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緬甸的歷史文化

緬甸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05 07:19:40

Ⅰ 關於緬甸的歷史

,緬甸歷史: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努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忽必烈(Kublai Khan)率領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撣族時期
1.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國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2.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首相。(此政府是傀儡政府)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佔領英屬緬甸。當日本戰事逐漸失利時曾同意讓緬甸獨立,但事實上卻仍舊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緬甸國父昂山將軍(Gen. Aung San)於是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在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英國議會終於在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獨立時期(1948年-1960年)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共產黨人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U Nu)(德欽努)取得執政權。
軍政府時期(1962年-現在)
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General Ne Win)發動政變並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對於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滿,同年7月7日學生在仰光大學發起示威活動抗議軍事政權。軍隊則在奈溫將軍的間接指使下以血腥鎮壓了這個活動。
緬甸國內販毒情況很糟糕,而由於政府官員的輕易受賄使得毒品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更是日趨腐敗。因為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嚴重蕭條,緬甸政府於1977年開始尋求外援。1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蘇貌將軍(General Saw Maung)的掌政下,緬甸的官方名稱由Union of Burma改為Union of Myanmar;不過也只是換湯不換葯。國內反政府的活動仍舊持續四起,昂山的女兒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昂山素季在1988年成為緬甸邁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動力。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評奈溫將軍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雖然她在1995年獲得釋放但仍受到嚴格的監控。

II,雙邊關系
一、 雙邊政治關系回顧
中緬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以「胞波」(兄弟)相稱。兩國於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五十年代,中緬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六十年代,兩國本著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精神,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為國與國解決邊界問題樹立了典範。長期以來,中緬堅持睦鄰友好,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良好合作,雙邊關系穩步發展。

中緬領導人有著互訪傳統。劉少奇主席、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等老一輩中國領導人都曾訪緬,緬甸吳奈溫主席、吳山友總統和吳貌貌卡總理等也多次訪華。周總理九次訪緬和吳奈溫十二次訪華被兩國人民傳為佳話。近年來,兩國繼續保持高層互訪,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羅干(1991年1月和1997年3月)、國務委員兼外長錢其琛(1993年2月)、李鵬總理(1994年12月)、李瑞環主席(1995年12月)、吳邦國副總理(1997年10月)、司馬義·艾買提國務委員(2000年5月)、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王忠禹(2002年1月)先後訪緬。緬方蘇貌主席(1991年8月)、丹瑞主席(1996年1月)、貌埃副主席(1996年10月和2000年6月)、欽紐秘書長(1994年9月和1999年6月)、丁吳第二秘書長(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溫敏第三秘書長(2000年10月)和吳溫昂外長(1999年12月)分別訪華。1997年底,江澤民主席與丹瑞主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會晤。

2000年是中緬建交50周年。6月,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副主席貌埃上將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了《中緬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框架文件的聯合聲明》。7月,國家副主席胡錦濤對緬甸進行正式友好訪問,有力地推動了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的全面深入發展。訪緬期間,雙方簽署了《中緬科技合作協定》、《中緬旅遊合作協定》和《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1年,中緬睦鄰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發展。12月12日至15日,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緬甸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國事訪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首次訪問緬甸,在中緬關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訪問期間,雙方簽署了《中緬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中緬漁業合作協定》、《中緬邊防合作議定書》、《中緬投資保護協定》、《中緬動植物檢驗檢疫協定》等七個雙邊合作文件。此次訪問為中緬傳統睦鄰友好關系在新世紀不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003年1月,緬甸主席丹瑞應江澤民主席邀請再次訪華。同月,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應邀訪緬,就進一步加強中緬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合作同緬甸領導人深入交換意見,並達成了廣泛共識。兩國還簽署了《關於中國免除緬甸部分到期債務的政府間協定》。

二、 雙邊經貿關系和經濟技術合作

近年來,中緬經貿合作取得長足發展,合作領域已從原來單純的貿易和經援擴展到工程承包、投資和多邊合作。雙邊貿易額有較大幅度增長。據中國海關統計,2002年,中緬貿易額8.62億美元,同比增長36%。據緬方統計,中國已成為繼新加坡、泰國之後,緬甸第3大貿易夥伴。我對緬主要出口成套設備和機電產品、紡織品、高新技術產品。從緬主要進口原木、寶石和鋸材等。

截至2002年10月,中國公司在緬甸簽訂承包工程合同800項,合同金額超過21億美元。中國企業在緬甸簽訂勞務合作合同額逾6000萬美元。截至2002年三季度,在緬中資機構37家,投資項目36個,協議投資額約1.7億美元。

雙邊經貿協定:1971年中緬簽署貿易協定,雙方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1994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邊境貿易的諒解備忘錄》。1997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成立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聯合工作委員會的協定》。2001年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鼓勵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

三、其它領域的交往與合作

中緬兩國外交部一直保持良好合作。1992年雙方建立外交磋商機制後,已舉行了五次副外長級外交磋商。1998年1月,唐家璇副部長赴緬磋商時,雙方簽署了《中緬兩國政府關於互免持外交和公務護照者簽證協定》。1993年中緬就恢復互設總領館達成協議,緬甸駐昆明總領館和中國駐曼德勒總領館分別於同年9月和1994年8月重新開館。1997年3月兩國簽署《中緬兩國邊境地區管理與合作協定》,並就邊境地區禁毒開展了合作。

中緬文化交流歷史悠久,兩國建交後交往更加頻繁。1960年,緬甸總理吳努曾率領由文化、藝術、電影等代表團組成的400多人大型友好代表團訪華,1961年,周恩來總理率領530多人大型代表團回訪緬甸,成為兩國文化交流史美談。近年來,兩國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兩國文化、歷史、新聞、體育代表團交往不斷。1996年1月,兩國文化部簽署了文化合作議定書。1994年和1996年,中國國寶文物佛牙舍利兩次應邀赴緬供奉,受到了緬甸政府和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

