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歷史進士科意義的論文題目

歷史進士科意義的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2021-03-03 05:02:07

① 關於歷史論文的題目

日本戰爭的興起,亞洲歷史的改變

② 歷史系近現代史論文題目有哪些

有關抄近代史的論文選題有很襲多方面,如:太平天國與中國人口的變化;平天國與江南城市的崛起;洋務運動時期中央與地方權力之爭;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洋務意識"對中國改革的影響;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的邏輯關系等等,更多的歷史類論文選題事項和對論文創作中的問題,你可以來58期刊網看看。

③ 求歷史畢業論文題目,最好是自己想的,不要百度的,拜託大家了

其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去確定一個方向,然後再具體的去找下資料和範文,
先不著急去寫,然後再定題目,最好要根據題目去找找資料和文獻,
再然後列個大綱給你們老師看,跟你們老師請教一下。
漢武帝「獨尊儒術」對中國古代學術文化發展的影響
北朝時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條件及表現
士族門閥制度形成的歷史條件及其衰落原因
隋唐時期的政治體制的內容及其意義
科舉制對中國古代學校教育的影響
科舉制的公平性及現代思考
科舉制的廢除與清末紳士的命運
魏晉時期中央行政體制的發展演變
漢代監察制度的特點
宦官之禍的根源及社會影響
論漢初統治思想變化
漢武帝時期的經濟政策述評
論董仲舒的「大一統」思想

④ 本人歷史專業學生,由於實在是想不到好的論文題目,求畢業論文選題,謝謝大家了!

講 周瑜之冤 ,網上有視頻,參照講講

⑤ 歷史專業論文題目

1、 淺談中國貨幣制抄度的變革。 2、 淺談中國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謂「封臣建國」。 4、 淺談中國古代農民戰爭的性質、影響 和意義。

淺談漢民族的形成史。

5、

6、 淺談古代西域經濟文化。 7、 古代東北的民族興起與衰落。 8、 古漢語「普通話」的變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飾的演變。

⑥ 有好的歷史論文題目嗎

學術抄堂整理了襲15個好寫的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民間借貸中的暴力沖突:清代債務命案研究

