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雕的歷史源流
在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舊、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門、珠海發現多處岩刻,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採用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岩刻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長5米,明文鑿刻,線條清晰,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
據研究,該處岩刻年代約為公元前1000年,是青銅時代的作品。南越王宮署遺址發現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稜柱形石欄桿,是中國建築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欄桿構件。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蜿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中國秦漢遺址所首見。
南越王趙昧墓,是迄今所知嶺南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達2.6噸。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兩件青玉圓雕舞女、1件浮雕卷雲紋的青白玉雕角杯,還有絲鏤玉衣、龍虎並體玉帶鉤,龍鳳紋重環玉佩、獸首銜壁,均可謂精美絕倫的珍品,反映了當時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藝水平,可見南越國已掌握了開料、造型、鑽孔、琢制、拋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鑲嵌工藝。在南越王墓中,還發現滑石烤爐、耳杯、豬、枕以及石硯、研石。礪石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等。說明石雕也是被重視的工藝。
從人類藝術的起源就開始了石雕的歷史。可以說,迄今人類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工巧匠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
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先秦時期的石雕
距今一萬年前後,原始先民告別了採集、狩獵經濟,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而轉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時代,人們開始從事以農耕和畜牧為主的聚落生活。當原始人告別山林的採集、狩獵環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崗,過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獵藝術也不復重現。人們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圖案,往往都是簡練、概括抽象變形乃至幾何形式化了的動物紋飾,因而在新石器革命蓬勃發展的地區,石刻岩畫已退居次要乃至絕跡。
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先民,大約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已會燒制陶器,但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才開始進入彩陶時代。相比而言,中國古人類發明磨製石器的技術,在舊石器晚期就得到了運用,山頂洞人的石質裝飾品,是經琢磨穿孔而成,這是中國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因為,只有研磨技術的發明,石料才會成為人類攻無不克的雕刻質材。
裴李崗、仰韶文化時期,中華大地的冰川期結束,是非常適宜於人類生存發展的氣候溫暖期。定居的農耕民,他們樂天知命、相安無事地編織著和平的頌歌。他們製作各式各樣的陶器,喜歡採用抽象簡練、概括的人面魚紋以及各式幾何紋作裝飾,人們對形式美的認識大為擴展,造型藝術也擴大到雕塑的各個領域。
中國新石器時代較早的石雕作品,可以裴李崗文化的石磨盤、磨棒為代表。它是用砂岩加工而成,外觀被設計成鞋底狀的幾何形,工整而大方,重心穩定,其加工難度很大,需要敲打、切割、琢磨修整,涉及到各種石雕加工的基本技法。與同時的各種磨製石器相比,它更具有形式感。它不僅是對原始人生產勞動的忠實記錄,還體現了較高的審美價值。這種凝聚著雙重性質勞動的石工具,往往被作為隨葬品置於死者的身旁,正是宗教般的感召力才能促使藝術家創造出這種罕見的石雕作品。
然而在拳石器時代,由於陶塑易於造型,質材隨處可得,因而它始終是雕塑的主流。一直到鐵器發明之前,石雕仍然是罕見的藝術品,所以,我們的注意力還得轉向石刻岩畫。
石刻岩畫,在條件適宜的邊區,仍是原始行藝術家創作的主要形式,而且經久不衰。例如陰山岩畫中就有不少新石器時代作品。陰山岩畫的表現風格,其影響是十分深遠巨大的。事實上,我國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游牧民創作的岩畫,多屬鑿刻石璧而成,其源頭則應溯至陰山岩畫。另外,狩獵與動物的描寫始終都是永恆的主題。商周金文中的圖畫字,戰國銅器的寫實紋樣,秦畫像磚的人物狩獵圖,都是這樣技法的延伸,只不過後者日趨精確化、形式化和韻律化而已。由此可見,黑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誇張的特點,最能體現中國古典藝術不重形似,追求氣韻生動傳神的審美理想。
