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自助設備發展歷史

自助設備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17:01:02

『壹』 自動售貨機的發展歷史及前景怎麼樣

據說世界上最早的自動售貨機出現在公元前3世紀,那是埃及神殿里的投幣式聖水出售機。17世紀,英國的小酒吧里設有了香煙的自動售貨機。在自動售貨機歷史的長河中,日本開發出實用型的自動售貨機,那是在進入本世紀後的事。日本第一台自動售貨機是1904年問世的「郵票明信片自動出售機」,它是集郵票明信片的出售和郵筒投函為一體的機器。自動售貨機的真正普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50年代,「噴水型果汁自動售貨機」大受歡迎,果汁被注入在紙杯里出售。後來,由於美國的飲料大公司進入日本市場,1962年,出現了以自動售貨機為主體的流通領域的革命。1967年,100日元單位以下的貨幣全部改為硬幣,從而促進了自動售貨機產業的發展。現在,自動售貨機產業正在走向信息化並進一步實現合理化。例如實行聯機方式,通過電話線路將自動售貨機內的庫存信息及時地傳送各營業點的電腦中,從而確保了商品的發送、補充以及商品選定的順利進行。並且,為防止地球暖化,自動售貨機的開發致力於能源的節省,節能型清涼飲料自動售貨機成為該行業的主流。在夏季電力消費高峰時,這種機型的自動售貨機即使在關掉冷卻器的狀況下也能保持低溫,與以往的自動售貨機相比,它能夠節約10-15%的電力。進入21世紀時,自動售貨機也將進一步向節省資源和能源以及高功能化的方向發展~

『貳』 關於手持設備的發展歷史和未來趨勢

如今的手持設備變幻莫測,在技術上誰也難以准確把握其未來的走向究竟是什麼。硬體性能、功能設計、應用模式,面臨太多的變數,未來的手持設備究竟什麼樣,惟有等待市場和實踐的檢驗、選擇。不過,我們可以根據手持設備當前面臨的急待突破的技術瓶頸,以及那些嶄露頭角的相關新興技術,來展望最能影響未來手持設備發展的一些技術片段。在這些技術當中,有的剛取得基礎研究的專利,基本處於理論論證階段;有的尚在實驗室的試制樣機當中,離實用化還有距離;有的則已悄然現身市場,不斷擴大著在手持設備領域的影響力。

在手持設備還處於黑白單色顯示的時代,一對普通的5號鹼性電池能讓其支撐數星期甚至幾個月;而隨著機器處理器速度越來越快、屏幕色彩越來越豐富、屏幕亮度越來越高,如今手持設備的電池已是難以承受重負了。無論手持設備性能如何強勁、功能如何豐富,並您帶來多少快樂,一旦在旅途中電池消耗殆盡,不但令人掃興,還有可能丟失重要的數據。在保持設備的重量和體積不變甚至更輕巧的情況下,如何提高電池的持續使用時間,可以說是各類便攜設備共同面臨的重要瓶頸。

燃料電池(Fuel Cell)

人們對便攜設備的未來動力提出了一些途徑,多數還是設想而已。不過,其中燃料電池技術的發展步伐最近邁得很大,如今已成為最引人關注、最為現實並被認為是最有潛力的一種解決方案(圖1)。

燃料電池通過液體燃料——甲醇的反應,來產生成倍於同體積傳統電池的電量,從而為手持設備提供連續幾天、十幾天甚至更久的持續使用時間。在初期階段,需要消費者自己經常用燃料瓶來為燃料電池充電,不過隨著應用的普及,一次性的燃料電池很可能也將陸續上市。

燃料電池面臨的技術難題近來被不斷突破,過去最大的問題是外型尺寸和重量。如今已在一些廠商的努力下,已經成功研製出了適用於筆記本電腦甚至手機的燃料電池。另一項難題就是如何更好地處理甲醇反應過程產生的水,近來的燃料電池原型產品將產生的水回存到原本盛裝燃料的容器內,這會使燃料的濃度漸漸變稀,影響電池的性能,不過目前已在控制燃料濃度方面取得了進步。

燃料電池的真正絆腳石,恐怕不是技術,而是世界各國的政策。由於甲醇是一種易燃液體,因此在一些場合下它被指定為違禁物品,尤其是不允許攜帶上飛機。有專家認為:「政府的響應非常慢,即便受到重視,相關的解禁政策最早也需要到2007年才會出台」。如果不能在飛機上(商務人士的筆記本電腦和其他手持設備經常出沒的場所)攜帶燃料電池及相關設備,其推廣勢必深受影響。

手持設備

筆記本電腦

圖1 採用燃料電池的便攜設備

微型發電機(Micro-engine)

除了燃料電池,還有一項比較引人關注的電源解決方案是微型發電機(Micro-engines)技術。這是由英國伯明翰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研發的技術,它通過一種體積遠遠小於普通電池的微型發電機,以打火機用的液體燃料為動力,來產生300多倍於普通電池的電量。初看起來好像有些聳人聽聞,不過這的確是事實。據主管該技術研發的項目負責人Kyle Jiang博士樂觀預測,這種技術將在2010年前取代當前所有手持設備中所用的傳統電池。

