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興安的歷史及景點
興安縣位於廣西東北部的湘桂走廊,地處北緯25°18′~ 26°55′、東經110°14′~110°56′之間,屬桂林市內轄縣,是湘漓二水容之源,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靈渠的所在地,自古以來即是楚越文化交匯之區。湘桂鐵路和國道322線一級公路斜貫全境,縣城南距「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區57公里。總面積2348平方公里;人口37.2萬,其中農村人口31.1萬。境內居民以漢族為主,另有瑤、壯等少數民族1.3萬人。轄6鎮4鄉,縣人民政府駐興安鎮。
興安自然環境優越。湘漓二水在這里發源,華南第一峰「貓兒山」在這里崛起。地形東南和西北高,中間低,西北部為越城嶺山脈,其主峰貓兒山海拔2141.5米,是華南第一高峰;東南縱貫都龐山脈。兩大山脈中間的狹長地帶為「湘桂走廊」,其間分布著丘陵及河谷平原,是農業耕作區和水果種植區……
國家旅遊局授予靈渠景區4A景區稱號
水街壁刻
娘娘橋
古靈渠:三十六陡下興安 一陡一個天地
情醉靈渠
靈渠風光
秦城水街介紹
水街之美
古橋:數千年歷史留給水街的痕
桂林興安(水街婚禮)
B. 請教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的歷史沿革
內蒙古自治區土地總面積為118.3萬平方公里。2001年耕地面積為709.1萬公頃,森林面積1866.6萬公頃,草原總面積8 666.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73.3%;淡水總面積85.7萬公頃,占土地總面積的0.7%。從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利用狀況看,林牧用地是全區的主要土地利用方式,兩者占土地總面積的85%以上。內蒙古自治區可利用耕地709.1萬公頃,人均佔有0.36公頃,是全國人均耕地的4倍。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橫跨東北、華北、西北三大區。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2.3%,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名列第三位。東南西與8省區毗鄰,北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國境線長4200公里。 本上是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大部分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內蒙古高原是中國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除了高原以外,還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 全區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以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主的復雜多樣的氣候。春季氣溫驟升,多大風天氣;夏季短促溫熱,降水集中;秋季氣溫劇降,秋霜凍往往過早來臨;冬季漫長嚴寒,多寒潮天氣。全年降水量在100-500毫米之間,無霜期在80-150天之間,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時以上。大興安嶺和陰山山脈是全區氣候差異的重要自然分界線,大興安嶺以東和陰山以北地區的氣溫和降雨量明顯低於大興安嶺以西和陰山以南地區。 動植物:各類植物2351餘種,植被組成主要有喬木、灌木、半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等基本類群,其中草本植物分布面積最廣。野生動物眾多,共有獸類117種,鳥類362種,其中,列入國家和地區重點保護的動物有49種,珍貴、稀有動物10多種。 水資源:內蒙古自治區現有水資源總蓄量903億立米,其中地表水為675億立方米。境內有大小河流近千條,其中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7條;大小湖泊千餘個,其中水面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有8個。此外,全區還有不少含有多種治療功能礦物質的礦泉水和溫泉。全區共有水面98.43萬公頃。其中可利用淡水水面65.5萬公頃,佔全國可利用淡水水面的10.68%。 森林草原耕地:耕地面積722.4萬公頃,佔全國的6.11%;草原面積8666.7萬公頃,佔全國的73.3%;森林面積1866.7萬公頃,佔全國的15.8%。 礦產:礦床類型比較齊全。在世界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內蒙古就有120多種。探明儲量居全國第一的有5種,居全國前十位的有65種。其中,稀土資源儲量8459萬噸,佔世界的80%,佔全國的90%以上;已探明煤炭儲量2247.5億噸,居全國第二位;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等金屬礦產以及化工原料、工業輔料等非金屬礦產種類繁多,儲量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十分可觀,已探明13個大型油氣田,預測石油資源總量為20-30億噸,天然氣總量為10000億立方米。礦產資源儲量(不含石油、天然氣)潛在價值達13萬億元,佔全國的10%以上,居第三位。 旅遊資源:內蒙古旅遊資源豐富。如: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草原風光,大興安嶺原始森林,黃河景觀,神奇的響沙灣,眾多湖泊和溫泉,還有成吉思汗陵,昭君墓,古長城,陰山古剎五當召,五塔寺,百靈廟,東漢壁畫墓群等古跡。 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自治區很大一部分地區的生態環境一直比較惡劣,近幾十年來,溫室效應、非科學的開發利用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乾旱少雨,風蝕沙化,水土流失,全區荒漠化或潛在荒漠化土地已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60%,並仍以每年約67萬公頃的速度擴展。 草場的沙化、退化、鹼化,使近年來沙塵暴頻繁發生;東部大興安嶺山地涵養水源的功能衰退,成為松遼流域發生洪澇災害的生態根源;區內僅黃河和西遼河流域段每年流失土壤近3億噸,相當於每年損失3萬多公頃土地,同時,泥沙淤積河床,加劇河流斷流。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內蒙古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十大工程"之首的"生態建設工程"近年陸續啟動,包括:農區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牧區種草休牧工程、國家生態重點縣建設工程、"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防沙治沙工程、大興安嶺天然林保護工程和生態移民工程。 