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捏麵人有多少年歷史
戰國就有了
最早的記載是南宋
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七夕時,汴京街頭販賣的果食,「以油麵糖蜜,造為笑靨兒,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指的就是捏面
Ⅱ 有誰了解民間麵塑藝術的傳統文化背景么比方說這些都叫什麼有什麼寓意啊,希望哪位前輩能出來給解答下,
麵塑以忻州麵塑和絳州麵塑最為出色;
一、麵塑的內涵
山西春節麵塑造型簡潔渾厚、朴實雅潔,是自然崇拜、宗教思想、心理意識、造型語言的綜合凝聚物。造型一般是外型整潔、概括,內蘊飽滿豐富,既有幾何直線形式,又有飽含秦漢遺風的適合紋樣,還有更加具象的獨具漢族民間造型風格的人物、動物、植物形象。將各種不同的造型意識融合一體構成了獨特的民俗節日內容,形成了特殊的漢族民間藝術形式。
清明習俗與寒燕:清明與寒食合二為一是唐代的事了,那時作為遠古歲時標志的風俗節日已加進了敬神、祭祖、崇念聖賢的復合性內容,因此;掃墓之風尤盛。要說祭神是春節習俗之特徵的話,那麼清明則主要是祭祖祭人。孔之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因此極講究「事死如事生」。宗廟,祖墳便是種性之魂,家族之根。山西晉南晉北、祭掃時都要用面做貢,晉南叫蛇盤盤,有的分單頭蛇與雙頭蛇,祭祖前繞墳一周,晚輩吃掉蛇頭,表示滅毒頭、免災禍。這種蛇盤盤造型簡潔、極少雕飾,似有漢唐凝練明快渾沉之遺風。
漢族民間廣泛製作的昭示春天來臨的百樣寒燕麵食,也被易名為「子推燕」。事實上按山西自然地理位置和氣候特徵,春燕凌空正是萬物新生的季節,於是鄉村巧婦感自然之變而為之,借柔軟的面團、籍靈巧的雙手,創造出一個個鮮靈活物,一片片盎然生機,展示出一個美妙神奇的漢族民間藝術世界。特別是山西代縣一帶所作的寒燕天飛地走,水生土長、目中所見、心中所想自然萬物無一不在塑造之列。這些麵塑精巧別致,方不盈寸。所塑動物如虎、獅、馬、牛、貓、龍、猴、羊等,
清明節盡管因為寒食習俗的復合揉進了一些深沉神秘的氣氛,但還是一個希望之節,是一種對春的回歸的祝福和萬物興旺的祈望。麵塑藝術則理所當然地成為這種祝福的主要手段和心靈表現天地。麵塑使習俗成為一種充實的文化,習俗又為麵塑的發生和發展提供土壤和空氣,最終使民藝和民俗成為一種文化整體。
七月十五與送面羊:每個民俗節日的形成,都有它特定的含義,這含義又都有它的文化指向與表達方式。
七月十五家家做面羊,上墳祭祖,饋贈親友,是山西民情風俗的一大特點。從傳統風俗講,七月十五稱為「鬼節」,源於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弟子目連之母生前不做善事,死後靈魂墜入餓鬼道中,食物入口既化為烈火,其苦難忍,目連求於佛,佛祖告他於七月十五日做盂蘭盆會,置五味百果,靠眾佛僧之善德以超度亡魂,拯救其母。此說又與我國道教中「地官赦罪」之說相融合,深深地影響到民眾生活,於是形成了每年七月十五百姓都蒸做面羊貢祭祖上墳的風俗。其實七月十五祭祖本意正象《東京夢華錄》所說是「……乃告祖秋成之意」,是一種祈望豐收的願望。富有宗教意味的鬼節,發展到後來已全無鬼的蹤影,已是一種人與人的祝福和情感交融的節日。節日前幾天,鄉村的巧婦們三個五個聚在一起,發好精細白面,家長理短談言笑語中,搓的捻的,剪的壓的,一紮一挑,盤棗點豆,一個個活物生生從手下蹦出:急蹦的兔、憨威威的虎、綿善善的羊、活溜溜的魚、獅子,小豬、小雞、小狗,每個物象身上施之於智慧,注之於情愛。待餳好上鍋急火蒸出,一個個白白胖胖,鮮嫩靈活,嬌態可掏,然後點施丹青,打扮齊整,便成為饋贈親友的最好禮品。晉北風俗送男孩為羊,羊為祥瑞之陽物。送女孩為魚,魚屬陰,是為順乎陰陽秩序之作法。晉北的面羊造型渾厚飽滿,內蘊力極強,又加之身上點線的對比,使之極富漢魏風格,這與當地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有關。晉南的走獸花饃造型琳瓏精巧,神態獰厲,設色濃烈。所謂面羊實質是代稱,飛禽走獸其實什麼都有,還有組合的十二生肖,二子戲桃,五子爭腚等。
