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壯語的歷史沿革
越人是古代生活在長江以南廣大沿海地區的一個大族群,文獻上稱為百越,有於越、甌越、閩越、東越、楊越、南越、駱越等。而壯族的祖先西甌、駱越人在南方建立有政權,其語言便是現代壯語的起源。
越人歌是用漢字紀錄外語的最早的文學翻譯作品,古今漢語的發音差異,但用壯侗語言來解讀漢字原文,確是十分順暢。足見當時古越人的語言和今壯侗語族有淵源關系。越人雖然操持和中原音律不同的「野音」,但實際上他們的音樂素養很高,脫口成誦,發聲成歌。詞句亦洗煉、清新、雋永;句式隨意取勢,變化多樣;韻律自由,節奏鮮明,錯落有致;沒有北方四字為句的詩歌方正格式的呆滯感。這也符合他們自由奔放、質朴率真的民族性。
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為了便於記事和進行交流,在商周時期就創造了刻劃文字元號。這種文字在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中稱為sawgoek,意為本源書,即最古老的文字。從廣西出土的戰國至漢代的文物中看到,這種刻劃符號開始出現對物象輪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發展的趨勢,它比結繩記事前進了一步。 隨著漢文化在壯族地區的廣泛傳播,壯族先民又吸取並仿造漢字六書的構字方格,創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這就是史籍所稱的「土俗字」,又叫「方塊土俗字」或「方塊壯字」。這種文字有的是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漢字注壯語音義,有些是創造的類象形字。這種文字一方面迎合了「書同文」的政策,使記錄壯語的文字有了漢字的形態得以保存和流傳,另一方面,也是極少數古駱越文字發展的方向。古壯字產生的年代,學術界大多認為是從唐代開始。最早發現的古壯字是上林縣的兩塊唐碑《澄洲無虞縣六合堅固大宅頌碑》和《智城碑》,這兩塊唐碑分別使用了古壯字。一些學者認為,當時出現的古壯字從來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兩塊唐碑的作者是當時嶺南地區的大首領,他們當時屬嶺南地區的官方統治者,在他們准備留給子孫後代的碑文里用上了古壯字,說明古壯字是得到官方承認的。但由於各地的字形不一,沒有形成統一的規范,筆劃過繁,書寫不易,使用起來很不方便,沒有為行政公文和正規教育所採用(當然這也和壯族沒有建立起統一的政權國家有關)。方塊壯文至今仍然在壯族地區的民間流行。
本源書和土俗字,這是壯族文字發展史上兩個階段的表現形式。學術界一般認為,壯族的土俗字始於唐,興於宋而盛於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師公唱本和民歌抄本傳世。壯族的許多傳統長詩、神話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民間藝術家用它來記錄、編寫、整理出來的故事、傳說、山歌、戲劇如《布伯》、《劉三姐》、《百鳥衣》、《儂智高的故事》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和文化財富。199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委員會組織專家完成了古壯字處理系統的軟體設計,並使用於壯族各類古壯字抄本的整理,相繼出版了《布洛陀經詩譯注》、《壯族民歌古籍集成》、《嘹歌》和《歡岸》等壯族古籍,展現了古代古老而豐富的壯族傳統文化風貌。這種文字,在越南又被統稱為喃字(岱喃字),而在布依族地區,又被稱為古布依文(方塊布依文)。
創造這種文字,首先必須有一定的漢語漢字基礎。沒有一定的漢文基礎恐怕是比較難學的,但古壯字的特點是與壯族的語言相一致,能夠准確地表達壯語的讀音和字義,所以歷來深受壯族人民的喜愛。但創造這種文字的隨意性很大,因人而異,不同方言的人有對語言不一樣理解,從而造出來的文字,有的是一個讀音意思,有幾種文字寫法。隨著大陸漢字的簡化,現在的古壯字的部分偏旁部首也隨之發生了簡化。現存的古壯字書寫的書籍,無論是宗教人員用這種文字記錄的宗教經典,還是普通百姓記錄的壯語山歌、故事等,語法和用詞都不是很嚴謹,足見漢語在當時已經對壯語產生了一定影響。隨著漢族因為調兵、平民逃避戰亂等原因不斷從中原往南遷移,也帶來了不同的漢語方言。所以壯語北部多是借用漢語西南官話,而壯語南部方言的漢語借詞多是粵語、平話讀音。 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文字沒有得到規范和統一,至今亦只在民間的一定范圍里應用。