生態建設目標:到2005年,基本遏制生態環境繼續惡化的局面;到2010年,生態建設初見成效;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山川秀美。 2004年全區確定的自然保護區187個,比上年增加3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8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56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562萬公頃,比上年增加78萬公頃,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365萬公頃。年末全區環境保護系統擁有職工3883人,比上年末增長7.1%;年末全區擁有各級環境監測站77個。已建成環境雜訊達標區75個,環境雜訊達標區面積327平方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53.1%和26.7%;年內新建成煙塵控制區70個,新建成煙塵控制區面積608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長31.9%。全區監測的12個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7個,達到三級標準的1個,未達到三級標準的3個。 科爾沁右翼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東與吉林省白城市、鎮費縣;興安盟扎責特旗毗鄰,南接吉林省批南市;興安盟突泉縣、科爾沁右翼中旗,北至呼倫貝爾盟新巴爾虎左旗、鄂溫克族自治旗、扎蘭屯市界,西與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蒙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總面積27752.4平方公里。中蒙邊界線長126.084公里。全旗轄1個努圖克(蒙古語,意為區)、5個鎮、11個鄉、8個蘇木(蒙古語,意為鄉)、243個村(嘎查)、717個自然屯。有蒙古、漢、滿、回、朝鮮等13個民族,計403506人,其中蒙古族有154308人,占總人口的38.2%。 科爾沁右翼前旗歷史悠久,地域遼闊。現行政區域系由原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喜扎嘎爾旗合並而成。新石器時期,旗境就有原始人類棲息活動。春秋、戰國、秦、漢、晉時期,本旗隸屬遼東郡。唐總章元年(668年)九月,隸屬室韋大都督府。遼神冊四年(919年),為上京道泰州金山縣。天慶六年(1116年),升為靜州。金承安三年(1198年),為軍鎮,名武興。元至元八年(1271年),隸屬遼陽行中書省泰寧路。元貞元年(1295年),隸屬肇州屯萬戶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泰寧衛。洪武二十年(1387年),隸屬大寧都司。永樂七年(1409年),隸屬奴兒干都司木塔里山衛指揮使。清崇德元年(1636年),定稱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亦稱和薩克圖郡王旗、鎮國公旗。民國6年(1917年)3月15日,設置索倫山設治局(後改稱索倫縣),隸屬黑龍江省龍江道。偽大同元年(1932年)7月,科爾沁右翼前旗、科爾沁右翼後旗分別改稱西科前旗、西科後旗,隸屬偽興安南分省。翌年(1933年)2月1日,索倫縣改稱喜扎嘎爾旗,隸屬偽興安東分省。1946年2月15日,西科前旗、西科後旗、喜扎噶爾旗隸屬興安省。1948年2月6日,西科前旗復稱科爾沁右翼前旗。同年11月22日,並喜扎嘎爾旗於前旗。1949年3月26日,西科後旗更稱科爾沁右翼後旗。後於1952年8月12日並於前旗。1958年8月20日,並烏蘭浩特市於前旗。1969年8月1日,本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9月,劃歸呼倫貝爾盟。1980年7月26日,恢復興安盟、烏蘭浩特市建制。本旗隸屬興安盟。旗府駐烏蘭浩特市。 科爾沁右翼前旗地處大興安嶺中段東坡,旗境西北部為山區,面積佔全旗1/4。群山疊蟑,千峰競秀,溝壑縱橫,綿延不斷。高大偉岸的落葉松,形態俊美的樟子松、堰松和密郁蒼翠的楊排等,一峰峰,一嶺嶺,千里覆蓋,把興安嶺裝點成碧綠蒼茫的浩翰林海,森林覆蓋率41.9%。林中有律雞(飛龍)、丹頂鶴、盤羊、馬鹿等珍禽異獸;艷麗奪目的草山花海,堪稱「動物樂園」、「植物王國」。中部、西部、東部是低山、丘陵區,面積佔全旗1/2,為水草豐腴的天然牧場和「糧倉」。東部邊緣地帶為平原區,面積約佔全旗5%。 白阿鐵路(白城~阿爾山)南北縱貫旗境。旗府所在地是呼烏民用航線(呼和浩特~烏蘭浩特)的終點。 科爾沁右翼前旗中部、南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北部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旗南北相差兩個緯路,由南往北海拔高度遞升,呈現「立體氣候」特徵。年平均日照2579.7~2900/J。時,日照率為58一64%。其中作物生長季日照時數約佔全年的60%。太陽輻射年總量133.71千卡/平方厘米。光能利用率為0.33%,最高達0.49%。年平均氣溫南部4.2℃,中部2.1℃,北部3.1℃,南北相差7~4℃。8月均溫16.3—一25.6℃,7月均溫22.6~16.6℃。無霜期南部127天,中部105天,北部51天,南北相差76天。氣溫溫差之大,冬夏寒暑懸殊,就一個旗縣范圍而言,實屬罕見。年降水量410一448毫米。旗境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167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是挑兒河、歸流河、哈拉哈河。多年地表水資源平均總量16.69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96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21.65億立方米,人均佔有徑流量5462立方米,是全國人均占水量的2倍多。 旗境耕地面積為1097平方公里(合164.55萬畝),土壤有10個土類、16個亞類、36個土屬、93個土種。其中面積占第一位的為暗棕壤土。草原面積11032平方公里(合16548萬畝),其中天然草場1841.47萬畝。牧草資源豐富。常見植物有82科296屬562種,其中飼用植物241屬482種。各類型林地總面積115209萬畝,活立木總蓄積319725萬立方米。野生動物資源有百餘種,其中:國家一類保護珍禽有黑鶴、丹頂鶴;二類保護動物(禽)有盤羊、馬鹿、駝鹿、馴鹿、鴛鴦、豬俐、魔、天鵝;三類保護動物(禽)有紫貂、棱雞、野雞、黃羊等12種。內蒙古自治區「區烏」——百靈鳥遍布全旗。魚類有5大類,分屬12科29種。已經探明的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4處、小型礦床7處,礦104處,礦化點116處。主要礦藏有大理石、螢石、花崗岩、硅石、鉻鐵、鑰、蛇紋岩、玄武岩等30餘種。 記得採用我的哦!我是最先回答的!