此外,中國古石雕技法的另一源頭——線雕,也是出現於新石器時代。發現於江蘇連雲港將軍崖的石刻雕像,據認為就是新石器時代末期的原始先民鑿刻的。這種線刻石雕形式,在歷代的石雕創作中,被運用得最為廣泛。
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雖然出土不多,但其風格並不單純,也是完全不同於石雕岩畫的另一番天地。出自遼寧東溝後窪的幾件滑石雕刻,皆為圓雕小人頭像,刀法顯得粗獷奇拙,形象古樸、生動,表明它們是象徵性的作品。
人首石雕盡管表現手法稚缺陷抽象,但並不意味著當時雕刻技法低下。如大溪文化的浮雕人面就採用了刻磨的技藝,而且其形象還具有一種無形的宗教力量。顯然,當時的雕刻家是把他們主要的精力放在創作玉石雕刻品這上了。因為我們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已看到了許多精湛絕倫的玉雕作品以及小石雕工藝品。
紅山文化的玉龍是罕見的傑作,它是用硬度較高的岫岩玉製作的,這是石雕技法應用於玉石雕刻創作的證明。眾所周知,古代雕刻品中,玉與石的質料是很難區分的,在專家的鑒藏分類標准中也只有相對看法。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確認,在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古代雕刻家是將玉和石同等對待的,所以我們在紅山文化和北陰陽營文化中,見到與五雕並存的還有魚形石墜、雨花石裝飾品。
另一方面,原始的藝術家還把他們的技藝廣泛應用於實用器具加工的領域,製作石杵、石臼、研磨盤以及各種石農具,同時還用於雕琢石室類型的墓冢和石槨。尤其是後者的出現,在中國古代石雕建築藝術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發現於遼寧海城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石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巨石建築是不加雕琢的天然巨石的簡單組合,顯得沉穩有力,是使人超脫於塵世的原始巨石崇拜的產物。它一度盛行於歐亞草原,後流傳至東亞大陸,無國時入文明時代,在邊區仍然可以找到它的遺跡。遼寧海域的石棚形式,其石板已被雕琢成規整的幾何體,人為的力量得到加強,自然力和宗教精神顯然就減弱了。它當為巨石建築的尾聲。這咱石棚建築,據認為是墓葬。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巨石通常被認為是靈魂或神的住所,因而它常被用作界石、棺槨或宗教崇拜的對象。
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劃分為幾類。第一類為傳統石雕,包括傳統的典型細石器和小件飾物;第二類為磨製實用器,包括日用品、器皿和生產工具、武器;第三類為具有宗教性質的偶像;第四類為具有生活氣息的動物石雕、琢制的石磐。其中以器具和動物石雕最能代表當時石雕造型的最高水平。我們後來能在商代婦好墓中,見到眾多的現實動物和幻想神性動物雕刻品的存在,不能不歸結於新石器時代這種熱衷於謳歌自然生命的石雕傳統。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新石器時代先民創作的實用器具中,頷略到幾何造型這種藝術語言的美妙之處。
事實表明,新石器時代的石製品,如生產工具和武器都具有能夠引起人們視覺美感的點、線和輪廓,在現代裝飾形式上,便構成了前所未見的幾何藝術語言的系統。
不以規矩,則不足以成方圓,這是古人對形式美感最本質的觀察和體驗。所以,中國早期的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由方、圓的線條結合點、劃構成的精巧圖形。這咱象形字是把語言文字同美學結合而成的藝術創造。事實上它與原始石雕的幾何造型同出一源。
古代人類是在創作生活用具的同時,創造了點、線、方、圓等幾何形象,我們中人仔細地瀏覽一下新石器時代晚期典型的石製品,就禁不住會贊嘆古代先民怎麼會有如此高超的造型技巧。盡管尚未發明鐵質鑿刻工具,但他們已能用最概括的點、線反映出對象的客觀實際。這些器物的形、線都是那樣優美,是那樣對稱精確。古代先民已完全懂得,最美的形式同時也是最為便利實用的器型。
商代的石雕
繼二里頭文化之後,是二里岡文化,代表商代中期的遺存。這時的石器生產仍占重要地位,當時盛行各種陶塑製品,卻罕見引人注目的石雕作品。直到殷墟文化時期,進入中國青銅時代的鼎盛階段,石雕藝術又重新綻放出奪目的光彩。
晚商著名的人物雕像,還有出自安陽侯家莊1004號大墓的臼石人殘像,殷墟婦好墓的376號石人。這些人物刻畫細致,服飾發式清晰可辨,是古代雕刻家對社會生活的直接表現,從而為後人留下了可供觀摩的範本。
商代社會中盛行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動物也是時人崇拜的神靈,因而石雕藝術家尤其善於表現形形色色的動物世界。大型的動物石雕多見於王都安陽殷。侯家莊出土的石鴨,造型粗重,周身有線刻紋飾,是一種不拘泥原形的再創造,其尖喙和突目勾活了猛禽的本質特徵和兇狠的個性,其餘細部皆被略去,其下雙足粗細不一,是為了支撐平衡,也避免了單調感,其身上的羽毛和雙翼則用線刻紋表示:這種於圓雕造型中融入圖案裝飾的手法,是商代雕塑區別於史前雕塑而形成獨自風格的顯著特點。
唐代的石雕
唐代的雕塑是中國雕塑史的最高峰,仍分為陵墓石雕和佛教石雕兩大類。
唐代佛教雕塑,仍以石窟造像為主,此外還保存下來少數平原佛寺彩塑和小型佛像。唐代造像以奉先寺造像為代表,雄偉壯觀,豐滿圓潤,有力地體現了大唐風格的特徵,又以敦煌彩塑為主體和精華,數量之多,內容相當豐富,藝術水平達到很高的程度,是歷代造像所無法比擬的。唐代的造像已經成為獨立的圓雕,多為群像,中間坐佛,兩旁弟子菩薩。天王、力士遙相呼應。造像與真人幾乎同大,令人感到自己親自與佛交流,親切近人。
唐代石窟還有天龍山石窟、炳靈寺石窟等,造像體態豐滿動人,婀娜多姿,表現出唐代佛教藝術的世俗化氣息。
唐代平原佛寺彩塑現存較少,有山西五台山南撣寺佛光寺彩塑,與敦煌唐代彩塑風格幾乎一致。小型的佛像仍以石雕銅鑄為主,藝術風格與石窟造像一致,都表現出唐代雍容大度的風格,其中石雕藝術水平很高。