定襄的「面羊」更以其飽滿挺秀,渾厚博大的造型力度而享譽中外。形制大至三、五斤白面一個,小至三五寸之間,視饋贈對象而定。在造型風格上准確地把握住了隨意性這一特色。在簡括整體的形體上以梳子、錐子等器物壓出點、線或以面做成精巧的紋飾,形成一種力度上的強對比,極象漢霍去病石雕上刻線的運用。製作技巧上把握了良好的分寸感,做成形但不做足,留給面的自然餳發和蒸氣來完成作品,以充分發揮面的特性,體現面的質感,自然天成、朴實渾厚、令人愛不釋手。特別是一種叫「辯不清」的造型,幾個小胖娃娃纏身交臂盤在一起戲耍,使你辨不清是誰的胳膊誰的腿,只看到一組優美的造型,精絕的構思,讓人驚嘆不已。
二、人生儀禮風俗與麵塑
在集體性習俗活動(歲時節令風俗)中麵塑充當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在人生各個展現生命意義的儀式中,麵塑更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
滿月,是人來到世界上的第一個比較隆重的儀式,其時麵塑也頗為講究。霍縣一帶,外婆要做一個直經尺余的叫「囫圇」的食品,上有精細的十二屬相造型,孩子屬什麼,就在那個屬相上點一個紅點,謂之「點頭腦」。「囫圇」中間放置精美的龍、鳳或虎頭叫龍鳳呈祥或猛虎驅邪。送與孩子,分給來探望慶賀的親友吃,取免災之意。晉北人家則多做花饃,叫「桃」,形狀似乳房,乳頭點紅,饃上裝飾各種花草,紋飾吉祥圖案。桃在古俗中本為驅邪之物,諧言「逃」,意為免災。做成乳房狀,表示成熟,是鄉村民俗母性特徵的一種隱喻手法。到孩子周歲時也要做相似的大花饃饃或十二屬相,造型或拙或巧,或雅或俗都隨地方而變。
婚禮迎娶之俗歷來是極為隆重的人生大典。俗語道「結婚勝如小登科」,晉北風俗,迎聚之日早上新郎新娘各自吃一對「歡魚吉兔」,洞房門頂上放一對用紅線連在一起的面兔以象徵玉兔金緣。實則兔之本意為虎,是漢族民間鎮宅驅邪的護佑之神。婚禮麵塑必提及忻州、定襄、原平、代縣一帶的「宮食」,一般要三、五斤白面做一對,大部分造型是玉兔馱仙桃,金魚背石榴,上面精塑十二生肖造型,細加點綴,造型生動,情趣悅人,五彩繽紛,鮮麗明快,線與面、點與塊、塑與畫、拙與巧的結合與對比,形成強烈感人的藝術效果,增強了喜慶的氣氛,豐富了漢族民間婚俗的內容,更為漢族民間藝術增添了俏麗的一枝。
老人們年至花甲,晚輩們慣常要為之祝壽慶賀,祝賀者蒸做漂亮的大壽桃以祝願老人健康長壽,表達對老人們的孝敬之心。
宗教的教義告訴人們,當每個人匆匆走完自己可以感知的人生之路以後,人的靈魂將在另一個世界得到永生和升華。因此,人們將葬禮的種種程序鋪排得格外的隆重和復雜。這是一種對人生意義的贊頌和肯定。這項活動中的主要麵食供品,視親近程度而區別不同形式,有「大供」,「小供」之分,直系的兒孫之輩所做的大供又叫饅頭,圓形上面飾以明快簡潔的花瓣,插上棗花,源於古時三牲祭奠之遺俗,其他親朋則敬奉類似蛇盤盤的小供。定襄宏道一帶則要塑出幾響—個甚至上百個的麵塑人物系列,戲劇人物、天神、地官等等,再以彩紙作裝點打扮。所不同的是在五官描繪上用色甚怪,畫眼不點睛。在分寸上明顯與人間享用品有著美學結構上的區別,讓人在濃艷中感受到一種陰冷的悲涼。
麵塑在人生儀禮中一般是以食的面目出現的,只是把它賦予了一種文化和宗教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種復合的價值,從而成為研究漢族民間文化的一種不可忽視的資料。
Ⅲ 關於麵塑資料
用面團(主要是糯米面團)捏塑成各種形象的中國民間手工藝品。又稱面人。
