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來文化對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
洋務運動是近代教育的開端。洋務派共創辦24所新式學堂,主要為翻譯、工程、兵器、通訊、醫務等培養新型人才,雖然學堂規模不大,但是依舊打破了古老的科舉制度,培養了一批不同於傳統的近代科技知識分子,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社會文化風氣,為後面科舉制的廢除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派遣留學生,為了更系統的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洋務派向西方派遣 200 多位留學生,為洋務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西學知識的新式人才,一方面也對中國的教育近代化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中國社會邁向近代化准備了最初始的文化條件。
(1)中國文化近代發展歷史發展的影響擴展閱讀:
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一次發生在三世紀漢代末期,來自西域近鄰諸國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綿延不斷地傳入中土,前後長達數百年,其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涉及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建築等多個方面。
另一次發生在19、20世紀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擴張階段的西方列強,挾持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強行撞開了中國的國門,一種具有現代形態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湧入中國,主要包括對文學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B. 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又什麼影響
1、改變了人們接受信息的方式
2、沖擊了傳統經典對人們思想的禁錮
3、促進並產生了新思想新文化的氣門運動
4、開創了近代文明的先河,幫助國人了解世界
1 中國近代報刊的發展
近代中文報刊的創辦是同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中國半殖民地化相聯系的。早期的報刊 以西方傳教士創辦的一批中文報刊和以華僑為主要讀者的外文報刊為主,宗教性報刊佔主導 地位,還有商業性報刊和其他專業性報刊等。這些報刊主要是傳教士等殖民者為叩開古老的 中國的大門應運而生的。1815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等在馬六甲創辦最早的中文報刊《 察世俗每月統紀傳》,這是近代以來以中國人為讀者對象的第1份中文報刊,揭開了中國近 代報刊史的序幕。1833年在廣州出版了我國境內最早的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 在1840年鴉片戰爭前,外國傳教士在南洋的華南沿海一帶共創辦了6家中文報刊和11家外 文報刊,這些報刊主要內容是宣傳基督教的道德觀念。
19世紀70年代起,一些早期的改良主義者開始創辦報刊,宣傳向西方學習,中國報刊出 版事業空前活躍。這時期的報刊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結束了 外國人壟斷中國報刊出版的局面。1873年艾小梅在漢口創辦了我國第一份自辦報紙《昭文新 聞》,接著1874年王韜在香港創辦《循環日報》。1895年8月康有為等維新派出版《中外紀 聞》。1896年8月梁啟超等在上海創辦的《時務報》,此後,維新派在各地創辦的報刊相繼 出現,主要有澳門的《知新報》,唐才常和譚嗣同等在湖南創辦的《湘學報》。
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反映當時思想和文化的各種報刊紛紛創立,1900年1月,興中 會陳少白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接著國內外涌現出大量宣傳革命的報刊,主要有上海出 版的《蘇報》、《國民日日報》、《俄事警聞》、《警鍾日報》、《中國白話報》等,此外 ,在日本東京的中國留學生,也先後創辦了一些宣傳革命的報刊。1905年11月中國同盟會的 機關報《民報》在日本東京創刊,它宣傳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以後,1907年秋瑾、宋教仁在 上海相繼創辦《中國女報》、《民立報》,1911年3月,革命團體文學社機關報《大江報》 在武漢創刊。
