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概括清朝文化的時代特點
漢族和少數民族的文化交流。
順治帝為了吸取歷史上的治國經驗,發內奮閱讀漢文容書籍,深受漢文化熏陶,對於儒家「文教治天下」的道理有深刻的領悟。康熙帝更是注重對漢文化的學習,他請經筵講官(為皇帝講經史之官)講解四書五經,還背誦儒家經典,編纂漢文書籍。
滿族文化對漢族的影響也很大,集中表現在語言、服飾等方面。清初東北漢語方言在形成過程中大量吸收滿語詞彙,如「妞兒」「爸爸」等。清代漢族服飾既保留了寬衣大袖的傳統形制,又吸收了滿族的服裝樣式。
(1)概括清朝歷史發展的特點擴展閱讀:
在漢人的影響下,東北地區有的鄂倫春人開始學習漢語並從事農業生產。一些鄂倫春、鄂溫克青年被徵召當兵,到全國各地作戰,和漢族文化有了更廣泛的接觸,受到的影響也更深。一部分錫伯族士兵被調往京師和新疆,他們的住宅建設、喜慶節日,逐漸有了漢族的特點。
西北地區哈密、阿克蘇、葉爾羌等地的維吾爾族人,通過漢族商人開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回族已經使用漢字,許多回族學者對儒家經典非常熟悉,在文藝和學術上很有造詣。土族和漢族雜居,有的和漢族聯姻結社,不再講土語而說漢語
㈡ 清朝歷史簡介 100字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佔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鴉片戰爭後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開啟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使得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清朝後期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遜位,隆裕太後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2)概括清朝歷史發展的特點擴展閱讀:
發展政策
清朝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由於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較發達。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清朝商業發達,分成十大商幫。其中晉商、徽商支配中國的金融業,閩商、潮商掌握海外貿易。清朝曾實施海禁政策,直到佔領台灣後,沿海貿易才稍為活絡,貨幣方面采銀銅雙本位制。
參考資料:網路-清朝
㈢ 明清時期歷史特點
明清時期(1368年—1840年)是我國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和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時期
明清時期的文化,具有新的時代特徵。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使思想領域出現了反對君主專 制、追求民主的思想家和著作。明清文學以小說和戲劇為主流,也反映了鮮明的時代特色。我國的傳統科技仍 然走在世界前列,集大成的科技巨著相繼問世,但近代科學始終未在中國誕生。繪畫、書法藝術成就突出,至 今對我國書畫界有很大影響。
明清時期的歷史特點可概括為:(1)實現了中國古代的第三次大一統,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2) 君主專制統治空前強化,並達於頂峰;(3)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緩慢發展;(4)從對外開放走向閉關自守;(5)反 封建民主思想的產生和傳統科技依然處於世界前列。
http://www.hcxx.sde.net/%BD%CC%D3%FD%C2%DB%CE%C4%BC%AF/%D1%A7%BF%C6%BD%CC%D3%FD/%C0%FA%CA%B7/%CC%B8%CC%B8%D6%D0%B9%FA%B9%C5%B4%FA%CA%B7%B5%C4%D5%FB%CC%E5%D6%AA%CA%B6%BD%E1%B9%B9_825.html
㈣ 找一篇能概括清朝的歷史的文章
清朝(公元1636年~1911年[1],一說1616年建立[2][3],1644年起為全國性政權),又稱大清、大清王朝、大清帝國,簡稱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並統治中國全境的封建王朝。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後金天命元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清軍入關,入主中原,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
清朝最初建都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1621年遷都遼陽,1625年遷都沈陽(改稱「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以盛京為陪都。
清朝鼎盛時領土達1300萬平方公里。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台灣及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等,南至南海諸島。
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宣告成立。同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共歷經十二帝,統治全國268年。
[編輯本段]清朝歷史
