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蘇州四大園林的歷史文化

蘇州四大園林的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3-03 00:50:18

⑴ 蘇州四大歷史名園是什麼

蘇州園林來吸收了江南園林建築藝術源的精華,是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理所當然被聯合國列為人類與自然文化遺產。蘇州園林善於把有限空間巧妙地組成變幻多端的景緻,結構上以小巧玲瓏取勝。網師園、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統稱「蘇州四大名園」,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譽。蘇州園林代表了中國私家園林的風格和藝術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聖地

⑵ 誰有蘇州四大園林的介紹

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 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台,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滄浪亭 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藏在山頂上。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獅子林原為菩提 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象獅子,因而得名。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山腹中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 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邊。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拙政園 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建於明正德年間,園主王獻臣取晉代潘岳《賦閑賦》中「築室種樹,灌園粥蔬,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林香館,蘭雪堂等建築。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倒影樓,另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扇的哪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與誰同坐」取自蘇東坡的詞句「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頓感到這里可欣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要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 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虎丘 在蘇州城 西北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虎丘政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達到「千人石」。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水都有美麗的傳說。

⑶ 蘇州園林中四大園林的傳說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典型例證的拙政園、留園、網師園和環秀山莊,產生於蘇州私家園林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其意境深遠、構築精緻、藝術高雅、文化內涵豐富而成為蘇州眾多古典園林的典範和代表。
蘇州古典園林宅園合一,可賞,可游,可居,這種建築形態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風光的城市中,人類依戀自然,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環境的一種創造。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這四座古典園林,建築類型齊全,保存完整,系統而全面地展示了蘇州古典園林建築的布局、結構、造型、風格、色彩以及裝修、傢具、陳設等各個方面內容,是明清時期(14--20世紀初)江南民間建築的代表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中國江南地區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帶動民間建築的設計、構思、布局、審美以及施工技術向其靠攏,體現了當時城市建設科學技術水平和藝術成就。
蘇州古典園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僅是歷史文化的產物,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表現在園林廳堂的命名、匾額、楹取、書條石、雕刻、裝飾,以及花木寓意、疊石寄情等,不僅是點綴園林的精美藝術品,同時儲存了大量的歷史、文化、思想和科學信息、物質內容和精神內容都極其深廣。其中有反映和傳播儒、釋、道等各家哲學觀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揚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還有藉助古典詩詞文學,對園景進行點綴、生發、渲染,使人於棲息游賞中,化景物為情思,產生意境美,獲得精神滿足的。而園中匯集保存完好的中國歷代書法名家手跡,又是珍貴的藝術品,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另外,蘇州古典園林作為宅園合一的第宅園林,其建築規制又反映了中國古代江南民間起居休親的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的實物資料。

蘇州「四大名園」:
滄浪亭位於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
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於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此外還有五百名賢祠、看山樓、翠玲瓏館、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築與之襯映。

獅子林位於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於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主要建築有燕譽堂、見山樓、飛瀑亭、問梅閣等。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主要建築有涵碧山房、明瑟樓、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處。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

拙政園位於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場失意還鄉的朝廷御史王獻臣建造此園,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名「拙政園」。四百多年來,拙政園幾度分合,或為「私人」宅園,或做「金屋」藏嬌,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許多誘人探尋的遺跡和典故。 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中部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西部水廊逶迤,樓台倒影,清幽恬靜。東部平崗草地,竹塢曲水,空間開闊。

盆景園與雅石齋是鑲嵌在拙政園中的二顆璀璨的明珠。拙政園西部一片清影搖曳的竹籬牆內,集萃著蘇派盆景的精品,它被稱為「名園瑰寶」,擁有50餘個品種,近萬盆盆景。雅石齋位於中部,一個池水、游廊縈繞的幽靜的小院,裡面陳列著室內清供佳品「奇石」,千姿百態的多種奇石配以紅木座架供奉於案桌、條幾,越顯鍾靈毓秀。

網師園位於蘇州城東南部。始建於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當時稱為「漁隱」。清代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6年)重建,取「漁隱」舊意,改名為「網師園」。網師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園內主要建築有叢桂軒、濯纓水閣、看松讀畫軒、殿春簃等。網師園的亭台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⑷ 蘇州四大園林的特色是什麼

1、獅子林,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牆深宅,曲廊環抱。以中部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橋設亭,使得全園布局緊湊,富有「咫足山林」意境。