1915年,陳獨秀主編《青年雜志》(1915~1922年)在上海創刊,提倡民主與科學,吹響了 新文化運動的號角。後改名為《新青年》,是中國報刊史上最傑出的雜志之一。以《新青年 》為核心,傅斯年、羅家倫主編的《新潮》(1919年)、北京救國會主辦的《國民》(1919 年)等刊物積極響應,提倡民主,反對封建;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白話文,反對文言 文。早期的大學學報,如《清華學報》(1915年創刊)、《復旦》(1917年創刊)、《北京 大學月報》(1919年創刊)等。這段期間是中國近代報刊發展壯大的繁榮時期。
2 中國近代報刊發展的背景
中國近代報刊對中國近代文化不僅是比較直接的反映,同時對當時的文化所具有的時代性有 著深遠的影響。中國近代報刊的創辦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中國半殖民地化相聯系的 。從近代歷史看,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諸國陸續進行了一系列的資產階級民主改革, 實現了資本主義成為世界強國。而中國有著幾千年的封建文明,它的文化影響巨大,中國人 對自己的文化有著不言而喻的優越感。但鴉片戰爭中國的戰敗使自己看到了與西方的差距。 這種不言而喻的優越感的突破標志著傳統民族認同的文化優越感已經呈現危機。這一危機不 僅僅停留於思想層次,而且導致了整個傳統文化系統的結構性危機。從19世紀70年代開 始,中國早期的改良主義者開始創辦報刊,宣傳向西方學習。1895年8月康有為等維新派出 版《中外紀聞》。1896年8月梁啟超等在上海創辦的《時務報》,此後,維新派在各地創辦 的報刊相繼出現,主要有澳門的《知新報》,唐才常和譚嗣同等在湖南創辦的《湘學報》。 它們作為廣大愛國臣民的喉舌,喊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國難臨頭,非變法不足以圖強。充 分表達了廣大愛國臣民的心聲,鮮明地反映了家國垂危,不變就要被淘汰的時代特色。1915年 ,陳獨秀主編《青年雜志》(1915~1922年)在上海創刊,提倡民主與科學,吹響了新文化 運動的號角。到了上世紀20、30年代中國出現了文化承載於報刊的熱潮,魯迅、周其仁、林 語堂、胡適、陳獨秀、王韜等人以《新青年》、《語絲》和《生活》為陣地,不斷從西方引 入文化理念,對那時的年輕人進行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打開了他們視界,國民們開始了對 中國文化的反思,這都直接決定了整個中國文化的進程。
近代社會生活的劇烈變化反映到了文化領域,而近代報刊是承載文化的載體,它必定要反映 時代主流文化。近代中國報刊的發展和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都是與中國近代政治經濟變動、 社會變革是緊密相聯系的,近代報刊業自創辦之時起,在傳播西方思想,打開國民視界,啟發 民眾思考的同時,不斷尋求文化獨立和新的文化品格。因此,中國近代報刊對中國近代文化 特點的形成和發展以及發揮近代文化的當代價值有著重要的作用。
3 中國近代報刊對中國近代文化的影響
近代中國報刊的發展與中國近代政治經濟變動、社會變革是緊密相聯系的,它對對中國近代 文化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近代中文報刊的最早創辦是1815年英國傳教士馬禮遜和米憐等在馬六甲創辦的中文報刊 《察世俗每月統紀傳》,1833年在廣州出版了我國境內最早的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紀 傳》。至此報刊成為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國的重要傳播方式,直到19世紀末,幾乎壟斷了我 國的報刊事業,中西文化開始相遇。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早期的改良主義者開始 創辦報刊,宣傳向西方學習,報刊傳播觀念的初步覺悟是本時期報刊發展的思想基礎,報刊 被他們視之為「國之利器」。其中康有為等維新派於1895年出版《中外紀文》、梁啟超等在 上海1896年8月創辦的《時務報》以及維新派在各地創辦的《知心報》、《湘報》、《國聞 報》等。維新派宣傳西方近代文化,包括進化論、社會契約論、天賦人權論等思想,對中國 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維新失敗,但近代文化卻並未消失,中西文化的交流、沖突顯 得復雜和尖銳。資產階級民主思潮的興起並積極創辦報刊宣傳革命,近代文化的發展進入了 新的歷史時期。