相傳漢版代迎神賽會上的儺舞便以權面團塑成鬼怪頭部形象。20世紀中葉,麵塑成為藝術欣賞品。藝人有湯子博、李俊興、趙闊明等人。湯子博北京通縣人 ,創制了紙板麵塑( 將麵塑置於紙板上)、核桃麵塑(在一半核桃空殼的內壁中放置微型麵塑),最小者僅4厘米,人物形態生動,色彩淡雅。代表作品有核桃麵塑「十八羅漢朝如來」、「二十四仙女朝王母」等。山東菏澤是中國麵塑的傳統產區,藝人李俊興出身於麵塑藝人世家,他創制了麵塑臉譜、浮雕麵塑等新品種,作品色彩鮮艷 。趙闊明祖籍北京 ,40 年代便在上海以麵塑為生,擅長戲曲人物、佛像和兒童。
麵塑工藝分和面、蒸熟、揉面、調色、捏塑、配紙板或玻璃框(盒)、核桃殼等工序。和面時,糯米粉要加入石碳酸、蜂蜜、棉花等防腐、防裂劑。麵塑以圓雕為主,運用小型刀具、剪刀、梳(在面上壓制頭發和花紋)等,採用揉、捏、壓、搓、滾、碾、撥、切等多種技法捏塑而成。麵塑創作時間短,注重人物神態刻畫,動作誇張,色彩鮮明,手法簡練,一氣呵成,干凈利索。
Ⅳ 中華傳統文化中泥人的民間藝術的介紹
泥人張彩塑為天津市的一種民間文化,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之一。作為北方流傳的一派民間彩塑,創始於清代道光年間,是天津藝人張明山於19世紀中葉創造的彩繪泥塑藝術品,現為天津市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泥人張彩塑被公認為是天津的一絕,早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就已經享有很大聲譽。泥人張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泥人張,由清末時期的民間手工藝人張明山所創,這種彩塑造型生動傳神,色彩簡雅,表現題材以人物肖像和戲曲故事為主。與敦煌、麥積山等古代造像的宗教性不同,泥人張從誕生起就取材於市井、親近著百姓。
(4)麵塑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泥人的工藝及特性: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凈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復砸揉而成為「熟泥」,其特點是粘合性強。輔助材料還有木材、竹藤、鉛絲、紙張、絹花等。塑造好的作品應避免陽光直射或置於爐火周圍,正確的晾乾方法應是自然風干。
「泥人」徹底乾燥後要入窯烘燒,溫度要達700℃左右,出窯後經打磨、整理即可著色。彩塑的用色,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過去的顏料為水粉色,覆蓋力差,容易爆裂、脫落、褪色,不能長久保存。
隨著科技的發展,如今使用丙烯色,盡管價格較貴,但優點很多,覆蓋力強、不爆裂、不脫落、不易褪色,干後不溶於水,因此可以用水沖洗,一件完整的作品需要30天左右。
Ⅳ 簡述中國古代雕塑的發展歷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
產品推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主要有陵墓雕刻、俑、宗教造像,還有些供玩賞的小型雕塑品,用於建築或器皿上的工藝雕塑也很普遍。由於處於長期分裂動盪的階段,各民族不斷接觸、斗爭、融合,又大量從異國的藝術特別是宗教藝術中汲取了養分,因此雕塑呈現出豐富多採的新面貌,為其後隋唐雕塑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對鄰國特別是朝鮮、日本的雕塑產生了影響。