2、滄浪亭,堂北山巔,綠蔭叢中,有石柱方亭名滄浪亭。下山有復廊景通內外,復廊外側臨水。還有小亭觀魚處和廳屋面水軒,可俯覽園外水景。

3、拙政園,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4、留園,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麴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台、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

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辟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

(4)蘇州四大園林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

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主要景點有遠香堂、枇杷園、梧竹幽居、小飛虹、見山樓、海棠春塢、聽松風處、香洲、荷風四面亭、綉綺亭、雪香雲蔚亭等。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因是清代末年所改建,有一定的晚清風貌,主要景點有卅六鴛鴦館、宜兩亭、倒影樓、留聽閣、與誰同坐軒、笠亭、浮翠閣、塔影亭、貼水長廊等。

⑸ 蘇州園林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期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現存文字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當時號稱「吳中第一」。以後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至明代建園之風尤盛,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

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之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在16~18世紀的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並因此使蘇州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明清時期,蘇州封建經濟文化發展達到鼎盛階段,造園藝術也趨於成熟,出現了一批園林藝術家,使造園活動達到高潮。最盛時期,蘇州的私家園林和庭院達到280餘處。

1997年12月4日,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全體會議批准了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典型例證的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00年11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4屆會議批准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耦園、退思園增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5)蘇州四大園林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牆壁白色。有些室內牆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襯。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眼。

⑹ 蘇州四大園林是哪四個

滄浪亭、網獅園、拙政園、獅子林

滄浪亭:

在蘇州市城南人民路三元坊,原為吳越時(907~926 年)廣陵王的花園。宋慶歷四年(1044年)詩人蘇舜欽在園內始建滄浪亭,並寫《滄浪亭記》。南宋初年成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為蘇州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名園。

滄浪亭為宋代園林建築藝術的代表,以清幽古樸見長。它是一個面水園林,園內布局則以山為主,滄浪之水不是藏於園林之中,而是藉助於園外葑溪之水,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引人人勝。

滄浪亭門前曲橋上,有「滄浪勝跡」石坊,清秀古樸。進門,廳屋壁間嵌有碑刻幾方,記載園林的歷史。入園便是高聳的假山,山分東西兩部,構造各自不同。東部歷史久遠,相傳為宋代遺物,系用黃石堆成,土石相間,頗得真山之趣,山上古木森森,藤蘿蔓掛,箬竹遍山,最高處建有一亭,飛檐翹角,古樸典雅,上刻俞樾手書「滄浪亭」三字。兩旁柱上有一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出自園主蘇舜欽和歐陽修的唱酬詩中。假山西部以湖石堆砌,玲瓏剔透。山下鑿池,小中見大,氣勢不凡。

滄浪亭假山與池水之間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復廊,廊間隔以花牆,一面依山、一面臨水。臨水有面水軒、觀魚處等亭榭。滄浪亭之南有明道堂,為園內的主建築。廳堂明亮寬敞,舊為講學之所。堂前叢竹掩映,環境清幽。其西為一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岩上建樓名「看山樓」,看山樓北面小屋 3間,綠窗環圍,前後掩映竹、柏、芭蕉,曰「翠玲瓏」。

與明道堂東西相對的是「五百名賢祠」,祠壁上嵌有自吳季札以下至清朝2000多年間與蘇州歷史有關的594 位名人的石刻像,共有碑石125 方,是吳中珍貴的文獻資料。祠北為一畫廊形式建築,院前種有桂花叢,境界幽靜,名「清香館」。其北為「仰止亭」,壁間嵌有明代文徵明畫像石刻等。出仰止亭循廊可到「御碑亭」,亭中嵌有康熙帝所書碑刻。亭前即滄浪亭西部假山盡頭處。

滄浪亭對面為「可園」。附近人民路西側有蘇州文廟,現辟為蘇州碑刻博物館,陳列內容豐富,有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大宋碑。

網獅園:

位於蘇州市城東南闊家頭巷內。初為南宋退隱侍郎史正志所建,名萬卷堂,又名「漁隱」。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官吏宋宗元退隱在此建園,更名為「網師園」,仍寓漁隱之意。民國年間畫家張善於、張大幹兄弟亦曾借住此園一段時間,在園內養一乳虎作臨摹之用。

