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歷史意義

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2 20:58:03

❶ 紅軍長征過程中飛奪瀘定橋對長征勝利的意義及現代影響

這是中國復工農紅軍長征制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部隊在四川省中西部強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紅四團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況下,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進,一晝夜奔襲竟達120公里,終於在5月29日凌晨6時許按時到達瀘定橋西岸。創造了人類行軍史的奇跡!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左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意義
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❷ 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搶渡大渡河,這些事件有何意義與影響

1、巧渡金沙江使中央紅軍擺脫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2、飛奪瀘定橋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中央紅軍全部渡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企圖憑借大渡河等自然障礙消滅紅軍的企圖。取得了長征中又一次重大勝利。

3、搶渡大渡河是紅軍的一次生死之戰,能否渡過河去,是中國革命的關鍵。為了渡過大渡河,在作戰開始前,先遣隊首長對這次作戰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同作戰部隊一起制定渡河方案,並強調這次渡河作戰的重要意義,從而使作戰部隊增強了信心,鼓足了勇氣,為作戰取得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紅軍長征途中巧渡金沙江的巧妙之處:

1935年,為了跳出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粉碎蔣介石欲將紅軍殲滅於川、黔、滇地區的計劃,中央紅軍決定實行渡江北上的戰略方針。四渡赤水、南渡烏江後,他們准備搶渡金沙江,奪取戰略轉移的主動權。英勇智慧的紅軍,用一連串「巧招」實現了這一戰略意圖。

4月初,中央紅軍南渡烏江後,直奔貴陽,一度打到離貴陽城20公里的飛機場。毛澤東的作戰意圖是「調虎離山襲金沙」,指出「只要能將滇軍調出來就是勝利」,因為西進雲南、渡過金沙江,必須調出滇軍,掃除主要障礙。

正在貴陽督戰的蔣介石,看到紅軍直逼貴陽,自己身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急令滇軍主力緊急增援,又嚴令湘軍、桂軍等各路軍隊對紅軍堵截。

正當國民黨軍紛紛向貴陽以東集中時,中央紅軍主力突然由清水江地區急轉南下,以每天60公里的行軍速度,向雲南方向疾行,逼近昆明。

為保住昆明,「雲南王」龍雲讓尚在曲靖以東的孫渡縱隊取捷徑趕往昆明,並調集雲南各地民團前來防守。這樣一來,滇北各地和金沙江南岸的防禦力量就大大削弱了,為紅軍巧渡金沙江創造了有利條件。

4月29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發出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蘇區的指示。紅1軍團接到命令,立即派紅4團向祿勸、武定、元謀急進。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了解到,國民黨的「中央軍」還沒有去過這幾個縣,決定由先頭分隊化裝成執行任務的國民黨「中央軍」,智取祿勸、武定、元謀三縣。

紅4團一天中沒費一槍一彈就巧取三城,為大部隊直插金沙江贏得了時間。

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率領中央縱隊先遣幹部團一部,一晝夜行進100公里,於5月3日晚搶佔了金沙江皎平渡口,紅軍在皎平渡口一共只找到6艘木船,大船可渡30人,小船隻能渡11人。而且,當地還有「夜不渡皎平」的舊俗。

這6艘木船,承載著兩萬紅軍的性命,承載著中國革命的前途。為此,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劉伯承等直接指揮,嚴格渡河紀律,不爭不搶,保持秩序,確保渡江安全。

他們還找到漢、彝、傣、納西等各族船工36人,殺豬宰羊一天管6頓飯,每天給每個船夫5塊大洋工資。船工受紅軍政策感召,打破「夜不渡皎平」的習俗,6艘船連續擺渡7天7夜,幫助紅軍勝利渡過金沙江。

5月9日,2萬多人的紅軍部隊全部渡過金沙江,未掉一人一騎。兩天後,當國民黨軍先頭部隊趕到金沙江邊時,只看到岸邊留下的幾只破草鞋,紅軍已不知去向,渡船也沒找到一艘,只能望江興嘆……

❸ 瀘定橋的歷史意義簡寫

瀘定橋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大渡河上,相傳康熙帝統一中國後,為加強川回藏地區的文化經濟交流答而御批修建此橋,並在橋頭立御牌。該橋始建於1705年,建成於1706年,是中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瀘定橋兩岸的橋頭古堡為傳統木結構古建築,為中國獨有。
瀘定橋自清以來,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以22位勇士為先導的突擊隊,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鐵索橋上匍匐前進,一舉消滅橋頭守衛。「飛奪瀘定橋」,打開了紅軍長征北上抗日的通道,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上和世界軍史上「驚、險、奇、絕」的戰爭奇跡,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

