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景谷簡介
· 景谷
所在地區:雲南 思茅市·
交通指南:勐卧佛寺雙塔在威遠鎮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
門票價格:景谷勐卧佛寺門票:10元
景谷簡介
景谷勐卧佛寺雙塔:凡是到景谷中外遊客,都要打聽地點到奇異的勐卧佛寺雙塔—睹奇觀。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勐卧佛寺雙塔,傣語稱「梅赫窩廣勐」(即樹包塔)、「廣勐赫窩梅」(即塔包樹),俗稱樹包塔塔包樹。這勐卧佛寺雙塔在威遠鎮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有山門、側門、雙塔、戒堂、大殿、僧房,面積3.335公頃,雙塔在大殿兩側,南北向並列。這座建築群為明末清初(1628~1661)傣族威遠土官刀漢臣所建。清道光《威遠廳志》載:「大緬寺在威城(參將衙署)北門外,寺內有緬僧百餘人,皆剃發,用黃布裹身,名緬和尚。寺中有塔二座,高三丈余,昔土官刀漢臣所建。左塔中生緬樹,其枝從石縫內周圍伸出,枝葉甚茂,塔石不崩,至晚眾鳥聚集歡鳴於上,緬僧皆稱奇焉,名曰塔樹,至今猶然。」這記述的是「樹包塔」奇觀。此雙塔屬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佛寺塔,塔為紅砂石,亞字形仰蓮復蓮多層迭式須彌座,傣語稱「冒烏窩喃」(蓮花座),方形基座,每方4米,基石上有浮雕圖案,四角有4個「埃香弄」(大力士)石雕作塔柱支撐,塔身上部為青磚豎砌連環圓柱。樹包塔為6層,高10.74米,塔包樹高7.2米,上部呈圓弧形,塔剎已被大樹代替,兩塔距30米,樹高約塔的2倍。雙塔塔身上有浮雕傣族佛經故事、民間傳說等。雕有叭英(天神)、帕照(佛祖)、混赫翁戛坦木(唐僧取經)、喃木諾娜(孔雀公主)、召樹屯(勐板加王子)、金納麗、金納拉(神鳥)、吳依散達臘(賧白象)、竹扎格阿(乞丐討兒)、喃金(螃蟹姑娘)、只歪冷(喊月亮)等。動植物花卉浮雕有:德恩擺後(倒立獅子)、惹穩(飛龍)、麻咪(飛馬)、諾永(孔雀)、格安(馬鹿)、罵達宛(葵花)、南木道(葫蘆)、烏額貴(芭蕉葉)、冒烏窩(蓮花)、勒願(太陽)、依安號(茶壺)等,是研究景谷傣族宗教、文化、歷史的實物,具有歷史、藝術價值。1983年8月,景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3年11月,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nbsp;景谷勐戛佛寺八角亭: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永平鎮勐戛大寨洪武村官佛寺內,有一座建於清代的八角亭。這個亭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傣族佛寺中的戒堂,又稱藏經樓。此亭建築結構為三檐攢尖頂,共3層,第一層為八角,第二、三層為六角,故稱八角亭,亭高13.3米,亭基為八方形須彌座、木石結構、紅砂石質料,每方2.06米,亭座高1.9米,八方均有石雕,多為人物花卉圖案,亭剎為葫蘆形,覆蓋青灰瓦、羽角上翹,掛有風鈴,重檐下有斗拱,並有龍形木雕斜撐作裝飾,亭首經過修繕。1988年11月,景谷縣人民政府分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貳』 傣族資料
傣族,在民族識別以前又被稱作擺夷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與百濮及百越中的滇越有關,與緬甸的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和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有歷史和文化淵源,語言和習俗也與上述民族接近。
傣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傣族人民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hù)族佤族自治縣、景谷傣族佤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此外,在景東、普洱、思茅、騰沖、龍陵、雙江、西盟、元陽、河口等30多個縣市境內,也有傣族小塊聚居或零散分部。散居於雲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通常喜歡聚居在大河流域、壩區和熱帶地區。大多是在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紅河流域的河谷壩地區傍水而居。西雙版納境內有景洪壩、勐海壩、勐遮壩、勐籠壩、勐罕壩等,德宏境內有勐煥壩(芒市)、勐那壩(盈江)、勐卯壩(瑞麗)、勐底壩(梁河)勐婉壩(隴川)等。 根據2006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傣族人口有126萬。傣族歷史悠久,與屬壯洞語族的壯族、侗族、水族、布依族、黎族、毛南族、仡佬族等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都是「百越」「駱越」民族的後裔。具有共同的分部區域、經濟生活、文化習俗和民族特點,語言方面至今仍保留著大量的同源詞和相同的語法結構。 傣族是一個跨境民族,與緬甸的撣(傣)族、寮國的主體民族佬族,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印度的阿薩姆邦的阿洪傣都有著淵源關系。全球傣(泰、撣)總人口6000萬以上。大部分傣族自稱為「傣」、「泰」,他稱為「撣」、「阿薩」。
傣語屬漢藏語系中的壯侗語族,壯泰語支,與壯語、侗語、水語、布依語、立足、毛南語、仡佬語之間的基本詞彙相同,語法相同,屬於同一個祖先的語言發展分支。 隨著歷史的發展,傣族進行了大規模或零星的遷徙活動。長期處於相互隔絕、互不來往、各自發展的狀態,因此語言發生了變化,產生了幾個方言區。中國境內主要有德宏傣語方言、西雙版納傣語方言、金平方言。在語音、詞彙、語法等方面都存在著本質的共性之外,同時又
具有語調不同等差異。
我國的傣族歷史上有過四種不同形體的文字,即西雙版納傣文(傣泐文)、德宏傣文(傣那文)、傣綳文(緬傣文)、金平傣文,傣語均稱「多傣」(totai)或「萊傣」(la:itai)。這四種傣文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婆羅米字母),與寮國文、泰文、緬甸文、高棉文屬於同一體系。自左向右書寫,自上而下換行,但形體結構有所差異。新平的花腰傣,有傳教士助創的拉丁文,但較少有人用。 相對於50、60年代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批准修改而成的新傣文(老傣文的基礎上增加若干聲母,刪除老傣文中的連體字、合體字等不規范用法),傣族先民沿用至今的傣文又被稱為老傣文(古傣文)。
宗教信仰
傣族幾乎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幾乎都要到奘房中受戒修行,參加每年三個月的入夏安居,誦經賧佛。傣語稱佛教為「灑散納」,稱釋迦牟尼佛祖喬答摩·悉達多為「貢達瑪」。 在西雙版納、景谷等地,傣族男子都要出家為僧一段時間,在佛寺內學習傣文、佛法、天文地理等知識。人們認為只有入寺做過和尚的人,才算有教化。因此,只有當過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睞。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歲入佛寺,三、五年後還俗。當他們穿戴一新由親人護送,吹吹打打,在眾人歡笑聲中進入佛寺,便自豪地認為已經開始得到了佛的庇護,能長大成材了。然後他們剃去頭發,披上袈裟,開始平靜地誦讀經書,學習文化,自食其力。而在現在,因為9年義務教育,小男孩們便白天上學校學習漢語等科學知識,晚上在佛寺學習傣族文化,十分辛苦。也有的人讀完中學,大學畢業之後參加工作,然後再請一周或一個月的假,入寺學習。回家後仍然算是「康朗」,即還俗的僧人。 德宏及周邊地區的傣族沒有入寺為僧後又還俗的普遍情況。
民族歷史
中華民族系列郵票——傣族
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 建國後,據考古工作者在雲南省滇池、景洪、勐臘、孟連等地和其他省、區發掘出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堆積,以及近年來在泰國班清、北碧、黎府等地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銅器等歷史文物證明,遠古傣語各族的先民就生息在川南、黔西南、桂、滇東以西至伊洛瓦底江上游,沿至印度曼尼坡廣闊的弧形地帶,即我國雲南、廣西大部,四川、貴州一部和寮國、泰國北部、緬甸、印度阿薩姆廣大區域,後漸向西南遷徒。他們是最早栽培稻穀和使用犁耕的民族。 史籍《史記· 大宛列傳》、《漢書·張騫傳》就有傣族的歷史記載,皆稱傣族為「滇越」,《後漢書·和帝本紀》等數稱傣族先民為「撣」或「擅」。魏晉時期,稱傣族為「僚」、「鳩僚」、「越」、「濮」;到了唐宋時期,傣族被稱為「金齒」、「黑齒」、「膝齒」、「綉面」、「綉腳」、「白衣」等;元明清時期,都稱傣族為「白夷」、「百夷」、「伯夷」、「擺夷」等。 以上稱為都是他稱,傣族自稱都是「傣」,至於各地傣族自稱又有所差別。
民族文化
歷法 傣族有千餘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傣歷分為三季,一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每隔三年的九月為閏月,這種歷法現仍通用於泰緬等地。 文學 傣族文學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古歌、神話、創世史詩產生和發達的時期;二是英雄史詩、傳說、歌謠形成和昌盛的時期;三是故事、敘事長詩興起和繁榮的時期;四是新文學蓬勃的時期。 著名的《傣族古歌謠》共收30首傣族古歌,反映了原始時期傣族先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狀況。天地起源神話有《英叭開天闢地》、《古老的荷花》、《費梅嘎帕》(《大火燒天》)等,人類起源神話有《葫蘆人》、《葫蘆生蛋》、《人類果》、《污垢泥人》等,洪水神話有《葫蘆傳人種》等,圖騰神話有《鳥姑娘》、《象的女兒》、《神牛之女》等。史詩有《巴塔麻嘎捧尚羅》、《變扎貢帕》(《古老的荷花》)、《細木過》、《天地萬物的來歷》。英雄史詩有《厘俸》。歌謠主要是情歌、習俗歌、勞動歌、童謠等。 傣族人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述長詩。佛教的傳入,傣文的創制,都對敘事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傣族民間藝人接受、翻譯和傳播外來的佛經文學,同時還把傣族民間故事吸納進來,創作了大量的民間敘事長詩。據研究,僅阿鑾敘事詩(即以佛本生經為核心內容的佛祖輪回轉世的修行故事)的數目就多達550部。 總的來說,常見的傣族敘事詩有《金蛙阿鑾》、《口袋阿鑾》、《大葉子阿鑾》、《金羚羊阿鑾》、《香谷阿鑾》、《酸魚阿鑾》、《十二位王妃的眼珠》、《朗兌罕》、《蘭嘎西賀》、《相勐》、《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金皇冠》、《三牙象》、《七頭七尾象》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戲劇 傣劇