2、「冠帶榮身」與明代國家動員——以正統至天順年間賑災助餉為中心

3、皇帝「私」禮與國家公制:「開元後禮」的分期及流變

4、全新世以來浙江地區史前文化對環境變化的響應

5、先秦社會最高權力的變遷及其影響因素

6、出土文獻與先秦自然宇宙觀重審

7、18世紀中國南北方市場整合程度的比較——利用清代糧價數據的研究

8、逐鹿或天命:漢人眼中的秦亡漢興

9、明清時期嘉陵江流域水旱災害時空分布特徵

10、秦漢帝國擴張的制約因素及突破口

11、金朝初葉的國都問題——從部族體制向帝制王朝轉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態

12、清代耕地數據恢復重建方法與實證研究

13、科技考古視野下的商王朝錫料來源與「金道錫行」

14、南宋朝廷與四川地區的文書傳遞

15、秦軍功爵制的經濟學分析——兼論秦軍功爵制功效何以遠超六國

⑦ 古代文學的論文題目有什麼

古代文學論文題目

1 《詩經》分類研究(情詩、思婦詩、離別詩等)
2 先秦諸子文研究(《論語》、《莊子》、《孟子》、先秦寓言等)
3 屈原與楚辭研究(生平、悲劇成因、作品辨偽、思想與藝術等)
4 中國文學批評史專家專著專論研究
5 亡國之音哀以思——論李煜詞
6 柳永詞的雅和俗
7 論柳永對蘇軾詞的影響
8 蘇軾的人品與詞風
9 李清照前後期詞在情感表達上的不同
10 蘇軾、辛棄疾豪放詞風的比較
11 論秦觀詞的藝術特色
12 論黃庭堅的瘦硬詩風
13 《三國演義》和歷史文學創作問題
14 《水滸傳》主題辨析
15 湯顯祖戲曲觀的研究
16 《聊齋志異》愛情題材論
17 《紅樓夢》主要人物形象論
18 簡論中唐多情傳奇
19 從李賀詩看其「鬼才」之名
20 簡論李商隱的詠史詩
21 李商隱的「無題詩」的藝術特色
22 簡論中唐多情傳奇
23 李煜詞評價之我見
24 試論李清照詞的藝術特色
25 豪放大師蘇軾的婉約詞
26 論關漢卿喜劇之「雙璧」《救風塵》與《望江亭》
27 古典長篇小說名著(任選一部)中的女性藝術形象試論
28 《三言》中愛情作品的反封建傾向
29 《紅樓夢》中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試論
30 《紅樓夢》中「金陵十二釵」的女性悲劇
31 談影視劇中歷史題材作品的時代精神與當代意識
32 論《三國演義》塑造諸葛亮的藝術經驗
33 論《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的藝術特色
34 論《西遊記》的孫悟空形象
35 論《牡丹亭》的杜麗娘形象
36 論「三言二拍」表現的市民生活特色
37 論《桃花扇》的李香君形象
38 論《桃花扇》的結構藝術
39 論《儒林外史》對八股科舉制的批判
40 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41 論論李汝珍的《鏡花緣》
42 論二晏詞
43 論蘇軾的散文特色
44 論陸游晚年的思想和詩歌創作
45 從林逋的詠梅詩到姜夔詠梅詩
46 辛棄疾詞與南宋理學的關系
47 論元雜劇中的包公形象
48 論《西廂記》中張生的形象
49 論元雜劇中的李逵形象
50 賈誼論
51 《史記》人物傳記所體現審美情趣
52 《史記》人物傳記中人物形象分析
53 漢樂府詩分析
54 陶淵明的人格和詩風
55 南北朝樂府民歌藝術風格比較
56 正始文學與建安文學異同論
57 論曹植詩歌的整體風格
58 魏晉隱士與魏晉文學
59 《世說新語》刻畫人物
60 魏晉南北朝小說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
61 陶淵明與謝靈運詩歌比較
62 《西廂記》的傳播
63 元雜劇的題目正名
64 元刊本雜劇中的角色問題
65 《竇娥冤》的悲劇特徵
66 三國演義的成書問題
67 《水滸傳》中的女性形象
68 牡丹亭》的傳播
69 《紅樓夢》中改名問題
70 石頭傳說與賈寶玉形象
71 石頭傳說與孫悟空形象
72 傳奇戲的文人化問題
73 戲曲的案頭化研究
74 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說的變化及意義
75 《桃花扇》中的女性問題
76 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
77 論辛詞的英雄情節
78 論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特色
79 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80 論韓愈的「以文為詩」。
81 「清空騷雅」、「幽韻冷香」的白石詞。
82 關於白居易《新樂府的評價
83 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84 韓愈散文的藝術風格
85 元散曲的藝術風格
86 柳宗元的寓言創作
87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88 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89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
90 論杜牧的七言絕句
91 論歸有光的散文
92 論李商隱的無題詩
93 《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94 西蜀詞與南唐詞之比較
95 論《西遊記》的詼諧風格
96 歐陽修詞的藝術風格
97 《金瓶梅》人物論
98論納蘭性德詞
99 歐陽修散文的情韻美
100 王安石後期的詩歌

⑧ 歷史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談談··抄····之謎襲(······的真相)、
談談······(戰爭、革命、運動)的(背景、影響)、
論述某某人的思想及(現實意義、啟示)、
論述某某時期的······制度及影響、
試論某某國家的近代史、
比較某國與某國的(······制度、政策、改革)、
。。。

⑨ 歷史系畢業論文題目

要做一篇十分重要的論文了,其重要程度等同於畢業論文。

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認為歷史學就是研究政治史和經濟史,經過一年多的學習,我的思路可以說是開闊了一些。歷史,從廣義上說,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進程。因此無論是什麼問題,其實都可以納入歷史學的研究范疇。只是「術業有專攻」,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科分類越來越精細,因此自然科學方面的問題和歷史,主要由理工科類去研究,而「歷史」作為一個學科,主要或是說完全轉向了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

除了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其他的諸如服裝、各種文化現象、思想發展潮流等等都可以成為歷史學科的研究范圍。我個人現在更對文化史感興趣。這部分歷史和問題,與社會學、心態學、哲學、思想潮流都有極其緊密的聯系。而且研究的問題也都更有趣,更輕松。但要做成學術論文的樣子還是很難。

