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關於歷史文化遺跡的游記

關於歷史文化遺跡的游記

發布時間:2021-03-03 12:12:23

中國歷史遺跡作文400

中國歷史遺跡—鍾樓
古代中國的大小城池,都建有鍾樓和鼓樓。鍾樓上掛鍾,鼓樓上放置大鼓。每天黎明時分,人們敲響大鍾,打開城門;每天日落擊鼓,城門關閉。「晨鍾暮鼓」是古代百姓起居的重要信號。
鍾樓位於西安市中心,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重樓三層檐,四角攢頂的形式,總高36米,基座高8.6米,每邊長35.5米,面積約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金碧輝煌。以它為中心輻射出東、南、西、北四條大街並分別與明城牆東、南、西、北四門相接,這就是西安人引以為自豪的鍾樓。它是中國古代遺留下來許多鍾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西北軍政重鎮,它的鍾樓無論從建築規模、歷史價值或藝術價值各方面衡量,都居中國同類建築之冠。
看著這美麗、高貴、華麗的鍾樓,我不禁想到了一個鍾樓的傳說;據說,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不久,關中一帶連連發生地震,民間相傳地下有條暗河,河裡有條蛟龍,蛟龍在翻身,所以,長安在震動。朱元璋怕了,心裡覺得不踏實,於是。便想辦法壓它。道人術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讓他再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樓,鍾乃天地之音,可鎮住蛟龍。為此,朱元璋專門修了一個全國最大的鍾樓,並調來「天下第一名鍾」,景雲鍾前來助陣。這就是鍾樓的來歷。
在鍾樓西北方向大約1000米的位置,古老的鼓樓與鍾樓遙相對峙。鍾樓與鼓樓之間,現已開辟成一個很大的鍾鼓樓廣場,這里有噴泉、草坪、停車場、美食城,還有西安最大的地下購物廣場——「世紀金花」。來來往往的市民和遊客,不但可以在這里休閑、購物,還可以在這里游覽觀光。
鍾樓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旅遊,不分最佳季節,如果你去西安市,可以順便游覽鍾樓,所以你什麼時候去都是最佳季節。希望大家都能參觀這美麗、高貴、華麗的鍾樓!

② 怎麼寫歷史古跡游記呀

很簡單,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寫去哪裡遊玩了,見到了什麼。第二部分追憶古跡的歷史以及相關的歷史名人事跡,感慨下古聖先賢。第三部分寫對如今的啟示,對自己的激勵。
大體游記都是這樣。

③ 尋找我們身邊的歷史文化遺跡400字

武侯祠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始建時間約在南北朝時期內(公元420-589年).1961年國務院公容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面積37000平方米,有劉備殿、諸葛亮殿、文臣武將廊、定陵,以及碑碣、匾聯、鍾鼓、鼎爐等文物.
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唐代大詩人杜甫避戰亂流寓成都時的故居.杜甫曾先後居住近四年,留傳下詩歌240多首.杜甫草堂被譽為中國文學史上的
一塊聖地,從五代前蜀至清代,經歷代保護和修茸,現已成為建築古樸、格局典雅、庭園幽美的文化古跡名勝,亦成為杜甫遺跡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為引人
注目的紀念故居.草堂面積244畝,完整保留著清代風格的五重紀念祠宇建築,有陳列室及重建的杜甫茅屋故居等人文景觀.其中陳列歷代文人墨客名家題寫的匾
聯、詩文碑刻和杜甫塑像,常設有多種形式、內容的展覽.亭台館榭之間配植大量名貴花木,環境典雅秀美.1952年草堂對外開放,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摘自網路網友,謝謝。

④ 求一篇歷史古跡的游記

游磁器口

磁器口,乃重慶著名景色之一。它將吃、玩、看融為一體,是重慶的一道著名風景線。
磁器口最出名的小吃是羊肉串、陳麻花,最好吃的一道菜非毛血旺莫屬了。如果讓去你嘗一嘗包你「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神廚落重慶」。
磁器口,是玩的天堂。那兒的江邊有各種各樣的娛樂項目。而且在春天,還能捉蝌蚪、放風箏呢!
磁器口的風景可是獨一無二的呀!瞧!磁器口的古代式建築正為磁器口做打扮呢,它使整個磁器口看起來樸素無華、古色古香!在古建築之間,一條條石板路通往著江邊。在江邊,鵝卵石靜靜地躺著,江水嘩嘩地流著,白雲悠閑地飄著。

江面上有幾艘大船,正緩緩地在水面上移動。旁邊幾個彪形大漢裝扮成纖夫拉船,使人想到年木船過三峽。山高、浪急、水深、船險,纖夫腳踏著岩石,手抓住峭壁,纖道長長,拖著木船,奮力向前。這充分展示出重慶人「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
磁器口之所以受人愛戴,是因為那古建築的風格,石板路的堅硬,鵝卵石的光滑,江水的洶涌保持著民族文化的特色。我相信,在磁器口這顆明珠的點綴下,重慶會變得更加美麗!
磁器口的房子具有濃郁的古老氣息。走在磁器口的石板路上,就會看到,兩旁的小店幾乎都是茶館、賣竹筒飯的、賣麻花的……如果你到磁器口去,肯定會流一大盆口水(我是這樣)。
每次我到磁器口去,都會先吃一小筒竹筒飯,因為它的味道實在太好了(我可不好吃哦!)。然後吃一點麻花,最後再吃一碗那位老奶奶做的涼蝦和西米露,每次我都會舀很多紅糖水來喝。
你們知道我家鄉的磁器口嗎?那可是一個古鎮喲。因為這里以前盛產瓷器,所以得名瓷器口。
據說,地上的石板路都有一千多年了,那裡的房子都是古香古色的。你們可別小看瓷器口這古老的小鎮,這兒可熱鬧了,逢年過節,大小廟會這兒可是人山人海、人聲鼎沸,商品琳琅滿目、生意興隆。漫步來到江邊,暖曖的太陽照著大地,江邊的人們閑聊的、喝茶的都盡情的享受著陽光的撫摸。沿街擺滿了古鎮上有名的小吃,有烤玉米、涼粉、麻花等等。最美味的要數「毛雪旺」了,又麻又辣又鮮。
在這里,還將架起最具現代化的輕軌列車,將載著更多的人們到這里來欣賞美麗的古鎮風光

