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蘇秦貢獻及歷史意義

蘇秦貢獻及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3 10:22:31

Ⅰ 對於蘇秦和張儀歷史是如何評價的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東周洛陽人,與張儀同學於鬼穀子.
蘇秦和張儀所學為鬼谷先生之縱橫捭闔術.師兄弟下山後,各奔前程.
蘇秦下山後,出遊數歲.蘇秦在耗盡費用後,狼狽回家.遭到家人奚落.到了"一身貧賤,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母不以我為子的地步."於是他"頭懸梁、錐刺股「。潛心研讀揣摩鬼谷先生所送的《周書陰符》,深入觀察列國時局。不久,他對天下大事了如指掌。蘇秦自信地想,此可以說當世之群矣。
蘇秦先至秦,欲勸秦惠王兼並列國。秦惠王曰:「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飛;文理未明,不可以兼並。「當時,是因為秦國才殺商鞅,討厭說客,蘇秦所以遭到了拒絕。後到趙國,趙王對其所說也不感興趣。最後到燕國,燕國因為是最弱小的國家,且燕文侯也可以說是個明君,所以對蘇秦的合縱抗橫很感興趣,於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供蘇秦費用。也就是說燕國是蘇秦起家的國家,蘇秦由是而大展才能,游說六國合縱抗秦得以成功。蘇秦先後說服了燕、趙、埋、魏、齊、楚等六國之君。聯合抗秦,並在洹水(今河南安陽河)上,立定盟約,蘇秦被封為「合縱長」』兼佩六國相印。
蘇秦從一個洛陽平民而成為身佩六國相印的顯赫人物,完全得之於他切合時勢的權謀機變和堅毅自信的個性。
蘇秦以獲取全人功名為政治目的,這就決定了他政治態度的隨機性和政治立場的可變性。當時天下的時局有兩種趨勢;一是秦國兼並列國;二是六國聯合抗秦。蘇秦先選擇的是秦國兼並列國的方案。因到秦國不被起用而改變態度,實施第二方案。當時六國相互間存在的矛盾的蘇秦「游刃「的空間,於是他在其間穿針引線。游刃有餘。而當他游說六國成功,合縱抗秦實現時。他又想到,一旦六國間矛盾消失,他自身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所以,蘇秦既要適當保持六國間的矛盾,又要不使六國矛盾激化,合縱破裂。這其間靠得就是他的機智和權變。
蘇秦游說技巧是;第一、他每游說一個國家,表面上是從對方的利益出發。而從不言及他本人在全縱中受到的巨大利益。第二、強調游說國粗與秦國的利益沖突。而不談六國間的利益沖突。第三、他在說服對方時,片面的誇大實行他的主張的益處,強調不實行他的主張的後果。凡是對他本人利益有得的一面他就誇大其辭,凡是對他的主張不利的一面,他就閉而不談。
他後來為什麼又用激將法激走張儀,並暗中資助張儀去秦國實施與自己的合縱相反的連橫政策呢?原來,六國合縱後由於人心不齊,並沒有按「條約」去實施合縱抗秦。為了避免秦國對燕、趙用武,合縱政策能夠維持,所以資助同窗張儀赴秦參政。以便暗中照顧自己的『合縱抗秦「政策。
張儀在下山後,比同窗蘇秦的遭遇不慘。他去楚相昭陽家當門客,昭陽因丟了「和氏璧」而懷疑貧窮的張儀所盜。遂將張儀打得半死。張儀後得蘇秦的資助赴秦就相,得以施展才能。
張儀採用各蘇秦相對立的連橫事秦政策,幫助秦國對六國的合縱同盟進行分化瓦解,並逐步兼並六國的方案,得到了秦王的賞識。
張儀在游說列國時,運用的策略是『第一、他在游說中首先炫耀秦國的武力,造成對秦國的心理恐懼。張二、他每游說一個國家,都製造輿論,欺騙對方說,其他國家都已經與秦國聯合。第三、張儀在游說中根據各國的具體情況,故意貶低對方抗秦的依賴資本,張儀對六國主要是採用詐騙手段。
《史記》上記載,;蘇秦自以不及張儀「『而後張儀在被激且暗中受到蘇秦的資助時,嘆曰;嗟乎,此在吾術中而不悟,吾不及蘇君矣!
蘇秦、張儀究竟誰更有才能呢?我認為張儀不及蘇秦

Ⅱ 如果論實際的成果,蘇秦和張儀誰對自己的國家的貢獻更大一些

依照二人實際成果來講,張儀瓦解了蘇秦合縱六國的計劃,助秦國統一六國,為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添磚加瓦,秦王朝的建立離不開張儀,因此在實際成果上肯定是張儀更厲害一些。