五世達賴朝見順治帝清朝是由中國滿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全國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時達到四億以上。清朝開疆拓土,鼎盛時領土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而實際控制面積為中國歷代最大。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史稱「康乾盛世」。於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後期,已達到三億左右。康熙年間,統一了台灣,並與俄國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段邊界;乾隆中葉,平定準噶爾、回部,統一了新疆。這不僅一舉解決了中國歷史上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曠日持久的沖突,而具採取了一系列政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文化和交通,鞏固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力和凝聚力。在文化上,康乾時期編纂了幾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對清理和總結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清朝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後期的君權有一定的鬆懈,而清朝又把封建專制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惡政,極大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重農抑商,制約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製造了多起文字獄,加強對文人思想控制,導致思想上「萬馬齊喑」;在編撰古籍時又大肆銷毀古籍。剃發易服,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漢族的文化傳統;給旗人寄養的特權,使其迅速腐化。統治者輕視科技和閉關鎖國,導致中國的科技極大落後西方。1840年後帝國主義的入侵,使清廷與侵略者分別締結了大量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中國的主權受到嚴重損害,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人民負擔更為沉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清朝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1616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1625年遷都沈陽,改稱盛京。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稱帝且改國號為大清,改族名為滿洲。1644年,統治中原的明朝被李自成所滅,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打敗李自成的大順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清朝從此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的統治者。入關後20年時間里,清朝先後滅亡大順、大西和南明等政權,基本統一全國。
至康熙帝,平三藩,平台灣,清朝統一全國。歷經雍正帝、乾隆帝,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經濟和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康乾盛世。但此後清朝漸漸落入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起—鼎盛—衰落」宿命。鴉片戰爭爆發後,列強紛紛以武力逼中國開放市場,並簽訂了割地賠款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其後的太平天國運動更是大大損耗了清朝國力。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庚子賠款後清朝已無力再振。由於內憂外患,清朝後期康有為為首的改良主義在光緒帝支持下進行資產階級政治改革,即維新變法,希望中國能走上君主立憲的的近代化道路。但是遭到了滿族守舊派的強烈反對,維新變法失敗。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末代皇帝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退位,清朝正式滅亡。
後金時期
清太祖努爾哈赤女真族是滿族的前身。源自2000多年前「肅慎」, 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靺鞨」,一度建立渤海國。遼金時期稱「女真」,遼書中也作「女真」。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的。元朝以來,女真族一直居住東北地區。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明朝在東北設立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作為管理機構,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努爾哈赤六世祖,後被追封為肇祖原皇帝)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沖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
1583年,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襲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並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了女真各部。他還築城池、設大臣、定法律、理訴訟、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戰爭和生產活動,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鞏固了努爾哈赤的統治地位。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自立為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公開反叛明朝政府。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誓師伐明,舉國震驚。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慘敗,幾年間喪失遼東七十餘城。
