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汕頭有歷史意義的地方

汕頭有歷史意義的地方

發布時間:2021-03-03 08:33:34

① 汕頭歷史

源起——潮汕在遠古時屬南交之地,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時屬揚州南部的荒僻地帶,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為越族的一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立象郡、桂林、南海三郡。在南海郡的揭陽嶺設置戍所。秦末陳勝吳文起兵抗秦,趙佗占據這里,擁兵自立為南越武王,設揭陽令於此,於是這里才有政權建制。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潮汕地區設立揭陽縣。從此,正式有了行政區劃。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改稱義安郡,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始稱潮州,「以潮水往復而名」。以後又經過多次變動,至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為潮州府,一直沿用到清代。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魚它 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建國後——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後重新建制,設立潮汕專區;1953年1月與惠陽、興梅專區合並為粵東行署;1956年2月與興格合稱汕頭專區,1965年興梅獨立設專區,汕頭及下轄縣稱為汕頭地區。另經幾次變動。但汕頭市均為地方或專區黨政機關所在地。1981年11月,在汕頭市劃出一片土地創辦汕頭經濟特區。1983年7月,實行地市合並,建立市領導縣的體制,轄澄海、南澳、潮陽、揭陽、揭西、普寧、惠來、饒平8縣和潮州市。1989年1月潮州市劃為省轄市。1991年4月6日,國家院批准汕頭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汕頭市,面積234平方公里,並定於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國務院1991年12月決定,調整潮汕地區的行政區劃,設置汕頭、潮州、揭陽3個地級市。1993年4月,國務院批准潮陽撤縣設市(縣級);1994年4月,國家遼批准澄海撤縣設市(縣級);同月,國務院批准潮陽市河清鎮劃歸汕頭市,設河浦區(縣級)。至此,汕頭市轄龍湖、金園、昇平、達濠、河浦五個縣級區和南澳縣,代管潮陽市、澄海市。

② 汕頭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事件

滿意答案永遠沒有永遠的永遠是永遠8級2010-07-28 汕頭原是揭陽(後居澄海)海邊的一個漁村。元代,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形成較大漁村,稱為「廈嶺」。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現在的外馬路老媽宮一帶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稱作「沙汕」。萬曆三年(1575年),沙脊積聚成片,稱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現在的外馬路人民銀行汕頭支行所在地建炮台、煙墩,稱作「沙汕頭」,以後,清政府在這里設站收取鹽稅,簡稱為「汕頭」。至嘉慶四年(1809年),因商船停泊越來越多,稱作「沙汕頭港」。至開埠前,已建立了「漳潮會館」,商業活動日趨活躍,具備商埠雛型。汕頭開埠後,鴉片和外國商品源源輸入,而大批「豬仔」(契約華工)被源源輸送到各國殖民地充當苦力,英國、德國、法國、挪威、美國、日本等國先後設立領事館,進行經濟、文化、軍事侵略。 汕頭得名於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脊。由於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並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在今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這種沙堤就叫做「汕」,開端處則叫「汕頭」。汕頭又有鮀島的別稱。鮀是種體小而圓、帶有斑點的魚類,屬鯊魚的一種,稱作鯊鮀。汕頭市區因位於鮀濟河一側,三面環水,歷史上曾是半島,過去海灣盛產鯊鮀,故稱「鮀島」。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鮀島」。

③ 汕頭的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是什麼

依海而立,於 1860年開埠,民眾更以刻苦耐勞、勇於開拓、善於經營。

④ 潮汕汕頭有什麼名勝古跡

潮汕汕頭名勝古跡如下:
礐石風景名勝區 、 澄海塔山風景區 、 科隆千樹園 、 澄海蓮花山溫泉度假村 、東征軍革命史跡陳列館、 汕頭農業科學園 、 老媽宮 (天後宮)和 關帝廟 、 蓮花峰風景名勝區 、南澳生態旅遊區、中信高爾夫海濱度假村、 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 、白花尖大廟、嶺南第一僑宅——陳慈黌故居、 潮陽大峰風景區 、 青澳灣 (省AA海濱浴場)、媽嶼島風景區、汕頭礐石大橋、老城懷舊、北山灣旅遊度假區、汕頭海灣大橋、桑浦山風景區