❹ 當年紅軍為什麼要飛奪瀘定橋資料

瀘定橋坐落在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康熙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寫"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

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赤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瀘定橋參觀游覽點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瀘定橋。二是瀘定橋革命文物博物館,館內以照片,資料,實物展出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情況,以及當時紅軍領導的題詞,著名書法家,畫家的書法、名畫。三是"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以及其公園,鄧小平題定的碑名,聶榮臻撰寫的碑文。紀念碑及其公園設計新年穎,把紀念意義,地方風情、藝術博覽、旅遊觀光融為一體。位置就在瀘定縣城內,川藏公路旁。

瀘定橋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是四川內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1935年 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長征至此,守敵將橋板大部拆去,並在東橋頭構築工事封鎖橋面。左路軍先頭團——紅四團組織強攻,22名紅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緣鐵索匍匐前進,奪取了瀘定橋,使全軍勝利通過大渡河。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定橋為鐵索懸橋,由條石砌成的東西橋台和13根橫亘的鐵索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鋪橋板,其餘4根均分兩邊作扶手。橋長101.67米,寬 3米。東橋頭台枯水位高14.7米。東西橋頭台內各有一口落井,內埋與橋身平行的鐵制地龍樁(東落井7根,西落井8根),其下各橫卧一根鐵鑄卧龍樁。鐵索通過東西橋頭台,用鑼鍋絆固定在卧龍樁上。東西橋頭台上各建有木結構橋亭 1座。橋東立有清康熙《御制瀘定橋碑》,記述建橋始末。瀘定橋以鐵構件為主,13根鐵索由 12164個鐵制扣環連結而成,重約21噸。 瀘定橋建成以來,曾遭到數次嚴重破壞。每次損壞後,均得到較快修復。1976~1979年對瀘定橋進行徹底維修。現設有瀘定橋文物管理所和革命文物陳列館。
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要用僅有的幾只小船將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峻。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羅瑞卿匯報後,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決定。其部署是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一軍團一師和陳賡、宋任窮領導的幹部團為右路軍,由中央縱隊及1、3、5、9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左路軍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攻擊前進,5月28日,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王開湘、楊成武:軍委來電,限左路軍於明天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你們要在此戰斗中突破過去奪道州和五團奪鴨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記錄」。接令後紅四團後晝夜兼行240華里山路,於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現在瀘定橋西岸並與敵軍交火。
當時百餘米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並以機槍、炮兵各一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幹部會議,進行戰斗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雲率領的23名奪橋突擊隊。下午四點,23名勇士身掛中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後,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當勇士們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高喊「同志們,這是勝利的最後關頭,鼓足勇氣,沖過去!莫怕火,沖呀!敵人垮了,沖呀!」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撲向東橋頭,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沖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整個戰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把藉助大渡河天險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共產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為實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合,最後北上陝北結束長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鐵鏈劈開了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壯美贊譽,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其中就有七位元帥長征時經過了滬定橋。當時在激戰後的瀘定橋上,劉伯承元帥曾用腳重重地在橋板上連跺三腳,感慨萬千地說「瀘定橋,瀘定橋,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現在我們勝利了,我們勝利了」!朱德總司令在長征回憶中題詞「萬里長江猶憶瀘關險」的詩句,充分說明了紅軍長征飛奪瀘定橋的艱險與壯烈。
瀘定橋坐落在四川瀘定縣城大渡河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橋始建於清康熙44年,建成於45年(1706年)。康熙御筆題定「瀘定橋」,並立御碑於橋頭。
瀘定橋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台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兩岸橋頭堡為木結構古建築,風貌獨特,為我國國內獨有。自清以來,此橋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軍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里飛奪瀘定橋而使該橋聞名中外。

瀘定橋參觀游覽點由三部分組成。一是瀘定橋。二是瀘定橋革命文物文物館,館內以照片、資料、實物展出紅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情況,以及當時紅軍領導的題詞,著名書法家、畫家的書法、名畫。三是「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及其公園,鄧小平題定的碑名,聶榮臻撰寫的碑文。紀念碑及其公園設計新穎,把紀念意義、地方風情、藝術博覽、旅遊觀光融為一體。

