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傣族的歷史與由來
傣族起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在傣族先民活動的瀾滄江、怒江中上游一帶,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古遺址。
其中的「玉水坪遺址」(怒江州蘭坪縣通甸鎮)經鑒定至少有一萬多年歷史、「塘子溝遺址」(保山市隆陽區蒲縹鎮)經鑒定至少有八千多年歷史;從出土的房屋遺跡、用火遺跡、勞作工具、動物化石等各類實物可以看到傣族先民翔實厚重、形象鮮明生動的無字史書。
至少在三千多年前,傣族先民已經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建立若干個小國,其中「勐掌」勢力最大;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史記》中將「勐掌」記為「乘象國」。
公元前五世紀,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族小國以「勐掌」為中心組成聯盟國家,「勐掌」君王成為整個聯盟國家的共主,各國民眾稱其為「詔隆」、各國君王稱其為「哀隆」,「勐掌」也逐漸被稱為「勐達光」。
《華陽國志》、《後漢書》等漢文典籍將這個傣族聯盟國家記為「哀牢國」,傣文典籍則記為「勐達光」(音譯「達光國」、意譯「中心國」)。
公元前109年,漢朝吞並滇國(滇池、撫仙湖周邊)後,征討滇國以西的「昆明」、「嶲」等部族,順勢進入更西邊的「勐達光」(哀牢國)領土設置軍事據點(縣);
之後百餘年,「滇」、「昆明」、「嶲」等族多次反漢,皆被漢朝追入「勐達光」(哀牢地);傣族先民吸收了大量「滇」、「昆明」、「嶲」等族人口,最終形成勢力龐大的民族集團。
傣族人的習俗: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
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
(1)傣族的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傣族的飲食文化: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傣族是一個居住在海拔較低,地域平垣開闊之地(俗稱「壩子」)的民族。居住在壩子上的傣族,因氣候、氣溫等多種自然因素的影響,其飲食文化最顯著的特點是喜酸,故有「酸擺夷」之稱。
在傣族聞名遐邇的菜譜中,其名菜幾乎都離不開酸。作為調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筍、酸橙;也有動物性的,如酸螞蟻;還有經化學反應製成的,如醋(自釀)。
傣族飲食嗜酸,一方面與其生活地域有關,傣族居住地都較燥熱,酸性食品不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慾,預防中暑。
傣族嗜食酸,這是在與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克服氣溫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漸形成且保留的,是一個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最樸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個習俗,也是傣族飲食文化中最顯眼的亮點和最能體現民族特點的一種反映。
❷ 傣族的歷史沿革
傣泰的自稱從古至今都未發生過大的變化,自稱均介於「dǎi」與「tài」之間的發音,但周邊民族對傣泰的稱呼卻是多種多樣,並隨著他們對傣泰認識的改變而改變。
最早有傣泰先民記載的民族是漢族,在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漢族稱傣泰先民為「哀牢」、「撣」;隋朝、唐朝(南詔)、五代十國(後南詔)時期,漢族稱傣泰先民為「哀牢」、「烏蠻」、「白蠻」;宋朝(大理)、元朝時期,漢族稱傣泰先民為「白衣」、「金齒」、「黑齒」;明朝、清朝時期,漢族稱傣泰先民為「白夷」、「僰夷」、「擺夷」。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暹羅王國(今泰王國)的推動下,國際社會開始把分布於各國的傣泰統稱為「泰族(Thai)」。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政府將分布在各自境內的傣泰分別命名,在泰國、 柬埔寨、越南等國仍被命名為「泰族(Thai)」,在寮國被命名為「佬族(Lao)」,在緬甸被命名為「撣族(Shan)」,在印度被命名為「阿薩姆族(Assam)」,在中國則被分別命名為「僰族(Bo)」和「泰族(Tai)」,1953年以後才合並命名為「傣族(Dai)」。
此外,跟傣泰往來比較多的緬族(緬甸第一大民族),稱呼傣泰為「shan」,國際上因此也把傣泰稱作「shan」,中國音譯過來為「撣」。 傣泰源於雲貴高原西部(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的哀牢人。哀牢人是雲貴高原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哀牢人活動的怒江、瀾滄江中上游一帶,出土了數量眾多的古遺址,其中的「蒲縹人」遺址,經鑒定至少有8000多年的歷史。
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哀牢人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創立達光王國。公元前二世紀末,達光王國開始與漢朝接觸,因當時的達光王叫「哀牢」,漢朝開始把達光王國稱作「哀牢國」。在這之前,漢朝只能通過滇、昆明、嶲等部族層層轉述了解到哀牢人,因哀牢人善騎大象,生活環境又與漢朝南方的「百越」諸民族相似,被漢朝草率地歸為「百越」一類的民族,把哀牢人稱作「滇越」,把達光(哀牢)王國稱作「乘象國」。