國內外涌現出大量的的宣傳革命的報刊,有陳少白的《中國日報》、《蘇報 》、國民日日報》、《民報》、《民立報》等。其中《東方雜志》是中國近現代報刊史上出 版時間最長的雜志,它在知識的推廣、史料的積存等方面為中國近現代文化事業作出了貢獻 。革命派宣傳的自由平等博愛和共和國思想產生了很大影響。辛亥革命的勝利讓中國建立了 「西式」的共和國,但是,袁世凱的篡權使這個西式的共和國有名無實。由於備受專制主義 之苦,迫使中國人從心理層面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和批判,同時也加深了對西方文化的接觸 和了解,進而發動了具有啟蒙意義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激進民主主義者以《新青年》為 核心,傅斯年、羅家倫主編的《新潮》、北京救國會主辦的《國民》等刊物積極響應,同時 出現了大量的文學報刊、青年報刊以及面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報刊、科技報刊主要有《小說 月報》、《先驅》半月刊、《清華學報》等。它們反對專制主義,提倡民主、反對迷信,提 倡科學、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對封建社會的意識形態進行了有力的批判。這個時期出 現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與沖突主要體現在了精神領域的交流與沖突,它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和對真理的追求。
我們在研究和探討中國近代報刊對中國近代文化影響中發現,它們的出發點都是愛國、救國 、治國,愛國主義是它們的最主要內容。因此,整個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線索同時也是中國 近代報刊的發展歷程。文化精神是承載於報刊之上的,中西文化的相遇、交流、沖突是中國 近代文化的基本特點,是與那個時期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入侵和中國半殖民地化相聯系的, 而中國近代報刊的創辦和發展同樣如此。
C. 試論中國近代文化的發展歷程
文化傳媒(報紙、雜志、出版社)在上海北京從興辦到壯大。
文學作品作為文化的一個硬體隨著大批集社文人和專職作家活動而興盛。
D. 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近現代史階段的影響以及對中國未來政治的影響
地面:1
[IDEAS]
孫先生的偉大的歷史地位主要體現在:1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光輝旗幟。他的系統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 - 三民主義,並為之奮斗終生。先生堅強不屈,連最後的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推翻了封建帝制,捍衛共和制度。率領孫中山革命推翻了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這是先生。最大的歷史功績為了共和黨之後維持,執法北伐,孫中山並沒有停止在任何時候。
3,孫中山晚年更先進,推動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直接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國內第一次降臨。他的新三民主義的解釋,成為基礎國民黨之間的合作。為了支持革命政府領導的孫中山的,工農運動的蓬勃發展,越來越接近孫中山,工人和農民,工人和農民,他參加了集會,稱贊工人和農民革命和基礎的先鋒隊,是「耕者有其田」的口號。
[問題解決過程】
分析孫中山個人的時間(其它歷史人物,以及分析),我們要注意:1
:孫中山是資產階級革命家,由當時的年齡限制。我們不能用標準的現代人的需求,也可以在標準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來衡量他。
2,孫中山推翻封建專制制度,而不是封建系統作為一個整體。隨著封建制度的消失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完全消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封建專制的滅亡,但中國的封建勢力,繼續妨礙發展中國社會的進步。 1952年,中國完全是土地改革。
E. 中華文化對世界的發展有什麼影響
中國文字難翻譯,很多古典學說翻譯出去都是變味的,中國文化就是一座書海。
F. 中國近代歷史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在我看來似乎只有負面影響。尤其當下國學式微就是當年種下的惡果。