奪占瀘定橋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長征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1師第1團一部在 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後,蔣介石急調川軍2個旅增援瀘定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挫敗國民黨軍前後夾擊紅軍的企圖,決定紅1軍團第1師及幹部團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兩路夾河而進,火速奪占瀘定橋。27日晨,右路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由團長黃開湘(又名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從安順場出發,沿途擊破川軍的阻擊,經2晝夜強行160公里,29日晨佔領了瀘定橋西橋頭。瀘定橋扼川康要道,全長100餘米,寬2.8米,由13根鐵索組成,橫跨在洶涌奔騰的大渡河上,兩岸是峭壁,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守城川軍第4旅第38團(欠1個營)在紅軍抵達前,已將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懸空的鐵索。是日16時,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在全團火力掩護下冒著川軍的密集火力,攀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當接近橋頭時,川軍突然施放火障,突擊隊勇敢地穿過火牆,沖進瀘定城,同川軍展開巷戰。後續部隊及時投入戰斗,經激戰,紅軍佔領瀘定城,川軍一部被殲,其餘向天全潰逃。與此同時,紅1師和幹部團擊潰川軍的阻擊,勝利到達瀘定城,策應了紅4團的奪橋戰斗。接著,中央紅軍主力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於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瀘定橋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西,橫跨大渡河, 是四川內地通往康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始建於清康熙四 十四年(1705)。1935年 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 軍長征至此,守敵將橋板大部拆去,並在東橋頭構築工 事封鎖橋面。左路軍先頭團——紅四團組織強攻,22名 紅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緣鐵索匍匐前進,奪取了瀘定 橋,使全軍勝利通過大渡河。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瀘定橋為鐵索懸橋,由條石砌成的東西橋台和13根 橫亘的鐵索組成,其中9根作底索,上鋪橋板,其餘4根 均分兩邊作扶手。橋長101.67米,寬 3米。東橋頭台枯 水位高14.7米。東西橋頭台內各有一口落井,內埋與橋 身平行的鐵制地龍樁(東落井7根,西落井8根),其下各 橫卧一根鐵鑄卧龍樁。鐵索通過東西橋頭台,用鑼鍋絆 固定在卧龍樁上。東西橋頭台上各建有木結構橋亭 1座。 橋東立有清康熙《御制瀘定橋碑》,記述建橋始末。瀘 定橋以鐵構件為主,13根鐵索由 12164個鐵制扣環連結 而成,重約21噸。
瀘定橋建成以來,曾遭到數次嚴重破壞。每次損壞 後,均得到較快修復。1976~1979年對瀘定橋進行徹底 維修。現設有瀘定橋文物管理所和革命文物陳列館。