傣劇是雲南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戲曲劇種之一,流傳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市及保山部分傣族聚居區。 傣劇發源於有一定人物情節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經講唱,後吸收滇劇、皮影戲的藝術營養,與此同時,傣劇從土司衙門擴散到民間,涌現出大量民間傣劇表演組織。新中國建立後,傣劇有了新的發展。1960年第一個專業演出團體潞西縣傣劇團成立,1962年擴建為德宏州傣劇團。 1962年,《娥並與桑洛》參加西南區少數民族戲劇觀摩演出引起轟動,被譽為「東南亞的明珠」。除德宏州傣劇團這樣的專業團體以外,較大的傣族村寮幾乎都有業余演出隊伍。目前傣劇基本上只為老年人所喜愛,年輕人因為聽不懂而對其沒有多大興趣。傣劇在傳承方面的困難日益凸現[1]。 民歌舞蹈 傣族民歌曲調節奏靈活優美抒情。德宏民歌曲調鮮明重音突出,西雙版納民歌滑音裝飾音較多,瑞麗山歌活潑爽朗各有特色。舞蹈種類很多,動作及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的動物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來源於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也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因表演孔雀舞而聞名中外。 節慶 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傣族)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節期在傣歷六月,相當於公歷4月。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民居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一種干欄式建築。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牆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 服飾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發、筒裙和短衫為共同特徵。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飲食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飯。製作方法是將新鮮的米裝進竹筒後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 普洱茶是雲南西雙版納特產,唐代就遠銷中國各地,清代時遠銷東南亞及南亞,現已進入日本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成為中外馳名的名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非常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里動植物品種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正式向外界開放,人們可以親身游歷大自然的寶庫,體味濃郁的亞熱帶風情。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我國於1953年1月24日成立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後又相繼成立了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1953年7月24日)、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1954年6月16日)、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1955年10月16日)、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2日)、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1980年11月25日)。
編輯本段民族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傣族社會是由封建領主經濟向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在景東、新平、元江等地區,傣族和漢族交錯雜居,吸收了漢族較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生產力發展較快,西雙版納、德宏等邊疆地區傣族社會的發展則相對的較為緩慢,特別是西雙版納地區還保留著比較完整的封建領主經濟。 新中國成立後,傣族人民實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實現了當家作主的權利。1953年建立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自治州;1953年建立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區,1956年改為自治州。從1954年至1980年先後建立了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分別採取不同方式進行了土地改革和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經濟、文化有了較大發展。 建國以來,大力興修水利,加快農田基本建設,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糧食產量成倍增長名中外的「普洱茶」生產迅速發展,西雙版納種植橡膠樹成功,橡膠增產顯著。地方和鄉村工業發展很快,先後建立了采礦、機械、電力、化學、陶瓷、皮革、造紙、制鹽、食品加工、制茶、榨糖、制膠等廠礦企業。工業總產值不斷增長。特別是電力工業發展很快,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各鄉已建成上百座小型發電站[2]。 20世紀50年代前,傣族地區的交通非常閉塞,如今縣縣通汽車,絕大多數鄉、村興修了公路。從昆明到思茅、昆明到保山開辟了民用航空線。手工業、商業服務業有了較大的發展。各地普遍興辦了小學,不少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相繼建立,許多學校以傣文教學。西雙版納和德宏自治州都辦了傣文報紙,用傣語進行廣播,並翻譯出版了各類書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傣族聚居的邊疆地區,瘧疾、霍亂、傷寒、鼠疫等10多種烈性傳染病流行,尤以瘧疾為甚,廣大傣族人民缺醫少葯,十分痛苦;現在醫院、衛生防疫站、瘧疾防治所以及婦幼保健機構迅速建立,鄉有衛生院(所),許多村有醫療站,早已撲滅了鼠疫,控制了瘧疾、霍亂、傷寒等傳染病,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民族節日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入夏安居節(關門節)、出夏安居節(開門節)。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先、堆沙、潑水、丟沙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節目。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這一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現在,因潑水活動是傣歷新年節慶活動的主要內容,這一活動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
關門節
「關門節」傣語叫「進窪」,意為佛祖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每年傣歷9月15日(農歷7月中旬)開始舉行,歷時3個月。 相傳,每年傣歷9月,佛到西天去與其母講經,3個月才能重返人間。有一次,正當佛到西天講經期內,佛徒數千人到鄉下去傳教,踏壞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他們的生產,百姓怨聲載道,對佛徒十分不滿。佛得知此事後,內心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遇佛到西天講經時,便把佛徒都集中起來,規定在這3個月內不許到任何地方去,只能懺悔,以贖前罪。故人們稱之為「關門節」。
開門節
「開門節」,亦稱「出窪」,傣語為「豪瓦薩」,我國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地區,源於古代佛教雨季安居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解復。時間在傣歷十二月十五日(約在農歷九月中)。 開門節,象徵著三個月以來的雨季已經結束,表示解除「關門節」以來男女間的婚忌,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開始自由戀愛或舉行婚禮。節日這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去佛寺拜佛,以食物、鮮花、臘條、錢幣敬 獻。祭把完畢,舉行盛大的文娛集會,慶祝從關門節以來的安居齋戒結束。主要內容有燃放火花和高升、點孔明燈、唱歌跳舞。青年們還將舞著各種鳥、獸、魚、蟲等形狀的燈籠環游村寨。這時,正逢稻穀收割完畢,故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民族禁忌
