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簡述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特點,及史實!!
中 國 近 代 史 綜 述
綜述:
此時期是從1840年—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止。
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為中國由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在此後的近一百年間,以1919年五四運動為界標,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後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但都屬於資產階級革命的范疇。
在整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中國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革命對象和任務性質。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本國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前期綜述
(1840—1919年)
此時期又稱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舊民主主義革命其性質為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是由資產階級領導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的封建統治,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的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政權為政治目的;以發展資本主義為最終目標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
此時期從1840年鴉片戰爭始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止,共約80年間的歷史。據教材內容的種種歷史現象的內在聯系及相互關系,形成一個相對完整且嚴謹的知識體系,既能體現出這個時期發展的特點及客觀規律,又能涵容這個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基本知識。可分為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期(19世紀40年代—60年代初)
此時期的歷史大事有兩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前者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發動的非正義的侵華戰爭,即中華民族的反侵略的正義的民族自衛戰爭,而後者是農民階級的革命運動,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聯系。19世紀前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為擴大海外殖民地,以強占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英國等迫切要求中國的市場開放,用戰爭暴力作為達到它們目的的主要手段,而此時中國封建社會已經到了衰落期。到鴉片戰爭前,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清政府統治腐敗、經濟落後、對內極力壓制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扼殺新思想、新技術的發展,殘酷地剝削人民,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尖銳,對外堅持天朝尊嚴和閉關政策,最終導致中華民族災難的到來。雖說在鴉片戰爭中,清政府是民族戰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中國軍民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由於清王朝的腐敗、落後及戰爭中的妥協投降政策,戰爭的結局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外來侵略者通過不平等條約,從中國取得了大量的主權,中國的門戶被列強用炮艦打開,中國開始論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半殖民地」是指喪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權;「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義,又發展了資本主義。其兩者都有政治、經濟和文化內涵)。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列強對既取得的侵華權益不能滿足,力圖全面擴大侵華,並趁清政府處於內戰的窘境,以「修約」不成製造借口而發動,英法是主凶,美國是幫凶,俄是既追隨英法又單獨作案的兇犯。中國又喪失了許多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由上可知,鴉片戰爭後的二十年間,中國社會主要呈現出半殖民地特徵,到六十年代又呈現出半封建社會的特徵。但鴉片戰爭並未解決中外矛盾,更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了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雖由於時代,尤其是階級的局限而最終失敗,但有著極重大的意義且承擔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任務與一些領導人發展資本主義的新時代特點(社會性質決定),這是以前農民戰爭所不曾有過的,是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總之此時期的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巨大變化,且在思想界開始出現向西方學習的思潮,而清朝統治者在對待西方侵略的態度上,有對抗到暫時「和好」,在鎮壓中國革命的基礎上勾結起來,從而開始了中外反動勢力相勾結的歷史。
〈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時期(19世紀60年代-20世紀初)
