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抗大四分校歷史意義

抗大四分校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2 22:31:26

1. 抗大五分校是不是抗日戰爭時期鹽城出現的紅色革命標志

是。

抗大五分校全稱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五分校,於1940年11月在鹽城成立,陳毅版兼校長和政治委員,權賴傳珠兼副校長,馮定任副校長[2] 。1942年1月,根據中共華中局、中共中央軍委、華中軍分會和新四軍軍部的決定,抗大第五分校改稱「華中抗大總分校」(原抗大五分校抽出部分幹部和教員,到三師創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負責領導新四軍各師的抗大分校和隨營學校及教導隊的幹部培訓工作。總分校仍由陳毅兼校長和政治委員,賴傳珠兼副校長,韓振紀任副校長。

2. 中國抗大四分校的遺址在那裡

河南永城

3. 龍崗抗大八分校舊址的介紹

龍崗抗大八分校舊址千年古鎮龍崗(舊稱芙蓉崗),位於天長市區以北30公里、美麗的高郵湖畔。鎮內明清古民居特色鮮明,保存完好。清代道光年間曾出過狀元戴蘭芬。

4. 請幫忙翻譯一下這段文字

1. The four branches of anti-Japanese schools existed in Wobei anti-Japanese region, they established ring the war, expand ring the war, and trained a total of more than 7,000 students, these students played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YuWanSu anti-Japanese region.
2. four branches of anti-Japanese school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anti-Japanese war), YuWanSu anti-Japanese region
本人拙見,希望對您有內幫助容

5. 抗日軍政大學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由於敵後抗日斗爭的需要.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抗大於1939年7月向敵後挺進,同年12月到達晉察冀,翌年2月到達晉冀豫,1943年3月返回陝北綏德,直至抗戰勝利。校長林彪、副校長羅瑞卿。
抗大在敵後先後創辦了十二所分校,一分校在晉東南、後遷山東,二分校在晉察冀的靈壽,後返陝北並入總校,三分校在延安,曾改為軍事學院擴後亦並入總校,四分校在淮北,五分校在蘇北,後遷淮南,六分校在山西武鄉,後並入總校,七分校在山西興縣,八分校在淮南天長縣,後改為新四軍二師教導團,九分校在南通,後改蘇中公學,十分校在鄂豫皖,太行分校在河南涉縣,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
1945年10月總校遷至黑龍江省北安。不久遷往齊齊哈爾,改稱東北軍事政治大學。學員以部隊調干為主,還招收投入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知識青年,學習內容有馬列主義基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民運工作、游擊戰、中國歷史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李富春都到抗大講課或作報告。抗戰八年,抗大培養了二十萬優秀軍政幹部,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和奪取抗日戰爭乃至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黑龍江大學——原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俄文大隊
北京外國語大學——原中國抗日軍政大學三分校俄文大隊

6. 抗戰時期的抗大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全稱「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簡稱「抗大」。其前身是「中國抗日紅軍大學」,1937年初改為此名,校址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培養抗日軍事、政治幹部的大學。毛澤東任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規定了「堅定正確的政抬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由於敵後抗日斗爭的需要.根據中共中央決定抗大於1939年7月向敵後挺進,同年12月到達晉察冀,翌年2月到達晉冀豫,1943年3月返回陝北綏德,直至抗戰勝利。 抗大在敵後先後創辦了十二所分校,一分校在晉東南、後遷山東,二分校在晉察冀的靈壽,後返陝北並入總校,三分校在延安,曾改為軍事學院擴後亦並入總校,四分校在淮北,五分校在蘇北,後遷淮南,六分校在山西武鄉,後並入總校,七分校在山西興縣,八分校在淮南天長縣,後改新四軍二師教導團,九分校在南通,後改蘇中公學,十分校在鄂豫皖,太行分校在河南涉縣,太岳分校在山西沁水。1945年10月遷至黑龍江省北安。不久遷往齊齊哈爾,改稱東北軍事政治大學。學員以部隊調干為主,還招收投入敵後抗日根據地的知識青年,學習內容有馬列主義基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民運工作、游擊戰、中國歷史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李富春都到抗大講課或作報告。抗戰八年,抗大培養了二十萬優秀軍政幹部,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和奪取坑日戰爭乃至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記得採納啊

