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潮溪村歷史文化精髓是什麼
潮溪村,位於雷州市龍門鎮,是全國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古村落。這條村子有古榕樹林、有古民居、有抗日光榮史、有說不完的故事。
村子按易經設計
在古時雷州,潮溪村是個既富且貴的村落,村中為官者眾,讀書人多,富甲一方者也多。
潮溪村位於雷州市龍門鎮北四公里,全村人口有1200多人,建於明代末期,為陳姓世居,早在2005年就被國家建設部、文化部選為第二批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後又被廣東省評委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古村落。
村莊坐北向南,後有青山連綿,前有綠水悠悠,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有這樣的贊譽:「住在潮溪村,葬在潮落港」,由此可見人們對這塊風水寶地的推崇。潮溪村為什麼好風好水呢?據村中老人介紹,潮溪村坐落在龍門鎮谷圍嶺南麓,氣勢雄渾的大山成了村子的「靠山」;雷州母親河南渡河的支流從村子前方流過,河水潮漲潮落,陪伴了村子數百年,源源不斷的河水也象徵著財源滾滾。村子兩邊有數百米寬的陸地,接通公樹嶺。村子的南北東三面由深坑水田和溪流將村莊圍住,就像護城河一般。後有靠山,前有財源,如此獨特的地勢使得潮溪村成為一塊人人稱贊的風水寶地。村子中有河溪環繞,每日看潮漲潮落,聽浪聲拍岸,「潮溪」之名也由此而來。河流連通南渡河,繼而通向大海,古時村中的大戶人家修建房屋,從外地訂購建築材料,經海運到達南渡河,接著再運到潮溪村。
近日,我們慕名前往潮溪村。早上出門時,湛江市區風雨大作,攝影記者非常擔心因天氣影響拍不出好照片,沒想到經過一個半小時車程到達潮溪村後,雲霧散開,陽光從雲層中射出來,能見度極高,向導連說我們與潮溪村有緣,是潮溪村的貴客。
我們跟隨向導穿過一條草木蔥蘢的幽靜小道,來到村東門震興門。潮溪村依照易經八卦來設計村子,共設有三大閘門樓,東門是「震興」,南門是「離明」,西門是「兌悅」。東門是喜慶之門、納福之門,村中年輕人結婚的接親隊伍要從東門進,尊貴的客人也會被主人邀請從此門進。村子四周原有圍牆,圍牆外種有濃密的竹林,現在都已經沒有了,不過在震興門兩側還殘存著部分圍牆,提供了想像的根據。
古榕樹獨木成林
下了車,一行人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見眼前有一大片鬱郁蔥蔥的榕樹林,仔細數數好像有二三十棵,但是又覺得不對勁,因為這些樹都是彼此相連的,倒像一棵樹。向導說,沒錯,這片榕樹林只有一棵榕樹,獨木成林,母樹的氣根長長下垂到地面,長進土裡,生根長葉,逐漸的又變成了一棵榕樹。天長日久,又有新的氣根變成了新的樹,逐漸就長成了一片榕樹林。榕樹在南國並不稀罕,但是獨木成林就不多見了,大家嘖嘖稱奇,紛紛拿起相機拍照留念。榕樹林中還有石狗一尊,護衛者榕樹林,護衛著村莊。
一片榕樹林都是由一棵母樹「繁衍」的,那麼到底哪棵是母樹呢?「走進東門就能看到啦!」向導招呼我們跟他走。走進東門,我們看到一棵更加茂盛的榕樹,枝葉繁茂遮天蔽日,樹形優美又透出滄桑,大樹最為奇特之處在於,它的根莖不僅蒼勁有力,還盤根錯節包圍成了一個長方體。走近一看,才發現榕樹下大有乾坤。原來,大樹的根莖下方是一個小小的媽祖廟,香火裊裊。大樹的根莖沿著媽祖廟的外牆生長,依附於牆壁之上,經年累月後,根莖就把媽祖廟包裹住了。村民說,從有村子的那天起,媽祖廟就佇立在村口,從有媽祖廟的那天起,這棵榕樹就生長在廟旁。
古民居保存得較好
潮溪村中有8條巷子,古民居大多是磚木結構泥瓦房,布局嚴謹有序,深宅豪門有85座,高聳的碉樓有9座,這些建築規模雄偉壯觀,裝飾華麗,藝術精湛,有雕梁畫棟,翹角垂檐,有漏窗、灰塑、木刻、壁畫、浮雕,畫面各異,或花鳥魚蟲,或飛禽走獸,或山川勝景,或人物圖志,栩栩如生,件件惟妙惟肖,引人入勝。其中保存較為完好、建築比較精美的有朝議第、觀察第、明經第、儒林第、司馬第、奉政第等。在村子的全盛時期,三分之二的村民是全靠地租過活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地租收入。建造於清代康熙年間的古石板路,據說是因為村裡的富戶出租田在外地,一年到頭都有牛車馬車絡繹不絕從外地運貨回來,泥土路被車子碾壓,形成一道道溝壑,落難行,富戶才出錢修建了石板路。現在村裡還殘存著數百米的石板路,有的石板上還依稀能見車輪壓出的痕跡。
這些高樓大宅都是由潮溪村的陳氏子孫所建,據潮溪村陳氏族譜記載,村中人熱衷於走為官從政道路,1911年前,全村共有52位學子進入清朝最高學府國子監深造,大多數村民都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在仕途上位居高位,其中四品官有3人,五品官有9人,六品7人,七品的有2人。村中還有10位婦人受皇恩誥封誥贈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等。