此時期的主要史實有民族危機加深、洋務運動、資本主義的產生、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戊戌變法及義和團運動等。此時期中國的社會經濟、階級關系、政治舞台及思想領域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社會運動態勢看,既有沉淪,也有發展;在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中,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顯然居於最主要的地位,在中外暫時「和好」的形勢下,清建立了總理衙門,為解決內憂外患,掀起了洋務運動,但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其「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破滅,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隨著資本主義制度在19世紀中期的全世界勝利,英法美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發展,俄德日也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道路,不久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進程。鑒於此,列強為擴大海外市場及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尤其是資本輸出的場所,加緊對外侵略,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而它們之間既勾結又相互爭奪。隨著中外「和好」局面的結束,以武力和戰爭手段造成中國邊境地區的普遍危機,以大舉輸出資本來控制中國經濟命脈,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也日益加深,先後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瓜分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妄圖變中國為其殖民地,《馬關條約》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形成的標志, 《辛丑條約》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列強統治中國的馴服工具。由於侵華的不斷加劇,使清統治集團不得不調整統治政策,也擴大了自身的分裂和形成新的派別,但都改變不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位。隨著外國侵略勢力的擴張,中國封建經濟的瓦解加快了,中國近代資本主義艱難地產生和發展起來,同時產生了新的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隊伍壯大,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中國半封建經濟的特徵已經具備。而軟弱的資產階級形成兩個政治派別,都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和挽救民族危亡。甲午戰後,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及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維新變法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把救亡圖存作為主要斗爭目標,資產階級維新派通過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發展資本主義的變法(和平方式)來實現其救亡圖存的斗爭目標,而演出了一幕戊戌變法悲劇;以義和團運動通過「滅洋」(流血方式)來實現斗爭目標,它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尤其是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美夢,使帝國主義改變侵華方針為「以華制華」,而後這兩次救亡運動的失敗都與清有極大的關系,從此以後,以推翻清政府為主要斗爭目標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在全國迅速興起。
〈三〉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化時期(20世紀初—1919年五四運動前)
此時期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尤其在政治上變動極大。中國社會兩大主要矛盾匯於一流,集中地體現為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支持下的清統治集團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矛盾。20世紀初,帝國主義列強為重新分割世界展開激烈的爭奪,「一戰」的爆發影響到歐洲列強侵華政策的調整,以及列強在華勢力的變化,列強利用清政府及反動軍閥為工具進行侵華,清統治集團完全俯首聽命於列強。慈禧太後為苟延殘喘,既要取悅於列強,又要消弭於社會不滿,一手出賣國家主權、民族利益,一手耍弄「新政」、「預備立憲」,進行調整,但結果適得其反,直接間接地削弱了統治,促進了革命,而民族資本主義有所發展,資產階級的政治積極性明顯提高。隨著民主思想的傳播及論戰、團體及政黨的建立、一系列武裝起義的實踐、理論的指導,最終導致了辛亥革命,但其革命成果,因其階級局限性,革命果實為袁世凱所竊取,袁世凱及其後繼者對內獨裁專制復辟、對外出賣國家主權,投靠帝國主義,而導致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維護民主共和成果,不斷地進行斗爭,其斗爭的實質為封建主義與資本主義,但最終都以失敗局面而告終,這說明民族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需要新的階級-無產階級來領導,而這一時期的中國政治斗爭的焦點為維護民主共和的斗爭,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內:一方面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掀起了復古逆流,一方面資產階級革命派倡導民主共和和知識分子倡導新文化運動,且隨著「一戰」期間帝國主義暫時放鬆對華侵略,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和實業救國兩大思潮的推動下,中國工業迅速發展,這促使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為以後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化,為中共的建立,提供了階級基礎。
Ⅱ 近代史論文,論述歷史發展規律(舉例期間不超過十年)
網路文庫都有的吧
Ⅲ 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規律是什麼
一、地主階級學習西方
1.林則徐、魏源等地主階級抵抗派
為什麼要學 怎麼學 學什麼 結果
背景:民族危機的出現和封建統治危機的日益加深,特別是鴉片戰爭的刺激,使一些愛國的知識分子從「天朝上國」的夢幻中驚醒。他們開始拋棄虛驕自大的陳腐觀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關心時局,尋求強國禦侮之道。