7. 抗大四分校舊址在哪裡

永城市李寨鎮麻冢集大廟,曾樓村白果樹為抗大四分校舊址 抗大第4分校:1940年回3月,新四軍第6支隊答隨營學校華中派遣大隊,合並組建抗大第4分校。彭雪楓、鄧子恢、張愛萍、吳芝圃、張震、肖望東、方中鐸、劉清明、李干輝、馮文華、陳銳霆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7月,該校隸屬八路軍第4縱隊。翌年1 月,隸屬新四軍第4師。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犧牲,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政治部決定,將抗大第4分校改名"雪楓軍政大學"。

8. 延安抗大有幾所分校

抗大第1分校:1938年12月,駐甘肅省慶陽地區的抗大第5大隊和駐洛川地區抗大第6大隊全部,駐延安地區抗大第3、第4大隊和陝北公學旬邑分校及西北抗日青年訓練班各一部,由陝北東渡黃河,於1939年2月到達太行山區,合編組建抗大第1分校,對外亦稱國民革命軍第18集團軍隨營學校。何長工、周純全、黃歐東、李培南、張雄、袁仲賢、閻捷三、張仁初、韋國清、孫繼先、袁也烈、廖海光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1月,第1分校遷至山東省沂水,後轉戰於莒縣、臨沂、沐水、費城和江蘇省贛榆等地辦學。1943年3月縮編為山東軍區教導第1團。
抗大第2分校:1938年12月,以駐陝北蟠龍地區的抗大第7大隊和駐瓦窯堡的抗大第1大隊第1支隊為基礎,與抗大第2、第3、第4大隊和陝北公學旬邑分校,西北抗日青年訓練班各一部,合為抗大第2分校。陳伯鈞、邵式平、孫毅、朱子向、趙鳳岐、徐德操、袁子欽、李志民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該校成立後,學員分別由陝北和關中出發,於1939年2月到達河北省靈壽縣陳庄一帶辦學。9月又遷到韓信台和唐縣、完縣邊界的神南村。1943年2月返回陝北綏德,並入抗大總校。
抗大第3分校:1939年7月,抗大總校離開陝北延安,以留在該地區的部分教職員和第1、第2、第5大隊各一部為基礎,組建抗大第3分校。許光達、陳奇涵、郭化若、張振風、黃志勇、李國華、李逸民、莊田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941年10月,八路軍工程學校和炮兵團教導營並入第3分校。同年11月11日,第3分校改稱軍事學院。
抗大第4分校:1940年3月,新四軍第6支隊隨營學校華中派遣大隊,合並組建抗大第4分校。彭雪楓、鄧子恢、張愛萍、吳芝圃、張震、肖望東、方中鐸、劉清明、李干輝、馮文華、陳銳霆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7月,該校隸屬八路軍第4縱隊。翌年1 月,隸屬新四軍第4師。1944年9月11日彭雪楓犧牲,中共中央華中局和新四軍政治部決定,將抗大第4分校改名"雪楓軍政大學"。
抗大第5分校:1940年11月,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幹部學校、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幹部學校、新四軍皖東幹部學校等部,合並組建抗大第5分校。陳毅、賴傳珠、馮定、謝祥軍、余立金、韓振紀等曾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941年10月,該校擴編為"華中抗大總分校"。不久,抽調部分教員和幹部,組建新的抗大第5分校,黃克誠、吳勝坤、張興發、王信虎、唐克擔任過分校領導。1942年底,部隊精減,抗大第5分校停辦。1944年夏,恢復抗大第5分校。日本投降後,該校改編為新四軍蘇北鹽阜軍分區獨立旅。
抗大第6分校:1940年11月,抗大第4團大部、第1團一部和八路軍129師隨營學校合編組成抗大第6分校。劉忠、黃歐東、姚繼鳴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941年4月,分校並入抗大總校。1943年初,以抗大總校返回陝北時留下的基本科第1、第2營為基礎,從校直和各隊抽調部分幹部,組建新的抗大第6分校。徐深吉、袁子欽、胡漢標、張力雄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同年冬,該校一部改編為太行大隊,抗大第6分校撤銷。