唐代的陵墓雕塑仍分為陵前雕像和墓內小陶涌兩類。陵前的大雕像主要分布於陝西關中地區的唐朝各代皇帝的陵墓附近。在陵前的神道兩側有高大的石人、石馬相對呼應,氣勢宏偉,其中最有影響的有:獻陵石雕、昭陵石雕、乾陵石雕、順陵石雕等。
唐代雕塑融合中外、綜合南北特點,達到了成熟的頂峰,為後世雕塑藝術樹立了光輝典範。
明清的建築石雕
明清時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由動亂、復甦、繁榮又走向崩潰的最後一輪循環的周期,當時的建築藝術,還是沿著古典藝術析傳統向前發展,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史上的最後一座高峰。
明代的宮苑、陵邑的規模都十分宏大,附麗其中的建築石刻藝術也取得了不少創新的成就。清肛的離宮園林,更是在規模質量上超過了明代。
石刻華表古已有之,但明代天安門的白石華表卻自有其時代的特點和藝術成就。它是以多種雕刻手法塑造的空前建築裝飾,華表柱身的主體龍紋,以壓地隱起的淺浮雕刻畫出蟠曲而上的龍形,間夾以雲紋華飾,使得華表瑰麗而庄嚴,其柱頭上滿飾異彩紛呈的透雕雲朵,蓮瓣石盤上飾以圓雕的雄獅。其下還有華麗的八角座,圍以雕刻精緻的龍紋欄板和雕刻有獅子的望柱。綜觀華表的總體造型,它是在傳統形式基礎上的升華,同時我們也看到,華表本質上也是中西文化合璧的完美象徵。
事實上,故宮主殿的台基、階梯欄桿、走道、中庭、石橋,皆為各種石雕藝術形式有機組合。這些石雕是乾隆二十五年下令鑿去原有的明代紋飾後重新雕刻而成的。不過,從現有的石欄桿邊飾花紋,我們仍可看出明清故宮石雕還是承襲了宋元以來的裝飾紋樣和技法。綜觀明清的皇宮園林,其建築石刻運用的廣泛,可說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它們雄辯地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世界上最優秀最偉大的建築都離不開石雕裝飾構件。在清代的皇家園林中,圓明園是被稱為「萬園之園」的偉大園林,令人痛心的是它於1860年被焚毀於八國侵略聯軍之手。如今我們從園中廢墟殘存的石雕建築遺跡,仍可窺視到這座絕冠古今的園林建築藝術的一些風貌。
明清建築廣泛運用石刻藝術形式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如眾所周知的北京天壇,那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與祈禱豐年的場所,其主體建築之下的基座、白石圓壇、石構件上都雕刻有十分精麗的裝飾。它們都是在朝廷官府的控制之下,為適應封建統治以及奢侈豪華的生活等各種需要創作的,這在陵墓建築上也反映得十分突出。如今,在安徽鳳陽的皇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河北遵化的清東陵、河北易縣的清西陵等處,都保留有大量的明清陵墓石刻。
B. 中國古代雕塑經歷了哪幾個發展時期
中國古代雕塑經歷了萌芽期、成熟和繁榮期、高峰期、低潮期四個時期。
1、萌芽期:新石器時代到夏、商、周
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可追溯至公元前4千年以上,這一時期石器和陶器的出現,拉開了中國雕塑史的序幕。其雕塑作品側重於動物外形的器皿、飾物和人物的捏塑,形體小巧,造型粗略,帶有濃厚的人情味,青銅器藝術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此時的青銅作品雖然多具實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備了雕塑藝術的特性,一些誇張、變形、奇特的紋飾,渲染了威嚴神秘的氣氛,形成了端莊、華麗、氣質偉岸、形象乖張的藝術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時期人們的審美觀和對自然環境的理解。鼎是這一時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2、成熟和繁榮期:秦漢和魏晉南北朝
秦漢雕塑突飛猛進,形成發展史上第一個高峰。臨潼出土的數千兵馬俑,給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藝術的輝煌成就,其兵俑體態與真人相等數量眾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馬俑形象寫實身體矯健、活靈活現。人物雕塑更注重面部的形象刻畫,神態萬千、精細逼真。
漢代雕塑在繼承秦代恢弘莊重的基礎上,更突出了雄渾剛健的藝術個性。這一時期的墓葬雕塑特別發達,在形式上突出了石雕作品的雄渾之勢和整體之美。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前石刻最重要的一件。它採用象徵手法,以氣勢雄壯、昂首挺立的戰馬象徵霍去病和他所統率的英雄健兒;以馬下所踏的一個面目猙獰作垂死掙扎的人物象徵被戰敗的奴隸主貴族侵略者,採取了大起大落,精細有別的手法處理,形象十分醒目,是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典範,是西漢紀念碑雕刻取得劃時代成就的標志。
源於魏晉時期的佛像雕塑藝術風格的多樣化與技巧的純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水平。此時的佛雕作品既有博大凝重之態,又不失典雅鮮活之美。雕塑製作規模宏偉,數量巨大,藝術技巧有很大提高,在反映社會生活的廣度與深度方面,在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都不同程度超過前代。各族人民在雕塑藝術上互相交流,促進了雕塑的發展,在總的時代風格下有一定的地區特色。
3、高峰期:隋唐
隋唐時期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步入更為成熟也是成就最高的一時代,主要體現在佛教美術方面,出現了內容更豐富、表現范圍更廣大技巧更熟練的佛教造像。於此同時,從事雕塑的藝術家與工匠也更多的出現,創造出一批劃時代的作品。宗教題材以外的雕塑,則以陵墓雕刻最為重要。它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唐代雕塑藝術的水平和風格。