⑤ 歷史地方汕頭史

選擇復CBD
26. 維護祖國主權的斗爭
1、明朝制中後期,總兵俞大猷同潮汕人民並肩戰斗,進行抗倭斗爭。
閩浙總兵戚繼光在南澳登陸,搗毀倭寇老巢。
2、鄭成功在南澳,向台灣的荷蘭殖民者動進攻,收復台灣。
27. 1933年汕頭港口吞吐量僅次於上海、廣州,居中國港口的第三位。
28. 陳慈黌故居,位於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被稱為「嶺南第一僑宅」。

⑥ 汕頭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城市名英文:Shantou, 曾稱 Swatow.日文 :スワトウ
語言:潮州話(或稱潮汕話) 英語稱:Teochew, Teochiu, Tiuchiu, Tiochiu or Diojiu

⑦ 誰能介紹一下汕頭的地理環境 歷史文化 風土人情

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州音樂、潮菜、英歌、潮陽剪紙、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汕頭原是揭陽(後居澄海)海邊的一個漁村。元代,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形成較大漁村,稱為「廈嶺」。至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現在的外馬路老媽宮一帶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稱作「沙汕」。萬曆三年(1575年),沙脊積聚成片,稱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現在的外馬路人民銀行汕頭支行所在地建炮台、煙墩,稱作「沙汕頭」,以後,清政府在這里設站收取鹽稅,簡稱為「汕頭」。至嘉慶四年(1809年),因商船停泊越來越多,稱作「沙汕頭港」。至開埠前,已建立了「漳潮會館」,商業活動日趨活躍,具備商埠雛型。汕頭開埠後,鴉片和外國商品源源輸入,而大批「豬仔」(契約華工)被源源輸送到各國殖民地充當苦力,英國、德國、法國、挪威、美國、日本等國先後設立領事館,進行經濟、文化、軍事侵略。
汕頭得名於海濱泥沙積聚而成的沙脊。由於韓江泥沙在海濱地帶的不斷沖積,並在潮汐風浪的作用下,在今汕頭老市區一帶形成一條自然的沙堤,這種沙堤就叫做「汕」,開端處則叫「汕頭」。汕頭又有鮀島的別稱。鮀是種體小而圓、帶有斑點的魚類,屬鯊魚的一種,稱作鯊鮀。汕頭市區因位於鮀濟河一側,三面環水,歷史上曾是半島,過去海灣盛產鯊鮀,故稱「鮀島」。
開埠——汕頭市開埠到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這里原是一片波濤滔滔的海灣,因近幾百年來韓江所帶泥沙的沖積,才逐從朋海底浮聚起來。元代時,在現在的光華埠一帶,已初步形成較大的漁村,稱為「廈嶺」明洪武二年(1369年),設蓬洲御千戶所於此。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韓江口的沙脊已積聚成片,稱為「沙仙坪」。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這里築煙墩建炮台,稱為「沙仙頭」。從雍正(公元1730年)到乾隆年間,遷到這里居住的人日益增多,除了捕魚、耕田之外,還利用海水曬鹽,各地鹽販也常到這里販鹽運銷。清政府在此設站徵收鹽稅。簡稱「汕頭」。汕頭又有「鮀島」。以後,隨著過往商船日趨頻繁,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清政府在放雞山(今媽嶼島)設立「常關」,課收南北商運的關稅,這是在汕頭最早設立的海關。
潮汕民俗是中華民俗文化的一支,是漢文化與百越民俗文化及外來文化相融合的結晶,別具特色、自成體系。有農歷正月初七吃「七樣羹」,冬至吃「冬節丸」等飲食習俗;有請青娘母做「四句」等婚娶習俗 ;有「吃丁酒」、「出花園」等生育習俗 ;有時年八節祭拜等歲時民俗 ;有「搬塗戲」、「賽花燈」等游藝民俗 ;有好事送禮成雙、歉事送禮奇數等交際禮俗……

⑧ 汕頭哪個地方既有歷史又有名

礐石風景名勝區:
潮汕地區首批國家級旅遊區,廣東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汕頭八景之首,總面積20.77平方公里,與北市區隔海相望。是一個海灣環抱,以"山、海、石、洞"為景觀特色具有亞熱帶風光的天然風景名勝區。區內陸域面積13.47平方公里,大小峰巒43座,具有"雄、奇、秀、幽"特點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區內有譽為天下第一花崗岩奇石洞的垂虹洞, 有怪石嶙峋,集欣賞和海蝕地貌研究價值的海角石林奇觀;以及各種古樹名木、鄉土珍奇植物。