兩軍關系穩步發展。近年來,兩軍領導人保持互訪的勢頭,中國副總參謀長何其宗(1991年11月)、國防部長遲浩田(1995年)、中央軍委主席張萬年(1996年4月)、總參謀長傅全有(2001年4月)先後訪緬,緬甸陸軍司令丹瑞中將(1989年10月)、三軍副總司令貌埃上將(1996年10月)和陸軍參謀長丁吳中將(1994年11月和2000年4月)等軍隊領導人分別訪華。

Ⅱ 緬甸的文化

緬甸
國名: 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

獨立日:1月 4日(年)

國慶日:1月4日(1948年)

參考資料:
http://www.world68.com(緬甸網站導航)

國旗: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9∶ 5。旗面為紅色,左上角有一深藍色的小長方形,裡面繪有白色的圖案——14顆五角星環繞著一個14齒的齒輪,齒輪中空,內有一株谷穗。紅色象徵勇敢和果斷,深藍色象徵和平與統一,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14顆五角星代表緬甸聯邦的14個省、邦,齒輪和谷穗象徵工業和農業。

國徽:中心為一個由谷穗環繞的有14個齒的齒輪,上面繪有緬甸地圖。谷穗兩側各有一個獅子,獅子被譽為緬甸的國獸,稱聖獅,是吉祥的標志。頂端為一顆五角星,在其兩側和谷穗周圍裝飾著緬甸花卉;底部的飾帶上用緬文寫著「緬甸聯邦」。

國花: 東亞蘭花

國樹:柚木
國鳥:烏鴉
國家政要: 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 丹瑞大將(Than Shwe),1997年11月任職。

自然地理:緬領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於中南半島的西部,在西藏高原和馬來半島之間。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北與中國為鄰,東南與寮國、泰國毗鄰,西南瀕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海岸線長320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占總面積的50%以上。

人口:5300萬人(2004年)。緬甸共有135個民族,主要有緬族、克倫族、撣族、克欽族、欽族、克耶族、孟族和若開族等,緬族約占總人口的65%。全國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約8%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緬甸語為官方語言,各少數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其中緬、克欽、克倫、撣和孟等族有文字。

首都: 曾經為仰光 (Yangon),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世界聞名的仰光大金塔,始建於2500多年前,高達百米,塔頂鑲著4300多顆寶石。整個高塔用20516張金片貼住,形成了晝夜金碧輝煌的外觀。1852年建成的仰光港,是緬甸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主要的稻米輸出港之一。2005年,緬甸軍政府突然遷都至仰光以北320公里的小城市彬馬那,並在彬馬那周圍建設了許多政府辦公設施。這一舉動讓許多人感到吃驚。彬馬那歷史以來就沒有作為首都使用過,只是當地的木材轉運中心,也不是交通樞紐。不過遷都以來,緬甸政府修建了許多仰光到彬馬那的高速公路,現在彬馬那的交通也十分方便。

2005年11月7日,緬甸政府發言人、新聞部長覺山准將說,緬甸政府部門已從6日起開始分批遷往緬甸中部城市彬馬那。覺山證實,已經開始搬遷的首批9個部門包括外交部、國防部、商業部和農業部等。其他政府部門也將陸續遷至彬馬那。彬馬那是緬甸中部的一個縣級城市,位於仰光以北390公里處,距緬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約300公里,附近有勃固山脈依託,目前常住人口估計不足10萬。彬馬那現有農業、林業和畜牧業3所大學。

簡史: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貨幣>>> 元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464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經濟: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森林資源豐富,全國擁有林地3412萬公頃,覆蓋率為50%左右,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柚木質地堅韌、耐腐蝕,是人類用鋼鐵造船以前世界上最好的造船材料。緬甸將柚木視為國樹,被稱為「樹木之王」、「緬甸之寶」。緬甸盛產的玉石和寶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外交: 緬奉行獨立、積極的外交政策,不依附於任何大國和國家集團。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各國友好相處,重視發展同鄰國的睦鄰友好關系。

與中國關系:中緬兩國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相處。1950年6月8日兩國建交。50年代,兩國總理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0年10月,兩國政府簽定了中緬邊界條約,率先圓滿解決了歷史遺留下來的邊界問題。中緬領導人一直保持互訪傳統,周總理曾9次訪緬,吳奈溫12次訪華。中緬友誼被稱頌為「胞波」(兄弟)情誼。2004年7月,欽紐總理對中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2006年3月,梭溫總理訪問中國。

歷史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 Aung 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大事年表

1044年∶形成統一的國家。

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1937年∶英國又將緬甸從英屬印度劃出,由英國總督直接統治。

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

1945年∶日本投降後,英國重新佔領緬甸。

1948年1月4日∶建立緬甸聯邦。

1974年∶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1988年9月∶成立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

1990年5月27日∶緬甸舉行首次多黨制大選。但軍政府不移交權力於政黨。

1997年11月15日∶緬甸成立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取消國家恢復法律和秩序委員會。

2005年11月7日∶緬甸政府突然宣布由仰光遷都至彬馬那。

中文全稱: 緬元
幣值換算
1緬元=100分

幣值: 1、5、10、25、50分及1緬元
文字介紹
國旗:

左上方深藍長方形中的白色圖案由稻穗和14個齒的齒輪組成,分別象徵農業和工業。齒輪外有14顆星圍繞,代表該國14個省、邦。紅色象徵勇敢,白色象徵純潔,深藍色象徵和平。

國徽:

中心為一個14齒的齒輪,上繪緬甸地圖。齒輪由稻穗環繞。稻穗兩旁各有一頭獅子,獅子被譽為國獸,是吉祥的標志。圖案頂端為一五角星,兩邊飾有緬甸花卉。底部飾帶上用緬文寫著「緬甸聯邦」。

輔幣名稱: 分

Ⅲ 關於緬甸的文化

蒲甘849年建城,擁有12座宏偉的城門,並有護城河環繞。緬甸歷史上的阿奴律陀國王率兵征戰,吞並了包括緬甸南部文化發達的直通王國,在蒲甘建立了緬甸歷史上第一個包括緬、撣、孟等民族的統一的封建王朝,於1044年定都蒲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蒲甘王朝。蒲甘從此成為蒲甘王朝歷代君王的都城,前後長達240年之久。

在阿奴律陀建立蒲甘王朝之前,幾代君王均信奉阿利教(一個萬物有靈與大乘佛教混合的教派)。這個教派教規松馳,並有干涉王室和僧人享有「初夜權」等惡習,民眾對其敢怒不敢言。阿奴律陀登基後,想改信一種較文明的佛教。

當時,下緬甸孟人王國的京都直通一帶信奉小乘佛教,口碑較好。阿奴律陀便派遣使臣前往直通取經,孟人國王摩奴訶不但不給佛典,還侮辱了派去的使臣。阿奴律陀大怒,於1057年發動了征服直通的宗教戰爭。經過3個月的酷戰,終於攻破直通,俘虜了摩奴訶王,繳獲三藏經30部,同時還帶回大批僧侶與工匠藝人。阿奴律陀大力宣揚巴利語系佛教,命令工匠大造佛塔,以此作為安定民心、維護和穩定統治的重要國策。

在此後的243年間,歷代蒲甘王都執行這個國策,效仿阿奴律陀護佛宏法,並認為廣建寺塔將功德無量。於是,在蒲甘方圓數十公里范圍內建了444萬余座,使蒲甘享有「四百萬寶塔之城」的稱號。

佛塔之都

相傳蒲甘地區曾有400多萬座佛塔,這些建築精巧、風格各異的佛塔遍布城內城外,無論鬧市或者郊外,都能見到蹤影。這些佛塔形式不同、顏色各異,高低不一,但都精雕細刻、獨具匠心。蒲甘王朝的建塔規模之宏偉,堪稱緬甸建塔歷史上的頂峰,建塔藝術幾乎集緬甸建築藝術之大成,迄今依然保持著緬甸宗教聖地的地位。

建造佛塔,是緬甸小乘佛教的一種傳統,無論是國王、僧侶還是平民,建造佛塔就是完成一個最大的善果。人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修建一座獻給佛的塔。獲得善果並非個人獨享,而且可以惠及眾生。他們一生捨不得吃捨不得穿,臨死時把全部積蓄捐獻出來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卻心願。

尊敬僧侶

蒲甘是個全民信佛的地方,人們對僧侶非常敬重。在古代,佛教大法師就是國王的國師。國王見國師必須赤腳膜拜。召見法師時要主動讓開寶座以示尊敬。人們見到僧侶要停步,雙手合十。躬身施禮。在現代,緬甸人對僧侶的崇敬之情絲毫未減。對僧侶講話要用敬語,出門坐車或乘船,要給僧侶讓坐。若因佛事出門,國家要負責給僧侶買票。求見僧侶要行五體投地禮。哪怕是親生父母見了剛剛入佛門的兒子也要行大禮。