隋代至盛唐時期是古代大規模開窟造像的最後一個高峰期,石窟寺遍布北方、西北以及巴蜀地區。現存著名的石窟寺有:山東雲門山、駝山石窟、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炳靈寺石窟、天龍山石窟、廣元千佛崖和皇澤寺造像等。其中敦煌石窟的彩塑和龍門奉先寺的雕像藝術水平最高,唐代的藝術風格也最為鮮明。位於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在經歷魏晉唐多個朝代的開鑿後,雖歷經千年歲月的風霜,仍不失其神秘華麗之彩。龍門奉先寺群雕更顯示出大唐帝國的強盛。此時的佛像雕塑藝術已逐步擺脫外來佛像樣式的影響,走向了雕塑作品民族化的成熟期。
4、低潮期:唐之後至清末
宋元雕塑缺乏隋唐時期的宏偉規模和奔放氣勢,在寫實手法的精雕細刻上卻有所發展,宗教雕塑占重要地位,開鑿石窟的風氣已趨衰微,寺觀雕塑仍具一定規模。由於宗教藝術進一步世俗化,神佛塑像中理想化成分明顯減弱,現實性生活氣息則大大增強,特別是菩薩、羅漢、侍者像幾乎是現實生活人物寫照。繼中晚唐之後的宋代雕塑進一步生活化、世俗化,創作手法趨於寫實風格,材料使用則更加廣泛。宋代的彩塑較為發達,在佛雕造像上較唐代有了較大變化,此時的佛像造像以觀音菩薩居多。宋代帝陵的表飾仿效唐代,但其表現手法以寫實為主,石雕作品更具端莊溫順之態。宋代雕塑的過分世俗化,嚴重削弱了雕塑藝術應有的紀念性、恆久性,其作品在空間布局、形體數量上的追求也不及前代。
元代喇嘛教佛像又出現於寺廟之中,帝王陵寢缺乏漢唐之氣魄。從雕塑整體發展來看,宋至元題材因襲唐代而有變化,雕刻手法雖細膩寫實,缺乏洗練,整體不夠堅實有力,造型上缺乏深沉豪邁的氣概,是中國古代雕塑日趨衰落的時期。
明清的雕塑沿著古代傳統繼續發展,呈現了定型化與世俗化的面貌。雕塑藝術的進展主要表現為敬神意識的衰落與世俗審美趣味的增長。名目繁多的寺廟里,供奉著各式各樣的神像,從題材到表現手法日趨世俗化、民間化,形成了工巧繁縟、萎靡纖細、色彩亮麗的藝術風格。佛教石窟造像驟減,佛寺造像雖亦有世俗化佳作,但一般流於定型化而失生氣,城隍、土地、關帝等偶像增多。明清帝陵的陵墓表飾較前代規模更大、像設更多,布置講究,技術嫻熟,但其既缺乏唐代的超然、也缺乏漢代的雄渾,此時的作品更能滿足人們的賞心悅目之功能。得到發展顯著的雕塑品種是小型的案頭雕塑和工藝裝飾雕刻,生氣勃勃,品色繁多。如泥、陶、瓷塑,明清有廣州石灣陶瓷、福建德化瓷塑、廣東潮安漆泥塑和無錫惠山泥塑等。明清雕塑有明顯追隨唐宋風格的痕跡,在明清石雕佛像幾乎絕跡,寺廟造像逐漸發達,且趨於程式化。
C. 石雕的來歷
歷史源流
在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舊、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門、珠海發現多處岩刻,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採用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岩刻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長5米,明文鑿刻,線條清晰,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
據研究,該處岩刻年代約為公元前1000年,是青銅時代的作品。南越王宮署遺址發現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稜柱形石欄桿,是中國建築史上已知最早的石欄桿構件。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蜿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中國秦漢遺址所首見。南越王趙昧墓,是迄今所知嶺南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達2.6噸。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兩件青玉圓雕舞女、1件浮雕卷雲紋的青白玉雕角杯,還有絲鏤玉衣、龍虎並體玉帶鉤,龍鳳紋重環玉佩、獸首銜壁,均可謂精美絕倫的珍品,反映了當時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藝水平,可見南越國已掌握了開料、造型、鑽孔、琢制、拋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鑲嵌工藝。在南越王墓中,還發現滑石烤爐、耳杯、豬、枕以及石硯、研石。礪石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等。說明石雕也是被重視的工藝。
從人類藝術的起源就開始了石雕的歷史。可以說,迄今人類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工巧匠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
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D. 商代石雕發展歷史的介紹有嗎
在中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舊、新石器時代,石器加工是嶺南原始先民謀生的手段。在珠江口的香港、澳門、珠海發現多處岩刻,以復雜的抽象圖案為主,採用鑿刻的技法,尤以珠海南水鎮高欄島岩刻為巨,最大的一幅高3米、長5米,明文鑿刻,線條清晰,從復雜的線條中還可辨認出人物和船刻。據研究,該處岩刻年代約為公元前1000年,是青銅時代的作品。南越王宮署遺址發現有多根四方基座八角稜柱形石欄桿,是中國建築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欄桿構件。南越國御苑遺址,以石板作冰裂紋精工鋪砌的石池、蜿蜒曲折的石渠、巨大石板架設的石室以及多種石構件,為中國秦漢遺址所首見。南越王趙昧墓,是迄今所知嶺南規模最大的石室墓,墓室巨石重達2.6噸。墓中出土的244件(套)的玉器,其中包括71件玉壁以及兩件青玉圓雕舞女、1件浮雕卷雲紋的青白玉雕角杯,還有絲鏤玉衣、龍虎並體玉帶鉤,龍鳳紋重環玉佩、獸首銜壁,均可謂精美絕倫的珍品,反映了當時加工玉石的高超工藝水平,可見南越國已掌握了開料、造型、鑽孔、琢制、拋光、改制等手法以及鑲嵌工藝。