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佛教的歷史意義

佛教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2-05 08:10:05

㈠ 佛教對中國歷史文化有哪些影響

佛教自東漢後期傳入中國後,經過一千多年的傳播和融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一方面,作為一種外來文化,佛教有其自身的獨立性;另一方面,它又與中華傳統文化相互相影響,改變著中華文化的內涵,對中國傳統哲學、文學、語言、藝術與民俗有著深刻的影響。
1、佛教對中國哲學的影響
佛教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文化,包含了很深的哲學思想。自從佛教傳來中國,中國的傳統思想觀念,如宇宙觀、人生觀、道德觀等便不斷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的一些概念、意識、理論、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逐步進入中國人的頭腦。在經過長期的沖突和磨合以後,逐漸與中國原有的思想相融合,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中國傳統哲學注重以家長制的血緣關系為依據的倫理道德准則的論證,重視以治國安民為出發點的天人關系的考察,對人和一切生命的本源、對宇宙本體,雖也有涉及,但論證不深入,也不統一。雖重視敬神祭祖,「神道設教」,但對靈魂和死後的世界,缺乏神學論證。提出了性善、性惡等人性論和從凡至聖的說教,然而對心理的分析論證卻比較粗糙。佛教的傳入,以其龐雜的大小乘的宗教教義和哲學理論,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刺激和啟發作用,並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論證方法,從大的方面說,佛教理論中的時空無限、體用相即、心性凈染(善惡)以及對心理作的細密分析,對心在解脫成聖中的決定作用的論證等,都對中國哲學的豐富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佛教的將宇宙本體(真如、實相、法性)與心性(佛性、真覺本心)相溝通的「理」概念的提出,禪宗的「即心是佛」、
「識心見性」的解脫論,直接推動了宋明理學的形成與發展3
。宋明理學關於天理和性、夭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理論,以及主靜、主敬的修身方法,都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響。
2、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深入到文學的各個領域。從文學理論到具體的創作技巧,從體裁文體到具體的創作內容,到處可見。
首先,許多佛典本身就是偉大的文學作品,如《維摩詰經》等,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其次,佛教對中國詩文有著重要的影響。例如五萬余首唐詩,平均每十首就有一篇關於佛教的,尤其是佛教中的禪宗。其中王維、韋應物、魏源、李叔同的詩中都有佛學的痕跡。以王維為例。王維,字摩詰,即源自於《維摩詰經》。作為一名山水田園派詩人,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用了大量的「空」字,因為佛教所言一切皆空。如詩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寒空法雲地,秋色靜居人」;再次,佛教對我國的小說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就有佛學的理念:孫悟空無論上天還是入海,甚至自稱齊天大聖,但也逃不開如來佛的手掌;世間有菩薩、有投胎、有地域、有餓鬼。又如《紅樓夢》中開篇就是一個僧人和一個道士的對話,賈寶玉最終出家,榮華富貴一切皆空;另外邏輯學一個源頭——因明學就是來自佛學。
3、佛教對中國語言的影響
佛教對中國語言的發展也有直接的影響。一方面表現在漢語詞彙上:漢語詞彙有三分之一取自佛教或受佛教影響。像一些取自於佛教的詞語,如剎那,在佛學本意是人產生壞想法的時間;世界,佛學本意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稱「世」,上下八方成「界」;天花亂墜,本是指喬達摩悉達多的講法,得到眾人的信服,甚至連頑固的石頭都已經點頭了;瞎子摸象,佛學是指眾生被愚痴所障,不了解宇宙的真相;五體投地,本是佛教的一種禮儀。類似的詞彙不勝枚舉。受佛教影響的詞語也很多,比如,「解脫」一詞最早出自《史記》,本意是消減、開脫。後來隨著佛教的傳入,被注入了新的含義,即擺脫苦惱,得到自在。
另一方面,在漢語音韻方面,也可以看出佛教的影響。佛教文化是漢語文化的淵源之一,它推動了漢語語言方法論的變化。南朝時,人們在佛教梵聲的影響下,把字音的聲調高低分為平上去入四聲,用於詩的格律,推動了音韻學的發展和格律詩的產生。在注音方式上,古代學者將東漢以來盛行的直音改為反切,也可能與梵語拼音的影響有關4。
4、佛教對中國藝術的影響
在中國古老的藝術長河中,佛教的影響同樣是不可否認的。無論是在建築、繪畫、雕刻藝術方面,還是在音樂、舞蹈、戲劇藝術方面,都滲透著佛教的影響。
比如在建築方面,佛教的傳入大大增加了我國建築藝術的光輝。據《後漢書·襄楷傳》記載,延熹九年(166年),襄楷上諫桓帝曰:「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這是我國關於寺廟的最早記載。從此,我國的建築樣式加入了印度的建築風格。從唐朝詩人杜牧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中可知,當時就金陵這個地方就有四百八十寺之多。而建築寺廟者除了有僧侶,還有帝王和個人。建寺的緣由有的是為人祈福,有的是人民為帝王所造,有的寺廟則是作為居住地。我們還可以從《洛陽伽藍記》記載永寧寺的盛景中窺探當時寺廟的壯麗輝煌。
在繪畫方面,印度佛畫的傳入,對我國繪畫的內容、形式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刺激並擴大了中國人物畫的表現題材,出現了描摹歷代帝王像、孔子像、老子像的繪畫品種;佛畫創作運用的具有明顯立體感效果的暈染法,給中國繪畫帶來了新的技法;佛教壁畫的流行,促使我國佛道寺觀迅速發展等。
而在音樂方面,佛教音樂稱為「梵嘆」。《高僧傳》說:「詠經則稱為轉讀,歌贊則號為梵喚。昔諸天贊嘆,皆以韻入弦管」。佛教為擴大影響,在做大的法事活動中經常伴之以音樂。南朝齊朝蕭子良曾招致名僧,「造經貝新聲」。北方寺院也盛行佛曲,在《洛陽伽藍記》中有「梵樂法音,恥動天地」的記載。隋唐宮庭中設置「七部樂」和「九部樂」,西涼樂有舞曲《於聞佛曲》,天竺樂有舞曲《天曲》。明清時佛教音樂自成體系,有整理的管樂曲譜和歌曲6。因此,在中國音樂史上佛教音樂也佔有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佛教在雕刻、舞蹈、戲劇等方面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隨著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發展,中國藝術中佛教的因素處處可見。
5、佛教對中國民俗的影響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逐漸流行於民間。一方面,佛教里有許多節日,隨著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不斷融合,這些節日也慢慢越出了佛教寺廟的高牆,與中國的民俗節日相結合,走進人們的世俗生活,成為民間普遍的歲時風俗。如佛誕節、盂蘭盆節、佛成道節等。另一方面,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影響了我國人民的傳統信仰,給中國人的本土信仰增添了新鮮的色彩。「家家觀世音,處處彌勒佛」景象充分說明了佛教信仰已融入了佛教的世俗生活。佛教的交易深入人心,如因果報應、六道輪回等與中國原有的靈魂觀念相結合,對中國的喪葬習俗產生了重大影響。佛教以慈悲為懷、不殺生的思想亦使民間形成了放生的習俗7。
6、佛教對中國科學發展的影響
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於創造性的民族,在科技方面為人類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而佛教在向中國的傳播中,為我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些貢獻也是多學科、多領域的。例如天文、地理、數學、醫學等。特別是在天文歷算和醫學方面,如唐代的高僧一行,是中國古代天文歷算史上的偉大代表之一;佛教的傳入,也帶來了南亞地區的醫葯知識,推動了我國醫葯的發展~

