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寧夏固原在古代叫什麼
固原古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古人形象地評價其地理位置說: 「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自古就是關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關隘和軍事重鎮,我國近代西北最早的一條公路干線——西安至蘭州的公路就從這里通過。固原古城建於何時,已鮮為人知。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漢武帝為加強西北邊地軍事防禦,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縣城),這是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固原歷史上的城。因其城堅池深,史稱高平第一城。以後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正月,新築原州城(固原城)。這是脫開原高平古城的空間擴大增築後的一處新城,原高平城就成為新築城的內城。從此,固原城就有內城和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邊境地帶設置的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也是陝西三邊總督駐節之地,城防大為加強,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固原城也成為西北重鎮。景泰三年(1450)修葺內城。成化五年(1469)增築內城。弘治十五年(1502)三邊總督秦築外關城。萬曆三年(1575)三邊總督石茂華主持給外城以磚。從此,固原城的最後格局和型制基本奠定。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外城:周圍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東城門三道,萬曆時建,有名者兩道:安邊門、保寧門;南城門四道,萬曆時建,冠名者兩道:鎮秦門、鎮夷門;西城門兩道,萬曆時建,有名者一道:威遠門;北城門一道,萬曆時建,曰靖朔門。固原博物館復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歷史縮影,現在,固原外城的西北角保存完好,可以一睹固原城的巍峨與風姿。
固原是一座歷史名城。戰國秦長城自東北向東南繞城而過,距城最近處僅10多里。漢武帝時曾增設安定郡,固原是安定郡和高平縣的駐地。出土文物中,有漢代陶制排水管,系城市下水道所用,可見其城市規模已相當可觀。南北朝至唐代,在此設原州。宋代置鎮戍軍,等級與州同,固原一名,始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為何稱固原,一說是固原唐未陷於吐蕃後,原州先後僑治於甘肅的平涼、鎮原,而固原這個地方就被稱為「故原州」,諱故改固,因名固原;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險固因名」。從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建城至今,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575年,明神宗萬曆三年,固原城擴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由磚包,高大雄偉。清朝以後,因戰爭和地震的破壞,固原山城逐漸衰落。現在所見到的城牆遺跡,有內外城,內城即宋代的鎮守軍城,外城系明代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所築。
Ⅱ 明代固原古城,這座城到底有什麼魅力
固原古城,一座從明代開始就存在的地城,發展這么多年,如今依然不衰,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專門跑來看這座古城,那他具有怎麼樣的魅力呢?讓遠在各地的人們千里迢迢也要目睹一下這座城的風采。這座城,歷經這么多年的蒼桑,依然堅定地屹立著,它在明朝時期充擔重要地軍事要地,這應該就是固原古城獨特的魅力。
今天我們看到的固原古城,無人不為它的雄姿所欽佩,了解了它的發展歷史之後,也為它的建造歷史感到嘆服。換到今天,建一座類似的古城難度比當時建築它的時候要低太多了。這是固原古城的另一個特殊魅力,它身上有太多太多勞動人民的汗水,探索古城,就是在回首那一段歷史。