現經初步搜集整理,已將流傳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壯字字典》出版。"古壯字"這一概念的確認,既反映了其作為一種民族文字的歷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傳統壯字與今新創的拼音壯文區別開來。它表明壯族的文字歷史悠久,並隨著時代的前進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拼音壯文是在上世紀50年代創造的。建國後,人民政府為了提高壯族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幫助壯族人民創造了拼音壯文。這套拼音壯文採用拉丁字母,以壯族北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南寧市武鳴區(舊稱武鳴縣)的壯語語音為標准音。1957年11月29日,國務院通過了壯文方案,井批准在壯族地區試點推行。至此,壯族人民有了正式、統一的文字。
後因受到「文革」影響,壯文的教學一度遭到終止。而今天壯語文的教學在學校里依然和壯族的人口不相匹配,大部分的學校直接採用的是漢語教育,從而導致大多數年輕人在使用壯語的時候有更多的漢語表達和借詞。借詞的讀音也更傾向漢語普通話。年輕人的漢語借詞習慣也和老人的有所差別,比如老人習慣講「禮拜」,而年輕人習慣說「星期」等等。
雖說壯語是中國使用最多的少數民族語言,但這個只是各個操壯語方言人數的總和。因為標准壯語沒有全面的進入學校和傳媒領域,標准壯語的覆蓋面其實是有限的。雖然創造了壯文,也明確了其法律地位,標准音也制定了,但實際上還是依然沒有真正的解決壯語內部溝通的障礙。沒有真正推廣使用壯文和標准音,一方面保持了壯語方言的多樣性,但另一方面,這致使方言仍舊處於「散養」狀態,沒有受到規范,語法詞彙和壯語思維,其實不斷受到普通話的強勢干擾。沒有真正的實現壯語教學,其實是弊大於利。
B. 壯族的起源和歷史
先秦秦漢時期漢族史籍所記載的居住在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是壯族最直接的先民。
唐五代時期,壯族先民仍被稱為俚、僚、烏滸(烏武)等,但也出現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稱,如「西原蠻」、「黃洞蠻」、「儂洞蠻」或泛稱「洞蠻」、「洞氓」等。宋代以後,壯族族稱又有了新的變化,出現了「撞」、「布土」、「土人」等稱謂。
元明以後,被侮譯為「獞」,另外還有自稱壯、儂、郎、土、沙等。這些稱謂原來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時期,「壯」的稱呼已廣泛見於整個廣西和廣東西部,成為壯族最普遍的一種族稱。1952年統一稱為「僮」(音壯)。1965年改寫為「壯」。
(2)那坡壯族山歌發展歷史擴展閱讀:
據民國17年(1928年)版《連山縣志》的記載,壯民多是在明洪武年間從廣西遷來的。永豐鄉覃姓的族譜中,有「洪武初來程山古縣落籍」的記載(連山宋代稱程山,置縣治於宜善)。
從族譜考察,部分韋姓先祖自桂北山區的南丹、慶遠、都安一帶;覃姓於萬曆九年(1581年)從廣西賀縣遷來;莫姓分別於永樂、正德、萬曆前後從封開遷來;賢姓是天順年間從廣西崇化(平樂)遷來;梁姓於成化年間從廣西藤縣遷來。
由此推斷,壯族由廣西遷來連山至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和相鄰的漢、瑤族交錯雜居,在生產和生活方面,關系密切。此後形成小聚居的局面,形成獨特語言圈和現今的分布狀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壯族
C. 壯族歌圩節在現代的傳承和變化
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動人的傳說,如禱祝豐年、賽歌擇婿、歌仙劉三姐傳歌等說法。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說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
壯族主要有以下形式:節日性歌圩,一般在農歷正月至五月,秋季的八、九月間的節日里舉行;臨場性歌圩,在勞動場所、圩市、婚娶之時歌唱;競賽性歌圩,包括"放球、還球歌圩"、"廟會賽歌"等。有的歌圩則節日性、紀念性、祭祀性兼而有之。農歷三月三的歌圩最為隆重。
「三月三歌節」原是一種「春秋場歌」,與壯族地區的生產周期和生活節奏有密切的關系,並與許多節日活動結合起來,成為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舉行的歌唱聚會。但隨著其從「春祈秋報」向「歌唱為樂」的形式發展,以及壯族社會生活的「歌化」,往往在人們聚會的各種場合中,都經常出現群歌對唱的情景,成為臨時性的歌圩形式.