㈡ 佛教的意義

人之初,性本善,佛教是伴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步壯大的,在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佛教教義的作用也就不同。佛雖然有神通,但是佛知道萬事萬物因緣和合,都有各自的因緣果報在,決不能違背因果來做事。世人無知,不明因果。

我們內在的覺性,是佛;心正而不邪,是法;清凈無染的本能,是僧。我們自心的三寶,這種覺、正、凈通過佛陀的經書法寶,通過出家人的言傳身教。經書法寶是教學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要有人教導才能運用自如。

出家人和一些修行多年的老居士,以他們豐富的實踐經驗,能指導我們領會經文的義理,掌握修行的方法。我們每個人內在的佛法僧三寶是本具的,但是要通過外在的三寶來喚醒。菩薩是覺悟的聖者,他並不需要我們的禮拜和供養。

禮拜懺悔,是為了培養我們的慈悲之心,謙和之心。「禮聖者足,見賢思齊也」,我們禮佛贊佛,是希望能學習佛陀的行止,通過生命的實踐,把內在的覺、正、凈三寶開顯出來。希望佛陀給我們做證明,我們在這條覺悟的道路上也要開始邁進了。

用最高貴的頭接觸地面,可以一方面去體會與聖者足跡的親近,一方面去體會與整個的大地的融合。大地涵養了無數的可能性,地球上萬事萬物都是靠土地的滋養,我們也要作育和大地一樣廣闊無邊、謙和樸素的胸懷。

(2)佛教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眾一向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姓新稱喬達摩(S. Gautama, P. Gotama),舊稱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Sākya)族,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

參考資料:佛教-網路

㈢ 佛教在中國的重要意義.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凈慧02/11/4

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也是加快法制建設的二十—年。經過這二十多年的努力,「依法治國」的理念正在深入人心。人們的法制觀念有增強。但同時人們也逐漸地發現,法律的作用固然非常重大,但是它並不萬能的。法律通過強制性的手段,可以保證社會的表面秩序,但是無法保證社會人心的內在秩序和凝聚力。比如,它無法解決道德水平下降的問題,無法解決人心渙散的問題,無法解決人的價值信仰危機問題。

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正好彌補了「依法治國」的不足。道德的本質是自律。它基於個體對某種超越於一已之利害的普遍性的社會行為價值理念的自覺和認同,並以此作為調控行為的標准。它要調節的是義與利、部分與整體、個體與國家等多方面的關系,它既是個體行為的心理尺度,同時也是個體價值追求的目標。它不僅具有防非止惡的作用,同時它還具有引導人心、安頓人心、凝聚人心的作用。它能夠為社會提供真正的最深刻的穩定——人心的穩定和人心的凝聚。

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我國經濟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被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將不可避免地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受到其它國家、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影響。在世界經濟一體化過程當中,如何保證我們國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不被全盤西化,從而保持中華民族的個性和尊嚴?這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以德治國」的思想正是為適應這一挑戰而提出來的。