昨天游完了八達嶺長城,我們又到了另外一大景點——十三陵中之定陵。讓我又了解到了一些資料,都是從導游口中得知的:「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1407年派了一些風水術士到北京選擇「吉壤」,其實就是吉祥的土地,准備修建陵寢。當時這些人找了很多地方,但是都不成功,開始他們選在了口外的屠家營,可是皇帝姓朱,與豬同音,犯了地諱。然後又選在了昌平西南的羊山腳下,可是後面有個村子叫「狼口峪」,這樣豈不是更危險!後來選過京西的「燕家台」,有與「宴駕」同音,太不吉利了。最後直到明永樂七年,才選定了現在的這片天壽山陵區,在周圍有蟒山,虎峪,龍山和天壽山。這里正符合了陰陽五行中四方之神的所在位置,就是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還有溫榆河經過這里,真可以說是風水寶地。從此可見當時皇帝要為自己修建一個陵寢要耗費多少精力啊。隨後,就開始修建了長陵,經過四年終於竣工了。那明朝歷代的皇帝,也陸續在這里修建了陵寢。而且從1409修建長陵一直到1644年明王朝滅亡,這200多年間,明十三陵的營建工程從來沒有間斷過。在這方圓40平方公里的范圍,埋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後,還有許多的妃子,太子等等。可是這里也沒能夠完整的保留下來,在清兵入關以後,為了報復金人將清太祖的祖墳毀掉,所以就將這里燒了。後來在乾隆五十年的時候,為了籠絡漢人,就下令修繕陵區。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這里進行了大規模的開發,並且開放了的長陵、定陵和昭陵,其中定陵的地宮已經被發掘了。現在這里已經成為了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現在大家可能在想:明朝不是有十六個皇帝么?怎麼在這里只有十三個皇帝的陵寢?其實原因很簡單,明太祖朱元璋因為建都南京,所以他的陵墓當然就在南京啦,也就是明孝陵;而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因為被朱棣奪取了皇位,屍骨下落不明,所以這里就沒有他的陵墓;在明朝第七代皇帝英宗的時候,他曾經被宦官王振慫恿,率軍親征,後來在河北懷來的土木堡被瓦刺軍俘虜,這個事件稱為「土木之變」,一國不能無君,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冊封為景泰帝,而後又上演了英宗重新奪取皇位的「奪門之變」,所以在十三陵中沒有景泰帝的陵墓,他以親王的禮節被安葬在西郊的金山口。哇噻!牆壁好冷哦。不愧是陵墓的地方吖,既潮濕有冷如果在那兒住上個一年半載的那不是天天都要穿長衣服拉?還是快點走為好,我差不多要冷死了。這里的皇帝、皇後們,拜拜咯!

2010年世博會將在上海舉行,其命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預示著上海及其他城市將要利用和改造自然環境而創造出來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環境,造福全體城市居民。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日本愛知舉行的世博會的主題是「自然的睿智」。從這點可以看出人們對自然,對生態越來越關注。二十一世紀主導的住宅是綠色家園,二十一世紀主導的食品是綠色食品,二十一世紀主導的的環境是綠色環境。綠色也是人類的永恆主題。綠化就是體現綠色的一個重要環節。
綠化,這個詞對於我們並不陌生。眾所周知,綠化可以美化環境,釋放氧氣,減弱雜訊,降低氣溫,阻擋風沙、改良環境。不僅如此,綠化還可以減低人類害怕及生氣的情緒促進正向的心理反應。可以說,綠化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上海把綠化作為城市規劃的重頭戲。隨著世博會申辦工作進入倒計時,表盤上那分分秒秒都躁動著的指針撩撥起所有關心世博會的人的心弦,特別是與世博項目休戚相關的上海市綠化管理局的工作人員,畢竟400公頃的申辦會址上有60%-80%都將是綠地。綠化對上海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城市建設、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都非常重要,而且還能帶動經濟增長。
首先,綠化對上海的城市建設有促進推動作用。據了解,2010年世界博覽會將有多條與黃浦江垂直的綠色植物走廊,將綠化帶從濱江地區延伸到城市腹地,猶如現代城市與大自然連接的紐帶;在滿目綠意的襯托下,一條長四五百米、專供遊人徜徉觀光的花橋將橫跨浦江兩岸,成為聯系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標志性建築。世博會之後,將根據這一地區的城市雛形改造博覽會的空間,將其融入上海市區。綠色走廊和運河將予以保留。穿越黃浦江的花橋也將保留,它可把散步的遊人引向新的城市公園,在展覽會之後,作為上海市容的一部分,成為上海的又一標志性景觀。
其次,綠化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2004年2月2日上海被正式授予「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上海也提出了要建設森林城市的目標。在1990年,上海還處於還清債務階段;但就2004年上海全年新建綠地180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36%,市區人均公共綠地達到10平方米。內環線內基本消除綠化500米服務半徑盲區,建設了一大批大型公共綠地;由於2010年世界博覽會建設的城市綠地將更多。在綠地建設中不僅突出生態功能,更加註重綠地的綜合服務功能和城市景觀功能。以這種發展勢頭,到2010年,上海達到目標就指日可待了。
不僅如此,綠化還帶會動經濟的增長。由於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緣故,上海的房價將會有所增長。房地產投資方面有數據顯示綠地最直接的收益者就是房地產開發商:由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園綠地總是"澤被"周邊---公園附近的房價幾乎沒有不"草長價高"的。近年來,公園附近的樓價每平方米至少上漲1000元,靠近綠地的樓盤的平均銷售套數也會高出遠離綠地的樓盤許多。
缺少綠色的家園就缺少了寧靜、安詳。沒有了茵茵綠草,只有片片慘白的路面,在強烈陽光下泛著刺眼的蒼白……
水是生命的源泉,而綠色是生命的色彩。只有充滿綠色的城市才有勃勃生機,充滿活力……
綠色,是人類永恆的理念
綠色,是文明的象徵。
綠色,它顯示了大自然的靈感和魅力。
讓我們從現在行動起來,讓城市多一份綠色,添一份活力。
我的2010,我的世博!