由壯族歷史積淀而成的「三月三歌圩」這個文化母體包含著豐富的文化因子,是多種多樣文化成分的集中表現,是壯族文化的集大成;或者說,壯族文化集中融合、凝聚於「歌圩」這個特定的文化形態上,與整個壯族的生活息息相關,互相依存,不可分割。三月三歌圩活動以青年人為主體,又以唱歌為中心,並藉以開展社交,但同時還進行拋綉球、搶花炮、舞獅子、演戲等文化娛樂活動,它是一種綜合性多職能的民族文化傳統事象。就其中的歌唱而言,它不僅是男女青年抒發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還是廣大民眾滿足他們求知、教育、審美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的傳統節慶活動。歌圩首先是是壯族民歌的自然載體,為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提供了學習山歌和展示歌才的場所,滿足了他們崇尚山歌、詩性思維的心理需求,對於壯族各類傳統民歌的產生、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它又是壯族民間文學的寶庫,對了解和研究壯族古代社會生活具有重要的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壯族三月三歌節文化是壯族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載體。
凡壯族聚居地區均有歌圩的活動,廣西共有640多個壯族歌圩點。壯族歌圩是壯族民歌的自然載體,它已成為壯族的傳統文化娛樂活動的代表形式,造就了壯族特有的"歌圩文化",對於壯族各類傳統民歌的產生、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D. 那坡壯族民歌的歷史淵源
那坡山歌源遠流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那坡壯族民歌形內成了容與民間習俗相依存、內容豐富多彩以及原生態性等特徵。除了具有交際、宣傳、教育、娛樂等作用外,那坡壯族民歌同時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它是壯族遠古歌謠文化的遺存。
E. 介紹壯族山歌 要很詳細的
手機回答,回答篇幅只能寫100個字,你玩人的吧!!!說不完,你去專網路去看吧 網址如下:屬http://ke..com/view/830902.htm
F. 壯族山歌的介紹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專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屬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綉球一直流傳至今。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G. 那坡縣的文化
師公戲
師公在縣內的淵源,尚未見文字記載,民間老藝人亦說法不一。鑼圩鎮一位84歲的老藝人說當地師公戲源流已有12代,至解放前夕他是第12代傳人。馬頭鄉一位老藝人說當地的師公活動至少有300多年的歷史。里建一位老藝人說師公原來並不是為喪事服務的,古代村民在每年一度的「打齋節」,即於十月或十一月舉行慶豐收活動時,請師公藝人隊在宗祠前面的廣場上唱唱跳跳,以表喜慶,壯語稱之為「齋眾」。後來師公藝人也參與僧、道活動,成為民間祭神祈禱的巫師,使師公戲帶上封建迷信的色彩。鑼圩、靈源等地的老藝人則說師公活動歷來都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解放前,縣內部分村屯請師公做「齋眾」之風相當盛行。解放後,做「齋眾」的習俗廢止,而師公的音樂、舞蹈藝術,經過吸取精華,推陳出新,逐漸搬上了舞台。50年代,縣內始創作師公戲,用師公音樂作唱腔,用師公舞蹈作戲劇的表演動作,用師公打擊的樂器伴奏。音樂旋律優美,鼓點節奏輕快,表演風趣幽默,活潑新穎,內容進步、健康,為群眾所喜聞樂見。1954年,鄉宦俱樂部在全縣文藝會演上演出的師公戲《抗旱在靈源》,被評為優秀節目,後在南寧地區、廣西省文藝會演中,均被評為優秀節目。1955年鑼圩俱樂部根據民間傳說編演七場壯話師公劇《萬事不求人》,在縣、地區文藝會演中,獲得好評。60年代初期,師公戲不時在縣內的一些舞台上出現。