❺ 紅軍長征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長征,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是老人家的原話,言簡意賅卻寓意深遠.在70年後的今天,這段話仍是對長征最精闢最全面最權威最生動的詮注.
長征毫無疑問是不朽的,長征精神也確實需要發揚光大,可長征對於70年後的我們還有沒有意義呢?當然有,而且很多!但大多數國人渴望聽到清新一點現代一點現實一點的長征精神,一種用老百姓的語言講出來的長征精神.
在我這個小字輩看來,長征首先是人與三種極限的斗爭:一是與人的生理極限的斗爭,二是與人的心理極限的斗爭,三是與自然極限的斗爭.先說說理由 :
一、長征是人與人的生理極限之間的斗爭.
長征為時一年,走了兩萬五千里,途中作戰兩萬多次,可以說是無時無刻的不面臨著戰斗.有的是一天之中幾次戰斗,有的戰斗一打就是幾天.戰斗間隙就是那漫長的行軍,極少有休整時間.
關於長征,有這樣一組數字:「中央紅軍,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於打大的決戰,有235天用於白天行軍,有18天用於夜晚行軍;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軍37公里;共翻越了18條山脈,其中5條山脈終年積雪;渡過了24條河流;穿越了11個省;佔領過大小62個城市;突破了10個地方軍閥的封鎖包圍;出發時有8.6萬人,到達陝北時,僅剩6500人,平均每行進1公里就有3至4位戰士壯烈犧牲.」這還是平均數字,急行軍時還要驚人.拿飛奪瀘定橋為例,紅軍戰士以疲憊之軀,一晝夜強行軍二百四十里,而且還都是崎嶇蜿蜒的山路,非戰斗減員非常大.這是對人的生理極限的挑戰,即便是沒有戰斗,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項運動能如此考驗人的生理機能.
二、長征是人與人的心理極限之間的斗爭.
長征途中每天都有人生病,有人掉隊,有人犧牲.每時都有可能被子彈擊中,每刻都有可能被疾病吞噬,途中不停的有戰友掉入萬丈深谷和茫茫沼澤,一覺醒過來後就會發現同伴悄悄的離去,一坐下去就會有人再也站不起來.最痛心的莫過於那些經過九死一生到達陝北的紅軍戰士,敵人疾病雪山草地都未能將他們征服,幾個帶著麩皮的饅頭卻奪去了他們無比年輕的生命(長時間的飢腸轆轆早已使腸胃薄得像一張紙,再加上極其匱乏的醫療條件,才會有這種悲劇發生).這種心理挑戰不是一天,而是368天!
諸君不妨自問一下,你能迎接這種心理極限的挑戰嗎?
三、 長征是人與自然環境極限的斗爭.
氣候除了熱帶和極寒帶,地表除了沙漠和海洋,連續走了368天共計2萬5千里,紅軍什麼都經歷了.如果能有人比他們經歷得更多,那就只有極少數職業探險家了.但紅軍是一支執行武裝任務的軍隊,不是職業探險家.而且他們沒有時間沒有金錢沒有葯品也沒有裝備,更沒法和職業探險家們比.這是與自然環境極限的殊死抗爭,不管是誰想要否定都只能是睜著眼睛說夢話.
這樣看來長征就不難理解了.挑戰自然、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這就是長征帶給70年後的人們的第一認識或感性認識.現在不是流行野外生存、極限運動嗎?這些運動的目的不就是挑戰自然、挑戰自我、挑戰極限嗎?
當然這未必能讓人人理解,特別是對於一個喜歡安逸生活的人更是無法理解.現在很多國人只對現實感興趣,對過去對未來沒有興趣;只對享受賺錢感興趣,對吃苦付出沒有興趣;只對有利可圖的感興趣,對事不關已的沒有興趣……這樣的人,有資格談論長征嗎?
至於對長征的理性認識,現在有些不同意見.但在遙遠的上世紀三十年代,有那麼一群人,為了一種信念一種理想,上刀山下火海,心甘情願毫無怨言的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這種精神即使你不能認同,也絕對應該尊重.
人是需要有一點精神的,沒有一點精神將一事無成.長征是波瀾壯闊的史詩,是無與倫比的傳奇,它前無古人,它後無來者,它既不可復制,更無從假設.尊重客觀事實,才是我們尊重歷史的唯一選擇.
將這種樸素的認識加以升華,就是一種偉大的長征精神,一種為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小部分人的精神,一種為了理想信念而生命不息、戰斗不止的精神,一種默默奉獻不圖任何回報的精神,一種舍棄名利、捨生取義、殺身成仁的精神,一種大公無私、寧死不屈、甘當苦行僧的精神,是一種排除萬難不惜代價奪取最後勝利的精神.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這樣的精神,尤其是中國歷史上從來就沒缺乏過這種精神.
這種精神曾經在中國歷史上演過很多次,這種精神一直在保佑民族前行.正因為中華從來就不缺乏憂國憂民、高風亮節、以天下為已任之士,所以華夏能繁衍生息五千年而不止.他們的名字都被記在書中,頌在口中,聽在耳中,刻在心中.他們的精神與長征精神相同之處不是太多太多了嗎?所以長征精神不是中國歷史上的特例,它是中華深厚的人文積累的必然,是民族精神氣節特性凝聚的必然,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集中爆發的必然,沒有這種底蘊就不可能有空前絕後、驚世駭俗、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里長征.
向長征途中的烈士致敬!向所有掩護、幫助紅軍的國人致敬!向所有老紅軍致敬!您們的壯舉寫就了一個詞叫長征,您們的意志凝聚了一種力量叫長征精神,您們的業績將永永遠遠激勵後人奮勇前行,您們的名字將永永遠遠和巍巍華夏一起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❻ 飛奪瀘定橋,紅軍的這次勝利具有什麼重要意義

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❼ 飛奪瀘定橋有什麼歷史意義啊O(∩_∩)O

瀘定橋上越過天險,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大渡河以南的企圖。取得了長征中的專又一次決屬定性的勝利。浩浩盪盪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或者 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這再次體現了我英雄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❽ 瀘定橋歷史事件的完成有何重要歷史意義

「飛奪瀘定橋」是紅軍長征中一次重要的戰略作戰行動,它關乎著中央紅軍的生死存亡。飛奪瀘定橋,粉碎了蔣介石南追北堵欲把藉助大渡河天險將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共產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為實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合,最後北上陝北結束長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飛奪瀘定橋,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紅四團第2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牆密布的鐵索踩著鐵鏈奪下橋頭,並與東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開國上將楊成武晚年回憶說,打過這么多仗,最慘烈、最悲壯的,還是飛奪瀘定橋。

當時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餘米的橋板,並塗上了機油,並以機槍、炮兵各一連於東橋頭高地組成密集火力,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中午紅四團在沙壩天主教堂內召開全團幹部會議,進行戰斗動員,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指導員王海雲率領的22名奪橋突擊隊。

