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一下內蒙古包頭的歷史
包頭地區歷史源遠流長,早在6000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先人就在這里勞動、生息、繁衍。在歷史的變遷中,這里曾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胡、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少數民族的游牧地。包頭以其溝通陰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和扼守邊陲的軍事要沖這一優越的地理位置而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包頭地區歷史上出現過的城塞,最早的數戰國時期的九原縣(今包頭郊區麻池古城),秦時九原升為郡,城垣也相應的增築擴大,兩漢時繼續沿用不綴。拓跋鮮卑建立的北魏王朝,統一北方之後,便將防禦北方柔然的軍事防線六鎮,移至陰山之北。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懷朔鎮,就是今日包頭固陽縣白靈淖鄉庫倫村古城。
到了盛唐時,為了防禦突厥名將張仁願修築了東、中、西三個受降城,包頭共青農場沃陶窯子古城,就是三個受降城中的中受降城。五代以後,中原政治中心東移,包頭的地理位置漸顯不甚重要。包頭范圍內,除上述主要古城池外,還有大小數十個邊塞城障,都屬軍事駐防性質。 到了近代,包頭由一個小村,逐步發展成為一個集鎮。
1850年以後,托克托縣河口、薩拉齊毛岱兩個渡口先後被水淹沒,碼頭移至包頭,包頭的「水旱碼頭」的地理位置逐暫突出。清光緒時期,帝國主義勢力侵入,廣設洋行,收購絨毛、皮革、葯材、糧食等,包頭成為當時重要的商品集散地。1923年京綏鐵道通車到包頭,需多包頭成為我國西北商業重鎮,人口猛增至10餘萬人,成為一個典型的半殖民地性質的商業城市。1949年9月19日,包頭解放了
`X!ao 樂 回答時間 2007-11-01 16:14
檢舉
包頭作為一個城市,形成較晚,從清嘉慶14年(1809年)設置包頭鎮算起,至今還不到200年。但是,由於包頭地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長的嬗變過程中,也曾幾度成為演出威武雄壯活劇的歷史舞台,故不應以設鎮、築城為限,可以追溯更長的歷史。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經包頭的地段是原始人類較早活動的地方,在這里蘊藏著大量的古人類文化遺跡,已發掘的就有10多處。在位於東河區以東15公里的阿善溝門的格膝蓋溝,發掘出一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於東西上千公里的陰山山脈之北,中國古代,這里是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與黃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過程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交往。
從戰國至唐朝,包頭境內曾幾次建築過一些古城。最早是趙武靈王於公元前306年(武靈王20年)築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為九原郡。公元433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設懷朔鎮。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時間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廢棄了。
進入五代後,包頭屬遼統治。遼在這里設雲內州,一直沿襲至金元,建制未變。元代初年,包頭地區的冶煉業、紡織業、陶瓷業開始興盛,出現了商品經濟,商業活動隨之興旺起來。後來蒙古族各部落陸續進駐河套,包頭地區又成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後,乾隆5年(公元1741年),薩拉齊建築,設協理通判,這是包頭地區最早出現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後,包頭修築城牆,辟東、南、西、東北、西北5座城門,形成了近代包頭的城市規模。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包頭已發展成為我國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1923年平綏鐵路通車包頭,1931年,包頭電燈麵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創辦,包頭開始有了近代工業。1934年,中德雙方組織的「歐亞航空郵運股份有限公司」在包頭修築飛機場,開辟包頭--寧夏--蘭州航線,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飲食、服務業日益興旺,市面日趨繁榮。
包頭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革命初期,王若飛、烏蘭夫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過地下斗爭。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領導包頭地區各族軍民,開創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與日寇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1949年9月19日,綏遠發動「9·19」起義,包頭獲得和平解放。1950年2月13日,包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㈡ 包頭的民風民俗
包頭民風民俗
1;那達慕大會:
每年大致在農歷七、八月份,又稱蒙古游戲節,是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這一水草豐茂、牛羊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是蒙古語,意思是「娛樂」或「游戲」。
除了文體娛樂活動外,那達慕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製品、乳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2;歡喜春節:
蒙古族人民叫做「大年」。在節前,人們要做件好看的蒙古袍,備下羊肉和各種奶製品,加上幾壇上好的美酒。
除夕時,合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開始飲酒進餐,按常規要多吃多喝一些。除夕人們還紛紛地向長輩人敬「辭歲酒」,圍坐吃餃子,耍「嘎拉卡」(下棋),還要聽藝人說書,通宵不眠,沉醉在歡樂之中。
初一一大早身著各色服裝的男女,跨上駿馬,三五成群奔向村鎮,挨個地串蒙古包。串包中,先要給長輩叩頭祝願,接著主人家的女婿為前來串包的客人敬酒,有的還邊歌邊舞,串包男女利用這個機會賽馬,很是熱鬧。
3;馬奶節:
農歷八月下旬,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故名。通常農歷八月下旬在舉行,日期不固定,為期一天。為歡慶豐收,彼此祝福,除准備足夠的馬奶酒外,還以「手扒肉」款待賓客,並舉行賽馬活動、請民間歌手演唱祝詞、向老懞醫獻禮等。?