1966年至70年代後期,因受「文化大革命」沖擊,師公戲被視為「糟粕」而銷聲匿跡,80年代初得以恢復。1981年,縣文化館創作師公戲《你不愛我愛》,由慶樂大隊業余文藝隊排練演出,後以該隊為主體,加上府城、靈馬公社的一些演員,組成該劇演出組,參加南寧地區業余文藝會演,獲劇本創作一等獎,表演二等獎,後又代表地區參加自治區業余戲曲文藝會演,獲音樂一等獎、表演三等獎。1983年,縣文化館根據府城燕子岩的民間傳說創作八場師公歌舞劇《勒依斬龍》,由縣文工團設計音樂、導演及演出,參加南寧地區專業文藝會演,獲劇本創作二等獎、表演三等獎,後代表地區參加自治區專業文藝調演(不評獎,給演出費500元)。此外,部分村業余文藝隊亦不時自編自演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短小精悍的師公戲,在鄉、村、縣的文藝晚會上受到觀眾的贊賞。
絲弦戲
絲弦戲為縣內的老劇種,俗稱武鳴老戲,因用絲弦樂器伴奏而得名。與南寧及桂西流行的邕劇相似,在唱腔方面稍有差異,其音樂屬皮黃聲腔系統,另有本地絲弦曲牌。演出的劇目有「本路劇目」(該劇種特有的劇目)和「廣路劇目」(與邕劇共有劇目)。縣內絲弦戲戲班的活動大約始於民國初年。民國7年(1918年),陸榮廷請外地桂劇戲班到其公館演出,同時請「大同樂」戲班演出絲弦戲。之後,府城、舊鑼圩、舊陸斡等戲班相繼上演絲弦戲。至20年代末,絲弦戲一直為縣內盛行的劇種。30年代初期,粵劇傳入縣內後絲弦戲逐漸被淘汰。
粵劇
30年代初,粵劇沖擊邕劇、絲弦劇,為謀求生存和發展,「大同樂」、「瑞園樂」等老戲班以及後來新組建的甘圩、瀨坡、慶樂、龍英等業余戲班,既唱絲弦劇又唱粵劇。50年代中期,縣內開始出現用壯語來演唱粵劇。在1957年的全縣業余文藝會演上,粵曲壯語劇首次在縣城舞台出現,由舊陸斡俱樂部演出。此後,陸斡、覃李業余文藝隊分別由老藝人執導,也運用這種方式來表演現代題材。這種「粵曲壯語劇」唱腔、伴奏和表演程式搬用粵劇,唱詞、對白數板、順口溜使用壯語,很受壯民歡迎。
壯族山歌劇
解放初期開始在縣內出現。為宣傳中心工作的需要,一般為群眾自編,用壯族山歌的形式來表演有故事情節的小節目,除了山歌演唱,對話、道白也大都用壯族山歌快板式,語言生動形象,民族特色濃郁。50年代期間,寧武鄉唐村業余文藝隊曾把粵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改編成壯族山歌劇演出。80年代以來,舊陸斡、四育、合聳、騰翔、文桐、覃李等村的業余文藝隊均有山歌劇節目上演。
採茶戲
解放前,縣內各地業余採茶戲活動十分活躍。各鄉都有幾支採茶戲隊伍,均為民間組織。每年農歷八月至來年春節,到村屯巡迴演出,節目有故事說唱、唱十二個月農活、送花祈福、拜年祝壽等,歌舞並茂。由於地域差異,各地演唱的曲調風格有所不同,但表演形式基本相似。有茶官、茶娘(旦)、丑角等角色。所用道具因表演內容而異,一般有花扇、花籃、燈籠、花束和綵綢帶等。樂器有鑼鼓、小鈸等。表演程序:一般先由茶官雙腳一躍,然後一腳頂立,右手拿著一把紙扇左右搖擺,上場領唱採茶歌,隨後茶娘(旦)接上唱十二月茶歌,邊歌邊舞,每唱完一個月的採茶歌,就兩腳參差踏步前進,兩演員互換位置。1986年縣文化館舉辦一期採茶戲骨幹培訓班,參加培訓的有十幾支業余採茶隊骨幹40餘名。1990年,全縣業余採茶隊共14支200餘人。
H. 那坡壯族民歌的介紹
那坡壯來族也稱「黑衣壯」,源它是壯族中具有奇特色彩的一個族群,自稱「敏」、「仲」、「嗷」,現約有5.18萬人,因著裝全黑而得名,主要居住在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那坡縣。那坡壯族民歌是他們歷代傳唱的民歌。在歷史長河中,黑衣壯至今仍保存著古樸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間歌謠,並被譽為「廣西民族音樂富礦」和壯族民歌的「活化石」。黑衣壯族人不僅能歌,還很善舞。在那坡縣的一些黑衣壯聚居的村屯,從3歲小孩到古稀老人都能夠伴著古樂,翩翩跳起迎賓舞、黑槍舞、婚禮舞、末將舞等等古代壯族的舞蹈,場面蔚為壯觀。黑衣壯以黑為美的服飾、原汁原味的動聽山歌甚至發展到二聲部重唱,曲調柔美悠長。2006年5月20日,那坡壯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I. 山歌年年唱春光的創作背景
傅磬、梁紹武等詞曲作家曾深入到靖西、那坡、隆林、西林等縣體驗生活,了解大量的少數民族民風民情,采錄了靖西春牛調、黑衣壯過山腔、白苗山歌、仡佬族西路山歌等大量原始民歌素材。