C. 興安鄉的歷史沿革
興安鄉,原來名興安鎮。中華民國時自期,屬富錦縣第五區,從20年代初起逐漸形成小集鎮,遂稱此地為興安鎮。東北淪陷後期,設興安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劃歸集賢縣,設置興安區,1950年改為第四區。1956年3月,設置興安鄉。1958年秋,改稱興安人民公社。不久,將興安公社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成立紅星公社,一部分並入筆架山農場。1964年4月,撤銷紅星公社,與原並入農場部分合並,恢復興安公社。1984年改為興安鄉。
D. 呼倫貝爾盟的歷史沿革
呼倫貝爾盟以呼倫、貝爾兩湖名稱合並命名。其所轄區域西部,中華民國前期為黑龍江省下設之呼倫道;東部屬黑龍江省龍江道。東北淪陷時期,被劃為興安北省和興安東省。1947年5月,並入新成立的內蒙古自治區。1949年設立呼納盟,隸屬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54年5月,由呼納盟和興安盟合並設立呼倫貝爾盟,共轄3市、13旗、1縣,盟人民政府駐海拉爾市。1958年6月,改為盟公署,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關。1967年12月,盟公署被盟革命委員會所取代。1969年7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將內蒙古自治區所屬的呼倫貝爾盟(突泉縣、科爾沁右翼中旗除外)劃歸黑龍江省管轄,共2市、12縣,即:海拉爾市、滿洲里市、扎賚特旗、阿榮旗、布特哈旗、喜桂圖旗、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鄂溫克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1970年4月,將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197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7月的原行政區劃,將呼倫貝爾盟及大興安嶺地區的鄂倫春自治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從7月1日起正式劃歸內蒙古自治區。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呼盟恢復1954年4月前的區劃。
E. 興安縣的歷史沿革
興安歷史悠久,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春秋戰國時期今縣境屬楚國疆土。
興安古屬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鑿成靈渠後的第三年,即平定嶺南,統一六國,實行郡縣制。在今全州縣鹹水鄉設立了零陵縣,由長沙郡管轄。當時,興安境內東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屬零陵縣治。而西南的灕江流域,則屬桂林郡。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漢朝。南海郡的龍川令趙佗卻趁楚漢相爭,無法顧及嶺南,而奪下桂林與象郡,建立了南越國。趙佗勢力延伸至越城嶺地區,今興安的西南部成為南越國的北方前線。趙佗不僅加固了位於溶江的古秦城,還在今興安縣城附近修建了越城。這就是後來古籍中提到的越城嶠。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平定了嶺南,次年南越滅亡。漢武帝將原來的南越國分為九郡,統歸交趾刺使部。又在今臨桂(包括桂林市)、陽朔、永福、靈川和興安西南部等地設立始安縣,屬零陵郡,歸荊州刺使部管轄。
三國時期,始安縣升格為郡,但仍歸荊州刺使部。西晉,始安劃歸廣州郡管轄,而興安境內的湘江流域一帶仍屬零陵郡。
晉永嘉元年(370年),荊州郡將今屬全州、灌陽等地分出來,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隨之劃歸湘州。
南北朝的梁武帝天監六年(507年),廣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設置了桂州,始安郡劃歸桂州管轄。至陳朝,原來屬零陵郡的今興安湘江流域一帶,被並入了始安縣,興安縣的范圍基本確定,並完全脫離了零陵郡,其地北至界首鎮與全州相鄰,南至高尚、溶江與靈川為鄰,西至越城嶺深處,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石、華江,與龍勝、靈川、資源為界,東至都龐嶺深山,與全州、灌陽為鄰。
隋朝統一中國後,始安縣仍歸始安郡管,興安整個縣境都歸入了今日之廣西。
隋亡,唐帝國撤郡建州,增加了州縣,使行政區劃范圍縮小,以便管理。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派大將李靖擊潰後梁皇帝肖銑,收降嶺南五十餘城,在始安縣內劃出了今日的興安地區,設置了新的臨源縣(因興安縣是湘江、灕江的發源地),隸屬桂州,縣城設在城台嶺上(今興安中學、興安二中校址)。
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桂州將領朱濟時與廣州番禺的馮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圍10餘座州縣城池,而臨源縣內官民堅守,朱久攻不下。後朱濟時被容管經略使王平定,唐代宗為表彰全縣官民忠義,將縣名改為「全義縣」。所以,柳宗元歌頌吏治改革的名文《全義縣復北門記》,已沒有臨源之名。
唐末,湖南馬殷趁農民起義之機,攻佔桂州、賀州、柳州等多個州縣,908年自稱楚帝。此時後晉皇帝重貴雖已無法管理馬殷佔領的全義縣,但他在開運三年(946年)仍然將全義縣升為溥州,把縣名改為德昌。直到後漢高祖劉知遠乾佑元年(948年),馬殷失敗,德昌才歸後漢管轄。
至宋,宋太祖趙匡胤乾德三年(963年)撤消溥州,重將德昌恢復原名全義縣,重歸桂州管轄。976年,趙匡胤死,其弟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因為全義的「義」字犯了他的名諱,第二年(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他便下詔將全義縣改為「興安縣」,取意為興旺安定,仍歸桂州轄治。興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元、明、清、民國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迄今都稱興安縣。元屬靜江路,明、清時期屬桂林府。民國2年(1913年)7月隸屬灕江道,民國3年6月隸屬桂林道,民國16年直屬廣西省政府,民國19年隸屬桂林民團區,民國23年3月隸屬桂林行政監督區,民國29年3月隸屬桂林行政督察區, 民國31年3月直屬廣西省政府,民國33年5月隸屬第八區,民國36年3月直屬廣西省政府,同年4月隸屬第八區,直到臨解放。解放後屬桂林專區,1970年後屬桂林地區。1998年9月8日 桂林市和桂林地區合並,興安縣屬桂林市。
而建在城台嶺上的縣城,後來因人口增加,狹窄的城台嶺不適宜形勢發展的需要,於明朝中葉,遷至西邊一里之外的岳王台和鳳凰台上,一直保持到今天。這就是興安縣城的「三台」。
F. 烏蘭浩特市的歷史