那麼多宅子中,尤其值得一看的是朝議第。這是一座佔地面積達700平方米的大屋院,由潮溪村村民陳鍾祺所建。陳鍾祺,字星房,是清光緒年間歲貢,誥封朝議大夫銓選縣丞加二級直隸州州判,朝議第之名是否從他官名而來難以考究。房屋建於光緒年間,兩進院落,第二進建在中軸線上,與傳統家宅不同的是,正堂屋連著大客廳,整座院落寬敞明亮,裝飾豪華,現在還能看到精美的木雕和灰塑,精雕細琢,彰顯出主人的雄厚財力和不俗品味。大庭院照壁左右兩邊各開一扇門通向建在院下的兩座碉樓,兩座碉樓有道路連接在一起。據村裡的老人說,陳鍾祺一房家境優越,又因潮溪村位置偏僻,常有散兵和山賊來打劫。因此,主人家才建起了碉樓,以保家人和財產安全。朝議第不僅造型美觀大方,其質量也是非常過硬。老人們介紹,在大躍進時期,要砌高爐煉鋼鐵,村民想著把朝議第的牆磚拆下來用,沒想到牆太結實了,費好大力氣把一塊磚掰下來,一看,都掰碎了,沒辦法用,也就放棄了這個想法,所以現在人們在參觀朝議第的時候就會發現屋牆缺了一塊磚。
抗擊日軍曾寫光輝歷史
1943年,抗日戰火燒到了潮溪村。潮溪村民為了維護民族尊嚴,為了保護家園,組織起來,拿起武器跟日偽進行了三天三夜的殊死搏鬥,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據說,日偽糾集了數百人進攻潮溪村,村自衛隊獲知敵情後立即關閉震興、離明、兌悅三個閘門樓,組織起來嚴防死守,英勇的自衛隊擊斃了日偽軍3人,打傷數十人,但是自己也傷亡了12人。潮溪村人曾利用朝議第的兩座碉樓抗擊過日偽軍的入侵,在南邊碉樓上,還能依稀辨認出當年日偽軍機槍射擊的彈孔。老人們還說,有一次日軍空炸時,全村人都跑到了朝議第里避難。突然,從飛機上扔下來一個炸彈,大家都嚇傻了,以為會被炸死,沒想到炮彈沒有爆炸,原來這是一枚啞彈,大家都說,一定是媽祖娘娘保佑了村民。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潮溪村是海七區(現龍門鎮前身)區公所所在地,是潮溪人民公社社址。
② 地都村的歷史文化
1、鬧紅火 (鬧元宵)。正會的日子為農歷正月十六,十二試燈,家家戶戶要把自己製作的各式各樣的花燈在門前和房頂房角試點。十五、十六晚上是正式掛燈的日子。散蠟,是十五晚上掛出花燈後,還要在村莊的各處路邊道口牆頭點起蠟燭,使村莊街道燈火輝煌。十三、十四亮燈,十五抬上「燈官老爺」帶大隊人馬觀燈、評燈,之後放煙火,十六日白天爬山游百病,采柏樹枝,文藝節目遊街並集中匯演,十七休燈,十八日晚圓燈,燈會結束。期間有戲劇、扭秧歌、打扇鼓、跑旱船、老娘送閨女等傳統文藝節目,熱鬧非凡。
2、傳統廟會。主要有農歷正月十六全庄廟會,二月十九觀音廟會,三月十八天啟廟會,五月十三老爺廟會,六月十三大王廟會,廟會均為民間信仰自發組織,香頭由威信高組織能力強的的信仰者擔任,廟時到相應廟宇敬香奉供,請神,誦經祭拜,正日一般都要舉行踩街活動,鄰村人也前來義演,會期一至三天,主要活動有請神、祭奠、跳神、踩街、戲劇、拉花,馬戲、歌舞、雜技、社火、旱船、太平車,武術、魔術、高蹺等系列文化活動,隆重而熱烈,人們以此來祈求消災祛病,吉祥平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渴望和諧穩定、百業興旺。
3、祈雨。逢大旱年,村民到大王廟敬香請神禱念,抬上龍王爺神位,用上鼓樂隊,吹上嗩吶(喇叭),敲鑼打鼓在街里遊行,並為大王爺唱大戲、扭秧歌、打扇鼓,舉辦民間文藝節目等進行祈求。 1、晉劇團(班)。始於清朝,並州(太原)師教,50來人,主要戲劇有《明公斷》、《乾坤帶》、《串龍珠》、《雙官告》、《牧羊圈》、《十五貫》、《打金枝》、《空城計》、《回荊州》等20餘場,道具服裝齊備,演技超群,在三晉大地小有名氣,為井陘縣晉劇班始祖。
2、地都社火。有300年歷史,描述的是三國、梁山等歷史時期的戰斗場面,實戰性強,具有濃郁的古代色彩和傳統的民俗風格。共有三戰呂布、鐵龍山、梁山、三捉孟良、胡延慶打擂、蜈蚣嶺等20個回子輪流表演,每個回子都是一個優美的故事,表演時有鏗鏘有力的鑼鼓助陣,精神抖擻,豪情奔放,以防、退、攻、守為骨架,以閃、轉、騰、挪顯功夫,以器械對打論技巧,架式兒優美,對打順暢,武藝高超,社火臉譜精彩,臉譜根據所扮演的人物而畫,紅、白、黑三色,粗獷中見細膩,英武中透剛烈,個性鮮明,栩栩如生。色彩鮮明,曾在清代嘉靖年間被朝廷封為「皇家護衛隊」。
3、地都太平車。為特色鮮明的民間舞蹈藝術,始於民國年間,人們以推車演舞以示慶賀的方式,祈禱和諧,嚮往太平,故名「太平車」。
太平車先以竹竿(或木棍)、竹條(或荊條)綁成車架,然後外用布料裝飾,兩廂畫有車輪,系於舞者腰間,車架上裝飾假腿,假腿有盤腳和直腳兩類,像似坐於車上。舞者扮像有少婦、傻老婆、老太太、新婚男女、還有未婚少女,形態不一,模仿推車,兩者相互配合,翩翩起舞。有三人組合、多人多車群體組合等方式,多種多樣。演示方式多姿多彩,演示動作上有走八字、套剪子空等,表現上坡、下坡、拐彎、走泥濘、過溝、過坎、趕路、擦跟頭、顛簸等形象動作。形成剛柔並濟,粗獷含蓄,瀟灑大方的特點,鑼鼓嗩吶音樂伴奏變換於悲喜哀樂之中,既有秧歌的韻味又有寺廟音樂的色彩,剛而不野,柔而不靡,旋律簡潔明了,妙趣橫生。
4、地都」跑驢」。為晉中地區流傳下來的民間文化,驢的骨架用竹竿或木棍紮成,外以紙布裱糊,形似毛驢逼真,在鑼鼓嗩吶等樂器伴奏下表演,基本動作有驢蹄步、雙錯步、駕驢式、催馬式、勒馬式等,隊形多樣富於變化,內容結合村情民事,自由編成,有老娘送外孫,贊村長等,極具趣味性和觀賞性,百姓喜聞樂見。
