人入勝[9]。福建籍商人不但帶來了滿足和改善泰國人民生活的中國貨,而且帶來了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帶來了重商重財、敢於冒險的華南文化精神,促進了泰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商品意識的普及。
二、福建移民也把各種生產技術傳播到泰國,直接促進了泰國經濟的發展。
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舊式農業國,積累了豐富的農業技術,而出國移民大多數來自農村。在十九世紀,有許多中國人在暹羅東南部、南部和西南部的某些農村定居,其中大部分是潮州人,相當一部分是福建人。他們帶來了精耕細作的農業種植技術,胼手胝足,變荒山為田園。在他們的園地里,雜草除得很乾凈,使用死魚、豬糞、廢菜、尿肥等作肥料,並開溝引水進行人工灌溉等等,被稱為出色的農藝家。得自倫敦大學的有關普吉城的歷史文獻記載,1790年(佛歷2333年),普吉一位公爵給檳城一侯爵的一份公文中說:「余措理安排中國瓜、雞,饋送閣下,權充菜餚之用。……」[10] 可見福建人傳入普吉的中國瓜已成為泰國上層人物的饋贈佳品。其他如大白菜、芥菜、萵苣、蘿卜等多種蔬菜都由中國移民傳入,在泰國市場上出現,改變了泰人以魚類為主缺少蔬菜的飲食習慣,增加了蔬菜攝入,有利於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此外,他們還生產胡椒和甘蔗供應西方市場,生產棉花供應中國市場、生產煙葉供應當地和馬來亞市場[11],不但豐富了當地人民的生活,也增加了泰國出口商品的種類。
泰國另一主要產品橡膠,也是由馬來亞移入的中國移民、主要是福建移民首先開始種植的。1891年,原籍福建龍溪的許泗章的六子許沁美從馬來亞取了膠枳移植泰國,並回家鄉招募華工到董里種植橡膠,大獲成功。從此開創了泰南的橡膠種植事業。1908年,另一位祖籍福建的華僑陳清發在泰東試種橡膠,也獲成功。至二十世紀初,華人在橡膠的生產、加工、出口方面一直佔主導地位。泰南的閩南人集中於橡膠業的現象持續至今。今天,泰國生產和出口的天然膠已經居世界第一,泰國南部的橡膠產量占泰國橡膠總產量的89%,而閩南籍李氏家族的德美行則居整個泰國天然膠生產和出口之最[12]。
三、隨著中暹貿易的發展,中國的航海和造船技術也傳入泰國,促進了泰國造船業的發展。
暹羅有著王室壟斷貿易的傳統,當然,統治者本人並不親自航赴外國經商,也不經辦港口的具體事務,主要是僱傭航海經驗豐富的中國人,尤其是福建廣東人為實際營運者,管理皇家船隊的所有業務,從事朝貢貿易或私人貿易。如康熙六十年(1721年)管駕暹羅貢船來華的郭奕逵等156人[13],雍正二年(1724年)為暹羅國王前來朝貢的徐寬等96人[14],都是原籍福建廣東的華人;福建籍華人吳竟和楊由曾替暹羅國王駕駛「金協順」號到中國貿易。這種情況的普遍性終於引起了清廷的注意,1807年12月就頒布了一道諭旨,禁止暹羅國王僱傭內地中國人替他從事貿易事務。暹羅《國家圖書館藏官方文獻,曼谷第二王朝》第15號(1813年)列舉了二十餘艘航往中國的商船,其中十一艘均以「Kim」(廈門方言「金」的發音)作為船名之首[15],足可窺見暹羅與福建貿易往來之密切。
在長期的航海實踐中,中國的航海技術傳播到了泰國,泰國等東南亞國家的船隻上幾乎都使用中國的羅盤。
中國人還在泰國等東南亞地區開展持續性的造船活動。十八、十九世紀,中國國內木材短缺,造船費用很高,一艘476噸的(約8000石)的帆船在廈門的造價約為21000元(銀元),而在木材質好價廉的暹羅僅需7400元[16]。克勞福德說,曼谷每年建成6——8艘大帆船,由中國匠頭指揮建造,許多暹羅人參與[17]。這個過程中,中國船匠把中國的造船工藝傳播到泰國,有些技術還被當地所採用。曼谷造船中心製造的暹羅船隻大部分與中國帆船相似,式樣仿照中國船的模式,如拉瑪一世時仿照廣東福建洋船的式樣建造了一種「tuakang」帆船,其船頭也裝飾成紅色或綠色,類似廣東福建的紅頭船、綠頭船[18]。十九世紀上葉訪問暹羅的厄爾見到40艘戰船,船身象馬來人的叭喇唬船,帆具又象中國船,至本世紀前半期,暹羅帆船的桅桿及風帆仍採用中國式的帆具[19]。
四、華人也將中國的建築技術傳播到泰國,豐富了泰國的建築藝術。