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聖物。不能隨便大聲喧嘩。
編輯本段民族飲食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兩餐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chōng] 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眾飯合盛一團糯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喃咪(傣語,意為醬)、青苔松即可進食。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其製法是把青菜曬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變酸,然後曬干儲藏。吃時放少許煮菜或放在湯內。這種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選春季江水裡岩石上的苔蘚,以深綠色為佳,撈取後撕成薄片,曬干,用竹篾穿起來待用。做菜時,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後揉碎入碗,再將滾油倒上,然後加鹽攪拌,用糯米團或臘肉蘸食,其味美無比。 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料央而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 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蟲類特產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各種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經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捕蟬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蟬群落在草叢中時,蟬翼被露水浸濕,不能飛起,婦女們就趕快把蟬揀入竹籮里,回後後入鍋焙乾制醬。蟬醬有清熱解毒,去痛化腫的醫療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螞蟻蛋,經常食用的是一種築巢於樹上的黃螞蟻,取螞蟻蛋時,先將螞蟻驅走,然後取蛋,螞蟻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綠豆,有的小如米粒,潔白晶亮,洗凈曬干,與雞蛋一起炒食,其味鮮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時制醬,熟食時用雞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筍、沖天椒,輔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風味十足。
特色飲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由於長期嚼食唇齒皆黑,口液如血,人以為美。燒陶業較發達,大部分飲餐用具多由婦女燒制。
『叄』 「普洱茶」的名稱起源於什麼
在唐朝,普洱市屬銀生節度,因此普洱茶當時叫作銀生茶;宋朝時,朝廷為了與少數民族交換戰馬,建立了以茶易馬的茶馬互市,為了運輸方便,普洱茶被製成緊團茶,銷往川藏地區。
元朝時,普洱茶被命名為普茶,是市場上交易的重要商品之一。明朝到清朝中期,是普洱茶的鼎盛時期,有記載道: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因此,普洱茶一名沿用至今。
(3)普洱市景谷傣族起源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普洱茶的好處
1、抗氧化:普洱茶中的有效成分茶多酚氧化還原電位較低,能提供質子與體內自由基反應,來清除體內過量自由基;此外,普洱茶還能增強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脂質過氧化產物等方面發揮其抗氧化的作用。
2、防輻射:飲茶可減輕電腦輻射對電腦族的危害。生普洱茶保健功效據廣東中山大學何國藩等用普洱茶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飲用普洱茶湯可以解除由鈷60輻射引起的傷害。
3、美容:普洱茶內含的皂甙和維生素P高於其他茶類,對化油膩、降血脂、減肥有獨特的作用。因此在法國、西德、義大利、日本、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普洱茶有著減肥茶、瘦身茶、美容茶、益壽茶、窈窕茶、刮油茶的美稱。
4、養胃護胃:普洱茶中的熟茶,在渥堆過程中,茶葉中的茶多酚、兒茶素含量減少,特別是酯型兒茶素損失殆盡;茶多酚氧化、降解等含量增加。由於這些內含物的變化,並且茶性溫和,在適宜的濃度下,對腸胃不產生刺激作用。甘滑醇厚的普洱茶進入腸胃後,能形成保護膜附著於胃的表層。
『肆』 普洱市的歷史
我是導游.普洱,去過,一個不大但是很淳樸漂亮的地方.
普洱的由來
相傳公元七世紀左右,古代南詔國所轄的「瘴癘之區」思茅與西雙版納一帶,有大型瘟疫肆虐,造成哀鴻遍野、死傷無數。普賢菩薩為解救蒼生而化身老農,摘采大葉種綠葉供百姓煮沸飲之,瘟疫竟不葯而愈。當地居民為感念菩薩恩德,從此廣種大葉種茶,並以茶葉狀似普賢之耳而命名為「普耳」;又因佛教中「水」代表慈悲,二者合並而稱「普洱」,這是普洱茶起源最早的神話傳說。
但事實上,「普洱」是個不折不扣的古地名,位於今日雲南的思茅地區。「普洱」為哈尼語,「普」是寨子,「洱」是水灣,「普洱」即水灣大寨。普洱縣原稱寧洱縣,明洪武年間,改為普耳,萬曆年間改稱普洱;普洱自古以來以普洱茶產地和集散地聞名中外,清代時為向朝廷上貢普洱茶的普洱府所在地。
今普洱市位於雲南省南部,地處北緯22°40'-23°36'、東經100°42'-101°37'之間。東和東北沿把邊江與墨江縣分界,南與翠雲區、江城縣相連,西沿小黑江與景谷縣毗鄰,北與鎮源縣相接。總面積44221.34平方千米。總人口236萬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駐思茅區月光路,距離省會昆明市570千米。
普洱市轄1個市轄區、9個自治縣。
歷史沿革
1950年設寧洱專區,專署駐寧洱縣。轄寧洱、思茅、六順、車里、佛海、南嶠、鎮越(駐易武)、瀾滄(駐募乃)、景谷(駐威遠)、景東(駐錦屏)、鎮沅(駐按板鎮)、墨江(駐玖聯鎮)、江城(駐勐烈)、寧江(駐勐往)、滄源(駐勐董)等15縣。
1951年寧洱專區改稱普洱專區;寧洱縣改名普洱縣。普洱專區轄15縣。
1952年將滄源縣劃入緬寧專區。瀾滄縣遷駐勐朗壩。普洱專區轄14縣。
1953年將車里、鎮越、佛海、南嶠4縣劃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撤銷六順縣,並入思茅縣;撤銷寧江縣,將勐往、安康2區劃歸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雅口、新營盤2區劃歸瀾滄拉祜族自治區。1953年4月7日由瀾滄縣部分地區設立瀾滄拉祜族自治區(駐募乃)。思茅專區轄8縣、1自治區。
1954年5月18日江城縣改設江城縣哈尼族彝族自治區(駐勐烈);同年10月16日由瀾滄縣和瀾滄拉祜族自治區各一部地區合並設置孟連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區(駐孟連城子)。思茅專區轄7縣、3自治區。
1955年普洱專署遷駐思茅後改稱思茅專區(駐復興鎮)。江城縣哈尼族彝族自治區改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撤銷瀾滄縣,並入瀾滄拉祜族自治區。思茅專區轄6縣、1自治縣、2自治區。
1959年瀾滄拉祜族自治區改稱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區改稱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轄6縣、3自治縣。
1960年撤銷思茅縣,並入普洱縣;撤銷鎮沅縣,並入墨江、景東、景谷3縣及玉溪專區的新平縣。思茅專區轄4縣、3自治縣。
1962年恢復鎮沅縣(駐按板鎮)。思茅專區轄5縣、3自治縣。
1965年由西盟山區設立西盟佤族自治縣。同年3月6日西盟佤族自治縣正式成立(駐西盟)。思茅專區轄5縣、4自治縣。
1970年思茅專區改稱思茅地區,地區駐普洱縣思茅鎮(原復興鎮)。轄普洱(駐寧洱鎮)、景東(駐錦屏鎮)、鎮沅(駐按板鎮下觀音)、景谷(駐大街鎮)、墨江(駐玖聯鎮)等5縣及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駐勐烈鎮)、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駐勐朗鎮)、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駐孟連城子)、西盟佤族自治縣(駐西盟鎮)等4自治縣。
1979年撤銷墨江縣,改設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思茅地區轄4縣、5自治縣。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思茅地區總人口2480346人;思茅市 230834 普洱哈尼彝族自治縣 188106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355364 景東彝族自治縣 352089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288794 鎮沅彝哈尼拉祜縣 205709 江城哈尼彝族自治縣 100243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208593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464016 西盟佤族自治縣 86598
2003年10月30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3]113號):撤銷思茅地區,設立地級思茅市。(1)撤銷思茅地區和縣級思茅市,設立地級思茅市。市人民政府駐新成立的翠雲區思茅鎮月光路。(2)思茅市設立翠雲區,以原縣級思茅市的行政區域為翠雲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思茅鎮過街樓路。(3)地級思茅市轄原思茅地區的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景東彝族自治縣、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西盟佤族自治縣和新設立的翠雲區.