5、地都皇綱。「皇綱」也稱「皇杠」、「顛杠」。是廟會主要節目之一。一盤綱由杠桿、箱架箱、箱環、箱鈴等六部分組成,演出時36杠成或48抬杠箱排列成隊,「馬子」赤膊上陣開路,開路之後即是顛杠,各種隊形穿插變化「五馬破曹」、「穿十字」、「走連環」、「掏剪子股」等。同時演員一改單調的「顛杠」,爭先施展「換杠」、「鴕杠」、「頂杠」等高難度技巧。整個場景蔚為壯觀。顛動時箱環拍擊箱子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和奏樂,形成了一種粗獷而豪放的藝術效果。再現古代帝王之皇家之勢而文明遐邇。
6、民間舞蹈花會節目。漁家樂,拉碌碡,霸王鞭,扭秧歌,扭拉花,打扇鼓,跑旱船,老娘送閨女、送外孫,吹歌會,買菜,釘缸,補鍋,民間小調小放牛等。 1、荊編。用荊條編製成各種生活用品,如宅筐、挎簍、手提籃子、筐子、大花簍等各種各樣,這種手藝始於明清,現有老藝人16名。
2、編席子。用蘆葦,劈成條狀,按制式編成席子,工藝花樣繁多,十分復雜,席子用於居民鋪炕用,做盛糧食屯子用,至今村民炕上還鋪著自已編織的席子。清代傳入我村,現有藝人5位。
3、編蒲墩。用玉米皮做原料,用水浸濕,干濕適中,編成辮,再擰在一起,蒲墩的樣式花樣很多,有平的,有高的,有圓形的,有長形的,各式各樣,美觀實用。
4、搓麻繩、納鞋底、納鞋墊。過去居民穿的鞋都是自已做的,做法首先是搓麻繩,再焙夾子兒,然後是納鞋底,做鞋。我村至今傳承做鞋的習俗,45歲以上的女人基上都會做鞋,還有不少人穿自已老婆做的布鞋。
5、做虎頭鞋、貓頭鞋。為兒童穿用,鞋的前臉做成象虎頭貓頭型狀,期望孩子如虎健壯生長。 1、煎餅。用料:玉米、豆類、小麥、食油、花椒。製作方法:用小黃磨將玉米、豆類、小麥破碎後,用水泡12小時,泡軟後用小黃磨搬(俗稱搬磨),磨成沫,搬磨時放少許花椒調味,用專用煎餅鏊子,再進行攤制,營養豐富,味美可口。
2、小煎餅、鹹食。用料:和煎餅一樣,製作比較簡單,用各種麵粉和在一起,加水,放花椒葉或蔥調味。稠稀適中,再用小煎餅鏊子攤。
3、抿蝌蚪。將紅豆、黃豆、綠豆等豆類麵粉和白面及玉米面加水配合,用蝌蚪床將其壓入鍋中煮熟,加酸菜哨子。
4、年糕。過年做年糕是傳統習慣,每戶每年都做年糕,做年糕用的粘米,石磨推成麵粉,加少量玉米面,加紅棗和大紅豆,用鍋蒸,出鍋切塊存放。
5、扒糕。用蕎麥面打成糊狀,用鍋熬制,出鍋後,盛在盤里、碗里,放涼後食用。
6、麵筋菜。用蘿卜絲、豆芽等,配麵粉調勻上鍋蒸熟放涼後切成2-3厘米見方的薄片,上油鍋炒熱加蒜醋食用。
7、壓餅。將各種麵粉調成糊狀,用特製的鐵鏊(兩片面積相同圓形光面鐵板組成,可開合)將糊壓成薄膜狀,上火中兩面烤微焦
8、咸飯。將各種瓜菜豆之類和小米及雜面同鍋煮熟
9、饊飯:饊飯是村中人早上最常吃也最普通的一種飯。它不僅用料極為簡單,有玉米面或雜面即可,同時製作也十分方便。鍋里的水開了,一手將玉米面均勻灑向鍋中,一手順勢攪動,自覺稀稠合適,再用勺用力攪拌數十圈後,蓋上鍋蓋慢火燒三五分鍾即可食用。盡管用料和製作如此平常和簡單,但火候、原料以及做飯的技巧各具千秋,一百戶的饊飯就有一百種口味,高手做出的饊飯,吃起來依然可口。熟後配以紅糖、醬、鹹菜等食用。
③ 團山鎮的歷史文化
團山鎮地處古襄陽城之北,有著2800多年的歷史和極為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匯合發源之地。悠久的歷史為團山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跡,有古鄧城遺址、還有關羽與曹將龐德大戰之地鏖戰崗和三國蜀將關羽練馬習武之地後官田等。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也留下了曼吾離、范宗尹、董曦轡、等一代又一代歷史名人的腳印。 1972年以來,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在鄧城、蔡坡、陸寨、黃家、余崗村一帶發掘了近400餘座古墓及大批文物,其中有石器、漆、木、陶、銅、玉等禮器裝飾品及大批兵器共達數千餘件。較著名的文物有石器、蔡侯鼎、鄧公鼎、吳王夫差劍、徐王義楚元子劍等等。如1973年,湖北省考古專家在陸寨北0.5公里處發現並採集了舊石器時代打制的石核、石片、石尖狀器件3件,現陳列於湖北省博物館,經中國科學院考古所鑒定,約為10萬年前器物。
1976年在蔡坡M12號大型古墓中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劍為青銅,長27厘米,上有銘文10字:「攻王夫差、自作其幾用。」後將銘文拓片寄送郭沫若,請予解釋。郭於6月29日復信如下:「五月十四日信閱悉,因病遲復,乞諒。」劍銘文,釋如下:「『攻』即吳,古器名或作功銘,或作功魚,吳之古稱。攻王夫差,即吳王夫差。『其幾用』一般多作『其元用』,但此銘確是『幾』字,或系鑄損,吳王夫差劍出於襄陽,蓋吳滅於越,越又滅於楚,故。」此墓群與春秋鄧國有直接關系,為研究古鄧國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
1976年秋,在張袁出土了一座東漢綠釉陶樓,樓為重檐式兩層,通高47厘米,現存於襄陽市博物館。