人們在佛教思想的長期影響下樂善好施,緬甸人認為,如果能在炎熱的夏天向過路人施捨一杯清涼潔凈的水,都是一件很積德的事。

Ⅳ 緬甸文化知多少

緬甸文化深受佛教文化影響,緬甸各民族的文字、文學藝術、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以及風俗習慣等都留下佛教文化的烙印。近現代以來,緬甸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緬甸獨立後,始終維護民族文化傳統,保護文化遺產。目前傳統文化在緬甸仍有廣泛影響,占據主導地位。
緬甸文化機構和設施
1、國家舞劇團(Division of Theatre,Department of Fine Arts,Ministry of
Culture)始建於1962年,該團在國內重大節日時的文藝演出及外國領導人來訪時的專場演出中受到好評,曾出訪中國、印度、泰國、孟加拉、尼泊爾、朝鮮、澳大利亞和蘇聯。
2、仰光音樂舞蹈學院(State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a,Yangon)該校成立於1952年,學制三年。設有聲樂、器樂和舞蹈三個系。
3、曼德勒音樂舞蹈學校(State school of
Music and Dram,Mandalay)1952年成立,設有舞蹈系和音樂系。
4、仰光美術雕刻學校(State School of Fine
Arts,Yangon)1952年建校。設有美術和雕刻兩個專業,學制三年。美術系學生學習專業有西方美術畫、緬甸美術畫和裝璜藝術,雕刻專業學生既學習木雕,也學習石雕和泥塑。
5、曼德勒美術雕刻學校(State Schoo1 of Fine
Arts,Mandalay)1952年建校,學制三年,教授油畫、水粉畫、緬甸傳統美術及雕刻等課程。
6、文化大學(Cultural
University)1993年9月24日正式開課,校址設在首都仰光德貢區。設有文學士學位,學制四年,主修課程有音樂、戲劇藝術、繪畫、雕塑,必修課程為:緬甸語、英語、數學、歷史、地理和綜合科學。
7、國家劇場(Nationa1
Theatre)緬甸國家劇場由中國政府援建。1988年3月1日開工,1990年12月竣工。國家劇場位於仰光市苗馬路東側,佔地8.57英畝,建築面積11003平方米,1500個坐席,設有舞台、化妝室、排練廳、貴賓接待室、同聲傳譯室、電影放映室、水電、空調等,是一座多功能、設備齊全、技術先進的大型現代化劇場。
8、國家圖書館(Nationa1
library)成立於1952年,它的前身是1883年2月21日在仰光成立的巴納特(英國人)私人圖書館。館藏古代貝葉書1萬多冊。
9、國家博物館(Nationa1
Museum):坐落在仰光市啤路66/77號的新國家博物館1997年8月對外正式開放。該館是一座寬200英尺長380英尺5層樓建築,主要展品有:史前、早期史及自然歷史;歷代緬王宮廷寶座;古代帝王甲胄和各民族服裝;古代文字和珍貴手跡;傳統樂器;宗教雕像;緬甸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及民族文化和緬甸歷代宮廷珍寶。目前,該館已成為外國遊人參觀游覽的主要項目之一。
10、昂山博物館(Bogyore Aung San
Museum)設在仰光市昂山將軍故居,館內展有反映昂山將軍生平的各種圖片及1947年7月19日與昂山將軍同時遇難的緬內閣官員的生平介紹和遇難模擬現場。
11、緬甸的半官方文化機構主要有緬甸電影協會、緬甸音樂工作者協會、緬甸文學與新聞工作者協會、緬甸傳統藝術工作者協會、緬甸戲劇工作者協會等。
【新聞出版】報紙均為官辦,全國發行的報紙有3種:《緬甸之光》緬文版、《緬甸新光》英文版和1992年9月復刊的《鏡報》。地方性的報紙有仰光出版的《首都報》、曼德勒出版的《曼德勒報》和《雅德那榜報》3份。此外,全國還有約140種雜志和期刊,較著名的有《妙瓦底》、《秀瑪瓦》、《威達意》、《視野》和《財富》等。
緬甸通訊社為國家通訊社。
緬共有電視台5個,包括緬甸之聲電視台、妙瓦底電視台、MRTV—4、Myanmar
International(MI)(原來的MRTV—3)、Skynet—TV。共有7個廣播電台,包括City
FM、曼德勒FM、八大瑪雅FM、瑞FM、彬薩瓦底FM、茄麗FM、蒲甘FM。

【緬甸宗教】佛教是緬甸的國教,緬甸有將近90%的人信仰佛教,大約5%的人信仰基督教,3.7%的人信仰伊斯蘭教,約
0.5%的人信仰印度教,1.21%的人信仰泛靈論。
緬甸的佛教主要是小乘佛教。佛教不但是緬甸人的宗教信仰,而且是他們道德教育的源泉。佛教的經文,尤其是《吉祥經》,是緬甸人民的生活哲學,深深地印人人們的心靈中。緬甸人日常生活中參神拜佛是常事,而且,要求信眾一路赤腳走去,不允許穿鞋或襪子。不能對寺廟、佛像、和尚有任何輕率的舉動,如不能跨坐佛像上拍照等,這些行動會慧來麻煩,甚至被判刑。不能穿過短、過透的衣服。在緬甸,信佛教家庭的男孩都須人寺廟當一段時間的和尚,過靜修生活後才能還俗結婚。緬甸人對和尚十分尊敬和崇拜,只要有和尚來化緣,他們都不惜拿出家中最好的財物送給和尚。緬甸人虔心向佛,以至於民風淳樸、和善,社會犯罪率比較低。緬甸佛家人絕對不殺生,但可以食肉滋養身體。