Ⅲ 寧夏固原在古代叫什麼
寧夏固原在古代名稱如下表:
Ⅳ 固原城的簡介
「城」的出現,是中華文明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標志。固原城(高平版城)的修築,同樣顯權示了固原地域文明的進程和悠久的歷史。固原城,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內城的緣起已有兩千多年了,最早是烏氏城,而得以沿襲且發展起來的城就是現在的固原古城。
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外城:周圍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東城門三道,萬曆時建,冠名者兩道,一日安邊門,一日保寧門。 南城門四道,也是萬曆時建,有名者兩道,日鎮夷。西城門兩道,萬曆時建,有名者一道,日威遠。 北城門一道,萬曆時建,日靖朔。
這是固原城發展和演化2000年後格局上的最後定型。固原博物館復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歷史縮影。這座規模宏大的磚包城雄踞原州,享譽北方,成為明清以來西北地區的名城。
Ⅳ 寧夏固原地方史志
固原地方史志可以進余貴孝同志的博客看。
佘貴孝同志1968年12月從固原師范畢業後,分配到固原縣西郊公社工作,任教育專干;1974年6月任公社黨委秘書,1978年調任官廳公社黨委秘書;1981年調固原縣第四次人口普查辦公室任普查組組長;1983年1月調中共固原縣委宣傳部工作。1985年4月調固原地區地方誌辦公室工作,職稱編輯。1998年9月任方誌辦助理調研員。社會兼職有固原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寧夏歷史學會理事、固原市反邪教協會副理事長。
多年來,他刻苦鑽研,筆耕不輟,先後參與編寫或以責任副主編編輯出版了《固原縣志》、《固原地區志》、《固原地區概況》、《固原軍事志》、《固原地區郵政志》、《固原地區鄉鎮企業志》、《固原縣軍事志》(責任副主編)、《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固原卷》、《固原史地文集》、《固原人物集錄》、《固原地區年鑒》(1991~1995)、《固原年鑒》(2004)、《固原攬勝》、《固原地名綜錄》、《固原2004》、《固原大事記》、《固原人物》、《固原人大一周年》、《固原政協文史資料》等地情資料書,參與整理《二十五史中的固原》、《明清固原州志》。199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分省區出版《輝煌五十年》,他又承擔了《寧夏卷·固原概況篇》的編寫工作。2002年為《寧夏通志·人物卷》編寫了固原籍104人的人物傳和人物簡介。還多次參加了自治區方誌辦組織的各市縣(區)志評稿會,中肯的評稿發言,受到專家學者的首肯。還多次協助市政府、市旅遊局向外國客人介紹固原歷史或某一部分情況,如為日本佛教人士介紹絲綢之路固原段的佛教發展史;陪同北京維思設計公司的英國專家考察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的地質情況,介紹紅軍長征途經六盤山區的活動,為改擴建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亭的圖紙設計做准備;向以色列前任侍衛長和張愛萍將軍的女兒張小艾介紹中央紅軍在青石嘴戰斗的經過,陪同參觀了毛澤東主席在小岔溝住過的窯洞。配合寧夏電視台拍攝、解說了《走遍中國·涇水之源》、《郵政百年》等專題片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廣播欄目解說戰國秦長城等。
在工作之餘,在區內外報刊雜志發表史志類論文、文章近百篇。其中在2000年在《寧夏史志》上發表的《淺談續志「自然地理」的編寫》,以獨到的觀點提出了別人認為續志不設「自然地理」的說法,並設計了篇目和具體寫作方法。在編寫《固原軍事志》過程中,發現有些人對軍事志的編寫內容和方法吃不準,就撰寫了《試論軍事志的編寫》的文章,釋疑解難。先後出版了個人專著《固原地方史要論》、《固原回族研究》、《固原歷史小網路》、《新編元開成志稿》、《六盤山森林公園》,還有《固原山水景觀》和《讀書與治學》兩本專著因印刷經費暫放。其中《固原地方史要論》開創了固原歷史研究成果結集出書的先河,當時《固原日報》和《寧夏史志研究》刊登了書評;《新編元開成志稿》填補了元朝固原歷史缺乏的情況;《六盤山森林公園》實為一部志書,涇源縣志辦公室副主任馬玲的書評《一部有魅力的山志》對這本書作了評價。