銀聚合物電池(Silver Polymer Battery)

在尋求持久電力的途徑中,人們既訴諸像燃料電池、微發電機這樣的新興技術,又重視像銀鋅電池這樣的傳統技術的開發利用。

銀聚合物電池由Zinc Matrix Power公司開發,與當前手持設備常用的鋰離子電池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能在同樣大小的體積里包含更高密度的化學反應物,因此能產生更多的電量。或者,在需要縮減尺寸的手持設備中,銀聚合物電池可以在保證相同電量的情況下讓出很大的物理空間。據廠商介紹,銀聚合物電池可以用每升燃料產生2kW的電量,這是當前鋰離子電池的好多倍。

銀鋅電池在軍事上已有50多年的應用歷史,不過在商用過程中仍存在許多障礙。Zinc Matrix Power公司的技術,據稱能使銀聚合物電池達到推廣的水平,已有一些手持設備廠商對其技術產生了興趣,並有合作意向。

細菌電池(Bacterial Power)

這是一種比燃料電池、微型發電機還要概念新鮮的電池技術,不僅因為它最近才出現,更因為它所用的燃料即非甲醇,又非打火機所用的液化氣,而是一種很普通的食品——糖。

將來,當採用細菌電池的手持設備電量耗盡時,只需要對它加入適量的糖末,就算完成了一次充電。糖會被一種名為Rhodoferax ferricens的細菌轉化成二氧化碳,並釋放出電能。這種電池由Swades Chaudhuri和Derek Lovley兩個人共同發明,他們的原型樣品據稱有83%的電能轉化效率。此外,他們還聲稱這種電池的生產成本低廉,並可以被應用在-40度的嚴寒環境和80度的酷熱環境。目前,他們正致力於這種技術的進一步產品化,以使其外型尺寸小到足以應用到手持設備上。

除了上面這些,科學家們還在想盡設法尋求其他類型的新電池技術,以及新的充電技術,例如可以捲曲起來的電池、從設備直接到設備的充電方式、無線充電等。此外,越來越多的手持設備正趨向於將內嵌的固定式電池設計,改為可拆卸(可更換)電池的設計,以比較靈活方式為手持設備提供成倍的動力。

在手持設備上輸入少量信息的情況下,屏幕手寫輸入或小型鍵盤方式尚可應付。不過在需要輸入大量信息的時候,或需要輸入速度很快的情況下,全尺寸鍵盤是必需的。不能提供全尺寸鍵盤的手持設備也往往因此在這些場合下沒有多大用場。目前市場上雖有一些折疊式鍵盤,但畢竟以犧牲手持設備的便攜性為代價。有無可能開發一種技術,既能實現全尺寸鍵盤輸入,又能保持手持設備的原有外型尺寸?

虛擬鍵盤(Virtual Keyboard)

以色列一家稱之為VKB的公司,已經使這一設想成為現實,它研發的虛擬鍵盤技術正在不斷完善之中(圖1)。

這種虛擬鍵盤通過一束激光,將一副全尺寸的鍵盤映像投射到比較平整的任何物體表面上,使用者通過「敲擊」這種投影的「鍵帽」來實現類似真實鍵盤的輸入。這種虛擬鍵盤在兩三年前已經被全球各地的媒體曝光,其技術本身還在不斷發展之中。由於其概念新穎、前景誘人、技術獨特,被許多人所看好。

不過,正如配備近眼顯示器的手持設備還會同時保留傳統的顯示屏一樣,類似虛擬鍵盤的新興輸入技術也不太可能完全淘汰手寫等傳統的輸入方式,二者出現在同一設備上,會在不同的應用場合下相互補充。例如在找不到平整的投影表面的移動環境下,也許會用得上手寫輸入。

投射器外置

投射器內置

圖2 裝備虛擬鍵盤的手持設備

全息鍵盤(Holographic Keyboard)

VKB公司發明的激光虛擬鍵盤雖然很方便,但它需要將鍵盤映像投身到相對平整的物體表面上,似乎還「虛擬」得不夠。全息技術的應用,才將一款完全虛擬的鍵盤呈現給手持設備。

HoloTouch公司發明的一種全息鍵盤,可以將一款鍵盤的3D圖像投影到使用者面前的空氣中,一個紅外檢測器通過掃描鍵盤的全息圖像,來識別鍵盤的敲擊情況(圖3)。

很明顯,這種3D的全息鍵盤比VKB公司的平面虛擬鍵盤還要方便,因為它不需要表面比較平整的投射物體,直接將鍵盤映像投射在空中,這幾乎使其應用場合不受任何限制。這兩種鍵盤還共有的優勢是,投射出的鍵盤尺寸可以隨意變化,幾乎不受硬體尺寸的限制。

這種全息鍵盤並非理論上的神話,InfoPerks公司已經從HoloTouch公司得到了該技術的專利授權,並將其應用於紐約的人行道等公共場所的信息顯示終端。當然,它的體積還非常龐大,要應用於手持設備,還需要不斷改進,這也許會再耗費幾年的時間。