1977-2007年間,團山鎮境內出土文物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2005年以來,在鄧城附近連續發現了西周時期的灰坑、文化層、墓葬品,其古墓就有300餘座,各類文物2000餘件,這些發掘和發現更是把襄陽建城史的相對年代推定在西周中期,距今約2900年或略早。為襄陽在整個中原文化發展史上的突出地位提供了重要史料依據。 寧國寺遺址:位於團山鎮古鄧城內西北隅,尚存有雍正九年(1731)年重新修建的寧國寺大殿。寧國寺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這始終是個迷,但從古廟牆基上的各種漢代古磚來推斷,寧國寺在鄧城最起碼存在了一千年以上,清雍正年間曾重修,寺內曾有鐵佛一尊,香火盛極,住僧百餘人,齋房10餘間,佔地50多畝。80年的時候這里仍存有一座大殿和三間偏殿,但由於缺少相應的保護,幾千年的風雨終於使古鄧城倖存的最後一個見證者---寧國寺,在一個沒人知道的風雨之夜倒塌了. 卞營遺址
卞營遺址距古鄧城遺址僅500米。考古人員在卞營遺址內發現了一批東周時期的水井。在300平方米的發掘探方內,考古人員共發現8座古井。古井如此集中分布的情況在襄陽市考古發現中尚無前例。這批古井均為圓形豎井。井口大小不等,最大的直徑1.8米,最小的直徑僅為0.86米,深度均為7米以內。從井內出土了一批東周時期的陶罐、豆、甑、汲水瓶等器具。據鄧城村民講,古鄧城內曾有72口井,說明當時的社會繁榮、人口稠密。這些水井的存在,說明當時手工作坊相當多。 鏖戰崗:鏖戰崗位於團山鎮西北四公里處,漢建安24年(公元219年),關羽與龐德在此激戰,今仍有擂鼓台遺址。
官田:位於團山西三公里處,是三國蜀將關羽練馬習武之地,人們稱之為關田,後來又演變成官田。因附近有三個村,故又有前官田、中官田、後官田之分。回頭庄:回頭庄位於團山鎮西一公里處(現為團山鎮蔡庄村七組),是三國時期水戰龐德一戰時,蜀國大將關羽從關田順官以南的遛馬道遛馬,每次行至一個小村莊時便轉回去。由於人們對關羽的崇敬,為了記住關羽曾到過的村莊,便把這個小村莊的名稱改稱為「回頭」。
水淹七軍:團山鎮是關羽大戰龐德、水淹七軍、生擒於禁和曹仁死拒關羽的主戰場。這里的關公遺跡最為集中。當年在這里展開了野戰、馬戰、步戰、水戰、陣地戰、地道戰、塹壕戰、心理戰、間諜戰、氣象戰等多種戰斗形式,著名的「關公刮骨療毒」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鄧城遺址是西周時期鄧國都城,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市樊城西北六公里處,現在團山鎮鄧城村轄區內。其東北接卞營,東南連周崗,靠鄧城大道,面積約0.64平方公里。據文獻史料記載,西周時期,鄧國已是周天子的「南土」和重要據點,也是具有一定影響力、有較高政治、經濟和文化水平的南方諸侯之國。至戰國,鄧城一直是楚境內較著名的城鎮和一級行政區。而襄陽具有的2800年的歷史也就是源於古鄧城,從西周時期的鄧國開始算起的。楚文王十二年(公元前678年),鄧國為楚所滅。據《舊唐書.地理志》「鄧城,漢,鄧縣,屬南陽郡,古鄧城也。唐初稱安養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安養縣為臨漢縣。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改臨漢縣為鄧城縣。」直到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撤並入襄陽縣。鄧城是南陽盆地南端保存較完整的一個古代都城和延續時間較長的縣級治所,是襄陽市建城起源和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它呈方形,系夯土所築,城垣周長3233米,面積約0.64平方公里。原城牆四周牆基輪廓清晰,城外有寬30餘米的護城河環繞。雖歲月已久,但舊跡仍依稀可尋。城址內外文物古跡豐富,秦磚漢瓦時有發現,在城內的田間地頭目前仍散布著大量春秋至漢代器物殘片,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展示觀賞價值。
1981年,古鄧城遺址被湖北省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2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④ 村莊規劃中的歷史文化和環境景觀資源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村莊復中的歷史文化,無非是兩個層面,制第一是村莊發展過程中間所積累的比較好的優良傳統,第二是村莊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間所形成的一些名人和名人的事跡。
而村莊的環境資源指的是村莊所在的地理位置,地理人文景觀,風景,地貌,氣候,以及因此所形成的村莊,所獨有的建築,或者是名勝方面的資源。
⑤ 紅古區的歷史文化
八寶川位於蘭州市西部,由永登縣連城鎮、河橋鎮和紅古區窯街鎮三鎮相連地界組成。西臨青海省民和縣、樂都縣馬廠鄉,東接永登縣七山鄉。此地四面環山,連綿不斷,遙望田野縱橫,風光秀麗,是一座天然大花園。大通河如鑲嵌在花園里的一條銀帶,蜿蜒全境。
八寶川古稱八堡川。解放前屬連城魯土司管轄。據《蘭州市文史資料選刊》第六期記載:「八寶川呈西北東南走向,為一帶狀形,佔地約90平方公里,因該地有連城、河橋、豐樂(今牛站村)、杜家灣、馬軍、七里店、紅山、馬庄共八個軍事堡子,所以稱之八堡川」。 紅古川舊稱峽外川,川境內以北有條峽谷,叫享堂峽,其峽以北稱八寶川,峽以南稱峽外川。峽外川長約百餘里。包括平安鄉、河嘴鄉、紅古鄉和海石灣。