1621年,努爾哈赤攻佔遼陽、沈陽,遷都於遼陽。1625春,努爾哈赤不顧貝勒諸臣異議,決定遷都沈陽。當年農歷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後,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驛,翌日抵沈陽。從此沈陽成為後金政權的統治中心。不過,努爾哈赤在1626年的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第八子皇太極繼位。他繼續對明朝展開攻勢,並聯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
大清入關
1635年,清太宗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清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極稱帝且改「金」國號為「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號為崇德。
1640年,明清松錦之戰爆發,1642年洪承疇在松山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松錦之戰標志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明朝崇禎帝在農民軍的攻城炮聲中自殺於皇城後的景山。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清攝政王多爾袞指揮八旗勁旅,兼程入關,以吳三桂為前導,擊敗大順農民軍,進佔北京。同年清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已是全中國的君主。
接著,清軍南下剿殺農民軍,北方的地主、官僚紛紛迎降,勾結清軍,鎮壓農民軍。與此同時,在南方,一些明朝遺臣擁立皇族建立幾個小朝廷,史稱南明(弘光、隆武、紹武、永曆)。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清朝於1645年滅大順、南明弘光;1646年滅大西、南明隆武、南明紹武;1662年滅南明永曆;1664年消滅大順殘余勢力。清朝入關後歷經20多年的戰爭,基本統一全國。
李自成死後,余部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明抗清。1647年大敗清軍於全州,次年幾乎收復湖南全境。江西金聲桓和在廣州李成棟先後反正,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斗爭的高潮。但永曆政權不能團結對敵,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犧牲。1652年,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抗清斗爭再次出現高潮。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降清後,雲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入雲南,1662年南明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
清軍進軍江南的過程中,無惡不作,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特別是剃發令強制執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清廷殘酷鎮壓,在揚州、嘉定、江陰等地進行了大肆屠城,史稱「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此後清軍各地「剃發易服」,造成人口驟減,發生西南地區民生蕭條、萬里無人的景象。1659年,清軍佔領西南地區。並遷移湖廣人口填川,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視為歷史上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
明延平王鄭成功在1661年收復了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台灣。永曆帝被害後,鄭成功之子鄭經繼續使用南明永曆年號,尊前明寧靖王朱術桂為監國。1683年,清朝統一台灣,1684年設立台灣府。
康熙朝
一代聖君康熙康熙帝8歲即位,在位期間,擒鰲拜,平定三藩之亂,平定台灣鄭氏政權,平定漠西蒙古准噶爾叛亂,與沙俄簽訂《尼布楚條約》,編纂《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字典》。
一代聖君康熙帝鞏固和加強了祖國的統一。對內平定了三藩之亂;降服了控制台灣的鄭成功孫子鄭克塽,設立台灣府,使中國重新歸於統一;1685年,他派兵驅逐了盤踞在黑龍江流域雅克薩的沙俄侵略者,遏制了沙俄對華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與沙俄代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平定了回疆、准噶爾等反動貴族的叛亂;自康熙時期至十九世紀中期,中國在北起外興安嶺,南至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高原,東抵鄂霍次克海、庫頁島和台灣廣大而神聖的領土內,實現鞏固了全國的統一,加強了中央集權,成為當時世界上強大的國家。
康熙帝注意恢復和發展生產,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措施。鼓勵墾荒,從1671年起,陸續放寬墾荒起科年限,並規定墾荒有成績,據開墾多少,給予不同官職,這促進了墾荒的積極性,到康熙末年,全國荒地基本上得到開辟。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以後永遠停止圈地,並規定所圈土地應退還給農民。1685年,康熙又規定民間新墾田畝,「自後永不許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旗主的經濟擴張,有利於自耕農民。康熙還下令將明朝藩王的莊田改為「更名田」。
康熙皇帝適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進行一系列統一戰爭,使局勢趨向穩定,清政府大為鞏固,又通過一系列的文治,促進了經濟、文化的發展,使中國人民過上了112年的和平生活。
