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的意義是什麼
教育的意義是讓人明白作為一個人需要對人類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一個人版只有明白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權才能有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的前提,只有完成自己責任和義務的人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就是教育的主要內容。
教育就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系統地傳授知識和技術規范等的社會活動。教育的根本價值,就是給國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誠實守法、技藝精湛、博學多才、多專多能的人才,培養和養育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勞動力,培養合格公民,為國、為家、為社會創造科學知識和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推動民族興旺,促進人的發展,推動世界和平和人類發展。
教育在社會中起著相當重要作用,而教育又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等等,這些教育加在一起對孩子的引導作用相當重要。
Ⅱ 教師的作用是什麼
教師對社會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通過對人類豐富文化遺產的整理、采擷,使之成為系統的科學技術知識、文學藝術、社會思想、哲學觀點和道德規范等,並有效地傳授給年輕一代,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了人類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總結出來的知識經驗,讓他們能夠更快更好的適應現存社會的實踐活動,承接起發展的任務,延續社會的文明。
2、教師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樞紐,對人類文化成果的繼承和發展起著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3、教師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推動者 教師以「生產生產者」的身份加入到社會物質生產者行列中來,教師的勞動是進行物質生產勞動、創造物質財富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是物質文明建設的有力推動者。教師在培養各種高級專門人才、促進精神財富的生產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4、教師通過著書立說,投書報刊,開辦講座、咨詢、熱線服務等形式,向人民群眾廣泛傳播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觀念,教育人們克服和抵制社會上的腐朽思想、陳舊觀念,積極投身於社會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廣大教師成為促進社會變革與進步的一股強大的有生力量。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廣義的教師是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的教師是指受過專業培訓的人,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
教師的職責是: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業務,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Ⅲ 結合時代特點說說教師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就是的祖師也可以說是孔子。在人類社會的發展路就是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因為他在教導的一代一代的人增長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就是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是的好壞直接反映在教育事業和國民素質的發展上。
Ⅳ 學校老師在歷史的發展和進步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宣揚維護統治的正統思想,培養學生成為勞動力。真正的歷史老師鳳毛麟角。
Ⅳ 結合時代特點說說教師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教師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任何一個職業可以替代。
教師教育社會的希望,教給他們如果做人,教給他們知識。
Ⅵ 教師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什麼作用
1、傳遞和傳播人類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對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起著專橋梁屬作用。