陵墓雕刻 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以南朝保存較好,分布在南京附近,現存31處,有宋、齊、梁、陳諸代的作品,以齊、梁兩代為多。從保存較完整的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及梁安成康王蕭秀墓前石刻觀察,南朝陵墓石刻群雕一般由成對的石獸、神道石柱和石碑所組成。石獸有翼,一般呈蹲伏狀,勁健有力,造型雄偉,是以整石雕成的立體圓雕,體長和高度多在3米以上。若與漢代陵墓前石刻,如霍去病墓石刻相比,可以明顯地看出雕造技藝的長足進步和完全不同的時代風格,即由凝重古樸轉向優美生動。神道石柱是在雙螭盤曲的底座上樹起多楞的柱體,有的是24面體,有的多達28面,楞面刻成下凹的瓦楞形狀,因而避免了直立造型的呆板,柱體上都是有銘刻的方形石額,柱端托一刻仰蓮紋的圓蓋,蓋頂中央蹲一小型石獸,整體造型秀美挺拔,端莊而又富有變化。石碑體形巨大,圓額有穿,座於龜趺之上,穩重有力。這3種石雕組合在一起,顯得頗為庄嚴宏偉,但又生動多變,表現出南朝大型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的高度水平。
南朝陵墓石天祿
在北方,帝王陵墓地表的石刻群雕沒有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實例,只有在洛陽邙山上砦發現有身高超過3米的石雕文吏殘像,可能是北魏孝庄帝靜陵前石雕群中的遺物。但是發現有帝王陵墓地下墓室中的精美浮雕作品,在山西省大同市方山清理了北魏文明皇太後馮氏永固陵的地下墓室,在石門拱券門楣兩側的龕柱上都有浮雕,題材是口銜寶珠的孔雀和手捧蓮蕾的赤足童子,刀法圓熟,造型生動,是罕見的北魏浮雕藝術精品。
俑 這一時期的立體圓雕作品中,以俑的數量最多,絕大部分是塗彩的陶塑,也有少量的釉陶俑、青瓷俑以及石雕作品。從西晉時開始,出現了以鎮墓獸、甲胄武士、鞍馬、牛車和男僕女婢組合成的俑群。以後南朝的俑群大致沿襲西晉舊制,數量較少。北方有所不同,從十六國時期起,就在繼承西晉舊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俑群內容增多、數量增大,一般包括以下4組內容:①驅邪鎮墓的鎮墓獸和全裝甲胄執銳按□的鎮墓俑;②模擬墓內死者生前出行的儀衛,以牛車和鞍馬為中心,包括人和馬均披鎧甲的甲騎具裝俑、身負箭□的步兵、騎馬的鼓吹樂隊、騎馬和步行的屬吏,以及儀仗、仆從等;③模擬墓內家居享樂的大量舞樂和男奴女婢;④模擬庖廚中執炊操作的奴婢,以及灶、碓、磨、井等模型,還有各種家禽、家畜的形象。其數量從西晉時的10餘件擴大到幾十件,乃至成百上千件。例如北魏司馬金龍墓中出土各類陶俑近400件,而東魏茹茹公主叱地蓮墓中出土陶俑多達1064件。陶俑的塑制也日漸精美,多為先制模具,然後合模成型,入窯焙燒後再貼金繪彩。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日益提高,從西晉時的呆滯古拙,轉向生動自然;從僅具輪廓,轉向注意細部刻畫。人物的面相也隨時代的審美標准不同而變化,從西晉到北魏早期,面相寬方。北魏太和(477~499)以後,面相趨於清瘦,至晚期更加瘦削。東、西魏時,面相由瘦削又轉趨圓潤,直至北齊、北周,遂開唐代圓潤豐頤之先河。人像的體態也是神韻日增,出現不少生動傳神的作品。例如北齊庫狄迥洛墓中出土的胡裝舞蹈老人,面目傳神,姿態生動,頗具藝術特色。陶塑動物中以駿馬和駱駝的塑造最佳,駿馬多是鞍轡鮮明,挺立欲嘶,勁健異常,這可能與古代鮮卑族對駿馬的特殊喜愛有關。
西晉對坐書寫俑
西晉青瓷騎馬樂俑
