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了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於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當中,逐步傳播開來。
1918年4月,毛澤東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1919年7月,李大釗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不久,周恩來和郭隆真等人組織了「覺悟社」。當時,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釗和陳獨秀。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後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後,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於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
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其間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年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於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同時,建立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毛澤東同湖南省委領導了湖南、江西邊界的秋收起義。隨後,湘鄂贛粵各地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的起義先後爆發。自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1928年,黨在全國各地領導武裝起義100多次,開始進入創建紅軍和發動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針對當時實際情況,毛澤東同志多次重申黨的二大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規化,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思想,指出了中國的出路在於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並進而轉入社會主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勝利充分說明:
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謀任何私利的政黨雖敢於並善於領導人民百折不撓地向敵人作斗爭的政黨。中國各族人民從親身經歷中看到了這個事實,人而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實現了我國歷史上空前的民族統一和團結。
1957年,毛澤東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須正確區分和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和敵我矛盾的問題。但是,毛澤東現場在此之後的一個時期內,逐步誇大了確實存在的階級斗爭的嚴重程度,提出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隨後發展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致使在不少場合混淆了敵我,造成了階級斗爭擴大化,終於釀成了「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長時間的嚴重錯誤。
1976年10月,黨中央政治局代表人民的意志,粉碎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結束了「文化大革命」這場災難。
1978年12月,黨中央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其中包括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作出了把全國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提出了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就在於它真正開始了全面的、堅決的、依靠群眾和深思熟慮的撥亂反正,開始了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傾錯誤,使用權黨重新加到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軌道上來。
『貳』 黨的發展歷程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九十年光輝的歷程。九十年來,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斗,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的成就。
根據《中國共產黨簡史》2001年版本資料簡介,中共建黨90多年來共經歷了如下十個主要階段:
1、大革命階段
2、土地革命階段
3、抗戰階段
4、民主革命階段
5、新民主主義階段
6、社會主義建設階段
7、文化大革命階段
8、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社會主義發展新時期
9、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
10、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於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中共黨史是政黨史,是專史,它研究建國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的歷史。其主要內容,一是怎樣執政,即怎樣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相結合,提出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改革開放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一方面通過憲法和法律把它們變成國家的意志,貫徹到國家生活的各個領域。
一方面通過其各級組織、各級幹部,團結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運用廣泛的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宏偉的社會主義建設目標。二是執政黨自身的建設,包括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黨的隊伍的發展、壯大,黨的幹部的培養教育,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繼承、發展,黨紀黨規的確立和監督、檢查,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等等。
『叄』 黨發展歷史的簡介。
19世紀中葉的中國,飽受外國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勢力的壓迫,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不甘屈辱的孫中山首先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他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年來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由於中國舊社會性質未能改變,中國的先進分子繼續探尋救國救民的新途徑。
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了學生群眾的反帝愛國運動。經過這場運動,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革命知識分子,認識到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和強大力量,開始到工人中去進行宣傳發動工作,並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