2006年1月20日,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調整瀾滄縣等十個縣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雲政府[2006]6號)文件正式批准思茅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截止2006年4月17日止,全市9縣1區共撤並鄉鎮18個。其中墨江縣撤並3個,即聯珠鎮、雙龍鄉、碧溪鄉合並設置聯珠鎮,通關鎮與忠愛橋鄉合並設置通關鎮(忠愛橋鄉的曼平、曼嘎、新聯3個村民委員會劃入聯珠鎮;丙蚌、回龍、民興3個村民委員會劃入通關鎮;忠愛橋鄉以忠愛橋為界,橋西劃入通關鎮,橋東劃入聯珠鎮)。瀾滄縣撤並3個鄉鎮,即東良鄉與勐朗鎮整建制合並,設置勐朗鎮,並將謙邁鄉的布老、包麥地、看馬山三個村民委員會劃入糯扎渡鄉,同時將糯扎渡鄉更名為糯扎渡鎮;撤銷謙邁鄉;新城鄉與謙六鄉整建制合並,設置謙六彝族鄉。普洱縣撤並2個鄉鎮,即寧洱鎮與鳳陽鄉整建制合並,設置寧洱鎮;磨黑鎮與把邊鄉整建制合並,設置勐大鎮;三章田鄉與者東鄉整建制合並,設置者東鎮。景東縣撤並2個鄉鎮,即文井鎮與者後鄉整建制合並,設置文井鎮;大朝山東鎮永秀鄉整建制合並,設置大朝山東鎮。景谷縣撤並2個鄉鎮,即威遠鎮與鍾山鄉整建制合並,設置威遠鎮;永平鎮與邊江鄉整建制合並,設置永平鎮。翠雲區撤並1個鄉,即震東鄉與雲仙鄉整建制合並,設置雲仙彝族鄉。江城縣撤並1個鄉鎮,即勐烈鎮與紅疆鄉整建制合並,設置勐烈鎮。孟邊縣撤並1個鄉鎮,即娜允鎮與南雅鄉整建制合並,設置娜允鎮。西盟縣撤銷西盟鎮和莫窩鄉,兩鄉鎮合並,更名為勐卡鎮。
2007年1月21日,國務院(國函[2007]8號)批准:同意雲南省思茅市更名為雲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更名為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思茅市翠雲區更名為普洱市思茅區。
各行政區劃:
普洱市 面積45385平方千米,人口236萬
思茅區 面積4093平方千米,人口20萬。區人民政府駐思茅鎮。
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面積3670平方千米,人口19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寧洱鎮。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 面積5459平方千米,人口35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聯珠鎮。
景東彝族自治縣 面積4532平方千米,人口35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錦屏鎮。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 面積7777平方千米,人口30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威遠鎮。
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 面積4223平方千米,人口21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恩樂鎮。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 面積3476平方千米,人口 9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勐烈鎮。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 面積1957平方千米,人口12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娜允鎮。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 面積8807平方千米,人口47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勐朗鎮。
西盟佤族自治縣 面積1391平方千米,人口 8萬。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勐梭鎮。
『伍』 景谷名稱由來
公元1914年,威遠縣改為景谷縣。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地處東經內100°容02′—101°07′、北緯22°49′—23°52′之間,轄半坡、勐班、碧安、益智4個鄉和威遠、永平、正興、民樂、鳳山、景谷6個鎮,總面積7550平方公里.
『陸』 普洱茶歷史的歷史淵源
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雲南種茶先民濮人就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邦崴過渡型古茶樹是古代濮人栽培馴化茶樹遺留下來的活化石。
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吏樊綽,在其所著《蠻書》卷七中雲「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薑桂和烹而飲之。」
據考證銀生城的茶應該是雲南大葉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歷史記載說明,早在1100多年前,屬南詔「銀生城界諸山」的思普區境內,已盛產茶葉。
宋朝李石在他的《續博物志》一書也記載了:「茶出銀生諸山,采無時,雜菽姜烹而飲之。」從茶文化歷史的認知,茶興於唐朝而盛於宋朝。
元朝時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於後來寫成漢字,就成了「普耳」(當時「耳」無三點水)。普洱一詞首見於此。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即普洱茶)這個詞,該書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團」。這是「普茶」一詞首次見諸文字。明代李時珍著《本草綱目》中亦有「普洱茶出雲南普洱」的記載。
清朝阮福《普洱茶記》:「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時。」清道光《普洱府志》「六茶山遺器」載,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普洱府境內就已種茶。
(6)普洱市景谷傣族起源歷史發展擴展閱讀: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品飲藝術,其飲用方法豐富,既可清飲,也可混飲。普洱茶茶湯橙黃濃厚,香氣高銳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醇,經久耐泡。
『柒』 鄒記普洱的普洱茶的發展史
據雲南地質史研究:大約在1.8億年前,中生代侏羅紀雲南就已是露出海面的陸地,濱臨暖海,地貌起伏不大,當時還處於蕨類植物和裸子植物階段,被子植物尚未出現。到1億年前的中生代後期至7千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許多被子植物開始在這里發生、滋長、演化,出現了花果,許多山茶科近緣植物也都在這里繁生,為茶樹物種的孕育形成創造了條件。
茶樹在3~7千萬年前誕生於雲南三江地帶,隨喜馬拉雅山運動的進程,生態環境變化,而進行傳播,和多樣化過程。1千萬年前出現開遠古猿,170萬年前出現元謀猿人,30萬年前出現新人,1.5~2萬年前進入神農時期,在神農時期以前的賓川羊樹村文化遺址中,就發現茶果,那時,也可能是人茶相遇相識的早期。神農時期是採集農業時期,後期是農耕時代的開始,幫崴古茶樹證明,雲南的古人是茶樹的馴化人和最早的栽培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雲南的古人,正是這個神農。
東晉.常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其地東至魚腹,西至帛道,北接漢中,南極黔涪,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薴,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周武王率南方八個小國伐紂王,八國之中就有濮、矛、均為雲南民族,元江就是濮水,是雲南人的先民濮族的中心區,矛族居住於今日之雲南牟定,經歷史考證,濮人是雲南最早的種茶民族。獻給周武王的茶,很有可能是雲南茶。《華陽國志.南中志》載:平夷縣,郡治 津,安樂水,山出茶蜜(平夷為今之富源縣)。
晉.傅巽《七海》載:「蒲桃、宛李、齊柿、燕栗、垣陽黃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極石蜜。」這里列舉的是一系列中外名優土產,南中即雲南,茶子不是茶樹種子,而是園形或塊狀的緊茶。中國秦始皇規定,嬪妃的頭飾物後加子,後來女兒,名家學者,人造物、自然物的單體,都加子,茶子是指人造的園形或塊狀茶葉,南中的茶與大宛國的花紅,山東柿子,河北板栗,三峽紅桔,印度冰糖等中外名產列在一起,說明雲南茶在三國時期已很有名。