網師園整個建築分三大部分:東部為住宅;中部為主園;西部為內園。是一座典型的蘇州住宅園林。

網師園進門即為轎廳,再入內為會客廳,其後有供接待女客用的「擷秀樓」。門媚磚雕極為精細,頗具民俗研究價值。由轎廳西側小門可入中部主園,步越走廊便是一座四面廳,名「小山叢桂軒」。軒北有黃石假山,名雲崗,古樸自然。軒東為「濯纓水閣」,建築精緻,雕刻玲瓏,是倚欄小憩,數魚觀景的極佳處。水閣西南有蹈和館,布置素雅,館南有琴室,舊為操琴之所。出蹈和館,循廊即至「月到風來亭」,在此可賞「月到天心,風來水面」的景色,一面大鏡使小園變得格外幽邃,此處實為賞月佳處。

北入「看松讀畫軒」,室內陳設古樸,有多年木化石。軒東側為「竹外一技軒」。取蘇東坡「江頭千樹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之詩意。軒臨水而築,玲瓏小巧,憑軒亦可觀覽中園全景。東為「射鴨廊」,庭後「集虛齋」為遊客品茶之處。向東是「五峰書屋」,昔日乃園主讀書處,庭前院後峰石羅列,花木扶疏,自成一幽靜的處所。

由「看松讀畫軒」向西入「潭西漁隱」,彷彿別有洞天,此為西部內園的院落,其花壇隙地遍植芍葯,前人有「尚留芍葯殿春風」之句,故名。自1979年春,明軒,在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後,網師園更是名播天下。內園西南角有「涵碧泉」,泉上有半亭,名「冷泉」。亭中置放一塊玲瓏剔透的巨型「靈壁石」,原為明代大畫家唐寅宅內之物。

網師園面積不大,但布局緊湊,假山、水池安置妥貼,互相映襯,亭樓建築,參差錯落,比例恰當,全園景物玲瓏精緻,曲折幽深,小中見大,在姑蘇園林中別具特色。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拙政園:

位於蘇州市城內東北街,為蘇州最大的名園。它不僅是蘇州四大古典名園(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之一,而且還是全國四大古典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之一,實為蘇州園林之冠。

園始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棄官還鄉,在元代大弘寺舊址拓建成園。園名「拙政」系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400 多年來,滄桑變遷,屢易園主,但此園總體仍不失明代遺風。

拙政園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各式亭軒樓閣臨水而築,形成樸素開朗、平淡天真的自然風格。園分東、中、西三部分。

入園門即是東園,原為明代「歸田園居」舊址,現以草地為主,鑿池壘山,遍植樹木,綴以天泉亭,秫香館、蘭雪堂諸建築,給人以開朗舒暢之感。

中園是全園精華所在,遠香堂為園中的主建築,是一座結構精巧的四面廳,四周是落地玻璃窗,可觀覽周圍景色,堂內陳設精雅。堂南小池假山,竹木扶疏,重巒迭翠。堂北,寬闊的平台連接荷花池,夏日荷花盛開,微風吹拂,清香滿堂。匾額「遠香堂」為明代文徵明所寫。堂北為主景所在,池中累土石作二山,西山上建「雪香雲蔚」亭,文徵明手書「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對聯和元代倪雲林所書的」山花野鳥之間」的題額懸於亭中。東山上有「待霜亭」。兩山之間,連以溪橋,山間遍植花木,岸邊散種藤蘿灌木,野趣橫生。

遠香堂東行,小山上有綠綺亭,此處還有批杷園、玲瓏館、嘉實亭、聽雨軒、梧竹幽居等眾多景點,於梧竹幽居向西遠望景深意遠,北寺塔聳立雲霄之中,是極妙的借景。亭中有聯:「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形象地

概括了這里景色的特點。水池中央還建有荷風四面亭,亭西有曲橋通「柳蔭路曲」。轉北至見山樓,太平天國時,此樓為忠王李秀成辦公處。亭南有小橋接「倚玉軒」,折西即至」小飛虹「,這是蘇州園林中唯一的廊橋。橋南有小滄浪水閣,橋北的「香洲」是一座畫舫。香洲西南的玉蘭堂相傳是文徵明作畫之所。