烏蘭浩特市是一座歷史悠久,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這座城市原名為王爺廟,她以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札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此建的家廟而得名;她更因烏蘭夫等一大批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此開辟革命工作,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政權而輝煌。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在今烏蘭浩特宣告成立,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聯名發來賀電,「曾經飽受苦難的內蒙古同胞,在你們的領導下正在開始創造自由光明的新歷史。我們相信,蒙古民族將與漢族和國內其它民族親密團結,為著掃除民族壓迫,建設新內蒙古與新中國而奮斗!」,從此揭開了紅城人民創造自由、光明新生活的歷史篇章。烏蘭浩特市復建20多年來,先後獲得全國基本無文盲市、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教育兩基達標先進市、自治區衛生城、全區七星級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諸多榮譽稱號。
在東北淪陷時期,1932年,日本侵略者和偽滿洲國政權在王爺廟設置興安省,領興安南、興安北、興安東3個分省(後增設興安西分省)。是年,興安鎮改稱王爺廟街。1934年12月,撤銷興安省,同時將興安4個分省直稱為省。1935年,興安南省公署由鄭家屯遷至王爺廟街。1943年,在王爺廟街設興安總省。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15日,在王爺廟街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4月,以上兩府撤銷。同月,成立王爺廟街公署,歸西科前旗領導。28日,在王爺廟街成立興安省政府和興安盟政府。8月,王爺廟街公署改為王爺廟街政府,直隸於興安盟政府。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街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銷興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爺廟街改稱「烏蘭浩特」(蒙語,漢語意思為紅色的城市),並升格為市。
解放後,1949年12月,內蒙古自治政府由烏蘭浩特市遷往張家口。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務院決定將烏蘭浩特市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具體領導工作交由東部區行政公署負責。1954年4月30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本市由自治區直轄改隸屬於呼倫貝爾盟。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復烏蘭浩特市與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合並,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烏蘭浩特市建制,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科右前旗。1969年8月,烏蘭浩特隨科右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隨科右前旗劃回內蒙古呼倫貝爾盟。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置,興安盟行署駐烏蘭浩特市。
G. 有關烏蘭浩特的歷史文化
烏蘭浩特的歷史文化:
民俗: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那達慕」大會。這是人們為了慶祝豐收而舉行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蒙語的意思是娛樂或游戲。「那達慕」大會上有驚險動人的賽馬、摔跤,令人贊賞的射箭,有爭強斗勝的棋藝,有引人入勝的歌舞。大會召開前,男女老少乘車騎馬,穿著節日的盛裝,不顧路途遙遠,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一項一般是摔跤比賽,摔跤手腳登高筒馬靴,下身穿寬大的綢緞摔跤褲,上身穿「昭得格」(一種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頸上圍有五彩繽紛的飾物「江戈」,仿古代騎士跨著大步,繞場一周。賽馬也是大會上重要的活動之一。比賽開始,騎手們一字排開,個個扎著彩色腰帶,頭纏彩巾,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賽馬的起點和終點插著各種鮮艷的彩旗,只等號角長鳴,騎手們便紛紛飛身上鞍,揚鞭策馬,一時紅巾飛舞,如箭矢齊發。先到達終點者,成為草原上最受人贊譽的健兒。射箭比賽也吸引著眾多牧民。技藝高超者可百發百中,贏得觀眾的陣陣喝彩。「那達慕」大會又是農牧物資交易會。除了工業和農副產品外,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製品、乳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馬頭琴,是中國蒙古族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綽爾」。琴身木製,長約一米,有兩根弦。共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語言:
烏蘭浩特的蒙古語屬於內蒙古方言的東部土話-科爾沁土語,屬於黏著語。摻雜漢語借詞,與標準的察哈爾蒙語有語音差異。
當地漢語屬於東北官話嫩克片,與周邊基本沒有語音差異。
H. 興安盟區域發展戰略
興安盟經濟發展戰略的定位及其對策的解析
自2001年以來,興安盟的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恢復性增長、快速發展、跨越式發展三個重要發展階段。即:2001—2002年為恢復性增長階段,2003年為快速發展階段,進入2004年以來開始步入跨越式發展階段。在這一發展過程中,真實地記錄了盟委、行署制定的發展戰略、主要目標、主導產業和發展對策實施的全部過程,集中地體現了盟委、行署堅持「執政為民、加快發展」的強烈的時間意識、責任意識及全心全意為全盟各族人民群眾發家致富的服務意識,也是盟委、行署領導班子集體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過程,反映了盟委對盟情的新認識、發展的新定位、思路的新擴展、理念的新提升。因此,正確理解和准確把握其基本內涵,對於保證全盟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發展戰略
目前,盟委制定實施的現行經濟發展戰略是對我盟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發展目標的戰略選擇,它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有其歷史背景和深刻的內涵。2001年,我盟遭受了史所未見的嚴重旱災,農民生產生活已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進一步滑坡。國內生產總值完成58.8億元,比上年增長0.1%,列全區第12位;第一產業增加值16.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4.8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635元,列全區第12位;全部財政收入完成4.5億元,比上年減少13.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0億元,均列全區第12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4元,增長7.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294元,列全區第12位。這一年,全盟共有農村牧區人口110萬,受災的就達80萬,所以,為了解決受災人口的生產和生活問題,盟委、行署提出要把抗災救災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在全國、全區的大力支持下,終於克服了困難,度過了難關。