張儀充分的向世人展示了什麼樣的嘴才是騙人的鬼,張儀靠著一張巧嘴蠱惑人心,導致蘇秦失敗。而蘇秦其實並不差,只是對六國合縱聯盟的堅固性期望太高罷了。

Ⅲ 蘇秦在歷史上的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

我不知道你具體問什麼,我簡單說說,蘇秦當時的做法更符合大多數人的利專益(六國),而張儀僅僅代表著屬秦國一家,但合縱瓦解的根本原因是後期的六國各懷鬼胎,互不信任,那麼蘇秦所作所為的積極意義就是用合縱手段團結了六國,使秦國二十年內不敢動兵,有效的保護了六國的利益。 而消極影響就是推遲了戰國的結束,是更多人飽受戰亂之苦。 總體來說,積極影響大於消極影響。 不明白請追問。

Ⅳ 歷史上的蘇秦和張儀該怎麼評價

蘇秦和張儀都屬於合縱連橫家。是戰國時期的著名說客。
自古褒貶不一,但大多是肯定的偏多。
首先是蘇秦,他先於張儀拜別了師傅鬼穀子,下山欲謀求富貴,他看出了山東六國都無法與秦國匹敵,於是造訪秦國,但是秦君並未看重他,於是歸鄉苦思,又得到親友支持,最終重新游說山東六國,先後聯合了趙、燕、韓、魏、齊、楚六國,然後根據他們各國本國情況加以分析,認為六國欲求自保就必須聯合起來,秦國圍一國,則餘五國共援之。這樣,山東六國暫時得以自保,但最終因為各國互相猜忌,個別大國又貪圖便宜,終於合縱破裂,蘇秦身死異國。
張儀則不同於蘇秦,早些年也得到過蘇秦的幫助,最終入秦,為人極有膽略,歷史上有著名的「張儀欺楚」之說,騙的楚王割地、折兵、竟然還與強援齊國斷交,實在愚蠢。屈原投江也是因為此事,有效的分裂了六國的聯盟,為秦國統一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對於蘇秦,大家都予以肯定。但張儀則被認為太「陰險」。

蘇秦,字季子,東周(公元前317年前)洛陽軒里人據(今洛陽東郊太平庄一帶),是戰國時期與張儀齊名的縱橫家。可謂「一怒而天下懼,安居而天下熄」。他出身農家,素有大志,曾隨鬼穀子學習縱橫捭闔之術多年。
與趙秦陽君共謀,發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地,至樂毅破齊前夕,遭車裂而死。《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使。帛書《戰國策》殘卷中,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與《史記》所載有出入。

張儀(?-前309年),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張儀村人,魏國貴族後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張儀首創連橫的外交策略,游說入秦。秦惠王封張儀為相,後來張儀出使游說各諸侯國,以「橫」破「縱」,使各國紛紛由合縱抗秦轉變為連橫親秦。張儀也因此被秦王封為武信君。
秦惠王死後,因為即位的秦武王在當太子的時候就不喜歡張儀,張儀出逃魏國,並出任魏相,一年後去世。

Ⅳ 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及歷史意義

1、形成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社會處於奴隸制崩潰封建制確立時期,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周王室衰微,諸侯爭霸,維護奴隸主宗法等級制度的「周禮」遭到極大破壞,社會的動盪中。

根本原因是當時小農經濟形成所帶來的,直接原因是政治多元化帶來的思想界不同思想的碰撞。

社會各階層都對社會變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張,提出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辦法,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2、歷史意義:

作為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思想學派,儒家思想代表了封建的根本。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道德,在紛亂當中凝聚了力量,使其成為中國古代最龐大的文化核心。

同時儒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舊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把學在官府變成了有教無類,這使得傳統文化教育能夠傳播到整個民族,可以為整個民族打下堅實的民族心理基礎。

現如今,儒家思想依然是許多中國社會民眾所信奉的核心價值觀,這使其成為中國文化以及民族傳統的一個重要標志。

(5)蘇秦貢獻及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儒家思想十分豐富。就個體講,有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比照元素論,古人開出過三德、五行、六德等德目。孔孟講的是「聖」端;董仲舒改為「信」端。

儒家思想作用:

儒家思想的重要社會影響在於它為封建統治階級創造了整套治理國家和社會的理論思想體系,並讓中國的統治階級成功的應用於中國的社會國家治理實踐獲得了封建社會統治中國二千多年的光輝人類發展社會史,這在全世界范圍內人類社會發展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儒家思想精髓不在於其治國理論學說,封建制度只是封建社會的思想外殼,儒家思想精髓在於它的社會倫理思想,讓農民成為社會道德思想的奴隸,而這種封建倫理觀作為封建統治階級上層建築社會意識中的最廣泛影響治理社會群眾基礎的核心,從而完成對國家社會雙重治理的理想效果。

儒家思想核心是「博愛、厚生、公平、正義、誠實、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諧、法治等德道思想『』。

它對於我們從傳統文化中尋找理論支援以夯實、築高輿論陣地,對於社會樹立核心價值觀以尋求長治久安良策,對於我們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國際化,對於我們建設保和太和、萬國咸寧的和諧世界都有重大意義。

Ⅵ 簡述三個偉大歷史貢獻及其意義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造紙術還有什麼意義?

