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阜平歷史文化

阜平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3 09:31:34

① 阜平海沿的特產和風俗

阜平特產
大棗
阜平縣現有棗樹1800萬株,其中掛果樹1000萬株,分布在阜平縣東部8個鄉鎮回136個行政村,常年產鮮答棗7萬
阜平被譽為大棗之鄉
噸。據《戰國策》記載,阜平大棗在阜平縣已有3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阜平大棗被評為中國名、特、稀、優產品,編入了《中國九十年代特稀優新產品大典》。阜平大棗的深加工產品有棗脯、棗飲料、棗酒、棗醋、棗茶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年生產總值8700多萬元。
阜平大棗曾榮獲1990年河北省林業廳「優質產品」稱號、1994年全國首屆林業名特稀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1997年河北省首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1999年昆明世界博覽會金獎、2002年樂陵全國紅棗交易會金獎、2007年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2009年5月被河北省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大棗十強縣」,同年11月被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評為「中國十大名棗」等。

阜平燒餅
阜平燒餅
阜平燒餅產自阜平。阜平燒餅有兩種:一種厚,味道純正;一種薄,酥脆可口。製作方法是把燒餅先過油炸酥,然後控干油,放入爐中烘烤,烹調方法也很特別。

② 河北阜平怎麼樣在那裡,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阜平縣位於太行山腹地冀晉交界處,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又是一塊孕育革命的紅色土地。這里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路四通八達,通信條件先進,廣播電視發展迅速,市場繁榮興旺。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不錯拉。

玩的地方有:

城南庄革命紀念館———位於阜平縣20公里處的城南庄村,整座紀念館佔地5250平方米,建於1972年,這里完整保留著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工作和生活的舊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瀑布群———在阜平縣城西南30多公里處百草坨東側,分布著九個大瀑布,一座天然形成的橋梁,被專家鑒定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瀑布群和由變質岩形成的中國最大的天生橋。
百草坨———海拔2144.5米,山高峰奇,綠草如茵,景色秀麗。這一帶景區面積十幾萬畝,全部是野生形態,素有"百草百花百種葯"之說。相傳大家所熟悉的《寶蓮燈》的故事就發生在百草坨西山腰上的遼道背村。
萬里長城龍泉關———阜平縣西約35公里處的龍泉關村,為明長城真保鎮龍泉關路路城。
城南庄溫泉———又名南溫泉,位於縣城西南27公里處的城南庄鎮後庄村溫塘自然村。溫塘的噴口是一對玲瓏剔透的大理石雕刻的獅子頭,泉水從石獅嘴中流出,春夏秋冬,流出來的水都清澈透明,恆常水溫保持在攝氏55度,被人們稱為「寶泉」、「聖水」。