南澳海島生態旅遊區:
地處粵東海面,是廣東唯一的海島縣,由主島和周邊22個小島組成,面積112平方公里。南澳豐富的旅遊資源具"海、山、史、廟"立體交叉的特色。海是南澳風景的靈魂,有自然資源組合相當完美的青澳省級旅遊度假區、有獵嶼灣萬畝生態海水養殖區、有全國唯一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和有"候鳥天堂"美稱的廣東省級候鳥保護區-烏嶼、有全國唯一海島總兵府。據測定,全島空氣潔凈無污染,富含負離子,堪稱一個"天然的大氧吧"。已開發了海洋生態旅遊、森林生態旅遊、濱海度假旅遊等多條旅遊線路,2002年被評為汕頭新八景之一"瀛南翠色"。

中信汕頭高爾夫俱樂部
中信汕頭高爾夫俱樂部位於汕頭市河浦區斧頭的北麓 ,由世界著名的高爾夫球場設計師湯姆o皮爾遜設計,球場佔地1868畝,為國際標准18洞72桿球場。果嶺全部採用美國原裝進口的老鷹草,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果嶺全部採用此先進草種的球場。球場配套有豪華典雅、功能齊全的會所,為您提供至善至美的服務。中信高爾夫俱樂部已成功舉辦過"2002全國業余高爾夫球巡迴賽暨亞運會選拔賽"和中國職業高爾夫聯盟杯汕頭精英賽等大型賽事,並聯合中信度假村一道榮獲國家AAAA級旅遊區。

小公園是汕頭這座百載商埠的發祥地,曾經孕育了最純粹的商業文化,記錄下許許多多汕頭人的奮斗與拼搏。以小公園亭為中心的小公園街區,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1930年汕頭建市後,在這一帶接連開辟了多條馬路,形成了一個繁榮的商業區。當年,這一帶商賈雲集,遊人如鯽,而街頭巷尾的潮曲、石雕、美食精點也與一棟棟別具一格的騎樓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生動鮮活的風土民俗畫卷。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是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廣東省屬綜合大學,學校的建設與發展一直得到中央、廣東省和汕頭市的大力支持,得到著名愛國人士李嘉誠先生的鼎力資助。李嘉誠先生累計為學校捐資己達20億港元。學校座落在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汕頭的北區。佔地面積1.26平方公里,建築總面積45.55萬平方米。校園依山傍水,建築風格優雅,被譽為「高校建築之花」。

北回歸線標志塔

北回歸線是地球上北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北緯23°26′的緯線圈。北回歸線橫穿汕頭,使汕頭擁有了宜人的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均氣溫21.3℃,冬暖夏涼。每年6月22日夏至,人們在北標塔便可看到「立竿不見影」的天文現象。在我國,北回歸線東起台灣、過海峽經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區,長達2000多公里,已建立北回歸線標志塔8座,汕頭北回歸線標志塔便是其中之一。

溝南許地 溝南村位於汕頭市區北郊,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1800餘人,距市中心只有7公里。古地名叫紫菔隴。全村皆姓許,先祖由中原許昌遷閩,進而入潮,至第十世許兆基及其四子許弘烈自潮州來此開基,繁衍七百載;傳至十五世,脈分數支,一支留居本土,一支外遷廣州,成為廣州的名門望族。

溝南村許地自然景色迷人,人文資源底蘊豐厚。許氏家族在近代史上名賢輩出,如抗英功臣許祥光,辛亥革命元勛許崇智,學政名士許夢榜,革命先驅許倬,農民領袖許懷仁,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學前校長許崇清等等。

溝南村有富麗堂皇的祠堂、古色古香的居民、巧奪天工的嵌瓷,是潮州傳統建築文化的瑰寶;溝南的農家宴聞名遠近,獅頭鵝、烏魚以及無公害蔬菜,是不可錯過的美食。

溝南許地民俗生態旅遊區包括大門、購物區、展覽參觀區、田園生態區、民俗活動區以及教育實驗區等旅遊項目。

宋井
宋井,顧名思義,就是宋代就開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離京城臨安後,不斷南逃,趙昰(音shi是)在福州被擁立為皇帝。以後又從海路南撤,在大臣張世傑、陸秀夫等護送下來到了南澳。就住在現在的澳前村一帶,現在的澳前村岸邊還保存著"太子樓遺址"。太子是指趙昺是端宗趙昰病死後繼位的小皇帝。據說當時為飲用水之需,他們在澳前村一帶挖了三口井,一為龍井,專供皇帝飲用;一為虎井,供大臣飲用;一為馬井,供隨從人員和士兵飲用。天長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蓋了,有時又會顯露出來。

