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美國冷戰時期軍事實力 也就是軍事裝備
美蘇冷戰前期,也就是60年代中期以前,沒有可比性,美國占絕對優勢,蘇聯這個時候沒有和美國全面對抗的實力。而這個形式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改寫了。據1989 年的資料顯示,美國戰略核彈頭運載工具約 2260 件,核彈頭 1.4 萬個,戰役戰術核彈頭 1.5 萬個,總當量 50 億噸;蘇聯擁有戰略核彈頭運載 工具 2494 件,戰略核彈頭 1.1 萬個,戰役戰術核彈頭 5400 個,總當量 100 億噸。也就是說,在核武器方面,蘇聯從古巴導彈危機後認識到核武器處於美國的劣勢會在對抗中處於不利地位而開始瘋狂發展核武器,從70年代開始以後蘇聯一直遙遙領先美國,這個指標是從當量來說的。而在常規軍方面,80年代左右以前60年代中期以後是蘇聯略站優勢,據統計,冷戰時期蘇聯的坦克數量是北約總和的兩倍,包括美國的,而且還不算華約的其他小國的坦克,蘇聯在60年代就已經研製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步兵戰車,而美國在80年代後才有步兵戰車服役,雖然美國有技術優勢,但是蘇聯的數量優勢太明顯,而且80年代前蘇聯的戰斗機和戰略轟炸機是不輸給美國的。在美國B2隱形轟炸機研製出來以前,蘇聯的圖160海盜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轟炸機,而B2服役時蘇聯已經解體了。武裝直升機方面蘇聯的直升機無論性能還是載重都優於美國。海軍雖然遜於美國海軍,但是差距也不像今天俄羅斯海軍和美國的差距,所以說,冷戰時美蘇軍事對比6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是絕對優勢,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時蘇聯略占優勢,80年代中後期美國又從新奪回了戰略優勢。
㈡ 美國的發展歷史
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舊稱花旗國)的簡稱,它是北美的一個帶有民主、分權、制衡為傳統的聯邦共和國。
美國位於北美洲南部,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美國的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和亞熱帶氣候,僅佛羅里達半島南端屬熱帶。飛地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緯60至70度之間,屬北極圈內的寒冷氣候區;另一塊飛地夏威夷州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熱帶氣候區。但由於美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氣候差異較大。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76年英屬的13塊北美殖民地的獨立宣言。自1776年從英國統治中獨立出來後,1789年成為統一的聯邦共和國。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美國已經在經濟、政治以及軍事實力各方面都超越了它以前的宗主國和其他任何國家。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美國1979年1月1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一方面奉行一個中國政策,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另一方面又根據《台灣關系法》,維持與台灣的非正式關系。
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宣布脫離英國獨立以及1789年美國憲法的制訂之後,美國成為一個聯邦共和國,並且是世界上第一個現代的民主國家。從19世紀初開始,美國開始從北美大陸東部最初的十三州逐漸向中部和西部發展,美國本土面積日益增大。同時,美國在海外也有多處領地。其後美國歷史上的兩個重大事件是南北戰爭(1861年~1865年)和大蕭條(1930年代)。
北美洲的原住民在大約西元前9000年到前48000年這段期間來到北美洲,並且掌控了這塊地區,一直到17世紀初期歐洲殖民者來到此地為止。
1493年—1779年美利堅殖民地的歷史中有與北美原住民的長期戰爭,嚴重的勞力缺乏產生了像奴隸和契約化奴役這類的非自由勞力,而英國政府的放任政策則讓特有的美利堅精神與文化得以發展出其獨特性。
1776年—1789年這段期間美國在對英國的美國獨立戰爭中贏得了勝利,並且以北美十三州建立起了美利堅合眾國。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購買案(Louisiana
Purchase)讓農民得以使用重要的密西西比河水路,把法國勢力從美國西部邊界移除,並且提供美國農人一塊廣大的土地。
幾個星期以後,英國和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之間開戰了。美國當時的收入仰賴向歐洲輸出農產品,因此試圖同時對兩個戰爭中的強權出口食物和原料,以及在它們與它們的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間運輸產品來獲利。當這個行為對兩個戰爭國有利的時候,它們便會准許,然而當這個行為無利於他們的時候便予以反對。
當1805年法國海軍在特拉佛爾嘉戰役(Battle
of
Trafalgar)中被摧毀後,英國希望斷絕法國的海外貿易紐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報復美國的貿易行為,英國於是對美國海岸實施了封鎖。
接下來的四年,在美國歷史上是最陰暗的,國家為自己流淚,奴隸制度和各州權力的爭斗。日益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北部各州擊敗了以種植園農業為主的南部各州。但是雙方共600,000至700,000的美國人犧牲,賓且許多南方土地被毀壞。不過最後,無論如何,奴隸制還是被廢黜了,美國也開始了緩慢的重建。
㈢ 冷戰時期,美國在經濟和軍事上分別採取了什麼措施
1、遏制來自東方陣營的意識形態宣傳。如麥卡錫政策,鐵幕演說,遏制政策。
2、直接向共產主義宣戰,如杜魯門主義。
3、通過貸款、援助等途徑宣傳自身意識形態,如馬歇爾計劃。
4、經濟上,美國採取多種手段打壓蘇聯。其一,實行出口管制。其二,加強控制高新技術轉移。其三,操控國際原油價格。
5、軍事上,美國通過核武優勢和軍事同盟對蘇聯形成威懾,加大軍備競賽拖垮蘇聯。杜魯門之後,艾森豪威爾政府推行「大規模報復戰略」,企圖通過發展核武器和在蘇聯周圍建立由美國操縱的軍事同盟來「遏制」所謂「共產主義的擴張」。
6、意識形態上,美國發動宣傳攻勢和心理戰以期顛覆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心理戰被稱為「第四種武器」,與外交政策中的政治、經濟、軍事因素同等重要。
(3)美國軍事冷戰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1、冷戰給美蘇雙方以及東西方之間帶來了長期的對峙和對抗阻礙了全球一體化發展,也造成了德國、朝鮮等的分裂,並引發局部戰爭
2、在冷戰大環境下,因美蘇雙方勢均力敵,所以兩方都在極力的避免戰爭,所以在近半個世紀里避免了新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3、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從對方身上借鑒了經驗,吸取了教訓,並用於內部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
4、面對兩極格局對峙局面,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逐步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進了世界格局多極化的形成,同時也推動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
㈣ 論述美國二戰後期 軍事戰略演變過程
美國全球戰略從開始醞釀到正式形成,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支離破碎到系統完整、從軍事戰略到全球戰略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分為醞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戰後時期四個階段。這種階段性劃分的依據,是國際戰略力量對比消長變化的結果,更反映出美國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驅使下從本土擴張到海外擴張、從海外擴張到全球擴張的歷史進程。本文採用歷史分析法,深入探討了美國全球戰略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對比研究了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從「冷戰型」逐漸轉向「冷戰後型」的軌跡。
全球戰略是指大國調動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參與國際斗爭,維護和增強本國利益,實現國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義上講,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可能形成全球戰略。美國全球戰略大體上可分為醞釀(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戰後期(從冷戰結束迄今)四個階段。
美國全球戰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其全球戰略也進入初步形成階段。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美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外部世界,決定到更大的國際舞台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形勢發展推動著美國「有特定目標的干涉主義」形成,它從大陸擴張轉為海外擴張。彼得·特魯博威茲曾指出:「美國在19世紀創建了一個大陸帝國,遂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邊界」。美國全球戰略初步形成的動因和依據是:
第一,美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為實行海外擴張政策奠定了物質基礎。
19世紀90年代,美國工業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首位,接近於英、法、德三大強國的總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美國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質保障,此時美國的領土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岸邊。
第二,美國擁有進行海外擴張的理論依據。
1896年布魯克斯·亞當斯發表《文明與衰落的規律》一書,論證了美國從孤立主義走向國際主義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要求美國放棄孤立主義,趕快走上國際舞台,擊敗主要競爭者,建立由美國領導的國際新秩序。年輕的海軍軍官、歷史學家馬漢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別是英國在全球的擴張之後,於1890年出版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明確提出著名的「海權論」。
第三,美國的軍事戰略已初露端倪。
美西戰爭是美國獨立戰爭以後准備最充分的一次戰爭,「予有準備」被認為是這次戰爭中採用的軍事戰略的最大特點。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目標應是使古巴獲得獨立,奪取菲律賓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應是古巴和菲律賓;戰爭的關鍵是奪取制海權,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戰爭樣式是海戰,海軍的行動將決定戰爭的進程。戰爭開始後,美國政府基本是按照這一戰略設想來指導戰爭的。美國不以攻擊西班牙本土為目標,而是以攻擊西班牙幾處海外殖民地為目標,作戰方向和地區處於西班牙帝國勢力范圍的邊緣。因此,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的戰略被稱為「外圍戰略」,即直接攻擊西班牙帝國脆弱外圍的戰略