川內有條湟水,順川東下,匯入黃河,南北兩面,山巒起伏。湟水兩岸,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曾有俗語「四馬二主拴者牢鰲者裝糧庫,峽外川是個搖錢樹」。年年入春時,桃紅柳綠,梨花似雪,民間曾在此舉辦果花節。
說起紅古川這個地名,還有一定的來歷,在川內紅古鄉有個小村莊,現稱紅古城村,舊時為魯土司管轄的一座古城。據記載,在明代古城以南有座舊古城,因城建在川中心,沒有水源,易攻難守,不適應戰略需要。故將城遷築到現紅古城。此處原名叫紅古土,建城後遂改名新古城,此城四周築有十多米高的城牆,南面臨河,西面挖有壕溝,東面是懸崖峭壁,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外城還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護城河。既險要,又好取水。易守難攻的犄角之勢。城內有東西一弓形街道,北面建有王土司衙門,南面是貢爺住居地。據村內老人回憶,民國三十二至三十三年(1943至1944年),楊子恆的部隊,有一個中隊在城內駐扎過。從王氏家譜表上證明,其先祖為王保保。
又一說,當年的邊陲守將和士兵,百姓多是土人(指少數民族),由於口音上,對「新」字讀不準,誤讀為「紅」。這樣天長日久才叫成了紅古城。1960年4月27日,由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設立紅古區,就以這座古城為名,故取名為紅古區。從此,人們便稱這條川為紅古川。有小詩一首「雪浪起峽谷,湟水繞平塬,百里紅古川,卻似小江南」。
⑥ 如何使村莊規劃既符合村民意願又體現地方特色和歷史文化傳承
村莊規劃與設計方面,浙江明確提出:必須立足鄉村發展,按不同地域、特色回、歷史文化保護要答求分類編制,並充分考慮群眾意願、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內容。對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要予以重點關注,注重保護村莊完整的傳統風貌格局、歷史環境要素、自然景觀等,引導村民慎砍樹、禁挖山、不佔河湖水域、不拆有保護價值的房屋。農房設計是村莊規劃中的核心環節,必須堅持傳承創新和彰顯特色的農房設計理念,積極探索村莊整體風貌下的單體設計,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有序構建村莊院落、住宅組團等空間,著力探索形成「各地民居」新範式。
⑦ 霞洞鎮的歷史文化
霞洞豆餅
霞洞豆餅與它豆餅有所不同,迄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它選料優良,製作精細,色鮮質嫩,清脆爽口等特點著稱,是粵西著名特產之一。霞洞豆餅的來歷,當地有這樣的傳說:隋朝,霞洞堡經常遭受外族入侵,人民群眾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年初夏,正是豆熟時節,田野里,到處都是金燦燦一片。一天中午,群眾正在地里忙著收獲黃豆,只見一群惡魔氣勢洶而來,張牙舞爪要搶奪黃豆。正在這時,冼大夫人帶領的軍隊來了,他們趕走了惡魔,奪回了黃豆。為了感謝冼太夫人的大恩大德,霞洞人民家家戶戶磨黃豆,做成一隻只豆餅慰問冼太夫人的軍隊。從此後,霞洞的豆餅聞名天下,南來北往的客人來到霞洞,無不品嘗一番。
嶺南佳果—荔枝
2002年5月間,《廣東科技報》以整版篇幅報道了「天下荔枝第一鎮」——電白區霞洞鎮的情況,向人們介紹了霞洞荔枝,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全球荔枝看廣東,廣東荔枝看霞洞。」
該鎮荔枝主要品種有:白糧罌,白臘,黑葉,桂味,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
20世紀80年末,霞洞以百里荔林,霞飛浮山,丹荔映翠,被命名為「荔映丹霞」選「電白新八景」。 據1982年該區全區文物普查考證,電白區境內遠在7000年前已有人類活動。秦漢時百越族先民在此生息繁衍。隋唐時縣東部、東北部、中部一帶主要是瑤族人聚居,西南部至西北沿海,沿江地區則主要是俚族和壯族人活動。
漢人最早於何時徙入已很難考證,不過漢人大批移民入境當從宋代開始。宋徽宗年間(1101-1125年)至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中原時有戰亂,大批漢民從福建的莆田、晉江、閩縣、福州、汀州等地和廣東的東北部地區徙入。此外,還有神電衛駐軍官兵(多為浙江人)的後裔及到此經商貿易的商賈人留居的,有到高、雷、廉、瓊等州縣任職的仕官退職後在此擇居的——他們先後在此繁衍,於是境內的漢人數量越來越占優勢,而原來的土著民族只得遠徙廣西和海南等地,部份則與漢人同化。