采風之行,詞曲作家們聽到大量原生態的民歌,他們分別在那坡縣和百色市召開了黑衣壯文化座談會及廣西「呢的呀」音樂研討會。詞曲作家們意識到,黑衣壯「呢的呀」音樂蘊藏著豐富的內涵,具有鮮明的民族個性特點。詞曲作家們在理念上對黑衣壯民歌的重新打造,創作一批原汁原味的新民歌。
傅磬、梁紹武在百色那坡採集黑衣壯山歌時發現「尼的呀」山歌「音調高亢、嘹亮,旋律跳動大,裝飾音較多,曲調多變,富於抒情性,特別是「過山腔」等山歌調,其高亢嘹亮而富於旋律性的歌唱可改變過去壯族山歌比較纏綿柔情的單一印象,具有形成壯族標志性旋律的音樂基礎」。 傅磬挑選了那坡縣的過山腔民歌作為歌曲的基本旋律,在創作風格上強調既要有「修舊如舊」的韻味,即原生態的風格,也要有時代的審美新意識。
2001年8月,詞曲作家傅磬、梁紹武等人為那坡縣整理、改編了20多首「黑衣壯」民族歌曲,多聲部無伴奏合唱曲《山歌年年唱春光》就是其中創作之一。在「過山腔」、「詩敏」等民歌基礎上,借鑒和融入壯族其他支系的民歌特點進行編創的,保持了濃郁的黑衣壯民歌的特點。
J. 請詳細的介紹壯族山歌
壯族山歌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 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綉球一直流傳至今。關於綉球最早的記錄可見於寧明花山壁畫 ,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 , 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 , 這便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綉球稱作飛砣 ( 駝 ) 的原因。
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因而壯族山歌的表現形式淳樸、自然、真實,鄉土氣息格外濃厚,尤其是結構短小,韻味和諧,琅琅上口,易歌易記,流傳方便,使得壯族民間歌謠題材十分廣泛,內容非常豐富多彩,藝術表現形式形形色色,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壯族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所撰《談僮歌》一文和所著《壯族通史》(合著)以及《壯族民間歌謠集》(注1)等論著中可知:壯族古代民間歌謠包括訴苦歌(長工苦歌、媳婦苦歌、單身苦歌、嘆苦歌、怨命歌等等)、情歌(散歌、套歌、探問歌、贊美歌、討歡歌、示愛歌、定情歌、交友歌、發誓歌、分別歌等等)、風俗歌(慶賀歌、祝禱歌、儀式歌、敬酒歌、迎賓歌、送客歌、搖籃曲、哭喪歌、哭嫁歌等等)、生產勞動歌(農事歌、農閑歌、時令歌、節氣歌、喜雨歌、苦旱歌等等)、盤歌(又稱問答歌、碰頭歌、猜謎歌、鬥智歌,以對唱形式表現)、歷史歌、時政歌、童謠、革命歌曲等等。
「壯族山歌……從體裁方面來分.主要的有壯話稱為『話謅』、『話雖』和『雖條』三種,即『詩謅』、『唱歌』和『詩曲』。此外尚有自由體的山歌,每首無定句,每句無定字,可長可短。詩謅又名『詩太排』。它是陳述故事之長篇詩歌.有謅人物、謅事物和謅猜謎(壯語稱為『謅鼓要』)等、如謅甘羅、謅乾隆皇.謅祝英白、謅蚊蟲。歌詞數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唱法是男子唱完之後,婦女同樣地重唱一遍.若不會唱或唱錯了,就會被對方取笑。反之,婦女先唱亦然。山歌老手才能唱『詩謅』,新手則不敢唱。故未唱時先問對方是否能唱,不是貿然就唱。唱的人若非聰明有敏才,則難以應付。如『謅猜謎』,即「鼓要」,男方先唱兩句,說一件事物。如唱「聲音嗡嗡地進攻,整個一夜都攻不通」給女方猜,答復的人也唱兩句:說是『蚊帳』,這就非有敏才不可。這種歌,今人能唱者已經很少。次為「唱歌」,詞句一般是十句八句,較『詩謅』少,句中限於七言.沒有五言九言。所唱的人物或事物,不注重陳述他們的身世,而注重於淡情說愛,如同是唱祝英台,『詩謅』說她去讀書的經過,「唱歌」則說她和梁山伯相愛的情況。所以青年男女最愛唱這種歌,流行非常廣泛。再為『詩曲』,它與『詩謅』和『唱歌』不同,歌詞每首隻限三句,句句七言,唱第二句聲音較短,第一第三句聲音拉長,男子先唱三句,女子接唱三句,輪流地唱,與前兩種男子唱完一條十多二十句後女子才接唱不同。詩曲較前兩種歌容易唱,某些地區初學唱的人,多唱它,流行比『唱歌』更廣。壯歌又分無韻的和押韻的兩種體裁。有韻的壯歌又有單押腰韻的,有重復句的不重復句的,有腳韻互押的,也有腳韻和腰韻互押的,以及腳韻頭韻互押的,尤以後者較為奇特,為各種詩歌所少有。」(2)