行駛汽車中的手機按鍵

手術室中的顯示屏

圖3 投射在空中的全息鍵盤 (圖:全息鍵盤1~2.jpg)

感應型筆輸入(Inctive Pen Sensing)

虛擬鍵盤雖然快捷,但與現實尚有遙遠距離。傳統的手寫輸入仍是今後較長時間內的主要方式。提高其輸入精度、識別率和其他技術特性,同樣不失為解決手持設備輸入瓶頸的一條可行之路。

當前的絕大多數掌上電腦、智能手機所用的觸控屏,雖然在亮度、對比度、色彩數量等顯示品質上有了明顯的進步,但觸控輸入特性還停留在較原始的水平上。Wacom公司正在將已成功應用於Tablet PC的感應型筆輸入技術引進到手持設備上。

在傳統的觸控屏的最表面,覆蓋有一層柔性的壓感薄膜,其下面是對壓感進行采樣的半透明的模數轉換器,薄膜和轉換器之間留有一定的空氣間隙。每當手寫筆或手指接觸薄膜時,薄膜被壓下並接觸到下面的轉換器上,從而產生輸入信號。這種傳統的筆輸入方式具有不少的缺點:首先,模數轉換器被置於屏幕頂層,很容易遭受物理損壞;其次,模數轉換器覆蓋在顯示面板之上,盡管它是半透明的,仍會妨礙顯示品質。

然而,如果用感應筆型輸入屏,一種感測器會被置於顯示面板的後部,它會在14mm的距離范圍內感應到手寫筆的輸入動作。由於感測器位於顯示面板的後部,因此去除了對顯示面板的阻擋,而模數轉換器也得到了保護。此外,這種感測器不需要屏幕表面採用多層的保護膜,因此有助於設備變得更輕;還有,感應型輸入的精度要高於傳統的壓感型輸入。

這種感應型輸入需要專門的輸入筆,不能像過去的觸控屏那樣可以用其他硬物甚至手指來代替。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專用筆並不需要電池來維系工作。

Wacom公司曾聲稱它與Symbian公司就該技術進行合作,有望盡早將其應用到智能手機產品。
對顯示器來說,為了追求更好的顯示效果,一般顯示面積自然越大越好。所以,無論從台式PC、筆記本電腦,還是到家庭影院中的PDP、LCD電視、背投等,主流顯示尺寸都在變大。手持設備同樣也不例外,因為消費者在本質上希望它們能提供像桌面PC一樣開闊的顯示面積。而實際上,手持設備的機身尺寸和重量基本上被限定在很小的范圍內,因此按照傳統方法幾乎沒有可能實現這一理想。

近眼顯示器(Near-Eye Display)

一種稱之為Near-Eye Displays(近眼顯示器)的新技術,卻能解決這一矛盾。這是一種物理尺寸很微小的顯示屏,可以在離觀察者的眼睛很近的范圍內,提供類似桌面PC的全尺寸顯示效果。這種顯示屏最典型的應用方式是被嵌在眼鏡的其中一隻鏡片(另一隻鏡片為空白),從而可以讓配戴者的一隻眼睛觀看顯示畫面,另一隻眼睛觀察身邊的事物。某研究機構在一些人群中就這種眼鏡式顯示器展開了試用活動,據稱試用者普遍反映其舒適度良好(圖4)。

通過藍牙或其他無線技術,將近眼顯示器與手持設備相連,就有可能得到一種把雙手完全解放出來的移動計算設備。當然,這一設想還有其他技術前提,即研發一種全新的命令(以及數據)輸入機制,以代替現有的屏幕觸控(以及手寫)或滑鼠等輸入方式。

雖然還不能完全肯定這種顯示技術在不遠的將來會比比皆是,而且它肯定不會完全取代當前手持設備通用的屏幕顯示技術,不過我們可以預期這種能提供優越便利性的眼鏡式顯示技術會非常流行,因為另一種類似設備——耳機的流行為這種眼鏡式顯示器的普及提供了成功樣板。

圖4 嵌入到眼鏡片上的顯示器

虛擬大屏(RotoView)

即使最大的手持設備的屏幕,顯示面積也要遠遠遜色於桌面計算機的顯示器。當然,設計者可以通過軟體,讓手持設備的小屏幕來虛擬顯示類似桌面顯示的大畫面效果,不過只能顯示其中一部分,要觀察全部的話,需要不斷地滑動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滾動條,操作起來煞是費勁。

Innoventions公司提出的一項稱之為RotoView的虛擬大屏顯示技術,可以讓這種滾屏操作變得非常容易:使用者只需要將顯示屏的任何一邊(前、後、左、右)輕輕抬高,顯示的畫面將會像受到重力作用一樣朝比較低的一邊滑動,從面讓使用者很輕松地瀏覽到完整畫面的任何一部分。在使用者不需要滾動屏幕的時候(即只顯示完整的小畫面的情況下),這種功能還可以被鎖定。