在南越王墓中,還發現滑石烤爐、耳杯、豬、枕以及石硯、研石。礪石及磨製精細的石斧等。說明石雕也是被重視的工藝。從人類藝術的起源就開始了石雕的歷史。可以說,迄今人類包羅萬象的藝術形式中,沒有哪一種能比石雕更古老了,也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能工巧匠它更為人們所喜聞樂見、萬古不衰。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從那時候起,石雕便一直沿傳至今。在這漫長的歷史中,石雕藝術的創作也不斷地更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在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審美追趕求,不同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在制約著石雕創作的發展演變。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E. 石雕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
石雕的歷史距今已有一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中期。從哪個時代起,石雕從此一直流傳至今。內並且這漫長的歷容史中,石雕藝術創作也在不斷地創新新進步。不同時期,石雕類型和樣式風格上都有很大變遷;不一樣的需要,不一樣的審美追求,不同時代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制度,都對著石雕創作和發展演變有所影響。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石雕的歷史是藝術的歷史,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歷史,更是形象生動而又實在的人類歷史。
F. 中國雕塑的歷史
石窟寺分布地區很廣,早期石窟集中於新疆地區,重要的有克孜爾石窟、庫木吐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吐峪溝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等;晉朝以後,在河西走廊和華北地區興建的石窟有莫高窟、榆林窟、天梯山石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須彌山石窟、南北石窟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鞏縣石窟、響堂山石窟、天龍山石窟、萬佛堂石窟、廣元千佛崖、廣元皇澤寺石刻、陝北石窟等。南方地區有南京棲霞山石窟。隋唐以後新開鑿的石窟有彬縣大佛寺、駝山石窟、雲門山石窟、柳埠千佛崖石刻、峽江千佛崖、安岳石刻、大足石窟,以及雲南南詔國開鑿的劍川石窟等,五代至元代在杭州開鑿了飛來峰石刻。在近代,石窟雕塑遺存曾受到外國人的嚴重破壞和掠奪。中國雕塑在題材內容和雕塑技法上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並在長期發展中,不斷吸收、融匯了很多外來藝術成分。其發展的高峰是秦漢、南北朝、隋唐時期,五代以後,大規模的雕造活動日益減少,而中小型雕塑則有新的發展。20世紀以後,受歐洲雕塑影響,出現一些西方雕塑樣式的紀念碑雕塑和大量架上雕塑。80年代以後,城市環境雕塑興起,中國雕塑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制約,中國美術史上留下姓名的雕塑家不多,也缺少雕塑理論著作。對於中國雕塑史的研究和創作經驗的總結,主要開始於近代。
G. 簡述中國古代雕塑的發展歷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
產品推介:
三國兩晉南北朝雕塑主要有陵墓雕刻、俑、宗教造像,還有些供玩賞的小型雕塑品,用於建築或器皿上的工藝雕塑也很普遍。由於處於長期分裂動盪的階段,各民族不斷接觸、斗爭、融合,又大量從異國的藝術特別是宗教藝術中汲取了養分,因此雕塑呈現出豐富多採的新面貌,為其後隋唐雕塑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並對鄰國特別是朝鮮、日本的雕塑產生了影響。
陵墓雕刻 帝王陵墓地表上的石刻群雕,以南朝保存較好,分布在南京附近,現存31處,有宋、齊、梁、陳諸代的作品,以齊、梁兩代為多。從保存較完整的梁文帝蕭順之建陵及梁安成康王蕭秀墓前石刻觀察,南朝陵墓石刻群雕一般由成對的石獸、神道石柱和石碑所組成。石獸有翼,一般呈蹲伏狀,勁健有力,造型雄偉,是以整石雕成的立體圓雕,體長和高度多在3米以上。若與漢代陵墓前石刻,如霍去病墓石刻相比,可以明顯地看出雕造技藝的長足進步和完全不同的時代風格,即由凝重古樸轉向優美生動。神道石柱是在雙螭盤曲的底座上樹起多楞的柱體,有的是24面體,有的多達28面,楞面刻成下凹的瓦楞形狀,因而避免了直立造型的呆板,柱體上都是有銘刻的方形石額,柱端托一刻仰蓮紋的圓蓋,蓋頂中央蹲一小型石獸,整體造型秀美挺拔,端莊而又富有變化。石碑體形巨大,圓額有穿,座於龜趺之上,穩重有力。這3種石雕組合在一起,顯得頗為庄嚴宏偉,但又生動多變,表現出南朝大型紀念碑性質的雕刻藝術的高度水平。
南朝陵墓石天祿
在北方,帝王陵墓地表的石刻群雕沒有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的實例,只有在洛陽邙山上砦發現有身高超過3米的石雕文吏殘像,可能是北魏孝庄帝靜陵前石雕群中的遺物。但是發現有帝王陵墓地下墓室中的精美浮雕作品,在山西省大同市方山清理了北魏文明皇太後馮氏永固陵的地下墓室,在石門拱券門楣兩側的龕柱上都有浮雕,題材是口銜寶珠的孔雀和手捧蓮蕾的赤足童子,刀法圓熟,造型生動,是罕見的北魏浮雕藝術精品。