「海上魚村」位於深澳鎮獵嶼灣,北與饒平柘林鎮隔海相望,獵嶼、虎嶼(又稱塔嶼)屹立為門戶,灣內水域寬闊,風靜浪平,是養殖的天然海灣。這里既是古時深澳的重要屏障,同時又是扼守閩粵航路,海上絲綢之路的要津,也是聞名遐邇的海上古戰場,民族英雄戚繼光、鄭成功、劉永福、俞大猷等先後在這里寫下了抗擊外來侵略和收復台灣的不朽篇章。昔日戰火連天的海域,如今成了魚歡蝦躍的藍色牧場。一格格養殖網箱,一片片紫菜竹架、一籠籠珍珠貝、一串串翡翠貽貝、太平洋牡蠣生機勃勃。那大片海灘塗,人們耕海築起了萬畝海水養殖基地,已經形成以石斑魚、鮑魚、珍珠、紫菜、對蝦、貝類等名貴海鮮為主的「聚寶盆「。

總兵府
總兵府是明清時代的稱呼,是南澳總兵的衙署,位於深澳鎮大衙口。最初建於明朝萬曆四年(1576年),是當時的南澳副總兵晏繼芳建造的。萬曆九年,副總兵侯繼高增建總兵府的後樓,成為一個完整的總兵衙署。以後歷經多次修繕。現在的建築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由於南澳島地處東南沿海要沖,介於粵東與閩南之間,是軍事要地,封建統治者怕這里擁兵自重,所以一個小小海島竟劃分由廣東和福建共管。中間由雄鎮關做為分界線。明清時海禁很嚴,朝廷限制愈厲害,民間走私活動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擾,內有海盜盤踞,朝廷派駐的士兵越來越多,南澳的規格也逐步升級,最後成為管制閩粵台的重要軍事基地

陳慈黌故居
由著名旅外僑胞陳黌利家族興建而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歷時近半個世紀還未最後竣工。建築風格中西合璧,以傳統的「駟馬拖車」糅合西式洋樓,點綴亭台樓閣,通廊天橋,縈回曲折。至今,石木雕刻、琉瓦泥塑等圖案精美如新,既高雅大方又富麗堂皇,進之如入迷宮,樂而忘返。被譽為「嶺南第一僑宅」、「南國大觀園」,是廣東省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新近被評為汕頭八景之———「黌院惠風」

⑨ 潮汕地區有什麼歷史文化旅遊景點

眾所周知,廣東省只有中南部位於珠江三角洲地區,兩座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又帶動起了兩座“新一線城市”,佛山市和東莞市的新形象也逐漸地深入人心,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個好的地理位置對城市的發展的重要性。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來的不是這個繁華的區域,而是廣東省的一個“隱秘的角落”——潮汕地區,之所以稱之為“隱秘的角落”是因為珠江三角洲的光芒太強吸引去了太多的目光,而潮汕地區只能自己默默發展默默精彩,如今揭陽、潮州、汕頭、汕尾這四座組成潮汕地區的城市也是風光無限好,未來發展潛力無限,只是需要更加被關注。


說到這兒,是不是更有興趣前來廣東省一看了呢?

⑩ 汕頭騎樓建築的歷史意義

小公園及周邊的安平路、昇平路、國平路等街道形成放射狀分布,是汕頭「百載商埠」的歷史見證。
小公園片區是汕頭的發祥地,其獨特的嶺南建築風格、街道特色和濃郁的商業氛圍,是「百載商埠」汕頭市的個性魅力體現,也是汕頭重要的地方文化遺產。
小公園周圍老街的騎樓,最有代表性,莫不中西合璧,渾然一體。這些騎樓群,中西合璧的建築藝術,臨街架空、星羅棋布的商品網點加上環形放射狀的路網格局,充分展示了汕頭「百載商埠」的人文歷史風貌。

閱讀全文

與汕頭有歷史意義的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