康熙中期以後,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至乾隆年間,江寧、蘇州、杭州、佛山、廣州等地的絲織業都很發達。江南的棉織業、景德鎮的瓷器都達到了歷史高峰。至18世紀中葉,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雍正朝
雍正帝盛年登基。他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改革,可謂大刀闊斧,快刀斬麻。心狠手辣,大興文字獄。
整頓吏治:嚴厲打擊貪污受賄,重視財政審計。
火耗歸公:杜絕貪污。
攤丁入畝:基本放棄對農民的控制,減輕農民負擔,有利於人口統計和人口增長。
改土歸流: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鞏固了西南邊防。
廢除賤籍:緩和階級矛盾。雍正廢除了賤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監察御史年熙上書請除豁山西、陝西樂戶的賤籍。山西、陝西樂戶的祖先,是明朝永樂永樂帝登基後,加害建文忠臣本人外,還將他們的妻女罰入教坊司,充當官妓,世代相傳,久習賤業。年羹堯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說她們是忠義之士的後代,沉淪至此,無由自新,請求雍正帝開豁她們的賤籍,准許她們改業從良。雍正帝看到奏摺後,很是贊同,於元年(1723年)四月發出第一道"豁賤為良"的諭旨。雍正帝在下令開豁樂戶賤籍的同時,又令各省檢查,如發現本地也存在類似樂戶的賤民,也准許他們出賤為良。
密折制度:加強對官員監督。
雍正在位13年,對許多的事情做了重大的改革,特別是對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所以說雍正是「康雍乾」三代承上啟下的作用。
乾隆朝
乾隆帝執政60年,雖好大喜功,但客觀來說也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民族有一定的貢獻。他編纂《四庫全書》,保存了我國許多的珍貴史籍典藏,但也對其中不少書籍大肆進行篡改。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很多珍貴材料就此喪失。
乾隆帝酷愛漢文,勤於寫詩,留下了約42613首各體詩作。一個少數民族的帝王對漢文化如此酷愛,對漢文化有一定積極意義的推動作用。但由於清朝的文字獄,詩選的編選者不敢收錄、評價當朝皇帝的詩,而原著(《御制詩集》)又卷帙浩繁,所以乾隆的詩沒有流傳開來,大部分是帝王體打油詩。
乾隆六下江南,並仿製江南園林廣修園林,勞民傷財,造成國庫空虛。對待民族分裂問題上, 乾隆帝粉碎了新疆地區大小和卓的武裝暴亂,滅絕准噶爾統一了整個新疆並制度化管理。打退了廓爾喀對西藏的進犯。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頒行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這一章程,是我們對西藏行使主權的重要歷史文獻證明。
在「康乾盛世」時,社會經濟發展非常快。首先是耕地面積迅速增加,至雍正時方達到九億多畝,恢復並超過了明朝萬曆時期。加上農業技術的發展,單位面積產量的提高,使全國糧食總產量大大增加。「康乾盛世」把中國封建經濟推到高峰。中國的人口在「康乾盛世」時突破了一億大關。
近代時期
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後清朝從乾隆末年開始有衰落的現象,政治日漸腐敗。嘉慶帝和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國家民變迭起如嘉慶年間的天理教和白蓮教起義。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更是將清朝實力消耗不少。19世紀上半葉,英國開始大量向中國販售鴉片導致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鴉片戰爭失敗後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咸豐帝即位後西方列強開始入侵清朝,迫使清政府與其締結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包括因亞羅號事件和西林教案造成第二次鴉片戰爭輸掉而簽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等。根據這些條約,清政府被迫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清廷的威信一落千丈,同時中國也自此逐步淪為半殖民地,主權受到嚴重損害。由於人民的負擔逐年加重,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反抗運動,其中規模最大的是1851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甚至一度對清朝的統治構成了嚴重挑戰。
為挽救自身命運並增強國力,清政府內部部分漢族有識之士遂展開了維新運動,試圖革新圖強,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自18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全國各地開始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開設礦業、工廠,建設鐵路、架設電報網,修建新式學校、培訓技術人才;同時也成立了新的軍事工業,逐步改進清軍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方法。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後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朝在文武齊心合力之下,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太平軍、平定捻軍之亂,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至18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晚清統治者慈禧高;在1884年至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的一系列戰役中,清軍和法軍互有勝負。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並建成了近代海軍艦隊--北洋水師。