公元一世紀開始,位於達光(哀牢)王國東面嶲、昆明、滇等部族與其漢朝沖突不斷,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湧入達光(哀牢)王國境內,哀牢人吸收逃亡而來的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實人口,同時吸收隨之而來的漢朝文化,初步形成傣泰民族的雛形。 傣泰先民自古就生活在雲貴高原上,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居住在瀾滄江、怒江中上游地區的傣泰先民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部落聯盟國家,這些部落聯盟國家中以達光王國勢力最大。
公元前二世紀末,漢朝征服達光王國東面的雟、昆明、滇等部族和國家,佔領達光王國東部領土,將勢力延伸至達光王國中心地區。之後,嶲、昆明、滇等民族接連反漢,大量人口流入達光(哀牢)王國境內,哀牢人吸收大量嶲人、昆明人、滇人充實人口,形成勢力龐大的民族集團。
公元一世紀中後期,達光(哀牢)王國受到漢朝的擠壓,被迫將王城由怒江東面遷到怒江西面,怒江東面的領土被漢朝佔領設置郡縣。傣泰先民被怒江一分為二,怒江西面的傣泰先民繼續忠於達光王國,怒江東面的傣泰先民成為漢朝的屬民。而後幾年,西遷的達光政權不斷向南伸展,再次崛起並稱雄於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被漢朝稱為「撣國」。為避免漢朝(東漢)的進一步打壓,達光(撣)王國選擇與漢朝交好,漢朝也作出友善的回應,加強了兩國之間的關系。
公元三世紀初期,達光(撣)王國為抵抗驃人的進犯,將王城南移至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蒲甘姆(緬甸境內)一帶。此後數百年,傣泰勢力不斷向南伸展,伊洛瓦底江流域地區的很多部族被達光(撣)王國兼並。
公元六世紀中期,達光(撣)王城被驃國大軍攻陷,達光(撣)政權土崩瓦解,達光(撣)北部的混魯、混賴兄弟在勐卯(瑞麗)組織傣泰軍民抵抗驃人進犯的同時統一了傣泰各部,開創了另一個傣泰政權——果占璧王國(前果占壁)。
公元七世紀時期,怒江西面的傣泰在果占璧王國(前果占璧)的統治下日益強大;怒江東面的傣泰也在中原漢族勢力退出後形成了蒙舍(南詔)、蒙嶲等大大小小數十個邦國。
公元八世紀時期,洱海南部的傣泰小邦蒙舍(南詔) 通過戰爭兼並了洱海地區的其他小邦,之後吞並怒江西面的前果占璧王國及雲貴高原上大大小小的部族,建立了以傣泰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傣泰勢力開始延伸至雲貴高原每一個角落。強大起來的蒙舍(南詔)與唐朝、吐蕃戰戰合合數百年,客觀上促進了傣泰民族政治、軍事、文化等各領域的發展。
公元十世紀以後,傣泰先民失去蒙舍(南詔)政權,各部分崩離析。離洱海較近的傣泰被河蠻人(白族先民)建立的大理王國納入統治;遠離洱海的傣泰猶如一盤散沙,不斷受到外族的侵擾,怒江、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傣泰不斷被緬人侵擾,瀾滄江中下游的傣泰則陷入孟人的統治。
公元十世紀中期,伊洛瓦底江、怒江流域地區的傣泰在前果占璧王族的主導下,恢復了果占璧王國(後果占璧)。
公元十二世紀初期,蒙舍的傣泰首領率傣泰軍民南下抗擊孟人,統一了瀾滄江流域地區的傣泰各部,並脫離大理王國在景洪建立勐泐王國。
公元十三世紀中期,蒙古大軍入侵傣泰地區,後果占壁王國及勐泐王國先後被蒙古大軍佔領,導致傣泰大量南遷西徙,間接增強了南部、西部傣泰小邦的實力。阿洪王國統治了今印度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蘭納王國統治了今泰國西北部、緬甸東北部地區,素可泰王國統治了今泰國中部、北部地區,緬甸北部的傣泰也控制了緬族創立的蒲甘王國,成為今緬甸中部及北部實際統治者 。
公元十四世紀時期,勐卯的傣泰脫離蒙古人建立麓川王國,在與蒙古人的戰爭中逐漸占據優勢,統一了今雲南西部、西南部及緬甸西北部等廣大地區;琅勃拉邦的傣泰藉助高棉人勢力統一了今寮國大部分地區;控制蒲甘王國的傣泰分裂後又再次統一,建立阿瓦王國統治著今緬甸中部及北部地區;勐泐王國也在蒙古人衰敗後,恢復對雲南南部及寮國北部、緬甸東北部的統治。
公元十五世紀至十六世紀,各地傣泰政權開始走向衰弱。漢族明王朝三次出兵麓川王國,緬族東吁王國吞並了傣泰的阿瓦王國、蘭納王國、瀾滄王國、勐泐王國、阿瑜陀耶王國,阿洪王國開始了印度化進程。
公元十六世紀中至十八世紀中,北部傣泰完全被漢族明王朝控制,之後又被滿族清王朝控制;南部的阿瑜陀耶王國則脫離緬族東吁王國再次崛起,蘭納、瀾滄成了阿瑜陀耶王國的屬國。
公元十八世紀中後期,緬族貢榜王國興兵入侵阿瑜陀耶王國,佔領蘭納、瀾滄,南部傣泰又陷入緬人的奴役統治。1767年,披耶鄭信將軍趕走緬軍,在吞武里建立「吞武里王國」,蘭納、瀾滄也趁機脫離緬族獨立。1782年,披耶卻克里推翻吞武里政權,在曼谷建立「暹羅王國」,統一了吞武里王國、蘭納王國、瀾滄王國等南部傣泰政權。
公元十九世紀,傣泰的阿洪王國因宗教沖突元氣大傷,逐漸衰弱。1822年,緬人趁機出兵攻佔阿洪王國,兩年後,英國人又將緬人趕走,將阿洪王國收為自己的殖民地。1885年,英國征服緬人後,佔領緬北的傣泰地區。1893年,法國強佔了暹羅的屬國瀾滄(此時已分裂為琅勃拉邦、萬象、占巴塞、川壙四國)。