我眼中的世博
時間如百白駒過隙般,從我眼前溜走,當2010年即將以歲月的名義敲響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心坎,我沉思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世博會,一個曾經陌生的名詞,現在卻令我如此神往、憧憬。它,到底有怎樣的一種魔力呢?

對於世界來講,它是經濟、科技、文化界的一次奧林匹克盛宴,給參展國家帶來眾多的機遇、發展、效益與聲譽,促進社會的繁榮與進步。而對於我們新世紀的學生的中學生來講,它是一份珍貴的的禮物,帶給我們無限收獲與驚喜。知榮辱、樹新風,我們以雄赳赳、氣昂昂的姿態迎接!自強不息,弘揚世博精神文化,與祖國奮進,與世博同行。我,以我是上海公民為傲,以我是中國人為豪!!

小眼睛看大世界,我認為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綠色的世紀,那麼上海世博也應是一個綠色盛會。作為一名學生的我,明白綠色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如何用心「裝點」我眼中這份珍貴的禮物,已成為我人生中最驚天動地的願望,那麼,我到底能為它獻出怎樣的綿薄之力呢?綠化!腦海中體現出世界綠意盎然的一片生氣景象。我全身恍如灌注了奔騰的力量般熱血起來,對!!我要靠自己的雙手綠化周圍的環境,也許這對上海來說只是滄海一粟,可也融入了我對世博的祝福與期盼呀!這樣一想,我又得到了點欣慰。

說干就干,我來到家門口前的田野邊,說為田野,不如稱之為「荒野」更為妥當些,雜草稀落,到處塵埃飛舞,散落著一堆堆的垃圾,還有幾個塑料袋在地面上漂移……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就這樣的環境?連居民區周遭都如此慘不人睹,我們還怎麼去挺起胸膛迎接世博?不行,我一定要改變它!我咬咬牙,行動了起來。捋起袖管彎下腰一棵一棵地拔除雜草,一個一個地撿起塑料袋,一點一點地清理令人討厭的垃圾。心中有股怎樣的力量支持我做出如此瘋狂舉動?支撐我愈發酸痛的臂膀,愈發沉重的腳步?突然,我的一群玩伴站在對面好奇、疑惑地望著我有些狼狽的身影。我指了指褪色的水泥牆上掛著的橫幅:「迎接世博,從我做起。」他們恍然大悟,之間會心一笑,紛紛捋起袖子,有的還從家中帶來綠苗栽下,夕陽的斜影下一群平時被視為玩世不恭、自大嬌氣的90後正不亦樂乎地忙著……我們為了世博,只想獻一份力!

是的,這份禮物帶給了我們太多,讓我們更懂事,人與人之間相處地更為融洽,互相體貼、關心。2010年我眼中具有魔力的世博正以不可抗拒的、強大的力量悄悄改變著我們,慢慢改善著社會的氣氛,為2010以後的日子埋下了一個良好的伏筆。所以,我堅信,我們的日子,我們的生活會因城市而更美好!