洋務運動雖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由於時人多數未明當代的國際形勢,少數人的急迫性並無法改變多數官僚的舊思維,清朝的維新運動最終未達日本明治維新般的成效,結果導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並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隨後,由光緒帝與梁啟超和康有為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慈禧太後和保守派的反對,而軟禁了光緒帝,變法因此失敗,因為只有103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維新」。
清朝初期,通過剃發易服和文字獄來抑止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清朝統治者對內:採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製造文字獄,壓制漢族進步思想。對外:實行海禁,閉關鎖國,輕視外國先進思想和技術。這些政策維護了清朝的疆域擴張和社會穩定,但卻導致了其統治時期內此起彼伏的民族問題,和末期的國家極度貧弱。
19世紀末在西方列強不斷的侵略下,中國國內的排外情緒開始高漲,引發了義和團等民間團體的排外運動,為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提供了借口。1901年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慈禧太後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開始推行「新政」,進行了包括建立新軍、廢除科舉在內的一系列改革。不久,中國發生了立憲與革命的改革路線之爭,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政府也承諾並實行立憲,並於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了代議會。不過,1911年5月組成的「責任內閣」中的大多數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結果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這次改革的根本問題是皇族遲遲不肯讓世俗精英分享權力,拖到辛亥年已經為時過晚,但這畢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
同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省隨後紛紛宣布獨立,清朝的統治開始走向瓦解。清政府任命北洋新軍統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成立內閣並統領清軍。但他一方面以武力壓迫革命軍(陽夏戰爭),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清帝於1912年退位,並在退位詔書中宣布「即由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標志著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君主制的正式結束。在1917年張勛又曾復辟清朝,但只持續了12天。
[編輯本段]政治制度
乾清宮 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在女真牛錄制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政治權力集中於王公貴族,重大決策由貴族共同討論決定,是為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後皇太極於天聰五年(公元1631年)仿明朝制度設立六部,試圖逐漸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皇帝試圖實行中央集權的努力主要集中於清朝前期。
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順治皇帝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由自己親自掌握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時加強上三旗的實力,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所削弱。
清朝設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長官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以前尚書均由滿人擔任,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規定尚書及侍郎滿、漢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都察院。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康熙皇帝設立南書房,起初是康熙帝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因在乾清宮西南角特辟房舍故名南書房。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清軍在西北與准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雍正皇帝始設軍機房,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乾隆皇帝即位後服孝,安排數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製,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廢止。