三國魏.吳普《本草.菜部》記載「苦菜,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山陵道旁,三月三日采干。」益州是漢代雲南昆明一帶的地方,說明在漢代,雲南是茶的主要產地。雲南茶葉的商業栽培,據種種傳說和推測,應是漢末孔明定南中之後,茶農尊孔明為茶祖,都說茶是孔明教種的。相傳諸葛亮「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即進入了滇南,到了勐海南糯山(也有傳說是到了六大茶山之一的攸樂山),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孔明義手杖插於山上,遂變為茶樹,長出葉子,士兵摘葉煮水,飲之病癒,以後南糯山(攸樂山)就叫孔明山。
唐.樊卓《蠻書》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是雲南產茶見諸於史籍的最可靠的早期記載。銀生城為現今雲南西南部景洪、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地區。
宋代,普洱茶已成為全國名茶。南宋.李石《續傳物志》亦有「茶出銀生諸山,采無時,雜椒、姜、桂和烹而飲之」的敘述。
元.李京《雲南志略.諸夷風俗》說:「『金齒百夷(傣族)』交易五日一集,以氈、布、茶、鹽互相貿易。」茶葉成為最重要的商品。
明.謝肇制《滇略.卷三》載「土庶所用,皆普茶也。蒸之成團。」這是「普茶」一名首次見諸文字。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推斷,「普洱古屬銀生城,則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茶馬互市,有雲南茶參加。從唐開始,直到明清。
雲南茶葉到了清代達到了第一個鼎盛時期,阮福《普洱茶記》贊嘆「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普洱茶成為皇室貴族的新寵,收藏品飲普洱茶是其身份地位的象徵。《滇海虞衡志》稱:普茶名重於天下,此滇之所產而資利賴者也,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於各處,每盈利,可謂大錢糧矣,從而成為雲南的一大經濟支柱,產量達8萬擔。雍正7年(1729),在攸樂山設同知,統兵500,徵收茶稅,乾隆元年,改設思茅同知,普洱茶運銷全國,清政府把普洱茶列為貢茶,年貢6.6萬斤,由思茅廳采辦。貢茶分為八個品種,指定上貢曼松茶。每年有數以千計的藏商來思普販茶,印度、緬甸、錫蘭、柬埔寨、安南外商往來茶區盛極一時。順治18年,藏胞派鄧幾墨勒根賚方物求於北勝(永勝)州,互市茶馬,10月開市,每年貿易茶5萬擔,普洱茶成了內地與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體,並成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
鴉片戰後,中國被列強侵佔瓜分,國勢衰微,印錫茶葉興起,佔領國際市場,國內政治腐敗,苛捐雜稅盤剝,有「普洱產茶頗為民害」之說,茶農棄茶,另謀生計,清末普洱茶降為5萬擔,1938年降為3萬擔。
清末,順寧府太守琦嶙在鳳山倡導種茶,民國初年景谷鄉紳紀襄延在景谷倡導種茶,雲南產茶地區有很大擴展,昆明、滇東北,茶葉均有發展,1937年全省茶葉總產量達19.6萬擔,創舊中國歷史最高紀錄,出口9224公擔。
由於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及蔣介石發動內戰,戰亂頻仍,民不聊生,雲南茶葉全面萎縮,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產量降到了5萬擔,商品量僅2萬擔。
新中國誕生後,雲南茶葉獲得了新生。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葉科研機構,到1958年止,全省茶園面積達到了46.6萬畝,產茶18萬擔,但是發展的好勢頭被大躍進打亂了,因追求高指標,瞎指揮,強采重摘,茶樹大受摧殘,到文革開始的1966年,雲南茶仍只有19萬擔。十年動亂期間,茶葉發展緩慢,文革結束的1976年,面積到了127萬畝,而產量僅有32萬擔。
改革開放後的1990年,茶園面積達240萬畝,1998年產量達155萬擔,出口20多萬擔,創匯2250萬美元,創造了雲南茶史的最大輝煌,茶類由1950年的單一曬青發展到烘青綠茶、炒青綠茶、工夫紅茶、ctc紅碎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名特優茶、藝術品茶等。普洱茶也迎來了又一個輝煌時期。 普洱茶被國家質檢總局於2008年5月13日以總局2008年第60號公告批准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理標志產品 普洱茶》國家標准也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於2008年8月5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批准發布公告2008年第10號(總第123號)批准發布,於2008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捌』 傣族的知識文化,急用!!!!!!!!!
傣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孟連、景谷、新平、金平、元江、雙江等地,現有人口1075128人。主要從事農業。寺塔和竹樓、竹橋顯示出別具一格的建築藝術。傣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其先民漢晉時期被稱為「滇越」、「撣」、「擅」、「僚」、「鳩僚」,同時其分布地區亦被稱之為「乘象國」;唐宋時期被稱為「茫蠻」、「金齒」、「銀齒」、「白衣」等;元明時期被稱為「白衣」、「百夷」等;清以後被稱為「擺夷」或「擺衣」。「傣」為本民族自稱。按分布地區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綳」、「傣端」等自稱,新中國成立以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稱為傣族。此外,不同地區的傣族,因其風俗習慣、服飾特點的差異,分別被稱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傣文來源於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綳、金平四種,現通行西雙版納和德宏兩種文字。
美麗的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我國西南邊陲,這里聚居著傣、哈尼、布朗、基諾、拉祜、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唐宋時期屬南詔、大理地方政權管轄;宋淳熙年間(公元1180年),傣族首領叭真以景洪為中心,建立了名為「景龍金殿圓」的勐泐地方政權;元朝設車里軍民總管府;明清改為車里宣慰司;民國時期設立思普沿邊總局,後改為思普殖邊總辦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區,1955年6月改為自治州,轄有景洪、勐海、勐臘三個縣,總面積為19220平方公里。
相傳有個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領,為了捉到一隻金色的鹿,翻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條大河,眼前現出一泓美麗的金湖,金鹿躍入金湖,剎時湖面蓮花盛開,湖邊林木蒼翠,百鳥啼鳴。帕雅拉吾深深地愛上了這「美好而神奇的樂土」——勐巴拉納西,這就是今日的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傣語意為「十二千田」。「西雙」即十二,「版納」為一千塊田。公元1570年,車里宣慰使刀應勐將其管轄區域劃成十二個田賦單位,每個「版納」為一份田賦額。後來,他又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十二個行政區。
西雙版納風光旖旎,物產豐富,生長著兩萬多種植物,僅熱帶高等植物就有大約5千種,佔全國總數的六分之一。這里不僅是植物王國,也是天然動物園,有珍禽異獸200多種。同時也是「南葯之鄉」、「普洱茶」的原產地。
有趣的傣語地名
類似「西雙版納」這樣的傣語地名在傣族地區多不勝數,但其漢語字面意義與其實際含意相差甚遠,所以對這些地名千萬不能望文生義,「勐龍飛龍沒有龍,弄島冰島未見島,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頭城」的打油詩就是對這種狀況的說明。傣語「龍」是大,勐龍、飛龍是「大壩子」、「大樹蔭」;「島」為青苔,弄島、冰島是「長青苔的水塘」和「長青苔的角落」;「姐」為城,姐告、姐相是「老城」、「寶石城」;雲南省鎮源縣有南京鄉、南京街,瑞麗縣有南京里,其實傣語中「南」為江河、水源、「京」為吃,「里」為好,「南京」就是有水吃的地方,「南京里」就是有好水吃的地方。
西雙版納州府所在地景洪,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景」為城鎮,「洪」為黎明。傳說佛主釋迦牟尼四處巡遊傳教,當抵達該地時,正是夜盡天曉,雄雞啼鳴的時候,於是佛主便將此地命名為「黎明之城」。佛祖繼續前行,走到今景洪庄洪路時,正值早餐時分,於是便有:「庄洪路」之稱。「庄洪路」為傣漢語混用地名,「庄洪」為傣語,意為頭道餐即早餐,「路」是漢語。佛主繞過勐養蹬上基諾山的曼坡時,回首眺望,發現還有一小塊地方自己沒有走到,於是驚呼「勐養囡!」——還剩下一小塊地方!此地便有了勐養或小勐養之稱。「勐」為地方,「養」為剩餘,「囡」為小。以上地名來源於佛教,不難看出傣族人民對佛主的敬仰與崇拜之情。