泰國各地至今仍存有許多中式建築,建於1889年的挽巴茵宮內的威哈甲隆殿(天明殿)就是典型的中國風格的宮殿。登殿石階中央的長方形大理石上刻著太極圖,殿前懸著中國式的燈籠,殿內設御坐,正殿上刻著「天明殿」的楷書,還有兩對中文長楹聯。地上鋪著中國式的燒瓷花磚,壁上掛著十七首墨書中國詩,祭壇的神龕中放著中國式的神主牌,內外裝飾及瓷器、傢具等都來自中國。歷代皇像中,第三、四、五世皇穿著清朝王侯的服裝[20]。福建會館包管的仙公巷福蓮宮古廟則頗具閩南神廟的風格,大門上是倆門神,兩邊是一付中文對聯,並有十二幅梅竹之類的圖畫,一對紅燈籠高懸門前,廟頂屋脊是龍尾翹起的兩條卧龍[21]。這個古廟與宋艾哥樂的護國宮相似,護國宮也有對聯、燈籠,及兩龍戲珠的屋脊,另外門前還站著兩石獅,左右大牆上各有龍頭、虎頭,兩個圓內寫有龍、虎兩字[22]。其他如宋卡的城隍廟、清線的本頭公廟、福建會館的順興宮、普吉的天後宮等都是有著閩南風格的中式建築,就象史金納所說的那樣:在暹羅灣一帶以及河流三角洲上的貿易城市,仍然可以見到福建人的古廟,但自大城以北就找不到一座福建廟宇了[23]。
五、福建移民把中國的風俗習慣,尤其是閩粵一帶的習俗傳播到泰國,影響到泰國各階層人民的生活。
泰人本無祭祖的習俗。從拉瑪四世時起,王室開始仿效華人設立先王牌位。後人繼續仿效,把拉瑪三世、四世、五世及王後的牌位設在天明殿內,牌位用檀香木製造,中間豎寫著國王王後的中文名字,周邊雕刻著中國式的花紋。每年農歷除夕,由國王或王族代表主持祭奠儀式。
福建民間廣為傳播的天後聖母、清水祖師等也隨福建移民在泰國中部、南部各地落腳,不同神靈同處一廟的現象也屢見不鮮,廟會活動也頗具中國特色。例如,瑰麗壯觀的順興宮清水祖師聖殿除供奉清水祖師外,還供奉天後聖母及玄天上帝神位,中泰各方的善男信女都來上香朝拜,九皇勝會齋期更是盛況空前,配有舞龍等中國傳統節目、十天左右的劇團演出,文唱武打,鑼鼓喧天,熱鬧非凡。福蓮宮除了供奉天後聖母外,還供奉關夫子神位、如來佛祖、註生娘娘神位及本頭媽。其他如福興宮、宋艾哥樂的護國宮,普吉的天後宮都供奉天後聖母。每逢農歷三月廿三日,為慶祝聖母誕辰,各地都舉行盛大的游神盛會,表演舞龍等中泰民間娛樂節目。除了參與泰族的各種節日活動外,華人在農歷春節、元宵、清明等節日進行的一些習俗活動,也吸引了泰族人士的參加,夾雜了泰族的節目,滲入了當地的色彩,中泰文化相互影響、交融,難以截然分開。
總之,福建人在往來中泰進行貿易,繼爾移居泰國的過程中,把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到泰國,為當地社會的進步發展作出了貢獻。此外,中國的語言文字、文學藝術、中醫中葯等等都傳播到泰國,對泰國人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限於篇幅,不再一一介紹),以致於有人評論道:印度文化對泰國的影響是表現在宗教,西方文化對泰國的影響是表現在物質,而中國文化對泰國的影響是直接影響到每一個泰人的中心深
Ⅳ 中泰文化交流的方方面面有哪些
據專家考證,中泰兩國間的文化聯系可以上溯到青銅器——鐵器時代。發源於中國雲南的湄公河沿岸,不光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岩畫、各種新石器工具和陶器,而且還發現了許多來自中國雲南的青銅器。比如在泰國北部的清邁、清萊,甚至在泰國中、南部的一些地區就曾發現有銅鼓。日本學者杉木直冶郎認為,中世紀時在雲南廣泛使用的貝幣,產自南海,是從泰國傳人的。這種青銅文化自北向南和貝幣文化從南向北的相互傳播,說明中泰兩國自古就有了陸上交通。後來,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開辟,原來交通艱難.沿途政治情況復雜的中泰陸上通道便逐漸失去了作用。
泰國文化,除了自身的文化之外,主要是從印度的佛教文化與婆羅門文化和中國文化中吸取了營養。印度文化對泰國人的宗教信仰影響很大,而中國文化傳播並影響泰國的,除了衣、食、住、行,更表現在於支歷法、語言文字、建築藝術乃至醫葯、文學、戲曲等各個方面。
