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管子這本書的歷史文化價值

管子這本書的歷史文化價值

發布時間:2021-03-03 01:28:17

1. 《管子》是一本什麼書

《管子復》是戰國時各學派的言論制匯編,內容很龐雜,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陰陽家、名家、兵家和農家的觀點,傳說是春秋時期管仲的著作。

現在版本的《管子》是在西漢時由劉向編定的,原有八十六篇,現只有七十六篇,內容分為八類:《經言》九篇,《外言》八篇,《內言》七篇,《短語》十七篇,《區言》五篇,《雜篇》十篇,《管子解》四篇,《管子輕重》十六篇。

在劉向編定之前,韓非、賈誼、司馬遷等人都認為它有一個中心思想,即主張法治的同時也提倡用道德教化來進行統治,對禮和法是並重的。所以有人推測這是齊國學者結合本國特點,託名管仲提出的一種新學說。也許是劉向或其他人把各派的著作編進了《管子》,造成了內容龐雜的結果。盡管如此,《管子》還是在保存豐富的史料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

清戴望所著《管子校正》很有參考價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寫的《管子集校》把前人研究成果匯集一書,學習、使用都很方便。

2. 《管子》的歷史影響:該如何評價《管子》一書

《管子》的精氣論在中國唯物主義宇宙觀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對中國唯物主義的版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權後來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如王充、柳宗元等,都受過它的影響。
《管子》在諸子百家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古代黃老道家的哲學、政治、經濟、法律等各方面思想的珍貴資料。

3. 什麼叫歷史價值

歷史價值就是指:對歷史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或者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義或重大意義。

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遺跡、遺物都具有歷史價值,這是文物的首要價值。任何歷史遺跡、遺物,都是由產生它的年代所具有的科學水平創制出來的,本身包含了或反映了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從某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

商周青銅器充分反映出它在當時社會政治、經濟中所佔有的重要位置,進而從其產生、發展變化中,了解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地位的變化,因此它是具有歷史價值的。

(3)管子這本書的歷史文化價值擴展閱讀:

一、文物中具有藝術價值的歷史遺跡和遺物,大體可分為三大類:

1、第一類是實用的遺跡和遺物,即當時建造、製作的目的是為了人們實用,如建造一座皇宮是為了供統治者行使權力和生活起居之用,為了使其建築與權力,在這里建築藝術就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環。一些生活用品,如青銅器和陶瓷器等,其造型、紋飾等也都具有藝術價值。

2、第二類是作為美術品、工藝品等創作的藝術品,如書畫、雕塑等就屬於此類。它品種繁多,藝術價值內涵豐富。

3、第三類是專為死者隨葬而製作的明器中的一些器物,有人、家畜、鳥獸形,有車船、建築物等模型,有仿禮器、生活器皿的器物。前者本身就是雕塑藝術品,後者在造型、紋飾方面具有藝術價值。

二、古代各種遺跡、遺物的本身,都蘊藏著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科學技術信息,這一點應該首先確認,而陶器的發明只能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才能製造,在舊石器時代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情況下是不可能製造出來的,因此古代的舊石器是有歷史價值的。

三、。新石器時代社會面貌的研究與復原,除參考民族志材料外,最根本的還是依據這個時期的遺跡和遺物。一部原始社會史,除了文獻所載遠古傳說故事和民族志材料可供參考外,最根本的是根據這個時期的遺跡與遺物,綜合研究後才能寫成。

4. 《管子》牧民的歷史價值

《管子》的第一篇《牧民》開篇講的就是國家管理問題,其名言便是「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倉廩實建立在生產的管理上,倉廩何以能實,其雲:「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土地與民眾是國家管理的二個要素,在歷史上便表現為土地關系與戶口的管理,這是立國的基礎。我們這個國家在傳統上是以農立國,農業是我們立國的基礎,「務在四時」是指不誤農時,春耕,夏種,秋收,冬藏,都有時令,孟子言:「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由於農業帶有季節性,一旦誤了農時,一年的收成便泡湯了。
大躍進的失誤,是為了工業化大煉鋼鐵,讓農民上山砍柴燒爐煉鋼,以及修建水庫等農業水利設施,誤了農時,豐產而未能及時收獲。只有不誤農時,才能守住倉廩充實,用老百姓的俗話講,便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所謂「知禮節」是指社會生活之有序,對於民眾而言,只有食足以後,才能講如何為人,即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相互關系,何者光榮,何者可恥,用現在的話講,便是先把經濟工作搞上去,老百姓有了衣食充足的小康生活,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建立互相尊敬、和睦相處的相互關系。所謂禮節與榮辱,那便是講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