把德作為一種治國方針提出來,在解放後似乎還是第一次。應該說這一提法體現了第三代領導人的高瞻遠矚。「以德治國」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只有同心同德了,社會才能長治久安,國家的凝聚力才能增強,防止西化的安全系數才會增長。從這個意義上講,繼承和發揚以「德化」為核心的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提高我們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談到綜合國力的競爭,人們往往只看到經濟、科技和國防等方面的力量。實際上,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綜合國力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體現為對內的凝聚力、對外的攝受力、革故鼎新的創造力、不屈不撓的意志力和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精進精神。因此綜合國力的較量同時也就是民族精神力量之間的較量。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既有強大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同時又體現了人類文明向上向善發展的總趨勢,不僅對內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同時對外也有一種強大的攝受力。可以想像,高度發達的經濟、科技和國防力量,一旦與具有這種品質的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它所產生的綜合力量是無法用數字計算的。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的一個沒有被中斷過的古老文明;中華民族在歷史上之所以具有那麼強大的凝聚力,這與我們祖先創造出了世界其它民族罕能相比的優秀的「德」文化有相當的關系。因此,落實「以德治國」思想,其中有一個很主要的內容就是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文化。如果我們真正地繼承了這份文化遺產,在全世界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中,我們的民族將持久地佔有精神上的優勢,我們就不用擔心被「全盤西化」。

從這樣一個高度來理解江總書記提出的「以德治國」思想,我們就會發現,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以德治國」的方針具有非常深遠的戰略意義。

「以德治國」決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也決不僅僅是一種政府行為。它需要調動全社會的教化力量,如各個學校、各個宣傳媒體、各個文化團體等等,來共同參與。它是一場持久的全民化的教育活動,也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偉大復興運動(因為,五四運動以來,我們與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在這里,我們各宗教團體也應當自覺地發掘本宗教的教義、教規、教儀中所蘊含的道德教化資源,來為這一活動服務。這既宗教的本分事,也是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的一種具體表現。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2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記得1999年春天,我在接受「海峽之聲」記者采訪的時候,曾經提山了一個觀點——「宗教是人類良心的保證」。後來在教內外的其它場合,我又多次重復了這個觀點。這個觀點得到了教內外不少朋友的認同。在幫助政府施行道德教化方面,宗教是非常有潛力可挖的。在這里,我想簡單地就佛教在當前道德建設中的作用談談自己的看法。

大體說來,道德建設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要為道德確立堅固的基礎:二是要揭示出普遍性的道德原則;三是要提高公眾的道德自覺意識。關於這三個方面,佛教都有自己非常圓滿、非常獨到的解答,這些解答對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來說,是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佛教的經典非常多,義理也非常淵深,不過從大的方面來講,不外乎是教人「信仰佛法僧(三寶)、勤修戒定慧(三學)、息滅貪嗔痴(三毒)、清凈身口意(三業)」。這四句話比較全面地概括出了佛教關於人生修養的基本思想;信仰佛法僧是道德修養的基本保證,勤修戒定慧是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息滅貪嗔痴是道德修養的基本內容,清凈身口意是道德修養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這當中既有豐富的道德哲學內容,同時又有非常明確而具體的道德修養方法、修養內容、修養目標以及修養的入手處,可操作性極強,完全不同於一般的道德說教。

下面,我想相應地也從三個方面對佛教的道德思想作一點說明。

一、關於道德的哲學基礎

在道德建設中,最困難的是如何建立起堅固的道德價值體系。這當中有兩個難點:—是道德的基礎是什麼。問答這個問題,既要避免落入斷見,又要避免落入常見。斷見否定了道德基礎的客觀性,常見否定了道德主體的意志自由。這兩者都會導致道德價值體系的崩潰。二是如何把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同個體對幸福和自由解脫的追求統一起來。回答這個問題,既要避免只顧及社會對個體的道德要求,漠視個體的幸福和解脫,又要避免不顧社會要求、片面追求個人幸福和自由的做法。前者會導致空洞的道德說教,對公眾缺乏感染力利親和力,後者會導致極端的個人主義,為社會所不齒。換句話來說,作為道德基礎的東西,必須有充足的理由,把道德解釋為既是社會對個體的外在要求,同時又是個體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內在需要;既是個體獲得現世利的必然選擇,同時又是獲得後世利的充要條件。唯有如此,道德才有持久的教化力。否則,它很難經受人們日益深重的功利主義思想的詰難:「我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值幾個錢?」「講道德能給我帶來什麼好處?」

