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民族聲樂發展的幾個歷史時期及特徵
我國民族聲樂包括戲曲、曲藝、民歌、歌劇四個方面。從廣義來說,民族聲樂是指人民大眾(尤其是勞動人民)在社會生活中歷史地產生、社會地傳承、集體地保留,在日常生活中廣泛傳唱的一種聲樂種類或音樂體裁。實際上現代民族聲樂是專指民歌、歌劇而言的。它繼承了我國優秀的傳統聲樂戲曲、曲藝藝術中的精華,在其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又吸收了美聲的科學唱法,形成了用中華民族的民族語言和科學發聲的原理,體現中華人民的民族氣質、民族個性,符合廣大人民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標準的歌唱藝術,在我國聲樂教學以及歌壇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聲樂起源於人類宣洩、表達和溝通的社會本能,產生於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和生產勞動,最早產生的歌曲是表現勞動和愛情的曲目,多以吆喝、吶喊為主要演唱形式,節奏簡單,演唱方法以自然原始為主。我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譜寫了三百多手歌曲,並廣泛流傳。發展到封建時期,國家建立了音樂機構,並由專人整理、改編、創作、收集,如屈原的《九歌》就是當時很有影響的一部大型聲樂作品,在曲目與題材上具豐富多彩。
封建中期唐代以後,民族聲樂已發展到了空前的繁榮。國家設立了更加完善的音樂創作機構,並聚集音樂家達一千多人,從事歌曲收集和創作,專門培養音樂歌舞人才,造就了很多技藝著名的人才,民族聲樂開始進入正規化、規范化的軌道。此時創作出很多有價值的歌舞曲目,如唐大麴、宋雜劇,元曲、崑曲,及清代的《京劇》等,清代在全國成立了各種形式的科班,歌唱訓練方法要求嚴格,並寫出了一些價值很高的聲樂理論,形成了最基礎的民族歌唱聲樂藝術,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資產階級革命後,中國進入了特殊的時期,由於國家混亂,軍閥和日寇對人民的侵害,使得國破家亡,人民處於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的困境之中。國家的災難使得這個時期出現了與以往不同的多層次的聲樂作品。大致有以下三種類型:一種是反映知識分子多愁善感的心緒和情調的,在演唱方法上,具有較強的美聲風格,是以黃自、應尚能等為代表的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創作的。另一種是表現市民的精神風貌的都市小曲,這些作品離人民的生活很貼近,在城市中流傳很廣,大都是反映婚姻戀愛、物質生活等方面,它是以黎錦暉為代表的作品。第三種類型是群眾歌曲,它反映的是抗日救國,宣傳工農的革命運動,揭露社會的黑暗,並為勞動人民鳴苦叫冤,它代表著進步和愛國的文化思想音樂,具有較高的專業性、藝術性。 畢業論文網 http://www.lw54.com
在這個特殊時期,這三種類型的歌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動了中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此時雖然已有美聲在傳播,畢竟是陽春白雪,沒有被廣大人民普遍接受和運用,傳統的民族聲樂藝術也不可能得到系統的整理和挖掘,還不能形成系統、完整的歌唱體系。
解放後,民族聲樂發展得到了國家的非常重視,一方面有組織、有目的地挖掘整理傳統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並建立國家級的民族聲樂團體和培養民族聲樂的音樂院校。在音樂專家的辛勤努力下,在民族聲樂的歌壇上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歌唱家,並創作出一大批百聽不厭、百聽不煩的民族聲樂曲目。這些歌曲繼承了傳統唱法,也借鑒了西洋美聲唱法的科學技巧,此時的演唱方法和表現方式深受我國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為發展民族歌唱藝術做出了巨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聲樂出現了全新的局面。很多聲樂工作者積極投入到民族聲樂的理論以及實踐的研究中,追求和探索傳統唱法中的精華,與此同時又大膽吸收和借鑒西歐美聲唱法中科學的發聲技術。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和探討,並經過舞台的實踐,最終形成了一種民族化的、科學的演唱技法。這一時期民族聲樂得到了復甦與繁榮,政治環境的寬松、文化生態的多元共生,拓寬了作曲家審視社會生活的視野,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創作靈感,也總結了現代民族聲樂創作的經驗教訓。新時期民族聲樂的發展從作品的體裁和風格來看,可以分為下述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復甦時期,這是民族聲樂創作對50年代抒情歌曲方向的回歸期。
Ⅱ 中國民族音樂如何發展