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企圖統一傣泰地區的暹羅與日本結盟,出兵佔領緬甸北部的傣泰地區。原瀾滄琅勃拉邦王也利用日本勢力,宣布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治下的傣泰獨立,建立寮國王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緬甸北部的傣泰與緬甸南部的緬族聯合組建了「緬甸聯邦」,並由傣泰貴族蘇瑞泰出任緬甸聯邦第一任總統;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區(印度東北)的傣泰被獨立後的印度統治;原勐泐、麓川的傣泰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成立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及各級地方自治政府;寮國因世界冷戰爆發,成為東西兩大陣營角力的場地,在1975年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更名為「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已改名為「泰王國」的暹羅成了美國最主要的盟友,君主立憲製得到鞏固和發展。
❸ 傣族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傣族抄源於古代「百越」的一支「滇越」。早在公元1世紀的漢文史籍中已有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近年的考古研究證明,遠古時,傣族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東以西至伊洛佤底江上游沿岸至印度曼尼破坡廣闊的弧形地帶。
❹ 傣族來歷民族經歷了哪些歷史變遷
於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版區。根據2006年全國人口普查,權中國傣族人口有126萬。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洞語族的壯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南族、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都是「百越」「駱越」民族的後裔。具有共同的分布區域、經濟生活、文化習俗和民族特點,語言方面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同源詞和相同的語法結構。
傣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中國境內的傣族包括:傣龍(雲南德宏、思茅、臨滄)、傣泐(雲南西雙版納、思茅)、傣痕(雲南思茅)、黑傣(雲南金平)、傣阮(西雙版納)等。中國以外傣族主要分布在唉,緬甸撣邦、印度東北部、寮國北部、泰國北部、泰國東北部和越南北部,都自稱"傣",另有"蘭納傣族(傣阮)"、撣族、黑傣、白傣、紅傣等稱呼。
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泰族只指泰國中部人),印度的阿薩姆邦的阿洪傣族都有著淵源關系。全球傣泰總人口6000萬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稱為「傣」、「泰」,他稱為「撣」和「阿薩」。
❺ 傣族舞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間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愛的舞蹈。流行於整個傣族地區,以版瑞麗縣和耿馬縣孟定的權孔雀舞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為生的職業藝人,他們模仿孔雀:飛跑下山、漫步森林、飲泉戲水、追逐嬉戲、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開屏、飛翔……等等。跳出豐富多彩的舞蹈動作和富於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們的舞蹈有嚴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個動作都有固定的鼓語伴奏。
❻ 傣族文化歷史
傣族歷史檔案研究
書籍作者:華林
圖書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0-12
傣族史書傣文《泐史》該書所記從傣歷五四二年(宋淳熙七年,1180)一世帕雅莫起,至傣歷一三一二年庚寅(1950)四十四世或作三十六世召孟罕勒(漢名刀世勛)止,共七百七十年事。詳記各世召片領姓名、生卒年、在位時間及其配偶、兒女與封地、俸祿等,對於制度、歷史大事及與泰、老、緬等鄰邦關系,也有所記述,頗類邊疆土司的譜牒,為研究中國西南邊疆地方史和傣族史的重要史料。現存的漢譯《泐史》有:①《泐史》(1947),繁本,李拂一譯,。②《車里宣慰世系考訂》(1947),簡本,李拂一著,。③《車里地方誌》,繁本,傅懋勣、刀忠強譯,1962年雲南省歷史研究所有油印本。。④《叭真以後各代的歷史記載》,簡本,刀國棟、吳玉濤、張亞慶譯,。⑤《西雙版納傣族近百年大事記——續泐史》,繁本,張公瑾譯,以上三種,於1982年編入西雙版納傣族社會調查資料叢刊第三輯出版發行。另外,還有《西雙版納召片領世系》和《西雙版納召片領四十四世始末》。
《傣族社會歷史調查(西雙版納之2)》~ 《中國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 (編者), 《民族問題五種叢書》雲南省編輯委員會 (編者)
❼ 傣族史的中國傣族