「柳蔭路曲」南端有半亭「別有洞天」,進入月洞便是西園,園也以池水為中心,主廳是一座鴛鴦廳,北廳為二十六鴛鴦館,臨池養有鴛鴦,南廳因前面小院內植有山茶花稱十八曼陀羅花館。池東沿牆築有一條呈波浪形的臨水游廊,俗稱水廊,是蘇州園林建築中的又一典型形式。北半部池水環抱中有留聽閣、浮翠閣、笠亭、扇亭等建築。西園明靜幽雅,迴廊起伏,水波倒影,別具意境。

拙政園西南部現辟為蘇州市博物館。原為太平天國忠王府。建築宏偉,陳列豐富。東首偏門內庭園中有明代文徵明手植藤。

獅子林:

位於蘇州市城東北園林路,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元至正二年(1342年)天如禪師為其師中峰和尚而建,名「菩提正宗寺」,易名「獅林寺」。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稱「畫禪寺」,獅子林即寺後之花園。因為中峰和尚原住天目山獅子岩,而園中有根多石峰都似獅子形,故名「獅子林」。

獅子林全園結構精湊,東南多山,西北多水,長廊四面貫通。上下曲折,若隱若現,在蘇州園林中獨具一格。獅子林以假山著稱。據載,當年造園時,天如禪師曾邀請畫家倪雲林、朱德潤、趙善長、徐幼文等共同設計,倪雲林曾作有名的《獅子林圖卷》傳世。現在雖然假山有所改觀,但精華仍在。以湖石假山眾多著稱,以洞壑盤旋奇巧取勝,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曾多次來游,還在北京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內仿建。

⑺ 蘇州四大園林是哪四個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並稱蘇州四大園林,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蘇州園林,在建築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古典園林建築。蘇州園林又稱蘇州古典園林, 以私家園林為主。

(7)蘇州四大園林的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1、獅子林

這座園林,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樣子,並且園內的假山涉水,遍布這里的每一處角落,利用園林設計技巧,時而利用長廊的蜿蜒曲折,讓這里看著面積更加的大,視野寬闊。

時而利用亭台樓榭,做憑欄遠眺,抒發心中情感,也讓這座園林空間上,面積更加的擴大化。長廊的牆壁中還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文化氣息濃厚,給人一種恬靜的感覺。

2、滄浪亭

位於江蘇吳縣城內郡學的南部,為宋朝的蘇舜欽所有,這里巧妙的是利用的水流,將這里裝飾著,假山涉水,完美搭配,小橋流水,盡是顯示著這里的溫柔和柔情。有著飛虹橋、濯纓亭、清香館、翠玲瓏等景觀,實在是這些園林中景觀較多的一個了。

3、拙政園

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蘇州市婁門內東北街178號,曾經是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後為御史王獻臣住宅。歷史悠久,且做工復雜,歷經十六年建造完成。

這里巧借外面的群山景色,將園林的面積和視野盡可能的擴大,站在亭台樓榭之上,遠處的連綿起伏的群山盡收眼底,不由的讓人感覺這群山也是園林中的景色。

4、留園

修建於明嘉靖年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留園擁有的建築數量位於蘇州諸園之首,建築規模宏偉集中,景色令人應接不暇。雖然說面積沒有其他四大園林的大,可是這里隨處可見的鏤空建築,和蜿蜒曲折的長廊和門,卻讓人的視覺變得寬闊,給人一種看不完的感覺

參考資料:網路-蘇州四大園林

⑻ 蘇州四大歷史名園有那些

蘇州園林吸收了來江南自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是中國優秀的文化遺產,理所當然被聯合國列為人類與自然文化遺產。蘇州園林善於把有限空間巧妙地組成變幻多端的景緻,結構上以小巧玲瓏取勝。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統稱「蘇州四大名園」,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譽。蘇州園林代表了中國私家園林的風格和藝術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遊聖地。

⑼ 蘇州四大著名園林都是什麼

蘇州園林融合了江南園林藝術的精粹,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被聯合國列為了人類與自然文化遺產。蘇州的園林善於把有限空間巧妙的轉換成變幻多彩的風景,結構上以小巧玲瓏為主。拙政園、留園、滄浪亭、獅子林統稱「蘇州四大名園」,冠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譽。蘇州園林代表了中國私家園林的風格和藝術的巔峰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寶地。中國園林網應用為你講述

蘇州園林四大名園——拙政園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為元代園林的典範。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城區,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園內假山很多,長廊環繞,樓台精美,曲徑通幽,有迷陣般的感覺。長廊的牆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得書法碑和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