中國民樂發展的三個時期 1.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期(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3世紀) 這時期包括從夏、商、西周到春秋、戰國、奏漢。在音樂體裁方面,經歷了由原始樂舞到宮廷樂舞的進化。在旋律音調、音階形式方面,經歷了由原始間樂重視小三度音程的音調,到春秋戰國強調宮、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頁)、曾"體系,以"三分損益法"相生五音、七聲、十二律,初步確立了中國傳統音樂旋法的五聲性特點。在音樂美學思想方面,先秦諸子百家的論爭,奠定了此後各自學說的理論端點。這一時期中,最具代表性意義的音樂藝術形式是鍾鼓樂隊。 2.中國傳統音樂的新生期(約公元4世紀至10世紀) 這一時期包括了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動盪和北方人民南遷、少數民族的內移,構成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沖擊:一是玄學對儒學的沖擊,引起音樂思想的變化;二是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的傳入,引進樂器、樂律、樂曲和音樂理論方面的新因素。其沖擊的結果,是使中國的傳統音樂為之一變,開創了音樂國際化的一代新樂風。一方面是世界音樂的中國化,包括外來樂曲的中國化,外來樂器的運用,外來樂調的傳入,外來樂隊的民族化,以及外來樂人為發展中國音樂所作出的貢獻。另一方面是中國音樂的世界化,即:中國音樂以其輝煌的成就給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各國,如朝鮮、日本等)以重要的影響。 3.中國傳統音樂整理期(約公元10世紀至19世紀) 包括遼、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點是:從紛亂和分裂到相對的統一,又從南北對立到多民族國家統一政權的建立,及其在相當長時期內的相對穩定。音樂文化方面則具有世俗性和社會性的特點。所謂世俗性,就是與普通的平民階層保持著密切的關聯。此時期的傳統音樂,無論在演出人員和觀眾、聽眾對象方面,都已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在音樂理論方面,表現出對前一時期的繼承和清理的傾向。音樂形態特點已逐漸趨於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樂藝術形式是戲曲藝術及其音樂。這一藝術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後世,並廣泛吸收當代音樂新成果,成為集古今音樂大成的音樂寶庫。 中國民樂的發展 先秦:編鍾改寫先秦的音樂歷史 李教授認為,在我國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鍾是先秦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它的出土改變了一段時間內在民族音樂領域內所認為的先秦音樂只有五聲音階的觀點,徹底改寫了整個先秦的音樂歷史。 據了解,曾侯乙墓被發掘以後,其中有陪葬的64枚編鍾。從編鍾以及鍾上的銘文反映出的內容看,中國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製造出七聲12律齊全,還可以旋宮轉調的編鍾,因此這些編鍾被視為考古界和民族音樂一個歷史性的符號。編鍾在當時的社會中,具有多種社會功能,既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又是乞求平安的祭祀用品。 唐朝:以彈撥音樂為主體的華麗浪漫民樂時代 伴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樂器的製造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唐朝音樂的特點是以彈撥音樂為主,李教授認為,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經濟水平相比於秦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與此相應的,在民族音樂領域內,先秦那種在室外演奏的、相對粗糙的編鍾漸漸衰落,而具有浪漫和華麗色彩的彈撥音樂、歌舞樂隊迅速發展起來。另外,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包括高麗、胡人、西域等地音樂開始傳至中原,極大豐富中國民族樂器的品種。 進入宋朝後,彈撥音樂開始走上了下坡路,管弦樂得到了了發展,這也是同當時的歷史背景相聯系的,這種趨勢和宋朝的戰爭不斷的局勢有很大的關系。 「其實音樂其實是經濟、文化、社會的一個縮影。」 李教授得出了如上結論。 元朝:文人推動下繁盛的元曲時代 元朝沒有科舉制度,於是大批的文人都轉入了民間藝術的創作之中。元曲因此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性,吸引了眾多的觀眾,進一步促進了它的繁盛。在這個問題上,李教授特別強調了中國的元曲同外國歌劇的不同,就在於中國的元曲重要形成了一系列的曲牌名,每一個新的創作都是利用已經形成的曲牌名。而外國的歌劇就沒有這樣的「格式」可以套,所有的創作結構都是全新的。 到清朝以後,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樂器繁盛的時代,以明末清初出現的二胡就是這個時代民族樂器發展的一個縮影。漢人的音樂一直都是以「單字」居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蕭、笛、琴、鍾等。通常在樂器中出現的兩個字的樂器多是外國傳入中國民族音樂之中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嗩吶、二胡等。 近代:民族音樂發展艱難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為大部分觀眾所耳熟能詳,但是李教授認為在中國近代的發展時期,民族音樂的發展進入一個步履蹣跚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兩個標志性人物就是阿炳和劉天華。 劉天華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北京大學教授,詩人劉半農的弟弟,他是與瞎子阿炳同時代的一位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經典代表作有《月夜》、《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等。