那麼,佛教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佛教的道德觀足以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自覺為基礎的。因果和覺性(也就是佛性)是道德的兩大基石。三世因果規律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人的一切善惡行為都逃不出因果。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好都是為自己好,壞都是為自己壞,善都是為自己善,惡都是為自己惡,他人代替不得半分。這是其一。另外一方面,沒有人會喜歡煩惱和痛苦的,人人都希望幸福和解脫,人人都具有厭苦求樂的本能和以及對自己行為的反省能力,這可以說是人的最原始的覺性。因為有了這個覺性,於是人就有了貪嗔痴等不好的心態,同樣也因為有了這個覺性,人才有解脫的可能。厭苦求樂作為願望是一回事,能不能實際地離苦得樂又是另外一回事。這里的關鍵在於,人是否能通過自己的反省認識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規律,也就是三世因果規律。當一個人對三世因果規律有了覺悟並且信受的時候,那麼他就從根本上擺脫了斷見和常見的束縛,不會再陷入虛無主義和縱欲主義的泥沼,他的厭苦求樂的覺性就會驅動他邁向真正的幸福和解脫。相反當一個人不信解三世因果規律、逆因果規律而行的時候,那麼他的厭苦求樂的本能不僅不能給他帶來快樂,反而會使他在痛苦中越陷越深。佛教認為,這正是道德的最好也是最真實、最親切的生長點。

佛陀在世的時候,為廣大在家和出家的弟子們制定了很多的道德戒條(如五戒十善)和具體的修養方法(如四攝、六度、四無量心)。這些道德戒條和修養方法都是佛陀為了幫助弟子們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根據自己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覺悟以及對人性的洞察而制訂出來的。這些道德戒條的基礎沒有任何形而上學的色彩;它不需要藉助任何外在超自然的權威命令或者假設,它就植根在我們每個人生命的深處;它是可以實證的。雖然道德存在的形式往往表現為社會對個體的普遍要求,但是,它存在的充足理由卻不是由別外社會給定的,而是完全基於個體對因果規律的自覺。對因果規律的自覺使人們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正因為我希望幸福和解脫,所以我必須遵守道德規范;我之所以要遵守道德規范,恰恰是因為我想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在這里,道德真正實現了它自律的本性。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3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由於道德不再是純粹的外在的社會要求,它同時也是個體獲得幸福和自由的自覺選擇,因此,當個體依道德行事的時候,自然也就是心甘情願,沒有任何外在強制性,這時的道德行為本身同時就是個體向幸福和自由的邁進,乃至當下就是對生命的受用。正因為如此,這樣的道德才有很強的說服力,非常易於為人所接受。它沒有任何高調子,它充分理解人的我執(自私)的本性,它只不過是非常智慧地利用了這一本性而已。世間有很多的道德理論,之所以不能長期地對人發揮作用,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有一個因素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那就是該道德理論本身還不堅固,還不圓滿,大多數還停留在「你應該如何如何」的說教方面,至於「為什麼應該如此這般」則很少作充分地說明。即使說明了,也不能令人真正地從內心裡信服。

二、關於道德的基本原則

佛教的道德理論雖然是建立在對三世因果規律的自覺上面,但是佛陀在教化大眾的時候,並不僅止於純粹地宣講抽象的因果道理,他還根據眾生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把因果的道理直接轉化為在現實生活中可具體操作的道德戒條。這些道德戒條決不是憑空虛擬的,它包含了佛陀對三世因果規律的透徹把握,同時又是完全針對大眾的煩惱習氣而來的,並且以引導大眾最終離苦得樂為終極目的。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佛門中的道德戒條,我們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佛制戒律就是為了引導我們認識因果,順應因果,作因果的主人,邁向生命的圓滿,而並不是要故意束縛我們。

佛門里的戒條有很多,且層次不同。但總的說來,可分成「性戒」和「遮戒」兩大類,或者分成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三大類。性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完全是屬於道德修養方面的,攝律儀戒中也有一部分是屬道德范疇,這些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的道德建設來說是很有借鑒意義的。佛制戒律雖有在家出家之分,但是也有共通的部分——就是五戒十善。這五戒十善,在今天看來,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它基本上囊括了現行世間道德的全部內容。

五戒的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灑。十善的內容是在五戒的基礎上再加上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痴。不殺生就是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偷盜就是要尊重他人的財產所有權,包括不貪國家財產。不妄語就是要不騙人,不造假貨坑人。不飲酒的本義就是不吸飲能麻醉神經、使人喪失理智的物品,包括不吸毒、不販毒。不邪淫就是要不包二奶,不當第三者,不涉足淫亂的場所。這幾條,每一條都跟我們的現實非常合拍,都具有極強針對性,都是我們的政府一再宣講的。不綺語就是不說無意義的話,不吹牛,不嘩眾取寵。不惡口就是不罵人。不兩舌就是不挑撥離間,不搬弄是非,不破壞團結。這三條也是我們全社會所認同的。不貪、不嗔、不痴這三條的要求更高一些,是對我們精神世界的凈化,它是道德修養最關鍵、是根本的地方。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是對我們身業方面的要求。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這四條是對我們口業方面的要求。不貪、不嗔、不痴這最後三條是對我們意業方面的要求。

佛陀所制訂的這十善原則,非常有概括性,非常有針對性,它把我們的身口意三個方面的內容全都包含進去了。如果大家都能認同這十善,盡量按這十善去做,殺人越貨的就少了,偷盜搶劫的就少了,包二奶當第三者的就少了,吸毒販毒的就少了,吵架斗毆的就少了,制假售假的就少了,貪污腐敗的少了,如此一來,我們的社會風氣一定會發生根本性的好轉。