5. 如何評價一本書的價值

作者:灰姑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66082960/answer/30474829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首先要深入了解一本書的背景文化。尤其是世界名著,千百年的流傳下來,必有它的精妙所在。可能我們沒有辦法全部看懂原版,看的基本都是翻譯版。有的翻譯版沒有辦法完全將名著的精妙之處表達出來,所以有些晦澀難懂。還有的是要先去了解他們的文化才行。好比中國的四大名著,如果外國人不了解中國歷史,不了解中國古文化,就算翻譯的再好,外國人也是看不出他們的價值的。
想要評價一本書的價值,你必須要深入的讀懂讀透徹。尤其是名著。不像虛構類的圖書或者工具書那樣很明顯的將框架結構表達一本書的概要。所以要從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背景入手。了解書中當時的歷史,國情,國家風貌。這樣你才能夠明白他們的表達內涵,意義和價值所在。
2:其次就是要多讀。文化的深遠不是潛藏則止。是更深層次的學習和了解。中國的紅樓夢是可以形成一個學科來學習的。其實很多外國名著也是一樣,在大學里要設立解讀課,專門解讀一些細節。所以優秀的文化需要深入學習。如果你只是想像看小說一樣的簡單了解當然不必費心。但是你想深入的探索他們的價值意義,就當要付出相應的深度。因為它們真的很有深度。
3:方法:不知道你想了解哪些名著,可以介意你主題式閱讀。你想了解哪國的名著,就先從哪國的文化開始了解學習。類如英國小說,那你就先去了解英國國情。他們很看重階級和種族。一個沒落的貴族也要比暴發戶高貴,他們把血統看得比金錢更重。他們說話的語態也很有趣,非常婉轉,講究禮儀,但是實際上很卑劣。當你能夠深入的了解他們的文化和特點,你再去看一本書,就能夠發現其中的美妙了。
一本書的價值是從你的內心感慨而來。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價值所在不是復制,而是個人的體會。名著的意義就是一種文化的深遠表達,你了解的是文化背後的價值和意義,而不僅僅是書的表面意義。