該鎮民眾少有遷出,該縣各鎮姓氏佔全縣姓氏人數比例數據中,崔、王二姓比例最高,至今保留頗有特色的二大族人與多姓氏和諧相處良好局面。 「年例」大過「年」,從有歷史記錄以來茂名及其所轄市縣(區)鄉村,大都盛行做「年例」,而且相當隆重熱鬧。它還讓我們去追根溯源其文化與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冼太夫人的聯系,而在霞洞,自大年初六起,各村陸陸續續操辦自己的年例。
霞洞鎮大年例
正月十七:道光《電白區志》記載,霞洞鎮有一個「年例」叫「十七把人看」,即在「正月十七日」來紀念冼太夫人,活動規模大,節日氣氛濃烈。每年正月從十六至十九日在看人坡按時舉行。這里是一塊縱橫約三裡面積的平原地貌,唐時是冼太夫人孫輩聚居的村莊,一年中有兩次「年例」,一次是冼太夫人的生日,一次是冼太夫人的卒日,與「縣志」中記載冼太夫人每逢元宵節出遊的習慣和冼太夫人的忌日有著密切的關系。可見當地人把「年例」視為「元宵節」也是有它的演化痕跡可尋的。
每年二月二為霞洞社區的年例助,歷年來規模較大。 隋朝譙國冼夫人,是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第一人。她是愛國主義典範,一生致力於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大業。她平叛亂、誅反賊,維護了嶺南十餘州的安定,保境安民,發展生產,有功於人民,人民崇敬她。為緬懷她的功績,雕像建廟紀念。解放前粵西各地冼太廟有100多座,但以電白縣霞洞晏公廟最為宏偉壯麗。晏公廟建在看人坡北端獅子嶺向陽坡,坐北朝南,佔地約1000平方米,依山勢而建。分三殿,後殿地勢高,有兩尊泥菩薩。中殿面積最大,畫棟雕梁,庄嚴肅穆。置兩尊冼夫人身像,形神一模一樣。前殿最低,臨近廟門。
該廟由崔、王兩姓共同建造和管理。廟前有一副對聯: 左邊是:合眾心,奉一尊,誠可千古,敬可千古; 右邊是:分法相,庇兩族,王也萬年,崔也萬年。
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七日,崔、王兩姓在此廟前面三里處一個叫漢人坡的平坡搭上戲台,分別聘請兩廣著名的粵劇團唱大戲,相互競賽,看誰的戲台塔得高,戲唱得響。同時舉行當地人叫做「走公」的賽跑活動。每年對冼太夫人的紀念活動從正月十六日一直延續到十九日,每當這個時候,南來北往的商人、看客雲集這里,看戲的,做買賣的,車水馬龍,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盛極一時。一九五七年,霞洞晏公廟曾出現粵桂湘瓊四省100萬人到來瞻仰朝拜冼太夫人的盛況。可惜,晏公廟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所進行的「三反五反」浩劫中被燒毀,蘇東坡等歷代詩人的碑刻也已盪然無存。到九十年代後期當地民間自行籌資,在原址上簡單地重修,由附近村民打點,香火四季不絕。
在各地活動中,以霞洞馮家村的聖誕活動,規格最大,影響最廣。每年冼太夫人誕辰和忌辰縣均組織相關活動,統稱為電白冼太夫人文化節。 在高力士、楊貴妃之前,遠嫁來霞洞作冼夫人第四代的孫媳婦,死後葬在霞洞獅子嶺(現有墓為證)的順政郡君許夫人,也許會給她的父親,武則天時的中書令(宰相)許敬宗和皇帝捎拿過霞洞荔枝,最先開辟了荔鄉霞洞至古都長安的「荔枝之路」。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相傳高力士進奉給楊貴妃的家鄉美味荔枝,當為浮山嶺之陽的霞洞荔枝。榮夏村委會有條「進奉」(也稱為「正奉」)園村,其村落周圍有許多古磚殘留下來。 霞洞大村一共建了三十七座堂。民間常說它有三十六間(座的意思)半,其中崔氏二十六間半,這些祠堂大多數是坐北向南(古有「順水祠堂逆水廟」的建築習慣)。
東面:德明公祠
中間:崔氏大宗(即長房鎮符公祠),靜軒公祠,允谷公祠,謙亭公祠,貞懿公祠,端凝公祠,蘭室公祠,德化公祠,崔氏宗祠(即崔氏始祖九九公祠——崔氏總祠),竹軒公祠,鳳基公祠。
西面:衛南公祠,深山公祠,貞霞公祠,貞純公祠,表凡公祠,艮位公祠,靖一公祠,直源公祠,軼群公祠,思源公祠,清泉公祠,恢度公祠,白雲公祠(大風吹崩半間,剩半間)
在崔氏二十幾座祠堂中,七世祖以下的居多。因三房人少,祠不多,而二房只建七世祖靖一(鎮助)公祠於西面田邊,建八世祖貞純(則明)公祠於艮位公祠之左上角,共佔有三座。其餘崔氏宗祠,為四房和長房這兩房多人的房頭所建。
崔氏二房的靖一(鎮助)公祠,擇吉於清道光丙申(1836年)、丙申月、丙申日、丙申時開工興建,是個特色。而八世祖貞純(則名)公祠,乃從十六世良楨、良材之蒸嘗出錢建造,亦是有異於其它宗祠之處。(崔)貞懿公祠是以八世祖崔則乾的謚號為祠名,而不是以他的排行名、字、號為祠名。其它宗祠的祠名是每有這個情況。
各祠掛有進士、舉人、解元等紀功名、耀祖宗的牌匾(紅底金字)。清代,崔氏書法家霞法,他寫的字拿到當鋪典押,可得銀錢。某年,有一王氏宗祠建成,但大門橫額懸空,還是未有理想的字匾掛上。崔霞法中計在灑醉中揮筆,寫到「祠」字的右邊,還欠「司」字內的一畫一口,就猛醒起來擱筆不寫。其後,其他寫字也略有名氣的人把欠寫筆畫部分補上,與他寫的比較,筆力各方面都有天淵之別。後來崔氏始祖祠留有崔霞法寫的橫額,有「星聚遺徽」、「世澤綿長」、「教俠珠池」、「位參岳牧」等,但各額的字體表面看來是不同家的。