二、美國全球戰略的正式形成和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整個國際關系史和美國戰略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近300年來,特別是19世紀以來,歐洲曾長期位於世界政治的中心,維持以歐洲均勢為中心的傳統國際關系格局。二戰打破了這個格局,英國和法國淪為二等強國,西德和義大利處於戰敗國地位,歐洲在國際事務中居於支配地位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美國不僅走上了世界戰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戰爭中大大增強了自己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美國憑借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的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崛起為國際關系的力量中心。於是,它徹底拋棄孤立主義政策,從國際關系的邊緣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擴張,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
美國和蘇聯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對立以及1945年4月杜魯門接任總統,又加速了美國奉行全球主義、與蘇聯對抗的過程。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取得二戰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在蘇聯的影響下,社會主義陣營越出一國的范圍,影響不斷擴大。蘇聯也不再囿於地理的限制,將影響擴展至歐洲。在此情勢下,美蘇爭奪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使美國「對國家安全、戰爭以及和平的傳統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途徑來保障國家的安全」。
(1)從戰時與蘇聯結盟共同抗擊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過渡到以蘇聯為主要對手和作戰對象,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擴張」成為戰後40多年美國貫徹始終的戰略目標。(2)從以美國本土為中心的美洲堡壘戰略向真正的全球戰略過渡,突破了長期以來一直以關注美國本土安全為主,對歐洲事務較少介入的「孤立主義」戰略思潮,轉而強調美國利益和美國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積極干預世界事務、爭奪世界主導權的較完整的全球戰略。從這一戰略開始,美國戰後至今各個時期的軍事戰略均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和進攻性。(3)從傳統的常規戰略開始向核條件下的現代戰略體系轉變。雖然提出和實施「遏制戰略」的初期,美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核戰略,但是隨著1945年8月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的實戰運用,美國已經開始研究運用核武器的理論,核戰略的雛形正在形成。(4)從步西歐後塵到走在世界前列。二戰以前,美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基本上是對英、法等西歐國家傳統軍事理論的摹仿,國家政策中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一直存在脫節現象,從未出現過將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結合在一起的戰略理論。從「遏制戰略」開始,美國一掃以往由於戰略傳統缺乏而呈現的戰略思維貧乏,迅速掀起「戰略熱」,開創了美國現代戰略研究的新局面,創立了具有美國特點的獨立的戰略體系,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各大國戰略思想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
(一)布希政府(老)時期
80年代後期,國際形勢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執意倡導和推行「新思維」,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盤西化之路,結果非但未能扭轉蘇美爭奪中的不利態勢,反而導致政局動盪,經濟形勢惡化,民族矛盾尖銳。蘇聯綜合國力急劇衰落,國際影響日漸跌落。
1990年9月,在海灣危機爆發不久,老布希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戰略構想。 「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內容有:(1)強調在美國的領導下,實現一個「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國際事務中更加強調「多邊」合作,而不是「單邊」行動,注重發揮盟國和聯合國的作用;(3)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理想,建立新的國際體系,在世界上鞏固和推進所謂「自由」與「民主」事業;(4)實施地區防務戰略,重點防止和應對威脅美國利益的地區沖突。
(二)柯林頓政府
1997年5月發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次明確提出2015年之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競爭對手。首次提出美國面臨著嚴重的「不對稱威脅」的直接挑戰。所謂「不對稱威脅」,是指恐怖主義、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戰和環境破壞等。加強對各地區事務的參與,進一步擴展美全球戰略優勢。加緊改造和更新北約,大力推動北約東擴,著力推動建立一個「統一、民主,並且在維護和平與繁榮方面與美合作的歐洲」。
通過加強在歐亞邊緣地帶的存在,掌握中東的石油資源,對歐洲和俄羅斯等形成戰略箝制和掣肘。美還不斷加強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響,積極運籌大國關系,加強對「潛在對手」的防範和牽制。對歐盟, 美國有意在一些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使美歐聯盟關系得以維系。
美國也注意多方緩解美日矛盾,加強與日本的安保合作。1998年9月,「美日防衛合作指導方針」的制定。積極推行新干涉主義和「炮艦政策」。
冷戰時期,美國以反共主義作為安全戰略的理論基礎和對外干涉的理由。近年來,美國又極力鼓吹「人道主義災難」、「人權高於主權」和「國家主權有限」等謬論,不斷為新干涉主義尋求法理基礎。
更加輕視聯合國的作用。1999年3月美國推動北約對南聯盟(現解體)進行空襲,繞開安理會,操縱北約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進了另一常任理事國——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
美國甚至聲稱要重新考慮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運作和決策程序。
(三)小布希政府
強調恐怖主義的危害性
9.11的發生將美國的安全體系至於眾目睽睽之下。
邪惡軸心國
普林斯頓計劃:該報告提出一個名為「民主同盟」的概念,要求將全球的「民主國家」聯合起來,組成這樣一個大的聯盟。「4+4」:既美、英、日、印四大國組成聯盟,加上四個鞏固戰略原則:激進主義的危險、失敗的專制政府和大中東地區的核擴散問題;北京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和政治野心」普及代議制政府模式將增加持久持久和平的可能性;動用軍隊仍是有效、合法的治國手段。
2002年9月布希政府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國防部發布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清楚表明:美國全球戰略目標之一是「確保美國在世界的優勢地位」,並把中國等國家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甚至「軟實力」的增長當作「威脅」或「挑戰」來應對。
結論:美國軍事全球戰略違背世界發展潮流
美國的眼光是狹隘的,它所謂「改造中東」,「改造伊斯蘭」,甚至「改造世界」的妄想,必定遭到全人類有良知人類的堅決抗爭。美國再強也難以包打天下,為所欲為;其他國家在弱也不會俯首帖耳,放棄自己的獨立和權利。十萬美軍可以推翻一個政權,佔領一個國家,但改變不了一個民族,甚至改變不了一個人。以唯我獨尊、居高臨下的姿態去要求其他國家接受美國的信念、標准、價值和制度是註定要失敗的。
㈤ 冷戰時期美國的軍事戰略有哪些
冷戰時期美國的軍事戰略有五:一是遏制戰略;二是大規模報復戰略;三是靈活反應戰略;四是現實威懾戰略;五是新靈活反應戰略。
一、遏制戰略。是美國二戰後的第一個戰略,也是杜魯門總統執政時期的軍事戰略。其設想是:憑借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軍事聯盟,在蘇聯周圍建立的一系列前沿軍事存在和快速發展的北約軍事力量,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式的常規戰爭對付蘇聯可能對歐洲發動的進攻。
二、大規模報復戰略。是艾森豪威爾總統執政時間的軍事戰略。其設想是:在美蘇對抗中以常規力量為盾,以核力量為劍,一旦蘇發動進攻,就以閃電似的全面核打擊進行報復。
三、靈活反應戰略。是肯尼迪總統執政時期的軍事戰略。其設想是:從美國蘇爭霸現實出發,將戰爭分為核大戰、有限戰爭和特種戰爭三種,並計劃將美軍建設成為能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打贏這三種戰爭的力量。
四、現實威懾戰略。是尼克松總統執政時期的軍事戰略。其設想是:在歐洲或亞洲打一場戰區常規戰爭,在其他地區打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
五、新靈活反應戰略。是羅納德里根總統執政時期的軍事戰略。其設想是:在核戰略方面,主張通過推行「抵消」戰略和戰略防禦計劃,建立攻防兼備的、可長期作戰的核戰爭體系,從而達到懾止核戰爭、確保生存的目的;在常規戰爭方面,認為常規戰爭尤其是低強度戰爭是最現實的戰爭威脅,美國再也不能把自己的戰爭計劃局限於打兩個半或者是一個半戰爭,而是要能夠從多條戰線靈活反擊任何戰爭威脅;在全球態勢方面,主張加強前沿防禦和聯盟戰略,加強同蘇聯在第三世界利益相關地區的軍事爭奪。
㈥ 簡述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戰略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冷戰初期,由於美國綜合實力上占優勢,美國憑借軍事實力上的優勢占據戰略優版勢,比如美國迫權使蘇聯撤走了在古巴的導彈。
冷戰的第二階段是從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這一階段蘇聯強勢擴張,美國則處於戰略守勢,可以說蘇聯正是在這一階段在軍事實力上超過了美國,美國的霸主地位被動搖了,因此美國採取外交戰略手段來遏制蘇聯的擴張。
第三階段就是蘇聯解體了,這一階段美國主要靠經濟和科技實力占據優勢。
㈦ 關於冷戰的歷史