壯族山歌中的詩謅,即長篇敘事詩歌,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其中尤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嘹歌》不是以敘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並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一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一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一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壯鄉山歌開唱時,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禮儀規范,不能瞎唱亂唱。特別是時政歌、儀式歌和情歌,在什麼場合唱是有傳統規矩的。例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盡情地唱,而在家裡,在父母面前不能唱。風俗歌中,祭祀唱什麼,婚嫁唱什麼,喪禮唱什麼,皆不能顛倒亂唱。連迎接不同的客人同樣有不同的迎客歌。
壯族山歌由於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對山歌有不同的稱呼:歡、西、加、比、論等五種。在壯族地區,每一個區或鄉都有好幾個調子,包括敘事用的平調、抒發歡快情緒的喜調等等。據粗略統計,各地不同調子加起來達1000種以上。這些山歌調雖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現不同的思想感情。山歌調的演唱方法,有獨唱、重唱、領唱、合唱等方式,無論是支聲式、和聲式或者復調式,都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其中以富寧皈朝山歌調、靖西馬隘及漢隆山歌調、田陽古眉山歌調、馬山山歌調、環江山歌調等尤為著名。山歌旋律與歌詞相結合,能在聽眾中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除了單聲部壯歌,還有雙聲部和三聲部壯歌。獨特風格的二聲部和三聲部山歌,各部之間圍繞著主旋律,時而平行,時面交叉,高低相襯,跌宕起伏,悅耳動聽。壯族多聲部山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100多種。在廣西境內的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就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種形態,被視為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
壯族人人愛唱歌,傳說古壯人是以山歌來跟先祖布洛陀對話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凡有壯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間地頭、晚間勞作之餘以及紅白喜事上,總能聽到悠揚的山歌,各種大小節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興。不同地方壯族原生態山歌曲調還不一樣,如一個區不同縣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調,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轉動聽的那坡山歌,馬山的三聲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等,多以對唱為主。不僅平時唱,家裡唱,而且還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或「歌節」。歌圩的日期主要在農歷三月初三,但在春節、四月八、中元節、中秋節以及婚嫁、滿月、新房落成等喜慶吉日形成歌圩似乎習以為常,偶爾甚至在趕集的路上會形成臨時的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吟唱傳授生產、生活知識和技能的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等。