Innoventions公司已開始了該項技術的授權,並在繼續研究將這種顯示屏應用於未來的手持設備上的硬體技術。這種顯示屏要應用在手持設備上的話,需要感測器來判斷屏幕的傾斜情況,並產生相應的畫面滑動,因此軟體技術的進一步開發也相當重要。

可捲曲的顯示屏及設備(Flexible Handheld)

Sony公司建立的人機交互實驗室,專門用來研究未來計算機的人機交互界面。它的研究項目中就包括一種可以捲起來的手持設備。

這種設備大概基於所謂的電子紙顯示技術,不過它可以捲起來的不僅僅是顯示屏,而是整個機身。科學家不久前曾展示過名為Gummi的試制樣品,並用它演示了一段用Quicktime播放的視頻。其壓感裝置和觸控面板內置於機身內部,對它的操控不依賴於手寫筆或按鈕,而是各種不同的捲曲、折疊動作。

Gummi還遠未達到較好的可用性,因為它更多地只是個信息顯示終端,還沒有有效的文本輸入方式。
消費電子熱潮興起,手持設備將是未來計算的主角。越來越多的尖端技術將加快應用於各類手持設備上,而五花八門的功能設計也將接受市場的考驗。移動計算和手持設備的發展將是無止境的。

隨心所欲的移動列印(Random Movement Printing Technology)

手持設備的列印輸出,也是長期以來令人深感不便的弱項。一方面,介面標准方面的問題,使得手持設備與普通列印機難以直接相連;另一方面,即使介面問題解決了,在移動環境下扛個全尺寸的列印機也不現實。開發專門針對移動計算的列印技術勢在必行。

PrintDreams公司推出的RMPT(Random Movement Printing Technology)技術,可以實現這種隨心所欲的移動列印夢想。這家公司據此提出PrintBrush列印機的概念設計,成為世界上最小的列印機(圖5)。通過藍牙,這種列印機無線接收到來自手持設備的文本或圖片文件,使用者只需要用它滑過任何類型(無論何種厚度、尺寸、形狀)的紙張表面,即可完成現場列印輸出。如果輸出面積較大,一次列印不完,可以拿PrintBrush在紙張的適當位置續著滑過,直到列印完成。據廠家介紹,研發這種列印機的過程中,考慮到了各種可能的人為因素造成的干擾,例如滑動方向走斜、滑動速度時快時慢等。

PrintBrush列印機只有一枝圓珠筆的長度,厚度與手機差不多,重只有350g,適合裝在襯衣口袋裡,據說以後的產品還會更加輕小。PrintDreams公司正在對RMPT技術進行OEM的推廣工作,相關產品有望最早在2005年上市。

圖5 輕握掌中的列印機

儲量無憂的微型硬碟(Tiny Hard Drive)

過去的手持設備,絕大多數都以半導體快閃記憶體作為主要的存儲介質。即使當前已開始流行以微型硬碟作為存儲介質的MP3音樂播放器(或綜合了MPEG-4視頻、MP3音頻、WMA音頻播放的媒體播放器),半導體快閃記憶體仍是絕大多數手持設備所用的存儲技術。不過,隨著手持設備上圖像、音視頻等媒體應用的擴展和深入,微型硬碟容量大、讀寫速度快、存儲成本低等優勢將越來越凸現出來。半導體快閃記憶體當前的主流容量僅為256MB~512MB,而iPod這樣的音樂播放器所用的微型硬碟容量可以高達40GB。當然,要讓掌上電腦、手機等小巧的手持設備內置微型硬碟,需要進一步提高微型硬碟的集成度。在此領域比較領先的Toshiba等廠商,已經可以生產出直徑為0.85英寸(只在一枚硬幣大小)、容量達2GB~4GB的產品。據預計,這種硬碟有望在2005年出現在掌上電腦和智能手機當中。

圖6 大小與硬幣相仿的微型硬碟

一機多用的軟體無線電

軟體無線電很可能是一項應用於未來的掌上消費電子設備的技術熱點,不過相關的產品至少還需要5年時間才有可能面世。

當前所有的無線技術(包括各種各樣的無線通信設備,從FM調頻收音機、CDMA或GSM手機到Wi-Fi筆記本電腦)都基於硬體調控,即它們由硬體來定義功能。而軟體無線電技術則與些完全相悖,即設備的功能主要通過軟體的應用來決定和調控。例如可以有這一樣一部掌上電腦:它的屏幕上排列著分別代表Word、Excel、FM收音、CDMA通話、GSM通話等功能的圖標,用戶只需要輕輕點擊一下相關的圖標,設備會自動選擇相關的無線頻段進行工作。軟體無線電因此會產生這樣一幅美好的前景:人們只需要一部手持設備,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的任何無線網路上享受到各種種樣的「大全式」的無線服務。
雖然這些技術在手持設備領域的真正普及尚需時日,不過已有越來越多的消息讓人振奮不已。例如,Toshiba和Fujitsu等廠商已經推出了配置燃料電池的筆記本電腦,甚至已有人試制出了針對手持設備的燃料電池樣品;眼鏡式顯示器也在科學家的不斷努力下正變得越來越輕、越來越小、越來越舒適;對於虛擬鍵盤,據說廠商正在為它挑Bug,以適合更多的應用場合。