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所積累下來的文化科學技術知識,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勞動得以傳播的。沒有教師,人類積聚起來的文化科學知識就難以傳遞,新一代的教育和培養就無法進行,社會自然也就難以延續和發展。而且,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教師的這種作用就會更加突出。
2、培養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
教師又不僅要向受教育者傳遞和傳播人類所積累起來的文化科學知識,而且應當培養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他們的品德,這是自古以來教師同時肩負著的兩項重任。
Ⅶ 教師專業有什麼發展
教師自身專業發展三個層次
新課程改革是一次歷史性的教育變革,給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教師生命的崇高意義和價值在於不斷走在超越自我的生命里程之中,不斷煥發自身的生命活力。如何實現自我蛻變,奠定專業內涵,設計自我專業發展的行為策略,承擔自我專業發展的主要責任,將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本文擬從教師自我專業的行為跟進到行為改進的行為策略方面探討一種發展的方向。
一、行為跟進:從行為模仿到觀念轉變
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涉及到三個不同的階段,一是行為跟進階段,二是行為改進階段,三是行為品質階段。在行為跟進階段,首先要澄清對行為模仿的片面認識,不要以為模仿就是不思進取,就會僵化教條。事實上,一個年輕的教師如果缺少學習模仿的對象,就有可能失卻前進的方向與目標,無所適從於教學改革的思潮,結果造成思想上的模糊和行為上的遲滯,要想進行行為創新也就無從談起。
1. 踩著別人的足跡磨礪自己的功底。
當一名新教師從師范院校走出來踏上教學崗位的時候,他所面對的第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原先的師范教育階段所形成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想在嚴峻而殘酷的日常教學生活中可能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面對復雜多變難以適應的教學實踐,一些印象式的現成的教育學知識幾乎是不堪一擊。於是,我們不得不讓這些新教師尋找距離最近、時間最短的行為模仿對象。
教學行為模仿的第一種對象是自己學生時代的老師,當你還是學生的時候,他們是怎樣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科特點進行有效教學的,可以採用回憶記錄的方式進行篩選,從中選擇優秀的教學者予以模仿,從而迅速改變自己教學的陌生感;行為模仿的第二種對象是所在學校教師中學有專長、教有特色的教師,以跟班聽課、合作備課等形式先模後教,先學後練,不求神似,但求形象,逐步接近他們的教學特點;行為模仿的第三種對象是一些名師的教學錄像資料,認真揣摩他們的教學語言和教學經驗,挖掘他們的教學風格和教學思想,不是被動吸收,而是找尋規律,合理有序地積累學習心得,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一些新教師由於缺乏教學的一般認識,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點等把握不準,因此出現了貪多求快,一講到底,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晰等教學問題,他們無法把握和控制教學內容,機械地灌輸書本知識,抹殺了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的時間與權利,教學效果當然很不理想。因此,為了迅速提高專任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首先要充分認識教學經驗的獲得是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隨著教學實踐活動的深入,認知水平和運作能力將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學模仿的階段目標,一般以三年為期限,第一年學會上課,懂得怎麼備課,包括怎麼編制教學目標,怎麼設計教學過程,怎麼開展教學討論,怎麼進行教學練習,基本形成一種規范意識,明白不是自己傳授得多麼好,而是有本事讓學生進入一種自主學習自主琢磨狀態的道理。第二年學會說課,就是會分析教學設計,不僅知道上課的流程意圖,而且能說明為什麼這樣上課的道理,及時補充針對性的教學理論與教學專業思想,學會「還原」式評析,打開自己的教學視野。第三年學會評課,這一階段是在自己對本門學科特點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開展相互間的評課交流活動,能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評析大家的長短,關鍵是在交流中學會觀察與分析,在提高感性認識的同時豐富理性認識,及時修正自己實踐中的誤差,能解救自己,體驗自己的成功。上課、說課、評課,並非絕對地在哪一年入門或過關,講究的是在交叉進行中有所側重;也並非只是三年的問題,一堂好課究竟有什麼標准,還要經年累月地積累經驗,判別真偽,形成自己獨到的真知灼見。
2. 進入引領式學習完成觀念的轉變。