下午四點,22名紅軍身掛沖鋒槍,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索鏈向東橋頭猛撲。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緊跟在後,背著槍,一手抱木板,一手抓著鐵鏈,邊前進邊鋪橋板。

當紅軍突擊隊爬到橋中間時,敵人在東橋頭放起大火、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紅軍戰士與敵人展開白刃戰,飛奪瀘定橋戰。

此時政委楊成武率領隊伍沖過東橋頭,打退了敵人的反撲,佔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整個戰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驚險地奪取了瀘定橋。 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共產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

(8)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飛奪瀘定橋:中國革命史上的不朽篇章

在福建省長汀縣宣成鄉下畲村楊成武將軍故居,珍藏著一份由時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聯合簽署下達給紅4團團長王開湘(又名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的作戰命令。

這份著名的飛奪瀘定橋作戰命令言簡意賅,寥寥數語便明確了作戰目標和任務,提出了剛性要求,並作了戰斗動員。命令簡潔明了、朴實易懂,堪稱作戰文書之典範。

據統計,紅軍長征期間產生的各種文電、講話平均每天有1篇以上。在硝煙中作文、馬背上發電、擔架上開會,決定了這些文電、講稿必須簡短、實在、管用。有相當一部分文稿還出自中央或紅軍領導人之手。

如湘江戰役的危急關頭,林、聶給中革軍委拍發電報:「軍委須將湘江以東各軍,星夜兼程過河,一、二師明天繼續抗敵。」下級對上級使用「須」之口吻,提「星夜兼程過河」之要求,形勢之危急躍然紙上。

周恩來隨後起草的中央局、中革軍委、總政的戰斗命令,直言「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語氣之沉重、措辭之嚴厲,凜然眼前。搶渡金沙江前夕,劉伯承找到6條船,他發給朱德的電報包括標點符號僅27字:「皎平渡有船6隻,每日夜能渡一萬人。軍委縱隊5日可渡完。」

此外,毛澤東親自起草的黎平會議決定不到700字。遵義會議,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等人起草的發言稿、決議,也都是精品力作,文風堪稱楷模。

在這些命令、決定、講話中,形勢分析不是抽象概念,行動部署絕不冗長模糊,字字如金、句句實在、篇篇有個性。

這些經過戰火淬煉的文字,為我們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的規定,做到「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力戒空話、套話」「少講話、講短話、講管用的話」樹立了標桿。

❾ 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是中國軍事史上曠古未有的一次戰略大轉移。在歷時兩年、輾轉數萬里的浴血征戰中,紅軍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跡。以長征勝利為標志,紅軍實現了軍事戰略方針的重大轉變,從根本上扭轉了戰略被動局面,從此翻開了我黨軍事斗爭發展歷史的新篇章。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回顧和總結長征勝利的軍事

戰略意義,對於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長征勝利成功實現了紅軍戰略轉移,中國革命戰爭的總體態勢由被動轉為主動

紅軍長征是在中央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軍事斗爭局勢發生嚴重逆轉的情況下,我們黨為了謀取戰略主動作出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是為了尋找紅軍新的立足點,奪取戰略主動進行的大轉移。能不能實現這一戰略目的,直接關繫到紅軍的生死存亡和中國革命的前途命運。

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徹底打破了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使幾乎陷於絕境的紅軍化險為夷。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紅軍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蔣介石為了達到消滅紅軍的目的,先後糾集上百萬軍隊進行「追剿」。在湘江及其以東地區連設四道封鎖線,欲將紅軍消滅在突圍途中;在湘西南、黔東北布下包圍圈,企圖圍殲紅軍;在金沙江、大渡河沿線調兵遣將,妄圖憑借天險堵截紅軍;在紅軍北進路上設置了一道道防線,迫使紅軍進入人跡罕至的生命禁區。當時紅軍的被動局面,毛澤東曾作過高度形象的概括:「十二個月光陰,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說不盡的艱難險阻。」遵義會議後,在毛澤東正確指揮下,紅軍取得了一系列戰役戰斗的勝利,掌握了戰略轉移中軍事行動的主動權,但總體上仍處於無後方依託、大范圍流動作戰的被動局面。直到長征勝利,這種狀況才發生了根本變化。