李教授特別強調這位民族音樂的宗師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貢獻,認為他是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第一人。從他開始,中國民族音樂進入了學堂化的發展時期,這使中國民族音樂發生了質的變化。 建國後:民族音樂得到了快速的成長 建國以後,中國社會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新氣象。中國建設戰天斗地的氣氛使社會各階層群情激昂,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也由此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隨著革命事業的發展以及農業生產的廣泛開展,出現了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民族樂曲,如很多人熟悉的《賽馬》、《喜看麥田千層浪》等作品就是這一時期有代表的作品。在這一時期,民族音樂的一些舊的觀念得到了剔除,很多西洋樂曲中的一些新的元素被借鑒。 2005年春節,天津歌舞劇院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雞年中國民族音樂會"取得巨大成功,音樂會不但通過衛星直播傳送到國內,而且由美國休斯敦音像公司無償提供音樂會的錄音,將製作成CD在全世界發行。 自1998年中央民族樂團代表中國民樂第一次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台,八年來,在「金色大廳」舉辦的「中國春節民族音樂會」已經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的著名品牌。 從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以及現代民樂組合如《女子十二樂坊》在東南亞的如潮好評,到中國各地民族樂團在國際國內演出市場的日益活躍,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力量的積累正逐漸地轉化為民族自信,也帶來民族音樂的回歸——中國民樂正在交流與創新中走向復興。 摘自網路知道
Ⅲ 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
中國宋元以來形成的戲曲多達300多種,他們具有歌劇性質。
1、探索階段:(1919~1944)的新專歌劇,或受「五四屬」新文化的影響,或是為了適應反對帝國主義的愛國斗爭的需要。
2、奠基階段:(1944~1955)是以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的新秧歌運動為起點的。那是,一大批秧歌劇,如:《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為新歌劇的創作開辟了正確的道路。
3、深入探索階段:(1956至今)是遵循「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方針,進一步大膽探索新歌劇的創作經驗的。
(3)我國民族歌曲發展的歷史擴展閱讀:
早在古希臘的戲劇中,就有合唱隊的伴唱,有些朗誦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現;中世紀以宗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宗教觀點的神跡劇等亦香火繚繞,持續不斷。
但真正稱得上「音樂的戲劇」的近代西洋歌劇,卻是16世紀末、17世紀初,隨著文藝復興時期音樂文化的世俗化而應運產生的。
Ⅳ 試論民清時期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概況。
明清時期已顯露出資本主義的萌芽。隨著城市的擴張,人口的增加,適用城市生活的戲曲、說唱藝術在宋元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反對封建禮教,揭露階級矛盾的民歌蓬勃興起。文人參與民間文藝活動,促進了戲曲、民歌的興旺。以聲腔的流布為特點,明清戲曲音樂出現了新的發展高峰。明初四大聲腔有海鹽、餘姚、弋陽、崑山諸腔,其中的崑山腔經過南北曲的匯流,形成了一時為戲曲之冠的昆劇。晚清,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曲調構成的皮黃腔,在北京初步形成,由此,產生了影響遍及全國的京劇。明清時期,器樂的發展表現為民間出現了多種器樂合奏的形式。如北京的智化寺管樂,河北吹歌,江南絲竹,十番鑼鼓等等。明代的《平沙落雁》、清代的《流水》等琴曲以及一批豐富的琴歌《陽關三疊》《胡茄十八拍》等廣為流傳。琵琶樂曲自元末明初有《海青拿天鵝》以及《十面埋伏》等名曲問世,至清代還出現了華秋萍編輯的最早的《琵琶譜》。明代末葉,著名的樂律學家朱載育計算出十二平均律的相鄰兩個律(半音)間的長度比值,精確到二十五位數字,這一律學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首創。
近現代時期,隨著西洋音樂的傳入而逐步建立發展起來了一種不同於中國傳統音樂的「新音樂」。新音樂的發展以學堂樂歌為啟蒙,在「五四運動」時期再度勃興,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新式音樂社團。 「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爆發,抗戰歌曲的創作和群眾歌詠的深入發展成為抗日文化戰線極為重要的一翼,這一時期,是新音樂創作和傳播的繁榮時期,出現了大批的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如趙元任,蕭友梅,劉天華,王光祈等等。中國民族音樂進入了多元化社會音樂結構的新時期
Ⅳ 民族歌曲的歷史淵源與發展