宗教造像 宗教雕塑的發展,在南北朝時期是空前的,這與佛教在中國的興旺緊密聯系在一起。佛教造像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石窟寺的造像,另一類是一般放置於寺廟或宮室、民居的供養像。石窟寺造像主要分布在北方,著名的石窟寺如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以及麥積山、炳靈寺、鞏縣、響堂山、天龍山等都有這一時期的雕塑作品。其中石質宜於雕刻的,造像採用石雕,一般主尊為立體圓雕或後背與後壁相連的圓雕,龕楣、寶床、壁面則為浮雕。石質不宜雕刻的,則採用泥塑敷彩的塑像,龕楣、壁面常有成組的小型影塑。石窟雕像中最宏偉的,當屬雲岡石窟第20窟的坐像,高13.7米,造型雄偉,氣魄渾厚,顯露出北魏石雕藝術的時代風格(見彩圖雲岡石窟第20窟石雕佛像(北魏))。彩塑中最受人推崇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坐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放置於寺廟或宮室等的供養像,主要材質有銅、石和泥塑等,均為立體圓雕,風格與石窟造像相同。泥塑多隨建築物的毀壞而不能完整保存。經考古發掘獲得的殘像中,以在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造型最為精美,塑工細致,面目傳神,是現存北朝雕塑中的精品(見洛陽永寧寺雕塑)。一般官民所造的佛像,形體較小,多為銅像和石像。在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廢址出土的2200多件石刻中,有年款的共247件,主要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是研究北魏、東魏、北齊乃至隋唐雕刻藝術發展的重要資料(見曲陽修德寺雕刻)。河北省藁城縣發現的一批北齊石像,漢白玉石質,刻工精細,像上仍保留著原來的彩繪和貼金,可窺知當時石像敷彩後的本來面貌。在南方,石窟的開鑿不盛,僅存南京棲霞山一處,且已被後人損毀,難窺原貌。在四川省成都市萬佛寺廢址出土的紅砂岩造像中,發現有紀年明確的南朝造像,使人從而了解到南朝石造像的一些特點,與北方比較,其表現手法細膩,衣著裝飾繁縟,顯示出纖巧華美的風格(見成都萬佛寺石刻)。除一般造像外,北朝時又流行造像碑,在碑石上開龕造像,其造像風格與同時的石窟造像相同(見北朝造像碑)。這時期的道教造像,也有少量遺留,除衣飾面相稍有不同外,造型手法與佛教造像相同,無甚特色,缺乏藝術價值。
小型雕塑 供佩戴、玩賞的小型雕塑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玉石、琥珀等,上面多有穿孔,可與珠飾串聯在一起。小的僅長2~4厘米,大的也不超過10厘米,除習見的璜、□等物外,最具時代特點的是一些小型圓雕的神獸像。神獸為獸首人體,肩附飛翼,四足有利爪,均蹲坐狀,在南朝和北朝墓中都有發現,形體雖小,但造型呈現出小中見大的氣勢。如南京甘家巷南朝墓中出土的滑石像,全身肌肉凸張,巨乳碩腹,雙手按膝,兩肩上聳,頭微下縮,如頂負重物,造型渾厚有力,整體輪廓呈立方體,態勢極為穩重,形體雖不大,看來似能力負千鈞。此外,六朝墓中經常出土石雕的伏豬,多成雙放置,即東晉墓出土衣物券中所記的「玉□」。東晉墓中出土的石豬,生動寫實,以後日漸抽象化,至南朝晚期有的僅把石材修治成長條狀,再施加簡練的幾條刻線以代表豬形,反而顯得別具情趣。
南朝畫像磚浮雕神獸