紅軍實現戰略轉移,建立了新的戰略立足點,從而為爭取軍事斗爭主動創造了條件。一切軍事斗爭如果沒有可供依託的戰略後方,就沒有戰爭的縱深與發展。紅軍退出中央根據地後,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作為作戰的基本目標,最終轉移到陝北建立了根據地,這就使紅軍有了穩固的戰略後方,一改過去的被動局面,擁有了軍事行動的戰略主動權。之後,紅軍先後發起了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此後,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紅軍的進攻戰役。這些戰役表明,長征勝利後,紅軍既能根據軍事斗爭全局制定戰略方針,又能通過具體的戰役戰斗實現戰略目標;既能根據敵我情況尋機發起戰役,又能通過准確判斷戰場態勢有效控制戰局;既能依託根據地消滅和擊退進攻之敵,又能通過外線作戰擴大生存和發展空間。

紅軍長征戰略轉移的成功實現,不僅解決了紅軍求生存、圖發展的重大問題,也實現了北上抗日的目標。紅軍長征的戰略轉移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放到國際國內環境的大背景下考察,紅軍長征又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的形勢下進行的,這就決定了「北上抗日」這一長征初期主要從政治上考慮而提出的策略性口號,最終必然要轉換為紅軍長征的戰略性目標,從而賦予了紅軍長征以積極的戰略轉移意義。紅軍的戰略轉移是政治與軍事、退卻與進攻、國內革命戰爭與民族解放戰爭有機結合的產物。這次戰略轉移徹底粉碎了蔣介石「剿滅」紅軍的戰略企圖,保存了紅軍有生力量,爭取了戰略主動,打開了軍事斗爭新局面。

長征勝利確立了正確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使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

正確的軍事思想是在鮮活的軍事斗爭實踐中,從勝利中總結經驗、失敗中汲取教訓,並在與錯誤的軍事路線斗爭中,不斷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長征勝利,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是紅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走向成熟的重要開端。

紅軍長征中的正確軍事思想是隨著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而樹立的。長征出發前後,由於受到「左」傾教條主義錯誤路線的排擠,毛澤東被剝奪了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權,致使嚴重脫離中國革命戰爭實際,僵化、呆板的軍事教條主義思想在紅軍中占據支配地位。在這種軍事思想指導下,紅軍作戰接連失利,不僅喪失了革命根據地,而且造成了部隊大量減員,損失慘重。湘江血戰之後,中央紅軍在突破四道封鎖線中累計折損達5萬多人。確立正確的軍事思想在紅軍中的指導地位,成為紅軍作戰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內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後,毛澤東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把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建立在對中國革命戰爭規律科學把握的基礎之上,堅持正確的軍事思想,並在軍委和紅軍中占據了指導地位。

紅軍正確軍事思想的樹立表現在戰略戰術指導的成功轉變。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活的靈魂,也是紅軍長征勝利在戰略指導和作戰原則上一以貫之的科學精神。這一科學精神支撐下的紅軍戰略戰術指導,同遵義會議前相比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在戰略指導上,實現由消極防禦向積極防禦轉變。遵義會議前,紅軍在錯誤的軍事思想指導下,進攻時採取冒險主義,死打硬拼;防禦時採取保守主義,被動挨打;轉移時實行逃跑主義,消極避戰。遵義會議後,紅軍在戰略指導上徹底放棄了消極防禦的路線,轉而實行了積極防禦的軍事指導方針,即著眼打破強敵的圍追堵截,把握防禦和進攻轉換的關節點,寓戰略防禦於戰役進攻之中,以戰役攻勢爭取戰略防禦主動,從而實現了進攻與防禦的有機銜接。二是在作戰原則上,實現戰略的速決戰向持久戰,戰役戰斗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向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轉變。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初期,在戰略上主張速決戰,在戰役戰鬥上堅持打「堂堂之陣」的陣地戰、堡壘戰和消耗戰,毛澤東曾形象地比喻為「乞丐與龍王比寶」。遵義會議後,紅軍堅持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擺脫了單純防禦和堡壘主義的桎梏,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在戰役戰斗中,堅持以運動戰、速決戰和殲滅戰為主,善於造成戰局中的局部優勢,在運動中尋找戰機、殲滅敵人。三是在作戰指揮上,實現由戰略戰術教條僵化向靈活多樣的轉變。長征中的戰役戰斗,有著不同於一般戰役戰斗的鮮明特點。紅軍經常處於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中,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指揮機械呆板,行動反應遲緩,隨時都有被圍困、消滅的危險。遵義會議後,紅軍採取靈活多樣的戰略戰術,堅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聲東擊西,穿插迂迴,在戰法上做到於劣勢中造優勢,在平勢中創奇勢,從而掌握了作戰指揮的主動權。整個長征過程,紅軍共進行重要戰役戰斗近600次,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戰役戰斗的重大勝利,彰顯紅軍戰略戰術運用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長征軍事斗爭實踐的理論化是紅軍軍事思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長征是紅軍正確軍事思想實踐與升華的過程,是戰略戰術在特殊的戰爭環境中實際運用的過程,也是紅軍軍事理論不斷發展並日臻成熟的過程。這種成熟集中表現在兩篇重要文獻中。一是瓦窯堡會議作出的《中共中央關於軍事戰略的決議》。這個決議對紅軍的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原則進行了規范和系統闡述,提出了關於戰略防禦和戰略進攻的基本要求,明確規定了作戰形式、指揮方法、戰斗准備等十個方面的原則。這個決議,使紅軍生動的作戰實踐和豐富的經驗得到了理論概括。二是毛澤東發表的《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這篇著作全面深刻地總結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包括紅軍長征的經驗,對戰爭本質和戰爭形式,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戰爭特點和戰略戰術,戰略的持久戰和戰役的速決戰,戰爭的物質基礎和人在戰爭中的能動性,軍事實踐和軍事認識的辯證過程,以及戰爭的現象與本質、戰爭的內線與外線、戰爭情況的變與不變、戰爭力量的強弱轉化等重大問題,都作了極為精闢的闡述,回答了中國革命戰爭亟待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篇著作從戰略思維層次揭示了中國革命戰爭規律,是對長征特殊的戰場環境戰略戰術原則的高度凝煉,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的中國化,是紅軍軍事思想的第一個里程碑,成為中國革命戰爭的行動指南和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長征勝利推動了紅軍戰略力量質的躍升,奠定了軍事斗爭發展的堅實基礎