干支紀年法傳入素可泰泰國開始用泰文記載歷史,是在素可泰王坤臘馬甘亨(Khum Rama Kham Heng)時代。公元1282年,素可泰王創造了古泰文,從公元1292年至公元1518年間所發現的20塊素可泰碑銘來看,其中有7塊是用中國的干支紀年和紀日的。這是素可泰王朝吸取中國紀年紀日歷法的歷史見證。泰文和歷法的出現,標志著泰國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素可泰人善於吸取外來文化,曾經使用5種方法(大歷、小歷、佛歷、十、生肖、千支)紀年,使用3種方法(陰歷白分黑分紀日法、七曜星期周、干支)紀日。素可泰人把干支紀年和干支紀日明確註明是泰式或泰日。所謂「泰式」或「泰日」,是指泰族人按自己的方式來稱呼日子。碑銘上,同時還把十二生肖紀年和七曜(yào、月和火、水、木。金、土五星合稱七曜舊時分別用來稱一個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其餘依次類推)星期周註明吉蔑式或吉蔑年、日,與泰式干支紀年、紀日相對應。據學者考證,泰國人使用的干支紀年、紀日法,是從中國傳人的,它與和泰國毗鄰的中國廣西壯侗語族和雲南西雙版納傣(dǎi)族使用的干支紀年、紀日法完全相同。據研究,素可泰人、蘭那泰國的泰人,以及中國西雙版納的傣族人,都借用古漢語詞來稱呼干支。在十大乾和十二地支的22個讀音中,子寅(yín)卯辰巳(sì)未申戊(Wù)亥甲己庚(gēng)癸(guì)等13個字的讀音顯然來自古漢語。另外9個字的讀音也與古漢語有關系。專家由此推斷,西江(珠江幹流,在廣東省西部)流域和雲南一帶的壯侗語族先民,由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很早就接受了漢族的干支歷法;後來,他們陸續遷徙到近代所分布的區域,當然也帶走了干支紀年、紀日的傳統歷法。至於14世紀素可泰石碑中稱干支為泰族人的傳統歷法,那是因為中國的干支紀年、紀日法早已完全地融會在泰人的生產實踐和日常生活之中。
語言文字中泰兩個民族頻繁接觸的結果,出現了作為交際手段的語言的相互假借現象。從古泰文碑文可知,泰族的文字創立於13世紀的素可泰王朝時期,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當時,統一了的王朝擁有一套復雜的行政機構,迫切需要文字來溝通這些機構。此前,原來泰人聚居區的那些首領,只是仿效鄰近文明民族的文字即孟文、吉蔑文、梵文和巴利文在石上刻字,用以記述他們的功績、重大歷史事件、民族習俗和片斷的經文。坤臘馬甘亨王召集了一批文人,沿用孟·吉蔑的文明模式,在廣泛收集和整理國內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古泰文。古泰文的字形與古吉蔑文十分相近,但與後來經過改革的泰文差別卻很大,以致今天懂得現行泰文的人也難以釋讀。
隨著中泰之間友好交往的日益頻繁,泰人便吸收中國語言中的詞彙來豐富泰國的語文。明清之際,閩粵籍移民大批遷徙泰國,很自然地也就帶去了閩粵的各種方言。於是廣東人的客家話、潮州人的潮州話。海南人的海南話,便都成了泰語中的日常用語。如泰人稱「牌」為「『」,屬海南音;稱「字型大小」為「yìhào。」,稱「稅」為「sui」,屬潮州音;稱「雞」為「kai「銀」為「gbgun」、「金」為「kham」、「仔」為「chy」,發音與廣東方言相同。其他如「行」(hang)、「茶」(cha)、「瓜」(gua)、「倉」(cang)等字的發音,與漢語普通話的發音相近。數詞三、四、六、七、八、九、十的發音,都與中國語音相仿;二、五的讀音也與中國語有關。泰語把「二」瀆成「爽」,源於廣東話「雙」,至於「五」,泰語瀆成「蝦」,與廣東音「五」也頗相似。此外,泰語中還雜有大量源於中國音的詞彙,例如把「太陽」說成「日」,把「墨水」說成「藍墨」等。一些名詞如貓、馬、男、帝、匠、路、聲、腳、官、母、伯、鐵、炭、葯、桌、象牙、婦人,人稱代詞如我、你、他,動詞如拭、斬、憎、拾、剝、指、拓、住、請、送、分、醒,形容詞溫、鮮、少、公、平、白、熟、悶、幼等的發音,也都與漢語相同或相似。更有趣的是,泰國人乾脆借用潮州話「叔」的原音來尊稱僑居泰國的「唐人」。泰語中大量漢語詞彙的出現,構成了中泰兩個民族問思想交流的紐帶。
泰語中雜有這么多漢語詞彙,是有其歷史原因的。早在元人周致中的《異域志》中,就已提到中國文字備受泰國舉國上下重視的情形。為了學習漢語,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泰國就派出留學生人中國的國子監學習。清人謝清高18歲時就隨外商海舶出洋,游歷了許多國家,並習其語言,記其島嶼、城寨、風俗和物產等。謝清高航海14年返國,後雙目失明,流寓澳門,其同鄉楊炳南依據他的口述,錄成《海錄》一書。書中也談到了他在阿瑜陀耶所見到的景象:「土人多力農,商賈多中國人。頗知尊中國文字,聞客有能作詩文者,國王多羅致(延聘、搜羅)之,而供其飲食。」