【緬甸音樂】緬甸音樂受到中國和印度的雙重影響。早在9世紀時緬甸的驃國王就曾派遣了30多名藝術家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了20多種樂器,10幾種樂曲,在唐朝的首都長安舉行了成功的演出,著名詩人白居易也為之感動,寫下了動人的詩篇「驃國樂」,詩中寫道:「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這說明古代緬甸的音樂舞蹈藝術很有特點,並且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因此觸發了詩人的靈感,寫下了千古絕句。緬甸北部民族與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藝術方面也有相通之處。緬甸中南部則受印度文化的影響較深。緬甸的古典戲劇、舞蹈大都與印度的史詩「羅摩衍那」的故事有關。緬甸古典音樂中的調式也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喜慶,悲哀、婚禮、葬禮等均應採用不同的調式。
雖然緬甸音樂受到中國、印度的影響,但具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方面還是獨一無二的。緬甸的音律與12平均律不同,與中國、印度的音律也有差異,緬甸音階中的第3音,第7音低,第4音偏高,是其基本特點,一般採用五聲音階較多。此外,不同的調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如尼因龍調式要在宮庭音樂中特別是皇帝出場時採用,錫基調式則用來表現哀怨、悲傷的情緒。黑包歐扁調式用於敬神迎賓等。緬甸歌曲、器樂曲中的節拍重音常常是前弱後強,並落在偶數節拍上。掌握節拍的必備樂器是西(一對金屬小鈸)和瓦(用竹或木製的一副拍板)。緬甸人喜愛自然、純朴、的民族唱法,他們不重視音量的大小,音域的寬度,而刻意追求表現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並常常採用輕聲吟唱的方式。
緬甸音樂的最大特點還在於它的樂器和器樂。緬甸最主要的民族樂器是彎琴(緬語為桑柯)這是緬甸所特有的弓型豎琴,我國唐朝時稱它為風首箜篌。彎琴的外形很美,高高聳起的彎曲琴頸頂端的金葉是菩提樹葉的象徵,它的共鳴體是用一塊木頭雕成的,形狀像一條船,上面蒙上一塊紅色的鹿皮,四周飾以金色的波浪形花紋,再加上飄舞在琴頸上的紅色飾帶和穗子,使這件樂器顯得十分雍容華貴,精緻典雅。彎琴的琴弦一般是13根至16根,按五聲音階定音,音樂家將琴放在腿上抱在胸前演奏。它最早的用途是為歌唱伴奏。現在常獨奏,或與其他樂器合奏。彎琴的音色清新雅緻,娓娓動聽。演奏彎琴的大師過去被冠以「天上的音樂家」的稱號。在緬甸,不僅是音樂家會演奏彎琴,廣大的知識分子又都以會演奏,欣賞彎琴音樂為自己必需的文化修養。而且彎琴的音樂特點、音色影響了緬甸整體器樂風格。其實彎琴本來不是緬甸樂器,它起源於古埃及或美索不達米亞,經過阿拉伯、伊朗、印度、(或印尼)傳入緬甸,但其他地方都已失傳,只有在緬甸得以保存,並得到了發展,這是一個奇跡,也是古代樂器的一件活化石。今天彎琴在外來文化的沖擊下仍然十分活躍,有時還與小提琴和圍鼓合奏,既保持自已的風格,又獲得了新的生命力。除了彎琴外,圍鼓(緬語為帕特瓦因)也是緬甸人民的獨特創造,它可以說是舉世無雙的。世界上鼓的種類不可勝數,但多為掌握節奏之用。而圍鼓卻是演奏旋律的,標準的圍鼓為21個,音域達4個八度(按5聲音階排列)。這種形體細長的鼓掛在一個圓形的木圍欄的內側,圍欄上精雕細刻,用水晶玻璃鑲嵌,十分華麗,鼓手坐在圍欄中用雙手擊鼓演奏,每個圍鼓鼓皮上還粘有巴沙(用糯米飯和樹木灰製成的混合物)。巴沙能調節鼓的音高和音響。圍鼓的音色因此變得十分動人,除了能發出凄婉含蓄的音響外,還能發出滴水似的滑音效果。
圍鼓不僅能獨奏,而且形成了以圍鼓為中心的圍鼓樂隊(緬語為賽因瓦因),它包括了圍鑼、芒鑼、鈸、木梆子、嗩吶、笛子等。除彎琴、圍鼓外,竹排琴(緬語為巴德拉)也是一件緬甸樂器中的珍寶。竹排琴採用20多塊長短不同的竹板用線穿在一起,然後掛在一個船形的共鳴體上,演奏者用兩根頭上包有毛氈的車輪形小木錘敲擊。竹板的選材,製作是很嚴格、細致的,初採的竹板要經過處理、存放三年後才能製作,做成的竹排琴音高穩定音色柔美,不會開裂。竹排琴的共鳴體是用木製成的船形體,在它的表面常常精雕細刻,並用寶石,水晶鑲嵌,十分華美。作排琴的音色柔和抒情,常和彎琴一起合奏,是緬甸室內樂的主要樂器。圍鼓則多用於室外,各種佛事活動,喜慶節日,戲劇舞蹈都離不開圍鼓樂隊。

Ⅳ 緬甸的主要名勝古跡是什麼

緬甸的自然文化景觀令人流連忘返。緬甸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這樣的在東回南亞僅次於答湄公河的大江大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三峽類似中國的長江三峽。它過八莫後流經曼德勒、蒲甘、卑謬等古都,在仰光出海,沿途真可謂風光無限。緬甸的西北部高原被稱為「中南半島屋脊」,其北端的開卡博峰高達5881米,為東南亞最高的終年積雪的山峰。著名的撣邦高原上,有以在大大小小的「浮島」上種植莊稼和用腳劃船的茵達族而著稱的因萊湖(緬語意為「小湖」)等極具特色的高原湖泊。漫長的海岸線上,有若開海岸那帕裏海灘那樣的舉世聞名的碧海銀灘。它的首都仰光,古都曼德勒、蒲甘、勃固、卑謬等,都堪稱緬甸乃至東南亞的歷史文化名城。如果說蒲甘是「萬塔之城」,那麼曼德勒可以說是「古都之都」。曼德勒及其附近數十公里范圍內的實皆、茵瓦、阿馬拉布拉等古城在緬甸古代都曾作為國都,保存著大量緬甸風格的佛塔等古建築,形成一個文物古跡薈萃的大古都。在蒲甘、在曼德勒山,常可聽到西方遊客情不自禁地發出「wonderful!」的贊嘆。這些古跡遺址,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文化遺產。

Ⅵ 緬甸的文化,歷史和政治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 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 Anawrahta,1044年-1077年)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努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 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忽必烈(Kublai Khan)率領蒙古人大肆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撣族時期
1.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國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 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2.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 Ba Maw)當選為首相。(此政府是傀儡政府)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佔領英屬緬甸。當日本戰事逐漸失利時曾同意讓緬甸獨立,但事實上卻仍舊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緬甸國父昂山將軍(Gen. Aung San)於是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在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 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英國議會終於在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獨立時期(1948年-1960年)
獨立後的緬甸,由於共產黨人和其他政治派系的反抗,使得國內紛爭不斷。在1950年就發生大規模的內戰,連自由同盟也在1958年發生分裂。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由吳努(U Nu)(德欽努)取得執政權。
軍政府時期(1962年-現在)
1962年,軍事將領奈溫將軍(General Ne Win)發動政變並成立以軍事統治的政府,宣布要使緬甸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對於自由受到限制感到十分不滿,同年7月7日學生在仰光大學發起示威活動抗議軍事政權。軍隊則在奈溫將軍的間接指使下以血腥鎮壓了這個活動。
緬甸國內販毒情況很糟糕,而由於政府官員的輕易受賄使得毒品問題日益嚴重,政府更是日趨腐敗。因為治理不當和腐敗導致的經濟嚴重蕭條,緬甸政府於1977年開始尋求外援。1980年代晚期緬甸已是全球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1989年6月18日,在蘇貌將軍(General Saw Maung)的掌政下,緬甸的官方名稱由Union of Burma改為Union of Myanmar;不過也只是換湯不換葯。國內反政府的活動仍舊持續四起,昂山的女兒同時也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昂山素季在1988年成為緬甸邁向民主之路的精神動力。昂山素季因公然批評奈溫將軍而在1989年7月20日遭到囚禁。雖然她在1995年獲得釋放但仍受到嚴格的監控。