冷戰(英語: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斗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志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志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志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志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斗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沖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范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㈧ 美國歷史的冷戰時期
參見:冷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軸心國的戰敗、英法實力的衰退,美國和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世界被分成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美蘇及其各自陣營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加緊准備,一如戰時。這種狀態,被稱為「冷戰」。 參見: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擴軍參戰,並大量供應盟國軍火物資,美國成為盟國的兵工廠,出現了戰時經濟繁榮,國家壟斷資本有更大發展。美國利用參戰的機會,控制了世界許多重要戰略據點,建立了軍事基地;杜魯門政府對外推行冷戰政策,提出杜魯門主義,制訂馬歇爾計劃,籌劃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在內政方面,杜魯門提出「公平施政」綱領,但收效甚微。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1952年共和黨人艾森豪威爾以結束朝鮮戰爭的許諾當選為美國總統。1953年7月簽定了朝鮮停戰協定。
艾森豪威爾政府在1953-1954年經濟危機的侵襲下,為緩和國內外緊張形勢,在內政外交方面作了調整,擴大了社會保險法的實施范圍,加強科研工作的國家化,進一步發展宇航事業。1955年7月美、英、法、蘇四國首腦會議召開,國際形勢有所緩和。1957年蘇聯成功地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向美國尖端科學領先地位進行挑戰。 1958年,美國發射人造地球衛星,從而使美蘇軍備競賽進入宇宙空間競爭。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宙飛船「阿波羅—11」號登月艙在月球著陸。 參見: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歷史自1960年以來,許多方面仍是戰後發展的延續。經濟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氣,仍舊是不斷膨脹;從城市移居到郊區的人口繼續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過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問題成為美國內部最主要的問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及朝鮮戰爭期間,由於有黑人參加作戰,軍隊中取消了種族隔離制度,這一事實推動了國內黑人爭取民權的斗爭。1954年最高法院作出「布朗控訴教育局判決案」,宣布長期統治教育領域的「隔離但平等」原則為違憲。1955年12月,亞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黑人在馬丁·路德·金的領導下,進行長達381天的抵制乘車方面種族隔離的運動,黑人又在餐館展開靜坐運動,以抗議這方面的種族隔離,民權運動蓬勃興起。 60年代民主黨肯尼迪和約翰遜相繼執政,實行長期財政赤字政策,擴大軍費開支,增加福利費用,經濟持續上升。同時,由於他們捲入越南戰爭,支付巨額軍費,消耗了美國大量財富,使美國經濟實力大為削弱,而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逐漸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
60年代,由於越南戰爭不得人心,國內社會動盪不寧。1961年黑人和白人公民共同展開「自由乘客」運動,1963年4月,馬丁·路德·金在伯明翰發動了大規模遊行、請願、靜坐和示威運動,8月,25萬黑人和白人一起為抗議種族歧視,舉行了向華盛頓的進軍示威,馬丁·路德·金發表了「我有一個夢」的演說。在黑人民權運動的推動下,國會於1964年6月通過民權法。 參見:尼克松主義、中美關系正常化
1969年尼克松上台後,美國陷入越戰泥淖不能自拔,經常性的財政赤字和龐大的軍費開支,加劇了通貨膨脹,處於內外交困境地。1969年起,尼克松以「夥伴關系、實力加談判」作為美國對外政策的新戰略。1972年尼克松總統訪華,發表了中美上海公報。 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被迫辭職,副總統福特即就任第38屆總統。1975年5月,正式宣布越南戰爭結束。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報生效,實現了兩國關系正常化。在美蘇關系方面,尼克松提出新「和平」戰略後,兩國加強了對話。 1972年5月,尼克松訪蘇,簽署了限制戰略武器條約。80年代,美蘇軍備競賽從數量方面轉向質量方面。1985年以來,美蘇經過不斷談判,終於在1988年6月1日,兩國領導人在莫斯科交換了中程導彈條約的批准書。美蘇關系進一步趨向緩和。 參見:第一次石油危機、第二次石油危機
美國和蘇聯的冷戰至這段時期仍未停止。其間美國和蘇聯展開了一連串的太空競賽,蘇聯派出了世界首個太空人加加林上太空,而美國則派太空人首次登陸月球。
七十年代越南爆發戰爭,北越與南越開戰,美國為阻止蘇聯和共產勢力擴張,毅然介入越戰。其間美軍傷亡人數不斷增加,最終北越統一了越南,美國的企圖未能實現。
70年代初期,由於能源危機而導致的經濟蕭條是歷來最嚴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一度復甦。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3年10月以色列與中東一系列國家關系惡化,觸發中東戰爭。石油輸出國組織為了打擊對手的以色列,及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宣布石油禁運,暫停出口,造成油價上漲。原油價格曾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超過13美元,1974年美國還要派發汽油定量配給票。這就是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暴漲,引起了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增長在這段期間就下降了4.7%。
過了數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而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原油日產量銳減,國際油市價格飆升,每桶原油的價格從14美元漲到了35美元。第二次石油危機也引起了西方工業國的經濟衰退,據估計,美國GDP大概下降了3%。
197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美國在冷戰中最終拖垮蘇聯。1981年4月12日,美國成功發射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參見:里根、星球大戰計劃
在經濟方面,1980年美國經濟嚴重衰退。1981年裡根任總統後,推行高赤字財政政策,用大規模減稅和增加國防開支來刺激經濟、鼓勵投資,同時嚴格控制貨幣發行量。1982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轉入低速增長。1987年10月雖發生股市暴跌風潮,美國經濟情況仍較平穩,但財政赤字和外貿赤字仍是美國經濟的隱憂。
1986年11月,美國爆發了「伊朗門」事件,披露里根政府(成員)繞過國務院並隱瞞國會,於1985年至1986年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以換取美國人質,並將其中所得款項,轉移給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裝。 1987年,美國以保護海灣通航的名義,派遣軍事力量去海灣,同伊朗多次發生軍事沖突。1989年1月布希就任美國第41屆總統。
1990年爆發海灣戰爭。美國出兵伊拉克。迫使其退出科威特。 1992年,民主黨人柯林頓當選總統。其間美國及多國部隊多次空襲伊拉克以制止其研製核武器。
㈨ 冷戰結束以來USA軍事戰略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
美國全球戰略從開始醞釀到正式形成,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支離破碎到系統完整、從軍事戰略到全球戰略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分為醞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戰後時期四個階段。這種階段性劃分的依據,是國際戰略力量對比消長變化的結果,更反映出美國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驅使下從本土擴張到海外擴張、從海外擴張到全球擴張的歷史進程。本文採用歷史分析法,深入探討了美國全球戰略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對比研究了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從「冷戰型」逐漸轉向「冷戰後型」的軌跡。
全球戰略是指大國調動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參與國際斗爭,維護和增強本國利益,實現國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義上講,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可能形成全球戰略。美國全球戰略大體上可分為醞釀(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戰後期(從冷戰結束迄今)四個階段。
一、美國全球戰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戰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國家中起步很晚的。由於東西瀕臨兩洋,南北相接弱國,美國從獨立到19世紀末,安全上從未遇到過嚴重的威脅,也未出現過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戰的情況。美國長期奉行孤立主義,保持「超然地位」,不捲入歐洲舊大陸的紛爭;在發展商業關系的同時,美國盡可能避免同外國發生政治聯系、避免同任何外國訂立永久性同盟,以維護美國自身的獨立、領土完整和選擇自由。因而,從1783年獨立戰爭勝利到19世紀末這一百多年中,美國奉行的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大戰略,即:「西半球防禦」,其根本目標就是防止東半球再入侵西半球,獲得對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對西半球的霸權。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其全球戰略也進入初步形成階段。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美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外部世界,決定到更大的國際舞台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形勢發展推動著美國「有特定目標的干涉主義」形成,它從大陸擴張轉為海外擴張。彼得·特魯博威茲曾指出:「美國在19世紀創建了一個大陸帝國,遂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邊界」。美國全球戰略初步形成的動因和依據是:
第一,美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為實行海外擴張政策奠定了物質基礎。內戰中北方工業資產階級的勝利,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到19世紀90年代,美國工業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首位,接近於英、法、德三大強國的總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美國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質保障,此時美國的領土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岸邊。同時,由於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國崛起於世界舞台,英國開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對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劃分勢力范圍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
第二,美國擁有進行海外擴張的理論依據。在列強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國際競爭愈演愈烈的同時,歐洲正在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准備用武力來打破原有的均勢。在此背景下,美國逐漸出現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公眾輿論。1896年布魯克斯·亞當斯發表《文明與衰落的規律》一書,論證了美國從孤立主義走向國際主義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要求美國放棄孤立主義,趕快走上國際舞台,擊敗主要競爭者,建立由美國領導的國際新秩序。年輕的海軍軍官、歷史學家馬漢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別是英國在全球的擴張之後,於1890年出版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明確提出著名的「海權論」。馬漢還撰寫了一篇篇論文,用海權論解釋新的國際秩序的藍圖。他認為,一個國家若想在世界事務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權;控制海洋是海權的軍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權的經濟因素;美國要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建立強大的海軍,以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亞當斯與馬漢從不同的角度對未來的國際新秩序與美國的地位加以論證,代表了美國的國家利益,成為公眾輿論的主旋律,對眾多美國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擔任助理海軍部長、後出任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海權論」適應了美國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國對外戰略發生轉折的重要徵兆。
第三,美國的軍事戰略已初露端倪。美西戰爭是美國獨立戰爭以後准備最充分的一次戰爭,「予有準備」被認為是這次戰爭中採用的軍事戰略的最大特點。早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就著手制定對西班牙的作戰計劃。1896年海軍軍官威廉·金布爾在《與西班牙的戰爭》的戰略報告中指出: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目標應是使古巴獲得獨立,奪取菲律賓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應是古巴和菲律賓;戰爭的關鍵是奪取制海權,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戰爭樣式是海戰,海軍的行動將決定戰爭的進程。戰爭開始後,美國政府基本是按照這一戰略設想來指導戰爭的。美國不以攻擊西班牙本土為目標,而是以攻擊西班牙幾處海外殖民地為目標,作戰方向和地區處於西班牙帝國勢力范圍的邊緣。因此,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的戰略被稱為「外圍戰略」,即直接攻擊西班牙帝國脆弱外圍的戰略
第四,美國開始突破門羅主義的限制,將注意力從美洲轉向其他大陸,走上海外擴張的道路。1823年美國提出了指導在西半球進行擴張的「門羅主義」。1898年4月,美國發動美西戰爭,奪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等地,將觸角伸進了太平洋地區。1899年,美國務卿海約翰又兩次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與其他西方列強共享侵略中國的權利。以美西戰爭和「門戶開放」政策為標志,美國的對外政策進入了海外擴張的地區主義階段。
二、美國全球戰略的正式形成和發展
一戰前夕,著名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將目光投向遼闊的歐亞大陸,第一個區分了陸權與海權的觀念。他問道:從地理關系的某種一貫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樞地區難道不是歐亞之間那塊廣闊地區嗎?於是,歷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麥氏三段論式的政治咒語:「誰統治了東歐,誰就能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整個國際關系史和美國戰略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近300年來,特別是19世紀以來,歐洲曾長期位於世界政治的中心,維持以歐洲均勢為中心的傳統國際關系格局。二戰打破了這個格局,英國和法國淪為二等強國,西德和義大利處於戰敗國地位,歐洲在國際事務中居於支配地位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美國不僅走上了世界戰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戰爭中大大增強了自己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美國憑借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的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崛起為國際關系的力量中心。於是,它徹底拋棄孤立主義政策,從國際關系的邊緣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擴張,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早在大戰期間,羅斯福等人就設計了一套建立戰後世界秩序、實現「美國世紀」的辦法,通過主導成立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簽定「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等,為戰後整個世界格局的確立奠定了基石。美國和蘇聯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對立以及1945年4月杜魯門接任總統,又加速了美國奉行全球主義、與蘇聯對抗的過程。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取得二戰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在蘇聯的影響下,社會主義陣營越出一國的范圍,影響不斷擴大。蘇聯也不再囿於地理的限制,將影響擴展至歐洲。在此情勢下,美蘇爭奪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使美國「對國家安全、戰爭以及和平的傳統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途徑來保障國家的安全」。
為全面實施「遏制戰略」,美國在歐洲推出「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並重新武裝西德。在亞洲,美國先後與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國簽署了雙邊和多邊條約,並在這些條約的基礎上於1954年9月與相關國家簽署了《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在中東,則推動英國主持建立了中央條約組織,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爾主義」。斯皮克曼認為,美國這種對蘇聯(以及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遏制戰略」,實質是在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保持美國的軍事優勢,以壓制蘇聯向邊緣地帶突破,進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戰。
「遏制戰略」的提出,標志著美國戰略質的轉變和飛躍。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1)從戰時與蘇聯結盟共同抗擊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過渡到以蘇聯為主要對手和作戰對象,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擴張」成為戰後40多年美國貫徹始終的戰略目標。(2)從以美國本土為中心的美洲堡壘戰略向真正的全球戰略過渡,突破了長期以來一直以關注美國本土安全為主,對歐洲事務較少介入的「孤立主義」戰略思潮,轉而強調美國利益和美國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積極干預世界事務、爭奪世界主導權的較完整的全球戰略。從這一戰略開始,美國戰後至今各個時期的軍事戰略均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和進攻性。(3)從傳統的常規戰略開始向核條件下的現代戰略體系轉變。雖然提出和實施「遏制戰略」的初期,美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核戰略,但是隨著1945年8月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的實戰運用,美國已經開始研究運用核武器的理論,核戰略的雛形正在形成。(4)從步西歐後塵到走在世界前列。二戰以前,美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基本上是對英、法等西歐國家傳統軍事理論的摹仿,國家政策中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一直存在脫節現象,從未出現過將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結合在一起的戰略理論。從「遏制戰略」開始,美國一掃以往由於戰略傳統缺乏而呈現的戰略思維貧乏,迅速掀起「戰略熱」,開創了美國現代戰略研究的新局面,創立了具有美國特點的獨立的戰略體系,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各大國戰略思想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遏制戰略」既是杜魯門政府的軍事戰略,同時也是其國家戰略——「杜魯門主義」的核心,奠定了戰後美全球戰略的基礎。這種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合二為一的情況,表明戰後初期美國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層次的戰略體系。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當時美國尚未建立統一的國際機構去規劃和運籌統一的軍事戰略,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均由總統提出和制定。