近代中版國文化史上最著名的權事件莫過於五四。胡適之當時在美國,與同學幾人在湖上劃船聊天,結果話題就扯到了文言文好還是白話文好。幾人辯論一番,結果不分上下。之後胡適之將此事寫在信中發到了北京某人的手裡,結果被當時的「進步人士」看到了機會,祭出了新文化運動的大旗,要將中國傳統文化徹底打倒。究其原因,無外乎中國當時積弱已久,被外國勢力的長期欺壓,剛剛開始接受西方文明的中國知識分子認為傳統文化皆是糟粕,所以應該一概打倒,全盤西化。文言與白話之爭對於這些人來說無異於得到了一個再恰當不過的標桿。至於建國後的十年動亂,站在文化的角度上看,幾乎可說是此事的進一步延續。
現在我們完全可以透過如今的各種社會病,看到這一系列事件的影響。我們失去了自己的文化。
G. 論述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近現代史階段的影響,以及對未來中國政治發展的影響。論文。
歷史沒能被如今的中國人為鑒,所以中國會再一次面對重大的易變。不久會來。周版總理說百年產英雄,如權今建黨多少年,您自己算一下。建議以周總理的思想,寫論文。周本來,具備慧眼慧心。我推測,未來會有中國女聖主改變中國與世界。因為現在陰陽顛倒,乾坤錯配,四時不順,五行錯亂。十八子姓根本不可能做總書記。
H. 簡述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歷程及其影響
回顧20世紀中國學術的發展歷程,應該說:這是一個豐收的世紀、創新的世紀、輝煌的世紀。一百年間,名家輩出,群星燦爛,成果豐碩,推陳出新。中國傳統的學術發生蛻變,西方學術大量引入中國,在中西方學術的交流、撞擊、融合中,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誕育,並迅速地茁壯成長。一百年內,各個學術領域均有新的
突破和重大進展,構建了完整的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體系。回顧和總結20世紀的學術發展,明辨其是非得失,是一樁很有意義的工作,是為了推進21世紀的學術,進一步建構中國社會主義學術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
中國傳統的學術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著璀璨的成果和豐厚的積累。它長期以來哺育了中華兒女、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與精神,在世界學術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但從19世紀中葉以來,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也帶來了西方的學術文化。西學東漸,經歷了幾個階段,先是器物文明的傳播,其後是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傳播,直到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西方的學術文化,涵蓋廣闊,影響深遠,進入中國後生根、開花、結果。它改變了中國學術思想界以至全社會的發展方向和前進步伐,中國從傳統的封建社會跨進近代社會。其間,中學和西學、舊學和新學、傳統學術和近代學術發生了激烈斗爭和逐步融合。中國20世紀之學術即在這一斗爭和融合的再創造過程中呱呱墮地。
中國近現代學術肇始於嚴復翻譯西方的學術名著,19世紀末,他翻譯了赫胥黎的《天演論》,向中國人介紹了進化學說,使中國學術界的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此後,他又陸續翻譯亞當·斯密的《原富》,穆勒的《群己權界論》,甄克思的《社會通詮》,斯賓塞的《群學肄言》,孟德斯鳩的《法意》,穆勒的《穆勒名學》,耶方斯的《名學淺說》,這些都是中國傳統學術界罕有研究、著述的領域,中國近代的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邏輯學得以借鑒,因之萌生。
1901年,梁啟超發表《中國史敘論》,說明近代歷史學與傳統歷史學之區別:「自世界學術日進,故近世史家之本分,與前者史家有異。前者史家不過記載事實,近世史家必說其事實之關系,與其原因結果。前者史家不過記述人間一二有權力者興亡隆替之事,雖名為史,實不過一人一家之譜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間全體之運動進步,即國民全部之經歷,及其相互之關系。」他大聲疾呼,歷史學必須沖破傳統,發生革命性的變化,並認為這是有關國家興亡的大事,他說:「史界革命不起,則吾國遂不可救,悠悠萬事,唯此為大。」此時,夏曾佑編寫《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是我國第一部用章節體寫作的具有近代色彩的中國通史。