還有一些與環自然境、物產資源有關的傣語地名。嘎棟區的曼濃罕,意為「金湖寨」。「曼」為寨,「濃」為湖,「罕」為金子。據傳,此地原有一湖,常有金馬鹿前來飲水,遂得此名。這便讓人聯想到帕雅拉吾追逐金鹿來到神奇的西雙版納的傳說,也許這里就是當初金鹿躍入的金湖吧。勐海縣的勐混,意思是河水倒流的地方,「勐」是地方,「混」是倒退。勐混縣境內有一條河叫南混河,意思是轉道而流的河。傳說南混河原本從格朗河流向東南,佛祖經游此地,用神杖向西一指,河水便轉道向西倒退流去。於是就有了「南混」、「勐混」之稱。還有勐臘,意為產茶之地;勐侖,意為軟石之地;磨黑,意為「鹽井」;磨整,意為「鉛井」等等。
習俗/禮儀
傣族人忌諱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亂著頭發進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把鞋脫在門外,而且在屋內走路要輕;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過火塘,不能進入主人內室,不能坐門檻;不能移動火塘上的三腳架,也不能用腳踏火;忌諱在家裡吹口哨、剪指甲;不準用衣服當枕頭或坐枕頭;曬衣服時,上衣要曬在高處,褲子和裙子要曬在低處;進佛寺要脫鞋,忌諱摸小和尚的頭,佛像等佛家聖物。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傣族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開門節,均為小乘佛教節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內容與活動都和當地漢族一樣。
在西雙版納傣族中,一家蓋房,全寨都要來幫助,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上桌子,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傣族還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人稱為「去拉曼」,意思為保護神,每年要祭拜兩次,栽秧前祭拜是為了祈求豐收,秋收後祭拜是為了感恩。各家備貢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內,待念完祭詞後,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員,要用雞、酒和臘肉條供奉社神。在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龍樹、龍神,元江傣族每年農歷三月祭龍樹時,全村要殺紅牛,殺前在紅牛身上用白灰畫成花紋,還要在牛身上披紅綠布。同月還要殺豬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婚俗
「趕擺黃燜雞」是西雙版納男女青年以食傳言的求戀方式,即姑娘把黃燜雞拿到市場上出售,如果買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主動拿出凳子,讓其坐在自己身旁,通過交談,如雙方情投意合,兩人就端著雞,拎著凳子到樹林里互吐衷情;如買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會加倍要價。
「吃小酒」,在男女訂婚時,男方挑著酒菜去女方家請客,當客人散去後,男方由三個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個女伴,共擺一桌共飯。「吃小酒」講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熱的;第二道要鹽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熱、深厚和甜蜜。 新房落成要賀新房,先上樓的是小夥子,抬著牛頭,唱祝福歌,壯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婦女抱被褥,姑娘們端著飯菜依次而上,然後在火塘上支好三腳架,擺桌置酒備菜,唱賀新房歌,鄉親們還要給主人送一些象徵吉祥的禮物。
婚禮之日雙方家裡都要舉行婚禮,大都先在女家進行。婚宴時,席桌上要鋪上綠色的芭蕉葉,菜餚有象徵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線儀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線繞過雙方的肩,又用兩根白線分別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徵純潔,然後由高齡老人將糯米飯捏成三角形蘸上鹽,置於火塘上的三腳架的頂點上,任其火燒後自然脫落,象徵愛情像鐵一樣堅實。
服飾
傣族有"旱傣"、"水傣"、"花腰傣"之分,其不同的裝飾代表著其支系的服飾文化。尤其是新平"花腰傣"服飾和金平清代傣族服飾很有文化價值。
傣族服飾淡雅美觀,既講究實用,又有很強的裝飾意味,頗能體現出熱愛生活,崇尚中和之美的民族個性。各地男子的服飾差別不大,一般常穿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以白布、水紅布或藍布包頭。
傣族婦女的服飾,因地區而異。西雙版納的傣族婦女上著各色緊身內衣,外罩緊身無領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統裙,長及腳面,並用精美的銀質腰帶束裙;德宏一帶的傣族婦女,一部分也穿大統裙短上衣,色彩艷麗,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則穿白色或其它淺色的大襟短衫,下著長褲,束一綉花圍腰,婚後改穿對襟短衫和統裙;新平、元江一帶的"花腰傣",上穿開襟短衫,著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條和銀泡裝飾,綴成各式圖案,光彩耀目。各種傣族婦女服飾均能顯出女性的秀美窈窕之姿。
傣族婦女均愛留長發,束於頭頂,有的以梳子或鮮花為飾,有的包頭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頂尖頂大斗笠,各呈其秀,各顯其美,頗為別致。
食俗
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雙版納的傣族則主食糯米。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為: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捏飯吃。 所有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干酸菜,據說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食有豬、牛、雞鴨,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內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雞、燒雞,極喜魚、蝦、蟹、螺螄、青苔等水產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餚。烹魚,多做成酸魚或烤成香茅草魚,此外還做成魚剁糝(即用魚烤後捶成泥,與大芫荽等調成)、魚凍、火燒魚、白汁黃鱔等。吃螃蟹時,一般都將螃蟹連殼帶肉剁成蟹醬沾飯吃,傣族稱這種螃蟹醬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雙版納還有一種苦筍,因此傣族風味中還有一種苦的風味,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餚是用牛膽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冷盤拼盤。
傣族地區潮濕炎熱,昆蟲種類繁多,用昆蟲為原料製作的風味菜餚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蟲有蟬、竹蟲、大蜘蛛、田鱉、螞蟻蛋等。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數不高,是自家釀制的,味香甜。茶是當地特產,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葉茶。喝時只在火上略炒至焦,沖泡而飲略帶糊味。嚼食檳榔,拌以煙草、石灰,終日不斷。 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湯鍋、豬肉乾巴、腌蛋、干黃鱔等。
節慶
傣族的重大節日是傣歷新年——潑水節、關門節和開門節。「潑水節」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時間在公歷四月中旬。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拜祖、堆沙、潑水、丟包、賽龍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歡等。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節日與佛教活動有關。在每年傣歷六月舉行的潑水節是最盛大的節日,屆時要賧佛,並大擺筵席,宴請僧侶和親朋好友,以潑水的方式互致祝賀。潑水節期間,除酒、菜要豐盛外,各種傣族風味小吃也很多。較重要的節日還有關門節、開門節,均為小乘佛教節日。