本文主要從單項硬體技術瓶頸及相應對策出發來關注手持設備的發展趨勢。而實際上,各類手持設備的功能設計、外觀工藝、軟體及應用模式的變化將同樣激烈而精彩。2004年夏初,在由美國MIT媒體實驗室和消費電子協會主持召開的一場座談會上,關於手持消費電子設備功能設計的討論呈現前所未有的熱烈場面。不少專家一致認為:新興的手持電子設備的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了類似電視機、MP3播放器這樣的「傳統」設備,並且像將汽車行業一樣帶來豐厚的市場蛋糕。如此極度大眾化的產品,應該倍加重視易用性和可用性,解決簡單易用、更加便攜、互聯互通、功能豐富等多個諸求點之間的矛盾,將是手持消費電子設備的主流發展方向。

最後讓我們來簡單設想一下手持設備在未來生活中將要扮演的角色:它是一款掌管幾乎所有常用個人信息的PDA;它是能播放音樂、影片的媒體播放器;它是能在3G、Wi-Fi、WiMax等多種無線網路下無縫漫遊的行動電話及互聯網訪問設備;它是FM調頻收音機、微波數字電視甚至GPS的接收終端......甚至,它還將是您的電子鑰匙和電子錢包!

『叄』 無人機的發展歷史

第一架無人機

簡單來說,「無人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能夠自主飛行的飛行器,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預。另一個更像是遙控飛行器:仍舊需要飛行員進行指揮,但他們會在地面上、房間里的電腦屏幕前來看著無人機,並進行操作。這兩種類型的無人機分別涉及不同的技術,有不同的潛力,但它們都被算作是無人機,在本文中,我們將其視為一種。

無人機的概念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就已經出現了,它並不是一個非常新奇的概念。往前追溯的話,可以找到好幾個源頭。比如在1898年,電氣工程學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就進行了「遠程自動化」演示,他就利用無線電頻率遠程式控制制了一艘小船。還有查爾斯·凱特林(Charles Kettering),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了自動導彈"Kettering Bug"。也許是Queen Bee,這是第一個可重復使用的無人駕駛飛行器,英國軍隊在20世紀30年代用它來進行軍事目標訓練。

不論無人機的想法到底是從哪裡開始的,這幾十年來,它都是一個軍事項目。無人機是一種完美的監視工具,小而靈活,可以在飛越敵方領空時避免被發現——如果它們被發現並被摧毀,唯一的代價就是再建造一個。後來,士兵們開始在無人機上安裝炸彈,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行動中發現並摧毀他們的目標。「捕食者」(Predator)無人機設計於20世紀90年代,自那以後飛行了數百萬小時。無論是好是壞,它都改變了美國打仗的方式, 無論是好是壞。盡管「捕食者」的襲擊可以非常精確,但它們已經殺害了數百名平民。無人機戰爭從一開始就備受爭議——這既是一場技術辯論,也是一場道德辯論。

在消費級方面,無人機從一個由遙控飛機的飛行員組成的社區中崛起。在2000年代後期, 一些業余愛好者發現他們的手機包含了自動駕駛系統所需要的所有部件, 所以他們開始把手機裝到了飛機上,然後用一個手機操控另一個。也有一些人購買了單獨的部件——一個用於測量運動的加速度計,一個用於定向的陀螺儀,一個小處理器——並將它們直接安裝到他們的設備中。由於手機的發展速度非常快,這些零部件變得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好,而且電池也越來越耐用。很快,只要一個人有基本的編程知識和一個空閑的下午,就可以買一個工具包,來製造他們自己的無人機。