傣族地區歷史悠久。迄今為止,傣族聚居區已發現多處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出土了數百件遺物。西雙版納在景洪瀾滄江沿岸的台地上,先後發現了曼蚌囡、曼允、曼景蘭、曼廳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清理出石斧、石錛、石刀、魚網墜等石器以及陶器、骨器和貝殼等遺物。德宏在瑞麗江畔的芒約和隴川芒膽兩個新石器時代遺址上,發現了夾沙紅陶、夾沙黑陶、印紋陶片、石斧等遺物。隴川江流域的梁河勐養、潞西五岔路也發現了新石器時代遺址。瀾滄江中游的雲縣忙懷遺址,出土了大量的打制雙肩石斧。孟連娜允古城旁的南壘河岸,曾先後發現5處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出打制石器、手制陶器、動物化石等珍貴的歷史文物。
據傣文史籍記載,在周威烈王二年(公元前424年),就有關於傣族部落戰爭的記述。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開發西南地區,建置益州郡。公元69年,增設永昌郡。當時,傣族先民的首領曾多次派遣使者,帶著音樂師和魔術家來到東漢王朝的首都洛陽奉獻樂章,表演新穎的技藝,博得了東漢王朝的贊賞與歡迎,被賜予金印、紫綬,其首領還被封為「漢大都尉。蜀漢時屬庲降都督所轄南中七郡之永昌郡。兩晉南朝屬寧州永昌郡。
9世紀的漢文史籍記載,傣族在農業生產中用牛和象耕田,大量種植水稻,並有了相當規模的水利灌溉系統。手工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用木綿織布,挖鹵礦煮鹽,用金屬製作武器,並用黃金和白銀捶成薄片套在齒上作為裝飾品,因而唐代以來對傣族有「金齒」、「銀齒」等稱呼。
隨著生產的發展,西雙版納傣族首領叭真(即帕雅真)統一各部,於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以景龍(今景洪)為中心建立「勐泐」地方政權,稱「景龍金殿國」「景龍」有上百萬的人口,還有大量的白象和馬匹。「景龍」以「天朝皇帝」為「共主」。叭真即位時,還受到南宋的封號,發給「虎頭金印」,「命為一方之主」。叭真子繼其父為「景龍」國主時,也受南宋賜封為「九江(瀾滄江)王」。「景龍」一直與內地保持著從屬關系。
元代在雲南南部傣族地區設置了車里軍民總管府,管轄西雙版納等地;西部傣族地區設置金齒宣撫司,管轄德宏等地傣族。明代在元代的基礎上加以鞏固,在西部設麓川平緬宣慰司;在南部設車里軍民宣慰司,並設較小土司區,全面推行土司制度。在廣大傣族地區任用世襲的土司、土官,大大加強了元、明王朝對傣族地區的統治。這一時期,漢、傣人民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更加密切,特別是大量漢族人民遷居邊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文化科學在傣族地區廣為傳播,迅速促進了傣族社會經濟的發展。
元初的記載表明,當時德宏地區的傣族仍然使用奴隸從事勞動。元明之際各地傣族地區先後進入了封建領主制社會,社會生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鐵器的使用已相當普遍。農作物亦增加了新的品種,棉花已經普遍種植。手工業也有新的發展,出現了珍貴的「干崖錦」、「絲幔帳」等優美的手工藝品。商業活躍,出現了車里等較大的商業城鎮。1570年車里宣慰使把轄區劃分為「十二版納」(傣語稱十二為「西雙」,「版納」意為千田,每千田為1個徵收封建負擔的行政單位),從此有了「西雙版納」這一名稱。
西部傣族曾以今德宏瑞麗江河谷為中心建立了勐卯地方政權,即勐卯果占壁王國,11至15世紀一度稱雄於世。北宋時代(約公元11世紀),勐卯與勐生威、勐興古、勐興色聯合,建立了「勐卯果占壁」王國。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今德宏一帶設置土司制度,將傣人首領思漢法分封為麓川路軍民總管府總管,後又賜封麓川路平緬宣慰使等官銜。元至大三年(1310年),芳罕次子混依翰罕繼位,並以猛虎曾躍過頭頂而自號「思漢法」,建都姐蘭。元統六年(1340年),思可法繼位「勐卯王」,曾建都於姐蘭和廣賀罕。他不斷征服周邊領土,建立了強大的「麓川王國」(傣語仍稱「勐卯果占壁」)。其轄地東至今泰國清邁,西至印度阿薩姆邦,南至曼德勒,北至瀾滄江的大部分地區。從明宣德(1426—1435年)開始,麓川王思任法不斷向四境擴張,雲南邊疆的穩定及明王朝的統治一度受到威脅。1441年至 1448 年之間,明朝派軍三征麓川,果占壁王國覆滅。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以麓川城為基礎築平麓城(今勐卯城),大興屯田,並派將鎮守。思氏戰敗後退居孟養。直到萬曆三十二年(1604 年),緬甸軍隊大舉入侵,思轟在抵抗侵略戰爭中兵敗身死,其後裔放思祖逃入內地,寄食於干崖,至此,長達近五百年歷史的勐卯果占壁王國勢力徹底結束 。
清代,基本上沿襲元明舊制,但在社會經濟較為先進的內地傣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委派流官進行直接統治。至民國時期,雲南邊遠的傣族地區還基本保持了元代以來的土司制度。有車里宣慰使司,轄區相當於今天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設有宣慰使(傣語稱召片領)、都籠八大臣(召景哈、都籠告、都籠薩扒、都籠迴廊滿空、都籠迴廊蠻旺、都籠迴廊庄往、都籠納花、都籠納筍)等官。司廊也稱「議事庭」,是最高行政機構,設議事庭長一人,即召景哈,下設昏貝、章罕。車里宣慰司下的行政單位分勐、火西、貫三級。此外各地還設有南甸宣撫使、干崖宣撫使司、隴川宣撫使司、勐卯安撫使司、芒市安撫使司、遮放副宣撫使司、盞達副宣撫使司、潞江安撫使司、耿馬宣撫使司、孟連宣撫使司。國民黨政府統治時期,在邊疆傣族地區成立縣和設治局,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加深了傣族人民的苦難。1949年前,德宏傣族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受南甸(今梁河)、干崖(今盈江)、盞達(今盈江)、隴川、勐卯(今瑞麗)、遮放、芒市七個土司統治。