目的: 「制夷」,即抵抗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機。
林則徐:設立譯館,編譯外國書報;積極仿製西方戰艦,還提出建設一支新式海軍的主張,邁出了「師夷長技」的第一步,所以他被譽為「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編寫《海國圖志》一書,闡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光輝思想。
火器、戰艦、養兵練兵之法。→軍事技術
(器物層次) 形成新思想,在思想界起了啟迪作用,但沒有付之於實踐。
2.曾國藩、李鴻章等地主階級洋務派
為什麼要學 怎麼學 學什麼 結果
背景: 60年代,由於受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打擊,清政府內憂外患,急於尋求出路。而慈禧太後的暫時支持,總理衙門中央
洋務機構的建立為洋務派學西方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的:具體目的「剿發捻」(鎮壓人民革命);「勤遠略」(抵抗外來侵略);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發起了長達30多年的洋務運動。
經濟:創辦近代企業;
軍事:籌劃海防,創辦新式海軍;
文教:創辦新式學堂,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器物層次)
是近代化的開端,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3.晚清政府
為什麼要學 怎麼學 學什麼 結果
背景: 20世紀初,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義和團運動的雙重打擊下,清政府又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
目的:為了應付嚴重的國內危機,遏制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實質是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從1901年開始實施「新政」,從1905-1911年進行「預備立憲」,但仍未超出「中體西用」的范疇。
經濟:獎勵實業;
軍事:編練新軍;
文教: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
政治:「預備立憲」,進行政治制度改革。
內容較全面,但卻是騙局(主要是後者)
客觀上有利於中國近代化,但最終破產,為辛亥革命創造了成熟的客觀革命形勢,為自己准備了掘墓人。
二、資產階級學習西方
1.早期維新派
背景: 19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傳入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洋務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維新派。
目的:抵制外來侵略,發展資本主義。
以王韜、鄭觀應為代表的早期維新派提出並宣傳自己的主張
經濟:發展工商業,和外國進行商戰。
文化上:興辦學校,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
政治:進行革新,實行君主立憲制。
在理論上還不成熟,更未付之於實踐,實際影響不大。但為康梁維新思想奠定基礎。
2.康、梁維新派
背景: 19世紀90年代末,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目的:抵制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成為高潮。
政治: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思想——學習西方科學文化。
(制度層次)
曇花一現。
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3.孫中山革命派
背景:20世紀初,帝國主義侵略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壯大。
目的:抵制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為高峰,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學習西方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國家學說,並把它發展為三民主義。
(制度層次)
功敗垂成——有巨大的歷史功績,但最終失敗。
4.陳獨秀、李大釗等激進派
背景:政治上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國家一天天還下去;經濟上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進一步壯大;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思想與袁世凱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
目的: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
掀起新文化運動,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文化。
民主與科學。
民主指法蘭西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科學是指自然科學和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觀點。
(思想文化層次)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運動後期宣傳的馬克思主義,終於成為中國人民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三.無產階級學西方
背景: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義在中國傳播的提供了思想條件。
主要思想:馬克思主義。
主要實踐:五四運動、建立中國共產黨、參加國民革命、反對美蔣的反動統治、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
影響:歷盡曲折坎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探索和發展,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四 .農民階級對西學的態度
(1)太平天國運動
A.拜上帝教
太平天國並沒有吸取西方的資本主義近代文明,卻從西方尋來了已經腐朽沒落的中世紀文化。洪秀全等太平天國領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義、中國儒家的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糅合起來,創立了拜上帝教,用以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以實現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願望。