由於中泰朝貢貿易的日益發展,中國對暹羅語文的學習也提到日程上來了。為了培養翻譯人才,明朝廷在南京設四夷館,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暹羅遣使來貢,當時四夷館內尚無人懂暹羅文,於是閣臣徐溥建議,由廣東布政司訪取諳(ān,熟悉)通暹羅文字者赴京備用。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暹羅又來朝貢。四夷館內仍無人翻譯暹文,閣臣梁儲便建議選留暹羅來使一二人為四夷館教習。教習來館先學漢語,然後教授暹語。學生學習期滿後,教習回國。公元1577年,明延聘通事握文源和暹羅使者握悶辣、握文鐵、握文貼來京教授暹文,並介紹暹羅的風土物產等國情。第二年,政治家張居正建議在四夷館內增設暹羅館,招收馬應坤等學員12名,向握文源等學習暹文。《暹羅館譯語》是當時暹語教學的教材,它是中暹師生心血的結晶,也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暹(泰)漢對照詞典。暹羅館建立後,培養了大批暹語翻譯人才,其中有人還被派去暹羅宮廷工作。
廣布於泰國的中國建築藝術公元1767年,緬甸軍隊攻陷暹羅都城,歷時417年的阿瑜陀耶王朝遂告滅亡。這時,暹羅各地的封建軍閥乘機擁兵割據,國內一片混亂。在這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華裔鄭信起兵抗緬,開展復國斗爭。憑著他的崇高威望和傑出才能,很快便取得了勝利,公元1771年,鄭信登基為暹羅王,建立吞武里王朝。
在得到清政府的承認後,公元1781年(清乾隆46年),鄭信親擬國書,向清廷要求「換取建築材料,以備興造王宮之用」。在鄭信執政的15年中,他實行對華僑的優惠政策,並公開招徐華人移居暹羅。許多閩粵移民就是在這個時期遷入暹羅的。曼谷王朝建立後,又有大批華人移居暹羅,並且形成了移民暹羅的一次高潮。中國的建築藝術也隨之傳人暹羅。
據史書記載,曼谷王朝皇帝拉馬一世的皇宮和城牆,都是由中國工匠負責建造的。圍繞皇宮的是龍城,龍城之外還有城圍,其所仿效的就是北京的內城和外城建築。值得注意的是拉馬一世所建的「庵瑪遴威尼彩」宮殿,採用的是泰國佛寺式樣,而所有建材中的石料,又多是來自中國。宮殿周圍有牆,共有四個宮門,門口各安置一對比人還高大的、由中國工匠雕刻而成的大石獅;門頂還鑲嵌了潮州工匠用碎瓷片嵌成的龍飛鳳舞瓷花案。與宮城同時建造的,還有位於湄南河畔柴珍的越坡佛寺和佛寺西面的一座佛足跡寶殿。這兩處建築也是潮州工匠的傑作,如今,雖然經歷了200多年的風風雨雨,佛寺和寶殿的建築與裝飾,依然光彩照人,輝煌如初。
受中國建築藝術影響最大的應是泰國大城府挽巴茵御苑。挽巴茵原是一個小島,位於故都阿瑜陀耶城和首都曼谷之間。早在阿瑜陀耶王朝時,它便已是皇家御苑,後來一度荒置達80年之久。拉馬四世巡視大城後,特諭令將大城建成水中行宮,以紀念阿瑜陀耶王朝拍昭巴塞通皇帝。到拉馬五世時,行宮擴建,特從中國聘請精於建築藝術的工匠,完全按照中國宮殿式樣進行建造。御苑內的主體建築是一座紅牆綠瓦的中國式皇宮,屋脊上鑲嵌有丹鳳朝陽和雙龍戲珠以襯托琉璃瓦飛檐。宮門口建有一塊雕刻著鳳翔龍舞的大照壁。宮內的門窗、屏風、圓柱、畫棟都顯示出中國建築的風貌。天明殿正殿內的廳室,懸掛著中國歷代名家書寫的中文木刻楹聯,幾案上置有中國名貴古瓷,牆上掛著蒙固王和朱拉隆功大帝頭戴翎毛帽、身穿中國皇帝「龍袍」的巨幅畫像。泰國皇帝親筆臨摹的中國字也保存在那裡。
曼谷幾所大型佛寺的建築,也或多或少受到中國建築的影響。以拉馬五世朱拉隆功1899年建造的雲石寺為例,其建築材料採用的是義大利大理石,而屋頂卻與中國的佛寺建築相類似。他真河出口處的重要口岸龍仔厝(lóng zǎicuò),原是華僑最初定居的城鎮,早在阿瑜陀耶王朝時,就建造了一座越艾宗巴塞古剎。這是一座中泰建築藝術合壁的寺廟,以門窗雕刻精美、工藝超絕而聞名於整個泰國。