6. 管子的書籍簡介

在戰國與漢朝初年,人們一般都說「黃老之學」,漢初的「文景之治「就被認為是黃老之學又一次成功的政治實踐。直到曹魏以降,上流社會大搞文化沙龍,又隨著政治空氣的窒息,關注時政的黃老逐漸滑向了談虛論玄,道家由「外王」轉向了「內聖」,這才有了老莊並稱,進入了莊子之名最顯的魏晉玄學時代。
對於「黃老之學」,有個不太雅緻的說法,叫「君人南面之術」,相當有法家的感覺。事實上,《老子》對法家確實產生過很大的影響,《韓非子》中就有《解老》和《喻老》兩篇,是最早的《老子》注講本,其中偏重的正是君人南面之術。這門學問還有個名字,叫做「道論」,可見它和道家的關系。君人南面之術,顧名思義,就是教人怎麼做領導,怎麼搞政治的,屬於古代的行為組織學
《管子》,此書在《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類 ,而《隋書·經籍志》則改列法家類。甚至,越往深里看,就越是覺得在漢初各派之間並非那麼壁壘森嚴,這和春秋戰國時代實在是大為不同了。比如,當時的青年俊彥賈誼在談到儒家「別尊卑」的禮治思想的時候,卻離奇地引用了《管子》的話,說:「《管子》曰:『禮義廉恥,是謂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句話如果放到《論語》或者《孟子》里邊,一點兒也不顯得扎眼。
《管子》雖然託名管仲,學者們卻幾乎沒人認為它真是春秋時代的著作,而把成書年限推定在戰國到西漢這段時間。郭沫若在《藝文類聚》里發現了一段話,和《管子》所載幾乎是一樣的內容:
周容子夏以侈靡見桓公。桓公曰:「侈靡可以為天下乎?」
子夏曰:「可。夫雕橑而後炊之,雕卵然後瀹之,所發積藏,散萬物也。」
郭沫若由此推測,「侈靡篇」的真正作者就是這位周容子夏,寫作時間則應該是在漢朝呂後當政的時候。——如果我們相信這個論斷的話,再聯系起《漢書·藝文志》里邊的作品分類,那麼,西漢人眼中的道家思想似乎已經隱隱出現了一個輪廓。
《管子》八十六篇,《漢書·藝文志》道家類著錄 。班固註:「名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也。有《列傳》。」《管子》以黃老道家之道為基礎以其開放性,在理論上解決了儒、法、名諸家之間的分歧,使得道融匯諸家理論,《管子》黃老道家通過一系列環節論證禮、法出自於道。在道與名的融合中,《管子》黃老道家提出「名生於當」的命題,而「當」也就是道的別稱。《管子》黃老道家從名的根源與制定名的聖人兩個方面論證「名」是「道」的顯現,從而最終把「名」建立在「道」的基礎上。正是《管子》黃老道家之道的開放性,使得《管子》黃老道家在理論上可以融合百家 。《管子》融道家和法家而得出政治上的黃老學說,提出德、法兼治的政治主張,在中國法律思想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首次著錄《管子》的《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入道家類,《漢書·藝文志》是依據《七略》而來,故最早將《管子》列入道家的可能是劉歆。不僅於此,據說在宋版《道藏》中,《管子》還曾一度被收載,成為道教經典。
《漢書·藝文志》認為道家源出於史官。史官在記錄歷史上「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⑤的過程中,逐漸領悟了政治興衰的關鍵在於君主要正確掌握「南面之術」:秉要執本、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應注意的是,這只是道家對於君主政治的一自得認識,而非其政治學說的全部,禮學、仁義同樣為道家所重視,這可以從《漢書·藝文志》特別提及了道家學說的一極端發展反推而得出,「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對道家的思想特徵有比較詳盡闡釋的還有稍早司馬談的《論六家之要旨》,司馬談將當時「務為治者」分為六家:陰陽、儒、墨、名、法、道德,他對其中的「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的「道家」(即道德家)持贊賞認可態度。他總結出道家有如下之特徵:1、融合兼具諸家之長,「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2、無為無不為,「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指約而易釆,事少而功多」;3、善於變易,「無成執,無常形」,與時遷,與物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②如以司馬談和《漢書?藝文志》所論述的道家特徵去比對《管子》,確有許多符應之處,比如「無為」政治,重禮、法,因人情等。另外,從現存《管子》76篇中,論「道」的就達65篇,「道」字共出現了 486次這一現象,也能作一說明。「虛無無形謂之道」(《心術上》),「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視也,耳之所不能聽也」,「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內業》),這是以虛無為本之道;「人道不順,則有禍亂」(《五輔》),這是在講存亡之道;「不自以為所貴,則君道也」(《乘馬》),這是君王南面之道;《內業》、《白心》、《心術》上下等篇,教人怎樣「修道、得道」,馬非百認為「內業」就是今天之氣功氣。
《漢書·藝文志》指出道家源出於史官。史官在記錄歷史上「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⑤的過程中,逐漸領悟了政治興衰的關鍵在於君主要正確掌握「南面之術」:秉要執本、清虛自守、卑弱自持。應注意的是,這只是道家對於君主政治的一自得認識,而從《隋書·經籍志》開始將《管子》列入法家,以後的歷代官志著作都承襲其劃法。出現這樣變化的原因,跟道家學說自身的興衰變化有關。《管子》中論「法」的篇幅僅次於論「道」,,至魏晉南北時,老莊之道又逐漸成為道家正統,那麼含雜法家思想的《管子》自然就被劃出道家,劃入法家 。