4;燃燈節:
每年農歷十月二十五日,待夜幕降臨,家家點燃酥油燈以示歡慶。當天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民間舞蹈。
5;內蒙古國際草原文化節:
8月份國際草原文化節開幕式的大型文藝晚會設在主會場包頭市人民體育場,閉幕式設在阿爾丁廣場,分會場分別設在各旗縣區及包鋼。晚會以自治區及包頭市文藝工作者及自治區、包頭籍藝術家組成基本陣容,並邀中外著名演藝人員加盟,將激情演繹喜慶祥和的藝術節。文化節期間還要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文化、經貿、體育等共64個項目的活動。
6;南海子河燈節:
老包頭的南海子河燈節是在每年的農歷七月初二舉行,關於河燈節的來歷眾說不一:一說是祭河神,因為這個時節正是包頭雨季,黃河水上漲之時,南海子邊上的養船戶及居民為河運暢通,避免水患,每年都在要這個時間製作各式河燈放入黃河,以敬河神保佑,人丁無患。二說是紀念龍女戰勝南海子黑妖龍。傳說南海湖有一條惡龍跑來為害百姓,不但將海水攪渾,更變成一黑漢,搶男霸女,禍害鄉里。東海龍王得知後,便派女兒金龍前來為民除害,金龍與惡龍經過殊死搏鬥,終於打跑了惡龍,金龍自己也受了傷。當地百姓為了紀念龍王的恩典,便修了金龍王廟,香火祭祀,並且每年陰歷七月二日晚(金龍與惡龍搏鬥的子),男女老少,到海邊將自己做的各式燈盞放入海里,為金龍照明。還有一種說法是走西口人亡靈皆在山西,放河燈漂流十多日正好七月十五到達山西境內。南海子河燈白天唱戲、逛廟會,晚上一盞盞河燈飄然而下,有的是用粗瓷碗上糊燈罩、有的是小木板上糊燈罩、有的是河燈上還寫著亡者姓名的靈位。
㈢ 包頭市歷史文化最悠久的是哪個區
查不到
中文名稱
包頭
外文名稱
Baotou(英)、Бугат(俄)
別內
名
鹿城、草容原鋼城、稀土之都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較大的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
下轄地區
5個區、1個縣、1個旗、1個縣級市
截至2015年底,包頭市轄5個市轄區、1個縣、2個旗及一個國家級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即昆都侖區、青山區、東河區、九原區、石拐區、固陽縣、土默特右旗、白雲鄂博市(擬由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白雲鄂博礦區合並而成)和包頭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包括濱河新區)。
㈣ 包頭的人文文化,風俗習慣,民風民俗都有哪些
才5分就問這么難的問題啊!看在宙斯的份上我就幫你吧!