傣族地區地處邊疆,在帝國主義的入侵當中首當其沖。帝國主義不僅進行經濟侵略,大量掠奪資源、傾銷商品,而且還進行政治、軍事、文化侵略,派遣間諜、特務,借探險、考察、旅行、傳教等名義,深入我邊疆地區,搜集情報,測繪地圖,拉攏民族上層,破壞民族關系,甚至進行赤裸裸的武裝入侵,使傣族人民進一步陷入苦難的深淵。為了捍衛祖國的神聖領土,傣族和漢、景頗、佤等族人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對英、法帝國主義的侵略展開了多次武裝斗爭。這些斗爭配合了全國人民反帝運動,有力地打擊了侵略者,挫敗了帝國主義妄圖侵略我邊疆地區進而侵吞雲南的陰謀。
抗日戰爭期間,傣族人民又與全國人民一道,並肩投入了反對日本法西斯的武裝斗爭,為保衛祖國邊疆神聖領土作出了貢獻。1938年修築滇緬鐵路,耿馬土司罕富廷和孟定土司罕萬賢率領所轄的傣、佤等大小民族頭人親自指揮民工,參與修建鐵路的毛路。1942年5月3日起,日本侵略者7天之內便相繼侵佔了怒江以西的畹町、芒市、龍陵、騰沖約3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至此,雲南由抗日的大後方變成了抗日的前沿陣地。日軍佔領滇西後,各民族的抗日游擊隊與敵人進行了頑強的斗爭,其中有楊炳南為首的傣漢青年救國團、傣族土司刀京版領導的滇西邊區自衛軍、耿馬土司罕裕卿組建的耿滄支隊等。抗日戰爭中,滇緬公路是中國接受外援物資最重要的通道,被稱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大動脈」,傣族人民多次參與對滇緬公路的搶修,保證了道路的通暢。1944年,滇西抗戰轉入大反攻,終於在1945年1月20日,將日寇逐出國門畹町,最終奪取了滇西抗戰的勝利。滇西抗戰被譽為「創全殲守敵之典範,開收復國土之先河」,為全國抗戰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從邊疆到內地各傣族聚居區,所處歷史條件不盡相同,社會發展是不平衡的,社會組織結構與政治形態也互有差異。在景東、新平、元江等地區,傣族和漢族交錯雜居,吸收了漢族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生產力發展較快,較早地進入了封建地主經濟。西雙版納、德宏等邊疆地區傣族社會的發展則相對緩慢,特別是西雙版納地區,到新中國成立前,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封建領主經濟。
西雙版納自元、明、清各封建王朝設置土司制度以來,被中央王朝冊封為「車里宣慰使」的「召片領」(意為「廣大土地之主」),世代成為西雙版納的最高領主和統治者。在這里,所有的土地、山林、水源等,都屬於召片領所有。召片領又分封其宗室、親信為一個區域內的統治者,稱為「召勐」(意為「一片地方之主」),世襲領有境內的土地和人民。在封建領主大土地所有制下,土地的一部分為領主直接佔有,成為私庄和賜給家臣的薪俸田,另一部分為農奴的份地。份地為村寨集體佔有,領主利用歷史上殘存下來的農村公社分配土地的形式,通過村寨頭人把土地分配給農奴耕種。農奴領種份地必須承擔各種封建負擔,這種封建負擔是領主剝削農奴的主要手段。
新中國成立前,由召片領、召勐、「波朗」(由召片領或召勐派出,監督轄區內各級官員並強制農民承受封建負擔的官),以至村社當權頭人等各級領主構成領主集團,約占總人口的7%。農村中除占農民總戶數5.7%的由領主集團分化出來的「自由農民」——「召庄」以外,領主把廣大農奴劃分為「傣勐」和「滾很召」兩個等級。傣勐(意為「本地人」或「建寨最早的人」)約占總戶數的55%,是最早的居民,其地位較其他等級農奴為高,佔有較多土地——「寨公田」。滾很召(意為「官家的人」或「主子家內的人」)約占總戶數的39%,這是一個因各種社會原因喪失了土地和人身自由而隸屬於領主的農奴集體,社會地位最低,所受剝削也最重。農奴除負擔沉重的官租和無償耕種領主的私莊田和薪俸田外,傣勐等級農奴還要負擔修路、架橋、興修水利等各種無償公役。滾很召等級農奴則被強迫承擔領主的各種家庭勞役,諸如養馬、養象、煮飯、抬轎、劃船以至削大便棍、哭喪等,名目多至百餘種,分寨包干,世代相承。
為了鎮壓廣大農奴的反抗,領主有一套維護封建統治的政治機構。在召片領之下有「議事庭」,是權力機構和議事機構,負責處理一切日常事務。各勐有「議事庭」。勐以下是「火西」,管理若干村社,其首領稱為「叭火西」。「火西」以下是村社,設有「叭」、「鮓」、「先」各級頭人。此外還擁有軍隊、法庭和監獄。
西雙版納以外的德宏、孟連、耿馬等邊疆傣族地區和西雙版納大體一致,基本上屬於封建領主經濟,但是這些地區社會經濟發生了新的變化,農民佔有的份地漸趨穩定,甚至可以世襲佔有,實物地租也普遍出現。在芒市、盈江等地,由於與漢族接觸較多,所受影響較大,地主經濟發展較快,富農經濟也發展起來了。地主、富農經濟的發展,促使了大土地所有制趨向解體,村社組織已經瓦解,其社會經濟形態比西雙版納前進了一步。
封建制度的壓迫和剝削,引起了傣族人們持續不斷的反抗。傣族人民以無比的憎恨詛咒著封建制度:「你是水,我們不喝;你是路,我們不走;你是太陽,我們不曬穀子;你是佛,我們不拜!」19世紀中葉,德宏軒崗壩的傣、景頗等人民在「布幸額門」的領導下,舉行了反抗芒市土司殘暴統治的聯合起義。斗爭堅持了3年,最後被土司和清朝統治者鎮壓下去,但人民的反抗火焰並未熄滅。不久,在芒市一帶又爆發了以著名歌手「混依海罕」為首的各族聯合起義。他用歌聲揭露封建領主的罪行,激發農民的階級仇恨,號召大家起來反抗,四周農民聽到他的歌聲,紛紛參加起義隊伍,拒絕交納官租。起義失敗後,土司殺害了「混依海罕」。但傣族人民永遠懷念著這個英勇的歌手,把他奉為「歌神」。近百年來,傣族人民與封建土司、頭人的斗爭屢見不鮮。
❽ 幫我介紹一下傣族的起源和歷史
傣族歷史
傣族是紅河州10個世居民族之一,也是紅河州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紅河州傣族共有98164人,佔全州總人口的2?郾37%。居住區域呈大分散小聚居,主要居住在彌勒、元陽、紅河、石屏、建水、瀘西、個舊、河口、綠春等市縣,蒙自、開遠、屏邊等市縣也少量分布。傣族歷史悠久,自稱和他稱較為復雜,不同的歷史時期和不同的居住區域有不同的自稱和他稱。