1920年8月,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成立。從1920年秋到1921年春,北京、廣州、武漢、長沙、濟南等地陸續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在日本和法國也建立了旅日、旅法支部。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大會的有來自七個地區的53名黨員的12名代表:李達、李漢俊(上海)、張國燾、劉仁靜(北京)、毛澤東、何叔衡(長沙)、董必武、陳潭秋(武漢)、王盡美、鄧恩銘(濟南)、陳公博(廣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會議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舉行。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綱,宣告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中國共產黨一成立,就積極投身到實際的革命活動中去。為了開展工人運動,成立了「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
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1922年1月香港海員罷工和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罷工,掀起中國工人運動的高潮。
1923年6月,黨的三大在廣州召開,廣東黨組織派譚平山、馮菊坡、阮嘯仙、劉爾嵩等為代表出席。大會確定了國共合作的方針,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孫中山主持召開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有20多位共產黨員參加了這次大會。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國共合作實現後,以廣州為中心,開創了一個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革命新局面。中共廣東區委負責人周恩來、陳延年和彭湃、蘇兆征等推動工農運動迅猛發展。經共產黨人提議,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自1924年7月起在廣州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先後由共產黨人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毛澤東等主持,培養了一大批農民運動的骨幹。
1925年5月,在上海的日本資本家、英國巡捕搶殺工人顧正紅(共產黨員)和群眾十多人,遂爆發席捲全國的反對帝國主義的五卅運動。為聲援上海工人斗爭,6月,省港25萬工人舉行大罷工,堅持斗爭16個月之久。在工農運動蓬勃發展的有利形勢下,國共兩黨合作,舉行東征和南討,統一了廣東,為北伐准備了後方基地。
1926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葉挺獨立團當先鋒,在革命軍其他部隊配合下,於8月下旬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擊潰了北洋軍閥吳佩孚主力,並先後佔領漢陽、漢口和武昌。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大革命失敗。
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率領北伐軍2萬多人舉行「八一」南昌起義。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隨後,黨在全國各地發動了一系列武裝起義,著名的有:毛澤東在湖南領導秋收起義;同年12月11日,張太雷和楊殷、葉挺、葉劍英等領導廣州起義。此外,從同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廣東各地工農武裝舉行了100多次起義,建立了海豐、陸豐等蘇維埃政權。
『肆』 黨的發展歷程簡要500字
黨的發展歷程主要是介紹黨的誕生,還有抗日戰爭寫。
正文
中國歷經五千年滄桑巨變,已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這源於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我們的國家、我們的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視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與愛戴,我們的國家也必將越來越強大。回顧黨的光輝歷程,我的心情跌宕起伏。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中國已經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人民苦難深重,社會一片黑暗。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19年五四運動這近80年的時間里,先後經歷過太平運動、戊戌變法、義和運動……,人民在苦苦探尋擺脫困境、走向光明的道路,可是無一例外,這些運動都失敗了。
1911年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從此結束,使民主共和的觀念從此深入人心。然而,辛亥革命還是失敗了,人民依舊生活在苦難之中。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一個預示著徹底改變中國命運的秘密會議在上海舉行。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結束後,中國共產黨從此誕生了。它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肩負起了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偉大歷史使命。
期間涌現出了一批歷史人物、革命先輩、戰斗英雄。有讓世人敬仰的新中國開國十大元帥;有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同志;有寫下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大義凜然赴死的夏明翰同志;有毛主席揮筆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年僅十七歲犧牲的劉胡蘭同志;有面對刑具毫無懼色的江姐……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心懷共產主義信念的這些命先輩,有了他們犧牲個人,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新中國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及一切維護和平的海內外人士,經過28年的艱苦抗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等反動勢力,建立了新中國。但是新中國的起步卻是異常艱難,國民經濟的極端落後、滿目瘡痍的社會現狀給了我們的黨極大考驗,並且還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這一切都沒有阻擋住中國共產黨前進的步伐。
經過土地改革、民主改革、第一部《中國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工農業建設、科技發展、改革開放等一系列的偉大決策、方針、政策的出台、執行,我們的國家開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綜合國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姥姥經常對我說,說我像是生活在蜜罐里,我知道她是拿我現在的生活和她的童年在做比較,我們的現實生活正好驗證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奔小康的豐功業績。我愛我的祖國,我愛中國共產黨,我要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小小的我也在心底許下心願—長大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攜起手來一同做踏實的纖夫吧!