俑 這一時期的立體圓雕作品中,以俑的數量最多,絕大部分是塗彩的陶塑,也有少量的釉陶俑、青瓷俑以及石雕作品。從西晉時開始,出現了以鎮墓獸、甲胄武士、鞍馬、牛車和男僕女婢組合成的俑群。以後南朝的俑群大致沿襲西晉舊制,數量較少。北方有所不同,從十六國時期起,就在繼承西晉舊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俑群內容增多、數量增大,一般包括以下4組內容:①驅邪鎮墓的鎮墓獸和全裝甲胄執銳按□的鎮墓俑;②模擬墓內死者生前出行的儀衛,以牛車和鞍馬為中心,包括人和馬均披鎧甲的甲騎具裝俑、身負箭□的步兵、騎馬的鼓吹樂隊、騎馬和步行的屬吏,以及儀仗、仆從等;③模擬墓內家居享樂的大量舞樂和男奴女婢;④模擬庖廚中執炊操作的奴婢,以及灶、碓、磨、井等模型,還有各種家禽、家畜的形象。其數量從西晉時的10餘件擴大到幾十件,乃至成百上千件。例如北魏司馬金龍墓中出土各類陶俑近400件,而東魏茹茹公主叱地蓮墓中出土陶俑多達1064件。陶俑的塑制也日漸精美,多為先制模具,然後合模成型,入窯焙燒後再貼金繪彩。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也日益提高,從西晉時的呆滯古拙,轉向生動自然;從僅具輪廓,轉向注意細部刻畫。人物的面相也隨時代的審美標准不同而變化,從西晉到北魏早期,面相寬方。北魏太和(477~499)以後,面相趨於清瘦,至晚期更加瘦削。東、西魏時,面相由瘦削又轉趨圓潤,直至北齊、北周,遂開唐代圓潤豐頤之先河。人像的體態也是神韻日增,出現不少生動傳神的作品。例如北齊庫狄迥洛墓中出土的胡裝舞蹈老人,面目傳神,姿態生動,頗具藝術特色。陶塑動物中以駿馬和駱駝的塑造最佳,駿馬多是鞍轡鮮明,挺立欲嘶,勁健異常,這可能與古代鮮卑族對駿馬的特殊喜愛有關。
西晉對坐書寫俑
西晉青瓷騎馬樂俑
宗教造像 宗教雕塑的發展,在南北朝時期是空前的,這與佛教在中國的興旺緊密聯系在一起。佛教造像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石窟寺的造像,另一類是一般放置於寺廟或宮室、民居的供養像。石窟寺造像主要分布在北方,著名的石窟寺如雲岡、龍門、敦煌莫高窟以及麥積山、炳靈寺、鞏縣、響堂山、天龍山等都有這一時期的雕塑作品。其中石質宜於雕刻的,造像採用石雕,一般主尊為立體圓雕或後背與後壁相連的圓雕,龕楣、寶床、壁面則為浮雕。石質不宜雕刻的,則採用泥塑敷彩的塑像,龕楣、壁面常有成組的小型影塑。石窟雕像中最宏偉的,當屬雲岡石窟第20窟的坐像,高13.7米,造型雄偉,氣魄渾厚,顯露出北魏石雕藝術的時代風格(見彩圖雲岡石窟第20窟石雕佛像(北魏))。彩塑中最受人推崇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坐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放置於寺廟或宮室等的供養像,主要材質有銅、石和泥塑等,均為立體圓雕,風格與石窟造像相同。泥塑多隨建築物的毀壞而不能完整保存。經考古發掘獲得的殘像中,以在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造型最為精美,塑工細致,面目傳神,是現存北朝雕塑中的精品(見洛陽永寧寺雕塑)。一般官民所造的佛像,形體較小,多為銅像和石像。在河北省曲陽縣修德寺廢址出土的2200多件石刻中,有年款的共247件,主要是這一時期的作品,這是研究北魏、東魏、北齊乃至隋唐雕刻藝術發展的重要資料(見曲陽修德寺雕刻)。河北省藁城縣發現的一批北齊石像,漢白玉石質,刻工精細,像上仍保留著原來的彩繪和貼金,可窺知當時石像敷彩後的本來面貌。在南方,石窟的開鑿不盛,僅存南京棲霞山一處,且已被後人損毀,難窺原貌。在四川省成都市萬佛寺廢址出土的紅砂岩造像中,發現有紀年明確的南朝造像,使人從而了解到南朝石造像的一些特點,與北方比較,其表現手法細膩,衣著裝飾繁縟,顯示出纖巧華美的風格(見成都萬佛寺石刻)。除一般造像外,北朝時又流行造像碑,在碑石上開龕造像,其造像風格與同時的石窟造像相同(見北朝造像碑)。這時期的道教造像,也有少量遺留,除衣飾面相稍有不同外,造型手法與佛教造像相同,無甚特色,缺乏藝術價值。
小型雕塑 供佩戴、玩賞的小型雕塑品,使用的材料主要是玉石、琥珀等,上面多有穿孔,可與珠飾串聯在一起。小的僅長2~4厘米,大的也不超過10厘米,除習見的璜、□等物外,最具時代特點的是一些小型圓雕的神獸像。神獸為獸首人體,肩附飛翼,四足有利爪,均蹲坐狀,在南朝和北朝墓中都有發現,形體雖小,但造型呈現出小中見大的氣勢。如南京甘家巷南朝墓中出土的滑石像,全身肌肉凸張,巨乳碩腹,雙手按膝,兩肩上聳,頭微下縮,如頂負重物,造型渾厚有力,整體輪廓呈立方體,態勢極為穩重,形體雖不大,看來似能力負千鈞。此外,六朝墓中經常出土石雕的伏豬,多成雙放置,即東晉墓出土衣物券中所記的「玉□」。東晉墓中出土的石豬,生動寫實,以後日漸抽象化,至南朝晚期有的僅把石材修治成長條狀,再施加簡練的幾條刻線以代表豬形,反而顯得別具情趣。
南朝畫像磚浮雕神獸
裝飾雕塑 大量施用於各種器物上面,以銅鏡和陶瓷的裝飾雕塑最具有藝術價值。東漢晚期在南方開始出現的神獸鏡和畫像鏡,至三國孫吳時有了很大發展。鏡背紋飾呈高浮雕狀,極為精美,多為人物、車馬、鳥獸及神仙、神獸等,神仙中多見東王公、西王母,而且在神仙中還出現了佛教造像。陶瓷器的雕塑裝飾,南方和北方在風格方面有些不同。這一時期正是青瓷器燒造的極盛時期,特別是在南方,有的青瓷器的造型極為優美。例如水注,常在圓碩的注腹前麵塑出蛙頭,後麵塑出蛙尾,兩側各塑二足,活現出一隻浮於水面的蛙,頗為生動。再如羊形水注,器呈卧羊形,體腔中空可儲液體,羊的姿態生動,加以釉色晶瑩,使人喜愛。也有的青瓷器皿造型奇偉,如江蘇省宜興縣西晉周氏家族墓群出土的神獸尊。此外,當時南方還流行一種陶瓷製的谷倉罐(也稱魂瓶),其上蓋常有許多小型人物塑像,多僅具輪廓,刻出鼻口耳,形象古樸生動,並塑有樓閣及鳥獸,罐腹則貼塑各種人物、神獸、鳳鳥、魚、鱉等,還有的谷倉罐上塑有趺坐的佛像。這些谷倉罐既反映出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和喪葬習俗,也是具有時代特徵的陶瓷雕塑藝術品。在北方,不見谷倉罐和南方那種造型較靈巧的青瓷藝術品,但一些陶瓷器上的貼塑或模印的圖案顯得更渾厚古樸。例如北齊婁睿墓出土的黃釉陶器上的貼塑花紋,由蓮花、忍冬、寶珠所組成,繁縟厚重。最具特色的是北齊范粹墓出土的黃釉扁壺,上面有凸起的模印圖像,是由樂隊伴奏下起舞的胡人,頗為生動傳神,反映出當時北方人民喜愛的舞樂形象。
H. 中國雕刻藝術的變遷