裝飾雕塑 大量施用於各種器物上面,以銅鏡和陶瓷的裝飾雕塑最具有藝術價值。東漢晚期在南方開始出現的神獸鏡和畫像鏡,至三國孫吳時有了很大發展。鏡背紋飾呈高浮雕狀,極為精美,多為人物、車馬、鳥獸及神仙、神獸等,神仙中多見東王公、西王母,而且在神仙中還出現了佛教造像。陶瓷器的雕塑裝飾,南方和北方在風格方面有些不同。這一時期正是青瓷器燒造的極盛時期,特別是在南方,有的青瓷器的造型極為優美。例如水注,常在圓碩的注腹前麵塑出蛙頭,後麵塑出蛙尾,兩側各塑二足,活現出一隻浮於水面的蛙,頗為生動。再如羊形水注,器呈卧羊形,體腔中空可儲液體,羊的姿態生動,加以釉色晶瑩,使人喜愛。也有的青瓷器皿造型奇偉,如江蘇省宜興縣西晉周氏家族墓群出土的神獸尊。此外,當時南方還流行一種陶瓷製的谷倉罐(也稱魂瓶),其上蓋常有許多小型人物塑像,多僅具輪廓,刻出鼻口耳,形象古樸生動,並塑有樓閣及鳥獸,罐腹則貼塑各種人物、神獸、鳳鳥、魚、鱉等,還有的谷倉罐上塑有趺坐的佛像。這些谷倉罐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喪葬習俗,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陶瓷雕塑藝術品。在北方,不見谷倉罐和南方那種造型較靈巧的青瓷藝術品,但一些陶瓷器上的貼塑或模印的圖案顯得更渾厚古樸。例如北齊婁睿墓出土的黃釉陶器上的貼塑花紋,由蓮花、忍冬、寶珠所組成,繁縟厚重。最具特色的是北齊范粹墓出土的黃釉扁壺,上面有凸起的模印圖像,是由樂隊伴奏下起舞的胡人,頗為生動傳神,反映出當時北方人民喜愛的舞樂形象。
Ⅵ 麵塑的歷史文化起源
一般情況下應該追溯的話,還是會到泥塑,從泥塑到麵塑,這樣的話才會逐漸發展。
Ⅶ 北京麵塑的介紹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源遠流長,
Ⅷ 捏麵人的歷史起源是什麼
捏麵人真正始自何時已不可考,但從新疆土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專面制人俑和小豬來屬推斷,距今至少已有一千三百四十多年了。
麵塑藝術源自中國,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七夕時,汴京街頭販賣的果食,「以油麵糖蜜,造為笑靨兒,謂之『果食』,花樣奇巧百端。」指的就是捏面,而中國台灣也有捏麵人傳統,多為配合傳統節慶、廟會、祭祀禮俗而作,具有濃厚的民俗色彩。
(8)麵塑的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的面人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經過幾千年的傳承和經營,可謂是歷史源遠流長,早已是中國文化和民間藝術的一部分。也是研究歷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學不可忽視的實物資科,就捏制風格來說,黃河流域古樸、粗擴、豪放、深厚,長江流域卻是細致、優美、精巧。
捏麵人使用的材料,包括麵粉、食鹽、食用色素。現代捏麵人也使用防腐劑、明礬,以防霉、防蟲。其作法,先依比例將麵粉、糯米粉調水揉成面團,加入色素,煮熟,冷卻後加入適量的食鹽,揉勻後即可進行捏面創作。
Ⅸ 民間麵塑的介紹
麵塑,俗稱面花來、禮自饃、花糕、捏麵人。漢族民俗藝術之一,民間麵塑以造型藝術的身份出現是近幾年的事,過去它只是一種被裝飾過的食品,故從歷史上講既無作品記載也無珍品傳世,實在是一大憾事。麵塑在漢族民間叫面花,是作為儀禮、歲時等民俗節日中饋贈、祭祀、喜慶、裝飾的信物或標志,是一種由風俗習慣積淀成的極有代表性的漢族傳統文化。
Ⅹ 萊州麵塑的歷史淵源
煙台萊州麵塑最早起源於古代漢族人民的祭祀活動。古人崇敬神仙,他們把自己的祖先封為內神以麵塑容做供品,每年到煙台東萊山上祭山拜神。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歷史上就曾經三次來到煙台的芝罘島拜祭神靈。祭祀用的供品中就有用小麥麵粉製作的牛、羊、豬等,首開煙檯麵塑的先河;其後,煙台民間也多模仿用牛、羊、豬等動物麵塑來奉祀祖先; 後來麵塑被應用在不同的場合,逐漸演變成一種漢族民間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