抗大第7分校:1941年7月,以八路軍第120師教導團為基礎,組建抗大第7分校。周士第、徐文烈、喻楚傑、楊尚高擔任分校領導工作。1943年1月,第7分校西渡黃河,挺進陝西省綏德地區,並入抗大總校。3月,分校附設陸軍中學南下陝西省合水縣,編為抗大第7分校第1大隊。不久,又組建第2、第3大隊,恢復抗大第7分校領導機構。彭紹輝、張啟龍、喻楚傑、楊尚高、康永和、方復生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946年11月,第7分校擴編為晉綏軍區軍事政治幹部學校。
抗大第8分校:1941年5月,以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幹部學校一部為基礎,擴建抗大第8分校,隸屬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張雲逸、羅炳輝、馮文華、高志榮、劉毓標、劉述鮫等擔任過校領導工作。1943年春,抗大華中總分校結束後,一部分幹部和教員加強充實第8分校。同年秋,分校縮編為新四軍第2師教導團。
抗大第9分校:1942年5月,以抗大第5分校蘇中大隊為基礎,擴建抗大第9分校,隸屬新四軍第1師。粟裕、劉季平、張崇文、杜屏、曹為情、謝雲暉、劉亞奇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該校成立後,即渡江南下,到蘇南地區與第2、第16旅教導隊合並。1943年夏,隨著整個蘇中形勢的好轉,第四分校返回江北辦學。1945年春改編為"蘇中公學"。後並入華東軍事政治大學。
抗大第10分校:1942年2月,以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隨營軍事學校為基礎,組建抗大第10分校。李先念、任質斌、肖遠久、鄭紹文、余潛、楊煥民、冷新華、鄺林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由於新四軍第5師兼豫鄂豫湘贛軍區部隊較為分散,該校遂編成4個教導團分散辦學。1945年9月,第10分校校部改編為新四軍第5師第14旅旅部。在此之前,新四軍第7師在安徽省無為縣也組建抗大第10分校,譚希林、曾希聖、陳仁洪擔任分校領導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分校改稱新四軍第7師隨營學校。
抗大太岳分校: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隊為基礎,組建抗大太岳分校,隸屬八路軍太岳軍區。陳賡、趙征夫、李良漢、李茂之擔任分校領導工作。1945年10月,抗大總校一部從陝西省綏德地區到達山西省長治地區,遂與太岳分校、太行分校合並組建為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軍事政治大學。
抗大太行分校: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隊為基礎,組建抗大太行分校,隸屬八路軍太行軍區。童國貴、彭宗珠、孟擎宇、李克林擔任分校領導工作。1945年10月,太行分校與太岳分校和抗大總校一部在山西省長治地區合為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軍事政治大學。
解放後,抗日大學(東北軍政大學)一直轉戰中國東北,先後曾落腳在佳木斯、吉林市、長春市。曾改名為「東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現名)。

9. 抗大七分校大禮堂設計者

抗大當年學員們修的建築中,最為耀眼的是大禮堂。這是一座可容納2000餘人的禮堂。如此規模內的大容禮堂放在今天,也是件大工程。當時,他們既沒有水泥,也沒有鋼筋,甚至連建築師也沒有,一切都靠群策群力,都要靠學員自己的智慧,竟然蓋起來這樣一座大禮堂。

閱讀全文

與抗大四分校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