今年年初,巴盟盟委、行署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後,對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視,對各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最近,盟委、行署重新調整了盟信息化領導小組人員組成,決定由羅湘成副盟長分管全盟的信息化工作。羅盟長是水利部辦公廳副主任,現任巴盟盟委委員,行署副盟各行其是。上任不久,羅盟長就專門聽取了盟信息辦工作匯報,對全盟信息化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並決定召開盟信息化領導小組會議,就一些重大問題進行研究。下面是3月29日羅盟長一行就巴盟信息化工作開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向自治區信息辦匯報的主要內容。
一、巴盟信息化發展概況
巴盟的信息化工作起步較早。早在1999年就組建成立了盟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先後由常務副盟長、盟長任組長,對全盟信息化工作進行統一協調和管理。各旗縣市政府和盟直主要部門也都組建了信息辦或信息中心,專門負責信息工作。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全盟信息化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主要體溫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
1、郵電通信傳輸網路初具規模
進入新世紀以來,巴盟的信息化建設有一了長足發展,尤其是電信服務業增長強勁。據初步統計,到2003年底,令盟電信干線光纜總長度為2358千米,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46萬門,固定電話用戶總量為28.42萬戶,行動電話用戶總量32萬戶。固定電話普及率為17部/百人。全盟90%以上的行政村都通了電話。郵電通信網路系統基本形成了以光纜傳輸為主,以衛星和數字微波傳輸為輔,覆蓋全盟的信息傳輸網路。
2、廣播電視網的傳輸和覆蓋能力進一步提高
到2003年底已建設主幹光纖120千米,基本形成了一個有線、無線相結合,廣播、電視、調頻、微波、衛星地面接收站、MMDS有線網等組成的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全盟廣播綜合覆蓋率達90%以上,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2.7%。全盟現有7個有線電視台(包括臨河網路公司),還有MMDS有線網,共發展有線電視用戶12萬戶以上,其中農村用戶3萬多戶。
3、計算機區域網和互聯網建設取得較快發展
到目前為止,全盟經濟信息、金融、稅務、公安、工商、科技、電力、鐵路、氣象、農業等十幾個業務信息網路和實用資料庫系統已相繼建成並投入運行。盟內較大企業也都建成了自己的內部區域網。
互聯網出口總帶寬超過450M,上網用戶逐年增加。到2003年底,全盟互聯網注冊用戶總量約1.3萬戶,已建起了「河套信息港」、「巴盟經濟信息網」、「巴盟政務信息網」及重點企業網等一批特色網站,為宣傳巴盟、招商引資、推進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信息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在政府信息化方面,盟內主要黨政機關和職能部門利用信息技術,積極推進辦公自動化。如盟委組織部、盟計委、盟財政局、盟農業局、盟林業局、盟教育局、盟氣象局及稅務、金融等單位和部門都先後建立了自己的計算機區域網,並根據業務需要正在開發和使用不同的網路應用軟體。許多專業部門都成立了信息中心,專門從事行業信息採集和處理工作,為下一步實施電子政務打下了基礎。盟發展計劃委員會正在建設的「巴盟投資項目資料庫」和0A系統,運用信息網路技術初步實現了項目的策劃、儲備、管理、查詢、上報的網路化和自動化。盟農業局投資1200多萬元建成了「巴盟農業信息網路」。盟水務局正在建設「數字河套」信息化項目。金卡、金稅等國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已在盟金融系統和稅務系統逐步推開,為改進金融服務和稅收征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盟工商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發展迅速,2003年實現交易金額18.4億元。盟公安系統已和國家與自治區實現聯網,初步顯示了信息系統在「網上追逃」、「打拐」、「打黑除惡」等一系列專項斗爭中的強大威力。盟行署已建成了與自治區及各盟市互聯的視頻會議系統,經十多次正式使用,收視互動效果良好。
全盟七個旗縣市、農墾局、開發區在機構改革中,都組建了信息中心或網路中心,開通了旗縣政府網站。一些旗縣專設了科局級信息化工作機構,承擔規劃管理和電子政務建設任務。如五原縣、磴口縣、臨河市等,對當地網路建設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和信息引導作用。
——企業信息化方面,盟內重點企業普遍使用計算機進行財務管理和銷售管理。一些企業使用計算機輔助製造(CAM)系統,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目前,河套酒廠、金川保健啤酒總廠、恆豐集團、5303廠等都在廣泛使用計算機進行財務核算和銷售網路管理,並建立了自己的互聯網站點,開展了網上洽談和產品營銷活動。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正在引起企業的廣泛重視,電子商務模式和網路管理模式開始走進企業,成為企業科學管理、產營銷和拓展市場的重要工具。