在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美國的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開始區別開來。「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國的國家戰略,「大規模報復」是軍事戰略。但由於這一時期美軍事戰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國防部以外的官員提出和制定的,從戰略決策程序來看,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的「分家」尚未完成。到肯尼迪—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進一步理順了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的關系,不但將「和平戰略」作為國家戰略,而且還一改過去由國務院官員提出和制定軍事戰略的先例,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提出了名為「靈活反應」的軍事戰略。美軍事戰略的內容也愈加充實,層次日漸明晰,軍事戰略之下開始明確區分出核戰略和常規戰略。從1969年到1982年的12年間,美國經歷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屆政府的變遷,發生了由共和黨政府向民主黨政府的更迭。這個時期,由於美國深受「越戰綜合症」困擾,蘇聯乘機步步緊逼,美蘇日歐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國不得不推行重視夥伴關系、實力和談判三原則的「尼克松主義」,謹慎地走一條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義兩種極端政策之間的中間路線。與國家戰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現實威懾」軍事戰略。「尼克松主義」和「現實威懾戰略」的內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當地人打當地人」的方針,力避美軍再次捲入越戰式的局部戰爭。1981年裡根政府上台後,在國家戰略上提出了「里根主義」,表示美國要在任何出現蘇聯侵略或蘇聯支持的侵略行動的地方進行抵制,力圖將蘇聯的影響推回到蘇聯的國土范圍之內。作為「里根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里根政府在軍事上提出了「新靈活反應戰略」。「里根主義」和「新靈活反應戰略」的提出和發展,標志著美全球戰略跨越了戰後對蘇聯單純遏制的范疇,進入了一個主動進攻、靈活反擊的新階段。
三、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與趨向
(一)布希政府時期
80年代後期,國際形勢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執意倡導和推行「新思維」,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盤西化之路,結果非但未能扭轉蘇美爭奪中的不利態勢,反而導致政局動盪,經濟形勢惡化,民族矛盾尖銳。蘇聯的「徹底改革之風」波及中、東歐國家,中、東歐國家開始脫離蘇聯的軌道,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對外政策。受自身政治、經濟和民族危機的影響,蘇聯被迫大幅度削減軍費開支,實行收縮性的軍事政策,在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上已明顯不是美國的對手。蘇聯綜合國力急劇衰落,國際影響日漸跌落。
面對迅猛變化的國際形勢,美不能不對戰後持續40多年的全球戰略進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調整,以尋找新的範式替代反共產主義的「遏制戰略」。 1990年3月,布希向國會提交了他上台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該報告提出,美國對蘇聯不能只是簡單地進行遏制,而是要大膽地「超越」戰後長期奉行的「遏制戰略」。他試圖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負和雄心,通過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將蘇聯作為一個有益的夥伴納入國際體系中」,從而「開創一個超越遏制的新時代」。
世界局勢的巨大變化,還使美國感到在戰略上需要確立一種由它領導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和擴展其在全球的利益。1990年9月,在海灣危機爆發不久,布希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戰略構想。之後,布希又多次對他的「世界新秩序」構想進行補充和進一步闡釋。「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內容有:(1)強調在美國的領導下,實現一個「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國際事務中更加強調「多邊」合作,而不是「單邊」行動,注重發揮盟國和聯合國的作用;(3)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理想,建立新的國際體系,在世界上鞏固和推進所謂「自由」與「民主」事業;(4)實施地區防務戰略,重點防止和應對威脅美國利益的地區沖突。布希的「世界新秩序」構想,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在對外關系方面的一個綱領,其基本目標是維護冷戰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應付美國面臨的各種新的挑戰,在世界上推進「民主」事業,從而維護美國的全球利益。
布希政府時期美國全球戰略雖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但它第一次確定了冷戰後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總目標,勾畫出美國新全球戰略的一個粗略的輪廓,成為布希政府對美全球戰略實施調整的總方針。
1993年1月13日,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在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提名聽證會上提出,冷戰後美國「需要設計一項新的戰略」來保護美國利益:第一必須促進美國的經濟安全,第二必須保持強大的防務力量,第三鼓勵正在發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並強調對國外民主和人權的支持能夠而且應該是改善美國安全的一項中心戰略原則。1月18日,柯林頓發表演講時再次強調,世界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再次強調美國對外政策將建立在上述三個支柱的基礎上
1994年7月,柯林頓政府發表上任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擴展戰略」發展為「參與和擴展戰略」,在「擴展」美國的利益、價值觀和政經模式的同時,更加突出美國對國際事務的介入和參與,反擊退回「美國堡壘」的主張,堅稱只有「參與」才能「擴展」。(註: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提出,表明冷戰後美全球戰略的理論框架最終確定,標志著美國全球戰略基本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參與和擴展戰略」可概括為:利用冷戰後對美總體有利的國際形勢,加強介入和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力度,「擴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實現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這幾年中,美國在推行「參與和擴展戰略」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步驟:
第一,積極構築美國主導、西方占優勢的大國協調關系。柯林頓稱:「美國及其盟友從冷戰時代繼承下來的安全關系對推進冷戰後的議程是個關鍵」,「頭等大事必須是加強和適應美國的夥伴關系來應付冷戰後的挑戰」。但同時強調,「美國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國家。有時候,美國,也只有美國,能在戰爭與和平、自由與壓迫、希望與恐懼之間起決定作用」。
第二,強調經濟優先,突出經濟安全。冷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國都較前更為重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柯林頓政府明確提出將「經濟安全」作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為此,美國不但從戰略高度重視對外出口,專門成立了「提倡出口辦公室」,提出「新興大市場」戰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對外經濟政策,而且還積極推動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貿易體系的建立。
第三,維護軍事安全,確保安全利益。美1994年度《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提出,在美國對外政策的三項原則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從而改變了柯林頓政府在執政的頭一年把經濟問題置於對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漸進地推進「全球民主化」。柯林頓政府上台之時,恰逢冷戰結束、「歷史終結論」躬逢其盛之時,於是正好繼承老民主黨人的衣缽,明確地將「全球民主化」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這表明美國決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規模在全世界輸出美國的價值觀念和政經模式。
在第一任期內,柯林頓政府雖然提出了「參與和擴展戰略」,但其對外政策在國內外仍然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很多人認為,美國對外政策缺乏戰略意識,左右搖擺,前後不一,過份重視近期利益,美國成了對敵對友都既不可靠又難以預測的國家。蘭德公司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缺少一個得到廣泛同意的大戰略,許多方面遇到困難。美國的主動性受到削弱,經常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在眾多的威脅和挑戰面前,更加難於分清輕重緩急並形成前後一貫的對策;許多問題上的方針往往自相矛盾、動搖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柯林頓政府第二任期
這一階段,美國開始對它在中、近期所處的國際環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進行評估,並著眼於21世紀的大國競爭,制定了美國面向21世紀的全球戰略。這充分表現在美國先後發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當中。如:1997年5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與前幾年的報告相比,未使用「參與和擴展戰略」名稱,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再次,首次明確提出2015年之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競爭對手,表明美國對保持獨超地位的中長期前景有所擔心。