在泰國,人們還可以看到許多與建築藝術有關的中國石雕藝術品。一般認為,這些石雕品是泰國皇室從中國定購的,主要用於王宮和寺院的點綴。據記載,從拉馬一世起,許多來自中國寧波的頗有價值的物品中,就有石獅和石雕人像。中國輸入泰國的石雕品雕刻得十分精細,尤其是雕像的面部、服飾和姿態,細致人微,一絲不苟。這些石雕藝術品形象地顯示了當時的社會和文化狀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石雕人像的高度為普通人的兩倍,與中國帝王將相陵墓前所設置的雕像相一致。庵瑪威尼彩王宮大廳中間的武將像,身穿鎧(hǎi)甲,手執兵器,形象威猛,便屬此類。吞武里越阿濃蘭佛寺中,列有常可在中國佛寺中看到的十八羅漢石像。越阿侖寺有素通瑪諾拉故事中半人半鳥的金娜麗石像,身著泰國傳統服裝,留著泰國發式,但其面部卻是中國美女容貌。這種藝術品顯然出自中國工匠之手。拉馬三世統治末期,中國大帆船從遠航貿易中退出,標志著中國石雕藝術品出口泰國的終止。
醫葯古代,隨著華人的不斷涌人,中醫中葯也逐漸傳人了暹羅。早在阿瑜陀耶城創立之初,遷居於此地的華人就開始出售中國的葯材葯品了。當時,阿瑜陀耶城最受人尊敬的醫師來自中國,國王的御醫也是中國人。泰國民間稱中醫師為「摩精」,稱泰國醫生為「摩耶泰」,兩國醫師在行醫中取長補短。例如在泰國醫生使用的葯物中,中葯佔30%;同時,他們也採用中醫望、聞、問、切(qiè,切脈、診脈)的診斷方法。而中國醫師同樣採用泰醫的草葯,以豐富草葯的品種。為了適應中醫治療的需要,泰國葯材業蓬勃興起。來自廣東汀(tīng)海縣東里鄉的李松青,是「第一個代客煎葯贈醫施診」的華僑。他在曼谷創辦了李天順堂葯材店,生意興隆。其後代繼承他的事業,成了頗有名氣的「葯業世家」。
中國醫葯界人士推斷,中醫使用泰國葯物已有500年以上的歷史。在兩國長時間的朝貢貿易中,許許多多的泰國貨物運進了中國,其中,除了香料之外,還有不少東西是當做葯物加以使用的。例如降真香(即降香),它有理氣、止血、行(疏通)瘀(yū,血液不流通)、鎮痛的作用;胡椒(jiāo)有溫中(溫暖脾胃)。下氣、祛(qú,祛除)痰、解毒的功效;玳瑁(dàimào,爬行動物,形狀像電,甲殼是黃褐色)可以散熱、解毒、鎮驚;乳香可以活血、祛疾、鎮痛;檳榔(binlāng)可以殺蟲、破(破散)積(留滯)、下氣、行水;龍涎(xián)香可以行氣止血、散結止痛、利尿通淋;大楓子則可醫治大風症(即麻風病)和皮膚病。中國明代傑出醫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不但重視臨床實踐,也十分重視葯物的研究,經過27年的艱苦勞動,終於著成《本草綱目》一書。該書收載葯物1892種,其中就有出自暹羅、爪哇(古國名)的烏爹泥和蘇木。中國的針灸(jiǔ)術也流行於泰國,從事這種醫業的絕大多數是華僑和華裔中的醫務工作者。
文學、戲曲從18世紀末葉起,中暹兩國經濟文化往來頻繁,每年從上海、寧波、廈門、潮州等地開往泰國的商船多達50艘,隨船到泰國經商的華人每年達數千人。在海上旅途中,華商們常以閱讀和談論《三國演義》來消磨時光。後來,三國故事也逐漸為泰國人所熟悉,所喜愛。公元1802年,遵照拉馬一世的指示,在精通暹中兩國文字的本隆大臣主持下,《三國演義》被譯成了泰文(泰文音《薩姆柯克》,意即《三國》)。泰文本《三國》譯筆流暢,行文優美,用語通俗,形象生動逼真,因而自成一種文體,即「三國文體」,在泰國文學史上頗有地位。小說經廣泛傳抄,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作品。從拉馬二世起,又先後有幾十部中國古典小說被譯成了泰文。如《西漢通俗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金瓶梅》、《聊齋志異》、《東周列國志》、《東漢通俗演義》、《封神演義》、《西晉》、《東晉》、《大宋中興通俗演義》。《隋唐演義》、《五代史評話》、《五虎平西前傳》、《說岳全傳》、《薛仁貴征東》、《英烈傳》、《大紅袍》、《小紅袍》、《包龍公案》、《清史演義》、《元史演義》、《武則天外傳》等。
早期,泰國尚無泰文印刷機。被譯為泰文的中國古典小說,多以手抄本流傳,未能印刷出版。公元1865年,西人在泰國創辦冒叻萊(叻:lè)印刷公司,才第一次印刷《三國演義》95部,在上層社會傳看。直到拉馬六世(公元1910~1915年在位)時,泰文報紙、雜志大量發行,中國古典小說的譯文才被各種報刊競相登載而流傳於整個泰國社會。