——在社會信息化方面,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步擴大,人們對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目前,全盟金融、保險、醫院、學校等普遍使用計算機網路進行業務管理和教學管理。上網查閱信息、發送電子郵件、網上交流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醫療保險IC卡、銀行IC卡和自動櫃員機(ATM)的使用量正在逐年增加。大專院校和重點中學普遍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智能化住宅小區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城鎮居民的生活質量。遠程教育快速發展,到目前為止,全盟已有202所農村中小學安裝了遠程教育網路設施,對偏遠農村牧區共享先進的教育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農牧民流通協會利用互聯網,了解國內外市場,在網上進行交易洽談,推動了農牧業產業化的發展和農民增收。如杭錦後旗二道橋鄉葵花銷售協會,五原縣世達會社等。
(三)信息服務業蓬勃興起
巴盟信息服務業發展迅速。全盟現有注冊信息服務類法人單位約260多家,主要分布在全盟各旗縣市所在地,對促進就業和信息技術的普及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貨運信息服務、就業信息服務、房地產信息服務穩步發展。臨河市電子配套市場經過幾年的建設,已發展成為內蒙古西部地區較大的電子配套市場,專營各類計算機硬體、軟體和信息產品,就業人數不斷增加,規模和效益逐年擴大。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巴盟的信息化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自治區先進盟市和其它省的同級地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由於經濟相對落後,財政困難,投入不足,信息化在推進農教業產業化經營、促進工業化發展、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的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當前,制約巴盟信息化發展的突出問題是:
(一)缺乏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
2001年,根據巴盟「十五」發展規劃編制了。全盟信息化發展「十五」專項規劃。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這個規劃已與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不相適應,急需制定新的全盟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來指導今後的信息化工作。
(二)信息化建設資金不足
巴盟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財力緊張,沒有建立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在信息化建設方面資金嚴重短缺,直接影響了信息化的推進。特別是各部門僅有的少量網路建設和維護費用常常被擠占挪用,導致網路運行困難,服務無法開展。
(三)體制尚待理順,人才嚴重短缺
1、信息化工作管理體制沒有完全理順
巴盟一直沒有組建信息化專職工作部門,管理體制不健全,運行不順暢,缺乏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不同系統、不同部門的網路建設各行其是,標准不一,資源共享困難。各網路公司競相拉線、鋪設管道,地下管線管理混亂,導致重復建設和信息網路管道資源情況不明。一些信息化項目沒有經過審批論證,設計不合理,預期目標難以實現。
2、信息技術人才短缺
受經濟條件的影響,巴盟考出去的人才大多不願回本地工作,向發達地區流失,使各旗縣、各部門在推動本地信息化工作時舉步維艱,甚至基礎性的網站維護、網頁更新都感到力不從心。 盟直有限的專業人才分散在各部門、各單位信息中心,處於單兵作戰狀態,由於沒有行業管理與協調,使有限的人力物力不能充分發揮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安排
(一)制訂總體規劃,加強宏觀指導
根據內蒙古黨委、政府關於《大力推進信息化的決定》精神,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把技術合理性和經濟可行性結合起來,在完善《巴盟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十五」專項規劃》的基礎上,盡快制定並出台《巴彥淖爾盟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
(二)完善機構職能,充實技術人員
根據撤盟設市後的機構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盟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職能職責,抽調盟內多年從事信息化建設工作、熟悉信息化業務的同志和技術骨幹充實盟信息辦工作機構,加強信息辦內部建設,對全盟信息化工作進行統一領導、綜合協調、統籌規劃和監督考核,確保信息化建設合理、有序、健康發展。
(三)建設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
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大力推進信息化的決定》及《內蒙古自治區電子政務建設總體方案》的精神,進一步完善《巴盟電子政務建設總體方案》,細化具體管理辦法和標准,整合現有資源,加快推進電子政務建設。按照《行政許可法》要求,加強政府門戶網站建設,明確管理職責,促進政務公開,提高公眾服務能力。加快建設盟電子政務網路平台,實現統一信道,分布管理,聯合共建,資源共享,互聯互通的目標。