《固原縣志》1993年獲全國一等獎,其中他編寫了《政黨群團志》5萬字。《固原地區志》1994年獲寧夏全區志書一等獎,其中他編寫了《政治志》20萬字。個人專著《固原地方史要論》1994年獲寧夏地方誌編審委員會全區志書和成果一等獎,同時獲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會優秀獎。與人合寫的《赫光烈士傳略》1986年獲寧夏社科成果三等獎,《如何寫好新方誌中的人物傳》1989年獲寧夏地方誌成果三等獎,《寧夏固原地區的回族》1997年寧夏地方誌成果二等獎,《近二十年固原地方史研究綜述》2001年獲寧夏社科成果三等獎。還有多篇論文參加全區各種研討會,有的在大會上宣讀,有的收入大會《論文集》。
該同志連續編修兩部志書(《固原縣志》和《固原地區志》),這在全市少有,編寫專業志和部門志最多,個人專著和論文也屬榜首,被人們譽為固原的「活歷史」。由於工作出色,1993年5月,被寧夏總工會授予全區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積極分子;1998年6月,又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讀書自學活動積極分子;1997年在寧夏地方誌編審委員會第二次地方誌工作會議上榮獲全區修志先進個人;1994~1996年連續3年被中共固原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評為優秀工作者;2000年「七·一」 被中共固原地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多家社科辭書對他均作了收錄介紹。《寧夏史志》2001年第3期以《刻苦鑽研 筆耕不輟》為題對他的先進事跡作了介紹。
2005年10月,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子修志工作先進個人。
詳情:佘貴孝博客 http://hi..com/sheguixiao
Ⅵ 需要詳細的固原歷史資料,至少從漢代開始
固原古城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古代絲綢之路東段北道上的重鎮,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古人形象地評價其地理位置說: 「左控五原,右帶蘭會,黃流繞北,崆峒阻南,據八郡之肩背,綰三鎮之要膂」、「回中道路險,蕭關烽堠多」,自古就是關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上的關隘和軍事重鎮,我國近代西北最早的一條公路干線——西安至蘭州的公路就從這里通過。固原古城建於何時,已鮮為人知。公元前114年(漢元鼎三年),漢武帝為加強西北邊地軍事防禦,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即今固原縣城),這是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固原歷史上的城。因其城堅池深,史稱高平第一城。以後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569)正月,新築原州城(固原城)。這是脫開原高平古城的空間擴大增築後的一處新城,原高平城就成為新築城的內城。從此,固原城就有內城和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邊境地帶設置的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也是陝西三邊總督駐節之地,城防大為加強,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固原城也成為西北重鎮。景泰三年(1450)修葺內城。成化五年(1469)增築內城。弘治十五年(1502)三邊總督秦築外關城。萬曆三年(1575)三邊總督石茂華主持給外城以磚。從此,固原城的最後格局和型制基本奠定。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外城:周圍十三里七分,高三丈六尺;垛口一千五百七十三座;炮台三十一座。東城門三道,萬曆時建,有名者兩道:安邊門、保寧門;南城門四道,萬曆時建,冠名者兩道:鎮秦門、鎮夷門;西城門兩道,萬曆時建,有名者一道:威遠門;北城門一道,萬曆時建,曰靖朔門。固原博物館復原的清代固原城模型,就是固原城的歷史縮影,現在,固原外城的西北角保存完好,可以一睹固原城的巍峨與風姿。