『肆』 無人機的發展史

無人機研製背景:
無人機是一種由無線電遙控設備或自身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無人駕駛飛行器。
20世紀20年代最早出現,當時是作為訓練用的靶機使用的。是一個許多國家用於描述最新一代無人駕駛飛機的術語。從字面上講,這個術語可以描述從風箏,無線電遙控飛機,到V-1飛彈從發展來的巡航導彈,但是在軍方的術語中僅限於可重復使用的比空氣重的飛行器。
研發歷程:
20世紀40年代,二戰中無人靶機用於訓練防空炮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將多於或者是退役的飛機改裝成為特殊研究或者是靶機,成為近代無人機使用趨勢的先河。隨著電子技術的進步,無人機在擔任偵查任務的角色上開始展露他的彈性與重要性。
20世紀55年到74年的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乃至北約空襲南斯拉夫的過程中,無人機都被頻繁地用於執行軍事任務。
1982年以色列航空工業公司(IAI)首創以無人機擔任其他角色的軍事任務。在加利利和平行動(黎巴嫩戰爭)時期,偵察者無人機無人機系統曾經在以色列陸軍和以色列空軍的服役中擔任重要戰斗角色。 以色列國防軍主要用無人機進行偵察兵,情報收集,跟蹤和通訊。
1991年的沙漠風暴作戰當中,美軍曾經發射專門設計欺騙雷達系統的小型無人機作為誘餌,這種誘餌也成為其他國家效彷的對象。
1996年3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製出兩架試驗機:X-36試驗型無尾無人戰斗機。該機長5.7米,重88公斤,其大小相當於普通戰斗機的28%。該機使用的分列式副翼和轉向推力系統比常規戰斗機更具有靈活性。水平垂直的機尾既減輕了重量和拉力,也縮小了雷達反射截面。無人駕駛戰斗機將執行的理想任務是壓制敵防空、遮斷、戰斗損失評估、戰區導彈防禦以及超高空攻擊,特別適合在政治敏感區執行任務。
20世紀晚期之前, 他們不過是比全尺寸的遙控飛機小一些而已。美國軍方在這類飛行器上的興趣不斷增長,因為他們提供了成本低廉,極富任務彈性的戰斗機器,這些戰斗機器可以被使用而不存在機組人員死亡的風險。
20世紀90年代,海灣戰爭後,無人機開始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美國軍隊曾經購買和自製先鋒無人機在對伊拉克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海灣戰爭中作為可靠的系統。
20世紀90年代後,西方國家充分認識到無人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競相把高新技術應用到無人機的研製與發展上:新翼型和輕型材料大大增加了無人機的續航時間;採用先進的信號處理與通信技術提高了無人機的圖像傳遞速度和數字化傳輸速度;先進的自動駕駛儀使無人機不再需要陸基電視屏幕領航,而是按程序飛往盤旋點,改變高度和飛往下一個目標。
參考鏈接:無人機_網路
http://ke..com/view/120502.htm#2

『伍』 自助餐是什麼時候產生的請簡述一下其歷史發展歷程。

網路

自助餐最早起源於公元8—11世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式餐前冷食」和「亨聯早餐(Hunt breakfast)」。 自助餐(buffet),是起源於西餐的一種就餐方式。廚師將烹制好的冷、熱菜餚及點心陳列在餐廳的長條桌上,由客人自己隨意取食,自我服務。這種就餐形式起源於公元8—11世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式餐前冷食」和「亨聯早餐(Hunt breakfast)」。相傳這是當時的海盜最先採用的一種進餐方式,至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自助餐廳以「海盜」命名。海盜們性格粗野,放盪不羈,以至於用餐時討厭那些用餐禮節和規矩,只要求餐館將他們所需要的各種飯菜、酒水用盛器盛好,集中在餐桌上,然後由他們肆無忌憚地暢飲豪吃,吃完不夠再加。海盜們這種特殊的就餐形式,起初被人們視為是不文明的現象,但久而久之,人們覺得這種方式也有許多好處,對顧客來說,用餐時不受任何約束,隨心所欲,想吃什麼菜就取什麼菜,吃多少取多少;對酒店經營者來說,由於省去了顧客的桌前服務,自然就省去了許多勞力和人力,可減少服務生的使用,為企業降低了用人成本。因此,這種自助式服務的用餐方式很快在歐美各國流行起來,並且隨著人們對美食的不斷追求,自助餐的形式由餐前冷食、早餐逐漸發展成為午餐,正餐;由便餐發展到各種主題自助餐,如:情人節自助餐、聖誕節自助餐、周末家庭自助餐、慶典自助餐、婚禮自助餐、美食節自助餐等;按供應方式,由傳統的客人取食,菜桌成品發展到客前現場烹制、現烹現食,甚至還發展為由顧客自助食物原料,自烹自食「自製式」自助餐,真可謂五花八門,豐富多彩。 隨著西餐傳到中國以後,自助餐的就餐方式自然隨之帶到我國。這種就餐方式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外國人在中國開的大飯店裡,使它真正與中國的老百姓接觸,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新興的旅遊合資賓館,酒店將自助餐推廣到我國大眾化餐飲市場,自助餐以其形式多樣,菜式豐富,營養全面,價格低廉,用餐簡便而深受消費者喜愛,尤其受青年、兒童的青睞。