其他學科也在20世紀之初相繼跨人近代時期,1910年沈家本創辦的法學會和《法學會雜志》可說是近代法學的萌芽;王國維、羅振玉研究殷墟出土的甲骨可說是近代考古學的濫觴;章太炎研究印度哲學、王國維研究叔本華,開近代中國人研究外國哲學的先河;五四時代,陳獨秀、胡適鼓吹文學革命,中國近現代文學得以誕生,胡適寫作《中國哲學史大綱》,第一次用西方觀點對中國古代思想進行分析研究。至於自然科學,19世紀後期已由李善蘭、徐壽、華蘅芳等翻譯了許多著作,做了大量准備。1915年,留美的中國留學生成立中國科學社並創辦《科學雜志》,中國近代的自然科學研究也逐步展開。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先進知識界為了挽救國家危亡,向西方尋找救國真理的產物。西方的各派學說,眾多著作,像打開閘門的洪水一樣,沖進中國。中國學者站在自己的基地上進行選擇、甄別、吸收,創造適應於自己時代的學術文化。學者們,作為中國人,生於斯,長於斯,在中國接受教育,必定會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
影響。20世紀的第一代學者,從舊時代過來,大都精通中國的傳統文化。五四時代激烈的反傳統文化的戰士們,如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錢玄同、吳虞等,他們為了完成除舊創新的歷史使命,竭力反對舊傳統,要與舊傳統決裂,但實際上舊傳統已滲進他們的血液里,他們不可能完全斬斷傳統。真像他們自己所說:他們
是從舊營壘中沖殺出來,進行了反戈一擊。即使像陳序經那樣的「全盤西化論」者,也不可能擺脫舊傳統。只要你是中國人,曾受中國文化的教育,就不能完全擺脫中國學術文化的影響,「今日之我」不可能全盤反對和完全丟棄「昨日之我」。 同樣,20世紀的中國學者,不管他的思想多麼保守、頑固,也不可能完全反對西方的學術文化。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優越性日益明顯,人們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它,全盤反對和摒棄西
方學術文化的人也是沒有的。近代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大多受西方的影響,西服革履、西裝大菜、洋房高樓、汽車飛機,西方文明,無處不在,哪個人的生活能離開這些?茅盾在《子夜》中寫的吳老太爺頭腦冬烘,頑固不化,但從鄉下來到了上海,口誦《太上感應篇》,居住的卻是洋房,出門更非坐汽車不可。拖著辮子,倡導復古的辜鴻銘其實是受過西方完備高等教育的一位大學者。20世紀的重大特點是中西文化從斗爭走向融合,人們都在亦中亦西、非中非西、中西合璧的文化氛圍中成長。兩種異質文化的斗爭和融合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歷史上,佛教文化傳人中國,經歷了漢魏兩晉南北朝唐宋,儒佛之間發生激烈斗爭和相互排拒,才逐漸地融合,產生了儒學化的佛學——禪宗,和佛學化的儒學——理學。明清之際,耶酥會士將西方文化帶來中國,雖有徐光啟、李之藻甚至順治帝、康熙帝等上層人物的扶植,也遇到儒學的頑強抵抗,經一、二百年之久而煙消雲散,並未能生根、開花、結果。可見異質文化之間的融合,尤其是要從融合中誕生出新的學術文化,是一個長期、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鴉片戰爭後西方文化在中國傳播,這是歷史上異質文化第三次進入中國,其聲勢之大,影響之遠,大大超過了以前的兩次。由於西方學術文化的先進性,使中國傳統文化相形見絀,在上個世紀末,中學和西學的兩軍對戰中,中學已陣腳大亂,敗下陣來。必須吸取西學之長,「以洋為師」在中國學術文化的基地上重新創造,才能重建中國的學術文化。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經過中國學人們不懈的努力,20世紀的中國學術得以孕育成形,脫穎而出,並顯示了嶄新的面目和蓬勃的生命力。
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大體上說,有以下特點: 一、以進化學說和唯物史觀為指導思想。中國傳統學術贊美上古時代的制度和人物,頌先聖而薄後王,把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視為道統所在,後世丟失了古代道統,故而欺凌爭斗,社會日益退步。19世紀末,嚴復翻譯《天演論》,社會進化的原理風靡全國,完全改變了陳腐觀念,中國人懂得了用進化史觀來觀察和研究人類社會,得出了與古人全然不同的結論。這樣,20世紀的學術文化拋棄了傳統觀念,樹立起近代新觀念。五四運動前後,馬克思主義傳人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掌握了科學的唯物史觀,進一步了解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與主觀能動作用等等,把學術文化的研究置於唯物史觀和科學方法的指導之下。20世紀中國的學術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20世紀