弘揚世博精神,探求人性光輝,追尋人生價值。

世博,就在你、我身邊。

⑤ 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歷史文化古跡游記

錦秋湖這個悅耳的名字能名揚遐邇,不僅有她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特產,還有那坐落在湖北部的古樸典雅的「五賢祠」。
初夏時節,我們騎自行車去五賢祠,沿分洪河岸北行,西岸垂柳拂水,倩影倒映;東岸,白楊參天,濃蔭遮地。淙淙的流水泛起微微波紋。約行四五里,隱約看見蘆葦叢中有幾座瓦房,被樹木環抱著,那就是「五賢祠」。
五賢祠背北向南,前臨荷塘,右靠魚池,另兩面依傍著一米多高的蘆葦,真是草秀水明。
站在水塘邊,五賢祠的正面盡收眼底,東西大約50米,龍頭大門居在中間,兩側各有一座五六米高的四角涼亭。與其說涼亭,倒不如叫「望湖亭」。
門與亭全是瓦紅色。四角向上翹起,猶如雄鷹在空中展翅。陶瓷畫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楹樑上刻有精緻的花紋,給人一種幽雅古樸的感覺。
登上台階,走向院內,正面是五間上房,東西兩側各有三間偏房。所有房屋都是瓦紅色,造型奇特,古色古香。突起的房檐像雞嘴向上噘起,房前面皆雕梁畫棟,光亮光亮的。
走近上房,見中間兩根柱上,有董一博題寫的對聯。上聯是:「數代一堂漢相宋儒戰國才」;下聯是:「異姓五賢卧龍謫仙天下士」。上面是金紅的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字「五賢祠」,真是軒昂壯麗。
進入屋內,五尊雕像一字兒擺著。個個魁梧、威嚴、莊重地坐在一米多高的築台上。上遮綢布緞布棚,下踏青石板面。尊尊精緻、細膩,個個栩栩如生。
中間是魯仲連的塑像。據向導介紹,他是戰國時齊國人,善於為人排難解紛而不受報酬。《戰國策》和《史記》等書都有專文記載他的事跡。
向導指著右邊一尊大像說:「他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當年他在密州知州任內,逛罷華不注山(今濟南東北華山),順小清河而下,來這里揮筆寫下了『貪看翠蓋擁紅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緞,縱教匹練寫秋光』的著名詩篇。」他頭戴一頂綠色四方平頂大帽,面容慈祥,鬢角像刀裁,眉梢如墨畫。眼神中充滿著文學才華。墨黑的胡須飄在胸前,左手托著書卷,像在那裡低吟奇麗的詩句。
左邊的塑像是三國蜀相諸葛亮,他握羽毛長扇,眉宇間流露出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才能。
排在最外的兩賢,是顏?和轅固。顏?,戰國時齊國人,曾隱居在「五賢祠」這個地方。
踏上西房台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對聯:「識時在諸葛,致和有仲連。」
這不正是對二位賢士的高度評價嗎?正面牆上寫著「邦國瞻依」的橫批。牆上掛滿了古今詩人、畫家的佳作,詩意橫溢,畫情叢生。
步入東房,向導指給我們看門前的對聯,「漁舟唱晚歸蓮渚,驚陣雁寒宿蘆華。」這正是來贊美錦秋湖景色的。是啊,裡面全是贊美錦秋繁榮景況的詩畫。真是詩意盎然,畫景壯觀。
游罷五賢祠,心中確有所感,這感慨都出自於對「五賢祠」的敬佩和對祠中瑰麗建築的贊賞。天已傍晚,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⑥ 有關於名勝古跡的游記 要求是作文 要體現此處的文化

歡樂的校運會

今天,陽光燦爛,冬意濃濃,我們迎來了第二十八屆「陽光體育與奧運同行」
校運會。

8

38
分,儀仗隊在指揮員的指揮下,奏起悅耳的樂曲精神抖擻地進場,鮮花
隊雙手揮動著花球,旗隊雙手擎著紅旗整齊有序地跟在後面,繞著操場走了一
圈,然後走到操場中間。接著,一個又一個班排著整齊的隊伍陸續走到儀仗隊
的兩旁。校長介紹了領導們、嘉賓們,有關領導講話,運動員代表發言,最後
校長鄭重地宣布:「第二十八屆校運會正式開始!」說罷,場上發出一陣熱烈
的鼓掌聲。接踵而來的是活力十足的健美操表演,天真活潑的校園舞蹈表演。
表演的同學精神飽滿,動作到位有力。從她們的臉上,我們看到了少年的氣息,
少年的價值,少年的活力。

9

30
分,緊張的一刻終於到來了,整個學校頓時沸騰起來,「加油」的助威
聲此起彼伏。原來是女子的跳長繩比賽開始了。我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
我們才能獲得勝利之神的眷顧。隨著「嘟——」一聲哨子響,參賽的同學用力
地跳起來„„隨著「嘟——」一聲哨子響,女子跳長繩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們
班的女子隊失敗了,但「失敗是成功之母」,下一次我們肯定會贏。

比賽一直延續到下午,師生們的熱情毫不減退。一聽到槍響,跑道上的運動員
一個個如兔子般飛離起點,如同箭一樣沖向終點,贏得在場的觀眾雷鳴般的掌
聲。因為在觀眾的心中,這些運動員都發揮了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
他們都是運動場上的英雄,是中心小學的「劉翔」。

體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運動,它鍛煉的是體力,激活的是生
命!

⑦ 要1篇名勝古跡的游記

游長城

在北京的日子已經過去很久了,但是它卻一直縈繞在我心裡。那天我醒得很早,等著爸爸媽媽起來,因為我們約好今天去登八達嶺長城。

到了八達嶺長城腳下,已經快是中午了,我說:「我們先吃些東西吧」。老爸說:「饞貓」。吃過飯好像有了好些用不完的力量,到了長城的腳下,抬頭望去長城是那樣的高大宏偉。我奮力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中,手腳並用,一步步向著長城的頂峰攀登,把爸爸媽媽遠遠的甩在身後,眼看著就要到達長城的最高峰,長城變得更加陡峭。我往下望瞭望,啊!真陡!叫人膽戰心驚,感覺要掉下去似的,下面的人好像是小螞蟻在排隊搬家。終於憑借著我自己的力量登上了最高峰,我好高興,可以是小小男子漢了。

在下長城時,老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卻不以為然,結果一下摔倒了,膝蓋也流血,褲子也從褲腳撕破到頂了,穿著這條破褲子好涼快。快到山底了,聽到旁邊有個小妹妹對她媽媽說:「媽媽,那個小哥哥的褲子可真酷啊」,我臉一下就紅了。

回頭望去在巍峨的山間,有個大幅的宣傳牌「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我想到08年的奧運會時,會有好些外國人,來到我們的長城,萬里長城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北京奧運會將是全世界的盛會。

北京真好,長城真好,我愛我的祖國!