一個教師在五六年之後容易產生依賴和慣性,尤其是形成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之後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似乎可以應付日常的教學問題。這個時候,需要教師們深刻地追問自己:我明白了多少教學觀念?僅僅是明白了教學觀念還是在指導教學實踐?怎樣才能盡快轉變教學觀念?教學觀念轉變了,教學行為一定要改變嗎?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一個重要的建議是,通過不斷的閱讀,充實自己的頭腦;藉助不斷的閱讀,豐富教學的思想。每位教師都應該明白,如果這個時期沿著慣性經驗操作,你一輩子就是一個「教書匠」,雖然「匠藝」也有高低之分;如果這個時期加強學習進修,自覺進行閱讀,猶如重新確定人生觀一樣會獲得一種全新的思考與認識。我們提倡教師要把精讀與泛讀結合起來,讀什麼呢?一是讀經典著作,二是讀專業理論(含專業報刊),三是讀文化知識。經典作品往往是名家名作,可以有選擇地先啃一二本或三四本;專業理論主要挑選與所教學科有密切關系的書籍,可以特別注意新課程改革中的案例剖析和實踐指導用書;文化知識指的是專業素養和社會性知識,為的是豐蘊自己的文化底蘊。賈平凹作家曾經說過:「你若喜歡上一本書了,不妨多讀:第一遍可囫圇吞棗讀,這叫享受;第二遍就靜心坐下來讀,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著讀,這叫深究。三遍讀過,放上幾天,再去讀讀,常又會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說的是文學創作和讀書借鑒問題,但與教學突破是同一個道理,任何一個教師,哪怕一個名師,只有在閱讀別人的思想的時候才能明白他們走到了什麼地方,留下了什麼腳印,才能知曉怎樣去繼承、發展和改革、創新,你的人生閱歷一部分從自己的生活中來,一部分從別人的書本中來,書讀得多了,對你的心靈健康、教學智慧的發育,肯定有著無可限量的收獲。
沒有思考的讀書,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讀書不僅是為了尋找書中的樂趣(雖然許多書籍以愉悅身心的面貌出現),而且是為了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思考與創造。讀書的好處在於印證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的真理,不是躺在感知的溫床上,而是走在智慧的跑道上。思考成為驗證「前見」式的尺碼,演變成拔節抗爭的竹竿,是一種生命激情產生的反彈。我們要站立在實踐經驗的平台上放眼看教學世界的天空,然後才能攀登教學觀念的天梯,以此促進教學行為的改觀。
當然,讀書的同時其實是在讀人,讀思想,讀人生。就是說,讀作者的生活經歷與實踐感悟,讀作者的人生況味和精神風貌。為此,我們的閱讀還可以拓寬到讀身邊的人,讀周圍的書。在參與觀摩、培訓與研討的一系列活動中,揣摩「活人活書」,更直接地面對他們進行切磋與交流,在展示自己的同時打破「思維定勢」和「習慣圖式」,攻克慣性和惰性養成的毛病,完成教學觀念的轉變。
二、行為改進:從行為反思到問題研究
「行為跟進」以「跟」字為著眼點,強調模仿與學習,意圖積淀經驗和夯實根基,是新教師從教以後的必經之路。「行為改進」以「改」字為著眼點,注重反思與研究,從教學行為中發現問題,通過理性觀照和實踐驗證,不斷脫離「匠」字束縛,走向研究者之路。
1. 沒有專業的行為反思是單調呆板的職業生活。
要說行為反思的話題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人們圍繞著什麼是反思、反思什麼和怎樣反思三個方面展開了全方位的論述,不乏切身感受和創新思維,尤其是一些理論工作者的多維視角和世界潮流,更使我們大開眼界。因此,作為教師不用考慮要不要反思其專業行為,而應研究能不能反思其專業行為,從而改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單調乏味的職業生活。
既然反思是一種站立在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為及情境的能力,那麼,反思者就應該不拘泥於現成的教學理論與現實的教學實踐之間所產生的矛盾與困惑,而且應嘗試著對教學事件和教學行為進行解釋和提供證據。對教學事件產生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原因進行分析、探索和批判,給出反思之後決斷的理由和措施。因此,反思活動涉及到反思者忍受痛苦的抉擇和享受快樂的幸福的雙重體驗。
反思是個性成長中的必然經歷,隨著生命發展過程中文化知識、專業素養、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豐富與提高,教師們逐漸注重在個體身上挖掘存在的問題和可供借鑒的價值,特別是在比較印證中探討行為改變的方法。專業反思一是對教學技能的反思,二是對教學策略的反思,三是對教學理念的反思,歸根到底是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反思。為什麼我們常常會反思乏力,實際上是缺乏對教學事件的敏感反應和反思自覺。教師的反思絕不是說空話和套話,而是面對不同時期不同事件的審視與批判,是為了解決教學的具體問題。我們可以經常性地問自己,現在的教學方法好嗎,能不能換一種方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為了反思,教師必須讀書讀人讀人生,從書籍和人際交往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同伴和人生範例,經常性地用讀書筆記或教學筆記來記載反思內容,用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來作出正確的選擇和改變。