Ⅶ 緬甸的歷史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英國於1824-1885年間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937年緬脫離英屬印度,直接受英國總督統治。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1945年全國總起義,緬甸光復。後英國重新控制緬甸。1947年10月英國被迫公布緬獨立法案。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建立緬甸聯邦。1974年1月改稱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88年9月23日改稱「緬甸聯邦」。
緬甸是著名的「佛教之國」,佛教傳入緬甸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1000多年前,緬甸人就開始把佛經刻寫在一種叫貝多羅樹的葉子上,製成貝葉經。正如李商隱詩中提到「憶奉蓮花座,兼聞貝葉經」。在緬甸5300多萬人口中,80%以上信奉佛教。緬甸的每一個男人在一定時期內都必須削發為僧。否則,就會受到社會的蔑視。佛教徒崇尚建造浮屠,建廟必建塔,緬甸全國到處佛塔林立。因此,緬甸又被譽為「佛塔之國」。千姿百態、金碧輝煌的佛塔使緬甸成為旅遊勝地。
緬甸歷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將緬甸劃分成「上緬甸」和「下緬甸」是英國殖民統治後的人為劃分。相傳西元前200年驃人(Pyu)進入依洛瓦底江的上游地區,並掌控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通商之路。兩世紀之後孟族來到錫唐河(SittangRiver)流域,而在849年緬甸人接管驃河流域並建立蒲甘城(Pagan)。
蒲甘王朝(1044年-1287年)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KingAnawrahta,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在阿朗西都國王(KingAlaungsithu,1111年-1167年)掌政時,小乘佛教逐漸成為主流,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頂盛。當時建造的3000餘座寺廟尚有100座保存至今。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此後,緬甸進入了撣族時期。 東吁王朝(1531年-1752年) 1531年緬人莽應體(Tabinshwehti,1531年-1550年)二度統一緬甸,成立東吁王朝而自稱為王,並於1546年建立首都勃固城(Pegu)。之後莽應龍(Bayinnaung)即位,因多次與實力犟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Ayutthaya)交戰而耗盡了資源,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Ava)。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1753年,緬人雍籍牙(Alaungpaya)出現,趕走當時攻佔阿瓦的孟族人,並建立大光城。
貢榜王朝(1752年-1885年) 1782年-1819年是波道國王(KingBodawpaya)主政的專制時期,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殖民時期(1885年-1948年) 英國和緬甸間的緊張局勢在1824年-1826年以及1852年兩次的英緬戰爭中達到高峰。英國在這兩次的戰爭中均獲得勝利,最後攻佔勃固城並將此地稱為下緬甸。在英國人進入緬甸後,上緬甸的經濟也顯著好轉。1886年,英國再度贏得第三次的英緬戰爭,此時英國將緬甸納為印度的一省,並將政府設於仰光。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緬甸的交通和教育獲得大幅改善。英國人致力開發水路,使得無數蒸氣船得以航行於依洛瓦底江。鐵路和道路也獲興建和改善以彌補水路的不足。此時,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選舉中,巴莫博士(Dr.BaMaw)當選為英國控制下政府的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自國內政。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在1942年5月佔領緬甸,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對英國殖民政府、渴望獨立的昂山將軍(Gen.AungSan)組織了緬甸獨立義勇軍,1942年他率軍與日軍一起參加了對英軍的戰斗,然後在日軍支持下宣布緬甸從英國獨立。1943年,巴莫與昂山等人受邀訪問日本,他們回國重組緬甸政府,昂山成為國防部長。1944年,昂山開始支持美英的同盟國一方,並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緬甸獨立是有效的。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昂山則在1947年7月遇刺身亡。昂山的繼承人德欽努(ThakinNu)繼續領導獨立運動,在英國議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緬甸獨立之後,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了緬甸聯邦。

Ⅷ 緬甸有哪些歷史

在亞洲的中南半島西部,有一顆散發著古老光芒的「鑽石」,東西南臨安達曼海回,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答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它就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緬甸的梵文意思為「堅強、勇敢」,這正是緬甸人所崇尚的精神。緬甸氣候溫和,自然景色秀麗。境內叢林茂密,群山環繞,河流流淌在美麗的國土之上。緬甸四季氣候宜人,溫差不大,適合人類居住,風景隨著氣候更替而變化,四季景色各有不同。

緬甸的北部和東北部同我國西藏自治區和雲南省接界,東部與寮國和泰國相鄰,與泰國、寮國的國境線長分別為1799千米和238千米;西部與印度、孟加拉相連,緬印、緬孟的國境線長1462千米和72千米。

緬甸的全稱為緬甸聯邦共和國,屬東南亞國家,是東盟主要國家之一。佛教聖地仰光是它的首都,同時也是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緬甸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多年前。當時緬甸的伊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悠久的歷史、多民族的聚居、多種宗教的存在、多元文化的注入、經濟與政治的變遷,對緬甸舞蹈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Ⅸ 緬甸的古代史