壯族歌圩習俗源遠流長。傳說很早以前,一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很漂亮,又很會唱山歌,遠近的小夥子都想向她求婚,於是老歌手提出賽歌擇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以期望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從此,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歌圩。據說以寧明花山為代表的左江崖壁畫,展現的便是秦以前壯族先民駱越舉行盛大歌圩的場面。關於壯族歌圩習俗的漢文記載最早見於南朝,其中,不少資料來源於南寧一帶的壯族鄉野。南朝梁代有記載,在晏城縣(今賓陽一帶):「鄉落唱和成風。」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壯族「男子盛裝……聚會作歌。」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寫道:壯人「迭相歌和,含情凄惋,……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書中強調了「自撰」二字,這正是對歌的特徵。卷十《飛駝》載:「上巳日 ( 農歷三月三 ) ,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定。」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壯族最大的節日。明代鄺露《赤雅》等書記載「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男女「采芳拾翠於山淑水湄」、「唱和竟日」。明朝天順進士劉大廈在南寧寫的《聞從者談土俗寫懷柬王憲僉》詩中也提到「男女歌謠成巹禮」等,皆描繪了壯族歌圩情景。明清之際,曾有不少詩歌、文章贊道壯族歌圩盛況:「木棉飛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聽誰慧舌制新詞。」《武緣縣圖經》記載:「答歌之日,武緣(今武鳴)仙湖,廖江二處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數里之內,士女如雲。」解放前編寫的《廣西邊防紀要》記載:「沿邊一帶風俗,最含有人生意義的,則為歌圩。」例如武鳴的山歌圩長期盛行不衰,在陸斡、馬頭、小陸、包橋、靈馬、王橋、方合等地極為盛行。以農歷三月最為面廣、規模最大,九月次之,有部分在正月、七月、十月。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當地人民政府自1985年起,在縣城舉辦壯族「三月三」歌節,每年一屆。歌節之日,靈水湖畔,武鳴河沿岸,明秀園、圩場上、公路旁、山坡上,人山人海,簡直「無處不飛歌」,壯鄉成了歌的海洋。至今,國外已有日本、泰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學者和民間歌手踴躍前來參加歌節活動。橫縣圩逢同樣盛況空前。橫縣是廣西歷史上西甌駱越人、烏滸人、俚人、僚人、壯人的集居地。歷代有「興歌」、「好歌」之俗,壯人稱為「圩逢」,當地漢人稱之為歌圩。據不完全統計,橫州境內有圩逢38個點,分布在境內各歌圩鎮。橫縣人田間勞作,家庭對語,出口是歌,喜、怒、笑、罵皆是歌。橫縣歌圩,大都是利用寺廟進行(即廟會)。其中最為盛名是農歷四月十四日烏蠻山下的伏波廟歌節,有來自當地各鄉鎮和南寧、邕寧、賓陽、武鳴、欽州、靈山、合浦、浦北、貴港等縣(市)三四萬人參加,甚至遠及港澳也有專程回來參加廟會歌節活動的同胞。民間歌瑤在橫縣比較流行,分布在全縣22個鄉鎮。歌瑤來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興趣,他們隨時隨地可以唱,這些歌瑤可分為:勞動歌、堂歌、兒歌、尼度歌、船歌、喪歌、情歌。據史料記載,田陽敢壯山歌圩形成於隋唐之前,是廣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每年農歷三月初七到初九,都有十餘萬人自發來到敢壯山,唱山歌、紀念壯族始祖布洛陀。