中國的民歌產生於原始社會時期的社會生活和勞動之中。據兩千年前的劉安在《淮南子》版中記述古代的《邪許》權 歌:「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川「邪許」最初雖是一種呼號,但它是適應集體勞動時為配合用力而自然發出的有節奏、有音調的聲音。近一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民歌也隨之走上新的歷程。各個革命時期的斗爭生活賦予了民歌以新的內容,顯示出嶄新的面貌,而且在音樂形式上也有所發展和突破。在革命戰爭時期,人民群眾勇於斗爭,不怕犧牲的革命斗爭精神在新民歌中得到真實的反映;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樂觀向上、艱苦創業、英勇豪邁的特點在新民歌中有了生動的體現,為我國民歌發展歷史寫下了的。
Ⅵ 中國民歌的發展史
同世界上的任何古老民族一樣,中國民歌也是在先民們的原始狩獵、祭祀、婚戀、放牧等活動中萌生並逐步流傳起來的。所以,它很早就確立了「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藝術傳統。例如,《吳越春秋》記載的這首《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相傳是黃帝時代產生的一首民間歌唱,它僅用了四個二言體的短句,就極其簡括地描述了原始狩獵勞動的全部過程。又如載於《易經》中的兩首歌詩:女承筐,無實;士圭羊,無血(「歸妹」上六)。賁如,番如,白馬翰如;匪寇,(婚)(《易經·賁》六四)。前者用二、三言相雜的句式表現了上古時代田園般的男女剪羊毛勞動場景,後者則用二、四言交錯的句式記錄了這一時期民間的婚嫁生活。再如《呂氏春秋》所載:「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為南音。」文學史家認為,這位「妾」所唱的「等啊,等你啊」之歌,應當是中國民間情歌的濫觴。而同一著作中記述的「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則是人們農業豐收之後以歌舞形式舉行大規模慶祝祭祀活動的生動記錄。早期民間歌唱的這些優秀篇章,一方面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生活內容提供了一部分依據,同時也讓我們看到,數千年前的先民在以口頭形式觀察、概括、描述自己的勞作、婚戀、思盼、信仰等行為、感情時所達到的令人驚嘆的藝術水準。
約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在該集的305篇作品中,有165篇是民間歌詩。它們總稱為「風」,因收錄了當時十五個國家(地區)約500餘年間(前1006-前570)的民間歌唱之作,故又稱「十五國風」。以這些作品所反映的社會歷史內容而言,不僅十分廣泛宏闊,而且也典型深刻,稱得上是以歌唱方式揭示周民族500年來民間社會的一部「創世紀史「。特別應該提到是這些歌詩大都採用了「四言體」句式。這一詞格的相對穩定和廣泛使用,為以後中國民歌的唱詞句式的進一步發展和多樣化,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如《詩經》的開篇之作《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下略)。不但內容清新明暢,而且詞格句式本身已包含了豐富的歌唱性。
漢代以降,民間歌曲的流傳地域不斷擴大,其體裁形式也隨之發生變化。為了及時收集民間歌曲而於秦漢間成立的專門音樂機構--「樂府」,在記錄和推廣民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此,人們便把漢魏時期流傳的民間歌詩總稱為「樂府」,同時也把這一時期民歌所採用的基本體式--五言體總稱為「樂府體」。「樂府」是繼《詩經·國風》之後中國民歌迭起的又一個高峰,在長達五、六百年的漫長歲月中,不僅民間廣泛使用這一體式,而且也直接影響了文人的詩歌創作。
宋人郭茂倩所編之百卷《樂府詩集》,正是民間樂府和文人樂府藝術成就的集中體現。其中,流傳於東漢和南北朝時代的《十五從軍征》《陌上桑》《孔雀東南飛》《木蘭辭》以及「吳歌」中的「子夜四時歌」,有的氣勢恢宏,有的清麗婉轉,即使曲調早已失傳,但只讀其詞,也會立刻讓人動容。誠如《大子夜歌二首》所雲:歌謠數百種,子夜最可憐。慷慨吐清音,明轉出天然。絲竹發歌聲,假器揚清音,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五言體」樂府是對「四言體」國風的合理繼承和新發展,它們為接著出現的「七言體」句式和長短句詞格提供了先決條件。
唐代,在李氏王朝大力開展對外文化交流並廣泛吸收其周邊民族音樂的歷史背景下,民間歌唱仍然保持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中唐詩人劉禹錫(772-842)在巴楚一帶聽到一種當地民歌「竹枝詞」,十分興奮,於是,模仿其歌體,一連寫了十首。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如: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又如:山頭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通過他的仿作,我們可以體會到這種「七言體」的民歌那種興比自如,「含思婉轉」的民間風格。
此外,劉禹錫還寫了一首《插田歌》,描述了他在廣東連州看到農民一邊插秧一邊唱「田歌」的真實場面。為後人留下了有關這種源遠流長而又傳播至今的民歌品種的珍貴記錄。這一時期出現的另一類民歌體裁是存見於「敦煌曲子詞」中的「太子五更轉」「思婦五更轉」。這種以「更」序分節的新形式,由於非常適合表達思念、期盼的情感內容,所以在唐宋以後廣為流傳,以至到明清之際已遍布全國,各種各樣的「五更體」民歌,隨處可聞。總的來說,除了產生新的體裁品種外,唐代民歌在體式上的最大特徵,便是「七言體」句式的全面成熟和廣泛應用。