長征中紅軍減員嚴重,戰略力量彌足珍貴。但各路紅軍通過不斷匯聚、整合,勝利到達陝北後,隊伍空前集中,質量更加優化。

戰略力量的整合使紅軍戰鬥力明顯提高。長征開始後,在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下,各路紅軍分散單薄,面臨被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嚴峻形勢。為使戰略力量集中,形成整體作戰效能,紅軍在長征途中,經過了6次戰略力量組合的大會師,每次都不僅擴大了隊伍規模,而且優化了編制,其戰略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軍事指揮實現了全軍集中統一。軍事指揮的集中統一是確保黨對紅軍絕對領導的重大原則問題,是決定長征成敗的關鍵所在。長征途中,在南下還是北上問題上,紅軍內部曾出現了分歧。由於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積極爭取,這種情況至三大主力紅軍會師終於得以解決,從而確保了紅軍軍事斗爭發展的正確方向,實現了全軍的高度團結和統一。二是部隊適時進行整編。長征途中,紅軍進行了幾次大的編制調整,紅二、六軍團的桑植整編,中央紅軍的黎平與扎西整編,紅二方面軍的正式成立,陝甘支隊的組建,以及長征勝利後的三大主力紅軍的整編,都是適應作戰需要採取的重要舉措,使紅軍健全了指揮體系、優化了內部結構、精簡了各級機關、充實了基層戰鬥力量。三是協同作戰能力明顯提高。協同作戰是戰鬥力強弱的重要體現,紅軍歷來重視作戰行動的戰略合作與協調。長征途中,各路紅軍在軍事行動上遙相呼應,密切配合,分則能相互協同,合則能統一行動。特別是長征勝利後,紅軍三大主力齊心協力,相互支援,取得了山城堡戰役的勝利,表明紅軍大兵團協同作戰的能力顯著提高。

鞏固和擴大革命根據地,紅軍軍事力量發展有了重要依託。革命根據地是紅軍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有了穩固的革命根據地,就有了武裝力量生存和發展的深厚基礎。黨和紅軍高度重視根據地建設,長征途中把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戰略力量,作為作戰的直接目標。根據形勢和戰局的變化,及時確定根據地的發展方向。黎平會議確定建立川黔邊革命根據地,遵義會議後先後決定北渡長江在川西北和雲貴川建立根據地。整個長征途中,盡管情況變化多端,紅軍的作戰方向不斷調整,但開辟新的革命根據地,發展壯大紅軍力量這一戰略目標始終沒有改變。紅軍到達陝北後,把鞏固和擴大根據地作為中心任務,通過東征、西征,鞏固了陝甘根據地並開辟了縱橫200公里的陝甘寧新的根據地,從而使紅軍的戰略力量發展壯大有了可靠的社會、經濟和群眾基礎。陝甘寧邊區成為全國熱血青年紛紛投身中國革命的聚集地,紅軍的力量進一步壯大,為以後的抗日戰爭集聚了力量。