2002年初,盟委在進行充分調查研究、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召開了以解放思想為前提、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的讀書會,此後,在全盟經濟工作會議上盟委明確提出了「農業穩盟、工業立盟、旅遊興盟,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實現強盟富民」的發展戰略。經過了兩年多的實踐檢驗,證明這個發展戰略符合盟情實際,得到了全盟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群眾的認可,對我盟經濟確實起到了指導和促動作用。2002年,從總體上來看,我盟經濟實現了大幅度恢復性增長,發展形勢和趨勢看好,從經濟發展到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都呈現出一派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充滿希望的喜人局面,在一些事關全盟經濟全局的總體方面出現了較大的有些甚至是歷史性轉折。全盟國內生產總值完成68.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5%,列全區第6位,比上年位次前移6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1.46億元,增長28.2%;第二產業增加值19.24億元,增長14.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6.43%,列全區第3位,位次前移3位,是興安盟復建以來的最高增速;第三產業增加值27.58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比例由2001年的28.7:29.1:42.2調整為31.4:28.2:40.4。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203元,比上年增加568元,增長15.6%。全社會勞動生產率10845元,比上年提高19.3%。全盟財政收支大幅度增長,全年實現全部財政收入5.6億元,比上年增長24.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62億元,比上年增長21.67%,位次均列全區第8位,比上年均前移4位。全盟財政支出16.01億元,比上年增長32.7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346元,增長6.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90元,增長22.9%,列全區第1位,位次前移11位。
雖然2002年各項經濟指標增速較快,但我盟的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仍然很低,與其他先進地區相比尚存在較大差距,而要縮短這種差距,就必須加快發展。2003年,我盟經受住了「非典」疫情和蒙古國入境大火的嚴峻考驗以及乾旱、冰雹等自然災害的侵襲,防「非典」工作取得了「無疫區」目標,撲救「5•21」大火實現了「最短時間撲滅、把災害降到最低程度」的目標。與此同時,其他各項工作在2002年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進展和新的變化,特別是經濟發展呈現速度加快、效益提高、結構優化、後勁增強的態勢,國內生產總值、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全部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農牧民人均純收入、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的增幅均超過自治區的平均水平,主要經濟指標接近完成「十五」計劃,全盟經濟開始由恢復性增長步入了快速增長期。2003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83.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0.4%,超過自治區平均增速4.1個百分點,總量列全區第10位,實現了高速度基礎上的高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78億元,增長25.5%,超過自治區平均水平2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24.86億元,增長32.2%,超過自治區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40.4%,列全區第4位;第三產業增加值30.59億元,增長8.1%。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094元,比上年增加891元,增長19.8%。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內生產總值中一、二、三次產業構成調整為33.4:29.8:36.7,第一產業中的種植業和畜牧業內部結構得到進一步調整優化,二、三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社會勞動生產率13155元,比上年提高16.4%。全年實現全部財政收入7.23億元,同比增長29.1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6億元,比上年增長31.69%。全盟財政支出18.75億元,比上年增長17.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5836元,增長9.17%,列全區第11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865元,增長17.3%,列全區第4位。