中國信教的人數,我想不會很少。我們先不談一般的公眾,我們先把自己的信眾教化好。如果我們所有信教的人都能力行十善,然後這些信教的人再去影響周圍的朋友、同事,可想而知,它對社會所產生的凈化力量將是不可思議的。南北朝時期的何尚之曾經說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話:「百家之鄉,十人持五戒,則十人淳謹矣。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則百人和厚矣。傳此諷訓以遍宇內.編戶千萬,則仁人百萬矣。」

作者: 弟惠普 2006-2-27 19:32 回復此發言

--------------------------------------------------------------------------------

4 略談佛教在道德建設中的作用

這段話很鼓舞人心.值此「以德治國」大好形式之際,我們宗教界的朋友,應當秉持愛國愛教的旗幟,加強對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樹立信心,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只要大家堅持下去,我想,要不了十年,我們國家的社會風氣會有一個質的好轉。

三、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方法

建立了完整的道德理論和系統的道德戒條之後,要把這些理論和戒條直接變成公眾的道德行為,還需要一個環節。那就是公眾對道德的自覺和自律能力。道德自覺決不是一種先天的品質,它是通過後天的學習和修養逐漸形成的。那種認為只要一宣傳,公眾的道德水平馬上就會提高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在這個方面,佛教的做法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佛教不僅有完善的道德理論和系統的道德戒條,它還有一整套關於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這些具體方法就體現「三學」當中。

三學是戒學、定學、慧學。這里的戒學就是我們所說的道德修養。三學是互相含攝的,一中有三,三中有一,舉一全收。所以佛教里把它們稱之為「三學增上」。要持戒,當然離不開覺照,這里的覺照就屬於慧學;也離不開對善法的抉擇和專一,這里的專一就是定學。人有很多不好的習氣,一時很難扭轉過來,要持好戒很不容易,必須具有對外能戰勝善惡諸境界的誘惑、對內能主宰自己各種情緒和心念的能力。要做到這一點,非藉助定和慧的力量不可。從這個角度來講,修定和修慧同時也就是在修戒。另外,慧學中有很多的具體觀法,如慈觀、悲觀、喜觀、舍觀,等等,它們本身就是道德的修養。

佛教關於這方面的內容非常豐富,講一輩子都講不完。總之,佛教認為,不僅持戒是道德修養,修定和修慧同時也是道德修養。慧力和定力的提高,同時就是道德的自覺和自律力量的提高。道德的本質——自律,既是戒(遠離惡法,持行善法),又是定(安住善法,心不動搖),又是慧(念念觀照,處處自覺),是戒定慧的統一。離開了定和慧的修養,持戒將會成為一句空話。世間有很多人不是不懂道德,但是遇到善惡境界的時候,因為缺少定力和慧力,往往把持不住自己,跟著外境轉了,結果踐踏了道德。所以,要把道德修養落到實處,非常有必要吸收佛教中的定學和慧學,這樣道德才有保障。以往的道德宣傳,之所以不能持久,沒有明顯的效果,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定和慧的修養作基礎,流於空洞,不能落在實處。

以上我從三個方面簡要地構勒了一下佛教的道德體系,希望它能夠對眼前的道德建設有一點啟發。

㈣ 佛教的起源與發展歷史 (詳細點。)謝謝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佛教創建時,印度已經進入了封建領主統治的農奴社會。當時印度傳統的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和婆羅門至上三種信仰。

以及婆羅門作為一切智的壟斷者和神權統治的代表的地位開始動搖,成為眾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現了種種反傳統信仰的沙門思潮。

創始人釋迦牟尼生於今尼泊爾境內的迦毗羅衛,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關於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傳佛教中,至今仍有種種不同的說法,但一般認為生活於公元前6~前5世紀。

他在青少年時即感到人世變幻無常,深思解脫人生苦難之道。29歲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譯覺者)後,在印度恆河流域中部地區向大眾宣傳自己證悟的真理。

擁有越來越多的信徒,從而組織教團,形成佛教。80歲時在拘屍那迦逝世。佛教原來只流行於中印度恆河流域一帶。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廣建佛塔。

刻敕令和教諭於摩崖和石柱,從此遍傳南亞次大陸的很多地區。同時又派傳教師到周圍國家傳教,東至緬甸,南至斯里蘭卡,西到敘利亞、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漸成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里蘭卡,又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4)佛教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歷史貢獻:

1、哲學思想

從哲學思想方面來說,佛教思想蘊藏著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對倫理道德的規范,對心理活動的分析,形成了深刻獨到的見解和完整嚴密的體系。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緣起,它否認有至高無上的神,認為事物永遠處於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因果中。同時強調個人解脫和普度眾生。

魏晉時期,佛教的哲學思想與道教合流,豐富了後期玄學的內容。隋唐時期佛教形成八宗,各宗對佛典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有別於印度佛教的中國佛教獨有的理論體系。

宋明時期,儒家似乎反對佛教,實際上卻又從思想上汲取佛教的精髓,形成了新儒---理學,朱熹的「一旦豁然貫通」就是脫胎於禪宗頓悟之說。

近代的改良派也從佛教汲取養料批判理學,如譚嗣同所建立的「仁學」體系,思想淵源之一其實就是禪宗。

2、社會教化

在教化社會方面,佛教傳入中國,潛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並改善著社會的風俗習慣,首先表現在對人生觀的改善,和對孝道的擴展上。

(1)人生觀的改善

人都會思考自己「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的問題,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人死如燈滅」的思想。但得益於佛教的傳入,中國人才明白了「三世因果輪回」的人生真相。