最後,首次提出美國面臨著嚴重的「不對稱威脅」的直接挑戰。所謂「不對稱威脅」,是指那些絕對軍事實力與美國極不相稱的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利用非常規手段給美國帶來巨大危險的種種威脅,諸如恐怖主義、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戰和環境破壞等。
新的形勢下,美國全球戰略的動向主要有:
1.提出「塑造—反應—准備」(shape-respond-pre-pare)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強調維護當前利益與應付未來挑戰相結合。1997年5月,美國發表了《面向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參與和擴展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的全球戰略新構想。「塑造」意味著不是要消極地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而應更積極主動地去改造國際環境,使之不斷朝對美有利的方向發展;「反應」是指按照對美國利益威脅的性質和程度,對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危機作出迅速有效的反應;「准備」是指立即著手為不確定的未來作準備,以確保21世紀成為一個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大的美國世紀。(註:Samuel R.Berger,「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March7,1997.)「塑造—反應—准備」戰略構想的提出,是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過程中推出的一個重大舉措,它既是對「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有力補充,更意味著美國全球戰略已完成了「冷戰後」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的轉型,將著眼於21世紀,以更加靈活多樣和富於進攻性的手法參與國際斗爭。
2.加強對各地區事務的參與,進一步擴展美全球戰略優勢。在歐亞大陸西端,加緊改造和更新北約,大力推動北約東擴,著力推動建立一個「統一、民主,並且在維護和平與繁榮方面與美合作的歐洲」。世紀之交,美國在各主要地區的重大步驟,有著深遠的戰略考慮,就是要通過推行從東西兩翼齊頭並進的兩洋戰略,控制歐亞;通過加強在歐亞邊緣地帶的存在,掌握中東的石油資源,策應其兩洋戰略,對歐洲和俄羅斯等形成戰略箝制和掣肘。「東擴」、「西進」和「北拓」遙相呼應,是美國在歐亞大陸強化其優勢地位的重要戰略步驟。此外,美還不斷加強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響。近年來,美國一改冷戰結束之初對這兩個地區有所忽略的傾向,明顯加大了對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柯林頓在第二任期曾幾次前往訪問。
3.積極運籌大國關系,加強對「潛在對手」的防範和牽制。面對世界多極化的加速發展,美為保持主導地位,更加註意運籌大國關系。針對歐盟自身實力的增強、積極謀求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的情況,美國有意在一些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使美歐聯盟關系得以維系。美國也注意多方緩解美日矛盾,加強與日本的安保合作。1998年9月,「美日防衛合作指導方針」的制定,標志著兩國軍事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美國還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對手。這表明,美國對俄、中兩國的判斷逐步趨於嚴峻,對兩國的防範和牽制力度明顯加大。
4.積極推行新干涉主義和「炮艦政策」。冷戰時期,美國以反共主義作為安全戰略的理論基礎和對外干涉的理由。近年來,美國又極力鼓吹「人道主義災難」、「人權高於主權」和「國家主權有限」等謬論,不斷為新干涉主義尋求法理基礎。美國為推行新干涉主義,還更加倚重軍事力量。國防部長科恩表示: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不只是為了對正在變化中的環境作出反應,而且還為了以符合我們利益的方式塑造這個環境」。(註:《科恩稱美安全政策重點將從應付冷戰結束轉向塑造新時代》,新華社華盛頓1997年1月22日英文電。)據美方統計,從1990年至1997年,美軍對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頻率較冷戰時期高出一倍。1998年以後,美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接連3次對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輕視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間組織,在維持世界和平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權威性。冷戰結束初期,美國曾較為注意借重聯合國的作用,但近年來繞開聯合國加緊推進西方價值觀念的霸氣明顯上升。1998年12月美國繞開聯合國,聯合英國對伊拉克進行打擊,試圖弱化聯合國在解決地區危機中的作用。特別是1999年3月推動北約對南聯盟進行空襲,是美國安全繞開安理會,操縱北約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進了另一常任理事國的傳統勢力范圍。美國甚至聲稱要重新考慮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運作和決策程序。美國對聯合國用則取、不用則棄的實用主義態度,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權威,在國際社會創下了非常惡劣的先例。
在美國歷史上,隨著國際戰略格局的大變動而對全球戰略進行較大調整多是在戰爭結束後進行的,冷戰後始於布希政府而由柯林頓政府加速進行的全球戰略調整則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新舊國際戰略格局過渡期將經歷較長的時間,中間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布希政府和柯林頓政府所提出的戰略目標、指導原則及政策構想也不斷發生變化。總的來看,這次調整,涉及面廣、幅度大、影響深遠,是一次全面的、整體性的調整,在戰後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布希政府時期是從冷戰轉向冷戰後的大轉變階段,國際局勢風雲際會,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新舊格局激烈沖撞,雖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戰略」,但該戰略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柯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大國關系深入調整,國際戰略格局輪廓初現,美國全球戰略逐步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並確立了面向新世紀的全球戰略的基本架構。這個轉變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擴展戰略」和1994年的「參與和擴展戰略」為起點,結束於1997年的「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面向新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略,成為柯林頓政府留給小布希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遺產,小布希政府的全球戰略將在這項遺產的基礎上發展下去。
㈩ 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進程
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
美國全球戰略從開始醞釀到正式形成,經過了一個從無到有、從支離破碎到系統完整、從軍事戰略到全球戰略的發展過程,大體上可分為醞釀、初步形成、正式形成以及冷戰後時期四個階段。這種階段性劃分的依據,是國際戰略力量對比消長變化的結果,更反映出美國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驅使下從本土擴張到海外擴張、從海外擴張到全球擴張的歷史進程。本文採用歷史分析法,深入探討了美國全球戰略的形成和演變過程,對比研究了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從「冷戰型」逐漸轉向「冷戰後型」的軌跡。
全球戰略是指大國調動和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參與國際斗爭,維護和增強本國利益,實現國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在一定意義上講,只有全球性大國才可能形成全球戰略。美國全球戰略大體上可分為醞釀(1783年到1898年)、初步形成(1898年至1945年)、正式形成(1945年到1990年)和冷戰後期(從冷戰結束迄今)四個階段。
一、美國全球戰略的源起和初步形成
美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戰略研究方面是西方國家中起步很晚的。由於東西瀕臨兩洋,南北相接弱國,美國從獨立到19世紀末,安全上從未遇到過嚴重的威脅,也未出現過迫切需要到海外作戰的情況。美國長期奉行孤立主義,保持「超然地位」,不捲入歐洲舊大陸的紛爭;在發展商業關系的同時,美國盡可能避免同外國發生政治聯系、避免同任何外國訂立永久性同盟,以維護美國自身的獨立、領土完整和選擇自由。因而,從1783年獨立戰爭勝利到19世紀末這一百多年中,美國奉行的政策實際上是一種大戰略,即:「西半球防禦」,其根本目標就是防止東半球再入侵西半球,獲得對北美的支配地位和對西半球的霸權。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其全球戰略也進入初步形成階段。在商業利益的驅使下,美國開始將注意力轉向外部世界,決定到更大的國際舞台去擴大自己的影響。形勢發展推動著美國「有特定目標的干涉主義」形成,它從大陸擴張轉為海外擴張。彼得·特魯博威茲曾指出:「美國在19世紀創建了一個大陸帝國,遂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邊界」。美國全球戰略初步形成的動因和依據是:
第一,美國經濟實力迅速增長,為實行海外擴張政策奠定了物質基礎。內戰中北方工業資產階級的勝利,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到19世紀90年代,美國工業生產總值超過了英國,躍居世界首位,接近於英、法、德三大強國的總和。強大的經濟實力為美國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提供了物質保障,此時美國的領土向西擴張到太平洋岸邊。同時,由於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國崛起於世界舞台,英國開始走下坡路,按照新的力量對比重新瓜分世界和劃分勢力范圍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
第二,美國擁有進行海外擴張的理論依據。在列強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國際競爭愈演愈烈的同時,歐洲正在形成兩大軍事集團,准備用武力來打破原有的均勢。在此背景下,美國逐漸出現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公眾輿論。1896年布魯克斯·亞當斯發表《文明與衰落的規律》一書,論證了美國從孤立主義走向國際主義的合理性與必然性,要求美國放棄孤立主義,趕快走上國際舞台,擊敗主要競爭者,建立由美國領導的國際新秩序。年輕的海軍軍官、歷史學家馬漢研究了世界海洋史特別是英國在全球的擴張之後,於1890年出版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一書,明確提出著名的「海權論」。馬漢還撰寫了一篇篇論文,用海權論解釋新的國際秩序的藍圖。他認為,一個國家若想在世界事務中起重要作用,就一定要掌握海權;控制海洋是海權的軍事因素,利用海洋是海權的經濟因素;美國要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建立強大的海軍,以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亞當斯與馬漢從不同的角度對未來的國際新秩序與美國的地位加以論證,代表了美國的國家利益,成為公眾輿論的主旋律,對眾多美國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尤其是先擔任助理海軍部長、後出任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海權論」適應了美國渴望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是美國對外戰略發生轉折的重要徵兆。