這次要做的論文,我想寫寫「八大胡同與娼妓文化」的相關事情,想把自己從政治史和經濟史中解放出來。這個題目挺變態,但老師沒說存在什麼道德上的問題。這只是正常的學術討論和寫作,只是了解我們不知道的歷史。老師還說讓我實地考查。但我現在對歷史非常的排斥,論文也許寫起來會很痛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有心情翻閱資料和書籍……

對歷史研究認識的狹隘,也是現行中學教育的一個的弊病。迫於各種考試,我們的歷史課幾乎是只將政治、經濟和軍事,這就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誤區。而孰知,歷史也許就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中……

⑩ 科舉制度弊大與利的議論文

在科舉制興起之前,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為「察舉制」。所謂「察舉」,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考察、舉薦。「察」是從上至下,是領導考察;「舉」是從下到上,是群眾推薦。這一制度形成的准確時間不太清楚,至少在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就曾下詔求賢,要求各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開漢代察舉制度之先河。至漢文帝,察舉制度體制化,成為漢王朝選拔官員的一項正式制度,不斷由各郡國向中央薦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此為統治階級提供新鮮力量。

稍後,在漢武帝的主持下,察舉制度進一步規范:一是規定以儒術作為取士的標准;二是規定察舉的內容應該包括德行、學問、法令和謀略4個方面;三是將察舉分為歲舉和詔舉兩類,歲舉為常科,每年進行。科目有孝廉、秀才。察孝廉的對象是地方上6百石以下的官員和通曉儒家經書的儒生,他們提名之後由郡國每年向中央推薦,其出路一般是到中央政府任郎官。孝廉的名額有限制,東漢和帝時規定凡滿20萬人的郡國每年舉一人,不滿20萬人的每兩年舉一人,不滿10萬人的郡國3年舉一人。舉孝廉是察舉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所謂詔舉,就是由皇帝下詔察舉人才,是臨時性特科,人數不限、時間不定。

無論歲舉還是詔舉,這些被選中的賢良文學到了中央,還必須經過一定的考試程序才能獲得任命。考試的辦法主要有對策和射策兩種。對策就是命題作文,射策就是抽簽考試。凡屬詔舉上來的人士,一般由天子直接面試,大多問些皇上當時最關心的事情。

應該承認,領導考察與群眾推薦相結合的察舉制,在實行的幾百年中也為兩漢王朝選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只是隨著政治腐敗日趨嚴重,察舉不實的現象時有發生,至東漢晚期,察舉制已成為豪強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這一制度才逐步失去其創設之初的功能。

為糾正兩漢察舉制度的缺陷,曹魏政權開始實行「九品中正制」。按照這一制度,中央政府在各州郡設立「中正」官,負責察訪、評定本地士人,按其才德聲望劃分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然後根據士人的品級,向吏部推薦出仕人選,士人德才有變,「中正」有權升降其品級。

「九品中正制」的意義是將士人評議品級的權力由豪門名士之手收歸中央,這便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東漢以來豪門名士操縱察舉的局面,從而使人才的選拔相對來說更加公平和公正。

但是到了南北朝,由於門閥大族勢力重新抬頭,「九品中正制」遭到嚴重破壞,負責人才選拔的官吏利用其掌控的考核權力,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任意品評,敗壞吏治,天下洶洶,但爭品位,不聞推讓,最後結果就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晉書·劉毅傳》)。九品中正成了九品不中不正,所有上品皆為世家大族,而寒門弟子即便懷抱真才實學,也只能屈居下品。

鑒於「九品中正制」既壓抑了大批寒士的進取之途,又妨礙了皇權專制的強化,因而當隋朝建國不久,即廢除中正,另設「州都」負責舉薦人才,但不再給士人劃分品級,只需參照「志行修謹」、「清平干濟」兩科進行考察,分別薦進。煬帝即位後,又於大業三年(607)令各級文武舉薦人才,共分10科:孝悌有聞、德行敦厚、節義可稱、操履清潔、強毅正直、執憲不撓、學業優敏、文才美秀、才堪將略、膂力驍壯。又二年,詔諸州薦人分為4科:學業該通,才藝優洽;膂力驍壯、超絕等倫;在官勤奮,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強御。顯然,隋朝的選官辦法是兩漢察舉制的沿襲與改良,依然無法解決人才選拔中的客觀標准問題。