清前期清軍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二種。八旗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旗設都統(固山額真),由中央八朴詡統衙門掌握,地方督撫無權征調。綠營兵,主要是清軍入關後收編的明朝降軍和各省改編的隊伍,用綠色軍旗,故稱綠旗兵或綠營兵。兵種有馬兵、步兵和水師。在各省者,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所統轄。清朝中葉以後,又有漢族地主自募自練的團練鄉勇。後因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由於八旗和綠營漸染城市習氣,不習武事,逐漸喪失了戰鬥力,在鎮壓太平軍時屢敗,於是南北各地地主團練武裝迅速發展,曾國藩的湘軍便應運而生了。還有象李鴻章組織的淮軍,左宗棠組織的楚軍等,這些地主團練武裝後改編為練軍與防軍。光緒中葉後,因甲午戰爭慘敗,防、練軍均又改為次要的巡防隊,由袁世凱編練新軍,作為主要國防力量。
[編輯本段]民族政策
蒙古政策
清政府對內蒙古地區實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聯姻來籠絡蒙古各部首領,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領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實行分而治之的「扎薩克制」,亦即盟旗制度。
按照這種制度,原蒙古各部稱為盟,是內蒙古地區最基本的行政單位,旗設旗長,即「札薩克」,為世襲之職位。旗下設佐、什,受旗長管制。若干相鄰的旗為一盟,盟有盟長,由中央直接任命,多選旗長中勢力大、威望高、與中央關系親密者任之。盟為監察區,不屬行政單位。當時主要有哲里木、昭烏達、錫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對中央負責,受中央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內蒙古地區設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和綏遠副將軍,率軍駐防要地,以加強軍事控制。但各都統、將軍不幹涉行政事務。
清王朝統一了蒙古各部後,對蒙古的統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為朔方邊患的勢力,又要籠絡其奴隸主們統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為清政府統治全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和清帝國北部疆域不設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廣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維護了蒙古地區安定局面。
西藏政策
清朝對西藏管轄的三大有力舉措是冊封制度、駐藏大臣和金瓶掣簽制度。
冊封制度
清朝初年,五世達賴來京朝賀,順治帝隆重接待並正式賜予他「達賴喇嘛」的封號;後來,康熙帝又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並賜以冊印;從此,「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稱號正式固定下來,以後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成為定製。
設駐藏大臣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駐藏大臣,辦理西藏事務;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駐藏大臣的設置,標志著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的加強。
金瓶掣簽制度
加強了清朝中央政府對達賴、班禪轉世的監督和任授權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體制,確立系統治藏法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制度一直延續至今。
乾隆年間。清政府陸續頒布《西藏善後章程》和《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確定了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處理政務的平等地位,鞏固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統治。
清政府振興西藏經濟的措施有改革烏拉、租賦、錢法、貿易制度;活躍民族貿易;創報、興學、發展農牧工礦業和加強交通、郵電事業的開發等。
漢族政策
文字獄
清朝文字獄的興起旨在震懾反清勢力,維護清政府封建統治,其特徵是:罪狀由權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起,證據也由權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成。一個單字或一個句子一旦被認為誹謗元首或諷刺政府,即構成刑責。清朝歷史中,順治、康熙時期的「文字獄」還只是個別現象,到雍正時則成為一種普遍的「制度」。在文字獄浪潮中表現得最為瘋狂的人物則是乾隆皇帝,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
㈤ 概述明清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特點
明清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歐洲主要國家完成了從資本主回義萌芽到資產答階級革命再到產業革命的飛躍,相繼進入近代工業文明軌道,大大改變了世界面貌。在這一背景下,中華民族的工業化進程艱難起步。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時期手工業的興盛突出反映在民間私營手工業迅速發展,取代官辦工場、作坊,占據了主導地位.……在這種背景下,開始孕育出主要通過對運用生產技術和調配勞動力等環節加強管理來提高經濟效益的新型地主經營;從手工場主、包買商中轉化出類似西方資本主義勞動組合中的早期「資本家」。……據《明神宗實錄》、乾隆《蘇州府志》等文獻記載,「明萬曆蘇民無積聚,多以絲織為生。東北半城皆居機戶,郡城之東皆習機業」。……表明自明中後期至鴉片戰爭前,已經進入產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准備階段並向工業文明發展的過渡階段。
一一曹大為《明清農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業文明潮流中的殞落》
㈥ 清朝的特點是什麼(200字丿
首先說大的方面清朝統治:
1.沿用元朝開始的郡縣制2.設伊犁將軍3.施行札薩克制度專4.伯克制度5.政教屬分離政策