B.《資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資政新篇》,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但由於社會條件不具備,農民階級不欣賞,根本未得到實施。說明農民領袖能接受西方思想但農民階級卻不贊同。
(2)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的指導思想是「扶清滅洋」,在反侵略的同時也否定了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可見,固守傳統 是農民階級的本性,他們只有無產階級的領導下,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Ⅳ 近代中國社會發展歷史規律及現代啟示
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裡由淺入深
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過程及其啟示
自鴉片戰爭以來,舊中國由於本身制度的落後等多方面原因受盡壓迫,傳統的封建制度已經極大的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為了推翻腐朽的封建統治,民族資產階級發動了以建立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目的,反對外國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稱之為舊民主主義革命。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即為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較完整意義上的一次舊民主主義革命。
近代中國社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前的中國是一個獨立的封建大國,鴉片戰爭後,由於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重大變化,逐漸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方面,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使本來領土完整、主權獨立的中國,淪為表面上獨立、實際上受帝國主義列強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國家;另一方面,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對中國原有的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經濟結構起了很大的解體作用,資本主義在中國有了初步的發展,中國由一個完全的封建社會變為有了一定程度資本主義成分的半封建社會。
近代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態、是一個特殊的過渡性的社會形態。其主要特點是:
第一、帝國主義侵略勢力侵犯了中國的主權,控制了中國的財政經濟命脈,操縱著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使中國在實質上喪失了從前完整的主權國和獨立國的地位,但在表面上,它仍然保持著獨立國的形式。
第二、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被破壞了,但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於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著的優勢。
第三、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頗大的作用;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軟弱的,它的大部分同外國帝國主義和國內封建主義都有或多或少的聯系。
第四、由於中國是在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或半統治之下,由於中國實際上處於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又由於中國的地域廣大,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第五、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以至大批地破產,他們過著飢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
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這些矛盾的存在和激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發展的革命運動,這就是中國革命的深刻的社會根源。近代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和性質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矛盾、不僅成為中國革命發生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同時也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的對象、任務和性質。那就是對外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對內推翻封建主義的統治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民主,這兩大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的統一。
近代中國革命發生發展的歷史進程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相結合,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過程,也就是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的八十餘年中國人民與外國侵略者及其走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戊戍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但是,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模的運動,都失敗了。歷史表明,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由於歷史的局限性和階級的局限性決定了它們擔負不了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的任務,改變不了中國的命運。