⑧ 尊重歷史遺跡為話題寫一篇800作文

轉瞬間,圓明園繁榮化作青灰,敦煌華彩褪去光澤。千年光陰不過滄海一粟。歷史粉塵卷過,留下的不過是滄桑。然而,對於國人,歷史絕不能風過不留痕。那些遺跡所見證的榮辱興衰,是給我們最深刻的警示。
請尊重歷史遺跡!
我站在圓明園的遺跡前,風獵獵地刮著我的臉,搖撼著我的心。圓明園,這華貴而不可一世的宮殿,這人類的瑰寶,如今竟只剩殘垣,灰柱頹然地立在青空下,猶如老者悲哀而稀疏的白發。我想到了乾隆,那位開啟了中國閉關鎖國的落後命運卻渾然不覺的帝王,他因看不起西方先進科技而造成了後來部分國土淪喪的悲哀。圓明園是史,是恥辱史,它時刻提醒著中華兒女要奮發,不可自以為是。然而那天,卻有一個場面讓我觸目驚心:一群中學生們,喝著可樂,帶著耳機,在大水法前玩鬧著,有人甚至拿出小刀,在那悲涼的石柱上刻下「××到此一游……」他們揮一揮衣袖,便留下了一堆薯片包裝袋、飲料罐,伴著陣陣冷風,嘲笑著過往的悲哀。
歷史遺跡圓明園,這將永遠長鳴的警鍾,它是痛,更是警醒,它難道不值得我們敬畏、尊重嗎?請尊重歷史遺跡,尊重痛苦的過去,才能創出自豪的明天。
前不久,去了敦煌。沒想到短短幾年,莫高窟就已不堪遊人涉足。導游說,莫高窟因遊客亂扔垃圾,且觀光者太多,壁畫已嚴重氧化,不可再加以破壞。我們只得到照片展室觀看曾經的華彩。看著瑰麗的飛天、莊重的佛像,我不禁潸然淚下:難道看著這令人起敬的一切,人們能麻木不覺嗎?能忍心下手破壞嗎?敦煌,這千年的黃沙淘出的佛學勝地,這塊蒼茫黃土中耀出奇彩的黃金寶地,如今竟遭如此對待,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想當年,那個無知的道士賤賣出了大批寶貴文獻,為了彌補這一空缺,中國的學者幾十年如一日艱苦地守護、艱難地尋覓,為中國千年的文明付出了辛勞和智慧,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它還沒有恢復到從前的光鮮傲麗,便被破壞得只剩一具軀殼,就此留駐,這不能不令人扼腕。
歷史遺跡敦煌,這一永遠閃耀的瑰寶,這一人類文明的象徵,難道不值得我們敬畏,尊重嗎?請尊重歷史遺跡,尊重燦爛的文化,才能使中國文化更加淵源流長。
尊重歷史遺跡,就是尊重歷史。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祈禱國人能銘記苦痛與恥辱,感念文明與古老,悲史之悲,奮國之奮,在歷史的思考中,濯出一顆敬畏的心,攜著歷史,向未來進發。

⑨ 求篇有關於名勝古跡的游記,急~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zhǔ)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shāng)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yín)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zhǐ)汀(tīng)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予(yú)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chǔ)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⑩ 寫一篇歷史遺跡的游記文章(側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感嘆)450字

雲南

一、漢習樓船

漢武帝初年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後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各國的情況。他報告說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看見邛山(在今四川省)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當地的人說這些東西是商人從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販來的。他認為既然身毒可以買到蜀地的東西,那大夏一定離蜀地不遠,於是建議開通一條從蜀地通往西域的通道。

漢武帝就派張騫為使者,帶著禮物從蜀地出發,去結交身毒。張騫把人馬分為四隊,分頭去找天竺。四路人馬各走了兩千里地,都沒有找到。往南走的一隊人馬到了今天大理洱海附近,被當地的昆明族給擋住了。因為西漢的士兵大多不習水性,無法征服洱海周圍善於水上作戰的昆明族,於是,征討一失敗告終。漢軍回長安以後,漢武帝在長安按照洱海的形狀開鑿了「昆明湖」,操練水軍,以期能打敗昆明族,征服洱海地區。這就是雲南歷史上有名的「漢習樓船」的歷史典故。

之後,在公元前109年,漢武帝兵臨滇國,滇舉國投降,漢朝就在滇的故地上設置了益州郡。這為雲南成為祖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也為祖國西南邊疆的形成和鞏固奠定了基礎。同時,郡縣制度的建立,改變了雲南諸部林立、不相統屬的局面,把雲南歷史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二、唐標鐵柱

公元680年,吐蕃攻佔了安戎(今四川汶川西南)後,控制了唐朝通往西南諸蠻的道路。隨後,吐蕃與唐朝在洱海地區展開了爭奪,他們之間的爭奪,其勝負關繫到唐朝政權的生死存亡。因為吐蕃向東擴張,不僅西北邊陲不得安寧,連中央王朝也受到威脅;吐蕃入犯蜀西及西洱河地區又使唐朝西南邊疆的安全面臨危機。為避免被動挨打的局面,唐必須從洱海地區抗擊吐蕃,與西北相配合,形成對吐蕃的包圍。因此,鞏固姚州都督府就成為保衛唐王朝全局戰略的重要措施。要鞏固姚州都督府,就必須依靠洱海諸蠻;洱海諸蠻的向背關系著姚州都督府的命運。為此,姚州都督府的首要任務就是隔斷吐蕃與洱海諸蠻的聯系,招撫諸蠻