這是一種經驗的體悟,成敗的關鍵並不取決於關鍵的教學事件,而是取決於一種自我澄清的思維過程。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反思在自我專業更新中的重要的方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作為一種個人的獨立活動進行反思,是自我內部的認識與思考;一是作為一種組織共同體的公共反思,需要教師間坦誠交流,促進個人信念的發展。如果要讓反思具有不斷的深刻性、發散性和持續性的話,群體反思來得更為重要。反思必須滲透於日常的專業行為,應成為一種專業生活方式,我們既允許教師自由選擇學習方式和反思內容,激發其專業成長的自覺性,又必須創造學習和反思的必要條件,提供充分的反思支持,適當的時候不局限於反思的交流,而要把反思的理性認識落實到具體的教學行為之中予以檢驗,建立起良好的同事關系和合作環境。
2. 從教學活動中發現教學問題提升教學智慧。
如果說五年之內的教師有一種「模仿秀」的味道,那麼,五年之後的教師要追求個性意義上的形神兼備的內涵。教學必須有走出模式的決心,要不斷從教學活動中發現問題,經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追求自己的教學特色,發展自己的教育智慧。
首先要追問自己「為何這樣教」,明確自己教學的價值取向。一是看自己是如何處理教材內容的,是否形成了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因而果的教學過程,體現教學認知的自然規律;二是看自己是怎樣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能否根據教學難度的層次與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恰當進行啟發教學等手法,更新教學手段,開發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三是看自己是怎麼組織教學語言的,是平淡乏味激不起學生學習興趣,還是富有激情為學生樹立有聲語言的桿尺,是言不由衷缺乏良好的語言習慣,還是給學生以生動形象的語感享受。
其次要追問自己「教出了什麼」,分析自己教學的動態走向。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的研究過程,更多的是一種「課後反思」的類型。當一堂課、一單元課之後,你必須發現一個個陌生的自我,「教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改」,只有從「困惑」之中找到問題,深思其因,敢於懷疑自己,才能突破和超越自我。坦承自己的無知並非是無知的表現,而正是因為這種舉動,才會使自己在以後的教學日子裡更加努力地使自己不再無知。所以,思想與行為是共生的關系,可以通過教學日誌、隨筆的形式把成功之舉和失敗之處記錄下來,發現學生獨到的思維火花,享受自己偶然的靈感智慧,摸索教學相長的創新方法,突破習慣經驗的束縛。這種冷靜、全面、深入的思考分析便於進入更優化的教學狀態,促使自己逐步走上問題研究之路。
再次要追問自己「教完了怎麼辦」,著力自己教學的再研究。研究,與實踐相伴,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立足點,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重視課例研究和敘事研究。要對自己所作出的行為、決策並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分析,所以它不是一種簡單的教學經驗的總結,而是伴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的主動監控、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的起點建立在自己教學行為的基礎上,要有一定的事實描述,絕不能憑空想像。例如,課例研究就是對典型課例進行整理、分析、反思的一種研究方法,特別注意針對課堂教學行為和教學事件予以分析,以課例為載體,研究教師如何運用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與途徑這種研究可以是片斷式的,也可以是完整型的,融合了敘事研究、個案研究的方法,從確立研究的具體問題開始,經歷進入研究現場(教學具體場景)、采寫現場文本(教學具體事件)、撰寫研究報告(教學具體反思)三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一是到實踐中開展原創式研究,在沒有很多專業理論素養的情況下,幾乎是憑直覺去感悟教學的故事,所產生的體會與思考是原創性的;二是在實踐中開展印證性研究,在充分學習把握了一定的理性認識和教學思想之後,尋求驗證,尋找教學故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無論是開展怎樣的問題研究,都是一種工作反思和實踐求證,特別需要教師廣泛收集教學問題,關注教學的細節,回到事件的本身,用原來的故事來生成研究的空間和豐富研究的意義,使這樣的研究具有「草根化」的特點,便於澄清隱藏在現象背後的本質,使平凡的教育事件產生不平凡的教育智慧。
三、行為品質:從行為規劃到風格建築
新時期教師的自我專業發展,是一麴生命成長之歌。在經歷著讓身心疲憊無法逃避的困惑過程中,我們同樣享受著教育生活帶來的激情與幸福。當我們開始叩問教師生命的價值時,教學行為品質的形成就成為專業發展中的至高境界,要求人們用教育的信念去追求教育的真諦,去建築富有精神意義的行為風格。
1. 你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了規劃嗎?