這些獨立於居室之外的祠堂,其中軸線上的一般布局為:大門——享堂——寢室。享堂亦稱祭堂,是拜祭祖先神主,舉行祭祀儀式及族眾團聚之所;寢室為安放祖先神主之所。一些名宦世家,在祠堂前還有照壁或牌樓,畫棟飛甍,煞是壯觀。這些望族祠堂,往往還派專人管理。有收嘗租的,有保管家譜、族譜的,有看守祠堂的,有籌備祭品的。王氏設有槐蔭堂,專門辦理族內人的糾紛。崔族設有董事會,亦是同類組織。祠堂的經濟支柱是祭田(俗稱蒸嘗)。祭田是該祖祠屬下全家庭的公共財產,其收入主要用於支付祠堂祭祖的各種費用以及撫恤族眾,也有用於獎學和對宗族的榮光作出巨大貢獻的孝子賢孫的獎勵。
為什麼霞洞大村在明、清時期建了這么多的祠堂?當地的一些老人說:這里東西、南北各是一公里,前面及左右兩邊圍著許多池壙,是「仙女撒網」、「網督」的風水寶地。歷代祖先都認為每在這里建多一間(座)祠堂,即又「發一發」,更興旺,更發達。因而競相象投資一樣。以各祖的嘗租或其他什麼方式集資、捐資建新祠堂(分祠),並廣置祭田,以祈能有新的發達。但撇開迷信色彩,透過現象向更深層次找原因,可看到它與明、清時代,宗法制度處於成熟的發展階段,祭祀作為家庭的重要活動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祠堂成了家庭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象徵,在家規族訓中,「立祠堂」、「重祭祀」一類的說教佔有突出位置,是很有關的。當地的崔、王兩姓是名門望族,蒸嘗多,富商巨賈、名儒宿宦均有,且讀儒家經典、深受理學影響的上、中層人物又多。其他族人拿這么多的錢來建這么多祠堂,辦不到,而霞洞崔、王兩個名門望族則可以辦到,亦有這個重要原因在裡面。況且清政府對此更無所限制,因而,祠堂的多多營建,便成了他們全體族人共同的主導意識。從明朝中後期至有清一代,祠堂的建置遍布霞洞大村的各個角落,共建三十七座,實得三十六座半,自然成為人們可以理解的歷史現象了。 傳說很久以前,電白縣霞洞有一年發大旱,稻穀無收,很多百姓餓得向西南逃荒而去。當時,霞洞有個林懷蘭醫生,吳川人氏,也隨著災民逃荒,途中為很多災民治病。
當林醫生同災民到了交趾國(今越南北部)關口,又同關口一位將軍治好了病,將軍甚為感激。
在交趾國的王宮里,有個公主患病久醫無效。一日,關口將軍入宮稟報:「中國有一位林醫生,與災民逃荒到關口,治好了很多災民的病,我的病也是他治好的。公主久病不愈,不妨請他看看為好。」國王想了想,令將軍請林醫生入宮,為公主醫病。果然,公主服了林醫生開的葯,幾天後病情好轉。國王為了答謝林醫生,贈送成匣金銀珠寶,但林醫生婉言謝絕。
國王設晏,以國寶熟番薯款待林醫生,表示最高敬意。席罷,林醫生問公主:「席上番薯,能否給我一條生食?」公主答允,送給林醫生一條生番薯。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捆在頭發辮子里,戴上圓瓜帽子,辭別公主,轉返中國。
林醫生離開王宮後不久,不知怎的,國王忽然接到稟報:國寶番薯被偷出境。國王大怒,立即派關口將軍追捕。林醫生到邊境,坐船到了江中,這時追捕的將軍劃船上來攔住了林醫生道:「你偷國寶番薯出境,今奉命要將你緝捕。」林醫生聽罷,說出了為救災民生存,取回番薯種植的心意。將軍聽後,深為感動,命令士兵放行,讓林醫生帶番薯回國,自己便投江自盡了。
林醫生回到了電白霞洞,把半條番薯種植,不久長出了葉子,下了薯。這番薯能耐旱種植,迅速生長,消息傳開,各鄉農民紛紛前來取薯苗、薯塊,廣泛種植,有了番薯當雜糧充飢。從此以後,番薯便從霞洞傳到廣東各地,傳到中國的許多省份。
乾隆年間,霞洞副榜崔騰雲,為紀念林懷蘭醫生挽救百姓飢荒的功德,率領民眾在電白霞洞圩邊建立「番薯林公廟」。廟建成後,每年收番薯時,當地農民挑選大條的番薯,掛吊在廟門前,以表示感謝林醫生的恩德,祈禱林公保佑風調雨順,稻穀番薯豐收,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可惜,此廟毀於文革年代。
⑧ 歷史文化名村和古村落有什麼區別
歷史文化名村,如同諸葛八卦村,可以理解為具有很大歷史底蘊和文化的村莊,大多是旅遊景點。但古村落就不一樣了,他可能是未被發現的,但他有相當久遠的歷史,而歷史文化名村不見得都是久遠。這就是他們的區別。
⑨ 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廣州花都區的歷史文化:
1、灰塑
灰塑,俗稱「灰批」,是嶺南建築的傳統裝飾,是中國民間工藝的瑰寶。根據《宋高僧傳》卷十八的有關記載,灰塑在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就已經存在。以後,灰塑在明清兩代最為盛行,尤以祠堂、廟宇、寺觀和豪門大宅用之最多。
2、盤古王誕
盤古王誕是花都區傳統的民間活動。每年農歷八月十二日為誕日,誕期活動從農歷八月十二日到八月十五日,盤古神壇為固定的活動場所。
清朝嘉慶初年(公元1796年),讀書人邱毛松在獅嶺爐山(現盤古王山)半山腰發現一塊石碑,上刻書「初開天地盤古大王聖帝神位」。傳說這塊石碑原立於梯面盤古廟內,梯面瑤人逃亡時遺落在此。
邱毛松將拾到石碑的農歷八月十二日定為盤古王誕日,並修建了盤古神壇,引人前來慶賀。此後,盤古王誕逐漸發展成為影響珠江三角洲和粵北一帶、內容豐富、場面熱鬧的傳統民間活動。附近各鄉都組織舞獅隊到盤古神壇前匯演,還有唱大戲、鬧花燈、搶花炮等民俗活動。
3、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創作文學,富有濃郁的地方語言特色,屬於民歌體裁的一種。它繼承了《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格,常用「賦、比、興」的傳統手法,又以雙關、重疊等手法見長。