③ 阜平縣的風景名勝

阜平縣景點有明朝萬曆年間修建的「古長城」, 康熙帝御馬刨出的「馬刨泉」, 石佛堂,有康熙御寢的「龍宿庵」,長萬米的活岩溶地形「金龍洞」;有慰藉先烈不朽英靈的「烈士陵」,「千人墓」, 銘刻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光輝業績的城南庄革命紀念館。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阜平縣城南20公里處的城南庄鎮。這里完整地保留著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和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舊居,是晉察冀軍區司令部在河北唯一保留完整的機關舊址,也是毛澤東進京之前唯一保留完整的居住舊址,該舊址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定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定為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分為展覽區、室外雕塑區和後山舊址區。展覽館建築面積2200平方米,廣場佔地6300平方米,中間放置自然卧石,上有毛澤東的親筆題詞「模範抗日根據地晉察冀邊區」。展廳面積1700平方米,館內運用大量珍貴的照片、文物以及先進的聲、光、電、幻影成像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晉察冀軍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所創下的業績。 雲花溪谷風景區位於阜平縣下庄鄉境內,距縣城50公里,與佛教勝地五台山相距僅30公里,與朱家營天橋瀑布風景區、靈壽五嶽寨風景區、平山駝梁風景區毗鄰,因春季山上開滿野玫瑰而得名。主峰海拔2281米,景區植被面積8萬余畝,多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各種動植物達700多種,坨頂500多畝空中草甸,坦若平川,百花爭艷,有「雞鳴聞四縣,花開兩省香」的美譽。
景區面積20餘平方公里,主要以花海、奇峰、飛瀑、深林、溫涼而著稱。 阜平縣現有棗樹1800萬株,其中掛果樹1000萬株,分布在阜平縣東部8個鄉鎮136個行政村,常年產鮮棗7萬噸。據《戰國策》記載,阜平大棗在阜平縣已有3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阜平大棗被評為中國名、特、稀、優產品,編入了《中國九十年代特稀優新產品大典》。阜平大棗的深加工產品有棗脯、棗飲料、棗酒、棗醋、棗茶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年生產總值8700多萬元。
阜平大棗曾榮獲1990年河北省林業廳「優質產品」稱號、1994年全國首屆林業名特稀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1997年河北省首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1999年昆明世界博覽會金獎、2002年樂陵全國紅棗交易會金獎、2007年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2009年5月被河北省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大棗十強縣」,同年11月被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評為「中國十大名棗」等。 1.馬老恩的餋子(饅頭), 2. 王三多的燒餅(現為東寺李家的), 3.東坑的煎餅、餄酪、扒糕, 4.西門的豆腐、涼粉, 5.李家的熏雞, 6.糕鋪(白家)的粘糕;7.城廂的餃子、王快的手擀麵、西大道的黃干糧(鍋貼餅子);10.王快(縣城)顧家的籠包;11.青沿的粽子;12.東下關的大盆肘子、土豆燒牛肉;13.吳王口的莜麵殼溇(貓耳朵); 14.砂窊的小米燜飯; 15.高阜口的紅線稻米飯 ;16.炭灰鋪的玉米糝北瓜燜飯。

④ 阜平縣在古代叫什麼地方

阜平縣,夏商時代,阜平屬冀州地域。周朝時,隸屬並州。春秋時為鮮虞國之地,戰國時系中山國的地方。
秦朝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恆山郡。漢朝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前漢屬冀州常山郡;後漢屬冀州常山國。
魏、晉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鎮州常山郡。北齊、北周時為行唐、上曲陽二縣地。
隋,唐時,為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鎮州常山郡。五代時,為行唐、曲陽二縣地。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以行唐縣之西北鏡置為北寨。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又析行唐縣二鄉屬北寨,屬河北西路真定府。
金國時,宋之北寨,金初改曰北鎮。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以北鎮並析曲陽之西北境置阜平縣。屬河北西路真定府。
元朝時,屬真定路所轄。明朝時,屬真定府所轄。清朝時,屬真定府(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為正定府)所轄。據《阜平縣志》載;清朝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因「高鼎之亂」廢縣,省入曲陽、行唐二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又復設阜平縣,當時因為縣城坍塌,曾寄治於王快鎮,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復移今治。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阜平縣隸屬直隸省范陽道,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隸屬直隸省保定道(民國三年范陽道改名保定道)。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隸屬河北省(公元1928年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

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阜平縣隸屬河北省定縣專區;一九五四年定縣專區撤銷後,為河北省保定專區區所轄。 1970年屬保定地區。
1994年12月24日,保定地區與保定市合並改稱保定市,阜平縣屬之至今未變。

⑤ 阜平縣有什麼特色小吃

1.馬老恩的餋子(饅頭);

2. 王三多的燒餅(現為東寺李家的);

3.東坑的煎餅、版餄酪、扒糕;

4.西門的豆腐權、涼粉;

5.李家的熏雞;

6.糕鋪(白家)的粘糕;

7.城廂的餃子;

8、王快的手擀麵;

9、西大道的黃干糧(鍋貼餅子);

10.王快(縣城)顧家的籠包;

11.青沿的粽子;

12.東下關的大盆肘子、土豆燒牛肉;

13.吳王口的莜麵殼溇(貓耳朵);

14.砂窊的小米燜飯;

15.高阜口的紅線稻米飯 ;