(右上圖為田陽三月三布洛陀歌圩上當地壯人與外國人對唱情歌場景--圖片摘自平果供電新聞網圖片中心)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歌節」定為「廣西民族藝術節」。1999年,在民族藝術節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廣西國際民歌節」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定於每年的11月舉行,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至今已辦了8屆。
壯族歌圩活動內容豐富,除了行歌互答外,還有拋綉球、碰彩蛋、搶花炮、打扁擔、唱師公戲、壯戲、採茶戲等精彩的民族活動。邕寧縣還盛行一種還球歌圩,即由一村莊向另一村莊送去綵球,相約對方還球,至期舉行山歌比賽,如還球一方唱不贏,綵球就還不過來,只好待來年再賽。此事宋代有記載。歌圩流傳到近代,增加了買賣生意等經濟活動,以及打籃球、賽跑等體育項目。
壯族歌圩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歷史上一直以青年男女通過公開聚唱來選擇婚配為主。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們便盛裝艷服,三五成群地來到歌圩場,通過歌唱顯示才能,披露心聲,交流思想,找尋自己的意中人。歌圩上,對唱是主要的活動方式。對唱是一對一對進行的,當一對男女青年對唱的時候,雙方的朋友都圍在身旁相助,甚至還有歌師在旁出謀劃策。對唱的程序是非常復雜而嚴格的。一般來說,從初交到初步確定戀愛關系,要經過下列對唱階段:引歌、初會歌、大話歌、初問歌、盤歌、贊美歌、追求歌、初戀歌、結交歌、定情歌、贈禮歌、囑別歌等等。各個環節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每個環節的歌都很長,很豐富,好的歌手可以唱幾天幾夜。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涌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壯族山歌概而言之,具有幾個方面的藝術形式美和特點:表現在:
1.壯歌具有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的比喻、比興美。壯族人的性格特點之一,是在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時比較委婉、含蓄,與西方人那種赤裸裸的表達有明顯的不同,這或許是比喻比興手法在壯歌中得以普遍運用的原因。
2.壯歌具有一揮而就、出口成章的特點。古人雖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得來一個字,擰斷幾根須」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來說明詩歌創作的艱辛,但同樣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詩的「快手」敏才。所以壯族歌手們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對唱幾天幾夜而不重復的令人叫絕唱功同樣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詩」的速度望塵莫及。壯人的嘴巴幾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3.壯歌具有整齊嚴謹、琅琅上口的辭藻美和押韻美。正如名史家黃現璠明確指出:「壯族詩歌最擅長於譬喻和生動的描寫,能給予唱者和聽者極大的感動。故清代閔敘說:『壯人生於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韻則天籟,譯而通其意,殆亦工於詞者。』」(《粵西筆述》引《粵西偶記》)(3)
注1:《壯族民間歌謠資料》,廣西科委會壯族文學史編輯室,1959年7月編印。
注2:引自黃現璠撰:《談僮歌》,載《廣西日報》1957年2月10日)
注3:引自黃現璠撰:《談僮歌》,載《廣西日報》1957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