宋元明清以來,一方面是原有的各種民歌體裁的繼續傳播,諸如農夫唱的「田歌」、漁夫的「漁歌」、山民的「山歌」、船夫的「船歌」等。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城鎮商業經濟日益繁盛民間小調體裁廣泛流傳。如見於宋代話本的「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幾家骨肉團圓敘,幾家飄零在他州。」歌詞是十分典型的「七言四句體」,曲調是各種各樣的江南小調。其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以「起、承、轉、合」原則構成的四句頭「春調」。又如明代文人馮夢龍輯錄的《山歌》《掛枝兒》《夾竹桃》,清人王廷紹輯錄的《霓裳續譜》,華廣生的《白雪遺音》以及《粵謳》《小慧集》等,大多數是流行於這一時期南北各地城鎮市井的民間小調唱詞。《小慧集》(1837)中的《綉荷包》《紗窗調》《紅綉鞋》《楊柳青》《鮮花調》(即《茉莉花》)等八首帶有工尺譜的民歌,幾乎全部都屬於小調(俗曲)體裁。從中我們可以大體了解到小調在這一時期的發展概貌和特殊地位。
總之,至清末民初,中國民歌在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播、流變、創新、積累之後,一方面是為適應不同社會階層以及不同的民俗場景而形成的題材范圍和體裁類別都已達到十分豐富成熟的境地。另一方面則是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特定環境下所蘊積起來的民族和地域性風格的全面展示。從而使這類民間音樂成為歷史悠久、傳承不斷、體裁多樣、色彩斑爛、蘊藏豐富的一個民族文化寶庫。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人明確指出:中國民歌是中華民族社會生活的一部「網路全書」,也是為其他民間音樂不斷提供豐富營養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Ⅶ 中國民歌的歷史地位
民歌的定義:
廣義民歌指有民族風格的歌曲,狹義民歌即指民族民間歌曲。民歌是在民間世代廣泛流傳的歌曲,是最大眾化的音樂形式,是大眾口頭創作的、並在流傳中不斷豐富著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人口和民族眾多,所以民歌源遠流長,浩如煙海。民歌的音樂語言簡明洗練,音樂形象鮮明生動,表現手法豐富多彩,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民族各地區的民歌浩如煙海,各具特色,據統計,各地已採集到的民歌,數量總計超過三十萬首。
民歌的分類:
當代音樂界一般常見的按體裁劃分:勞動號子、山歌。小調。
中國著名民歌:
新疆:新疆好、美麗的姑娘(哈薩克族)青春舞曲(維吾爾族)送我一朵玫瑰花(維吾爾族)馬車夫之戀(維吾爾族)四季歌(青海)阿拉木汗(維吾爾族)、都達爾和瑪麗亞(哈薩克族)、在銀色月光下(塔塔克族)可愛的一朵玫瑰花、青春舞曲、娃哈哈
湖北:龍船調、挖泥鰍
湖南:四季歌、瀏陽河、采檳榔
山西:五哥放羊、綉荷包、鬧元宵
陝甘: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正月里來迎新年、新春秧歌扭起來、三十里鋪、刮地風 、蘭花花、 想親親、 趕牲靈、
廣東:落雨大、
台灣:蝸牛和黃鸝鳥、賣湯圓、台灣島、一隻鳥仔、天黑黑、阿里山的姑娘
四川:採花、太陽出來喜洋洋、川江船夫號子、康定情歌、知道不知道、對花、彩虹妹妹
青海:在那遙遠的地方、
江蘇:孟姜女、茉莉花
江西:打著山歌過橫排、八月桂花遍地開、十送紅軍、斑鳩調
遼寧:小拜年、月牙五更
廣 西:柳州有個鯉魚岩
雲南:小河淌水
蒙古族:嘎達梅林、牧歌、蒙古小夜曲、小黃鸝鳥、森吉德瑪、鄂倫春族小唱
河北:小白菜、放風箏、小放牛、茉莉花、回娘家、
山東:沂蒙山小調、
江蘇:茉莉花、拔根蘆柴花
安徽:鳳陽花鼓、鳳陽花鼓
湖南:一根扁擔兩個籮、一根竹竿容易彎
藏族:酒歌、正月十五那一天
廣東:落水天、大河漲水沙浪沙
貴州:茉莉花
彝族:跳月歌
雲南:雨不灑花花不紅、猜調、放馬山歌
朝鮮族:道拉基
湖北:龍船調、催咚催
外國著名民歌:
紅河谷、 北國之春、 四季歌、 梭羅河、 星星索、 厄爾嘎茲、 雪絨花、伏爾加船夫曲、 喀秋莎```
中國民歌有多種分類法。按體裁形式分類,大致可分為:號子(包括搬運號子、船工號子、作坊號子等)、山歌(包括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等)、小調(包括謠曲、時調、風俗儀式歌曲、舞歌等)3大類。在有些學者的論著中將民歌細分為號子、山歌、牧歌、田秧歌、船歌、童謠、小調、風俗儀式歌等。體裁分類法,有助於認識和研究民歌與人民生活的關系、民歌的社會功用、以及音樂表現方法、特點等問題。
按民族和區域的風格色彩分類。中國有56個民族,由於各民族歷史傳統、語言特點、生活風俗等的差異,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風格色彩相距甚遠。一些人數較多、居住地域較廣的民族,如漢、蒙古、藏、壯、維吾爾等族,還可根據其不同地區民歌的音樂特色劃分為若干色彩區。如漢族民歌大致可分為西北、華北、東北、西南、江浙、閩粵台、湘鄂、江淮8個色彩區,其中前3個地區屬北方片,第4至第6屬南方片,第7、第8屬南北過渡地區。也有將南方片及過渡區分為雲桂黔、川湘鄂、江浙、閩粵台等4個地區。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據。
風格色彩分類法有助於認識和研究民歌的風格色彩、音樂與民俗的關系等問題。按題材內容分類有助於認識、研究民歌內容與形式的關系等問題。此外,還有根據歷史發展時期分類,或出於某一專題研究的需要而進行的特殊分類~
Ⅷ 論述從古至今我國音樂的發展歷程
中國民樂發展的三個時期
1.中國傳統音樂的形成期(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3世紀)
這時期包括從夏、商、西周到春秋、戰國、奏漢。在音樂體裁方面,經歷了由原始樂舞到宮廷樂舞的進化。在旋律音調、音階形式方面,經歷了由原始間樂重視小三度音程的音調,到春秋戰國強調宮、商、徵、羽的上下方大3度的"(甫頁)、曾"體系,以"三分損益法"相生五音、七聲、十二律,初步確立了中國傳統音樂旋法的五聲性特點。在音樂美學思想方面,先秦諸子百家的論爭,奠定了此後各自學說的理論端點。這一時期中,最具代表性意義的音樂藝術形式是鍾鼓樂隊。