早在三、四千年前,在今緬甸境內已有名叫尼格黎多的原始居民使用石器,過著游獵生活。約在二、三千年前,又有馬來民族系統的原始人進入緬甸,從事原始農業。緬甸是多民族國家,大致可分為三大語族。最早徙入緬甸的,為孟-高棉語族的孟、崩龍、佤、克倫等族;其次,是藏緬語族的帖(今欽人)、干漾(今阿拉幹人)、驃(今緬人)、克欽(景頗人)等族;再次是壯侗語族(亦稱侗泰語族)的撣人、克耶人等。他們大約從公元前 9世紀開始,就先後從中國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陸續遷入緬甸,最初過著原始社會生活,大約到青銅時代(公元前2000年~前2世紀)的末期,原始社會崩潰,開始過渡到階級社會。

據緬甸史記載,最早出現的國家為藏緬語族帖人(今欽人)的太公王國(緬名德貢),所以緬甸諺語有:「緬甸歷史從德貢開始。」其後,干漾人在今阿拉干建叫不當城,驃人在下緬甸卑謬建室利差呾羅國(即驃國),而孟人則在直通建蘇勿吒蒲迷國(即直通王國)。公元前3世紀,印度教和佛教已自印度傳入下緬甸,對緬甸的歷史產生了影響。

緬人崇信佛教,統治階級就把國王的世系說成同佛祖釋迦牟尼的世系一脈相承,以提高其在人民中的神權地位。因此,緬甸早期歷史往往同佛陀故事相聯系,帶有神話傳說的性質。5世紀以後,才有碑文記載。中國古籍中有大量有關緬甸古代史記載,為研究緬甸古代史的珍貴資料,中外學者無不引用。
據中國史書記載,公元前 2世紀,從中國航行到南印度的海船,要途經位於下緬甸沿海的邑盧沒和夫甘都盧等國。公元 1世紀時,上緬甸已有敦忍乙和撣國同中國有友好往來。8~9世紀,驃國已有發達的農業和高度的文化。832年驃國都城被南詔滅亡後,其居民逃亡到緬人聚居的蒲甘,漸同緬人融合。相傳蒲甘城建於 849年,蒲甘王朝是緬甸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農業、手工業發達。上座部(小乘)佛教代替了阿利教以後,蒲甘城佛塔林立,成為佛教聖地
從寺廟佛塔的碑文證明,最初使用的文字是巴利文和孟文。1090年阿難陀寺的1500幅壁畫皆用巴利文和孟文解釋。到1112年在妙悉提佛塔上,四面鐫刻著內容相同的巴利文、孟文、驃文和緬文的碑銘(見妙悉提佛塔碑銘),可見當時同時使用這4種文字。直到緬王那羅波帝悉都(1173~1210)執政後才統一使用緬文,緬甸歷史始有緬甸文字可據。這時發展起來的緬文的宗教文學主要取材於經典和碑銘等作品。

蒲甘王朝覆滅後,緬甸進入封建割據的分裂時期,西部阿拉干宣告獨立(見阿拉干王朝)。東部的東吁是緬人聚居地,正在集結力量,准備東山再起。東北部的撣族在推翻蒲甘政權之後,於1364年在阿瓦建阿瓦王朝,同下緬甸以孟人為主的白古王朝南北長期對峙。這個時期,戰爭頻繁,國無寧日,土地荒蕪,為緬甸歷史上社會經濟的衰退時期。上緬甸大部分地區受撣人的統治,緬人因不堪忍受撣人的壓迫,又因逃避兵役和災荒,紛紛向東吁移居,為東吁的興起增添了力量。1531年緬人領袖莽瑞體建東吁王朝後,完成了緬甸的第 2次統一,使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是緬甸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後因莽應龍對外進行軍事擴張,多次對暹羅用兵,沉重的戰爭負擔使民不聊生,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激化,繼1564年的白古農民起義後,1740年又爆發緬甸孟族起義。1752年終於以孟族佔領阿瓦而結束了東吁王朝的統治。

1688和1709年英法兩國先後在沙廉建立商站。他們掠奪緬甸的資源,牟取巨額利潤。英法為爭奪在緬甸的貿易壟斷權,一面互相排擠,一面插手緬甸民族糾紛,阻撓緬甸的統一。從阿瓦王朝到東吁王朝的這個時期,是緬甸經濟文化從衰退走向復興的時期。

撣人統治阿瓦後,佛教文化受到摧殘,塔寺建築消失。蒲甘時期盛行的以塔寺碑銘為主的碑銘文學,就被御用文人對國王歌功頌德的宮廷詩歌所代替。在流亡到東吁以及留在阿瓦的緬人中,文豪輩出,以緬懷祖國和光復國土的愛國詩歌等文學作品風靡一時。這些詩歌和1724年吳格拉寫的緬甸第 1部歷史名著《大史》的問世,都標志著東吁時期文化的復興和發展。

1752年緬人領袖 雍籍牙以上緬甸貢榜(今瑞波)為基地,舉行起義,多次擊潰孟人的進攻,各地首領紛來歸順,遂建貢榜王朝。1756年,雍籍牙進攻沙廉時,英國以武器援助緬人,而法國則援助孟人,竭力挑起民族戰爭。因此,雍籍牙攻佔沙廉後,捕殺了法國代表保爾諾,俘獲法國船隻和武器,並把法國人逐出沙廉。英國乘機於1757年和雍籍牙訂約,佔有尼格萊斯島的通商免稅權利。訂約後,英國出爾反爾,竟以武器供給孟族,並阻撓緬甸與別國通商。1759年,雍籍牙就下令搗毀尼格萊斯島的英國商站,把英國殖民者全部逐出該島。從雍籍牙到緬王孟雲執政是貢榜王朝的全盛時期。後因外國殖民主義的侵入和國內階級矛盾的激化遂走向衰落。