繼隋而立的唐朝在開國後便調整官吏選拔制度,正式建立科舉考試制度。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諸州進行人才選拔考試,報名資格是明於理體、為鄉里所稱。資格認定後由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10月向中央推薦,謂之舉進士,經考試合格者,皆稱進士。這就將進士作為一個重要的科目規定下來,並第一次明確每年10月到中央考試,明確州縣地方考試只是預試,相當於後來的鄉試,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試,才是國家大考。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確士人自願報名,投牒自應,而不必再經過任何官府或官吏的舉薦,這樣便使下層寒士真正獲得了進入統治階層的機會。在唐朝,這種考試的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舉行的考試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種,這就叫作「分別科目」進行考試和選拔。又由於這些參加考試的士子由各地政府舉送而來,所以科舉兩字的准確含義就是「分別科目,舉送人才」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這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儒家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儒家經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死記硬背比較容易,文學才能畢竟需要某種天賦,所以重詩賦的進士科比較難,而以儒家義理為主的明經科則相對容易。

科舉制雖然在唐朝建立了,但這個制度的完善與定型並對中國政治發展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還是到了北宋時期。北宋熙寧年間,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科舉制度的改革首當其沖。其內容主要有:1.合並唐朝科舉制中復雜的科目,只設進士一科。2.廢除考試中的詩賦、帖經、墨義等形式,專以經義、論、策取士。3.殿試僅試策一道,且不得少於一千字。4.取士必須由學校逐次升等,最後參加中央組織的統一考試。這種辦法也在明清確定下來,形成童生、生員(即秀才)、舉人、進士4個固定的等級,重要的3個考試分別是州試、省試和殿試。州試由各地方舉行,通過的舉人進京參加由禮部在貢院舉行的3天省試。殿試則由皇上親自主持,在宮內舉行。凡殿試中進士者皆即授官,不再需要經吏部選試。

宋朝確立的科舉制度在金元時期受到破壞,到了明朝全面恢復北宋比較嚴格的科舉取士制度,並在此基礎上有所發展與調整。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下詔開科舉,規定中外文臣都必須通過科舉途徑而進,非科舉者勿得與官,科舉考試成了官僚體制的重要構成。

1644年清兵入關,兩年後,清政府舉行首次科舉考試,大體照搬明朝成例,在清一代基本上沒有多大變化,其形式與內容差不多完全承襲明王朝。

後來人總是說科舉制度抑制人才的成長,殊不知,在沒有其他更好選拔方式的歷史條件下,嚴格的考試制度可能是最好的選拔制度。而科舉大概就屬於這樣的制度。

按照科舉制的一般原則,它具有這樣幾個基本特點或意義:

一是投牒自應,讀書人不論出身、地位、財產狀況,均可自行報名參加考試,不必再經過官吏的舉薦。在分數面前人人平等,「朝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大概是絕對公平的考試制度下一切讀書人的追求。這個制度之所以被日本、越南、韓國長期採納,被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家看重,其實就是它的「三公」原則。英國在19世紀中期開始建立的公務員敘用法以及由此而確定的文官制度,顯然是對科舉制的「制度移植」。

二是科舉考試定期進行,不必再等候專門下詔才能舉行。這有利於考試制度規范化、程序化,命題官總在琢磨著命題,考生們總在潛心准備,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一切結果都是可預知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三是考試格外嚴格,錄取與否完全取決於考場文章的優劣,這便有效排除了世襲貴族作為一個階級的存在,從而促成社會階層的良性流動,保證了統治階層的新鮮、活力與動力。嚴格的考場紀律和嚴厲的作弊懲處機制,保證了這項制度的公平公正與公開。據統計,明清兩朝的進士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沒有讀書或讀過書但並沒有做過官的人,是典型的「寒門」出身。

四是作為一個穩定的人才選拔制度,科舉制在其存在的1300多年中,為中國社會選拔了大量人才。據不完全統計,歷代進士接近10萬人,舉人、秀才數以百萬。這些人當然並不都是精英和傑出人士,但他們在一層又一層的選拔中能夠過五關、斬六將,破門而出,也並非等閑之輩。宋明以來的名臣能相、國之棟梁,除極個別特例,基本上都是進士出身。明朝英宗之後的慣例是:不是進士入不了翰林,不是翰林入不了內閣。科舉成為高級官吏的必由之路。