『陸』 升降平台的發展歷史

升降平台隨著人們對垂直運送的需求而出現,與人類的文明一樣久遠。原始的升降平台使用基本的動力方式如人力、畜力和水力來提升重量。在工業革命之前,這些動力方式一直被升降裝置所廣泛使用。
古希臘時,阿基米德開發了經過改進的用繩子和滑輪操作的升降裝置,它用絞盤和杠桿把提升繩纏繞在繞線柱上。
公元80年,角鬥士和野生動物乘坐原始的升降平台到達羅馬大劇場中競技場的高度。中世紀的紀錄包括無數拉升升降裝置的人和為孤立地點進行供給的圖案。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希臘的聖巴拉姆修道院的升降平台。這個修道院位於距離地面大約61米高的山頂上,提升機使用籃子或者貨物網,運送人員與貨物上下。
1203年,位於法國海岸邊的一座修道院的升降平台安裝於使用一個巨大的踏輪,由毛驢提供提升的動力,通過把繩子纏繞在一個巨大的柱子上,負重就被提升了起來。
18世紀,世界步入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力作為一種更為便利和高效的動力開始被廣泛應用於升降平台。在這段時期,升降平台發展迅速,對以後升降平台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
1743年,法國路易十五授權在凡爾賽的私人宮殿安裝使用平衡物的人員升降平台。
1833年,一種使用往復桿的系統在德國哈爾茨山脈地區升降礦工。
1835年,一種被稱為「絞盤機」的用皮帶牽引的升降平台安裝在英國的一家工廠。
1846年,第一部工業用水壓式升降平台出現。然後其他動力的升降裝置緊跟著很快出現了。
1854年,美國技工奧蒂斯發明了一個棘輪機械裝置,在紐約貿易展覽會上展示了安全升降平台。1889年,埃菲爾鐵塔建塔時安裝了以蒸汽為動力的升降平台,後改用電梯。
1892年,智利阿斯蒂列羅山的升降設備建成,直到現在,15台升降平台仍然使用著110多年前的機械設備。
目前世界升降平台的最高成就應該非瑞士格勞賓登州正在興建的「聖哥達隧道」上的一部升降平台莫屬了。「聖哥達隧道」是一條從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通往歐洲其他國家的地下鐵路隧道,全長57公里,預計2016年建成通車。在距地面大約800米的「阿爾卑斯」高速列車站,將興建一個直接抵達地面的升降平台。建成後,它將是世界上升降距離最長的一部升降平台了。旅客通過升降平台抵達地面後,便可搭乘阿爾卑斯冰河觀光快速列車,兩個小時後就能到達山上的度假村了。

『柒』 ATM在中國發展歷史,現狀

LZ,你好。
ATM--之發展歷史
當年的ATM是如此的紅火,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它會一統江湖,但是它還是被TCP/IP打敗了,不過英雄遲暮,還是要講一講它們的光輝歷史。
兩種交換方式介紹:
電路交換:
電路交換即是通信的兩個站點之間有一條專用的通信鏈路。這個鏈路由很多網路節點之間的鏈路形成的,每個鏈路上有一個專門的信道用於這個連接,最常說的例子就是電話網。
但是:雖然它的通信質量保證的較好,但是是無法共享帶寬,造成帶寬的浪費。
分組交換:
分組交換利用統計復用的方法,數據以一個個的分組來傳輸。每個分組包含數據和控制信息,然後發給網路中的路由器,路由器接受和存儲分組然後轉發到下一個節點。這樣造成服務質量無法保證,延遲較大。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非同步傳輸模式:
(1)ATM被成為基於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的基礎上發明的。它面向連接和分組發送,效果實在是好。
(2)ATM以信元(cell)為基本單位進行信息傳輸、復用和交換,所以它是基於信元的面向連接的復用和交換技術。
(3)ATM信元長度固定為53位元組,5位元組構成信元頭,載有信元的地址信息和其他一些控制信息,其餘48位元組是有效載荷。
(4)ATM通過虛電路進行信元傳輸,每個虛電路VC(Virtual Circuit)使用虛路徑標識符VPI(Virtual Path Identifier)和虛通道標識符VCI(Virtual Channel Identifier)來標識。一對VPI/VCI標識兩個直連的ATM節點的鏈路,當一個連接釋放時,這對VPI/VCI也被釋放。
ATM特點:
(1)固定為53位元組,便於硬體處理,實習高速交換。
(2)面向連接,保證服務質量
(3)非同步時分復用方式提高信道利用率,保證服務質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但是它提供的面向連接和分組同時進行、高帶寬、良好QOs、等一系列理想化的技術在實現時,需要復雜的ATM設備,造成了ATM系統的研製、配置、管理和故障處理出現難度,最重要的是ATM設備很昂貴,ATM高貴的形象顯然不被市場認可,所以在後來IP技術的靈活和簡單的便宜的網路設備沖擊下,它逐漸退出爭霸!