為保衛姚州和抗擊吐蕃,唐朝於公元707年派監察御史唐九征為姚雟道討擊使,進討深入到洱海地區的吐蕃。當時吐蕃在漾水和濞水間架設鐵橋,以通西洱河,並在西洱河兩岸構築城堡。唐九征首先摧毀了守橋的城堡,繼而焚毀了兩坐鐵索橋,截斷了吐蕃進入西洱河地區的通道,戰役結束後,命書記閭邱均在劍川勒石建碑,立鐵柱於洱海北面,以紀念這次戰役的巨大勝利。這個鐵柱是唐對洱海地區實行有效統治的標志。

但這次戰爭的勝利也並未徹底改變洱海地區諸蠻對唐王朝時叛時附的局面,因為安戎城和昆明城還為吐蕃所控制。於是,奪回這兩坐城池成為唐朝爭奪洱海地區的當務之急。之後,又經過了4次戰爭,安戎城終於又回到了唐朝手中。吐蕃曾多次派兵反攻,皆失敗而去,兩城的收復,不僅鞏固了唐在西南地區的統治,也為南詔的興起創造了條件。

三、宋揮玉斧

「宋揮玉斧」這一典故說的是:北宋太祖趙匡胤在平定四川之後,手持玉斧(文房玩物)沿地圖的大渡河一劃,說:「此外非吾有也。」意思是宋朝再不要大渡河以外的地方了。這並不是因為宋朝不想要大理國這塊土地,而是因為北宋不像漢唐那樣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當時北宋國勢貧弱,已無力再進攻雲南;加之宋太祖錯誤地總結唐朝扶持南詔而南詔叛唐的教訓,因此將雲南劃在疆域之外。

而實際上,大理國自建國以來,與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公元965年,當宋統一蜀地時,大理國立即派建昌(今四川西昌)的官員送牒入宋朝表示祝賀。968年,大理國又派使臣帶牒到宋朝要求通好。976年,白王請求內附,太宗冊封大理國國王為「雲南八國郡主」。1115年,大理國與宋朝正式建立臣屬關系,而這一關系一直延續到大理國滅亡。反映大理國與宋朝關系密切的另一個側面是以市馬為紐帶的經濟文化交流。宋朝的戰馬主要來自北方,稱為「陝馬」。宋朝南渡以後,陝馬來源斷絕,不得不主要依靠來自大理的戰馬。而馬市的繁榮,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大理國與宋朝之間相互依存、親密友好的關系。

四、元跨革囊

1253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其弟忽必烈率軍進攻雲南,計劃先滅大理,對南宋形成包圍態勢,最後消滅南宋,統一全國。忽必烈率十萬大軍來到金沙江畔,可是面臨著洶涌的金沙江水,蒙古軍隊無法渡江。正在為難之間,當地少數民族獻策,用革囊做筏子渡江。革囊即羊皮囊(也有用牛皮做的)。可用單個革囊縛在身上作漂浮器材渡江,也可多個皮囊連綴為筏子。於是忽必烈大軍就用革囊以及皮筏渡過金沙江,滅了大理國,將雲南歸於元的統治之下。

第二年忽必烈班師回朝,留下大將兀良合台戍守雲南,繼續平定大理各部。經過兩年多的征討,1256年大理國王段興智舉國歸附蒙古。之後,兀良合台向朝廷建議在雲南設置郡縣,設官料理民情。朝廷贊同並支持了他的建議,加封他為大元帥,賜給銀印,鎮守雲南。

元統一全國之後,1273年,忽必烈從親信大臣中派選回回人賽典赤·瞻思丁出任雲南省平章政事,到雲南籌建雲南行省,他也成為了雲南第一任行省長官。1276年將雲南行省所定的路、府、州、縣上報朝廷,並把雲南的政治中心從大理轉移到昆明。他在任期間,一方面整頓吏制、加強統一,穩定了社會。另一方面鼓勵農業,發展經濟,在全省各地大規模的實行屯田,並帶人修築了松花壩水庫這一沿用至盡的利民工程,水庫的修建降低了滇池的水位,不僅使滇池及其水系周圍的農田受益,而且在滇池的周圍形成了萬畝良田。

五、三征麓川

明朝朱元璋治理雲南諸族群的基本原則是「非為制其不叛,重在使其無叛」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明王朝採取了許多重要的舉措,企求在雲南的統治長治久安,並且的確取得了超過前代的巨大成就。但是,自明代統一雲南以後,當地族群的動亂此起彼伏,不絕於史。

最大的動亂是在明正統年間麓川(今雲南德宏瑞麗)思氏的反叛。至正初年,思可法崛起於勐卯,勢力逐漸擴大,於是設置平緬宣慰司

任命思可法為宣慰使。元末,思可法乘中原爭擾,兼並金齒各部,稱雄一方。

1382年,思倫法繼承職務,1385年思倫法調集10萬兵力又攻佔景東。1388年,思倫法以5萬兵力,大象百餘只,發動「定邊之戰」。沐英率

15000精騎,晝夜兼行,直奔定邊,大破象陣,殲滅了思氏的有生力量,思倫法敗退麓川。1389年,思倫法請降朝貢。為了穩定局勢,明朝廷於

永樂年初分設麓川、木邦、孟養、緬甸四個宣慰司。以後一直到明宣德年間,各部之間雖然有一些小糾紛,但是大體上安定。1413年,思任法繼任麓川宣慰使,他極力想要恢復他的父親思倫法所失去的失地,多次與鄰近的土司發生爭端。1438年,鎮守雲南的黔寧王沐晟開始調集大兵征討思任法,可軍事進展不順利,主將方政戰死,沐晟也因害怕朝廷怪罪而暴死。沐昂再次出兵,但是也無成效。思任法想要派遣使臣進貢朝廷以示修好,但是朝廷想徹底的解決麓川的爭端問題,於是在1441年、1443年、1448年三次派王驥率大軍征討麓川。「連年用兵,死者十七八,軍資爵賞不可勝計」。大軍三次征討麓川,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助長了思任法與其他三個宣慰司的爭奪。