中國革命需要新的階級政黨來領導,需要新的思想指導,需要尋找新的出路,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也就成為必然。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是歷史的必然。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轉變為新民主主義,是中國近代社會基本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革命運動發展的必然結果,辛亥革命及後來多次斗爭的失敗,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北洋軍閥對內獨裁專制,賣國對外投降造成的嚴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預示著新的革命的發生和新的革命高潮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中國新的生產力的發展,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和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而喚起的中國人民及其先進分子的新覺醒、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隊伍的形成,又使得中國革命實現從舊民主主義到新民主主義的轉變成為可能。中國革命從舊民主主義向新民主主義轉變的實現是通過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創立而完成的。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使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發生了在本質上有別於過去八十餘年的一切革命運動的歷史性飛躍:中國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台,一批受十月革命影響的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始終站在斗爭的前列,成為運動的指導力量,五四運動因而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近代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發展的必然結果,自從有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中國革命進入了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新民主主義總路線的核心是"無產階級領導",就是說新民主主義是無產階級領導的,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於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
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為什麼必須由無產階級領導呢?
第一、中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來領導,這是近代中國革命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中國資產階級應當擔負起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領導重任,中國資產階級也確曾為此努力過、奮斗過。但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不可能使中國實現真正的民族獨立和民主政治,歷史證明,中國資產階級沒有能力擔負中國革命的領導責任。中國革命客觀上要有新的領導階級,走新的道路,中國無產階級正是順應時代的要求,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階級。
第二、中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來領導,這也是由中國無產階級的自身優點決定的。
中國工人階級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和徹底的革命性,高度集中,容易團結形成強大的戰鬥力,與農民有天然的聯系,便於與農民結成親密的聯盟三大特點,這些優點,必然使它成為近代中國一個特別能戰斗的最革命的階級,擔當起領導中國革命的重任。
第三、中國革命必須由無產階級來領導,是堅持無產階級對於民主革命的領導權這條馬克思主義原則的要求。無產階級對中國革命的領導權是通過自己的政黨來實現的,無產階級領導的實質就是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先進分子組成的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能了解中國社會與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能制定正確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始終站在革命運動的最前頭,把革命一步、一步引向勝利。
Ⅳ 有關中國近代史發展的規律中戰略機遇期有哪些
中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版成立的歷史權。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華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以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斗爭史。
中國近代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前夕,是舊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從1919年五四運動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
Ⅵ 歷史有什麼規律
歷史規律與歷史趨勢
否認了歷史規律自然也就會否認依據歷史規律來判定歷史趨勢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波普在口頭上並不否認歷史趨勢的存在,而是認為,「規律和趨勢是根本不同的兩回事」,「被解釋的趨勢是存在的,但它們的持續存在依賴於某些特定的原始條件的持續存在(這些原始條件有時又可以是趨勢)。」(同上,第92、101頁)他甚至說,歷史決定論的「主要錯誤」是把規律和趨勢相混同,從而把趨勢看成「無條件的」。