7. 管子的書籍內容

《管子書》相傳為管仲所作。劉向序說:「所校徽中《管子書》三百八十九篇,太中大夫卜圭書二十七篇,臣富參書四十一篇,射聲校尉立書十一篇,太史書九十六篇,凡中外書五百六十四,以校除復重四百八十四篇,定著八十六篇。」漢內府所藏篇教最多,依定本八十六篇算,其中重復篇數,總在四倍左右。現存《管子》分為《經言》、《外言》、《內言》、《短語》、《區言》、《雜篇》《管子解》、《管子輕重》八部,《內言》亡《王言》、《謀失》兩篇,《短語》亡《正言卜篇,《雜篇》亡《言昭》、《修身》、《問霸》三篇,《管子解》亡《牧民解卜篇,《管子輕重》亡《問乘馬》太輕重》丙、《輕重》庚三篇,計亡失十篇。書中最古部分為《輕言》,但其中底文句有些屬於很晚的時代,從思想內容看來,不能看出是齊宣王以前底作品。並且書中底思想很復雜,新舊材料互混,看來不是出於一人底手筆。大概是稷下先生假託管仲的名字以自尊,而思想上主要的派別屬於道家與法家。故《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類、《隋書·經籍志》倒入法家。諸篇中最顯出道家思想底是《心術》上下篇及《白心》與《內業》二篇。《內業》解道的意義,《心術》、《白心》說依道以正名備法。這幾篇恐怕是稷下底道家所傳誦的道經。
在《心術》上篇中可以看出由道轉移為法的傾向。如說:「虛無無形謂之道。化育萬物謂之德。君臣父子人間之事謂之義。登降揖讓,貴賤有等,親流之體,謂之禮。簡物小米一道,殺慘禁誅,謂之法。」在另一段又說:「天之道虛其無形。虛則不屈,無形則無所位越。無所位超,故遍流萬物而不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得以職道之精。故隱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以無為之謂道,舍之之謂德,故道之與德無間,故言之者不別也。間之理者,謂其所以舍也。義者,調各處其宜也。禮以因人之情,緣義之理,而為之節文者也。故禮者,謂有理也。理也者,明分以逾義之意也。故禮出乎義,義出乎理,理因乎宜者也。法者,所以同出,不得不然者也。故殺慘禁誅以一之也。故事督乎法,法出乎權,權出乎道。道也者,動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得,然莫知其極。」這是明禮義理法皆出於道德,而此道德同體無間,其所以不同只在所舍及所以舍而已。《老子》以為「失道而後德」,這里說道德無間,語辭上雖然有點不同,但終極的原則仍是道。「法出乎權,權出乎道」,這道是天地之道,不會有過失底,所以底下說,「天之道虛,地之道靜。虛則不屈,靜則不變。不變則無過」。
法本從道出,所以至公無私。君子能抱持這一道以治天下便不致於喪失天下。《心術》說:「是故聖人若天然,無私覆也;若地然,無私載也。私者,亂天下者也。凡物載名而來,聖人因而財之,而天下治;實不傷不亂於天下,而天下治。專於意,一於心,耳目端,知遠之證。能專乎?能一乎?能毋卜藍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問於人而自得之於己乎?放日,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氣之極也。」這一段與勝於·庚桑楚》所出老子之言很相近,想是當時流傳底道家言。人能得道,一切都可行,知巧也可以舍棄。《白心篇》}說:「孰能棄名與功而還與眾人同?孰能棄功與名而還反無成?」又說:「孰能去辨與巧而還與眾人同道?故日思索精者明益衰;德行修者王道狹;卧名利者寫生危;知周於六合之內者,吾知生之有為阻也。」因為「道之大如大,其廣如地,其重如石,其輕如羽」,所以很容易得,容易用。
在同篇里說:「道者,一人用之,不聞有餘,天下行之,不聞不足,此謂道矣。小取焉則小得福;大取焉則大得福;盡行之而天下服;殊無取焉,則民反其身不免於賦。」舍一切以求道,就不致於滿,不致於滅亡,而達到虛靜底地位。雖然,道是不可摸捉底,為政者既舍知巧,就不得不正名備法,所以說,「建當立有,以靖為宗,以時為寶,以政為儀,和則能久。」建設當立在適當與有上頭,雖仍以靖為宗,而時與政卻是實在的施設。注說:「建事非時,雖盡善不成。時為事寶也。政者,所以節制其事,故為儀。」實際的政事是時間與手段底運用。運用得當,天下便治了。
所以說,「非吾儀,雖利不為;非吾當,雖利不行;非吾道,雖利不取。上之隨天,其次隨人。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故其言也不廢,其事也不隨。原始計實,本其所生;知其象而索其形;緣其理而知其情;索其端而知其名。故苞物眾者,莫大於天地;化物多者,莫多於日月;民之所急,莫急於水火。然而天不為一物枉其時;明君聖人亦不為一人枉其法。天行其所行,而萬物被其利;聖人亦行其所行,而百姓被其利;是故萬物均,既誇眾矣。是以聖人之治也,靜身以待之,物至而名自治之,正名自治之奇,身名廢。名正法備,則聖人無事。」這尚法正名底思想與慎到底主張相同。總之,棄嗜欲知巧.恬偷無為,正名備法,是稷下道家因倡齊物底論調,進而主張絕聖棄知,專任名法底結果。

閱讀全文

與管子這本書的歷史文化價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