一、歷史源流
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侗語族的壯族同祖,與水族、布依族、黎族、毛難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歷史淵源關系,一同來源於古代「百越」族群,以「文身斷發」為共同習俗,而且相互雜處,「各有種姓」,秦漢時期傣族先民就已經繁衍、生息在紅河地區。
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開發西南夷地區,建立政權,設置益州郡,其西南邊疆一線正是傣族居住地區。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漢朝在哀牢山設置永昌郡,並同時期在「滇越」或更廣大的區域里已經存在傣族先民的政治組織「撣國」。公元一、二世紀傣族先民被稱為「撣」人,而「撣」人與永昌郡的「鳩僚」有著共同的族源關系。「撣」人有一部分是居住在今越南廣治省及寮國和泰國北部一帶,也是當年曾向東漢王朝「貢獻」,並與東漢王朝建立了隸屬關系。
唐代時期稱「金齒」、「銀齒」、「黑齒」等。「白衣沒命軍」參加南詔軍隊進伐安南都護府,為今紅河州境內傣族的一部分。據《新唐書·南蠻傳》說:「大中時(公元847~860),李琢為安南經略使,苛墨自私,以斗鹽易一牛,夷人不堪,結南詔將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號白衣沒命軍。」這里的「白衣沒命軍」是指「白衣」組成的軍隊,他們因不堪忍受安南都經略使李琢的苛刻剝削,於是結南詔段酋遷陷安南都護府,不再與安南都護府往來。他們就是漢晉以來興古郡內居住的「鳩僚」,分布在安南都護府北部和南詔的東南部即今越南北部與文山州和紅河州南部接壤地帶,與滇西永昌郡一帶的「金齒」、「茫蠻」等是同一民族。南詔國之後的大理國時期,聚居在滇西和滇南地區的傣族被稱為「金齒」、「銀齒」、「黑齒」、「茫蠻」等。居住在紅河流域一帶的傣族被稱為「白衣」。宋·周去非《嶺外代答》說:「安南國……西有陸路通白衣蠻。」趙汝適《諸蕃志·交趾圖》說:「西通白衣通」。此時「白衣」分布在大理國東南部和南部地帶。《元史·本紀》記載至元十五年夏四月丁丑招降臨安白衣城寨;二十五年四月「……自發中慶,經羅羅,白衣入交趾,往返三十八城」。從文獻中可以看出在今文山州、紅河州至越南北部一直有傣族居住,同時也有「和蠻」(哈尼)等民族交錯相居。
有文獻說,此時期傣族地區已跨入了比較成熟的階級社會,經濟生產有了明顯發展,為其壯大政治力量奠定了物質基礎,所以南詔後期「金齒」等貴族勢力崛起,傣族部落不斷擴大發展。《元史·地理志》「金齒」等處宣撫司說:「……及段氏時,白夷諸蠻漸復故地,是後金齒諸蠻浸盛。」「威遠州……其後金齒、白白夷蠻酋阿只步等其地。」紅河地區的傣族在宋代向新平、墨江、蒙自、建水等地遷居。這時傣族的分布區域擴展到紅河、元江及盤江一帶,成為雲南少數民族中較為強大的一個民族。
元代稱「金齒」、「白夷」。李京《雲南志略》說「西南之夷,白蠻最盛,北接吐蕃,南抵交趾,風俗大抵相同。」「黑水以外,瀾滄江以東,紅河以北百夷最盛。」即今西藏與印、緬交界處往東南到越南南北部地帶都有傣族居住。民國《瀘西縣志》第二卷記載:「……元初內與齊民雜處,男女青年裹頭,花飾五色線,編竹絲帽……。」又據《元史·世祖本紀》載:「至元十五年(1278)夏四月丁丑,雲南行招降臨安路白衣、和尼分地城寨一百九所。」可見,今紅河兩岸傣族與其他民族交錯而居的狀況,公元十三世紀以前即初步形成。
明、清兩代沿稱「百夷」。清代對雲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在沿襲明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繼續和發展「改土歸流」政策。具體地說,於清雍正四年開始,清王朝在西南地區發動了轟轟烈烈的「改土歸流」運動,並具體實施「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內宜流不宜土」方案。於是紅河傣族地區同紅河其他民族地區一樣,江內傣族土司制度徹底「改土歸流」,甚至瓦解。而江外傣族土司雖保留了土司制度,並仍實行封建土司制度,但也是「改土」「設流」進行統治。這個時期,紅河傣族居住環境已基本定局,很少有遷徙和流遷現象。據清《臨安府志·土司志》卷十八載,明洪武十五年(1382)西南設大小土司委管,其任職世襲,其中就有虧容司、阿邦司(包括曼車)。清代後稱「擺夷「,解放後統稱為傣族,按居住地和服飾分別稱為「水傣」(白傣)、「旱傣」(包括花腰傣)。
另外,有傣族歷史文獻記載,傣族歷史分為三個時期,並以傣族歷史記錄劃分年代。第一時期他們稱為「滇喇薩哈」。又稱「橄欖時期」。根據傣歷對照的公歷推算,大約在公元前540年左右,這個時期是傣族社會無官、無佛寺、無剝削的時代。第二時期叫「摩喇薩哈」,又稱「食米時期」,大約從公元前540年~公元700年之間,這個時期已有官、有佛寺,但沒有剝削。第三時期叫「彌喇薩哈」,大約從公元700年~1950年,這個時期傣族社會是有官、有佛寺、有剝削的時代。雖然這一傳說的年代並非准確,但也概括了傣族遠古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
二、族稱
(一)歷代傣族稱謂
傣族自定居紅河起,到今自稱和他稱,因居住區域和風俗習慣以及遷徙線路的不同而復雜紛紜。在漢文史籍中記載的傣族稱謂有:「僚族」、「鳩僚」、「白衣」、「百夷」、「金齒」、、「銀齒」、「黑齒」、「綉面」、「茫蠻」、「棠魔」、「傣」、「大傣」、「小傣」、「大百夷」、「小百夷」、「擺衣」、「大擺夷」、「小擺夷」、「旱擺夷」、「水擺夷」、「旱傣」、「水傣」等。