這里有一連串的問題需要澄清。首先是如何說明條件和趨勢的關系。波普沒有說明「某些特定的原始條件」是什麼,而只是用這樣一種含含糊糊的說法否定了社會發展趨勢和歷史規律的聯系。肯定趨勢依賴於條件,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條件是一個十分寬泛的概念。波普所謂趨勢依賴於條件的論點,不過是在最一般的意義上肯定了社會趨勢形成過程中存在著因果關系,至於這種因果關系是如何發生和實現的,還是沒有作出任何說明。可見,波普只是空泛地談論趨勢和條件,而有意避開趨勢和規律的關系,結果是條件和趨勢的關系也完全說不清楚。當然,條件和規律是有聯系的。條件既是一定的規律得以形成的依據,也是一定的規律發生作用的基礎。規定社會發展趨勢的,是其自身發展的內在根據。這種內在根據不是別的,正是社會自身所具有的規律。條件對於社會發展趨勢的形成也是起重要作用的,但它是通過社會發展規律而起作用的,說到底,它只是社會規律藉以發生作用的條件。條件總是相對於一定的規律才是條件,離開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任何因素都不成其為社會發展的「條件」,就是說,離開社會發展的規律,條件起什麼作用、如何起作用等等都無從談起。
肯定社會發展趨勢以社會發展的規律為根據,當然不意味著趨勢等同於規律。人類社會是一個由多種因素、多種過程所構成的有機系統,其間充滿了極為復雜的、可以導致多種演化結果的非線性相互作用關系,因此在社會發展的任何一個歷史階段上,社會生活體系本身所具有的規律並不決定社會的演化必然朝向哪個方向,而只是決定演化的可能性空間。這個可能性空間中究竟是哪一種可能性成為主導趨勢便取決於現實的具體條件,這個「條件」即是前面所說的同規律相對區分的條件。顯然,人在社會演化的可能性空間中並不是消極無為的,而是可以做出選擇的,因為現實的具體條件是可以改變的。人認識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從而把握了社會在一定歷史階段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以及各種可能性轉化為現實的條件,就能夠通過強化或抑制歷史條件起作用的方向,或者說通過改變條件和創造條件促使其中某一種可能性變成現實。而條件的改變又顯然是同這個歷史階段上的人的價值選擇直接相關的。這表明社會發展的趨勢既以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內在根據,又必然包含著社會歷史主體的價值選擇。波普所謂「被解釋的趨勢」的持續存在「依賴於某種特定的原始條件的持續存在」的論斷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沒有什麼始終不變或「持續存在」的原始條件,條件總是在變化的。從一定意義上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改變自己的生存條件的歷史。隨著條件的變化,社會規律發生作用的方向和方式乃至社會規律本身也會變化。把歷史趨勢的存在歸因於特定原始條件的持續不變,只能說明波普仍然沉溺於近代的形而上學思維之中。
肯定社會發展趨勢也包含著社會歷史主體的價值選擇,這並不意味著社會發展不具有歷史的必然性。所謂社會發展趨勢既是指社會歷史演化的可能性,也是指人們歷史活動的一般趨向。因此社會發展趨勢是否包含歷史必然性,既要看社會發展是否具有客觀的規律性,當然也要看人類歷史活動在其最基本的價值取向上是否具有一致性。歷史的辯證決定論從對人類最基本的社會活動即物質生產活動的分析中對於後一個問題同樣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馬克思看來,物質生產活動既是人們滿足自身生存的物質需求的活動,又是體現人的實踐本質的自由、自主、自覺的活動。自主性、自由性、自覺性是人類活動的基本特徵,也是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的價值。唯物史觀確認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所推進的歷史過程既是經濟和社會不斷地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推進的過程,也是人們不斷地追求自主性、自由性、自覺性的過程。不管人們對自主性、自由性、自覺性的追求在不同的民族或國家中有怎樣不同的文化表現形態,不管這個追求經歷怎樣的曲折,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總是朝著人的自主性、自由性、自覺性不斷深化和擴大的方向發展。
以上論述說明,一方面,人們的活動要受社會歷史客觀規律的制約,不能超出客觀規律所規定的社會發展的可能性空間;另一方面,人們在這個可能性空間內又有選擇的自由,即可以改變客觀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使其中最符合於人們的價值理想的可能性成為某個時期社會發展的主導趨勢並爭取其實現。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客觀規律性與人們歷史活動的主觀能動性的統一,而這種統一正是歷史的辯證決定論的精髓。
歷史趨勢與歷史預見
所謂歷史預見是指對歷史發展的趨勢或可能性的揭示,唯物史觀從歷史規律和歷史趨勢的存在推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可以預見的。歷史辯證決定論這一關於社會發展的可預見性的觀點遭到了波普的最猛烈的攻擊。在波普看來,承認歷史進程的可預見性是歷史決定論的核心,他相信自己已經成功地找到了反駁歷史決定論從而也是徹底摧毀歷史決定論的「純粹的邏輯理由」。這個「邏輯理由」是一個簡單的三段式推論:1.人類歷史的進程受人類知識的增長的強烈影響;2.我們不可能用合理的或科學的方法來預測我們的科學知識的增長;3.所以,我們不能預測人類歷史的未來進程。
波普對於自己的推論相當滿意,認為經過這樣一個推論就可以宣布歷史不可預測,「歷史決定論不能成立」。(同上,第1頁)但當我們仔細推敲波普的推論時,卻不難發現,這個三段式推論是在一系列不可原諒的理論「疏漏」中進行的。其中,最關鍵的「疏漏」是:斷言人類知識的增長不可預測是沒有充分根據的。知識的增長固然與知識創造者個人的才能、品德、境遇以及知識創造過程中各種偶然因素密切相關,因而確有不確定性的一面。但是,如果把知識的增長放到社會進步的歷史過程中進行考察,而不是把它理解為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我們就會看到知識的增長及其對社會進步的強烈影響亦取決於兩方面的社會條件:其一,知識資源的歷史性傳承和積累;其二,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的需求對知識的「選擇」。就前者而言,一種新知識的產生總是以歷史地積累起來的知識資源為基礎和前提,以往文化發展的成果包含著孕育新知識的種種智力因素,新知識的創造者只有充分佔有這些知識資源才能真正有所作為。因此,依據人類知識業已達到的程度及其所面臨的新問題,人們是可以大體上預測出知識增長的未來走向的。就後者而言,人類知識是在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因素交互作用並通過這種交互作用而對歷史進程產生「強烈的影響」的。一種科學知識或技術知識只有在被現實的生產過程所吸收,從而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的時候,它才能對人們的物質生產、經濟過程乃至歷史進程產生影響;一種關於社會變革的理論,只有當它把握了真實的社會矛盾或社會問題,並能夠被更為廣大的社會成員所接受時,它才能實際地影響社會進步的過程。因此,盡管知識本身的增長有其不確定性的一面,但現實的生產活動,或現實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卻對知識的運用產生一種「選擇」作用,這種選擇作用可以使人們用「合理的或科學的方法」從社會經濟、技術、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社會條件來判定哪些知識可以被吸收或接受,並推測出這些被吸收和接受的知識將對社會發展進程產生何種影響。而且,我們越是能夠准確地把握使知識發揮作用的社會條件,就越能准確地預測知識的影響作用。在很多情況下,當某種知識缺乏的時候,生產活動或社會進步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也會激發人們去學習、創造這些知識。因此,真正推動歷史進程的現實力量是社會物質生產力的發展以及這個發展所引發的各種社會矛盾。知識之所以能夠對歷史進程產生強烈的影響,是因為它能夠融入這個現實力量中,能夠融入現實矛盾和問題的解決中。沒有融入這個現實力量的知識,是不可能對歷史進程產生任何影響的。僅僅從知識增長的不確定性出發,是不能徑直得出「歷史的未來進程不可預測」的結論的。