(四)強化信息服務,.促進經濟發展
首先,加快完善已建成的全盟農牧業信息網路,大力開發涉農信息資源,完善農牧業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多種媒體(網路、電視、報紙等)結合,切實為廣大農牧民提供有價值的政策信息、市場信息和科技信息,用信息引導農牧民增產增收。其次。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建設中小企業信息服務平台,積極推進電子商務,幫助盟內中小企業拓展市場,做大做強。
(五)抓好重點項目,推動廣泛應用
要協調有關部門,積極推進國家「金"字工程在我盟的延伸。要重點推進金融信息化、稅務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勞動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公安信息化及農牧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應急指揮信息系統的建設。特別是要抓住今年國家扶持農村教育的發展機遇,大力推進遠程教育的發展。
(六)制定相關措施,抓好行業監管
信息辦作為巴盟信息網路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要與有關部門配合,依法對全盟信息服務行業實施監管,特別是網吧的管理。積極倡導網路文明,打擊網路犯罪活動。要推廣應用國家和自治區規定的信息化安全標准體系,配合有關部門,抓好全盟信息網路安全管理工作,抵制邪教、黃毒等各種有害信息在互聯網上傳播。
(七)加大資金投入,培育高新產業
建立信息化建設財政專項資金,加大政府對基礎性、公益性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要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立項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引進國內外高新技術項目,加大投資力度,促進全盟信息產業的發展。推動電信運營企業加快對基礎信息網路的投資,抓緊建設、改造臨河市城域網。通過招商引資、合資合作等形式,逐步弓{進電子產品製造企業和軟體企業,培育新型高科技工業,增強我盟經濟發展後勁。
繼續抓好國家電子信息應用貸款項目和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的策劃、儲備和申報工作,擴大宣傳,大力推進企業信息化。
(八)搞好職工培訓,加強隊伍建設
與人事部門合作,盡快制定全盟電子政務培訓考核方案,落實好培訓基地和師資,精心組織,切實抓好廣大幹部職工的普遍培訓工作。繼續抓好全國信息技術水平考試和軟體考試的培訓和考務工作,推動信息技術在全盟的廣泛應用。根據工作需要,從應屆畢業生中選錄一些信息技術人才,逐步改善各信息化工作部門的人員結構,形成一支專業層次結構合理、有創新開拓能力的專業化人才隊伍。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信息化工作辦公室
來源: 內蒙政府信息化辦公室
㈤ 內蒙古的歷史
內蒙古地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歷史搖籃之一,也是古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據文獻記載,古代曾在這里活動過的游牧部族有10多個,其中維系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額爾古納河畔是蒙古族的歷史搖籃。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諸部落中的一個部落的名稱,逐漸統一各部落後才演變成了這些部落的共同名稱。大約在公元7世紀,蒙古部從額爾古納河流域開始向西部蒙古草原遷移。回紇建立起了一個新汗國,創立了自己的文字並成為如今蒙文的先鋒。
12世紀時,這部分人繁衍子孫氏族分出了乞顏、扎答蘭、泰赤烏等許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魯倫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東一帶。當時在蒙古草原和貝加爾湖周圍的森林地帶,還有塔塔兒、翁吉刺、蔑兒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諸部。
近代內蒙古: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內蒙古地區的革命也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內蒙古的各族人民為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這正是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建立第一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深刻歷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在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召開,會議決定5月1日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紀念日,民族區域自治在全國第一個得以實現,時轄呼倫貝爾、納文慕仁、興安、錫林郭勒、察哈爾盟,計32個旗、1個縣、3個縣級市,面積54萬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駐王爺廟。