五是科舉制對知識普及和民間讀書風氣的養成,起到了很大的推進和示範作用。功名利祿的引誘,光宗耀祖的期待,有時或許可以說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但更多的時候則是一種鞭策、一種動力。因此從客觀效果上說,科舉入仕的風尚提升了民間社會的境界,凈化了民間社會的風氣,基層讀書人雖然難免有著渾身的酸腐味,但正是這種酸腐味加大了民間社會的書香氣。

當然,科舉作為一種制度,在最充滿活力的時候也潛伏著深刻的危機。王安石廢除科舉考試中的詩賦等科目,改以經義取士,原本是認為唐代詩賦取士,華而不實,於是並多科為一科,一律改試經義。王安石的改革有其進步意義,更沒有使之教條化的企圖。然而法久必弊,王安石以經義策士的做法到了元代逐步僵化。至明初,或許是出於考試規范化、客觀化的要求,總之,洪武年間詔開科舉時,又對制度、文體提出明確要求。

洪武年間的科舉考試文體雖然有要求,但並不明確,到了成化年間,經王鏊、謝遷等人提倡,逐漸形成比較嚴格的程式,科舉考試日趨教條化,成為「八股」。所謂「八股」,通俗的說法類似於今日中學作文教育中的分段,即每篇文章均按照一定格式、字數,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8個部分組成:

破題規定用兩句話點明題義,即將題目之義破開。其實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就是點題。也就是說,在開篇就必須用簡略的文字點明題意,讓讀者知道你這篇文章要講的主要內容是什麼。且規定點明題意只能用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概括題意、解釋題意,但不能直說題意,要留有懸念。破題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破題好壞直接影響後面的表達。有一篇題為《子曰》的八股文,其破題的兩句話是:「匹夫而為天下法,一言而為天下師」。前一句破「子」字,後一句破「曰」字。這是比較標準的破題。

承題是承接破題的意義而說明緊要之點,是對主題的進一步補充,具有「導語」的功能,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三句、五句皆可。

起講為議論的開始,首二字多用「意謂」、「若曰」、「以為」、「且夫」、「常思」為開端引出下文,以聖賢口氣開始議論,比較深入說明文章的用意所在,但最多不能超過10句。

入手為起講後入手處。這些是八股的前半部分。

接著的起股、中股、後股、束股這四大部分才是八股文的正式議論,以中股為全篇重心。在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兩股排比對偶文字,所以又稱起二比、中二比、後二大比、末二小比。有的研究者說或稱提比、小比、中比、後比;或說是提比、中比、後比、束比。比者,對也,是全篇正式的議論。這樣,四股當中,每股都有兩段比偶文字,句子的長短、字詞的繁簡,都要相對,合計共八股,所以稱為八股文。換句話說,在這四段文字中,要求盡量使用排比句,要講究詞性相對、平仄相對。由此不難想像,一句詩找出可對之句,似乎並不太難,難的是這長篇大論都要講究排比,講究詞性,講究平仄,講究韻律,這確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八股文是融經義、策論、詩賦為一體的考試格式,所講究的就是文辭。

明朝規定科舉考試中的四書義不得少於200字,多則不限。到了清乾隆年間,規定每篇文章不得超過700字。批評者總是以為八股文不僅體制僵硬,而且要代聖賢立言,於是八股文大都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毫無文采和氣勢可言。清初學者徐大椿的《道情》在描寫八股文的害處時說:

讀書人,最不濟,背時文,爛如泥。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便作了欺人技。兩句破題,三句承題,搖頭擺尾,便道是聖門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店裡買新科利器,讀得來肩背高低、口角唏噓!甘蔗渣兒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負光陰,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這個批評對於八股末流可謂切中時弊。因為隨著科舉制度日趨規范,命題自然越來越有規律可尋,於是一些不良補習老師不是要求士子認真讀書,結合實際充分理解儒家經典微言大義,而是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聰明猜題、押題,結果正如顧炎武所批評的那樣:士子連儒家經典都不要讀了,只記其可以出題之篇及幾十篇範文而已。(《日知錄·擬題》)這與現在高考中語文復習特別是作文復習的弊病有很大相似性。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八股取士束縛了人們的靈性和創造性。