2004年初,為實現跨越式發展,盡快趕超其他先進地區,盟委先後兩次召開讀書會,進一步完善工作發展思路,提出了到201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6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40億元的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我盟必須保持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每年28%的增長速度。今年上半年,全盟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8.60億元,同比增長26.3%,占年計劃的3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7.61億元,同比增長12.0%,占年計劃的25.6%;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5.36億元,同比增長46.6%,占年計劃的42.3%,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10.73億元,同比增長31.8%,占年計劃的48.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5.78億元,同比增長43.2%;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5.64億元,同比增長16.8%,占年計劃的46.0%。全盟財政收入3.76億元,同比增長33.96%,占年計劃的4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6億元,同比增長41.82%。財政支出7.10億元,同比增長8.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8元,同比增長11.8%,占年計劃的48.25%。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為1091元,同比增長30.2%。預計到今年年底國內生產總值確保突破100億元,力爭達到110億元,實現比2001年翻一番;今年財政收入實現8.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400元,增長1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000元,增長7%。
二、主要目標
今年上半年,盟委、行署在對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和烏蘭察布市等西部四市學習考察的基礎上,重新審視了我盟盟情實際,重新審視了興安盟在自治區發展大局中的位置。根據全盟實際,盟委、行署將今後一個時期全盟經濟發展目標定為:以2001年為基數,到2010年全盟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爭取實現「翻三番」。到2004年底,實現第一次翻番;到2007年自治區成立60周年時,實現第二次翻番;到2010年,實現第三次翻番,國內生產總值達到46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達到40億元以上。可以看出,盟委、行署制定這個目標,既顯示了盟委、行署領導班子集體尊重客觀、敢於跨越、保持全盟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決心和魄力,又標志著盟委、行署對傳統發展思路實現了超越和升華。
三、產業定位
繼續堅持「農業穩盟、工業立盟、旅遊興盟,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實現強盟富民」總體發展思路不動搖,全力打造自治區工業強盟和旅遊業大盟,形成「三化」互動的格局。
打造工業強盟。要把工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形成全力抓工業、重點抓項目、突出抓引進的氛圍。在構建地方特色工業體繫上,要以培育能源、重化工、建材、醫葯等支柱產業和卷煙、食品、農畜產品加工、木材加工等優勢產業為重點,多上一些大的項目,集中精力抓好重點工程,堅持以大帶小、積少成多、大中小並舉的發展原則,以市場為導向,搞好產品結構調整,轉變生產經營方式,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的同步增長,不斷擴大工業規模,提高經濟總量,確保工業經濟發展的核心帶動作用。同時,要大力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培育發展乳業、肉牛業、肉羊業、禽類業、林產業等優勢產業,打造生態興安,發展綠色食品,實施名牌產品戰略,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核心競爭能力,調優農業結構,做好農牧民增收的大文章。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效益管理、高收益經營好城市,改革戶籍管理制度,降低農牧民進城門檻,擴大城鎮人口規模,構建城鄉市場鏈接網路,發展現代商業流通,抓好重點產業培育,為更多的人員提供就業機會。要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堅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有特色的城鎮化道路。加快第三產業和民營經濟的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興安盟具有發展旅遊業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關鍵是要合理開發利用好,使其變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使旅遊業成為興安盟的特色支柱產業,培育旅遊精品,打造旅遊業大盟。在構建旅遊大盟上要突出培育神泉雪城、蒙元文化、紅色文化和科爾沁文化四大品牌,真正形成興安盟獨具特色的旅遊優勢。要加快阿爾山口岸建設,繁榮邊境貿易,支持和鼓勵更多企業開展外經外貿業務,提高出口創匯的能力。要加快構建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路框架,為旅遊等各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運輸支撐。
四、採取對策
1、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發展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路決定出路,思想解放的高度和程度決定了工作的力度、深度和發展速度。盟委、行署確定翻三番的發展目標,就是思想的進一步解放和思路的再次突破。全盟上下應積極響應盟委、行署的號召,大膽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消除思想、體制和機制方面的障礙,敢於突破以往的陳舊思維框架,要牢固樹立強烈的發展意識和敢為人先的精神,人心思進,以發展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第一要務,敢於冒險但不蠻干,超前思維但不空想,對比但不攀比,要堅定信心,正視差距,摒棄自甘落後的思想,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要認識到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保持現狀也是退步,抓住機遇,就能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喪失機遇,就會不進則退,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因此,要實現我盟經濟發展的新跨越,必須首先在思想上來一次大解放,不斷創新思維,理清思路,從實際出發,高起點、高標准確定合理的發展目標,奮起直追,盡快使我盟早日步入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2、突出重點,抓好關乎全盟經濟發展的大項目。近兩年來,全盟各地按照盟委、行署的總體發展思路,都確立了比較符合實際的思路和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和先進地區相比,我們的思路還不夠清晰,不夠具體,重點也不突出,對工作開展的指導性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也就不能彰顯思路的實踐價值。