2.中國傳統音樂的新生期(約公元4世紀至10世紀)
這一時期包括了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動盪和北方人民南遷、少數民族的內移,構成對中國傳統音樂的沖擊:一是玄學對儒學的沖擊,引起音樂思想的變化;二是少數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的傳入,引進樂器、樂律、樂曲和音樂理論方面的新因素。其沖擊的結果,是使中國的傳統音樂為之一變,開創了音樂國際化的一代新樂風。一方面是世界音樂的中國化,包括外來樂曲的中國化,外來樂器的運用,外來樂調的傳入,外來樂隊的民族化,以及外來樂人為發展中國音樂所作出的貢獻。另一方面是中國音樂的世界化,即:中國音樂以其輝煌的成就給世界許多國家(尤其是周邊各國,如朝鮮、日本等)以重要的影響。
3.中國傳統音樂整理期(約公元10世紀至19世紀)
包括遼、宋、金、明、清。其政治上的特點是:從紛亂和分裂到相對的統一,又從南北對立到多民族國家統一政權的建立,及其在相當長時期內的相對穩定。音樂文化方面則具有世俗性和社會性的特點。所謂世俗性,就是與普通的平民階層保持著密切的關聯。此時期的傳統音樂,無論在演出人員和觀眾、聽眾對象方面,都已具有更為廣泛的社會基礎。在音樂理論方面,表現出對前一時期的繼承和清理的傾向。音樂形態特點已逐漸趨於凝固定型化。其代表性音樂藝術形式是戲曲藝術及其音樂。這一藝術形式,上承前代,下接後世,並廣泛吸收當代音樂新成果,成為集古今音樂大成的音樂寶庫。
中國民樂的發展
先秦:編鍾改寫先秦的音樂歷史
李教授認為,在我國湖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編鍾是先秦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樂器。它的出土改變了一段時間內在民族音樂領域內所認為的先秦音樂只有五聲音階的觀點,徹底改寫了整個先秦的音樂歷史。
據了解,曾侯乙墓被發掘以後,其中有陪葬的64枚編鍾。從編鍾以及鍾上的銘文反映出的內容看,中國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能製造出七聲12律齊全,還可以旋宮轉調的編鍾,因此這些編鍾被視為考古界和民族音樂一個歷史性的符號。編鍾在當時的社會中,具有多種社會功能,既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又是乞求平安的祭祀用品。
唐朝:以彈撥音樂為主體的華麗浪漫民樂時代
伴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以及外來文化的沖擊,樂器的製造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唐朝音樂的特點是以彈撥音樂為主,李教授認為,唐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文化時期,經濟水平相比於秦朝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與此相應的,在民族音樂領域內,先秦那種在室外演奏的、相對粗糙的編鍾漸漸衰落,而具有浪漫和華麗色彩的彈撥音樂、歌舞樂隊迅速發展起來。另外,在外來文化的影響下,包括高麗、胡人、西域等地音樂開始傳至中原,極大豐富中國民族樂器的品種。
進入宋朝後,彈撥音樂開始走上了下坡路,管弦樂得到了了發展,這也是同當時的歷史背景相聯系的,這種趨勢和宋朝的戰爭不斷的局勢有很大的關系。 「其實音樂其實是經濟、文化、社會的一個縮影。」 李教授得出了如上結論。
元朝:文人推動下繁盛的元曲時代
元朝沒有科舉制度,於是大批的文人都轉入了民間藝術的創作之中。元曲因此具有很強的故事情節性,吸引了眾多的觀眾,進一步促進了它的繁盛。在這個問題上,李教授特別強調了中國的元曲同外國歌劇的不同,就在於中國的元曲重要形成了一系列的曲牌名,每一個新的創作都是利用已經形成的曲牌名。而外國的歌劇就沒有這樣的「格式」可以套,所有的創作結構都是全新的。
到清朝以後,是中國的少數民族樂器繁盛的時代,以明末清初出現的二胡就是這個時代民族樂器發展的一個縮影。漢人的音樂一直都是以「單字」居多,比如我們所熟知的蕭、笛、琴、鍾等。通常在樂器中出現的兩個字的樂器多是外國傳入中國民族音樂之中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嗩吶、二胡等。
近代:民族音樂發展艱難
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為大部分觀眾所耳熟能詳,但是李教授認為在中國近代的發展時期,民族音樂的發展進入一個步履蹣跚的階段,這一時期的兩個標志性人物就是阿炳和劉天華。
劉天華是我國著名的民族音樂家,北京大學教授,詩人劉半農的弟弟,他是與瞎子阿炳同時代的一位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經典代表作有《月夜》、《空山鳥語》、《良宵》、《光明行》等。李教授特別強調這位民族音樂的宗師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貢獻,認為他是中國民族音樂發展的第一人。從他開始,中國民族音樂進入了學堂化的發展時期,這使中國民族音樂發生了質的變化。
建國後:民族音樂得到了快速的成長
建國以後,中國社會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新氣象。中國建設戰天斗地的氣氛使社會各階層群情激昂,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也由此達到了空前的高度。隨著革命事業的發展以及農業生產的廣泛開展,出現了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民族樂曲,如很多人熟悉的《賽馬》、《喜看麥田千層浪》等作品就是這一時期有代表的作品。在這一時期,民族音樂的一些舊的觀念得到了剔除,很多西洋樂曲中的一些新的元素被借鑒。