八股文後來的弊病當然不是制度創設者的原初本意,這個制度的設立主要的還是出於考試規范化、客觀化等一系列公平公正性問題的考慮,因為只有在規定的字數內、時間單位內,才能考察各位考生的差異。這就像體育競賽一樣,所有競賽者必須遵循同一規則,沒有例外。而且作文的評估從來都是閱讀者主觀色彩最濃的一科,如果不對文章結構進行細密解析,閱卷者勢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所以這個制度的創設猶如蘇軾所說的那樣,「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書吳道子畫後》)即要求所有試子在一定規則限制下,從事創新,一決勝負,衡量優劣。而這個「一定規則」,就是設定文章的特定章法、規則、結構、引證、論據、材料以及理論深度、文采等要素。如果作者不能緊扣題目,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那當然也不能得分,所以那些補習老師就不斷總結經驗,終於歸納出能夠緊扣題目、講究文章氣勢、結構,而又能進行個性表達、張揚個性的辦法。

在八股取士的幾百年中,當然是魚龍混雜,即便是那些所謂狀元,也不是個個都是優秀人才,就像現在的高考一樣,我們不能因為高考選出來的並不都是優秀人才而將高考廢棄,因為這種相對說來最為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試制度,所選出來的畢竟優秀者居多。翻看明清進士題名錄,就可以深切理解這個制度的利弊得失。

鴉片戰爭後,中國人逐漸感到以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遠遠不能適應現實需要,於是他們開始了向西方尋求真理的艱難旅程。魏源提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強調應將中國傳統學問從文史經義擴大到科學技術。此後不久,馮桂芬更明確提出改變科舉取士的方法與內容,嚴厲指責八股取士使「聰明智巧之士窮老盡氣,銷磨於時文、試帖、楷法無用之事」。這便將吳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紅樓夢》以及蒲松齡《聊齋志異》等文學作品對科舉制的譏諷更加理論化、理性化,終於敲響了科舉制的喪鍾。

伴隨著此後一連串戰爭失敗後的割地賠款,尤其是甲午戰爭後,許多有識之士更感到單單學習西方科學技術並不能從根本上有助於改變中國的處境,他們特別指責科舉制度貽害人才,試圖以改革乃至廢除科舉製作為中國進步的首要或先決條件。嚴復在1895年發表的《救亡決論》中強調,甲午後天下之理最明而勢所必至者,就是中國不變法則必亡。但是中國變法將從何處入手?嚴復的答復很簡單,就一句話,曰莫亟於廢八股。他指出,不是說八股損害了中國,而是說八股取士的結果是中國無有用之才。他根據個人體驗,歸納八股取士的弊病有三:其一害曰錮智慧;其二害曰壞心術;其三害曰滋游手。有了這三大害中的一害,不亡國滅種是不可能的,何況中國現在是三害兼有。

以八股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制度所存在的弊端,在清廷最高決策層那裡也不是一點都不知道,經過幾十年的議論,這一制度所存在的問題是再明顯不過了,但究竟應該怎樣改革,是否可能一下子廢除,在清廷最高決策層那裡似乎很難下決心,因為這畢竟牽涉到無數青年才俊的出路,必須找到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所以,光緒帝在1898年6月11日宣布明定國是詔時,一是明確宣布創立京師大學堂,作為新知識教育的基地以及將來青年知識分子獲取功名的培養基地,似乎期待以新學堂的創辦去取代舊的教育體制;二是將以八股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的弊端大體指出,但對是否廢除科舉、怎樣改革科舉考試,並沒有提出明確的看法,似乎依然期待能夠尋求一個最佳的妥善方案。

清政府在涉及到無數青年才俊前途的考試制度方面的改革取謹慎態度無疑是對的,以先立後破的方式著手創建京師大學堂和各地新式學堂,以便為青年學子提供一個過渡期的緩沖地,無疑也是政府應該採取的審慎態度。然而,清政府對科舉考試制度模稜兩可的曖昧態度,終於激起了主張變法維新的年輕一代知識分子的極端不滿。6月16日,康有為利用面見光緒帝的機會,當面指陳八股科舉考試制度的危害:

學八股者,不讀秦漢以後之書,更不考地球各國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至大官。今群臣濟濟,然無以應事變者,皆由八股致大位之故。故台灣、遼東之割,不割於朝廷而割於八股;二萬萬之款,不賠於朝廷而賠於八股;膠州、旅大、威海、廣州灣之割,不割於朝廷而割於八股。

