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介紹下模具的發展和歷史~~
國模具工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可分為:
八十年代以前的模具工業發展:在大中型國有企業,模具車間或稱工具車間,作為配套部門,專業化生產模具的廠家少,模具的種類是沖壓模,鍛造模。
八十年代隨著我國工業生產的發展,特別是工程塑料的推廣及應用,推動模具工業的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塑料模的快速發展。1987年在全國工科院校試點開設模具專業,模具工業的國際行標的制訂與完善,壓鑄模,鑽合金擠壓模,銅牆鐵壁型材模的開發和生產。
九十年代後期,模具的生產向專業化,精密化發展,模具設計與製造的科技含量與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特別是CAD/CAM的高新軟體的出現,象AutoCAD、pro/g,MasterCAM、UG、Cimatron 等,用於產品設計和模具設計和模具設計,加快了模開發的速度,又保證了模具的質量、而數控加工技術的出現使復雜模具的加工成為可能,實現設計與製造的體化流程,加快了模具開發的建設,提高了模具製造的質量。
現我國模具工業主要還是集中於沿海洛發達地區,像廣東的珠三角地區,江浙,蘇杭地區,模具質量比起國外,像日本等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模具的加工質量,模具的壽命,模具材料及表面處理方法上,在製造周期上也存在差距
❷ 中國鑄造模具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是怎樣的
近年來,市場大環境發生劇變,國內製造業備受沖擊,與此同時競回爭日益激烈,有著「答工業之母」稱謂的模具行業陷入衰退爭議。模具行業當前面臨重重困境,意味著其轉型升級已刻不容緩。
近年來隨著汽車工業、電子信息、家電、建材及機械行業等的高速發展,我國模具產業也實現了快速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模具行業銷售總額從2009年的980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184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9.58%。預計,2018年中國模具行業銷售總額將超2000億元。
目前我國中低檔模具已供過於求,而以大型、精密、復雜、長壽命模具為主要代表的高技術含量模具自給率還較低,只有60%左右,有很大一部分仍依靠進口。2009年至今,我國每年進口模具約20億美元,多為高檔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以中低檔為主,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較低。
❸ 模具技術的發展歷史
模具作為一種特殊的機械產品,模具行業作為一種特殊的機械行業,不能像其它機械行業&機械產品那樣,所研發製造的機械產品生產出來零部件或機械產品本省僅靠設計人員的理論設計就能基本保證最終所要達到的所需的功能和使用要求,也就是說,對於其它的大多數機械產品,如果加工過程能夠完完全全全或盡可能到達設計的精度和要求,最終的產品和當初的設計目的是不會有太大的偏差,即完善的設計在加工條件的保證下就可以生產出完美的產品,同時,這類產品的設計理論依據經過幾十年甚至在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上百年的不斷研究與實際生產的互不發展下已經變得很成熟,很完善,很實用了,比如各種機床設備,動力設備等。
模具產品則不一樣,由於無論是注塑、壓鑄類的高溫流動成型還是常溫下沖壓類的塑性成型,盡管長的也有幾十年研究與應用歷史,由於基礎理論和數學模型很不完善,不準確,也有還是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在我們國內,大多數還是要靠現場調試經驗來支持,來盡可能使模具產品做到完善,生產出來的達到用戶用戶要求,所以在設計階段,大多數目前只能做的工作,在整個模具製造過程和質量體系環節保證種,只能充當「粗加工環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模具的好壞最終要靠靠鉗工手藝,不同廠家模具產品最終的顛峰對決,可能就是模具鉗工的一種技藝比武吧,而在這行里設計人員和前期的各序加工人員只能是給顛峰對決做配角。
我不知道,我這沒講,廣大的同行們是否認同,但是這的確是事實,再完美的模具設計,再好的圖紙,再貴的設備,目前來說最終都要模具鉗工來講前面幾者的勞動與智慧體現出來,沒有他們,我們的設計恐怕都是一堆廢鐵!!!
另外,目前來說,我們再模具結構特別是比較復雜的機械結構(比如汽車模具中的各種斜楔連動機構)研究的力度好像還不夠深入,也沒有一些再國際上能領先的技術甚至是專利,先進、復雜的一些結構主要還是要參照國外的先例來進行設計,自主研發水平相對薄弱,反倒是鉗工再裝配、調試這些機構的水平可能比國外還要好些。
如前所述,塑性成型理論和數學模形不完善,造成沖壓工藝分析和制定在設計階段不完善,需要鉗工後期大量調試,這種問題一時半會可能尚無立桿見影解決方式,對於設計人員尚有可適當推脫責任的理由,但模具機械結構這塊的水平不好,對於種「硬傷」,我們好像就有點難辭其疚了,當然,我覺的這也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
首先,比較高端的模具機械結構通常只會應用在比較復雜的零件和工序上,比如轎車的側圍外板、翼字板、發動機罩的壓合等零件上,國內汽車廠商由於多為中外合資等原因,很難做到讓國內模具企業製造這類產品的模具,全新車型的類似零件就更是聊聊無幾,所以我們的實戰機會很少,部分有實力的廠家可能在生產任務較少是,進行過練習性理論設計,最終效果天知地知就是人不知!!