1、「僚」。即「僚族」,是從「百越」族群部落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據《後漢書·西南夷·夜郎傳》記載:「夷僚咸以竹王(夜郎王)非血氣所生,甚重之,求為立後。」可見,夜郎王統治區域以「夷僚」即僚族為主。當時的郡十七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其地區包括今貴州的黃平縣以西地帶、雲南的曲靖地區、紅河州北部和東南部、文山州及廣西的百色縣以西地帶,在這個廣闊的區域范圍內,普遍有夜郎王的轄民「僚人」部落。可見,作為傣族先民的「僚族」,西漢時期就分布在紅河境內了。
2、「鳩僚」。「鳩僚」是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華陽國志·南中志》記載:「興古郡,建興三年(公元225年)置,屬縣十一,……多鳩僚、濮……。」蜀漢初年設置的興古郡在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並與「濮人」等雜居於此地。也就是說,東漢時期從「僚族」中分化出來的一部分,稱為「鳩僚」。尤中在《雲南民族史》說:「新出現的『鳩僚』顯然是從僚族中出來的。所以名稱上仍然帶有『僚』。這部分『鳩僚』只能是文山州、紅河州境內傣族人的先民。」
3、「白衣」。張九齡在《敕安南首領爨仁哲書》中記有「僚子首領阿迪」。阿迪所轄的僚族,居住在接近安南都護府的地方,即今文山州、紅河州南部一帶,屬於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族。但到唐朝中期及其以後,鳩僚出現在原地,被稱為「白衣」。
4、「金齒」、「銀齒」、「漆齒」、「綉面」、「茫蠻」。據《雲南民族史》記載,漢晉時期興古郡內的僚和鳩僚的分布區,是東部的僚和鳩僚。南北朝及其以後,西部的永昌郡,當地的鳩僚閉關自守,當時的漢族對傣族知之甚少,故不見記載。南詔把原來的永昌郡再統一之後,其內部的鳩僚即被稱之為「金齒」、「銀齒」、「漆齒」、「綉面」、「茫蠻」等。當時,這些族群一部分就已居住在紅河境內了。
5、「棠魔」。《蠻書》卷四里有「棠魔」分布在「去安南管內林西原十二日程」處。林西原即今越南老街省。則去「林西原十二日程」的「棠魔蠻」即在金平縣至越南萊州省一帶。有人說,「棠魔」乃「僚勐」的對譯。「僚勐」是傣族中的一部分,因傣族大多自稱「傣族」。
6、「傣」。據《雲南民族史》說:「傣族則自唐朝以來就自稱為『傣』。元朝時期亦然。『金齒』、『百夷』,仍然是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今居住在河口縣的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自稱「傣」。
7、「大傣」、「旱擺夷」、「小傣」、「水擺夷」。此稱乃近代以來對德宏州境內居住的「傣德」為「大傣」或「旱擺夷」,對西雙版納州境內居住的「傣泐」為「旱擺夷」或「水傣」,或者「水擺夷」。今紅河境內的傣族中也有稱「旱擺夷」和「水擺夷」。
從以上傣族的稱謂看,各地傣族自稱「傣」,而其他稱謂都是某些史學家就傣族文化生活中的某些表面現象對傣族的稱呼。
(二)現代傣族稱謂及其人口分布
現在紅河境內的傣族自稱和他稱復雜紛繁。有「傣」、「傣尤」、「傣拉」、「傣朗」、「傣卡」、「傣尤倮」、「傣倮」、「魯傣魯南」、「傣婁」、「傣洛」、「傣端」、「布莽」、「傣雅」、「擺夷」、「擺依」、「把依頗」、「阿簇啪」、「阿簇」、「依」、「比玉」、「朴丹」、「黑傣」、「白傣」、「普洱傣」、「水傣」、「旱傣」、「水擺夷」、「旱擺夷」等20多種自稱和他稱。
1、「傣」。自稱「傣」,紅河各地傣族先民的自稱。居住在河口縣橋頭鄉傣族和元陽縣部分傣族,至今仍自稱「傣」。自稱「傣」的傣族,共有14個自然村,人口約1400人。
2、「傣卡」。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族稱漢族為「卡」,「傣卡」為漢族融合而來的傣族。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五朗溝河流域、新城鄉花龍河流域和綠春縣騎馬壩鄉渣嗎河流域的傣族,至今自稱「傣卡」。自稱「傣卡」的傣族,共有51個自然村,其中漢、彝、哈尼等族雜居的有14個自然村,人口近萬人。
3、「傣拉」。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傣拉」是「傣朗」的別譯。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勐甸村委會、大羊街鄉新村村委會的傣族,至今仍稱「傣拉」,共有5個自然村,1200多人。
4、「傣尤」。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的勐龍、勐甸、大黑公、元陽縣的烏灣、丫多、者那、麻栗寨、大瓦遮、馬龍、楊系、芒鐵、芒鞏、逢村嶺等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共有64個自然村,1300多人。
5、「傣尤倮」。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元陽縣馬街鄉的牛街和中寨傣族,至今仍稱「傣尤倮」,約700人。據調查,他們與居住在石屏縣五郎溝河的傣族,其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基本相同。
6、「傣倮」。是「傣婁」、「傣洛」、「傣羅」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紅河流域和藤條江流域的傣族,至今大多自稱「傣倮」,並與自稱「傣尤」的傣族交錯定居。共有30多個自然村,人口約1700人。
7、「傣泐」。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金平縣勐拉鄉新勐村委會的普洱上寨、普洱中寨、普洱下寨等三個自然村傣族,至今自稱「傣泐」,人口約1140人。
8、「魯傣魯南」。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為水的兒女。居住在金平縣的金水河鎮、勐拉鄉、者米鄉、老勐鄉等大多數傣族,至今仍稱「魯傣魯南」,共有34個自然村,人口約1440人。