除情歌以外,客家山歌還有勞動歌、勸世歌、行業歌、耍歌、逞歌、虛玄歌和猜調、小調、竹板歌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對唱、聯唱、戲曲小品等。客家山歌旋律優美,意境含蓄,被寓為《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
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押韻上口,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和流傳。自唐代開始,客家山歌在民間常盛不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4、中彩琺琅製作技藝
琺琅,又稱「佛郎」、「法藍」,1979年至1981年間,花縣琺琅廠進行技術革新,組織楊志鋒、賴明、楊志金、黃鑒恆、黃翠芳等7人多次前往北京琺琅廠學習「景泰藍」的掐絲技藝。
1983年,楊志鋒等人在「廣州琺琅」工藝的基礎上將「景泰藍」工藝有機地結合於一體,創新發明了一種新的工藝,命名為「中彩琺琅」。該工藝了不僅繼承「景泰藍」金碧輝煌的花紋圖案,又能襯托出「廣州琺琅」的淡雅、古樸、細致、生動的大幅彩畫和書法。
使產品的觀賞價值大為提高。「中彩琺琅」製品有花瓶、點心盒、盤、罐、碟、碗、座鍾、電話機、座燈、鈕扣等。
曾先後參加國家輕工部及省市有關部門舉辦的展覽,並多次獲得榮譽及獎項。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中彩琺琅製作技藝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5、花都元宵燈會
元宵節游燈,是流傳於嶺南地區的民間傳統習俗,也是人們新年祈福的一種形式。游燈的起源最遠可推至漢代。隨著歷史的發展,游燈活動不斷延續和豐富,到清代其形式和規模最大。
舊時,花縣的元宵節游燈活動十分盛行,正月十五晚上大多數鄉村都舉行游燈活動,場面非常熱鬧。遊行結束後,人們開始進行投燈,祈求光宗耀祖,虔誠孝順,新年順利,五穀豐登等新年願望。
新中國成立後,游燈習俗停止。20世紀90年代初,花都部分鄉村(如炭步鎮水口、石湖、塱頭、華嶺等村)逐復游燈習俗。1996年,炭步鎮水口村重修康公廟後,由旅港鄉人任廣榮發起成立「花燈會」,恢復游燈和投燈活動,至今已經舉辦了十二屆。
6、南獅
南獅,亦稱「醒獅」,流行於廣東、廣西以港澳、東南亞僑鄉,是地道的廣東民間獅舞。南獅是花都傳統的民間藝術,是人們喜愛的體育活動。它不僅融合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方面的文化元素。
由於舞獅的跳、蹲、馬步、箭步、弓步等均為武術動作,因此舞獅必須同時練習武術,掌握一定的武術步法。民國時期,花都很多鄉村都設有武館,聘請武師教授子弟習武和舞獅。新中國成立後,武術和南獅表演更加普及,逢年過節和開張慶典,各村獅隊便上街采青、巡演。
7、粵劇
粵劇是融會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如木魚、龍舟、南音、粵謳、廣東音樂、小調、小曲等所形成的以梆子、二黃為主的我國南方一大劇種,又稱廣東大戲、廣府戲等。
是一種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才把演唱語言改為廣州方言。
8、瑞玲盆景
瑞嶺盆景主要源於赤坭鎮瑞嶺村,該鎮豐群、田心、竹洞、上連珠、下連珠等村,以及炭步、獅嶺等地均有人栽培盆景。赤坭鎮瑞嶺村地處花都區西部地區,地域廣闊、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種植盆景花卉等特色農業擁有100多年的悠久歷史。
瑞嶺村位於三坑水庫和矮嶺山塘的下方,灌溉方便,土壤、氣候十分適宜盆景種植。赤坭鎮瑞嶺村以生產經營樹樁盆景和盆栽盆景為主,是嶺南盆景的重要組成部分。瑞嶺村栽培的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以九里香、羅漢松的造型方面更具造詣。
九里香盆景是瑞嶺盆景的代表作,製作技法精湛,造型方面具極高的造詣,獨樹一格。2009年3月18日,花都區政府公布瑞嶺盆景入選第一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⑩ 請問廣東省汕尾市紅海灣區東洲街道湖東村的劉姓是誰後代
劉姓在堯舜時代就有了,漢朝以後有兩大分支:前漢劉(劉邦時代劉),後漢劉(劉秀時代劉回)。廣東地區的劉姓大答部分是後漢劉,由中原地區遷徙而去。劉姓的始祖墓在河南平頂山市,經海內外劉姓子孫捐建,這里有詳細的劉姓產生過程、發展過程,歷代名人先賢等等。劉姓代表了中國千餘年統治史,是漢文化的代表:漢史即劉姓的發展史。大漢王朝、漢語、漢服飾、漢文物、漢墓等等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內容太豐富了!簡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