傣族的天文歷法
西雙版納傣族常用的算術叫「維薩算」,受漢族的影響較多,也有其它民族的影響。傣文算術書中的乘法口訣,有從漢族口訣翻譯的,也有其它民族的;使用時要用本民族語言。傣族算術沒有加、減、乘、除符號;計算方法是從左至右,邊計算,邊將已計算過的數碼擦掉,最後剩下得數。善於計算又懂得歷法的人,能用這種方法准確地推算出閏年、閏月和日月食。
『玖』 景谷的歷史沿革
曾在復正興等鄉(鎮)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制文物,證明三四千年前景谷有人類生存。建制始於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屬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詔)時,於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設威遠城,屬銀生節度(今景東)。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立威遠州,屬威楚路(今楚雄)。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制威遠土知州,屬楚雄府。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升為威遠府,直隸省承宣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土歸流」後,設威遠廳,屬鎮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威遠廳改屬普洱府。[4]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為威遠縣。因縣名與四川省威遠縣相同,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威遠縣為景谷縣。1949年6月景谷縣和平解放,同年6月6日成立景谷縣人民政府。1985年6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屬思茅地區行政公署轄地,同年12月25日召開成立自治縣慶祝大會。此後,每年12月25日為自治縣成立紀念日。
『拾』 請教雲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
景谷彝族傣族自治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雲南省思茅市下屬的一個縣。位於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東經100°02'-101°07',北緯22°49'-23°52'。面積7550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29萬人。縣政府駐威遠鎮。 目前下轄:威遠鎮、永平鎮、正興鎮和民樂鎮;鳳山鄉、景谷鄉、半坡鄉、勐班鄉、碧安鄉和益智鄉。 景谷古稱「勐卧」,傣語「勐」為地方、「卧」為井,意思為有鹽井的地方。是以傣族、彝族為自治民族的多種民族聚居的自治縣,素有「林海明珠、杧果之鄉、佛教聖地」的 美稱。位於雲南省西南部、思茅地區中部偏西,地處東經100°02′——101°07′、北緯22°49′——23°52′之間,總面積7550平方公里,轄鍾山、鳳山、景谷、邊江、半坡、勐班、碧安、益智8個鄉和威遠、永平、正興、民樂4個鎮,下設132個村委會、1929個村民小組,60023戶農戶,總人口291700人,其中農業人口佔88.1%,以傣族、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佔46.3%,縣內居住著漢族、 傣族、彝族、拉祜族、哈尼族、回族、布朗族、白族、瑤族、苗族、滿族、普米族、壯族、納西族、佤族、高山族、京族、基諾族、傈僳族、布依族、土族、侗族、土家族、怒族等24種民族,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8.64人。 [編輯本段]建制沿革 景谷歷史悠久。據考古發掘,曾在正興等鄉(鎮)發現新石器時代的文物,證明三四千年前景谷這塊土地上就有人類生存。建制始於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景谷屬益州郡哀牢地。唐(南詔)時,於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設威遠城,屬銀生節度(今景東)。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改立威遠州,屬威楚路(今楚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制威遠土知州,屬楚雄府。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升為威遠府,直隸省承宣布政使司。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改土歸流」後,設威遠廳,屬鎮沅府。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威遠廳改屬普洱府。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改為威遠縣。因縣名與四川省威遠縣相同,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威遠縣為景谷縣。1949年6月景谷縣和平解放,同年6月6日成立景谷縣人民政府。1985年6月11日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屬思茅地區行政公署轄地,同年12月25日召開成立自治縣慶祝大會。此後,每年12月25日為自治縣成立紀念日。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縣內具有生物資源多樣性和生物生產力高效性等特點,擁有得天獨厚的森林、熱區、能源、礦藏等自然資源優勢。 森林資源是景谷最大的優勢資源,全縣林業用地874.9萬畝,占總面積的77.5%,人均擁有林業用地30畝,是全省人均的3倍,是全國人均的10倍;森林覆蓋率達74.7%,為全國森林覆蓋率的5倍多;活立木總蓄積量達5514.6萬立方米,人均擁有193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5倍,全國人均的23倍;林木年生長量達210.45萬立方米,其中:思茅松佔88.7%;年木材消耗量為89.6萬立方米,林木年凈生長120.85萬立方米。 熱區資源是景谷的又一優勢資源,按劃分熱區的五個氣象學指標衡量,屬五個指標均達到標準的全省29個縣(市)之一,其中資源指數位居第二、效能指數位居第四、利用指數居第三,全縣共有熱區面積73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64.6%。地勢以山地高原為主,谷壩鑲嵌其中,山地、高原、盆地相間分布,總地勢由北向南傾斜,漸向東西兩翼擴展,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600米;屬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1354毫米、蒸發量1916.4毫米、平均雨日數164.1天、平均氣溫20.1℃,≥10°的積溫為7360.9℃;年平均日照時數2065.3小時。由於境內山高谷深,海拔差異大,氣候呈明顯的垂直變化,從低海拔的峽谷地區到高寒山區,形成了北熱帶、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和暖溫帶五種氣候類型。 全縣土地總面積11277565畝,人均佔有量38.7畝,其中:耕地861660畝、林地8748760畝、荒山荒地304834畝、園地971724畝、水域156255畝、其他用地畝234332畝。縣內有大小壩子23個,總面積72萬畝,其中5萬畝以上的壩子有勐嘎壩、鍾山壩、民樂壩和勐班壩,地貌形態特徵可分為瀾滄江峽谷、中山丘陵盆地和侵蝕剝蝕中山山地,土壤從壩區河谷到山區半山區分布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棕壤、棕壤、紫色土、沖積土和水稻土等,以赤紅壤面積為最大,占可利用土地面積的60.6%,土壤的特點多為偏酸缺磷少氮鉀不足。 [編輯本段]民族風情 景谷是多民族縣,各個民族風俗各異,具有極富地方民族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觀和鄉土風情,有東南亞小乘佛教聖地勐乃帕庄河仙人洞、中國塔林一絕塔包樹樹包塔、道教聖地大石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遷糯佛寺、神奇的威遠江自然保護區、永平大仙人腳、小黑江普賢寺等。在鄉土民俗方面極具開發價值的有傣族的堆沙節、採花節、朝仙、入雨安居、出雨安居、新米節和彝族的二月八、火把節等節日,極富民族特色。 全縣共有82所宗教活動場所,其中佛寺78所、清真寺4所,信教群眾達54000人,把每年12月最後一周定為民族區域自治宣傳周、潑水節定為壩區民族團結周、火把節定為山區民族團結周。 景谷民族文化歷史悠久。