這就將中國之所以衰敗的根本原因歸罪於八股取士制度,這當然符合新知識分子群體的一般認識。

康有為的建議獲得了光緒帝的認同,光緒帝也認為中國與西方國家最大的不同在於各自的教育制度,西方人所學為有用的實學,而中國人所學則基本上是沒有用的東西。這些沒有用的東西當然是指以八股取士為主要內容的科舉考試制度。

6月23日,光緒帝宣布廢除八股取士制度,要求鄉會試及生童歲科各試不要再使用《四書》進行命題,而一律改試策論。同時又宣布這一改革並不從今年開始,而是三年之後正式施行,至於如何分場、命題、考試等一切詳細章程,還可以再討論,然後由相關主管機關制定公布。

在光緒帝指示下,湖廣總督張之洞與湖南巡撫陳寶箴稍後聯名呈遞《妥議科舉新章折》,就廢八股之後如何改進科舉制度,如何保障青年知識分子的權益提供了全面的方案,比較務實地解決了廢八股、改科舉過程中所涌現出來的矛盾。這個方案依然堅持儒家倫理中的道德精義不可廢除的原則,所謂「中學為體」就是要堅守住儒家倫理,堅守住歷代帝王經天緯地之大政,至於八股的弊病,已為天下所共知,自當改革。但由於科舉體制為天下學術之所系,國家治本之所關,所以任何改革都當慎之又慎,妥議方案。他們認為,八股科舉考試的弊病可以從5個方面進行討論,也就是說所謂改革也只是局限於這樣5個方面:一是正名。將多年來沿襲的所謂八股考試正名為四書義、五經義,以示復古,其格式大略如講義、經論、經說;二是定題。四書義出四書原文,五經義出五經原文,或全章,或數章,或全節,或數節,或一句,或數句均可,不得刪改增減一字,亦不得用其義而改其詞;三是正體。所有考試文章,以朴實說理,明白曉暢為貴,不得塗澤浮艷,作駢儷體,亦不得鉤章棘句,作怪澀體;四是徵實。所有考試的作文准其徵引歷史事實進行陳說,博採群書,詳加論證,應當鼓勵,但不得違背經旨,更不得以無所顧忌的時文混入其中;五是閑邪。若周秦諸子之謬論,釋老二子之妄談,異域之方言,報章之瑣語,凡一切離經叛道之言論,都必須嚴加屏黜,不準闌入。

果能做到這樣5個方面,張之洞、陳寶箴相信,所謂八股考試的格式雖然有所改變,但考試衡文的宗旨與要求,仍與清真雅正之聖訓相符,這樣自然也不會引起考生們的反對,因為畢竟沒有從根本上廢棄他們賴以發展的道路。如此看來,張之洞、陳寶箴「妥議」的改革方案,實際上只是稍微改變了八股取士的面目,並沒有如康有為等人所要求的那樣,從根本廢棄八股取士的制度而改策論。但是,張、陳方案的好處是逐漸變革,是在保留舊的考試形式的前提下逐步變化其內容,這樣自然比較容易被那些生員們所接受,因而引起社會動盪的可能性也就小很多。

至於考試的形式,張之洞、陳寶箴的方案仍主張三場定案,但對三場考試的內容與形式略有調整。根據他們的設計,大抵第一場的宗旨在於選出那些博學之士,第二場於博學中求通才,第三場於通才中求純正。先博後約,先粗後精,這樣所選拔的人才既無迂暗庸陋之才,亦無偏頗狂妄之弊。三場考試各有重點,前兩場以中西經濟時務之學為主,後一場側重於考察這些生員對儒家倫理精義的認識與理解,范圍限定在四書義、五經義。至於錄取的順序,他們建議不必等待三場考試全部結束,而是從第一場開始就進行淘汰,分場發榜,下第者先歸,這樣三場下來,考生越來越少,「寒士無候榜久羈之苦,謄錄無卷多錯誤之弊,主司無竭蹶草率之虞」。一舉三善,人才必多。