教師的專業素養指的是教師作為一種職業角色所需要具有的教育教學專業的知識、技能、能力及品行素養。一般來說,包含專業態度、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方面。專業態度指的是一種專業的精神,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實現生命主體的自覺。專業知識包括學科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文化性(或社會性)知識,形成多層復合的知識結構,最基礎層面的是任教學科的專門性知識與技能,了解它的發展歷史與趨勢,用該學科提倡的獨特認識視角和思維方法來實施良好的學科教學;而且要求每位教師熟悉教育學、心理學等條件性知識,幫助教師認識學生,形成積極的教育觀;在此基礎上,主動接受當代人文科學方面的文化知識,擴大閱讀視野,增長智慧品質。專業能力可以理解為學科教學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能力三個組成部分。學科教學能力包括靈活處理教材、教法的能力和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主要指研究學生和研究教學完成的能力,它反映出教師專業工作中突破教學經驗綜合性、創造性地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使教師工作更富行為魅力的一種標志。說到職業生涯的規劃能力,可以從「過去的我是怎麼樣的」、「現在的我能怎麼樣」和「將來的我還能怎麼樣」三個層次予以解剖和設計,是一種回顧過去、面對現在、展望將來的一種生命謀劃。
當前情況下,教師的職業枯竭問題是心理健康界和教育界共同關注的問題。「枯竭」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是「乾涸、斷絕」的意思,職業枯竭也可稱為職業倦怠或心理枯竭,是在工作重壓之下身心疲憊的一種狀態,是身心能量被工作極度耗費的一種表現。教師的職業枯竭,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緊張心情及較低的成就感,在一定的職業發展階段中所導致的情緒低落和身心疲乏的心理狀態,主要症狀表現為疲勞、頭痛、失眠,行為遲緩,智力衰退,情緒鬆懈,成就感低,它侵害教師的職業情感,弱化教師的職業美感,動搖教師的職業信念。為了改變這種現象,需要對教師的生存狀態進行生命的關懷,讓教師獲得生命的自由。
經驗表明,要克服職業枯竭問題,就要增強個體抗衡能力,刺激個體成長期望,改善個體培訓組織。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擴容的過程,教師的內心世界是一部不斷滋養豐盈的巨著,教學的過程永遠是一種心靈對話的過程。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中回答教師怎樣才能注意來自內心的聲音時建議:獨處靜思,沉思默讀,野外散步,堅持讀報刊,找一個可以傾訴的朋友。我的理解,一方面要學會自我傾訴,與自己的心靈對話,尋找心靈世界的導師;另一方面,要學會相互傾訴,溝通彼此的心靈,編織心靈世界的地圖。只有認識了自己才能找回自信,只有找回自信才能自我改進,從問題中深入反省求得對教學的深刻認識,在否定自我甚至毀滅自我的過程中贏得自我的新生。在學校組織內,應積極構建平等、民主、寬松、包容的學校氛圍,建立公正公開的評價制度,既講和諧協作又講合作競爭,實施人性化管理,在構建精神家園上充分重視教師的主體性角色。讓教師獲得自我超越的精神享受。
2. 你能不斷建築自己的行為風格嗎?
教育是生命自身的行動歷程,所有的教育理想都依託生命而精彩。專業行為建設的根本在於建築自己的行為風格,凸顯自己的個性特徵。如果你的理念一直停留在學習所得,你的行為就會被外加的理念所約束,你永遠逃脫不了「教書匠」的命運。有風格的課堂才是美的課堂,因為評價一個教師是否已經成熟,一個重要的判斷就是看他在教學藝術上是否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教學風格是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貫教學觀點、教學方法和教學作風的綜合表現,是教學個性的穩定標志。真正的個性化的教學風格,一看教師的教學思想是否合乎現代教學的理念,二看教師的教學個性是否在課堂上得以充分展示,三看教師的行為思考是否積淀了厚重的教學經驗,四看教師的教學作風是否啟迪大家廣泛地實踐思索。《人民教育》編輯部的賴配根先生在談及「師生關系」到「教育關系」時說過:「如果你有幸遇到了一位偉大的教師,那麼他令你難忘的,往往不是他教給你的知識——也許,這些知識你早已忘記了——而是他的行為方式、性格、氣質等。譬如,他對生活的熱情,他的嚴於律己,他的疾惡如仇,他的文學才華,他的博愛胸懷等等。」由是,我們可以很自覺地警醒自己,要想朝著一個成功的教師邁進,你不能一味地夢想著自己多麼偉大,而要用你的精神去感染學生的精神,用你的心靈去溝通學生的心靈,用你的風格去塑造學生的風格。我們知道,當你是語文教師時,你站在學生面前,你就是語文;當你是數學教師時,你站在學生面前,你就是數學;你是在用你的方式去理解知識和傳授知識,表現的是把所教學科的知識融化進個人方式的教學風格之中,這是一種調和和整合,必須不僅適合於教師,更應該適合於學生,產生一種教學相長的令人勃勃生機的溫暖關系。
優秀的教師是怎樣成長起來的?一是長期艱苦扎實的教學實踐,二是頑強自覺的學習吸收,三是深入透徹的理性思考。當進入到加工教學理念,反思實踐問題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考慮能不能以獨特的個性風格,讓自己生動起來,形象起來,豐富起來。有著積極思考習慣的教師雖然會遭受各種矛盾困惑帶來的痛苦,但智慧的成長成就了隨之而來的幸福體驗。教學藝術的理想追求,就是一種教育專業的創生過程,是一種專業發展的行為策略,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我們去追求自然、平常、和諧、行雲流水般的至高境界。