第三,美國的軍事戰略已初露端倪。美西戰爭是美國獨立戰爭以後准備最充分的一次戰爭,「予有準備」被認為是這次戰爭中採用的軍事戰略的最大特點。早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就著手制定對西班牙的作戰計劃。1896年海軍軍官威廉·金布爾在《與西班牙的戰爭》的戰略報告中指出:美國對西班牙的戰爭目標應是使古巴獲得獨立,奪取菲律賓和波多黎各,主攻方向應是古巴和菲律賓;戰爭的關鍵是奪取制海權,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主要戰爭樣式是海戰,海軍的行動將決定戰爭的進程。戰爭開始後,美國政府基本是按照這一戰略設想來指導戰爭的。美國不以攻擊西班牙本土為目標,而是以攻擊西班牙幾處海外殖民地為目標,作戰方向和地區處於西班牙帝國勢力范圍的邊緣。因此,美國在美西戰爭中的戰略被稱為「外圍戰略」,即直接攻擊西班牙帝國脆弱外圍的戰略
第四,美國開始突破門羅主義的限制,將注意力從美洲轉向其他大陸,走上海外擴張的道路。1823年美國提出了指導在西半球進行擴張的「門羅主義」。1898年4月,美國發動美西戰爭,奪取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和關島等地,將觸角伸進了太平洋地區。1899年,美國務卿海約翰又兩次提出「門戶開放」政策,要求與其他西方列強共享侵略中國的權利。以美西戰爭和「門戶開放」政策為標志,美國的對外政策進入了海外擴張的地區主義階段。
二、美國全球戰略的正式形成和發展
一戰前夕,著名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將目光投向遼闊的歐亞大陸,第一個區分了陸權與海權的觀念。他問道:從地理關系的某種一貫性看,世界政治的中樞地區難道不是歐亞之間那塊廣闊地區嗎?於是,歷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麥氏三段論式的政治咒語:「誰統治了東歐,誰就能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控制大陸心臟地帶,誰就能控制世界島(歐亞大陸);誰控制了世界島,誰就能控制整個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整個國際關系史和美國戰略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近300年來,特別是19世紀以來,歐洲曾長期位於世界政治的中心,維持以歐洲均勢為中心的傳統國際關系格局。二戰打破了這個格局,英國和法國淪為二等強國,西德和義大利處於戰敗國地位,歐洲在國際事務中居於支配地位的時代已成為歷史。美國不僅走上了世界戰略的大舞台,而且在戰爭中大大增強了自己的經濟、軍事和政治實力。美國憑借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國家的實力,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崛起為國際關系的力量中心。於是,它徹底拋棄孤立主義政策,從國際關系的邊緣走向中心,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擴張,已成為形勢發展的必然。早在大戰期間,羅斯福等人就設計了一套建立戰後世界秩序、實現「美國世紀」的辦法,通過主導成立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簽定「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等,為戰後整個世界格局的確立奠定了基石。美國和蘇聯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的對立以及1945年4月杜魯門接任總統,又加速了美國奉行全球主義、與蘇聯對抗的過程。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取得二戰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地位。在蘇聯的影響下,社會主義陣營越出一國的范圍,影響不斷擴大。蘇聯也不再囿於地理的限制,將影響擴展至歐洲。在此情勢下,美蘇爭奪迅速在全球范圍內展開,使美國「對國家安全、戰爭以及和平的傳統看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不得不尋求新的途徑來保障國家的安全」。
為全面實施「遏制戰略」,美國在歐洲推出「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並重新武裝西德。在亞洲,美國先後與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等國簽署了雙邊和多邊條約,並在這些條約的基礎上於1954年9月與相關國家簽署了《東南亞集體防務條約》,在東亞和東南亞形成了針對中國的戰略包圍圈;在中東,則推動英國主持建立了中央條約組織,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又推出了「艾森豪威爾主義」。斯皮克曼認為,美國這種對蘇聯(以及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遏制戰略」,實質是在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保持美國的軍事優勢,以壓制蘇聯向邊緣地帶突破,進而向西方海上力量挑戰。
「遏制戰略」的提出,標志著美國戰略質的轉變和飛躍。這種轉變主要體現在:(1)從戰時與蘇聯結盟共同抗擊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過渡到以蘇聯為主要對手和作戰對象,遏制蘇聯和「共產主義的擴張」成為戰後40多年美國貫徹始終的戰略目標。(2)從以美國本土為中心的美洲堡壘戰略向真正的全球戰略過渡,突破了長期以來一直以關注美國本土安全為主,對歐洲事務較少介入的「孤立主義」戰略思潮,轉而強調美國利益和美國安全的全球性,首次制定了積極干預世界事務、爭奪世界主導權的較完整的全球戰略。從這一戰略開始,美國戰後至今各個時期的軍事戰略均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和進攻性。(3)從傳統的常規戰略開始向核條件下的現代戰略體系轉變。雖然提出和實施「遏制戰略」的初期,美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核戰略,但是隨著1945年8月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的實戰運用,美國已經開始研究運用核武器的理論,核戰略的雛形正在形成。(4)從步西歐後塵到走在世界前列。二戰以前,美國的軍事戰略思想基本上是對英、法等西歐國家傳統軍事理論的摹仿,國家政策中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面一直存在脫節現象,從未出現過將政治目標和軍事目標結合在一起的戰略理論。從「遏制戰略」開始,美國一掃以往由於戰略傳統缺乏而呈現的戰略思維貧乏,迅速掀起「戰略熱」,開創了美國現代戰略研究的新局面,創立了具有美國特點的獨立的戰略體系,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西方各大國戰略思想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遏制戰略」既是杜魯門政府的軍事戰略,同時也是其國家戰略——「杜魯門主義」的核心,奠定了戰後美全球戰略的基礎。這種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合二為一的情況,表明戰後初期美國尚未形成完整的、多層次的戰略體系。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當時美國尚未建立統一的國際機構去規劃和運籌統一的軍事戰略,國家戰略和軍事戰略均由總統提出和制定。在艾森豪威爾政府時期,美國的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開始區別開來。「新面貌」政策和「新新面貌」政策是美國的國家戰略,「大規模報復」是軍事戰略。但由於這一時期美軍事戰略的制定基本上是由國防部以外的官員提出和制定的,從戰略決策程序來看,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的「分家」尚未完成。到肯尼迪—約翰遜政府時期,美國進一步理順了軍事戰略和國家戰略的關系,不但將「和平戰略」作為國家戰略,而且還一改過去由國務院官員提出和制定軍事戰略的先例,由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泰勒提出了名為「靈活反應」的軍事戰略。美軍事戰略的內容也愈加充實,層次日漸明晰,軍事戰略之下開始明確區分出核戰略和常規戰略。從1969年到1982年的12年間,美國經歷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屆政府的變遷,發生了由共和黨政府向民主黨政府的更迭。這個時期,由於美國深受「越戰綜合症」困擾,蘇聯乘機步步緊逼,美蘇日歐中五大力量中心正在形成,美國不得不推行重視夥伴關系、實力和談判三原則的「尼克松主義」,謹慎地走一條介乎世界警察和孤立主義兩種極端政策之間的中間路線。與國家戰略相一致,美提出了「現實威懾」軍事戰略。「尼克松主義」和「現實威懾戰略」的內涵基本一致,核心都是推行「當地人打當地人」的方針,力避美軍再次捲入越戰式的局部戰爭。1981年裡根政府上台後,在國家戰略上提出了「里根主義」,表示美國要在任何出現蘇聯侵略或蘇聯支持的侵略行動的地方進行抵制,力圖將蘇聯的影響推回到蘇聯的國土范圍之內。作為「里根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里根政府在軍事上提出了「新靈活反應戰略」。「里根主義」和「新靈活反應戰略」的提出和發展,標志著美全球戰略跨越了戰後對蘇聯單純遏制的范疇,進入了一個主動進攻、靈活反擊的新階段。
三、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的調整與趨向
(一)布希政府時期
80年代後期,國際形勢開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執意倡導和推行「新思維」,全面自我否定,走全盤西化之路,結果非但未能扭轉蘇美爭奪中的不利態勢,反而導致政局動盪,經濟形勢惡化,民族矛盾尖銳。蘇聯的「徹底改革之風」波及中、東歐國家,中、東歐國家開始脫離蘇聯的軌道,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對外政策。受自身政治、經濟和民族危機的影響,蘇聯被迫大幅度削減軍費開支,實行收縮性的軍事政策,在軍備競賽和地區爭奪上已明顯不是美國的對手。蘇聯綜合國力急劇衰落,國際影響日漸跌落。
面對迅猛變化的國際形勢,美不能不對戰後持續40多年的全球戰略進行全面的根本性的調整,以尋找新的範式替代反共產主義的「遏制戰略」。 1990年3月,布希向國會提交了他上台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該報告提出,美國對蘇聯不能只是簡單地進行遏制,而是要大膽地「超越」戰後長期奉行的「遏制戰略」。他試圖以比所有前任更大的抱負和雄心,通過綜合運用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多種手段,「將蘇聯作為一個有益的夥伴納入國際體系中」,從而「開創一個超越遏制的新時代」。
世界局勢的巨大變化,還使美國感到在戰略上需要確立一種由它領導和支配下的世界秩序,以最大限度地維護和擴展其在全球的利益。1990年9月,在海灣危機爆發不久,布希即正式提出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戰略構想。之後,布希又多次對他的「世界新秩序」構想進行補充和進一步闡釋。「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內容有:(1)強調在美國的領導下,實現一個「和平和安全、自由和法治」的世界;(2)在國際事務中更加強調「多邊」合作,而不是「單邊」行動,注重發揮盟國和聯合國的作用;(3)按照美國的價值觀和理想,建立新的國際體系,在世界上鞏固和推進所謂「自由」與「民主」事業;(4)實施地區防務戰略,重點防止和應對威脅美國利益的地區沖突。布希的「世界新秩序」構想,是冷戰結束之初美國在對外關系方面的一個綱領,其基本目標是維護冷戰後世界的安全與穩定,應付美國面臨的各種新的挑戰,在世界上推進「民主」事業,從而維護美國的全球利益。
