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業稅從什麼時候開始徵收的
據史料記抄載,農業稅始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到漢初形成制度。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頒布了農業稅條例,並實施至今。
2004年,國務院開始實行減征或免徵農業稅的惠農政策。據統計,免徵農業稅、取消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可減輕農民負擔500億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億農民直接受益。2005年歲末免除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讓9億中國農民徹底告別了繳納農業稅的歷史。
② 農業稅起源於什麼時期
起源於春秋時期,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實行「初稅畝」,拉開了農業稅徵收的序幕。中國歷史課本上有的
③ 中國歷史上最早徵收農業稅是在哪個時期又是什麼時候徹底廢紙農業稅的
公元前594年魯抄宣公開始徵收的初稅畝,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最早的農業稅,也是中國最早的稅種。到2006年徹底廢止農業稅,整整是2600年。在2600年間,農業在中國始終佔主體經濟地位、農業稅是國庫的最主要來源。
④ 農業稅的歷史
農業稅起源很早,中國過去稱田賦,西方國家稱地租稅或土地稅。在封建社會,農業是最主要的生產部門,是封建制國家最主要的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體。但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隨著工業、商業的發展,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下降,當代世界多數國家的農業稅已不是主體稅收,而是作為財政收入的輔助手段。「十五」(2000-2005)之初,中國開始了以減輕農民負擔為中心,取消「三提五統」等稅外收費、改革農業稅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稅費改革。
據史料記載,農業稅始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到漢初形成制度。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頒布了農業稅條例,並實施至今。這一古老的稅種,已延續了2600年的歷史。歷史上,「皇糧國稅」一直牽動著中國的興衰。盡管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改革,以擴大納稅面,讓有地產、有錢財的人多納稅,但由於吏治腐敗,負擔最終轉嫁到農民頭上。即使是屢被提起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也只是短暫的輕徭薄賦,歷代封建統治者始終未能跳出農民負擔越減越重的「黃宗羲定律」。
革命戰爭時期,廣大農民用一輛輛裝滿糧食的小推車,「推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新中國成立後,又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幾十年來,農業稅一直是國家財力的重要基石。據統計,從1949年至2000年的52年間,農民給國家繳納了7000多億公斤糧食,農業稅也一直是國家財力的重要支柱。
2004年,國務院開始實行減征或免徵農業稅的惠農政策。據統計,免徵農業稅、取消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可減輕農民負擔500億元左右,到2005年已有近8億農民直接受益。2005年歲末免除農業稅的惠農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讓9億中國農民徹底告別了繳納農業稅的歷史。
⑤ 中國的農業稅是從什麼時期開始的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農業稅收為春秋時期(前594年)魯國實行的「初稅畝」,專漢代叫「租賦屬」,唐朝稱「租庸調」,國民政府時期叫「田賦」;期間在歷朝對稅制多次進行改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未停止徵收農業稅。中國為傳統的農業國,農業稅收一直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國庫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稅收。從現代意義來看,農業稅一直被農民稱為「皇糧國稅」,盡管農民負擔問題一直困擾中國大陸,但農民一直認為納稅是一種義務,對農業稅未有對抗心理。到2005年廢止農業稅止共計實行了整整2600年。
⑥ 中國徵收農業稅最早開始於什麼時候
據史料記載,農業稅始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到漢初形成制度.《左傳》記載:"宣公十五年秋七月,初稅畝."春秋時期的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成為徵收農業稅的最早記載.
稅收並不是有史以來就有的,而是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家、剩餘產品和私有制產生以後所出現的一種特定分配形式。只有了解稅收產生的歷史過程和引起這一歷史過程的根本原因,找出稅收與這些原因之間的內在聯系,才能把握稅收的發展變化規律,深刻地認識稅收的本質,才能系統地研究現代稅收的各種問題。
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一種最重要形式,財政產生的歷史前提,必然也是稅收產生的歷史前提。但財政的產生不一定等於稅收的產生。因此,對稅收產生的歷史前提和條件還
必須作具體分析。
稅收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剩餘產品的產生,私有制的形成,階級
的出現,階級斗爭的加劇,國家的產生而後產生的。稅收的產生同國家的產生有著本質
的直接的聯系。只有國家產生以後,才有徵稅的必要;也只有產生了國家,才有徵稅所
憑借的政治權力,稅收的產生才有可能。稅收產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是由國家決定
的,國家需要稅收手段為其本身生存提供物質基礎,稅收手段又必須以國家的政治權力
為其強制力量。國家的產生是稅收產生的決定因素。
⑦ 在我國收農業稅已有多少年歷史了
起始於公元前594年,距離今年2610年。
據史料記載,農業稅始於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專畝」屬(初稅畝是中國古代春秋時期魯國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實行的按畝征稅的田賦制度,它是承認土地私有合法化的開始),到漢初形成制度。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頒布了農業稅條例,並實施至今。這一古老的稅種,已延續了2600年的歷史。歷史上,「皇糧國稅」一直牽動著中國的興衰。盡管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兩稅法」、「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改革,以擴大納稅面,讓有地產、有錢財的人多納稅,但由於吏治腐敗,負擔最終轉嫁到農民頭上。即使是屢被提起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也只是短暫的輕徭薄賦,歷代封建統治者始終未能跳出農民負擔越減越重的「黃宗羲定律」。
⑧ 中國古代農業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徵收的
西周,因為西周時開始有了封建的萌芽。西周時有了徹法,主要是針對平民的稅收,包括勞務與實物兩種方式。
⑨ 中國哪個朝代開始徵收農業稅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農業稅收為春秋時期(前594年)魯國實行的「初稅畝」,漢代叫「租專賦」,屬唐朝稱「租庸調」,國民政府時期叫「田賦」;期間在歷朝對稅制多次進行改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未停止徵收農業稅。中國為傳統的農業國,農業稅收一直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國庫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稅收。從現代意義來看,農業稅一直被農民稱為「皇糧國稅」,盡管農民負擔問題一直困擾中國大陸,但農民一直認為納稅是一種義務,對農業稅未有對抗心理。到2005年廢止農業稅止共計實行了整整26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