《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給予了泰國文學以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泰國詩人順吞蒲(公元1786~1855年)創作的長詩《帕阿派瑪尼》約10萬行,其主人公是個吹笛能手,雖是平民百姓,卻以其精湛的藝術感染力最終制服了敵人。詩人大量採用了《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描寫手法,如水戰一節,尤其是叻威娘施計火燒帕阿派瑪尼船隻和帕阿派瑪尼攻打新城兩段,與《三國演義》中孔明和周瑜設計火燒赤壁的情節極其相似。詩中還有這樣一段:「請來醫生治傷痛,毒汁祛除用刀刮,止住傷痛用葯敷,粘合傷口用針縫」,這與《三國演義》中「關雲長刮骨療毒」的故事如出一轍。除了文筆和內容,「三國文體」還表現在修辭方面,無論在泰國文學作品中,還是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引用中國古典小說中某些成語的痕跡,例如「良葯苦口」、「忠言逆耳」、「吉人天相」、「火冒三丈」、「有眼無珠」、「百聞不如一見」等。
中國古典小說情節生動、人物鮮活、故事引人人勝。許多泰國作家於是便將其中的某些精彩內容編成舞劇或歌劇上演。舞劇始於拉馬三世時代,是不用面具的泰國古典劇,分為宮內、宮外和民間三種。其中民間戲劇是舞劇中最早流行的形式,在泰南稱為瑪洛拉戲,由男演員表演,有對白、歌唱和舞蹈。泰國作家帕耶瑪吉特叻塞和功帕叻差波窩維才都編過不少舞劇,除了取材於《三國演義》的一些故事外,有的還取材於《封神演義》、《說岳全傳》和《新編五代史評話》等。
早在明代,中國福建一帶的地方戲種就有很多,其表演也各具特色。藝人們常組織戲班越洋赴暹羅演出,受到當地居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演出的劇目豐富多彩,有喜劇。悲劇,還有木偶劇。婉轉的唱腔、動聽的音樂伴奏、優美的舞台動作,給觀眾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公元1602年,隨荷蘭航船抵達泰國西南部港口城市北大年的英國人史密斯,曾目睹了由富商出錢請來的中國戲班在當地一個慶典上演出的情景:戲班「在街頭建台,給公眾表演古裝劇……(演員)行頭上的刺綉十分華麗,歌唱響遏(è,阻止)行雲……
Ⅳ 用寫篇中泰文化差異的論文
我的萬方賬號到來期了,給你源個地址自己去下吧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tyjjglgbxyxb200810027.aspx
這個文章題目是《文化差異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初探——以中泰文化對比為例》,是萬方資料庫里最貼近你題目的文章了。。
Ⅵ 中泰建交後的關系
中泰建交後,中泰關系從此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兩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泰建交32年來,中泰關系始終順利穩步發展。中泰關系的層次不斷提升。根據1999年中泰兩國簽署的關於21世紀合作計劃的聯合聲明,以及2001年中泰兩國聯合公報,中泰雙方確認將中泰關系提升到"戰略性合作"關系。泰國已成為中國在東南亞地區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之一。中國領導人多次指出,中泰關系是不同社會制度國家睦鄰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範。 總結中泰關系32年的發展,可以看到中泰關系呈現出一些突出的特點。 (1)雙方關系已從經貿交往為主發展到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的多方面合作;(2)中泰政治關系的順利、穩步發展,有力地促進了中泰經濟關系的發展;(3)中泰兩國人員往來從高層到低層,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全面展開;(4)中泰一家親的傳統友誼經受住了經濟全球化時代的考驗,中泰全方位的、健康穩定的睦鄰友好合作關系已牢固確立,中泰關系所具有的深厚基礎,成為推動中泰關系進一步發展的巨大力量;(5)中泰關系已超越了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差異,成為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睦相處的典範;(6)中泰關系的順利發展,不僅對兩國的進步與繁榮發揮了促進作用,而且對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當前,中泰關系面臨新的發展形勢。