布希政府時期美國全球戰略雖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但它第一次確定了冷戰後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總目標,勾畫出美國新全球戰略的一個粗略的輪廓,成為布希政府對美全球戰略實施調整的總方針。
1993年1月13日,國務卿克里斯托弗在參議院對外關系委員會提名聽證會上提出,冷戰後美國「需要設計一項新的戰略」來保護美國利益:第一必須促進美國的經濟安全,第二必須保持強大的防務力量,第三鼓勵正在發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並強調對國外民主和人權的支持能夠而且應該是改善美國安全的一項中心戰略原則。1月18日,柯林頓發表演講時再次強調,世界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美國外交政策必須適應這種變化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再次強調美國對外政策將建立在上述三個支柱的基礎上
1994年7月,柯林頓政府發表上任後的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將「擴展戰略」發展為「參與和擴展戰略」,在「擴展」美國的利益、價值觀和政經模式的同時,更加突出美國對國際事務的介入和參與,反擊退回「美國堡壘」的主張,堅稱只有「參與」才能「擴展」。(註: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July 1994.)「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提出,表明冷戰後美全球戰略的理論框架最終確定,標志著美國全球戰略基本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參與和擴展戰略」可概括為:利用冷戰後對美總體有利的國際形勢,加強介入和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力度,「擴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實現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這幾年中,美國在推行「參與和擴展戰略」方面主要採取了以下步驟:
第一,積極構築美國主導、西方占優勢的大國協調關系。柯林頓稱:「美國及其盟友從冷戰時代繼承下來的安全關系對推進冷戰後的議程是個關鍵」,「頭等大事必須是加強和適應美國的夥伴關系來應付冷戰後的挑戰」。但同時強調,「美國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國家。有時候,美國,也只有美國,能在戰爭與和平、自由與壓迫、希望與恐懼之間起決定作用」。
第二,強調經濟優先,突出經濟安全。冷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上升,各國都較前更為重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柯林頓政府明確提出將「經濟安全」作為美國家安全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為此,美國不但從戰略高度重視對外出口,專門成立了「提倡出口辦公室」,提出「新興大市場」戰略,推行咄咄逼人的對外經濟政策,而且還積極推動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大力支持全球性自由貿易體系的建立。
第三,維護軍事安全,確保安全利益。美1994年度《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提出,在美國對外政策的三項原則中,安全是第一位的,從而改變了柯林頓政府在執政的頭一年把經濟問題置於對外政策首位的做法。
第四,注意循序漸進地推進「全球民主化」。柯林頓政府上台之時,恰逢冷戰結束、「歷史終結論」躬逢其盛之時,於是正好繼承老民主黨人的衣缽,明確地將「全球民主化」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這表明美國決心以更大的力度和規模在全世界輸出美國的價值觀念和政經模式。
在第一任期內,柯林頓政府雖然提出了「參與和擴展戰略」,但其對外政策在國內外仍然受到了廣泛的批評。很多人認為,美國對外政策缺乏戰略意識,左右搖擺,前後不一,過份重視近期利益,美國成了對敵對友都既不可靠又難以預測的國家。蘭德公司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由於缺少一個得到廣泛同意的大戰略,許多方面遇到困難。美國的主動性受到削弱,經常處於被動應付的狀態。在眾多的威脅和挑戰面前,更加難於分清輕重緩急並形成前後一貫的對策;許多問題上的方針往往自相矛盾、動搖不定或不能持久」。
(三)柯林頓政府第二任期
這一階段,美國開始對它在中、近期所處的國際環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進行評估,並著眼於21世紀的大國競爭,制定了美國面向21世紀的全球戰略。這充分表現在美國先後發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當中。如:1997年5月發表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與前幾年的報告相比,未使用「參與和擴展戰略」名稱,而代之以《面向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
再次,首次明確提出2015年之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競爭對手,表明美國對保持獨超地位的中長期前景有所擔心。
最後,首次提出美國面臨著嚴重的「不對稱威脅」的直接挑戰。所謂「不對稱威脅」,是指那些絕對軍事實力與美國極不相稱的敵對國家或敵對勢力利用非常規手段給美國帶來巨大危險的種種威脅,諸如恐怖主義、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戰和環境破壞等。
新的形勢下,美國全球戰略的動向主要有:
1.提出「塑造—反應—准備」(shape-respond-pre-pare)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強調維護當前利益與應付未來挑戰相結合。1997年5月,美國發表了《面向新世紀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在「參與和擴展戰略」的基礎上,提出了「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的全球戰略新構想。「塑造」意味著不是要消極地適應國際環境的變化,而應更積極主動地去改造國際環境,使之不斷朝對美有利的方向發展;「反應」是指按照對美國利益威脅的性質和程度,對世界上各種各樣的危機作出迅速有效的反應;「准備」是指立即著手為不確定的未來作準備,以確保21世紀成為一個比任何時候都更為強大的美國世紀。(註:Samuel R.Berger,「A Foreign Policy Agenda for the Second Term,」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March7,1997.)「塑造—反應—准備」戰略構想的提出,是冷戰後美國全球戰略調整過程中推出的一個重大舉措,它既是對「參與和擴展戰略」的有力補充,更意味著美國全球戰略已完成了「冷戰後」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的轉型,將著眼於21世紀,以更加靈活多樣和富於進攻性的手法參與國際斗爭。
2.加強對各地區事務的參與,進一步擴展美全球戰略優勢。在歐亞大陸西端,加緊改造和更新北約,大力推動北約東擴,著力推動建立一個「統一、民主,並且在維護和平與繁榮方面與美合作的歐洲」。世紀之交,美國在各主要地區的重大步驟,有著深遠的戰略考慮,就是要通過推行從東西兩翼齊頭並進的兩洋戰略,控制歐亞;通過加強在歐亞邊緣地帶的存在,掌握中東的石油資源,策應其兩洋戰略,對歐洲和俄羅斯等形成戰略箝制和掣肘。「東擴」、「西進」和「北拓」遙相呼應,是美國在歐亞大陸強化其優勢地位的重要戰略步驟。此外,美還不斷加強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影響。近年來,美國一改冷戰結束之初對這兩個地區有所忽略的傾向,明顯加大了對拉美和非洲的外交力度,柯林頓在第二任期曾幾次前往訪問。
3.積極運籌大國關系,加強對「潛在對手」的防範和牽制。面對世界多極化的加速發展,美為保持主導地位,更加註意運籌大國關系。針對歐盟自身實力的增強、積極謀求成為世界獨立的一極的情況,美國有意在一些問題上作出一定讓步,使美歐聯盟關系得以維系。美國也注意多方緩解美日矛盾,加強與日本的安保合作。1998年9月,「美日防衛合作指導方針」的制定,標志著兩國軍事合作進入一個新階段。美國還首次提出,在2015年前後俄羅斯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的全球性對手。這表明,美國對俄、中兩國的判斷逐步趨於嚴峻,對兩國的防範和牽制力度明顯加大。
4.積極推行新干涉主義和「炮艦政策」。冷戰時期,美國以反共主義作為安全戰略的理論基礎和對外干涉的理由。近年來,美國又極力鼓吹「人道主義災難」、「人權高於主權」和「國家主權有限」等謬論,不斷為新干涉主義尋求法理基礎。美國為推行新干涉主義,還更加倚重軍事力量。國防部長科恩表示:美國的「國家安全政策不只是為了對正在變化中的環境作出反應,而且還為了以符合我們利益的方式塑造這個環境」。(註:《科恩稱美安全政策重點將從應付冷戰結束轉向塑造新時代》,新華社華盛頓1997年1月22日英文電。)據美方統計,從1990年至1997年,美軍對外用兵共42次,年均用兵頻率較冷戰時期高出一倍。1998年以後,美國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接連3次對外直接使用武力。
5.更加輕視聯合國的作用。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間組織,在維持世界和平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具有普遍的權威性。冷戰結束初期,美國曾較為注意借重聯合國的作用,但近年來繞開聯合國加緊推進西方價值觀念的霸氣明顯上升。1998年12月美國繞開聯合國,聯合英國對伊拉克進行打擊,試圖弱化聯合國在解決地區危機中的作用。特別是1999年3月推動北約對南聯盟進行空襲,是美國安全繞開安理會,操縱北約自行其是,而且把手伸進了另一常任理事國的傳統勢力范圍。美國甚至聲稱要重新考慮聯合國安理會的作用、運作和決策程序。美國對聯合國用則取、不用則棄的實用主義態度,嚴重削弱了聯合國的權威,在國際社會創下了非常惡劣的先例。
在美國歷史上,隨著國際戰略格局的大變動而對全球戰略進行較大調整多是在戰爭結束後進行的,冷戰後始於布希政府而由柯林頓政府加速進行的全球戰略調整則是在和平環境下進行的,新舊國際戰略格局過渡期將經歷較長的時間,中間具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布希政府和柯林頓政府所提出的戰略目標、指導原則及政策構想也不斷發生變化。總的來看,這次調整,涉及面廣、幅度大、影響深遠,是一次全面的、整體性的調整,在戰後美國歷史上前所未有。布希政府時期是從冷戰轉向冷戰後的大轉變階段,國際局勢風雲際會,各種矛盾錯綜復雜,新舊格局激烈沖撞,雖然提出了「超越遏制戰略」,但該戰略仍帶有過渡色彩,未完全拋棄冷戰期間的戰略觀念。柯林頓政府執政期間,多極化趨勢加速發展,大國關系深入調整,國際戰略格局輪廓初現,美國全球戰略逐步完成了從「冷戰型」向「冷戰後型」的轉軌,並確立了面向新世紀的全球戰略的基本架構。這個轉變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擴展戰略」和1994年的「參與和擴展戰略」為起點,結束於1997年的「塑造—反應—准備」三位一體新戰略構想。面向新世紀的美國全球戰略,成為柯林頓政府留給小布希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遺產,小布希政府的全球戰略將在這項遺產的基礎上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