波普爭辯說:「我的這個論證並不反駁對社會進行預測的可能性……我的論證只是根據歷史發展可以受到我們知識的增長影響這一點,來反駁對歷史發展進行預測的可能性。」(同上,第2頁)這又回到了前面討論的問題,實在無須再說了。對社會進行預測和對歷史發展進行預測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波普並沒有說清楚,但他的主要論點實際上不僅否認了歷史預測的可能,而且也否認了社會預測的可能,因為他明確地說:「我的證明在於指出了任何科學預測者——不管是一位科學家還是一部計算機——都不能用科學方法預測它自己的未來結果。」(同上,第2頁)按照這個說法,科學存在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了。科學存在的基本意義就在於能夠通過把握研究對象的客觀屬性和規律,揭示事物系統演化的可能性空間,從而為人類活動提供某種意義上的預測。盡管存在著事物內部關系和外部環境因素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但科學預測揭示出事物演化的可能性,使人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活動促使有利於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可能性變成現實,並避免「壞」的可能性變成現實,至少將其危害減少到最低限度。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就是依賴這種預測而存在發展起來的,這正是人類活動不同於其他動物活動的地方。
總之,歷史的辯證決定論完全肯定歷史主體可以在社會演化的可能性空間中進行選擇。這是它的辯證性之所在。這種選擇之所以可能,正在於人們可以對社會發展的趨勢作出預測。而選擇和預見所以可能,則在於每一種演化的可能性都以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為根據,並依賴於一定的條件。從歷史規律、歷史趨勢和歷史預見之間的這種內在聯系可以說明,歷史的辯證決定論,即歷史唯物主義是一種正確的、邏輯上十分嚴整的歷史觀
Ⅶ 歷史:近代社會發展變化的趨勢是什麼分析引起近代社會變化的原因有哪些
一、中國近代史因鴉片戰爭而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二、從此中國社會進入了內半殖民地半容封建的社會。
三、半殖民地,就要對外反對帝國主義,解決民族獨立的問題;半封建,就要對內反對封建主義,解決社會發展的問題。因此中國近代史得主流是民族獨立與近代化。
Ⅷ 試論近代史中國社會發展和革命發展的內在規律
祖國近代取得的成績
1)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現代化建設事業穩步推進,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各項改革事業取得重大進展;(3)全方位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7)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8)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9)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10)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這些成就說明一點,那就是中國歷史和人民選擇了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選擇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選擇。堅持這三個選擇,中國就一定能夠實現現代化的歷史任務,就一定能夠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一定能夠為人類和平進步事業做出重要貢獻。
在敘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時,我們是分階段來進行的。因為,歷史的發展本來就是分時期、分階段的。每個時期、每個階段都有其客觀的特徵和特點,都有歷史賦予它的主要任務和特定的問題。但是,我們在展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時,是完整地來論述的,而沒有分階段。因為,歷史是不能割裂的,歷史的發展總有其內在的延續性和傳承性。以上列舉的十項成就中的每一項成就,都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下,都是在「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的指引下,通過不斷地發展來實現的。離開每一歷史階段的不懈努力,要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都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發展觀。
同樣的道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也離不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探索和建設所打下的基礎、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中國從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以來,盡管經歷過嚴重的曲折,但是整個說來,還是取得了重大的顯著的成就。在前面,我們列舉了新中國前20年取得的最為突出的成就:(1)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文化、醫療、科技事業的發展;(3)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這一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沒有這些成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以來比較寬松的國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