2005年春節,天津歌舞劇院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舉辦"雞年中國民族音樂會"取得巨大成功, 音 樂會不但通過衛星直播傳送到國內,而且由美國休斯敦音像公司無償提供音樂會的錄音, 將製作成CD在全世界發行。
自1998年中央民族樂團代表中國民樂第一次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台,八年來,在「金色大廳」舉辦的「中國春節民族音樂會」已經成為中國民族音樂的著名品牌。
從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的一曲《茉莉花》和二胡表演,以及現代民樂組合如《女子十二樂坊》在東南亞的如潮好評,到中國各地民族樂團在國際國內演出市場的日益活躍,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力量的積累正逐漸地轉化為民族自信,也帶來民族音樂的回歸——中國民樂正在交流與創新中走向復興。
Ⅸ 民歌的起源與發展
起源和發展
民歌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口頭詩歌創作。民歌,即民間歌謠,屬於民間文學中的一種形式,能夠歌唱或吟誦,多為韻文。
民歌是人類歷史上產生最早的語言藝術之一。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勞動中,創造了音樂,唱出了最早的民間歌曲——勞動號子。原始的民歌,同人們的生存斗爭密切相關,或表達征服自然的願望,或再現獵獲野獸的歡快,或祈禱萬物神靈的保佑,它成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階級的分化和社會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層面越來越廣,其社會作用也顯得愈來愈重要了。
《詩經》中的《國風》,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民歌選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約500多年間,流傳於北方15個地區的民歌。《國風》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統治階級的剝削實質,表達了被剝削階級的反抗思想和斗爭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語言諷刺和詛咒了剝削階級的不勞而獲;在《碩鼠》中,更把剝削階級比作貪得無厭的老鼠,刻畫出勞動人民對奴隸主的切齒痛恨和對於「樂土」、「樂園」的嚮往。
在春秋時期,楚國的民歌已經十分繁榮。戰國後期,詩人屈原等人,對楚國民歌進行了搜集整理,並根據楚國民歌曲調創作新詞,稱為《楚辭》。《楚辭》中的不少作品,充滿了熱愛祖國和人民的感情,熱烈面富於幻想,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
西漢時期,漢武帝設立了一個音樂管理機構樂府,從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樂的歌謠,被稱為「樂府詩」或「樂府」。
這些樂府民歌,多以描寫民間疾苦為主要內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愛憎,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這一時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發展成為長短句和五言、七言體,並開始加進了樂器伴奏,《孔雀東南飛》等長篇敘事歌曲的產生,同時標志著這一時期的民歌在不斷發展和日臻成熟。
唐代民歌的創作也相當繁盛。李隆基登位,楊玉環得寵,建立了楊家的裙帶關系,她的姊妹都被封為夫人,氣焰之盛竟至「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謠曰:「從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卻為門上楣」。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裡的嚮往,只是一種對皇家的諷刺而已。
到了南宋,民間產生的諷刺性歌謠就更多了。南宋的統治階級,貪污腐化,玩弄政權,有民歌諷刺道:「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著皇帝賣酒醋。」可謂一針見血。
到了元明時代,人民的痛苦越來越深了。人民作歌道:「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由於階級和民族的雙重壓迫,激起了農民起義的洪流。其中,以穎州的劉福通聲勢最大,他率領了10萬農民,頭包紅中,號「紅軍」,所向無敵,所以歌謠道:「滿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裡無一人,紅軍府上坐。」
進入明清時代,我國的封建制度面臨崩潰,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這一時期,產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進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吃闖王、穿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盼星星、盼月亮,盼著闖王出主張」。
清朝統治中國後,人民清醒地看到,統治階級昏聵貪婪,這是招致外侮、陷國家於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在那悲慘的年代,老百姓連溫飽都不可得,所以發出這樣的感嘆:
「天子坐金鑾,朝政亂一團,黎民苦中昔,乾坤顛倒顛,干戈從此起,休想太平年。」