㈥ 包頭的歷史有什麼
包頭作為一個城市,形成較晚,從清嘉慶14年(1809年)設置包頭鎮算起,至今還不到200年。但是,由於包頭地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長的嬗變過程中,也曾幾度成為演出威武雄壯活劇的歷史舞台,故不應以設鎮、築城為限,可以追溯更長的歷史。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經包頭的地段是原始人類較早活動的地方,在這里蘊藏著大量的古人類文化遺跡,已發掘的就有10多處。在位於東河區以東15公里的阿善溝門的格膝蓋溝,發掘出一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於東西上千公里的陰山山脈之北,中國古代,這里是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與黃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過程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交往。
從戰國至唐朝,包頭境內曾幾次建築過一些古城。最早是趙武靈王於公元前306年(武靈王20年)築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為九原郡。公元433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設懷朔鎮。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時間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廢棄了。
進入五代後,包頭屬遼統治。遼在這里設雲內州,一直沿襲至金元,建制未變。元代初年,包頭地區的冶煉業、紡織業、陶瓷業開始興盛,出現了商品經濟,商業活動隨之興旺起來。後來蒙古族各部落陸續進駐河套,包頭地區又成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後,乾隆5年(公元1741年),薩拉齊建築,設協理通判,這是包頭地區最早出現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後,包頭修築城牆,辟東、南、西、東北、西北5座城門,形成了近代包頭的城市規模。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包頭已發展成為我國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1923年平綏鐵路通車包頭,1931年,包頭電燈麵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創辦,包頭開始有了近代工業。1934年,中德雙方組織的「歐亞航空郵運股份有限公司」在包頭修築飛機場,開辟包頭——寧夏——蘭州航線,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飲食、服務業日益興旺,市面日趨繁榮。
包頭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革命初期,王若飛、烏蘭夫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過地下斗爭。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領導包頭地區各族軍民,開創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與日寇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1949年9月19日,綏遠發動「9·19」起義,包頭獲得和平解放。1950年2月13日,包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1954年原綏遠省包頭市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為自治區轄市。
1960年原屬巴彥淖爾盟的烏拉特前旗劃歸包頭市領導。
1961年以1958年撤銷並入包頭市的原固陽縣轄區復設固陽縣(駐固陽城關鎮)。轄1縣、1旗。
1963年將固陽縣劃歸烏蘭察布盟,烏拉特前旗劃歸巴彥淖爾盟。
1970年烏蘭察布盟所屬土默特右旗(駐薩拉齊)、固陽縣劃歸包頭市。轄1縣、1旗。
1996年5月18日,國務院批准將烏蘭察布盟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達茂旗)劃歸包頭市管轄。
㈦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文化遺產
包頭市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展順利,近年來,包頭市列入自治區級的文物保回護單位有19處,列入答國家級的文物保護單位有11處。包頭市有五個項目申報了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有四個已獲通過並被公示。
據了解,包頭市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巡迴展」內蒙展的首發站,本月15號在阿爾丁廣場進行為期四天的巡展。屆時將以大型圖片、展板、現場演示等形式,集中介紹國務院公布的首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全國巡迴展將歷時3年。
㈧ 包頭有多少年歷史