16.炭灰鋪的玉米糝北瓜燜飯。

(5)阜平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阜平縣現有棗樹1800萬株,其中掛果樹1000萬株,分布在阜平縣東部8個鄉鎮136個行政村,常年產鮮棗7萬噸。據《戰國策》記載,阜平大棗在阜平縣已有3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阜平大棗被評為中國名、特、稀、優產品,編入了《中國九十年代特稀優新產品大典》。阜平大棗的深加工產品有棗脯、棗飲料、棗酒、棗醋、棗茶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年生產總值8700多萬元。

⑥ 山西阜平縣特產是什麼

阜平大棗
阜平縣現有棗樹1800萬株,其中掛果樹1000萬株,分布在阜平縣東部8個鄉鎮136個行政村,常年產鮮棗7萬
阜平被譽為大棗之鄉
噸。據《戰國策》記載,阜平大棗在阜平縣已有3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阜平大棗被評為中國名、特、稀、優產品,編入了《中國九十年代特稀優新產品大典》。阜平大棗的深加工產品有棗脯、棗飲料、棗酒、棗醋、棗茶等八大系列30多個品種,年生產總值8700多萬元。
阜平大棗曾榮獲1990年河北省林業廳「優質產品」稱號、1994年全國首屆林業名特稀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1997年河北省首屆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1999年昆明世界博覽會金獎、2002年樂陵全國紅棗交易會金獎、2007年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金獎,2009年5月被河北省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大棗十強縣」,同年11月被中國果蔬產業品牌論壇組委會評為「中國十大名棗」等。
阜平燒餅
阜平燒餅產自阜平。阜平燒餅有兩種:一種厚,味道純正;一種薄,酥脆可口。製作方法是把燒餅先過油炸酥,然後控干油,放入爐中烘烤,烹調方法也很特別。

地方小吃
1.馬老恩的餋子(饅頭), 2. 王三多的燒餅(現為東寺李家的), 3.東坑的煎餅、餄酪、扒糕, 4.西門的豆腐、涼粉, 5.李家的熏雞, 6.糕鋪(白家)的粘糕;7.城廂的餃子、王快的手擀麵、西大道的黃干糧(鍋貼餅子);10.王快(縣城)顧家的籠包;11.青沿的粽子;12.東下關的大盆肘子、土豆燒牛肉;13.吳王口的莜麵殼溇(貓耳朵); 14.砂窊的小米燜飯; 15.高阜口的紅線稻米飯 ;16.炭灰鋪的玉米糝北瓜燜飯。

⑦ 阜平歷史上的王快鎮情況介紹

元朝時,屬真定路所轄。明朝時,屬真定府所轄。清朝時,屬真定府(雍正元年專-公元1723年真定府改名屬為正定府)所轄。據《阜平縣志》載;清朝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因「高鼎之亂」廢縣,省入曲陽、行唐二縣。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又復設阜平縣,當時因為縣城坍塌,曾寄治於王快鎮,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復移今治。

據《河北省縣名考原》雲:「境內多山,治所適當平坦,縣或以此名」,阜為「興旺昌盛」之意。夏商時代,阜平屬冀州地域。周朝時,隸屬並州。春秋時為鮮虞國之地,戰國時系中山國的地方。秦朝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恆山郡。漢朝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前漢屬冀州常山郡;後漢屬冀州常山國。魏、晉時,為南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鎮州常山郡。北齊、北周時為行唐、上曲陽二縣地。隋,唐時,為行唐、上曲陽二縣地,屬鎮州常山郡。五代時,為行唐、曲陽二縣地。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以行唐縣之西北鏡置為北寨。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又析行唐縣二鄉屬北寨,屬河北西路真定府。金國時,宋之北寨,金初改曰北鎮。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以北鎮並析曲陽之西北境置阜平縣。屬河北西路真定府。

⑧ 阜平縣是什麼土層

天桂山景區 石家莊抱犢寨景區 庄蒼岩山景區
正定隆興寺 石家莊天山海世界 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
水上公園 正定榮國府 趙州橋
正定府大菩薩 定州塔