所以,佛教緣起因果說為中國人所熟知,不僅改善了人生觀,還極大地提升了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水平,對減少社會矛盾產生了作用。

(2)對孝道的擴展

在中國,儒教和道教早已深入人心,尤其是依靠儒教的孝,立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佛教的孝道與儒教有根本的不同。

為追求真理、悟道而舍家離親的佛教的孝道,在儒教看來是大不孝,佛教卻認為這才是真孝,是拯救親人的大孝。所以,佛教的孝主要強調精神的永久的孝。

剃發並非不孝,是暫時的表面上的不孝,但卻是究竟意義上的大孝。出家是為了救父母,救曾經做過自己父母的所有眾生。

另一方面,在家的佛教徒並不否定儒教的禮,他可以一邊禮拜阿彌陀佛,一邊盡儒之孝道,這種現世的孝同樣是佛教所提倡的。

但即使在家之孝,其根本差別在於佛教不像儒教,不屬於隸屬關系,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所以它是自由平等的孝,並非義務,而是報答父母的感激之情的自然行為。

3、文化藝術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經長期發展,創造了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在中國歷史上孕育了許多偉大的思想家、文藝家、教育家、旅行家等。

如被魯迅先生稱為「民族脊樑」的西行取經的玄奘、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貢獻的鑒真等名人,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 從文學方面來說,佛典的翻譯,實為開中國翻譯史之先河。

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典雅瑰麗的文學作品。《法華經》、《維摩詰經》、《百喻經》等佛教經典對晉唐小說的創作,起了促進作用。

從藝術方面來說,現存佛教寺塔有許多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一些宏偉的佛教建築已成為各地風景輪廓的標志。

敦煌,龍門、雲岡、大足等地的石刻成為人類藝術寶藏的一部分。佛教音樂具有「遠、虛、淡、靜」四個特點,達到了很高的意境。

另外,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語匯:「宗教」、「世界」、「實際」、「平等」、「不可思議」等其實都來自佛教。如果拋開佛教文化,恐怕今天我們連中國話也說不全了。

㈤ 簡述佛教對於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傳統思想和文化。歷史上真實的佛教決不是一種孤立的信仰,它一直與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各種哲學思想,民間的風俗習慣,社會道德乃至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結合任一起。中國佛教雖然與印度佛教有淵源和繼承關系,但佛教傳入中國後,就逐步結合中國社會歷史的特點,接受著中國思想和文化的影響和改造,然後才得到廣泛的傳播和發展,並產生了大量不同於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中國佛教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成為中國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國佛教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漢代佛教。此期佛教剛傳人中國,以佛經翻譯、解說、介紹為主,翻譯的主要是禪經和《般若經》。這時期,人們把佛教看成是黃老之學的同類,禪學被看作是學道成仙的方術之一,佛教是在與道教方士思想結合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所以,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佛道時期。第二個時期是魏晉南北朝佛教。 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譯,中國僧侶佛學論著紛紛問世,般若學出現了不同學派,民間信仰日益廣泛和深入。著名大師有道安、慧遠、鳩摩羅什和僧肇等。重要佛學思潮,一是般若學?quot;空論,二是因果報應 和神不滅論。此期,佛學受到了當時玄學的影響。所謂玄學是以《老子》、《莊子》、《周易》這幾部書作為基礎結合當時的現實政策而發展成的一種不同於漢代經學的新理論。它研究體用、有無、本末這樣一些比較抽象的理論,廣泛地影響了當時佛教的發展。所以,這個時期可以說是佛玄時期。第三個時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時期,也是它中國化的時期。這時期翻譯過來的佛教典籍已極為豐富,隨著政治的統一 ,經濟的發展,文化交流融合趨勢的加強,佛教得到空前的發展,創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禪宗、三論宗、凈土宗、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論和修持體系,師道相傳,謹守不變。唐統治者(除唐武宗外)實行儒、佛、道三教並行政策,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時促進了儒、佛、道的融合。封建統治者利用儒學治世、佛學治心、道教養身的不同功能,使其作用互補,以達到維護統治的目的。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攝取儒、道思想,不僅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宗派,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不同於印度佛教的理論。如天台宗把道教的丹田、煉氣等說納入自己的學說,倡導修習止觀坐禪除病法。華嚴宗不僅把儒道思想納入自己的思想體系,而且 以《周易》的元、亨、利、貞四德配佛教的常、樂、我、凈四德;以儒家的仁、義、禮、智、信五常配佛家的不殺生、不邪謠、不飲酒、不妄語。這就把佛教的理想境界、道德規范與儒家的德性、德行等同起來。禪宗則更進一步,不僅不提倡念佛、拜佛、坐禪,甚至呵佛罵祖,主張性凈自悟,凡夫即佛,在日常生活中即可實現成佛理想。這種思想深受道家的自然主義、玄學家的得意妄言理論以及曠達放盪、自我逍遙的影響。隋唐佛教的特點是系統性、宗派性。第四個時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轉衰(主要指漢族地區),佛教與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進一步融合,在民間信仰上樹立了廣泛而牢固的基礎,但並無新的宗派產生,主要是禪宗還在流傳,其次是凈土宗。在理論方面也無創新,主要是證明佛教理論與正統的儒家思想不違背,提倡三教融為一體,表面上以儒家思想為主,也摻雜了佛教思想。概括這一時期佛教的特點是,結合了中國封建政治、倫理,使之更加中國化