為了促進中泰關系在新形勢下進一步發展,我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鞏固、推動中泰關系的發展。 第一,加強合作,實現共贏,應對全球化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際關系、國際經濟環境出現新的變化,使發展中國家面對嚴峻挑戰。面對全球化的沖擊,中泰兩國加強了多方面的合作,特別是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中泰兩國相互幫助,為克服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早日實現經濟恢復進行了積極努力。兩國的合作不但促進了兩國關系的發展,而且在全球化時代維護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今後我們應該繼續加強中泰兩國在多方面、多領域的合作,堅持互利共贏,維護共同利益。 第二,始終堅持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指導、處理國家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使國家關系得以健康發展的關鍵。中泰兩國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經濟發展水平都不同。但這並未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障礙。中泰建交32年來,兩國始終堅持把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國家關系的基本准則,兩國關系進而日益密切,兩國人民更加和睦相處。我們應該繼續堅持這一原則,並以此推動中泰關系穩步健康發展。 第三,從大局出發,考慮長遠利益,增進友誼。中泰建交32年來,泰國政府頻繁更替,中國也實現了新老領導人交替。不論領導人和政府如何變動,兩國都始終從維護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利益,維護東南亞地區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繁榮的高度來處理兩國關系,注意維護已建立的友好關系。這對兩國關系的順利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後我們應該繼續堅持這種顧大局、識大體的精神,使中泰關系的發展不受負面的影響和干擾。 第四,堅持互信、互諒、互讓,營造有利於中泰關系發展的良
麻煩採納,謝謝!
Ⅶ 中泰習俗的相關論文
泰國「三忌」
俗話說:「入門問諱」、「入國問忌」。泰國的民間禁忌有很多,我熟知的有三方面:「佛忌」、「頭忌」和「足忌」。
泰國是名副其實的佛國,所以有很多「佛忌」。如「佛日」這天,市場上一律禁止出售雞鴨魚肉,因為這天全國各地都禁止殺生。遇到「佛日」,泰國一些帶有暴力傾向的比賽如斗雞、拳擊、斗魚等,一律停賽。在曼谷的大街小巷,隨處可以見到黃袍僧侶,行人走近他們時,必須留心腳下——不能踩了人家的身影。佛教的說法:身影即僧侶本人。踩了僧侶的影子,就等於踩到了僧侶本人,這是大不敬的。泰國佛寺很多,觀光游覽時,絕對要衣冠整潔。團內有好幾名團員在游覽曼谷的黎明寺時,就是因為天熱穿著背心短褲,而被拒之於寺門之外,費了一番口舌也沒能進去。