的中國學人全都信從進化原理。而在1949年後,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佔有主導地位,在它的哺育下,誕育和成長了大批學者。 二、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中國傳統學術,分成經、史、子、集,並不嚴格地建立在學科分類的基礎之上,其中經學特別重要,凌駕於上,且涵蓋一切。《易經》中包括數學、哲學、自然科學;《書經》中包括政治學、歷史學、地理學;《詩經》中包括文學、藝術、自然科學;《禮記》中包括政治學、倫理學、教育學;《春秋》中包括歷史學、政治學。許多學科尚在幼年萌芽狀態,尚未從籠統的經學中分化獨立出來,學科之間的界線極為模糊。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茁壯成長、規模齊備,形成了新的知識分類體系。自然科學移植了西方幾百年積累的學術成果,獨立為一大學科。其中分門別類,學支林立,建立了數、理、化、生、農、工、醫等大學科,門類繁多、內容充實,洋洋大觀,達到了較高水平,且有裨於國計民生。而人文
和社會科學中,文史哲分離,形成各自的專業,經濟學、法學、教育學、社會學、新聞學、政治學、心理學等新學科,紛紛誕生獨立。由於20世紀人類社會的飛速進步,人們對自然、社會、人類自身的認識更加深入,知識量、信息量巨大增長,學術文化的內容日益充實,范圍日益擴展,完全突破了傳統的經、史、子、集的舊框架,形成了近現代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新的學科分類體系。
三、理性方法的運用。傳統學術研究的方法不夠精密、邏輯不夠嚴謹,推理判斷帶有一定程度的主觀色彩。治學中帶有直觀感悟,冥心靜思,自省修養等等。某些非理性的方法,如形象的、感悟的、信仰的、揣測的、情緒的方法,只要能表達研究對象或真實、或虛幻的狀態,就能形成某種學術性的知識,如古代的瀛海九州說,天人感應說,明心見性說。20世紀的中國學術引進西方的研究方法,運用歸納和演繹,重視證據,「無征不信」、「孤證不立」,摒棄主觀成見,抱著冷靜、客觀的態度,以理性方法對確定的對象進行具體、准確的認知活動。在自然科學中運用顯微鏡、望遠鏡、以及其它科學儀器和實驗手段,在社會科學中則著重調查研究的方法,獲取第一手的實際材料。20世紀的學術文化追求的是精確而具體地把握現實世界的豐富多樣性,進而認識其本質和規律。近現代學術崇尚的是理性精神而非感悟、信仰或權威。
四、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國進入20世紀,帝國主義的侵略更加兇狠,封建軍閥和國民黨政府的壓迫更加殘酷,內憂外患,民不聊生。20世紀的中國學者們目睹山河破碎,人民苦難,抱著無限的同情,喚起自己的責任感,慷慨以拯救天下為己任,在各個學術領域中苦心探索,矢志鑽研,目的就是為了救國。20世紀的中國學術是在風雨如磐的苦難歲月中誕生發育的。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反對封建主義壓迫,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20世紀學者們共同的強烈願望。搞自然科學的希望科學救國,搞經濟學的希望實業救國,搞教育學的希望教育救國,搞政治學的希望國家繁榮昌盛,搞哲學的希望振興民族精神,搞歷史學的希望以歷史經驗教育和喚起民眾,搞文學的塑造了眾多威武不屈的民族英雄的光輝形象。20世紀的中國學術文化伴隨中國的苦難而產生,它推動國家的前進、呼喚民族的奮起、激勵大眾的斗爭,因此,愛國主義滲透其中,成為它主要的精神支持。20世紀的中國學術高揚著愛國主義的旗幟。
I. 中國近代史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中國人民為反來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自獨立,進行著英勇的斗爭,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維新派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進行了維新變法運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運動沖擊了封建主義的思想、道德和文化,開啟了思想解放的閘門。中國在飽受列強欺凌、被迫開放的環境中不斷進行著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變革,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社會結構開始逐步從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