天桂山景區

天桂山景區位於石家莊市平山縣境內,距離石家莊市區約 90 公里,是國家 4A 級旅遊景區,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有青龍道觀雄踞於山間,是我國著名的道教勝地,因此,天桂山又被人們稱為「北五當」。
天桂山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區內奇峰競立、洞泉遍布、雲霧環繞,景色秀美,頗有廣西桂林之韻,因此,又被人們稱為「北方桂林」,天桂山的石林可謂北方奇觀,位於主峰頂部,海拔在 1000 米以山,造型多樣,形態逼真,有游龍、仙蛙、象陣、雲屏、瑤台等。
天桂山景區分為青龍觀中心景區和玄武峰、望海峰、銀河洞等八個景區,其中的青龍觀原是為明朝皇帝崇禎建造的避難行宮,但崇禎皇帝後來弔死煤山,建造行宮的太監就在此出家為道,把行宮改成了道觀,此景區內有真武殿、玉皇殿、蒼岩宮、魁星閣等古建築 30 余處,均建於絕崖斷壁之上,布局精美;天桂山景區中還有一項人文景觀被列入世界吉尼斯大全中,即 1997 年迎香港回歸時在天柱山風景區懸崖上雕刻的 97.7 米高、 49 米寬天下第一的「歸」字,氣勢恢宏。
天桂山上曾有「白毛仙姑」的故事流傳,後經延安魯藝人挖掘,將其創作成了歌劇《白毛女》,後成為了解放區的文藝標志,電影《白毛女》就在天桂山景區內拍攝,景區內還有白毛女洞、白毛女藝術陳列館等景觀,其中白毛女藝術陳列館由黃家大院、楊白勞故居、大春故居、陳列館及楊各庄村五部分組成。
交通從石家莊客運北站每天有三趟( 06:30 、 12:55 、 14:30 )開往天桂山景區的班車,車程約為 3 小時。
內部交通天桂山景區內有上、下的索道,收費價格為 35 元 / 人 / 雙程, 20 元 / 人單程, 1.1 米以下兒童免費。
最佳旅遊時間天桂山景區的主要旅遊活動集中在 3 月、 5 月、 9 月,主要有桃花節、奶奶廟會、天桂山旅遊節、紅葉節、道教法事活動、登山節等。
飲食天桂山景區的特色菜主要是農家風味小吃和野菜、野味等。
住宿天桂山景區內有天苑山莊和多家家庭旅館可為遊客提供住宿服務,有標准間、二人間、三人間、四人間等之分。
門票 30 元 / 人

石家莊抱犢寨景區

抱犢寨位於石家莊市西的鹿泉市城西,距離石家莊市 16 公里,原名「萆山」,因在後魏時期「民有匿此山中抱犢而死」,故得名「抱犢山」,再後來,金國將領曾在此山上建寨屯兵,因此得名抱犢寨,號稱「天下奇寨」,有「抱犢福地」之譽。
抱犢寨東面是河北平原,西接太行群巒,一峰突崛平川之上,四壁皆為懸崖絕壁,只有南北山路可通山頂,地勢奇險,易守難攻,曾是漢淮陰侯韓信「背水一戰」的古戰場;夕陽中遠望抱犢寨,猶如巨佛仰卧、眉目清晰,著名道人張三豐曾涉足此地,留下一脈道教,傳承不息。
抱犢寨的山頂平坦異常,為良田沃土,面積達六百多畝,土層厚約 60 余米,風光秀麗 , 古?眾多,有金闕宮、羅漢寺、九龍壁、天堂街、仙人洞、天門洞、韓信祠、長城等。
抱犢寨有著豐富的文化積淀,佛道並存,至今仍留有多處佛教造像,更有多處古代文人的題詩、碑刻,著名便有元代詩人元好問的《萆山》和清代詩人王士祿的《獲鹿道中望抱犢》,另外,還有許多關於古人祈雨、觀日、游覽、宴飲等方面的題記。
交通在石家莊市西郊乘坐 205 路公交車可直達。
門票 30 元 / 人