清朝的的滿族貴族,面對遼闊的疆域和眾多的民族,一般是採取歧視防範、懷柔安撫並重的統治策略,其目的是確保本民族在全國的統治地位。同時,清朝對邊疆少數民族採取的政策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也就是 保持各民族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根據各地不同的清況,採取措施,加強統治和管理。
再有是衣著方面:清代服飾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當時的馬蹄袖是游牧民族最顯著的特徵。\r清代婦女服飾,分為滿漢二式。初期還保留各自的原有形制,後在相互影響之下,都有明顯的變化,漢族婦女服飾,初期還是明末之舊。經過不斷的演變,終於形成一代特色。凡後妃命婦,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為禮服。而滿族婦女的主要裝束為袍衫(旗袍),不過滿族女裝一般是窄而瘦長的,大多穿時要在外面加件坎肩。
㈦ 論述明清時期史學發展的特點(內容盡可能詳細點)
明清兩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後階段。這一時期,封建專制高度強化。在科舉上,採用八股取士,使讀書人熱衷於功名利祿,而淡漠對歷史與現實的研究。在文化上,大興文字獄,這種文化上的高壓,禁錮了學者們的思想自由,使絕大多數學者鑽進故紙堆中,專力從事三代、秦漢文獻的整理與考訂。形成了一代脫離社會現實的考據學風。在這種政治環境中,封建史學日漸衰落。
明清史學:
其一,強調正名分與辯正統,認為史學理論的首要問題為爭正統論,反對以"一時"之強弱、事功成敗論史。主張以永恆的,至高的"大中至正之道","天道"來評判歷史。
其二,史學不受當權者重視,明代始終沒有大規模的修史工作,清代則文字問獄,以修書為名禁書,導致兩代史學無為,而且抄書成風,以「青史留名」的史心和史性徹底淪喪。
其三,明代官修史書弱,私修史書強,史學通俗化。而清代相反,民間無有敢私修史書者,史學上層化。
其四,"實學"和"經世致用"的史學思想開始進入,許多內容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文獻資料與實地調查相結合,在不涉及朝廷忌諱的情況下保存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至於成就:
李贄《藏書》、《續藏書》
談遷《國榷》
計六奇《明季北略》和《明季南略》
明朝官修史書《元史》、《大明會典》、明實錄、《永樂大典》
等等等等,還有清代的什麼四庫全書、清實錄等等一大堆
㈧ 簡要概括明清時期的時代特徵
這個問題涉及面太廣了,我就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簡要概述一下。
1、政治
明朝:雖然仍然是封建社會,君主專制,但在明朝是期開始出現民主制及選舉制的雛形,有了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萌芽,民間政治氛圍濃厚,民間也是可以議政,在朝堂上,推背制度的產生,在一定程度上官員是朝堂內部選舉產生,內閣形成,由宰相統領內閣,不再依賴於皇帝處理國家大事,如萬曆後期,連續三十多年不上朝,國家照樣正常運轉。但也有不好的一面,皇帝退入深宮,皇權弱化,朝堂內部黨爭激烈,各方勢力各有起伏,始終缺少能掌控大局的人物,所以明朝政局開始持續混亂與黑暗,最終導致了明朝的內亂和滅亡。
清朝:滿清入關初期,採取的是暴力統治,各地屠城和大屠殺不斷,人口急劇銳減,有人統計過,據說明朝末年人口約有近四億,但在康熙初期人口降到兩千萬左右,參政主體為滿清貴族及蒙古貴族階層,初層漢臣所佔比重很少,且職位不高,在思想方面,採用的是奴化政策,在朝堂上,皇權再次高度集中,民間不得議政,文字犾不斷,明朝的那種資本主義萌芽被完全扼殺。
2、軍事
明朝:採用的是衛所防衛制度,軍政分離,文人統軍,以步兵為主,其軍隊在初期時期戰鬥力比較強,後面因為以文制武的政策,戰鬥力低下,在武器方面,火器開始應用於軍隊,有專門的神機營,初期海軍強大,但當時的軍事理論不以侵略和掠奪為指導思想,過於注重宣威這種虛名,最終導致龐大的海軍成為國家巨大的負擔,沒有為國家開疆拓土和創造財富。
清朝:採用的是八旗制度,分為滿八旗和漢八旗,漢八旗實際上為奴隸軍和炮灰角色,以騎兵為主,仍然沿用的是胡人的那種戰術,武器方面,並沒有成立如明朝那樣的火器研究部門,過於依賴冷兵器,也不注重武器的研發,火器很大一部分為購買,即使是康熙時期也只是任用洋人傳教士進行小規模的仿製,沒有形成戰鬥力,在清朝末年更是在火器戰爭上大敗虧輸。
3、經濟
明朝:以農業經濟為主,手工業作坊為輔,鼓勵商業的發展,大量手工作坊出現,並且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機械化作業,有向資本主義發展的傾向,經濟實力強大,國家和民間都比較富裕,只是後期政治腐敗,貪污眾多才導致國庫虧空。
清朝:抑制商業的發展,重回小農經濟,更進一步的閉關鎖國,資本主義傾向消失。
4、文化
明朝:科舉以八股文為主,民間文學則以各類小說為主,小說、對聯開始大規模的興盛,民間書院眾多,各類才子急劇涌現,文風鼎盛。
清朝:文字獄不斷,加上貶低漢人,大量的漢人文人隱居,文化上開始走下坡路,小說大量因為內容被禁,書籍審查極為嚴格,基本上就是文化上的黑暗時代。
5、科技
明朝:因為航海時代的開始到來,東西方的科技交流在明朝中後期得到大量體現,西方傳教士及科技人員來到明朝相互交流,明朝也涌現大批量的科技人才,比如宋應星、徐光啟等人,農業技術和機械方面得到長足發展,包括印刷方面,彩色套印技術出現,與當時的西方相比,中國的各類技術依然領先於西方,在火器方面也不遜色於西方。
清朝:對技術方面完全不重視,與西方交流時,自己不懂還說西方人的理論完全是錯誤的,在這個時期,技術方面完全就是歷史的倒退。
㈨ 明清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主要特點
明清時期最主要的特點就是一種保持落後的體制以換取國家的和平,比內如洪武皇帝對於軍餉容的設定就是讓農戶直接供應士兵,雖然省事了,卻失去了因為財政的總收總發而所能產生的一系列對交通和財政制度改革的機會,雖然明清時期有其高峰期,甚至也佔了當時世界財政收入的一半,但明朝最強盛的時候的財政收入也僅是北宋的四分之一,其財政政治制度的一個落後可見一斑。而明朝另一個問題就是官奉上面,官員的薪水甚至都吃不飽飯,這也就導致了明清時期的普遍貪污奠定了基礎,士林都已經沒有了道德水準,很難相見其在治國方面能有什麼突破。雖然在明末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卻也在清朝的建立之中灰飛煙滅。總之明清時期是中國的封建制度漸漸走向衰落,卻也在慢慢自省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