『伍』 800字黨的光輝歷程
黨的光輝歷程
1950年土地改革運動開始
鎮壓反革命運動開始
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頒布
1956年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我國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中國共產黨進行整風,反右派斗爭開始
1958年「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化運動
1959年「反右傾」斗爭
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
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
聯合國恢復我國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6年四五運動
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8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9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正式成立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快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並使之國際化。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跨越10個萬億元台階,2008:成功舉辦奧運
『陸』 黨的發展歷程概述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
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達等,陳獨秀任書記。
1920年10月,李大釗等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後各地黨組織如星星之火,發展起來。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推舉的代表共12人,他們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在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
大會討論了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現階段的革命綱領即最低綱領是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923年,黨的三大召開,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四大召開,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但對於如何爭取領導權,缺乏具體明確的方針,只講對群眾運動的領導權,而完全忽視了對政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提出了農民是革命同盟軍的問題,但沒有提出土地革命這一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思想。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線基本是正確的,對後來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這次會議也存在著缺點,即對中間階級的作用、反動勢力內部的矛盾缺乏正確的估計和政策,特別是對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仍舊把城市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中心,這對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消極的影響。
1931年,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召開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
1934年,中央紅軍進行長征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
1935年長征過程中,遵義會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42 年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七大做出的歷史性貢獻。大會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1949年,10月1日,人民領袖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國共產黨與他們同全國人民建立起來的新中國開始
『柒』 高中歷史中國共產黨發展歷程
大事簡記
1921 7.23-8月初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8月 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國共產黨中央局發出通告,對黨的組織.宣傳工作作出部署。
1922 1.12 香港海員大罷工
1.21-2.2 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
5.1-5.6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舉行。
5.5-5.10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
6.15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對於時局的主張》。
7.16-7.23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
8.29-8.30 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杭州西湖舉行全體會議
10月 中共中央從上海遷到北京
10.16-10.26 開灤煤礦工人大罷工。
1923 2.4-2.9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二。七」慘案發生。
2.27 中共中央發表《為吳佩孚慘殺京漢路工告工人階級與國民》。
3.3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發表《就京漢鐵路罷工工人流血件告中國鐵路工人書》。
4月 中共中央由北京遷回上海。
6.12-6.20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
6.15 中國共產黨理論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廣州創刊
7.1 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前鋒》月刊在廣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發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對於時局之主張》。
8.20-8.25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南京召開。
10.20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周刊在上海創刊。
11.1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辦「上海書店」。出版發行《向導》.《新青年》.《前鋒》 等雜志。
11.24-11.25 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三屆一中全會。
11.28 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通過《關於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國民黨問題的決議》。
12.25 中共中央發出《第十三號通告》。
1924 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在上海舉行聯席會議。
2.7 全國鐵路總工會成立。
2月 中國共產黨召開三屆二次執行委員會會議。
5.10-5.15 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
6.17-7.8 共產國際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
7.3 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開學。
7.15 廣州沙面工人大罷工。
9.10 中國共產黨發表第三次對時局的主張。
11.19 中國共產黨發表第四次對時局的主張。
『捌』 簡述黨的發展歷史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幹部上的准備。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
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達等,陳獨秀任書記。
1920年10月,李大釗等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之後各地黨組織如星星之火,發展起來。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推舉的代表共12人,他們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在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
大會討論了政治形勢、黨的基本任務、黨的組織原則和組織機構等問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決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現階段的革命綱領即最低綱領是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1923年,黨的三大召開,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5年四大召開,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問題;但對於如何爭取領導權,缺乏具體明確的方針,只講對群眾運動的領導權,而完全忽視了對政權和武裝力量的領導權。提出了農民是革命同盟軍的問題,但沒有提出土地革命這一解決農民問題的根本思想。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線基本是正確的,對後來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但這次會議也存在著缺點,即對中間階級的作用、反動勢力內部的矛盾缺乏正確的估計和政策,特別是對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仍舊把城市工作放在全黨工作的中心,這對中國革命的發展起了消極的影響。
1931年,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召開全國蘇維埃第一次代表大會。
1934年,中央紅軍進行長征是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
1935年長征過程中,遵義會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成為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1942 年延安整風運動的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開,大會確立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這是七大做出的歷史性貢獻。大會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
1949年,10月1日,人民領袖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自此,中國共產黨與他們同全國人民建立起來的新中國開始了新的篇章。
(8)黨的歷史發展歷程簡述800字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
一、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 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四、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玖』 黨的歷史發展簡述150字
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2年在上海召開。
1922年,中共二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現階段的革命綱領即最低綱領是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二大為中國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的深遠的意義。
1923年,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1923年,黨的三大召開,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實現國共合作,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組織上的獨立性。
1924年,國民黨一大召開,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義,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歷史條件
一、俄國十月革命為中國送來馬克思主義,為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做了榜樣,隨後馬克思主義為李大釗,陳獨秀等先進知識分子所接受並傳播,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礎,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理論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 爭以後,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性質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三、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資產階級由於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最終勝利。
四、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代工業的發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
五、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