從行為跟進到行為改進,其實是一種行為品質的動態凝結,是在完成自我裂變的使命過程中,實現自我專業的更新和成長,這是一種思想的啟示,更是一種行為的升華。
Ⅷ 老師的發展歷程
教學生知識的人,尊稱傳授文化、科學和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老師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知識的人也稱為「老師」。《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我們平時雖然稱呼學校里某教師為「某老師」,但這里的「老師」其實是教師這種職業,「傳道授業解惑」是其基本功能。明清以來,一般稱教師為「先生」。直至19世紀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等將西學(美式教育)引入中國,創辦新式學校後,便開始在《學生操行規范》裡面明確將教師稱謂定義為「老師」。但絕大部分學生約定俗成將「先生」改稱為「老師」,則是從國民政府時代開始,並一直沿用至今。
事實上,「老師」的外延比「教師」的外延要大,除可以稱「教師」為「老師」外,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某老師」表示對別人的尊稱,類似「老師傅」的簡稱。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從這個標准衡量,老師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於人,「老師「兩字可分解來看,中國歷來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學,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而這個「老」就代表了「德」,師者就不必細言了。
老師」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 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齊襄王時,而荀卿最為老師。」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如元好問《示侄孫伯安》一詩:「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兒,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 我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的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雲:「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古人席地而坐,以西邊為尊,故尊稱家庭教師為「西席」和「西賓」。《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原來,彷彿老師只是教授知識,解答問題的人,不苟言笑。其實,自古而今,存在著良多的亦師亦友的典範。老子與孔子便是如此。在我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老師,是人類文化得以傳承的功臣。他(她)們做的貢獻是極其巨大的。 中國古代教師的稱謂很多,其中尊稱有以下五種:
老師:原是宋元時代對地方小學教師的稱謂。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示侄孫伯安》詩雲:「伯安入小學,穎悟非凡貌。屬句有夙性,說字驚老師。」後專指學生對教師的尊稱,一直沿用至今。
西席、西賓:由來是這樣的:漢明帝劉庄為太子時,拜桓榮為師,登皇位後,對桓榮仍十分尊敬,常到桓榮住的太常府內,聽桓榮講經。漢代席地而坐,室內坐次以靠西牆(西邊),面向東方為尊。漢明帝給桓榮安排坐西南面東的坐席,表示對啟蒙老師的尊敬,從此,「西席」便成了對教師的尊稱,也稱西賓。
師長:是古時候對教師的尊稱之一。《韓非子·五蠹(音度)》:「有不才之子……師長教之弗為為變。」
山長:源於《荊相近事》。五代時,蔣維東隱居衡岳,以講學為主,受業者眾多,尊稱蔣維東為「山長」。此後,山中書院中的主講教師亦稱為「山長」。久而久之,「山長」成為對教師的一種尊稱。
先生: 1.老師。
2.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
3.稱別人的丈夫或對人稱自己的丈夫(特定用途:前面都帶人稱代詞或定語;比如你先生、我先生)。
4.舊時稱管帳的人。如:他在當鋪當先生。
5.舊時稱說書、相面、算卦、看風水等為業的人。如:風水先生。
6. 後來意義有所外延,但凡德高望重的人,都可以被尊稱為「先生」,有表示尊敬的意思,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如宋慶齡、楊絳、冰心、丁玲等均可稱為先生。「先生」這個稱呼由來已久。不過歷史上各個時期,對「先生」這個稱呼是針對不同對象的。《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註解說:「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餚,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為出此言也。」這一「先生」是指長輩而有學問的人。
7.對所有男性都可以稱為先生如:王先生、李先生
老師的宗旨:沒有人可以教人,只能去發現!