東南山密,西北水激,四面高牆,曲廊環抱。以中部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橋建亭,使得全園布局緊湊,富有「咫足山林」之意境。獅子林即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聞名於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稱。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又精,湖石玲瓏,洞壑宛轉,曲折盤轉,如入迷陣,有「桃源十八景」之稱。洞頂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獅子起舞之狀。其中含暉、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為最,以獅子峰為諸峰之首。園內建築以燕譽堂為最,堂後為小方廳,立雪堂。向西有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西側是古五松園。西南側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向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設真趣亭,亭內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通過走廊轉彎向南可到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向東,西南側有扇子亭,亭後辟有小院,清新雅緻。來自中國園林網應用www.zonglai.com/zgylwang

⑽ 蘇州的四大園林是什麼最好有年代

蘇州四大園林代表著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

滄浪亭 宋(公元960~1278年)
滄浪亭,世界文化遺產,位於蘇州市城南三元坊附近,在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滄浪亭佔地面積1.08公頃。 「滄浪亭」始為五代時吳越國廣陵王錢元璙近戚中吳軍節度使孫承佑的池館。宋代著名詩人蘇舜欽以四萬貫錢買下廢園,進行修築,傍水造亭,因感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題名「滄浪亭」,自號滄浪翁,並作《滄浪亭記》。歐陽修應邀作《滄浪亭》長詩,詩中以「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題詠此事。自此,「滄浪亭」名聲大振。蘇氏之後,滄浪亭幾度荒廢,南宋初年(12世紀初)一度為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巡撫宋犖重建此園,把傍水亭子移建於山之巔,形成今天滄浪亭的布局基礎,並以文徵明隸書「滄浪亭」為匾額。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再次重建,遂成今天之貌。滄浪亭雖因歷代更迭有興廢,已非宋時初貌,但其古木蒼老郁森,還一直保持舊時的風采,部分地反映出宋代園林的風格。

-----------------------------------------------------------------------------------------------------------------------

獅子林 元(公元1271~1368年)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 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中峰禪師曾倡道天目山獅子岩,取佛書「獅子吼」之意,易名為獅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瓚(號雲林)途經蘇州,曾參與造園,並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使獅子林名聲大振,成為佛家講經說法和文人賦詩作畫之勝地。清乾隆初,寺園變為私產,與寺殿隔絕,名涉園,又稱五松園。1917年為顏料買辦商人貝潤生購得,經9年修建、擴建,仍名獅子林(園東為貝氏家祠、族學和住宅)。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

拙政園 明(公元1368~1644年)
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佔地78畝(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中現有的建築,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中部是拙政園的主景區,為精華所在。面積約18.5畝。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池水面積佔全園面積的3/5(另一資料:1/3)。 西部原為「補園」,面積約12.5畝,其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 東部原稱「歸田園居」,是因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約31畝,因歸園早已荒蕪,全部為新建,布局以平岡遠山、松林草坪、竹塢曲水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風格,主要建築有蘭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綴雲峰等,均為移建。

-----------------------------------------------------------------------------------------------------------------------

留園 清(公元1644~1911年)
坐落在蘇州市閶(音:chāng)門外,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另一資料:留園修建於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留園佔地約30畝(另兩資料:2頃、約30000平方米),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牆、洞門等建築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築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麴院迴廊的建築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雲台、冠雲樓等十數處齋、軒,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瑞雲,岫雲兩峰;北部具農村風光,並有新辟盆景園;西區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築。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留園還有三絕
1.冠雲峰
留園內的冠雲峰乃太湖石中絕品,齊集太湖石「瘦、皺、漏、透」四奇於一身
2.楠木殿
楠木殿是對「五峰仙館」的俗稱。五峰仙館的建築用材非常奢華,樑柱全部採用楠木,中間也全部採用紅木銀杏紗隔屏風。使用如此貴重的木材可見五峰仙館在留園中的地位非比尋常。但是在抗戰時,楠木殿成了馬棚,飢餓的行軍馬,把上好的楠木柱子啃得不成樣子。後來抗戰勝利後修葺園子時,不得不用水泥把楠木柱糊住,外面又刷上漆。
3.魚化石
保存在五峰仙館的大理石天然畫「魚化石」。

閱讀全文

與蘇州四大園林的歷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