固原是一座歷史名城。戰國秦長城自東北向東南繞城而過,距城最近處僅10多里。漢武帝時曾增設安定郡,固原是安定郡和高平縣的駐地。出土文物中,有漢代陶制排水管,系城市下水道所用,可見其城市規模已相當可觀。南北朝至唐代,在此設原州。宋代置鎮戍軍,等級與州同,固原一名,始於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為何稱固原,一說是固原唐未陷於吐蕃後,原州先後僑治於甘肅的平涼、鎮原,而固原這個地方就被稱為「故原州」,諱故改固,因名固原;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險固因名」。從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建城至今,己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公元1575年,明神宗萬曆三年,固原城擴建,分為內城和外城,內城由磚包,高大雄偉。清朝以後,因戰爭和地震的破壞,固原山城逐漸衰落。現在所見到的城牆遺跡,有內外城,內城即宋代的鎮守軍城,外城系明代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所築。
固原地勢險要,為軍事重鎮,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交通咽喉要道。固原周圍,歷代均有雄關固鎖。秦國的秦昭王在這里修築長城,以拒義渠戍;漢代設的蕭關,是關中北面門戶;唐代設隴山關,是全國六個上關之一;唐原州七關,也在固原周圍。著名的絲綢之路,也由長安經過固原,海源而至西域各國。明代設長城沿線九鎮固原是九鎮之一,並且是總兵和總制駐地。
固原是歷代帝王到寧夏來最多的地方。由於它在軍事上「外阻河朔,內當隴口,襟帶秦涼,擁衛畿鋪」的重大作用。據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後的第二年(公元前220年),他北巡途經此地,發現這里氣候清爽宜人,就停駕固原避暑熱,同時曾到過平涼與涇源之間的雞頭山。
漢代在固原地區設置安定郡,固原城是郡治所在地。漢武帝在大將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收復大漠南北之後,為了鞏固西北邊防,在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88年間,前後六次巡視北部邊防來到固原地區,史載的「行幸安定」就是今固原。
公元32年,東漢光武帝劉秀率大軍,從都城洛陽出發,經長安,到達「高平第一城」,即今固原城,討伐叛亂,「傀器十餘萬眾皆降。」
十六國時期的夏國主赫連勃勃在這里殺死羌族破多里部首領設奔於,吞並高平 (固原),後自稱「大夏天王」,並建都於固原。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534年,北魏的實際掌權者和西魏的創立人字文泰,也是北周的先祖,後被北周追尊為文帝,為討伐侯莫陳悅,從都城洛陽進軍原州 (即今固原),後揮師大破敵軍。
字文泰之子宇文邕,小時就同其弟字文寬一起被寄養在北周的原州 (今固原)刺史李賢家中,長達六年之久,李賢後來官至大將軍,字文邕後來做了北周的皇帝,稱為周武帝。經常到原州來,到李賢家,不分君臣,而按年齡大小排次序坐。
解放後,黨和政府對固原進行建設,古城舊貌換新顏,使這座一千多年古城煥發了青春。1953年在這里成立了西 (吉)、海(原)、固(原)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西海固自治州,195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撤銷了自治州的建制,設置固原地區,固原是地區駐地。
經過40多年的建設,現在固原城大樓星羅棋布,街道寬闊,環境幽雅,樹木成蔭。固原縣城附近有許多名勝古跡,已開發為旅遊景點,供遊人參觀。
斗轉星移,時過境遷,古絲綢之路上的聲聲駝鈴早已不聞,瓦亭古城也早已隱沒,惟留下斑駁的古跡供人憑吊:秦長城壯跡蜿蜒百里,雄風猶在;始建於北朝,興盛於唐代的須彌山石窟規模宏大,造像精美,是我國著名的十大石窟之一,也是著名的佛教聖地,被譽為「寧夏敦煌」。目前保存完整的是雕鑿於唐代(公元849年)的巨大坐佛像了。仰望大佛,無論刮風下雨,他千年來一直以慈祥的微笑面感化眾生;此外,固原的六盤山也十分著名。它既是戰略要地,又是避暑盛地。1935年10月,毛澤東率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六盤山時,寫下了氣壯山河的《清平樂•;六盤山》,1961年9月又親筆書寫了這首詞,「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不僅詩句氣貫古今,而且書法也是龍飛鳳舞,蒼勁有力,堪稱一絕。同時,六盤山上自然風光也是饒有特色,「六盤鳥道」、「盤山曉翠」、「美高蒼松」也早已名聲在外,美不勝收。
固原古城,民風淳樸,歷史底蘊深厚,多姿的伊斯蘭建築與多彩的民族風情讓這座古城在西北邊塞閃爍出耀眼的光輝。
Ⅶ 固原的歷史遺跡有哪些呢