1900年,袁世凱奉他的主子——清皇帝之命,到山東執行血腥屠殺政策,殺害無數義和團將士。人民恨透了袁世凱,便唱出了「殺了袁龜蛋,我們好吃飯」的歌謠。人們在袁世凱巡撫衙門的牆壁上,畫上一個戴紅頂花翎的大烏龜,爬在一個洋人的屁股後。這幅漫畫和歌謠,發泄了老百姓對袁世凱的痛恨心情。
隨著清朝的垮台,民國以來,帝國主義為了扶植中國的封建勢力,勾結軍閥,殘害中國人民,支持袁世凱稱帝,當時袁世凱聽見北京街上有許多賣元宵的,認為大犯忌諱,把元宵當成「袁消」,於是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叫賣元宵,硬把元宵改為「湯圓」,於是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大總統,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
自從九一八事變以後,中國人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仇恨,日益增長,他們譏諷賣日貨的商人:「綠坎肩,真是闊,綠帽子,也不錯,叫你再販日本貨!」
作為歷史的見證,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壯麗史詩,在民歌中有著鮮明的反映。如抗日戰爭爆發後,北方農民這樣唱道:
「邊區本是根據地,趕走了鬼子殺漢奸。」「還我江山還我權,刀山火海爺敢鑽。」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主,賦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創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這正像一個人在經過艱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後,突然看到了碧波萬頃的大海,人們的情緒激動了,歌不斷從激動的心頭流出來。人們用歌聲唱出了對黨、對毛主席、對新生活的無限熱愛。人民創作了如《東方紅》、《咱們的領抽毛譯東》、《瀏陽河》、《八月桂花遍地開》等傳世之作。
民歌在新中國的土壤上得到培育,像春天田野里的野花,連片密布,搖曳生姿。社會主義民歌創作的沃野展現在眼前,勞動人民的歌聲沖天而起,響徹雲霄。
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先後派出工作組對全國的傳統民間文化,尤其是民風進行大范圍的搶救挖掘工作。自1984年起,又開展了編輯《中國歌謠集成》工作。通過這些大規模的活動,使得流傳於民間的歌謠得以典藏保存,為豐富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民間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Ⅹ 我國音樂發展的歷史至今已有多少年依據是什麼
音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感情、反映現實生活的藝術。應當說開始有人類的時代就有了音樂。人類社會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音樂,已無法查考。在人類還沒有產生語言時,就已經知道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信息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當人們慶賀收獲和分享勞動成果時,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達喜悅、歡樂之情,這便是原始樂器的雛形。
中華民族音樂的蒙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據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制陶塤,挖制骨哨。這些原始的樂器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遠古的音樂文化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具有歌、舞、樂互相結合的特點。葛天氏氏族中的所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的樂舞就是最好的說明。當時,人們所歌詠的內容,諸如「敬天常」、「奮五穀」、「總禽獸之極」反映了先民們對農業、畜牧業以及天地自然規律的認識。這些歌、舞、樂互為一體的原始樂舞還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想聯系。例如黃帝氏族曾以雲為圖騰,他的樂舞就叫做《雲門》。關於原始的歌曲形式,可見《呂氏春秋》所記塗山氏之女所作的「候人歌」。這首歌的歌詞僅只"候人兮猗"一句,而只有"候人"二字有實意。這便是音樂的萌芽,是一種孕而未化的語言。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的骨笛溯源於公元前距今8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其中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專家們進行過實驗,發現仍然能使用該骨笛演奏音樂,能發出七聲音階。但中國古代基本上只使用五聲音階。
正式的中國音樂歷史文字記載,始於周朝。 夏商兩代是奴隸制社會時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為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為奴隸主所佔有。從內容上看,它們漸漸離開了原始的圖騰崇拜,轉而為對征服自然的人的頌歌。例如夏禹治水,造福人民,於是便出現了歌頌夏禹的樂舞《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