我們應按照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要求,大幅度調整發展思路和奮斗目標,特別是各旗縣市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必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整合資源,立足優勢,體現特色,突出重點,加快調整,確保跨越式發展。在調整思路上,一是必須把做大做強工業當做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工業化是實現現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經階段,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我盟「工業立盟」戰略的題中之義。只有把工業抓好、抓出成效來,才能更好地反哺農牧業,進而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二是千方百計辦好工業園區,抓好重大項目建設。通過工業園區落實優惠政策,吸引高新技術項目入駐,真正發揮示範作用。項目是發展工業的必要載體,沒有項目的支撐,工業經濟的發展無異於空中樓閣,基礎不穩、根基不深,是沒有發展後勁的。我們應確立「抓工業就要抓項目,沒項目就談不上搞工業」的意識,要一切圍著項目轉,全盟上下都齊心協力抓項目,為我盟的工業構建一個堅實的項目框架。三是加快培育支柱產業。光有項目,沒有支柱產業,就好似一盤散沙,沒有核心,發揮不了合力,工業也就永遠不會立起來。四是推動「三化」互動。我盟的「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的發展思路是個有機的整體,不可分割,形成「三化」互動,才會發揮聚合效應,要以產業化為龍頭,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牧業發展,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的原則,加快推進城鎮化。五是加快旅遊業發展。旅遊業是我盟的特色產業,也是我盟快速崛起的動力,應充分開發利用我盟的旅遊資源,突出地方特色,豐富文化內涵,盡早實現旅遊業大盟的宏偉目標。
3、優化環境,培育主體。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管理方式,下放審批許可權,嚴格按審批程序辦事,要依法行政,搞好服務。重點培育支柱產業、龍頭企業,逐步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經濟發展格局。搞好對外開放,藉助外力發展自己。事物的發展要靠內因與外因的共同作用,雖說內因是主要的,但我盟有資源,就是缺少項目、資金和企業管理人才,因此,光靠自身發展是不夠的,還要對外敞開大門,大力招商引資,藉助外力強壯自身實力。樹立「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破壞者是罪人」的理念,堅持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項目並重,擴大引資規模、提升項目層次,不斷完善有利於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同時,要做到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既要敞開大門,又要維護自身安全,既要吸收借鑒一切先進的東西,又要抵制拋棄一切腐朽的東西。注意保護環境,節省資源,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的意識,不斷優化環境,提高對外開放的水平,變比較優勢、後發優勢為經濟優勢和特色優勢,真正實現全盟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4、以人為本,實現人才強盟。人才是第一資源,經濟發展,人才是本,社會進步,創新為先。創新的基礎是學習,創新的主體是人才。經濟欠發達地區都存在一個引才、引智的問題,但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又制約了人才的引進,甚至出現人才大量流失的現象。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我們應牢固樹立科學人才觀,全面貫徹人才強盟戰略,化人口壓力為人才優勢,在學習中武裝、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一方面,在培養、使用好本土人才的同時,大力引進急需的各類人才,特別是高層次、高素質人才,堅持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適當的待遇留人,使人才為我所有、為我所用;另一方面,確立「候鳥型」人才工作思路,採取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柔性流動方式,通過多種渠道借用外腦,實現引才與引智並舉。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有機地結合起來,著力解決好資金、技術、人才等「瓶頸」制約我盟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進而為全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更加有力的保證。
5、積極參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我盟在政策方面具有較大優勢,除了西部大開發、自治區扶持東部地區發展等政策外,我們還可以主動接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輻射,特別是內蒙古革命老區的特殊身份,還可以使我們享受到其他地區無法享受到的特殊政策。因此,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機遇,主動出擊,積極配合,尋找與多地區、多方面、多領域、多層次、多渠道合作發展的切入點、結合點、突破點和經濟共振的增長點,以促進我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I. 烏蘭浩特的歷史沿革
烏蘭浩特在春秋戰國時期為東胡活動之地。
漢代初,隸屬幽州刺史部遼東郡,仍為東胡活動地區。東漢末年,鮮卑族強盛起來,本地區為鮮卑活動地域。
南北朝時期為室韋活動地區。隋唐時期為霫的活動地區。唐總章二年(669年),隸於居延都督府;唐元和十五年(820年),隸屬於室韋都督府。遼代屬上京道泰州金山縣。
金代為臨潢府路泰州轄地,軍事上歸東北路統軍司節制。
元代屬遼陽行省泰寧路。
明代初為泰寧衛轄地,隸屬大寧都司。永樂四年(1406年),在今烏蘭浩特地區增設木答里山衛,旋歸該衛所轄,改隸於奴兒干都司。
清代活動在今烏蘭浩特市境一帶的是科爾沁蒙古。崇德元年(1636年),漠南蒙古統一,十六部四十九蒙古封建主承認後金皇太極為蒙古可汗。清對蒙古地區拆部編旗,科爾沁部因較大而劃分為6旗,分左右兩翼,每翼3旗,烏蘭浩特地區位於科爾沁右翼前旗(亦稱札薩克圖郡王旗,簡稱札薩克圖旗)境內,歸該旗領屬。康熙三十年(1691年),札薩克圖旗第三代郡王鄂齊爾在今市區內修建家廟,當地群眾稱王爺廟,並把該廟所在地亦稱為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區)。在中華民國時期,按照中華民國政府於民國元年(1912年)八月十九日發布的《蒙古待遇條例》規定,盟旗設置及蒙古王公原有之管轄治理權一律照舊。1929年東北軍在王爺廟設置興安屯墾公署第一墾殖局,該局曾將王爺廟改稱興安鎮。在東北淪陷時期,1932年,日本侵略者和偽滿洲國政權在王爺廟設置興安省,領興安南、興安北、興安東3個分省(後增設興安西分省)。是年,興安鎮改稱王爺廟街。