雕塑的歷史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 緊密相聯,同時又受各個時代宗教 、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如法國舊石器時代的圓雕裸女和牝馬、野豬等浮雕,中國陝西何家灣和遼寧凌源、建平等地發現的5000~6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頭像等,反映了人類對自然力的崇拜和對動物的崇拜以及認識人本身、認識世界的過程。秦始皇陵兵馬俑再現了2000多年前的帝國大軍的威勢。雕塑是時代、思想、感情、審美觀念的結晶,是社會發展形象化的記錄。
德國美學家黑格爾曾將藝術風格的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嚴峻的風格,它堅守描寫的客觀簡朴性;其次是理想的風格,這一般是藝術發展成熟、完美、繁盛時期的風格;再次是愉快的風格,它往往是一門藝術衰落時期的風格,目的是為「取悅於人」,追求形式的華美與雕琢。(《美學》第三卷)用黑格爾的觀點分析中國雕塑風格的發展,發現大致上是吻合的。如果從中國雕塑的成熟期一秦漢時期開始,秦漢雕塑正是嚴峻風格的典型,而隋唐雕塑則是理想風格的典型,明清雕塑則是愉快風格的典型,至於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宋則分別是從秦漢到隋唐,隋唐到明清之間的過渡風格。
藝術風格從不同層次上可以有不同的概括,為了考察藝術風格的演變與民族文化精神的關系,這里從中國傳統的陰柔之美和陽剛之美的風格理論出發來把握中國雕塑的發展。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曾說:「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這里的清指的就是俊爽超邁的陽剛之氣,濁是凝重沉鬱的陰柔之氣。其後劉勰在《文心雕龍》里說到「氣有剛柔」、「風趣剛柔」;沈約在《宋書》中講「剛柔迭用,喜慍分情」,就是與這種風格論一脈相承的。清代著名古文家姚來更是明確提出了「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的風格論。
關於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盡管學術界有不同看法,但基本上都是從傳統的陰陽剛柔的觀念來立論的。有人認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是貴柔、守雌、尚靜;有人則認為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另有人認為是二者之間一「中庸」。應該說,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是發展的,靜態的描述難免顧此失彼,以偏概全,而動態的追蹤則可以更接近歷史的原貌。中國雕塑正好可以成為我們動態地把握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參證。相對於文獻資料,它可以更直觀、更不加掩飾地將我們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形象的方式展現出來,從這個意義講,一部中國雕塑風格的發展史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部民族文化精神的嬗變史。這樣,就使人們找到了將雕塑風格與民族文化精神聯系起來的聯接點。
一、秦漢時代
秦漢時代的雕塑風格是嚴峻的風格,是陽剛之美的風格。秦漢俑馬、墓前石雕從整體上看,也許遠不及後世那樣精巧、細膩,而以拙重、粗獷為特色,然而正是這種「客觀簡朴性」,成為了秦漢時代文化精神的象徵。
秦漢時期的文化精神是積極進取、剛健有為的。這種精神也正是《周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荀子》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現實中的表現。秦漢雕塑的風格不是偶然的,它正是這一時期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強烈的開拓、征服慾望的形象寫照。它繼承了遠古以來,華夏民族所表現出來的注重人力,與自然抗爭的崇高精神。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西方民族注重對自然的征服、改造,中華民族則表現為與自然的順應、融合。這種說法也許適合某些時代,但至少不適合先秦和秦漢時代的中華民族。如果沿著秦漢文化精神中的陽剛之氣追溯下去,就會發現早在遠古神話里就體現出了我們民族在早期的那種大氣磅礴,與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的文化精神,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誇父追日」、「愚公移山」、「後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等就是最好的說明。
秦漢文化精神,就是先秦這種自強不息、奮斗不已的頑強精神的延續。據說秦始皇南巡衡山,舟行至湘山遭遇大風,秦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樹成光山,向湘神顯示皇帝的威力,秦始皇這種不畏天命、敢於向神靈挑戰的精神正是雄偉的萬里長城、阿房宮、十二金銅巨像、力士孟賁像的思想基礎,也就是排列齊整、聲威雄壯的秦陵俑馬所要表現的精神。
漢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豪邁、蒼勁的詩句表明漢代文化精神就是在這種激越、高亢的基調里行進的。漢初曾一度流行所謂「黃老之學」,但這種主柔守雌的思想並非漢代統治者的真意,而是為了適應當時形勢的權宜之計,「無為」是策略,為的是大有所為。漢武帝開始,羽翼豐滿、國力強盛於是便抗擊匈奴、交通西域,創立了不朽業績。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秦漢的文化精神與雕塑風格達到了高度和諧,二者相得益彰。雕塑藝術以力量、氣勢、體積恰當地表現了這個征服自然、征服物質世界、開拓空間、占據空間的時代。這種合諧是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的。