㈥ 佛教的意義 統治者為什麼需要佛教

首先我要說的是,佛沒有掌握著眾生的吉凶禍福。佛不是創造萬物的神,佛只版是一切真權理的發現者,而不是創造者。佛雖然有神通,但是佛知道萬事萬物因緣和合,都有各自的因緣果報在,決不能違背因果來做事。世人無知,不明因果。所以佛菩薩慈悲,在人間示現,教化眾生。所以佛教徒稱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佛為「本師」,稱自己為「佛弟子」,其關系是「師生」關系。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教育世人如何為人處世,如何修行正道,如何脫離痛苦,如何究竟涅槃!就像學校里的老師,雖然想讓所有學生都成為人才,但是不能代替學生寫作業,也不能代替學生考試。佛也是一樣,通過種種言傳身教、因材施教,留下「經、律、論」各種典籍讓世人學習,傳下各種法門讓世人修行。從而世人才會真正棄惡揚善,不再冤冤相報!

佛教的思想是主要是勸誡人民不要反抗,安於現狀什麼的~比較符合封建專制統治的要求

㈦ 佛教的歷史作用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中,歷史最悠久的宗教之一。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鴻儒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它的信仰深入民間,『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正是忠實的寫照;而佛教的哲理部份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盪,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為中華文化放射出燦爛輝煌的光芒。 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項目極其繁多,凡人類從野蠻進化到文明的一切總成績,都可以叫文化。
。 一、梁啟超認為佛教對中國文學有五大影響:
(一)國語實質的擴大:因佛典的翻譯,我國詞彙即增加了三萬五千多個。
(二)語法及文體的變化:佛典的科判疏鈔之學,為有組織的解剖性文體首次在中國的出現。而禪宗的語錄,更是中國文學的一大革命。
(三)文學情趣的發展:我們近代的純文學,像小說、歌曲等,皆與佛典之翻譯有著密切關系。孔雀東南飛、水蘭辭等長篇敘事詩的產生,大概就是受東晉曇無讖所譯馬鳴『佛所行贊』的影響。又大乘經典,皆以極壯闊之文瀾,演繹極微妙之教理,增進了中國人的想像力,革新了中國人的詮寫法,宋元以後章回小說受其影響不少。
(四)歌舞劇的傳入:我國最初的歌舞劇——撥頭(亦名缽頭),據近人考證,就是從南天竺附近的拔豆國傳來的。
(五)字母的仿造:隨著佛教的輸入,梵文也跟著進來,我國高僧仿照梵文字母來應用漢字切音,因此有唐代守溫『見溪群疑』等三十六字母的製作。
二、胡適則認為佛教的輸入,對中國有三大影響:
(一)佛教的譯經諸大師,用朴實平易的白話文體來翻譯佛經,但求易曉,不加藻飾,形成一種白話的文體,佛寺禪門成為白話文與白話詩的重要發源地。
(二)佛教文學最富想像力,對於最缺乏想像力的中國文學,具有很大的解放作用。中國浪漫主義的作品,像《西遊記》等小說是印度文學影響下的產物。
(三)印度文學很注重形式的布局與結構。『普曜經』、『佛所行贊』、『佛本行經』等都是偉大的長篇故事;『須賴經』一類是小說體的作品;『維摩詰經』、『思益梵天所問經』等是半小說、半戲劇的作品。這些佛經的輸入,對後代彈詞、平話、小說、戲劇的發達都有直接或間接的貢獻,又佛經的散文與偈體夾雜並用,也對中國後來的文學體裁產生影響。

㈧ 佛教對世界的歷史影響

佛教在世界歷史進程中的作用與影響
感覺像是站在高處在對佛教哲學的很多觀點進行評判,客觀得不夠「客觀」。
可能雖不是一個堅定的佛教信仰者,但卻十分嚴肅和小心地站在與之平等的對面,對這一信仰及其哲學保持著尊重。

公元前6至5世紀,中國形成了儒家和道家等學說。儒家思想以人為本,側重於從人的角度來觀照人生,社會和自然的變化,重視人的價值,宣揚「仁」為人的最高道德價值。相反,道家則以「自然」為本位,宣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法自然」的思想,主張到自然之中。儒家的「人」本位和道家的「自然」本位兩種核心思想奠定了中華古代文化的基礎與志向。

西漢之際,誕生於古印度的佛教傳入了中國內地。佛教以「眾生解脫」為本位,宣揚眾生通過修持,從煩惱、痛苦和生死輪回之中解脫出來,進入「涅盤」境界。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在經過彼此沖突,相互融合,約在東晉時代,終於融入了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此後,中華文化形成了儒、道、佛鼎力的三大家,三大家又共同構成了中華傳統思想文化的主題。