近代和現代史 從1824年英國蠶食緬甸起,到1948年緬甸獲得獨立,這100多年的歷史,是英國殖民者侵略、奴役緬甸人民和緬甸人民反侵略、反奴役,為民族獨立解放而斗爭的歷史。1824~1885年英國連續發動 3次英緬戰爭,其間貢榜王朝雖進行了敏東改革,但也無法挽救其被英國滅亡的命運。英國佔領緬甸後,推行「以印治緬」的殖民政策,對緬甸進行政治奴役和經濟掠奪。
政治上,先把緬甸並入印度,成為印度的一個省。在殖民機構和軍隊中,招用大量印度人。利用他們欺壓緬甸人,有意製造民族矛盾,轉移緬甸人民的斗爭目標。經濟上,把王田、官田和荒田都歸英國所有,並招來大批印度高利貸者,使緬甸農民遭受英國殖民者和印度高利貸者的雙重剝削。緬甸的所有資源都被英國 5家最大的壟斷公司所掠奪,這些公司大多僱用印度工人,妨礙了緬甸本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之間的團結。但是緬甸和印度人民同受英國的奴役,在斗爭中認識到團結一致的重要,許多緬甸愛國領袖曾參加印度國民大會黨,共同進行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這是緬甸民族解放運動中的一個特點。

佛教是緬甸的國教,僧侶受歷代緬王的庇護,並擁有土地、司法、教育等特權,代表一種社會和政治力量,受到宮廷和全國人民的尊重。英國統治緬甸後,扶植了***,取消了佛教僧侶的特權,改變了僧侶的地位。因此佛教僧侶就成為早期反帝力量。這是緬甸民族解放運動中的另一個特點。

1906年緬甸佛教青年會成立,1920年擴大組織改名為緬甸人民團體總會,成為廣泛性的反帝政治力量。這個組織發起了史稱「溫達努」愛國運動,向全國發出抵制外國貨,提倡用國貨,提倡國民教育等號召,把運動推向高潮。

就在這一年,仰光大學學生為反對殖民地奴化教育而爆發了第 1次學生運動。1926年還爆發由愛國僧侶吳班達卡領導的瑞波縣農民起義。1927年愛國僧侶吳威沙拉曾因支持農民抗稅斗爭被捕。1929年再次被捕,在獄中絕食 166天後殉難,又一次掀起了緬甸人民反英高潮。著名的薩耶山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但就在這時,緬甸出現了一個由進步知識青年組成的群眾性政黨——德欽黨,標志著緬甸左翼統一陣線的產生。

1936年在德欽黨的領導下,爆發了第 2次學生運動。運動期間,一部分德欽黨人還創辦了紅龍書社,翻譯出版進步書籍。這次學運席捲全國,迫使仰光大學當局撤銷對昂山等學生領袖的處分而取得了勝利,同時成立了全緬學生聯合會。

1937年4月1日英國又玩弄「印緬分治」的手段,將緬甸從印度劃出,使緬甸成為直轄殖民地,把兩元制政制改為九十部門政制。名義上設有立法會議,但是實權仍操在英督手中。分治後緬甸第 1屆傀儡內閣的總理是巴莫。1938年爆發緬甸油田工人大罷工,把反帝斗爭推向新的高潮,導致傀儡政府倒台。

1942年5月日本佔領緬甸後,成立以巴莫為首的緬甸執行政府。日本通過巴莫傀儡政府,對緬甸人民實施殘酷的奴役和掠奪。1943年8月,日本佔領當局才給予緬甸「獨立」,以緩和緬甸人民反日情緒。緬甸共產黨、人民革命軍(社會黨前身)和昂山領導的緬甸國防軍,於1944年 8月秘密組織緬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簡稱自由同盟),為抗日武裝起義作好了組織准備。1945年3月27日自由同盟在各地領導人民舉行抗日武裝起義,配合盟軍的反攻,於1945年5月1日收復仰光,不久光復全緬。

日本投降後,英國卷土重來,組織了一個不包括自由同盟在內的殖民政府(亦稱行政委員會),遭到緬甸人民的反對。1946年 9月爆發了空前規模的總罷工,史稱「九月高潮」,導致這個政府的垮台,迫使總督不得不邀請自由同盟參加政府。昂山和社會黨人接受了這一邀請,而緬共表示反對,導致自由同盟的分裂。1947年1月昂山和英國首相C.R.艾德禮在倫敦簽訂了昂山-艾德禮協定。根據協定,通過普選成立以昂山為首的臨時政府。1947年7月19日,昂山和6名部長被一群暴徒槍殺。昂山遇難後,由吳努主持新的臨時政府,10月吳努同艾德禮簽訂了英緬協定。英國正式承認「緬甸聯邦為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告獨立,成立緬甸聯邦,定都仰光。

Ⅹ 緬甸歷史一共有幾個朝代發生過什麼很嚴重或者有趣的事

緬甸是一個歷史復悠久的文明古國,舊制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吁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
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為緬甸第一個統一的帝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相繼征服撣族和孟族,也不斷擴展領土,並在13世紀初期達到鼎盛。1287年元朝統治者忽必烈率領元軍大舉入侵而結束了蒲甘王朝。
東吁王朝(1531~1752年),是緬甸歷史上最強盛的封建王朝。中國史籍稱其為洞吾、東胡、底兀剌。莽瑞體(緬名:德林瑞體)於1531年在東吁創建,故名。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泰族阿瑜陀耶王國(大城王國)交戰而耗盡國力,最後因勃固城於1599年被阿卡族佔領而遷都阿瓦。東吁王國最終在1752年沒落。
貢榜王(1752~1885) ,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譯雍籍牙王朝、阿瑙帕雅王朝或瑞帽王朝、瑞波王朝。這個王朝初期被引入一個擴張主義時代,一度稱霸中南半島,並四度擊退中國軍隊,但後來被英國打敗後一蹶不振,1885年被大英帝國兼並,標志者長達600餘年的緬甸主權國家的消失。

閱讀全文

與緬甸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