9、「擺依」。是「擺夷」的別譯。原本是他稱,現已成自稱。居住在建水縣的曲江鎮、甸尾鄉、南庄鎮、陳官鎮、個舊市的倘甸鎮、雞街鎮、乍甸鎮、彌勒縣的彌陽鎮、巡檢司鎮、朋普、,瀘西縣的午街鋪鎮等傣族,至今仍稱「擺依」,共有111個自然村,其中:與彝、漢、壯、苗等族雜居的有76個自然村,人口38800餘人。
10、其他。「把依頗」是紅河縣彝族尼蘇頗支系對當地傣族的稱呼,意為「生活在河水邊的人」。「阿簇」是紅河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阿簇啪」是元陽縣哈尼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依」是河口縣橋頭鄉苗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比玉」是河口縣橋頭鄉瑤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朴丹」是河口縣橋頭鄉壯族對當地傣族的稱呼,含義不詳。「黑傣」和「白傣」是金平縣當地漢族對傣族的稱呼,以服飾著裝稱呼。「普洱傣」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部分傣族的稱呼,意思是他們來自西雙版納。「水傣」和「水擺夷」是金平縣漢族對當地自稱「魯傣魯南」、「白傣」、「傣泐」、「普洱傣」和紅河縣漢族對「傣拉」等3個傣族支系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河水邊,故名。「旱傣」和「旱擺夷」是石屏、紅河、建水、個舊、金平、元陽等縣漢族對當地自稱「傣尤」、「傣倮」、「傣卡」及個舊、彌勒、瀘西自稱「擺夷」的傣族的稱呼,因他們大多生活在離河水稍遠的地方,故名。
以上20多種自稱和他稱、其他稱帶有大民族主義的民族歧視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黨的民族政策,不僅廢除了大民族主義歧視性的他稱,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而且「名從主人」的原則,依據廣大傣族人民的意願,決定統稱為傣族。195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後,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紅河州成立了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州縣,也成立了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和元陽縣南沙傣族鄉(現已撤鄉設鎮)。同時,傣族人民同其他兄弟民族團結一致,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迎來安定、團結、平等、繁榮的生活。
三、流遷狀況
紅河境內的傣族因居住區域不同,又自稱和他稱有異。居住在南盤江上游的建水、個舊、彌勒、瀘西等市縣自稱「擺夷」的傣族,明末清初就和漢族雜居在一起了。清乾隆《彌勒州志》記載:「擺夷性溫良,依水而居,平地而耕。通漢語,風習亦近似。」可見,這一帶的傣族文化,被漢文化逐漸同化。據《瀘西縣志》記載:「瀘西傣族系南詔、大理國時期由永昌西南遷入定居,至今已有600餘年。」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壩罕村自稱「傣拉」的傣族陶氏家族老人說,他的祖先是南詔、大理國時期,從大理遷入石屏縣牛街鎮蝦洞(紅河流域北岸),到20世紀50年代初期,有一部分從壩罕遷往罕龍和元江縣境內。
居住在紅河縣勐龍傣族鄉刺通寨、曼版、舊寨等地自稱「傣尤」的傣族阮氏家族和刀氏部分家族,據傳,他們的祖先是從越南老街省遷入個舊市蠻耗鎮,經元陽縣南沙,順猛龍河而上,在勐甸定居至今。
居住在元陽縣傣族據《元陽縣志》記載,「多為公元1278年前後,自西雙版納一帶遷入」。可從當今傣族地名中的「勐」和傳說中的「大象」、「孔雀」等得到證實。
居住在石屏縣異龍鎮五郎溝河自稱「傣卡」的傣族,據他們家譜記載,從廣西太平府江州縣湘州所分支,經浙江金華府浦江縣,又經江蘇松江府金山縣、山東雲府文山縣、陝西甘泉縣、陝西阻谷縣、安徽廬江縣、雲南臨安府曲江鎮、峨山縣、石屏城東,最後定居在此地。而范氏家族,清嘉慶十八年,一部分留居在此地,一部分從此地遷往本縣者那新寨,還有一部分從此地遷往今綠春縣騎馬壩鄉定居。據《石屏縣志》載:「1957年刀志過老人說,刀姓是明代從(元江縣)因遠壩遷來的。最先是刀姓的插播、渴愛兩兄弟遷出,途中,一個死於(元江縣)三馬頭。兩范姓則是從建水遷入,最後遷入的是柏姓。又據上了年紀的石屏縣文人說:石屏異龍湖畔有鞍擺夷(傣族)居住,據康熙《石屏州志》所載村名有「百夷龍井」、「百夷寨」、「百夷沖」,這些村寨,疑先前即為傣族居住的地方。
居住在金平勐拉鄉普洱上、中、下三個自然村的傣族,據考證,他們從西雙版納一帶遷徙而來。居住在金水河、曼棚、南窩等傣族村寨,是從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遷徙來的。總之,紅河境內的傣族來自於四個地方,如自稱「傣尤」的傣族來自保山地區和越南老街省;自稱「傣卡」的來自廣西太平府;自稱「傣泐」的傣族來自西雙版納;自稱「魯傣魯南」的傣族來自越南萊州省孟來縣和清河縣。
❾ 誰知道傣族的歷史淵源
傣族(Dai),一般是指中國境內的泰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
傣族主要分布在泰國內、寮國、緬甸、越容南、柬埔寨、印度、中國等多個國家,中國境內的傣族主要生活在雲南的熱帶河谷地帶及溫度較高的高原盆地。
傣族源於怒江、瀾滄江中上游地區的哀牢人(濮系族群)。公元一世紀時期,哀牢人融合滇人(濮系族群)過程中,通過滇人吸收了大量越文化,初步形成現代傣族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