東晉開始的中國歷代譯經家們,通過努力將原是印度或中亞的佛教文獻譯成漢文,並藉助於漢文字、紙張和印刷術等漢文化的發展,被空前規模的保存下來。漢譯佛典是中國僧人譯經家們的再創造,成為中華文化的珍貴遺產。佛教初傳入中國之際,它所面對的則是一個高度發展的漢文化的歷史背景,它只能依託於這一文化,並在這一文化體系之中尋求自己生存和發展的道路。隨著一批中國的佛教學者脫穎而出,他們在理解和消化佛教思想,融會中外文化方面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為把外來的佛教文化融入傳統思想文化中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佛教正是沿著這些先輩們開創的道路一步步前進,並在南北朝時代形成了對中國佛教的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義學」之風。南朝與北朝統治者自身的信奉,也促進了佛教的發展壯大,寺院經濟的出現表明佛教在社會生活上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地位。但隨之而來的也有「滅法」事件的出現。由於世俗政權不滿於佛教的寺院日益壯大,影響了政府的賦稅徭役,矛盾激發而導致的,從這里也不難看出佛教社會歷史地位的取得,既有其本身宗教領袖的個人貢獻,也與世俗政權緊密結合。

隋唐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和文化都發展到極盛的時期。特別是唐初「貞觀之治」以後的100來年,經濟的發展,國勢的強盛,文化的繁榮,都可謂是空前的。國家的強盛與統一,使這個時期的統治者在宗教文化方面一般都採取了比較寬容的政策,這對佛教的發展顯然是有利的。與此同時,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中,宗教也起到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出於現實政治的需要,統治者往往採取「三教並行」的政策,更多地利用三者之間相互限制制約的關系來為政治上的大一統服務。隋朝的君王多重視佛教,佛教故成為三教之首。而唐初期,唐高祖和太宗都以儒道佛為誒序定義三教,有時甚至將李老道教放在儒家之前。而在武則天時代,佛教重新立為三教之首,之後,隨著唐王朝的日益衰落,統治者更注重平衡三教,以期更好地用三教為現實的統治服務。隋唐時期的佛教就是在帝王的這種三教政策下時起時伏,不斷發展的。佛教的鼎盛時期在隋唐許多宗派的形成和發展也正是應了這一時期佛教的歷史地位的現實體現。

中國佛教在經過唐末武宗滅法,五代十國戰亂及後周宗滅佛等一系列的打擊以後,逐漸開始走下坡路,其歷史地位也在不斷下降沒落。宋遼金元時期的中國佛教,雖然仍得到統治者的扶植利用但總體上看,隋唐鼎盛時期的佛教局面一去不復返。元代時的藏傳佛教得以迅猛發展,成為統治者的思想支柱,漢傳佛教諸宗卻大致走上了沒落之路,但值得肯定的是,佛教此時在民族融合與交往上,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

明清時期,封建制度日益腐敗落後,而中國佛教也在「三教合一」的潮流中融合。隨著明清封建思想控制的加劇,儒家思想日益極端專制,使道教佛教的發展嚴重停滯,歷史地位也隨之一落在落。佛教世俗化發展成為佛教在困境發展的出路,而佛學研究方面消沉沒有大的理論突破。

近代佛教文化與近代中國社會密切相連,它既是古代佛教文化的繼續,又帶有明顯的新時期的特徵。由於近代中國社會的風雲變幻和民族的多災多難,傳統佛教在近代明顯的衰落下來。但中國佛教界的高僧大德,學者、思想家通過不懈努力掀起佛教復興運動。太虛法師的「佛化救國救天下」,發起了近代佛教的復興運動,國民政府和新中國的中央人民政府都對都教進行了大力的支持援助,是佛教文化在近代得以復興,「人間佛教」的思潮也得以成為佛教界的主流,佛教文化在國家民族的復興發張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㈨ 佛教的中國化的文化意義

佛教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國固有傳統思想的改造和融合,經一千多年時間,形成了獨具特質的新體系。考察其過程,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啟示:
1.佛教文化融合中國文化
一個文化總有其不同於其他文化的特點,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存在,最基本的特徵就需要保存,否則,就會成為歷史的沉積,就不能推動現在文化。中國文化的特徵之一是教人入世。儒家的「修、齊、治、平」和印度佛家出世大相徑庭,在融合佛教過程中,中國文化的入世精神沒有被外來文化改變,相反,佛教越來越走上世俗化道路。「事君事親,也能成佛」。這是宋明理學能取代佛教的原因。說明印度佛教為適應中國的要求,不得不變形。
2.中國文化吸納外來文化
任何一種文化與其他文化相比較,都有其不足的地方,因此,在他的發展過程中要保持活力,只有不斷吸收外來活力,以滋養自己,豐富自己。中國文化因為吸收佛教等外來文化,才能壯大,更新自己,由此可見,吸收外來文化的重要性。
3. 中國文化應有的包容性
由上可見,本位文化、國粹主義都是錯誤的,不僅有害本民族文化發展,而且會造成本民族文化的衰落。拒外更是衰落的表現。古今中外問題,困擾到現在,應該怎麼辦?佛教最初傳入從依附方術→滲透→變形→流傳 矛盾沖突→ 互適交流→融合入中國文化,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國文化融合印度佛教文化用了一千多年時間,歷朝歷代都體現著中國文化的包容心態。因此,我們在當今世界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應該以開放的胸懷,長遠的眼光,大膽吸納古今中外人類優秀的文明成果,才能創造出更絢爛的中國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閱讀全文

與佛教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