有古長城,須彌山、靖鎖門、和平門 六盤山紅軍經過時的毛主席題詞
Ⅷ 寧夏的歷史文化
漢朝,屬朔方史部。西漢,將北地郡治往今甘肅環縣;固原設安定郡;寧夏分屬北地郡和安定郡。東漢,將安定郡治移至今甘肅鎮原縣,將北地區郡治移至今吳忠市利通區西南。十六國,為匈奴鐵佛部首領赫連勃勃所建大夏國的領土。
北魏、北周,繼續推行移民興屯,再次得到有效開發,寧夏始稱「塞北江南」。唐朝,寧夏全境屬關內道,設6州:原州、靈州、西會州、安樂州、雄州、警州。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太子李亨在寧夏靈武登基,為唐肅宗。
北宋,寧夏地區屬秦鳳路,後寧夏北部被黨項族李繼遷佔領,北宋只控制寧夏南部,寧夏南部改屬涇原路。元朝,在西夏國故地設西夏中興等路行中書省。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設寧夏府路,寧夏由此得名。
明朝,初在寧夏設府,後改衛。曾增設寧夏左屯衛,中屯衛和前衛、中衛、後衛。後改設寧夏鎮和固原鎮,長城沿線設九個防區,稱九鎮,為明代邊重鎮之二。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清朝在寧夏設巡撫,屬陝西布政司,下制衛所,寧夏為准省級。後撤,改寧夏府,下設州縣,歸屬甘肅,但又升寧夏總兵為提督,繼增置滿營將軍府於寧夏,仍不失省級格局。
寧夏最有名的地方特產,首推枸杞、甘草、賀蘭石、灘羊二毛皮等種,因顏色分別是紅、黃、藍、白,所以又稱「四寶」。寧夏美食以西北麵食為主,清真特色居多。因為農業發達,蔬菜水果較甘肅地區豐富,而黃河等河流分布於區內各地。
牛羊肉是主要的食用肉類,各個縣城都有大型的市場內現殺活羊,所以各色羊肉菜餚不能不嘗。回族傳統不近煙酒,所以較為傳統的清真餐館不供應酒類飲品。但西北人飲酒者居多,該地盛產的低度白酒、果酒口感純正。
(8)固原歷史文化擴展閱讀:
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府銀川。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正式成立,自治區轄2市、1專區、17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縣、中寧縣、同心縣、靈武縣、鹽池縣、金積縣、固原縣、西吉縣、海原縣、隆德縣、涇源縣。截至2018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共有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Ⅸ 固原的由來
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孟姜女固原哭長城」和「『蒸』長城」的故事,至於孟內姜女如何到了到固原來哭倒長城容,和為什麼傳說中長城結實是因為所用之土全部用蒸籠蒸過,然後再打牆(據說原因是這樣城牆上就不會長草)已無考證必要。但固原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馬建軍向記者講述的秦長城的由來卻是有據可查的。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的太後姓宣,在她大約60歲的時候,秦為了征服義渠的戎族,宣太後使用了美人計,以其色相引誘義渠戎王,還與戎王生了兩個兒子,這樣一來戎王就放鬆了警惕。後來宣太後終於找到了機會,她把戎王騙到甘泉宮,殺死了他,秦乘機消滅了義渠戎族這一分支。為了防止義渠戎族其它分支部族的報復,秦就派人在「隴西(今天水)、北地(今固原)、上郡(今陝北)築長城以拒胡」。
Ⅹ 關於寧夏的一些古跡遺址
1、蕭關,為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秦漢帝王出巡,漢唐文人出塞,都與蕭關有緣。蕭關方位在何處,向有爭議,但在寧夏固原縣東南這一大略方位是沒有爭議的。
秦漢蕭關,應該是指三關口至瓦亭峽這一險要的地帶,這里雖非絕壁,卻險峻雄奇。處在這一防禦地帶上的瓦亭,地處六盤山東麓邊緣,實質上是蕭關的重要屏障。這里不但雄峰環拱,深谷險阻,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三關口,是蕭關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而今,這里四季涇水涌動,潺潺生輝。春來野桃花遍野滿山,夏秋山色滴翠,黛墨遠映,伴以高架橋涵,火車出入,天塹通途,也是遊人觀覽的去處。
最佳時間: 全年
交通指南: 鐵路交通:包蘭鐵路穿越寧夏境內,與全國各大鐵路干線相通直達沿海各口岸,寶中電氣化鐵路南北貫穿固原境風165公里,連通了京包,隴海兩大幹線,貨物可經歐亞大陸橋的隴海-蘭新線抵達中亞和歐洲。 公路交通:固原地區境內公路四通八達,西安-蘭州,蘭州-宜川,平涼-銀川國道公路 縱橫穿越固原。