泰國人對頭顱非常看重,視之為「聖物」,神聖而不可侵犯。所以在泰國,不論多麼熟悉的親友,都不可以用手碰對方的頭部,否則,人家就會和你急,覺得你侮辱了他(她)本人及其先祖。孩子的頭部更是了不得,除了國王、僧侶和父母外,任何人不得碰一下,連理發師給孩子理發時,都得一連說幾聲「對不起」,然後才可以動剪子。在公共場合下,遞東西也不能從別人的頭上經過。我曾經在玩羽毛球時,不小心讓球從一泰國人頭上飛過,害得我再三地向那位泰國人道歉才求得原諒。
泰國天氣較熱,過去,泰國人喜歡赤腳走路,所以他們認為腳是最骯臟的部位。因此,在泰國,睡覺前必須洗腳。在當地居民家中睡竹樓時,如果讓人看到客人未洗腳而就寢,主人有權將客人逐出家門;此外,不能用腳指著東西、踢門。無論是在竹樓里閑坐,還是用餐時席地而坐,都要避免腳底向著別人;閑坐翹「二郎腿」時,腳底也要注意向下,不能對著別人,萬一腳心對向了誰,人家當場就要跟你急……諸如此類的禁忌,如一本大書,讓人讀到了泰國文化的多彩和多元。
Ⅷ 中國和泰國的關系如何
1949年至1970年期間,泰國比較敵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這其中有泰國追隨美國的對外政策的因素,但是在中國方面,當時對東南亞不斷輸出革命,收容泰國反對派,組織支持泰國的共產組織,公會和華僑和泰國對立。
蘇浙1972年,中美關系的解凍,中泰關系也開始峰迴路轉。到了1975年,中泰建交。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停止對東南亞的革命輸出,中泰之間的最大障礙消除。還有就是1975年越南南北統一後,依仗武力在中南半島咄咄逼人。1979年越南侵略柬埔寨,雙方在柬泰邊境和老太邊境(越南在寮國駐軍,事實上控制著寮國)不斷沖突,緊張對峙。而此時中越關系也急劇惡化。中泰雙方為了共同對付越南,迅速接近。中泰兩國關系在80年代升溫到事實結盟的程度。
即使在柬埔寨問題解決後,中泰雙邊關系也繼續保持友好密切。
泰國和中國不僅在政治上友好,經濟上密切,在軍事上也有較為緊密的聯系。泰國是東南亞國家裡購買中國軍備的唯一國家。
總之泰國和中國不接壤,沒有現實地緣利益的沖突,而且歷史上也沒有矛盾和宿怨。
當然泰國對華友好,不代表他們可以完全倒向中國去和美國對抗。
從二戰以後,泰國是美國在東南亞最大盟友,泰國甚至派兵參加越南戰爭。尤其是美國在泰國軍界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因為幾乎所有泰國軍方高級將領都曾經在美國上學和受訓。
Ⅸ 中泰為何數千年皆無戰爭
你這個提問就不對,泰國見載的歷史總計也未超過千年,何來數千年之說?而且泰國無力對華作戰,不止因為中國離泰國太遠,或中國歷代有恩於泰國。
不妨先說說歷史。從近往遠……
就從清代開始好了。時有廣府華人鄭信(達信),創立吞武里王朝,擊退緬甸統一泰國,但隨後被卻克里王朝杖斃,子孫無一倖免。毋論初衷如何,鄭信大一統並完善了泰國版圖是實,否則今日很難說會出現類如印巴那樣的問題。或者再嚴重些,就是無暹羅之國,而有暹羅之名(個人認為緬甸有這個能力)。
而在明代,曾被緬甸滅國的創國者叫烏通王,在受到明太祖/成祖二次冊封認可之後,他才得以從吞並素可泰王國的身份,成了較一統的暹羅國國王。而在當時大明的天朝之名,尤其涉及鄭和這樣的事跡,真的是威懾諸國,所以無人質疑,也因此暹羅之名得見史冊。
再早些,元代。當時有兩個國家,在《元史》中一名暹國,一名羅斛。當時元人廣征海外,此二國也未能倖免。不過因各種需求,出現了「命何子志為管軍萬戶,使暹國」這種記載。客觀說,這些事延續了暹國的壽命。直至元代至正年間,暹國才被羅斛吞並(暹國地瘠多旱,不似羅斛農耕常豐少災,而今也能發現這點,但泰北民風悍勇,所以若非元人介入,此二國只會出現更多的殺伐征戰)。
宋代。南宋末年時,有賢相陳宜中兵敗後遁走,從占城(越南)入泰終老,他與那些南宋兵將間接的推動了當地的人文發展(細說麻煩略過不談了)。再前溯……那就沒啦,泰國歷史就這么短,繼續說就是真臘/扶南這些古國了。
到最後可以發現,與其說泰國嫌棄路遠/知曉恩情,不若說他們的歷史太短,而且分裂日久,總計加起來,也只有約800年左右。而在其他時間,泰國屬於長期被周邊諸國統治和剝削的對象,直至二戰結束為止。所以泰國拿什麼和中國打呢?連緬甸都打不過的國家……而且在1939年之前,泰國可是連泛泰主義都沒有的,也就是沒有形成國家/民族意識。他們的人文,七成靠印度(五為南傳佛二是印度教),兩成借中國(陳宜中/鄭信),餘下一成才是自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