『捌』 自助銀行的發展歷程

自助銀行(self-servicebanking)屬於銀行櫃台業務電子化與自動化的一部分。地看,自助銀行通過人機對話的形式,採用全自動的運營模式、設備及相應應用系統,能夠對客戶提供足夠的指引和幫助,它不受銀行營業時間的限制,能夠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地進行運作。
自助銀行的功能比往年來可算是花樣翻新,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讓人們熟悉的有取款(ATM)、現金存款(CDM)、存摺補登機、夜間金庫(現金、票據、貴重物品保管)、外幣兌換、自助客戶信息列印機、信息查詢終端、銀行業及金融信息查詢等。據調查,每一家銀行新批開設的營業網點都趨向同時開張一間24小自助銀行。
十二世紀六七十年代,自助銀行首先在國外得到應用。應用的原因很簡單,銀行櫃台客戶流量大,不少人排長隊僅僅是為了辦理小額存取款及查詢等簡單的業務,使得櫃台人員疲於應付,因此而降低了對優質、高含金量客戶的服務的能力。為提高服務水準,為黃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期達到留住大客戶的目的。如果依靠擴大營業網點,增加人員來解決又勢必大幅度提高成本開支。基於這一情況,銀行為了分流簡單業務客戶,減少櫃台工作量,產生了引入自助取款機設備的念頭,並得到了技術供應商的響應。於是,自助取款機便應運而生,接著又擴展到自助存款機、外幣兌換機、夜間金庫、自助保管箱、IC卡圈存機、存摺補登機、對賬單列印機、信息查詢機等一系列自助銀行設備。這些設備的出現,從時間和空間上延伸了銀行的服務,很快便得到了客戶的擁戴,於是便迅速從銀行營業網點中走到公共場所,從室內走到室外,風靡全球。
自助銀行是在80年代初登陸中國市場,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集團電腦中心首先開發出ATM機應用系統並投入使用,1988年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推出國內第一台聯機服務的ATM機,1994年中國銀行又在廣東、湖南、福建等地開通了「中國通-銀聯」網,海內外客戶開始在華南地區的ATM機上辦理取款及查詢業務。
然而自助銀行在中國的發展卻頗具中國特色,其應用初衷並非像國外那樣是為了分流客戶,而是為了樹立銀行高科技、現代化的嶄新形象。因此,一開始中國的自助銀行設備多數是安裝在網點的內部。國內銀行的競爭在當時也才剛剛開始,多數居民還不知道銀行卡為何物,已辦卡的也多停留在「貴族卡」、「身份卡」的階段,同時,國內各家銀行自成系統,各發各的卡,各用各的設備。加上當時居民的時間價值低以及心理的習慣等方面的原因,多數人寧願排長隊等候服務也不願享受機器提供的方便自助服務,甚至許多人還不懂使用這些機器。因此,自助銀行設備的利用效果很不理想。
進入90年代,幾大國有銀行向商業銀行運行機制轉軌,各種體制如股份制銀行之間的競爭加劇,紛紛搶灘市場,使得國內銀行之間的競爭加劇。同時,國家嚴格控制銀行新設網點,為了開辟新利潤的來源,不少銀行這時開始把發展轉向以銀行卡為首的個人金融業務,特別是國家從政策上積極為全國「銀聯」卡創造條件,各家專業銀行開始把自助銀行作為擴大規模、提高吸儲能力、不斷強化和改善現有的服務手段的有效工具。
進入2000年以後,金融創新成為各家銀行關注的焦點,自助銀行的發展勢頭更加迅猛。銀行嗅到了在ATM以及相關自助產品上開展中間業務,將成為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而且發展空間很大。而互聯網技術的高速擴張,進一步拓寬了自助銀行的發展空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著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而且給金融工具的高效、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從外部環境看,加入WTO後,我國的銀行卡業務將在3年~5年內對外資開放。當前,國際著名的銀行卡組織VISA和萬事達都把中國入世看作是擴展業務的大好機會,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業務正呈現高速增長的勢頭,這一點也迫使國內銀行要加快自助銀行建設的前進的步伐。自助銀行的網路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自助服務的設備購置、網路系統的搭建、選址、設備的安裝、軟硬體技術的支持、發展規模的確定等多個環節,需要統籌安排制定系統科學的發展規劃,這些東西對我們來說,都是全新的知識。因此,這首先要求銀行從觀念上要充分認識自助銀行的發展前景。
一位銀行業人士說:「別看小小的自助銀行,其實是融合了個人金融業務的所有資源,即品牌、知識、知識產權、技術、產品、服務和人才等資源有機地組合到一起,才能打造成一間能帶來效能的自助銀行。對於大銀行來說,他們希望自助銀行能有效地整合其所有的資源,建立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對於中小銀行而言,自助銀行能有效地延伸其網點架構的不足,提升其新型技術銀行的形象,以贏得更多的知識型客戶群。」
當我們打量當前所有自助銀行的設備時,不難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即設計外觀及使用上都在努力朝「傻瓜型」、「智能型」方向發展,其核心技術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升級換代更是達到日新日異。
據中國人民銀行銀聯卡有關人士介紹,年內銀聯卡將實現全國聯通。銀行卡實行通用,對自助業務將起到有力的促進,但系統結構將更加復雜龐大,以當前銀行業務水平、制度、效率來看,都還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總之,不管有多少障礙,自助銀行在我國的發展猶如一列已開到快車道上的列車,其勢不可擋。因此銀行能否全面把握經濟趨勢,謹慎選擇相應的戰略對策,這已是銀行家們將來一段時間內關注的焦點。

『玖』 電子產品的發展歷史

電子技術是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回來的新興技術,最早答由美國人莫爾斯發明電報開始,1875年美國人亞歷山大貝爾發明電話,1902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發明電子管。電子產品在二十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很快地被各國應用起來,在很大范圍內取代了電子管。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它把許多晶體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硅晶元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集成電路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由於,電子計算機發展經歷的四個階段恰好能夠充分說明電子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特性,所以下面就從電子計算機發展的四個時代來說明電子技術發展的四個階段的特點。

閱讀全文

與自助設備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