1934年12月,撤銷興安省,同時將興安4個分省直稱為省。
1935年,興安南省公署由鄭家屯遷至王爺廟街。1943年,在王爺廟街設興安總省。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2月15日,在王爺廟街成立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和興安盟政府,4月,以上兩府撤銷。同月,成立王爺廟街公署,歸西科前旗領導。28日,在王爺廟街成立興安省政府和興安盟政府。8月,王爺廟街公署改為王爺廟街政府,直隸於興安盟政府。
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街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25日,撤銷興安省政府。11月28日,王爺廟街改稱烏蘭浩特(蒙語,漢語意思為紅色的城市),並升格為市。解放後,1949年12月,內蒙古自治政府由烏蘭浩特市遷往張家口。
1953年2月1日,在本市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行政公署。5月10日,政務院決定將烏蘭浩特市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直轄市,具體領導工作交由東部區行政公署負責。
1954年4月30日,東部區行政公署撤銷,本市由自治區直轄改隸屬於呼倫貝爾盟。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復烏蘭浩特市與科爾沁右翼前旗(以下簡稱科右前旗)合並,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
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科右前旗。1969年8月,烏蘭浩特隨科右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1979年8月隨科右前旗劃回內蒙古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和烏蘭浩特市建置,興安盟行署駐烏蘭浩特市。
J. 內蒙古興安盟是哪年成立的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興安盟境內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證明大約在距今三千年至一萬年間,興安盟就有人類活動。
春秋戰國時期到秦代,這里是東胡人的游牧之地。漢、魏、晉時期為鮮卑屬地。南北朝時期為室韋地。唐代時期,本地區分別隸屬於室韋、松漠、饒樂三個都督府。遼代為上京道泰州轄地。金代為臨潢府泰州轄地。金朝在大定年間開始修築規模宏大的金長城,總長近5000公里,在興安盟境內通過的共有4條。元代,興安盟地區歸遼陽行省州所轄。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統一中國北方後,分封近戚功臣,興安盟一帶為其三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封地。明朝為泰寧衛轄地。清代,居住在興安盟一帶的是科爾沁蒙古。清廷對蒙古地區的管理,沿襲了滿洲八旗制度,拆散蒙古部落,編成盟旗,使其互相制約,無法聯合。
民國時期,延續了清代的蒙古封建王公制度,盟旗的設置和區域均未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震驚中外的「中村事件」就發生在興安盟科右前旗的察爾森鎮。此事外後來被日本侵略者作為一個借口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後,日寇的鐵蹄踐踏著我國東北的大好河山。1932年6月,興安盟在「偽滿洲國」統治下設立興安省,省府駐王爺廟(今烏蘭浩特市)。
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後,王爺廟的日偽分子處於極度混亂狀態。8月11日,偽「興安陸軍軍官學校」400多名青年軍官學生起義,投向人民的懷抱。後來,他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關懷領導下,成為內蒙古人民革命斗爭的一支武裝力量。
1946年1月16日,內蒙古東部葡些民族上層人士,在興安盟的葛根廟召開了東蒙人民代表大會,宣布成立東蒙自治政府,並建立了東蒙自治軍。興安盟也同時成立,上屬東蒙自治政府,下轄五旗一街: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後旗、喜扎嘎爾旗、扎賚特旗、王爺廟街。
對興安盟人民來說,最光榮、最值得紀念的事情是:1947年5月1日在王爺廟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推進內蒙古自治運動的統一,於1945年11月在張家口成立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1946年3月,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和東蒙自治政府的代表洪於承德,經過反復協商,4月3日正式通過決議,確認中國共產黨是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者,民族區域自治不是獨立自治。「四三」會議後在東部區成立了自治運動聯合會東蒙總分會。5月15日,東蒙總分會在王爺廟召開節東部地區臨時代表會議,宣布撤銷東蒙自治政府,成立由東北人民政府和內蒙古自治動聯合會雙重領導的興安省人民政府。
隨著自治運動的深入發展,內蒙古地區的各族人民要求成立自治政府的呼聲十分強烈。中共中央於1947年3月發出批示,決定成立統一的內蒙古自治政府。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遵照中央指示,在王爺廟隆重召開了有各盟旗、各民族、各階層392名代表參加的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以烏蘭夫為主席的內蒙古自治政府。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宣布正式成立,從此,全國第一個少數民族區誕生,為中國實行少數民族區域自治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王爺廟改為烏蘭浩特市。
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後,興安盟的建制和歸屬,曾經變更了幾次。1947年自治政府成立不久,興安盟歸自治政府直接領導。1952年,內蒙古成立東部區行政公署,駐烏蘭浩特市,興安盟的建制隨之撤銷。原興安盟與呼納盟合並,改稱呼倫貝爾盟。1969年隨著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區劃的變更,原興安盟的扎賚特旗隨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科爾沁右翼前旗、突泉縣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科爾沁右翼中旗隨通遼劃歸吉林省。1979年,內蒙古自治區恢復原建制,扎賚特旗、科爾沁右翼前旗、突泉縣劃回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中旗仍屬通遼。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興安盟建制,直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