教師的十一個稱謂:
老師——最廣泛流行的敬稱
先生——最歷史悠久的尊稱
園丁——最質朴無華的褒稱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愛稱
蠟燭——最溫馨動人的稱謂
春蠶——最純摯的稱謂
春雨——最生動形象的默稱
人梯——最高評價的專稱
孺子牛——最具中國特色的喻稱
教練——是指導、訓練和督導他人,試圖完成某種使命或任務的人
人類靈魂工程師——最富哲理的稱謂(作為教師應該以愛心和知識觸摸、改變人的內心。)
Ⅸ 教育學學科發展的歷史是什麼
教育學學科發展的歷史
教育學的研究對象,簡言之就是教育。教育學就是研究教育活動、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學的發展與教育的發展密切相關,同時需要其他有關學科如哲學、心理學等的參與。
在教育尚處於萌芽和經驗階段,作為總結教育經驗、具有一定理論體系的教育學是不可能出現的,教育學還沒有成為獨立學科。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學、政治、倫理、宗教等思想混雜在一起的,如中國古代的《論語》和西方古代的《理想國》等,雖然這些著作包含不少有關教育的論述,但都不能稱為教育專著。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應算中國的《學記》(一般認為成書於先秦);西方最早的教育專著當推古羅馬昆體良(約35—95)的《雄辯術原理》,但它們尚不具備比較完整的教育學體系。
英國學者培根(1561—1626)於1623年發表了《論科學的價值與發展》一文,在對科學的分類中,首次把教育學列為一門獨立學科。這時已經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科學分類已有了相當的發展。孔子(前551—前479)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在中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創辦大規模私學,相傳培養弟子達3000人,身通六藝者72人。他還整理、編訂了《詩》《書》《禮》《易》《春秋》等文化典籍,並以其為教材教育弟子。其言論在他去世後,由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整理而成《論語》一書(其中也記載了孔子部分弟子的言行),為儒家經典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資料。該書對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主張,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不恥下問、身體力行、學思結合、溫故知新的教學方法,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等,都有重要體現。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教育事業和教育科學也得到長足的發展,一批教育專著相繼問世。就其大者而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1592—1670)在1632年寫成的《大教學論》被認為是最早的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教育學著作。德國哲學家康德(1724—1804)於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學首次講授教育學,使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開設。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1776—1841)又把倫理學和心理學引入教育學,於1806年發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學》,該書被認為是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教育學著作。他在倫理學基礎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基礎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論,形成了「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這個以班級授課制為基礎,在教師的主導下系統地傳授知識,即是以教師、書本和課堂為中心的「三中心」的教學模式,對近代世界各國的教育理論和實踐有著比較深遠的影響。
誇美紐斯(1592—1670)捷克教育家。年輕時被選為捷克兄弟會牧師,並主持兄弟會學校。在捷克人民反抗德意志天主教會統治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爆發後的第十年,他被迫流亡國外,繼續從事教育活動和社會活動。他尖銳抨擊中世紀學校教育,主張「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他首創了班級授課制,提出統一學校制度,普及初等教育,擴大學科門類和內容,強調從事物本身獲取知識。他從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前提出發,論證了教學的直觀性、系統性、自覺性和鞏固性等原則,還編寫了各種教科書。主要著作除《大教學論》外,還有《母育學校》《世界圖解》《語言和科學入門》《泛智學校》等。
19世紀末,「新教育運動」出現,對「傳統教育」脫離實際和忽視兒童等缺點給予抨擊。以美國教育家杜威(1859—1952)為代表的實用主義教育流派,發表了《學校與社會》等著作,強調「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從做中學」等教育和教學原則,提出了以兒童為中心的「活動教學」,形成了「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之爭,是世界近代教育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兩種教育思想流派和教學模式的論爭,對教育理論和教育實際的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19世紀中葉,馬克思主義誕生。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教育問題進行了比較系統的論述,為教育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理和科學的方法論基礎。20世紀以來,蘇聯和我國的教育學家根據並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對現代教育的若干問題進行研究,出現了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1930)、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1939年第一版,1947年修訂,1948年再版,1956年第三版)、加里寧的《論共產主義教育和教學》(1945)等很有影響的著作。馬克思主義教育原理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指導思想。
綜上所述,教育學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源」與「流」的關系問題。教育學發展的「源」在教育實踐。教育實踐不僅是教育理論的源泉,而且是檢驗教育理論正確與否的標准。但當某一教育理論形成以後,就成為影響以後教育思想發展的「流」,成為現成的思想體系,反過來指導教育實踐的發展。任何教育實踐總是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來進行的;經過實踐,最後對原有的教育理論作補充、修改或者突破,以至否定原有的教育理論,而提出新的思想體系。教育學就是在這樣的實踐和理論相互作用、不斷反復而螺旋式上升和發展著。也可以說,教育學是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的這種互動過程中不斷向前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