從景谷縣正興鎮、邊江鄉等地發現新石器時代出土的文物證明,遠在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類生存。隨著部落群居的消亡、奴隸制的建立,封建制的興起這一系列的社會發展,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反抗反動統治,抵禦外侮等斗爭中共同開拓前進,不斷發展著自己的民族文化。 明、清以前,景谷絕大部分地區均為少數民族居住,處於封建領土經濟狀態。明、清的「改土歸流」,廢除了土司世襲制,各民族直接處於流官的統治之下,屯兵、屯田、移民等政策的施行,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使社會經濟逐漸融為一體。漢民族的大量遷入,帶來的先進文化、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使各民族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頻繁。 傣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有自己的語言。各民族都流傳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故事和傳說,還有敘事長詩、民間音樂、和民族舞蹈藝術。特別是傣族的傳統文學,都是用傣文記載下來珍存下來的。如反映善良勇敢的贊達貢瑪兄弟與邪惡勢力作斗爭,最終除滅暴君的敘事長詩《三牙象》;敘述英雄海罕與俸改之間戰爭的英雄史詩《厘俸》等就是傑出的代表作。 景谷各少數民族信仰神靈,原始宗教觀念影響甚深。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曾在景谷大地上修建了86座緬寺(佛寺),緬寺里「啥滴」以上的僧侶,俗稱大佛爺。大佛爺懂得本民族的文學,熟悉本民族的歷史文化,是一寺之主,是傣族文化的保留者和傳播者,受到傣族群眾的崇敬。歷史上,傣族人民的文化傳授,也是以緬寺為中心。傣族群眾的賧佛活動極為頻繁,每年除有固定的宗教節日外,還要到各地去朝仙。正興鎮帕庄河畔的勐乃仙人洞,就是一個歷史悠久、遠近聞名的朝仙聖地。每年傣歷的新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勐乃仙人洞進行朝仙活動。勐卧總佛寺內的塔包樹、樹包塔,是傣族人民悠久文化傳統的標志,塔身砂石浮雕共20餘層,上面刻有唐僧取經、孔雀公主等民間傳說故事和傣族古代儀仗及各種飛禽走獸,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 景谷的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崇拜自然神靈,其主要活動是「祭竜」。每個少數民族的村寨都有「竜林」。除「竜林」外,還有「土主」、「山神」等,都要崇敬、祭祀。每逢節日,家家戶戶都要進行祭祀神靈活動。 各少數民族的宗教活動,都有各具特色的歌舞參加。各民族的歌舞都與其生產生活緊密聯系,從不同側面,直接或間接的反映人們在不同時期的生產生活、精神風貌、歷史故事。彝族的「開荒舞」、「撒種舞」,哈尼族的「簸米舞」、「編籬笆舞」,傣族的「白象舞」、「孔雀舞」…… 而在景谷最為普及的歌舞,就是「跳笙」,每逢農閑、節假日、喜事,男女老少,拉起手、圍成圈,伴隨著各種民族樂器的節奏,歡快的跳起來。「跳笙」亦歌亦舞、有領有合、節奏鮮明、形式多變,跳起來氣氛相當熱烈,往往通宵達旦。而且,「跳笙」還是青年男女尋找如意伴侶的重要活動。景谷信息網首頁「美麗景谷」的「景谷民樂」就是「跳笙」的音樂和歌曲。 [編輯本段]經濟社會 近年來,該縣圍繞林業、熱區、能源、礦藏等優勢資源的開發利用,走「農業立本、工業富縣」之路,初步建立了支撐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以林化、林板、林紙為主的林產工業,以水電、原煤、石油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建材、冶金為主的礦產工業,以製糖、制茶、制鹽、果品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體系。1997年,我縣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從農業縣份向工業縣份邁進。 ——林產工業:已初步建立了以林化、林板、林紙為主的林產工業,縣內主要有利用亞行貸款投資18.5億元的雲景林紙股份有限公司、雲南首家林業上市公司——雲南景谷林業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林業龍頭企業和地板條廠、削片廠、股份制林場等46林業生產企業,紙漿、松香、板材的年生產能力分別達10萬噸、3萬噸和12萬立方米。成立了森林公安分局、森林經濟民警大隊、森警中隊,實施了以分類經營、股份合作制、委託經營為重點的林業改革,先後被列為全省山區綜合開發、全國林業分類經營改革等試點縣,初步完成了6萬畝省級林業試驗示範項目,實施工了100萬畝紙材原料林基地、10萬畝松脂基地和戶均10畝速生林、10畝松脂林等基地建設,累計完成工程造林80萬畝、沼氣建設28620口,每2.1戶農戶擁有一口沼氣池,總投資約80億元上建年產30萬噸漿和50萬噸的林漿紙一體化建設項目已簽訂投資協議。2003年全縣林業總產值達到67368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58.7%。林業成為輻射面最廣、帶動作用最強的支柱產業。 ——礦藏產業:該縣已發現20餘種礦藏資源,礦產地30餘處。景谷煤炭儲量豐富,僅回煌煤礦儲量達700萬噸;景谷還是雲南的第一個石油生產縣,儲量達1200萬噸以上,天然氣儲量達3億立方米;岩鹽礦儲量達30億噸,景谷民樂鄉境內斑銅礦儲量達200萬金屬噸,半坡鄉凹凸棒土儲量達1500萬噸。此外,景谷還有品質優良、儲量豐富的石膏、硝土、硅石、花崗石、金、銀、鐵、鉛、鋅等礦產資源。圍繞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已建立以原煤、石油為主的能源工業,以建材、冶金為主的礦產工業。有回煌煤礦、泰裕建築建材有限公司、鳳崗鹽礦、民樂銅礦、石油公司等54戶礦產資源開發企業,水泥、原煤、食鹽、銅、重油的年生產為50萬噸、10萬噸、3萬噸、5000噸、1000噸有年產30萬噸的泰裕建築建材有限公司、年產9萬噸的回煌煤礦、年產3萬噸食鹽的鳳崗鹽礦、年產1000噸重油的煉油廠等企業。 ——電力產業:境內有瀾滄江、威遠江、小黑江等大小河流94條,累計總長1863.54千米,河流平均徑流深592毫米,年平均徑流總量為47億立方米,擁有水資源總量67.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2.3萬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達76萬千瓦,可開發利用13萬千瓦。縣內共有鳳山鄉平寨磨礦、邊江鄉平江村芒俄、正興鎮勐乃、正興鎮鐵廠村、正興鎮帕庄河、鍾山鄉南景村換樂、鍾山鄉南景村等伴、景谷鄉文聯村等8處出露地熱溫泉,其中鹽水泉4個、硫磺泉2個、淡水泉2個,出水處24處,總流量137.2公升/秒,平均水溫41℃。圍繞水能資源的開發,已建立景谷河零、一、二、三梯級電站和多個中小水電站,水電裝機容量2.4萬千瓦,年發電量22000萬千瓦.小時。雲南路橋股份有限公司獨資開發的威遠江水電站總投資4.6億元,裝機容量7.2萬千瓦,2006年將建成發電。此外,縣內小黑江、南板河、通達河等可開發10萬千瓦。 ——食品加工業:圍繞熱區資源的開發利用,該縣已建立日處理甘蔗2000噸的永平糖廠和1500鍾山糖廠兩條食糖生產線,甘蔗種植面積10.7萬畝,年產食糖4.9萬噸,農民年均獲得經濟收入65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5.1萬畝,年產茶葉3萬擔,產值2000萬元,茶葉加工企業25個,主要茶葉品牌有文宮毫峰、文富白毫、景谷大白茶等。 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達110624萬元,不變價工農業總產值達114747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9666萬元,鄉鎮企業營業總收入達63868萬元,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288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37元。縣內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標,境內公路里程達3906公里;市政基礎設施建不斷改善,小城鎮建設得到較快發展;科技對對農業、經濟的貢獻率分別達49%和47%,實現了「兩基」和「普實」教育目標,人均受教育年限達6.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5‰以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達到89%和96%。通過全縣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我縣先後榮獲「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廣播電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省甲級衛生縣城」、「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