保留和鍛造了紅軍骨幹,為人民軍隊爾後的發展壯大提供了主要的人才保障。在革命戰爭年代,骨乾的數量和質量是紅軍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的決定因素。在長征中,紅軍將士以堅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英勇頑強、勇於犧牲的戰斗精神,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和磨練。經過長征,紅軍盡管從出發前的約20萬人銳減到3.5萬餘人,但保留下來的都是優秀骨幹,是紅軍的精華。大批紅軍將士成為人民軍隊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正如周恩來同志所說,「我們紅軍像經過了一場暴風雨的大樹一樣,雖然失去了一些枝葉,但保存下來了樹身和樹根。」

長征勝利標志著紅軍北上抗日戰略目標的實現,開創了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轉變的新格局

長征是我們黨在中華民族命運處於危急關頭,為爭取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主動所作出的重大決策。長征勝利,是黨領導紅軍實現北上抗日戰略目標,打開民族解放戰爭新局面的主要標志。

完成了北上抗日的軍事戰略目標。紅軍長征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中華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作出的戰略抉擇。長征勝利後,全國主力紅軍大匯合,進入了抗日斗爭的前進陣地,推動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新高潮的迅速掀起。

樹起了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旗幟。抗日戰爭是一場以弱國對強國的軍事對抗,僅僅依靠黨和紅軍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有一面能夠匯聚全國抗日武裝力量、召喚廣大民眾共同抗戰的鮮明旗幟,這面旗幟就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紅軍抵達陝北後,黨中央從民族危機加深的形勢出發,迅速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抗日救國上來,確定實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總策略,先後提出「抗日反蔣」、「進行第二次國共合作」、「逼蔣抗日」的方針政策。充分表明了黨和紅軍抗日的決心與推動全民族抗戰的誠意,從而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寫到了抗日救國的旗幟上。這面旗幟凝聚了人心,瓦解了反共陣營,壯大了抗日力量。

形成了全國武裝力量共同抗戰的戰略態勢。為了推動國內革命戰爭向民族解放戰爭迅速轉變,朝著有利於抗日方向發展,中央紅軍抵達陝北後,進行了一系列軍事行動。首先,通過直羅鎮戰役有力的軍事打擊和深入細致的抗日統戰工作,使東北軍和十七路軍將士深切感受到內戰必亡、抗戰必存,停止了對革命根據地的軍事進攻,與紅軍達成團結抗日的共識,奠定了西北地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實基礎。其次,發動東征、西征兩次重要戰役,給親日反共的閻錫山晉綏軍和堅決反共的寧夏馬系軍閥沉重打擊,緩解了西北地區的軍事形勢,開創了地區抗日統一戰線的新局面,推動全國軍事斗爭形勢進一步向民族解放戰爭方向發展。再次,發起山城堡戰役,一舉擊潰國民黨軍隊對陝甘寧根據地的「進剿」,徹底打破了蔣介石「消滅」紅軍的企圖。懾於紅軍的威力和全國民眾要求抗戰的壓力,蔣介石再也沒有組織起對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進攻,中國革命從此進入民族解放戰爭的新階段。

http://mil.news.sina.com.cn/2006-10-05/0846402524.html

❿ 飛奪瀘定橋的起因.經過.影響

起因:中央紅軍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挫敗國民黨軍前後夾擊紅軍的企圖,決定主力由安順場專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火屬速奪占瀘定橋。

經過:紅4團22名突擊隊員,在全團火力掩護下冒著川軍的密集火力,攀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突擊隊勇敢地穿過火牆,沖進瀘定城,經激戰,紅軍佔領瀘定城,川軍一部被殲,其餘向天全潰逃。

影響:中央紅軍主力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殲滅紅軍於大渡河以南的企圖,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10)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羅華生將軍說,當年的22勇士,是他親自到二連挑選出來的。當時他挑人的標準是,凡是幹部,包括連長、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及排長,首先要挑出來。

曾經是戰斗英雄的,比如在渡烏江戰役中立過功的,也要挑出來。平時作戰勇敢的,挑出來。挑選出來的人,必須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起碼也要是入黨入團積極分子。

突擊隊的任務是二連連長廖大珠搶下來的,就由廖大珠擔任突擊隊的隊長。

根據楊成武、羅華生等老將軍們的回憶,飛奪瀘定橋22勇士中,有4個人的名字是可以記起來的:二連連長廖大珠,政治指導員王海雲,支部書記李友林,及抽調支援的三連支部書記李金山。

閱讀全文

與長征飛奪瀘定橋的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