1449年,因北方空虛,瓦剌攻入土木堡,明軍大敗,明英宗被擄走。可以說,瓦剌是「土木之變」的罪魁禍首,王驥三征麓川是導致「木之變」的根源。

六、改土歸流

明朝在平定雲南之後就根據雲南少數民族的特點,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並不斷的使之完善。可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土司制度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再適合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和中央的統治了。它雖然在歷史上起過有益的作用,但是本身這一制度就有不少的弊端。

土司統治下,土司世官其土,世有其民,對所屬人民有生殺予奪的權力,「主僕之分,百世不移」。土司統治下,人民生活艱難,同時也嚴重的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司之間,土司內部也時常斗爭,相互搶劫村寨,濫殺無辜,使人民遭殃,影響了邊疆的穩定。土司擁有自己的武裝,他們利用自己的兵丁鎮壓當地人民,抗命朝廷,叛亂不絕。土司制度的長期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隨著歷史的發展,土司制度的落後性與弊端日益突出。廢除土司制度已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於是,在明朝末年的時候,在一些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首先就廢除了土司,改以流官取代土官,實行改土歸流。

可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大規模的改土歸流主要是發生在清代雍正年間,主持西南改土歸流的是雲貴總督鄂爾泰。鄂爾泰認為土司制度是西南邊疆的最大隱患,必須盡早盡快解決。只有將橫暴桀驁的土司逐漸擒拿,在其統治地區逐漸改設流官,才是治本的方法。否則是不能解決西南邊疆的穩定和安寧的。

鄂爾泰的改土歸流主要以政治手段即招撫為主,在一些地區也通過武力強制實行改土貴流。經過雍正年間的改土歸流後,雲南境內的土司所剩已不多,剩餘土司中的大部分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

改土歸流後,清政府在原土司領地分別設置府、州、廳、縣,委派有任期、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直接統治,實行和內地一樣的各項制度,如設立保甲、編制戶口、丈量土地、釐定租稅、清查錢糧、建立學校、推廣儒學等。這不但促進了西南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教育的進步,也大大加強了清王朝在雲南的統治,使雲南邊疆與內地在政體上統一,進一步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七、反清起義

杜文秀領導的回民起義。

19世紀,雲南的地主商人之間為爭奪土地與礦權時常發生爭執,經濟權益的爭斗常常導致鄉紳權力之爭。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和風俗習慣的差異,這些斗爭逐漸演變成為漢族地主商人和回族地主商人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日益激化。1845年,永昌府發生回漢互斗,官吏袒護漢人,大殺城內回民。1847年,杜文秀赴京控告永昌府殘殺回民之事,清廷改變了態度,支持回民。永昌漢人起而反對官府,再次攻殺回民。清政府前後態度不一致,意在擴大矛盾,使回漢自相殘殺。1856年5月,昆明發生回漢沖突,雲南巡撫下令對「滋事」回民,格殺無論。昆明城內外,大肆搜殺回民三天,殺死回民約三千人。繼而全生之內,不斷的出現燒殺回民的慘劇。回民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求助官府主持公平的希望徹底破滅之後,憤慨而勇敢的舉起了起義的大旗。回民起義在各地風起雲涌,不久匯成兩支大軍:一支由馬如龍、馬德新為首,活動在滇南和滇東地區;一支由杜文秀領導,戰斗在雲南西部。

1867年,杜文秀派二十萬大軍包圍昆明城,久攻不下。1869年清軍反攻,起義軍失利,退回滇西。1872年,清軍圍困大理,杜文秀服毒就義,起義失敗。

李文學領導的彝族人民起義。

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影響下,彝族貧苦農民李文學在太平軍戰士王泰階、李學東的幫助下,於1856年5月,率領五千多農民,在彌渡縣瓦盧村天生營誓師起義。太平天國失敗後,清軍於1870年進攻哀牢山區,王泰階、田四浪不幸犧牲。1872年,李文學支持杜文秀起義失敗,不幸被俘,第二年慘遭殺害。起義軍將士在首領被害之後還英勇抵抗,最後義軍將士或犧牲、或失散,起義失敗。

八、保疆斗爭

景頗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世紀初,英帝國侵入緬甸後,企圖從雲南開辟一條自印度、緬甸到中國長江流域的通道。1831年,英國陸軍大尉斯普萊由印度經緬甸到雲南考察回國後,給英國政府寫報告,建議修築從緬甸仰光到雲南的鐵路。他的建議受到英國大資本家的重視,他們積極推動入侵雲南,開辟市場的活動。不久英國取得了在緬甸伊洛瓦底江自由貿易的權利。1874年,英國派遣伯朗率領二百餘人的武裝探測隊由緬甸進入雲南。同時,英國駐華公使派翻譯官馬嘉理從上海到雲南,前往中緬邊境迎接伯朗。馬嘉理沿途收集情報,在騰沖繪測地圖,激起了騰沖人民的反對。騰沖地方官員將他護送出境。他到了緬甸和伯朗會合後,於1875年率領武裝隊伍侵入今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邊疆各族人民義憤填膺,自動組織起來保衛祖國門戶,並得到雲貴總督岑毓英的支持。當馬嘉理率領先頭部隊到達盈江芒允、雪列時,景頗族、傣族、漢族群眾200多人將他們包圍住,勒令他們退出中國邊境,馬嘉理竟悍然開槍大、打死邊民。憤怒的民眾將馬嘉理及其隨從消滅在雪列戶宋河邊。此後,參加戰斗的群眾增加到了6千多人,乘勢將伯朗率領的英軍包圍起來。伯朗縱火燒山,乘煙霧彌漫逃脫,退出了中國邊境。