包頭作為一個城市,形成較晚,從清嘉慶14年(1809年)設置包頭鎮算起,至今還不到200年。但是,由於包頭地區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漫長的嬗變過程中,也曾幾度成為演出威武雄壯活劇的歷史舞台,故不應以設鎮、築城為限,可以追溯更長的歷史。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經包頭的地段是原始人類較早活動的地方,在這里蘊藏著大量的古人類文化遺跡,已發掘的就有10多處。在位於東河區以東15公里的阿善溝門的格膝蓋溝,發掘出一處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村落遺址和大量的文物。
蒙古高原位於東西上千公里的陰山山脈之北,中國古代,這里是北方少數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在與黃河流域的中原各代王朝的交往中,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加快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過程促進了整個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交往。
從戰國至唐朝,包頭境內曾幾次建築過一些古城。最早是趙武靈王於公元前306年(武靈王20年)築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為九原郡。公元433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設懷朔鎮。後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時間的推移,古城被一一廢棄了。
進入五代後,包頭屬遼統治。遼在這里設雲內州,一直沿襲至金元,建制未變。元代初年,包頭地區的冶煉業、紡織業、陶瓷業開始興盛,出現了商品經濟,商業活動隨之興旺起來。後來蒙古族各部落陸續進駐河套,包頭地區又成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王朝建立後,乾隆5年(公元1741年),薩拉齊建築,設協理通判,這是包頭地區最早出現的行政建制。1870年(同治9年)前後,包頭修築城牆,辟東、南、西、東北、西北5座城門,形成了近代包頭的城市規模。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包頭已發展成為我國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碼頭。1923年平綏鐵路通車包頭,1931年,包頭電燈麵粉公司和永茂源甘草公司創辦,包頭開始有了近代工業。1934年,中德雙方組織的「歐亞航空郵運股份有限公司」在包頭修築飛機場,開辟包頭--寧夏--蘭州航線,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飲食、服務業日益興旺,市面日趨繁榮。
包頭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地區。革命初期,王若飛、烏蘭夫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領導過地下斗爭。抗日戰爭期間,共產黨領導包頭地區各族軍民,開創了大青山抗日游擊根據地,與日寇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1949年9月19日,綏遠發動「9
㈨ 包頭有哪些名勝古跡
五當召 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位於石拐區吉忽侖圖蘇木的五當溝內,建成於清代乾隆14年(1749年),原名巴爾嘎爾(白蓮花)廟,乾隆皇帝賜名「廣覺寺」。這里群山環抱,風景宜人,寺院依山而建,布局錯落有致,十分壯觀,是國家旅遊局確認的國線景點,2002年初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美岱召 位於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是明代土默特蒙古部首領阿拉坦汗(俺達汗)於1575年修建的一處兼有城堡、官邸、寺廟、私宅功能的藏漢結合式建築群,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大雄寶殿壁畫,構圖豐滿,場面宏大,人物栩栩如生,富有蒙藏民族特色,對研究蒙古史、佛教史、美術史有重要價值。2002年初評為國家A級景區。
趙長城 戰國時期,今包頭屬於趙國九原地界,境內現有趙長城遺跡多處。其中位於石拐區國慶鄉邊牆壕村到九原區後營子鄉的一段趙長城保存較好,是目前存世最為古老的一段長城。
秦長城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遣大將軍蒙恬修築的長城,在今包頭境內長約百公里,其中有75公里石築長城至今保存較好。位於固陽縣九分子鄉西永興村牛腸灣的一段長城,依山傍溝,條石壘築,最高處約10米,氣勢宏大,蔚為壯觀。
敖倫蘇木古城(趙王城) 位於達茂旗百靈廟鎮北30公里處,艾不蓋河北岸。唐、宋時期,這一帶為汪古部聚集地。蒙古部成吉思汗興起,汪古歸附蒙古,其首領在元代被封賜封為趙王,遂在此建府。古城東西960米,南北580米,街道布局井然,遺跡、遺物較多,對研究汪古部史、元史具有重要意義。
附:成吉思汗陵園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締造者、13世紀初地跨歐亞兩大洲的蒙古帝國的創始人。成吉思汗為鄂爾多斯一帶豐美水草所吸引,囑咐左右說他百年之後當葬於此。在他逝世後,後人便根據他的願望,在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為他建立了「八白室」,以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後,擴建成龐大的陵園,並在其附近建立了元代文化村,成為國家首批AAAA級景區之一。國內外政要、學者、商賈、名流到包頭旅遊,往往都要跨過黃河到成吉思汗陵園,憑吊這位世界級偉大人物,體察元代蒙古文化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