庄蒼岩山景區

蒼岩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石家莊市井陘縣境內,距離石家莊市約 70 公里,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地,歷史文化名山,位列石家莊十景之首。
蒼岩山是太行山東麓的余脈,素有「太行奇峰惟蒼岩」的美譽,自然風光十分優美,山間危崖絕壁、峻嶺逶迤,林間柏木聳天、澗水清秀,亭台樓閣,遍布山間,有的跨崖臨淵,十分雄險,有的掩於密林,幽靜異常。
踏進蒼岩山風景名勝區的山門,移步換景,先有「書院午蔭」映入眼中,沿路有「碧澗靈檀」立於兩旁,繼續前行,便是青天一線,有「懸蹬梯雲」之景,游歷山中,可賞盡「蒼岩十六景」,有「岩關鎖翠」、「風泉漱玉」、「峭壁嵌珠」「絕獻回欄」、「尚書古碣」、「橋殿飛虹」、「空谷鳥鳴」、「山腰綺柏」、「法危台」、「爐蜂夕照」、「竅開別天」、「陰崖石乳」、「虛閣藏幽」等。
蒼岩山風景名勝區內廟宇建築非常奇特,謂之山中一絕,除有我國三大懸空寺之一的橋樓殿外,還有觀音古道場福慶寺、隋煬帝長女南陽公主削發為尼的公主祠,以及蒼勁樓、卧佛寺、龍岩寺、石古寺等山中建築。
蒼岩山風景名勝區曾是著名導演李安執導的《卧虎藏龍》拍攝地,這一影片曾榮獲第 73 屆奧斯卡的四項大獎。
交通客運站有到景區的巴士
門票 35 元 / 人
最佳旅遊時間蒼岩山風景名勝區內夏季景色優美,氣候宜人,是最佳的出遊時機。

正定隆興寺

正定隆興寺位於距離石家莊 15 公里的正定縣城內,始建於隋朝,時稱「龍藏寺」,唐朝改名為「龍興寺」,至宋朝時落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之後歷經多次修葺,直至清朝康熙年間,形成了東、中、西三路並舉的建築格局,規制日益完善,達到鼎盛時期,康熙五十二年( 1713 年)賜名為「隆興寺」。
正定隆興寺現有面積為 85200 平方米,坐北面南,建國後,多次撥款修葺,仍按三路建制,正門(南門)外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寺內建築主要有天王殿、天覺六師殿(遺址)、摩尼殿、牌樓門戒壇、慈氏閣、轉輪藏閣、康熙乾隆二御碑亭、大悲閣、御書樓和集慶閣、彌陀殿、龍泵牛亭,以及從崇因寺前來的毗盧殿等,其中天王殿、摩尼殿、轉輪藏閣、慈氏閣是寺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宋代結構風格的殿宇,尤以摩尼殿的價值最高,摩尼殿建於 1.2 米的台基之上,為重檐歇山頂式,面寬和進深均為七間,平面布局為十字形,外觀重疊雄偉,古勁庄嚴。
隆興寺大悲閣內的銅鑄千手觀音,被稱為「正定大菩薩」,與滄州獅子、定州塔、趙州大石橋並稱為「河北四寶」,是我國現存最高大的古代銅鑄佛教造像,高 21.3 米, 42 臂,始鑄於北宋開寶四年( 971 年),由下至上,分為七段鑄造而成;在毗盧殿內安奉著銅鑄的毗盧佛像,鑄於明朝,造型奇特,設計精巧,蓮座上刻有大小佛像 1072 尊,被稱為「千佛墩」,形成了「千佛繞毗盧」的奇妙格局,為海內孤品。
隆興寺內還藏有四十餘通古碑,以隋朝時期的龍藏寺碑最為著名,有「隋碑第一」之稱,其碑文書體在我國書法史上佔有非常主要的地位,是魏碑往唐碑過渡時期的代表作,結構樸拙,楷中留隸,方正有致。
交通可從石家莊市坐 201 路公交車到正定縣汽車站,然後換乘正定縣公交車或計程車前往隆興寺,也可直接從石家莊市包車(計程車)前往,距離較近,僅有 15 公里左右。
門票 40 元 / 人
開放時間 09 00 到 16 00