造紙術帶給我們的生活意義非常的巨大,而我們今天選擇其中的一點給大家分享一下,那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也最想要得到的鈔票。

大家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其實黃金和白銀都屬於稀有礦產,為我們的資金流動的話很是不便,即便是銅錢在使用過程之中也會有很大的磨損。

所以說用金屬對我們的礦產的話會造成一個非常大的一個影響,而紙幣的話不太方便流通,而且成本相對來說比較低,對於促進各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Ⅶ 戰國蘇秦有什麼貢獻

蘇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穀子門下,跟隨鬼穀子學習縱橫之術。學成後,外出遊歷多年,潦倒而歸。隨後刻苦攻讀《陰符》,一年後游說列國,被燕文公賞識,出使趙國。蘇秦到趙國後,提出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並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聯盟解散後,齊國攻打燕國,蘇秦說齊歸還燕國城池。後自燕至齊,從事反間活動,被齊國任為客卿,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死前獻策誅殺了刺客。 《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31篇,早佚。帛書《戰國縱橫家書》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見於現存傳世古籍。 主要成就
蘇秦合縱思想
合縱論是戰國時代政治軍事形勢不斷變化,特別是戰國中後期七雄紛爭導致當時「國際關系」(華夏文明圈內諸國)出現重大變化的產物。戰國早期,七雄並立,彼此旗鼓相當,相互制衡。到了戰國中期,秦國厲行變法,銳意改革,兼並巴蜀,國強地險;而六國彼此消耗,七雄並立的均勢格局自此被打破。蘇秦正是洞悉到了這一客觀現實,適時提出了以遏制秦國、維護七雄均勢為宗旨的合縱戰略。
「合縱」,即「合眾弱以攻一強」,是聯合許多弱國抵抗一個強國,以阻止強國兼並的策略。蘇秦提出合縱戰略的宗旨在於遏阻秦國勢力的進一步擴大,以免力量失衡格局進一步加劇。其相應對策則是通過六國聯盟遏制秦國,以求維持以崤函、河西為界線的東西兩個戰略區域的力量均衡。 游說藝術
說服模式
蘇秦推行合縱戰略,主張「合眾弱而攻一強」,形成了特有的游說模式:「利導法」(肯定優勢—指出危機—出謀劃策—分析利弊、以利導之),即分析厲害,擺出優勢,並指出希望與美好前景。
首先分析對方的地理條件、兵力情況、軍需物資、國力強弱、周邊關系等客觀優勢,結合君主賢能、士卒英勇等主觀因素,充分肯定其有利條件。不論對於哪個國家,都首先強調其優勢,以解除他們懼怕強秦的心理壓力。
接著指出其危機所在,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為合縱戰略做好鋪墊。然後替對方謀劃,並給出主意,設計擺脫危機的方案(合縱戰略)。
策略方法
由於蘇秦對列國的政治形勢有深入的鑽研了解,對天下政局及其變化趨勢的熟悉程度遠在各國君王之上,因此能在游說中敏捷地說服對方。

Ⅷ 蘇秦是什麼時候的人,有什麼貢獻呢

蘇秦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人.其主要貢獻,發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對抗秦國他自己也成了六國合縱長,配帶六國相印

Ⅸ 蘇秦的歷史貢獻

發展了從橫家學說,為世界外交戰略的鼻祖。

Ⅹ 蘇秦有什麼成就

蘇秦之成就:合縱六國

大約在公元前338年,商鞅在秦國被車裂之後的一段時間,蘇秦開始游說諸侯。

如果六國的合縱聯盟在15年內是有效的,就意味著15年內中國沒有大國戰爭,那麼蘇秦的歷史貢獻就很大了。

研究蘇秦過程中,我時常想蘇秦時代的中國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維持多國均衡的太極圖秩序,一個是建立金字塔大一統的秩序。如果蘇秦關於天下秩序的理想,是通過建立六國的聯盟,形成與秦國的均勢和平,以此實行一種太極圖式的和平秩序並為之奮斗,那麼,蘇秦在中國歷史上,就可能是一個偉人了。但蘇秦不是這么考慮問題的。

閱讀全文

與蘇秦貢獻及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