秦、漢王朝與雄踞蒙古草原的匈奴長期對峙,時有戰爭。秦惠文王時,拔義渠二十五城;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這就是固原城北戰國秦長城。
2、秦長城
這條長城宛如一條巨龍,起自甘肅省臨洮縣的洮河谷地,途經渭源、隴西、通渭、靜寧縣,順葫蘆河東岸經北峽口從閆廟進入寧夏西吉縣,經黃家岔、玉橋、張結子、好水川口,單民、興隆鎮、謝家東坡、王家灣、韓家堡至將台,在將台以90度的角度轉折向東,順馬蓮河河谷至馬蓮水廟出西吉而進入固原縣的張易鄉,至黃堡東,轉折為東北方向,進入紅庄鄉政府。長城過紅庄後進入滴滴溝,出滴滴溝山口後至孫家莊、白家灣,在這里又轉折向東,經過吳庄、閆家莊,至明庄西北,便分為兩道,形成"內城"和"外城"之分。
內城從明庄過公路,便爬上固原城西北5公里的一道順向小丘陵上,經郭庄、十里鋪過清水河後至沙窩。外城更向西北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弓背狀,經喬窪過清水河,過河後再折向東南至沙窩與內城合二為一。內城與外城遺跡形成極為鮮明的對比。內城城墩城牆高大、寬厚、完整,城線筆直如劃,氣勢雄偉巍峨。全線約8公里長的內城遺跡保存較完好,除現代公路及少數後期沖溝穿破外,全線基本上不曾中斷,每200至230米便有一個城墩。外城已殘毀不堪,大部分夷為平地,殘留的城墩多為2至3米高,大部分看不到城牆。
長城過沙窩後爬上程兒山,經陽窪以南、中庄喬家溝,上黃水廟、王家崾峴、黃家莊而出固原縣進入彭陽縣川口鄉的黃灣以北、彭陽鄉的姜窪、豐台、陽窪、崾峴前窪、陡坡子、李岔、城陽鄉的瑤灣、白岔、喬渠、長城白馬廟、祁家莊、張溝圈、小庄、施坪,從劉家堡子出彭陽縣,又進入甘肅省鎮原縣的孟家塬。在祁家莊和小庄之間的轉彎處,有一節多出長城主線1公里而伸向正南張溝圈村的長城。說明在長城施工之前,曾經有過系統而精心的地理位置勘察,施工中有統一的技術規范要求。但施工時由於政區的分工,兩個政區之間並末完全同步施工所致,因此,長城在此處又向東北成90度的轉向。長城在固原地區境內經過西吉、固原、彭陽3縣,全長約174公里。
3、 唐制勝關
唐制勝關(安化縣城)遺址位於縣城西2公里,永豐村南側。涇源縣地處六盤山腹地,素有「秦風咽喉,關隴要地」之稱,歷來為兵家重地。地處六盤山東麓的瓦亭蕭關,千百年來更是刀光劍影,烽火狼煙,留下了許多歷史紀實和遺跡。 唐朝為防禦吐蕃攻襲在原州先後設置「原州七關」:木峽關、石峽關、石門關、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七關中涇源境內就有六盤關、制勝關、木崝關、驛藏關四關。唐朝軍隊和吐蕃在爭奪這些重要關隘時不斷發生戰爭,互有勝負,爭奪異常激烈。制勝關(舊稱大震門),為原州七關之一,控制隴西一帶,管領沿坡小寨25處。宋乾德二年(964年)廢關,改置安化縣城。遺址呈方形,邊長500米,面積25萬平方米,開東西二門,東門有瓮城長49米、寬38米。城址現已開墾為農田,田間常露有漢代繩紋瓦片。近年出土有唐宋元代陶器、瓷器及「開元通寶」等銅幣。
編輯本段交通
唐制勝關交通 在涇源縣城西1.9公里處,香水河北岸,可在當地包車或自駕車前往。
4、 古城
古城位於寧夏朝那縣城西16公里處的古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朝那城因其年代久遠,故名古城,為秦漢朝那縣治所。朝那城址居古城川正中,茹河北岸,這里三面環山,峰巒疊嶂,為通往古長安的要沖。 朝那古城地勢平坦,其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682米、南北寬480米,佔地面積32.7萬平方米。朝那城牆殘高1-13米不等,基寬14米,夯土層14~20米。朝那城依東西南北開四門,今彭固公路穿東西城門而過。沿朝那城牆外四周辟有深3米、寬20米的護城壕塹,至今猶存。
5、西安州古城,位於海原縣西南20公里處,背靠天都山,前臨銷黃川,古城大體完好,應該是固原境內保存較完好、較大的古城址之一。城址為長方形,邊長近千米,每邊有19個等距離的馬面,每50米一個。馬面,是宋代築城的標志。
6、固原城,地外寧夏南部山區,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固原境內城的緣起已有兩千多年了,最早應是烏氏城,而得以沿襲且發展起來的城就是現在的固原古城,並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如鍾鼓樓、禹王廟鐵塔、文瀾閣等。
內城:周圍九里三分,高三丈五尺,垛口一千零四十六座,炮台二十八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