至於三場考試之後的殿試,張之洞、陳寶箴認為不僅不應廢除,而且應該加強,應該加以改進。殿試的宗旨是由皇帝親自考察人才,登進賢良,自宜求得正誼明道如董仲舒、直言極諫如劉蕢者而用之,所以斷不宜繼續以小楷優劣決定去取。實際上所有經過殿試的考生都將被授予相應的官職,他們日後的主要工作是以講求實學實政為主,所以那些文藝小楷之類的內容無論如何都不應該在殿試中再出現,而應該以他們的政治見識、實際能力為依據,授予相應的官職,從而鼓勵他們汲汲講求強國御敵之方,以切於任官修政之急務。

當然,詞章書法,潤色鴻業,也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自亦不可盡廢。不過,朝廷如果確實需要此類人才時,自可頒布特旨,偶一為之,不必列為常例,略如過去南書房等招考故事。

應該承認,張之洞、陳寶箴的設計在默認八股取士制度必須改革的前提下,對舊的考試制度進行了相當大的改革,這主要體現在內容上,至於形式,這個方案盡量不做大的調整,以免引起激烈的反彈,造成無謂的爭論。所以這個方案,既迎合了新的潮流,又充分照顧了數百年來所形成的舊習慣,是一個新舊兩宜的折衷選擇。7月19日,清政府以這個方案為藍本頒布廢八股後的新科舉方案。至此,由康有為等人所鼓吹的廢八股運動,終於由張之洞等「穩健改革家」的「穩健方案」得到落實。

張之洞等人的穩妥方案只是暫時平息了新舊沖突,實際上隨著新知識的傳播,科舉制本身就面臨著深刻的生存危機。特別是1901年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後,各地新教育風起雲揚、熱火朝天,更重要的是,價值觀念的轉變和社會對新知識需求的加大,極大地壓縮了科舉生源。至1904年,清政府頒布《學堂章程》,這樣一來,科舉制雖然繼續存在,但已不是青年學子的進身之階,青年學子紛紛進入洋學堂或直接出國留學,科舉制的存在已經意義不大。1905年9月,清政府肇准袁世凱、張之洞立停科舉的奏請,宣布自第二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至此,中國的科舉考試制度經歷了1300多年的風風雨雨,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而壽終正寢。

用今天的眼光看,科舉制的問題一是容易造成「官本位」的社會心態。知識階層是社會文化的代表,然而科舉制度卻壟斷了這個階層的幾乎全部精力。行政權力至上,這就決定了富依賴貴、財依賴權,否則財富便沒有保障。地主富商要想繼續發財或逃避破產,主要依靠政治手段而非經濟手段,於是在中國傳統社會所有富裕之家幾乎無不謀求科舉仕進,至少也要培養出一個能與當地官府打交道的秀才,從而維護自己家族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宋真宗的那篇有名的《勸學文》宣稱「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便真實地道出了科舉制下讀書人的實際目的。於是整個中國傳統社會雖然人們都在追求知識,但這種追求說到底都是為了仕,為了當官,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學而優則仕」。只有仕才能保障自己的富貴和享受。所謂「吃盡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雲雲,也是說的這個意思。這一方面造成了整個社會的官本位的社會心態,另一方面也實在是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無數青年長時期將精力消耗在科舉考試的准備上,結果卻如馮桂芬所指出的那樣,他們將應舉作為自己的畢生事業,出入科場、頭白身衰仍鍥而不舍,還年復一年地為「今科雖失,而來科可得,一科復一科,轉瞬之間其人已老」。(《校邠廬抗議·改科舉議》)人人都期待躋身於統治階層,但最終能夠實現理想的畢竟是少數。

科舉制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導致中國人知識結構的畸形,這個問題越到近代越突出。在科舉制下,中國知識分子為了應付考試,必然將全部精力都用在科舉所要求的知識內容上,結果造成一代又一代知識分子在科舉考試的牢籠中掙扎,眼不離四書五經,終日所學只是做官應舉的學問,而對於那些真正對國計民生有用的真知識,卻不屑一顧。中國古代自然科學落後不必說,即便是那些實用工藝技術雖然還算發達,但卻一直是那些非知識分子出身的匠人所為,而被正統知識分子視為「奇技淫巧」。科舉制下知識分子滿腦子都是官方所允許的那些東西,始終只善於考試而不善於自由地創造性的思維。

閱讀全文

與歷史進士科意義的論文題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