石家莊天山海世界

石家莊天山海世界位於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長江大道與天山大街交匯處、天山大街 116 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室內恆溫水上娛樂場所,於 1999 年 9 月建成並正式外營業, 2002 年時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 4A 級旅遊景點。
天山海世界佔地 60 余畝,一期總建築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是集戲水、健身、休閑、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大型娛樂場所,設有漂流河、造浪池、滑道等娛樂健身設施,以水為主體,建築風格採用中西結合,莊重典雅。
天山海世界的戲水大廳分兒童戲水區、成人戲水區、按摩區、造浪區和漂流河等幾部分,採用 24 小時不間斷迴圈水消毒,水的純凈度達到國際標准,遊客可以放心戲水而不必有所擔心,即可搏擊海浪,也可進行峽谷漂流,有驚無險,其樂融融;另外,在天山海世界中還有一座具有陽光海岸特色的大酒店,豪華瑰麗,可讓遊客在戲水之餘充分享受星級服務。
天山海世界內四季恆溫(水溫 28 度、室溫 30 度)、氣氛典雅,非常具有亞熱帶自然風情,可以讓久居北方的人們在一年四季中都能得到江南水鄉般的享受

⑨ 保定的歷史文化

歷史

一、先秦時期

周赦王二十年(前295年),燕昭王在今市中心東五里建廣養城。因為幾條小河交匯,這片土地水草豐美,被燕昭王選來做牧戰馬之城,並沒有普通居民,又稱為空城。是為保定市區最早的城池。

二、漢晉隋唐

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在今市中心東北約五里建樂鄉城,置樂鄉縣,屬信都國,保定始設縣;又有樊輿縣、樊輿候國,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子樊輿侯劉修的分封地;新莽改稱樂丘,東漢廢。

西晉重置,屬高陽國;北魏新置清苑縣,與樂鄉縣同屬高陽郡;北齊清苑、樂鄉均廢入永寧,後改永寧為樂鄉;隋改樂鄉縣為清苑縣,屬河間郡;唐屬河北道莫州。

三、宋金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保定為宋朝皇帝祖籍,宋祖陵所在地,改清苑縣為保塞縣,置保塞軍。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析易州滿城縣南境入保塞縣,並升保塞軍為保州。

淳化三年(992年),呼延贊、李繼宣先後知保州,築城關、葺營舍,疏浚一畝泉河與雞距泉水匯合流入保州城關。宋真宗趙恆曾在聖旨中說:「保州保塞縣豐歸鄉東安村,乃宣祖之舊里也。」

金天會七年(1129年)於保州設順天軍節度使。大定十六年(1176年)復保塞縣為清苑縣。貞祐元年(1213年)十二月,蒙古軍攻陷保州城,屠城,城廢。次年(1214年),保州移治滿城。

四、元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降蒙金將張柔由滿城移駐保州(今保定址),令賈輔、毛正卿、苑德重建保州城。元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保州為順天路。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易名保定路,轄七州(含十二縣)、八縣,共二十縣。十七年(1280年)置官領保定織染局。

五、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保定路改保定府。永樂元年(1403年)改北平行都司為大寧都司,移駐保定。明初年,設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制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正德十年(1515年)設保定巡撫。嘉靖十年(1531年)建二程書院(院址今西大街路北),後改稱金台書院。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在府治西北建上谷書院。四十四年(1616年),在城東南角建清真寺。

崇禎十一年,保定總督從薊遼總督中析出,其獨立總督保定、山東、天津、登萊四巡撫之地[3]。

六、清

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由正定移駐保定,保定始為直隸省會。雍正二年(1724年)改直隸巡撫為直隸總督。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蓮池書院(今古蓮花池)。同治九年(1870年)李鴻章任直隸總督,於城內西南角建淮軍公所。

光緒元年(1875年)九月,天津至保定的電報線路完工。光緒十一年(1885年)基督教會在址舫頭東建基督教堂。光緒十五年(1889年)架設保定至西安的電報線路。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建盧漢鐵路盧保段,次年一月通車。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保定創辦電話。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盧漢鐵路保(定)正(定)段通車。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建慈禧行宮,慈禧挾光緒帝來保駐蹕三日。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建保定育德中學。該校曾為河北省同盟會機關駐地。同年,以蓮池書院藏書樓為基礎,建直隸省圖書館。