苗族人民的抗法斗爭

1883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和駐雲南清軍是抗擊法軍的主力,在西線大捷中給法軍以沉重的打擊。1884年法國軍隊入侵麻僳坡、馬關兩縣,當地猛峒苗族首領項崇周帶領苗族、瑤族、壯族、漢族等民眾數百人,用大刀、毒弩、火銃經過大小數十次激戰激退一千多以洋槍洋炮武裝的法國侵略軍,收復失地約七千平方公里。1855年,法國侵略者在猛峒一帶橫行霸道,項崇周率領苗族人民,在蒙通、船頭、扣林等地襲擊殲滅法國軍士200多人,擊退從黃樹皮、清永河前來救助的數百名援兵,迫使法軍退出中國邊境,不敢再踏入中國領土一步。法國軍隊曾多次派遣使者以重利厚禮誘惑項崇周,但他毫不為動,大義凜然,庄嚴宣告苗族是中國人,誓死保衛自己居住的中國領土,決不服從法寇。1889年中法會勘滇越邊界時,項崇周參與堪界工作,並提供邊界歷史資料,據理力爭,保衛國土,維護國家主權。清政府加封他為邊防團練營管帶,准許子孫世襲,並題賜「廟中之豪傑,邊防如鐵統」的巨大匾額。

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900年,英國侵略者侵佔片馬地區,當地僳僳族人民聯合景頗族、白族、漢族民眾在土把總左孝臣的領導下,群起反抗,將侵略軍逐出國境。1911年初,英國軍隊再次侵入片馬地區,左孝臣在抗擊英國侵略軍中壯烈犧牲。;僳僳族人民在僳僳族管事勒黑攝帕率領下,奮力抵抗。僳僳族人民的抗英斗爭得到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聲援和支持。在僳僳族和邊境各族人民的打擊下,英國被迫正式承認片馬、古浪、崗房三個僳僳族村寨是中國領土,卻在當時私立界樁,建造營房,企圖長期霸佔。第一此世界大戰爆發後,英軍一度撤離。1922年,英軍卷土重來,再次侵佔片馬地區。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將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

佤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英帝國佔領緬甸後,就把侵略魔爪伸到我國雲南西部的阿佤山區。他們不斷的派遣傳教士、探險隊進入阿佤山區收集情報,以金錢利誘、收買當地頭人酋長。班洪、班老、永班三個佤族部落之間盛產銀礦,1934年1月,英國派軍隊侵佔銀礦。班洪、班老佤族首領胡玉祿、胡玉山、胡忠華等召集十七個佤族部落首領歃血為盟,奮起抵抗英軍,保衛礦區。英軍沿南滾河推進,焚燒班老寨,班老王胡玉祿率領全寨男女老少退據龍頭山誓死不降。在當地傣族、漢族人民的支援下,擊退英國侵略軍,收復失地。1941年英國利用抗日戰爭面臨危機之時,以封閉滇緬公路相威脅,以換文方式同中國政府在阿佤山劃定一條有利於英國的邊界線,即所謂的「1941年線」,但未能在這條線上實際堪界,樹立界樁。在1961年簽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緬甸聯邦邊界條約》中,緬甸政府同意把班洪、班老地區歸還中國。

傣族人民的抗英斗爭

1891年英國組織兩個「探險隊」擅自侵入雲南邊疆傣族地區測繪地圖,收集情報。一隊沿伊洛瓦底江進入德宏地區。當英國探險隊到盈江縣干崖土司所屬銅壁關西側時,剛承襲干崖宣撫使的傣族土司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漢族民眾阻止英國探險隊的深入。與英國人對峙幾個月後,擊退英軍。不甘心失敗的英國軍隊再次侵入干崖,攻打天馬、漢龍兩關。刀安仁領導傣族人民奮起抵抗,將英國人驅逐出境。1898年英軍侵犯大青樹營盤,刀安仁率領傣族和景頗族等邊境民眾堅持抗擊英軍八年。使英國入侵德宏地區的陰謀未能得逞,為保衛邊疆,維護祖國領土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另一支英國「探險隊」約500人,經阿瓦山、孟連、勐遮、勐海抵達允景洪。當他們到達孟連時,明目張膽地將英國國旗插在白鶴山上,並召集當地的傣族民眾開會,鼓吹孟連如果歸附英國,傣族人民就會有「好日子」過。愛國的傣族人民不理睬他們的胡言亂語,砍到了英國國旗以示抗議。探險隊到勐遮、勐海時,傣族人民關門閉戶,不賣任何食品給侵略者,拒絕他們進入村寨。他們到允景洪時,再次把英國國旗豎起來,利誘車里宣慰寫投降書。他們的強盜行經立即遭到傣族人民的反抗。宣慰議事庭大臣都隆臘華嚴正警告英國人:車里是中國的領土,不準他們在中國的領土上胡作非為。隨即下令,全境居民不得賣食物給擅自闖入的英國人吃,不準他們進入村寨,並把英國國旗給扯了下來。這些英國人只好灰溜溜的離開西雙版納。當他們路過阿瓦山時,又遭到佤族人民的嚴重警告,不準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勒令他們全部下馬,否則全部擊斃,「探險隊」的英國人只好乖乖的下馬鼠竄而逃。

閱讀全文

與關於歷史文化遺跡的游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