二、魏晉南北朝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雕塑由秦漢時代統一的陽剛之美的風格分裂為兩大風格,這兩大風格如果從地域著眼可以分為南方風格與北方風格,其文化內涵則是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的風格,表現在當時最主要的佛教雕塑上是「秀骨清相」與「大丈夫之相」的分別。探索這一時期風格分裂的原因還必須聯繫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這一時期所發生的變化來看。
這是一個動盪的時代,西晉王朝覆滅後,中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北部中國成了游牧部族爭逐、混戰的場所,南部中國則由逃亡到江南的貴族官僚建立起偏安南方的王朝,大批有高才實學、博通經史的文人學士避亂江南,對南朝文化起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魏晉玄學對南朝人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果說秦漢時期人們在文化精神上表現出來的是慷慨激昂、努力奮發、以圖有所作為的話,那麼南朝時期則以任其自然、隱匿山林、蔑視禮教法度、崇尚虛靜無為、講玄清談為時尚。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哲學在以征服外界環境,以發展生產,重視世俗生活為特點的秦漢時期顯不出多少影響,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卻受到了特別的重視。
在這種背景下,中華民族原有的剛健有為的精神在南朝減弱了,顯得陰柔有餘而剛健不足。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里談到,南朝士大夫搽粉塗胭脂,香料熏衣,肉柔骨脆,景侯作亂時,著羅綺,抱金玉,伏床邊等死。縣官老爺看見驢子也心驚肉跳,說是老虎,這與《史記•游俠列傳》中秦漢時代的英武剛健的儒生形象形成了多麼鮮明的對比!
這一時期在雕塑中出現的「秀骨清相」的風格從藝術上看並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的。它意味著民族感性心理的豐富。在形式上,也較之前代的雕塑顯得細致和講究,這也是藝術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正是由於風格上的分化,為中國雕塑在下一個階段形成新的統一風格奠定了基礎。其實不限於雕塑,當時在文化藝術上,南北朝時期普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文化風格。佛學家談到南北佛教的差異;學者注意到南人與北人在學風、學問方法上的不同;文學
史家談到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迥然相異的風格;書法家注意到南、北書法的不同風格……總的說來,在藝術方面,南方風格一般是婉約的、細膩的、秀美的;北方風格一般是豪邁的、粗獷的、壯美的;所謂「鐵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這兩大風格的寫照。
歷史的發展常常是充滿了戲劇性的。按說南朝在學術、文藝、典章制度方面堪稱華夏正統,加之禮樂之盛,富饒的山林物產之利,都是北朝所無法比擬的;十六國以及北朝統治者自己也不敢以華夏正統自居,按說,統一中國的應是南朝人而不是北朝人,然而結果正好相反,蠻勇強悍的北朝人最後征服了南朝,統一了中國,這應該是引人深思的。
I. 中國古代雕塑經歷了哪幾個發展時期
中國古代雕塑經歷了八個發展時期,分別是:
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
原始社會雕塑對探討社會發展進程、研究造型藝術與意識形態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歷來深受人們的重視。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
這個時代雕塑作品側重於動物外形的器皿、飾物和人物的捏塑,形體小巧,造型粗略,帶有濃厚的人情味。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秦代是中國封建社會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寫實逼真。
四、漢代雕塑(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漢代雕塑在繼承秦代恢弘莊重的基礎上,更突出了雄渾剛健的藝術個性。
五、魏晉南北朝雕塑(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佛教思想與儒學思想碰撞、交融時期。因此,統治者利用宗教大建寺廟,鑿窟造像,利用直觀的造型藝術宣傳統治者思想和教義。
六、隋唐雕塑(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隋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期,也是文學藝術發展的鼎盛期。宗教造像藝術、陵墓的裝飾雕刻藝術、陪葬的陶瓷雕塑藝術、肖像造型藝術等都進入一個空前繁榮時期。
七、宋及金雕塑(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宋代的佛教雕塑無論內容還是風格都明顯世俗化,那些神聖不可及的面貌漸漸模糊了,代之而起的是更接近現實生活的形象。
八、元明清雕塑(公元1279年-公元1911年)
進入元代,統治者重視手工業,雕塑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明清兩代,宗教觀念進一步淡薄,此時的宗教雕塑在缺少內在信仰的狀態下,顯現出缺乏創造性和生命力的程式化傾向。而明清的世俗雕塑藝術多趨於裝飾化和工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