七、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成立初期為直隸省省會。1913年,廢保定府留清苑縣,省會遷至天津,清苑縣仍為范陽道治所。1914年范陽道改為保定道。1925年於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設保定自治市。

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廢保定道。隨即保定自治市亦被廢除。1935年,河北省會由天津遷回清苑。1937年9月,清苑縣城被日軍佔領。

1945年日本投降後,建立保定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6年6月,河北省會由北平遷至清苑。1947年11月,河北省會又遷回北平。

1948年11月,解放軍進駐,建立保定市,為冀中行政公署駐地。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在保定市成立。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1日設立地級保定市和保定專區。以原清苑縣城(今保定市蓮池區)為保定市區域,清苑縣政府遷至南大冉。1954年9月改稱河北省政府改稱河北省人民委員會。

1958年4月28日,保定市降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保定遷至天津。

1960年5月3日,保定市第二次升為地級市,由河北省直轄,設路東區、路西區、清苑區、滿城區、完縣區。1961年5月23日,保定市再次降格為縣級市,劃歸保定專區,並路東、路西區為市區,清苑、滿城、完縣撤區設縣。1961年7月,設立新市區,1962年9月,設北市區和南市區。

1966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員會由天津遷回保定,保定再次成為新中國河北省省會。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1968年8月,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第三次升為地級市,並改由省直轄,並將滿城縣劃歸保定市。1986年5月,清苑縣劃歸保定市。1994年12月,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並,組建新的地級保定市。

2014年,河北省《關於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意見》將保定定位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醫療養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務區。」為此保定規劃1149平方公里承接北京功能疏解。

2015年5月8日,經國務院批准,新市區更名為競秀區;北市區和南市區合並為蓮池區;滿城縣、清苑縣、徐水縣,撤縣設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以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縣、安新縣、容城縣及周邊區域,成立河北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

簡介

保定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北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臨北京市、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滄州市,南鄰石家莊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處華北平原北部,太行山東麓,地勢西高東低。

拒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東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總面積2.22萬平方公里,人口1,155.24萬,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級市。保定曾先後為清代直隸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會,素稱首都「南大門」,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9)阜平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一、地理

保定位於中國河北省中西部,在太行山脈東麓。北鄰首都北京,南鄰石家莊市,西鄰山西省,東鄰廊坊市。地理座標介於東經113°40'~116°20',北緯38°10'~40°00'之間。以平原為主。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氣溫12.0℃。

境內地形分為山區(含中山區、地山區和丘陵地區)、平原與窪淀區。山區約占總面積的49.68%,最高山為阜平縣歪頭山,海拔2286米,此為駝梁山,海拔2281米。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7%,窪淀區約佔3.23%。

二、人口民族

1、人口

2016年末,保定市常住人口1042.5萬人,比上年增加7.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11.2萬人,城鎮化率49.03%,比上年提高2.38個百分點。出生率12.18‰,死亡率5.79‰,自然增長率6.39‰。

2、民族

保定市境內主要民族為漢族,人口比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蒙古族等。

三、社會事業

1、文化藝術

2016年,保定全市公共圖書館22座,總藏書量199.2萬冊;博物館、紀念館21座;文化館23座;鄉鎮(街道)文化站268個。全市公共文化設施5839個。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3%,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98.6%。

2、教育事業

保定在歷史上宋有州學、明有府學。 清代蓮池書院提倡新學,開創了中國教育改革史上的先河,為晚清時代培育了大批政治、軍事、法律、外交、工程、文、史、哲學等方面的人才。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保定軍校)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規陸軍軍校,推動了中國軍事教育與軍隊的近代化進程,是中國近代軍事人才的培養基地。

2016年,保定市中等職業教育學校72所,專任教師6426人,在校學生6.7萬人。普通中學419所,專任教師3.8萬人,在校學生50.5萬人。

小學1884所,專任教師4.3萬人,在校學生87.9萬人。幼兒園2428所,在園兒童36.5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78.2%。

閱讀全文

與阜平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