其二,即便遇上這種難的機會,多數廠家可能都會搜腸寡杜,千放百計的去尋找外國原圖,然後才能進行設計,最終的機械結構,可能會有些改進和完善,變成有中國特色的模具產品,甚至可以出口到這些國家,但是最終還是很難實實在在的打上「MADE IN CHINA"的烙印,外國的圖,中國的鋼,拼到一起心不慌,
❹ 模具行業的現狀和未來
模具抄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襲備,被稱為「工業之母」。我國模具行業發展在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東南沿海地區發展快於中西部地區。而且我國模具設計製造水平在總體上比德、美等國家落後許多,在加上產品質量和標准化水平不高。
我國模具行業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持續增長,機遇與挑戰並存。
❺ 模具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
振興和發展我國的模具工業,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模具是工業生產的基礎工藝裝備」也已經取得了共識。模具生產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品製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為模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新產品的開發能力。 2003年模具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62.0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1.57%;實現利潤總額為12.8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0.63%。我國模具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從模具業規模上講,我國已經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日本和美國。可以說我國已經成為模具生產大國, 然而,就整個模具行業而言,大中型企業比較少,小型企業占絕大多數;與此同時,國內模具行業的企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與國外相關企業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國內企業不應當盲目樂觀,而應當努力發展、強壯自我,以應對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同時,把握住發展的機會,使我國早日成為模具的生產強國。 我國模具行業將向大型、精密、復雜、高效、長壽命和多功能方向發展。 目前,電子、汽車、電機、電器、儀器、儀表、家電、通訊和軍工等產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成型的製件所表現出來的高精度、高復雜性、高一致性、高生產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製造方法所無法比擬。模具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品的質量、效益和開發能力。 專家認為,我國模具行業日趨大型化,而且精度將越來越高。10年前,精密模具的精度一般為5μm,現在已達2-3μm。不久,1μm精度的模具將上市。隨著零件微型化及精度要求的提高,有些模具的加工精度公差就要求在1μm以下,這就要求發展超精加工。 專家認為,我國模具行業要進一步發展多功能復合模具,一套多功能模具除了沖壓成型零件外,還擔負疊壓、攻絲、鉚接和鎖緊等組裝任務。通過這種多功能的模具生產出來的不再是成批零件,而是成批的組件,如觸頭與支座的組件、各種微小電機、電器及儀表的鐵芯組件等。多色和多材質塑料成形模具也將有較快發展。這種模具縮短了產品的生產周期,今後在不同領域將得到發展和應用。 隨著熱流道技術的日漸推廣應用,熱流道模具在塑料模具中的比重將逐步提高。採用熱流道技術的模具可提高製件的生產率和質量,並能大幅度節約製件的原材料,這項技術的應用在國外發展很快,已十分普遍。國內熱流道模具也已經生產,有些企業已達30%左右,但總的來看,比例太低,亟待發展。隨著塑料成型工藝的不斷改進與發展,氣輔模具及適應高壓注射成型工藝的模具將隨之發展。 有關專家認為,模具標准件的應用將日漸廣泛,模具標准化及模具標准件的應用能極大地影響模具製造周期。使用模具標准件不但能縮短模具製造周期,而且能提高模具質量和降低模具製造成本。同時,快速經濟模具的前景十分廣闊。由於人們要求模具的生產周期越短越好,因此開發快速經濟模具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例如研製各種超塑性材料來製作模具;用環氧、聚酯或在其中填充金屬、玻璃等增強物製作簡易模具。這類模具製造工藝簡單,精度易控制,收縮率較小,價格便宜,壽命較高。還可用水泥塑料製作汽車覆蓋件模具。中、低熔點合金模具,噴塗成型模具,電鑄模,精鑄模,層疊模,陶瓷吸塑模及光造型和使用熱硬化橡膠快速製造低成本模具等快速經濟模具將進一步發展。快換模架、快換沖頭等也將日益發展。另外採用計算機控制和機械手操作的快速換模裝置、快速試模裝置技術也會得到發展和提高。 專家認為,模具行業中壓鑄模的比例將不斷提高。隨著車輛和電機等產品向輕量化方向發展,對壓鑄模的數量、壽命和復雜程度將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隨著以塑料代鋼、以塑代木的發展和產品零件的精度和復雜程度的不斷提高,塑料模的比例將不斷提高,其精度和復雜程度也將隨著相應提高。
❻ 模具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最新
進出口總額小幅下降
目前,我國模具行業整體進出口持續保持出口大於進口的貿易順差狀態。主要貿易產品大致可劃分為塑料橡膠模具、沖壓模具以及其他模具三大類。據海關信息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模具行業進出口貿易額呈現震盪走勢,2019年,我國模具行業進出口貿易總額為81.85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模具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