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桐城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

桐城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

發布時間:2021-03-02 15:32:25

⑴ 桐城的歷史沿革

原始社會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種。夏商時期,桐城屬揚州之域。周置桐國,因適宜種植油桐而得名。
夏,屬揚州之域。
商,屬揚州之域。
周,置桐國,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夏,桐叛楚,屬吳;越滅吳後,屬越;顯王三十六年(前333)楚滅越,桐國再度附楚。
秦,為舒縣,隸九江郡。
西漢,初為樅陽縣,隸廬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改稱舒縣。
東漢,屬舒和龍舒侯國,先隸廬江郡,後隸揚州刺史部。
晉,屬舒縣,先隸廬江郡,後隸揚州道,又隸晉熙郡。
南北朝,宋初為舒縣,隸廬江郡;後為陰安縣、呂亭左縣,隸晉熙郡。齊,屬晉熙郡陰安縣,廬江郡舒縣、呂亭左縣(建元二年割晉熙屬)。梁、陳,為樅陽郡樅陽縣。
隋,初為樅陽縣,屬熙州;開皇十八年(598)改為同安縣,隸同安郡。
唐,初仍為同安縣,屬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祿山叛唐,去郡縣名稱中的「安」字,改同安郡為盛唐郡(後復為同安郡)、同安縣為桐城縣,此為桐城縣名之始,沿用至今。
宋,北宋初年屬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屬淮南西路德慶軍;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屬安慶軍,慶元元年(1195)屬安慶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屬江淮行省安慶路,至元二十一年屬江浙行省安慶路,至元二十三年屬河南江北行省安慶路。
明,初屬寧江府,洪武六年(1373)屬安慶府,直隸南京。
清,初屬江南省安慶府,康熙六年(1667)屬安徽省安慶府。
民國元年(1912)直隸安徽省,民國3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17年直屬安徽省,民國21年,屬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皖北行署安慶行政區,1952年改屬安徽省安慶行政區,1968年始隸安徽省安慶地區。
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

⑵ 桐城的歷史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郊區。全市國土面積16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湖泊水面16.7萬畝桐城地處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晰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葯用植物多達200餘種。

桐城市系對外開放城市,全國商品糧基地,國家級科技工作先進市,全國農村能源綜合建設縣(市)和全國鄉鎮企業百強(縣)市,市區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設有國家星火密集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桐城日益成為海內外有識之士投資興業的熱土。

桐城,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發祥地,著名黃梅戲表表演藝術家嚴鳳英的故鄉。歷代英傑名士群星璀璨,素稱文化之鄉。

桐城境內,綿延百餘里的龍眠山,峰巒疊翠,風光旖旎。歷史勝跡,瑰麗多姿。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是人們旅遊觀光的勝地。交通便利,合(肥)九(江)鐵路,206國道和滬蓉高速公路縱貫全境。

桐城,系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春秋為桐子國,唐至德初建縣制。古縣文化名於宋,崛起於明,鼎盛於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稱天下。遠古祖先曾在這里留下各種歷史見證的,歷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豐富的遺存。古建築更加燦燦明珠,烘初這座古城的風采。在眾多的古建築中,桐城文廟超群絕倫,光彩奪目。
桐城文廟為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群,雄居縣城中心,面臨廣場,正對繁華街區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環擁,如眾星拱月。據《安慶府志》、《桐城縣志》,文廟原在縣城東郊外,始建於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初移建於今址。後因屢遭兵火與風雨侵蝕,明清兩代修葺19次。雖然迭經廢興,而今還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廟,仍然格局堂皇、古樸典雅。
文廟建築群以大成殿為中心,以南北中心線為對稱軸。主要建築有門樓、宮牆、泮池、泮橋(又名狀元橋)、大成門、崇聖祠、土神祠、東西長廡等。佔地總面積達3200平方米。主次建築,錯落有致,渾然一體,好似一組凝固的優美樂章。門樓正鎏金「文廟」二字,系趙朴初先生題書。
主體建築大成殿,面對月台,前眺大成門和門樓,兩側接東西長廡,檐廊回繞,院落開闊,中鋪石板,為晉謁通道。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建築風格具明清特色,兼有遼金遺風,是古建築研究的珍貴立體資料。
通觀文廟建築群,不僅石坊沖天,飛檐凌空,氣勢宏偉,還有許多造型優美、精巧細致的磚刻、木雕、漢白玉雕,僅文廟門樓就有鏤空木雕、浮雕60多處,「孔子生平故事」、「漁樵耕讀」、「魁星點斗」、「獨占鰲頭」等圖案,逼真傳神,生動有趣。
文廟內設有桐城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從新石器到宋瓷,從李公麟的畫到方以智的書,從雍正御賜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的虎銅印到乾隆御題碧玉銘文板指,總計1245件,其中一級文物24件,二級文物125件,還有多件難得的稀世珍寶。

⑶ 桐城歷史傑出人物

方苞(1668——1749),字靈皋,一字鳳九,晚年號望溪,籍貫安徽桐城人,生於江蘇六合之留稼村。清代散文家,是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與姚鼐、劉大櫆合成桐城三祖。官至禮部右侍郎。
方苞自幼聰明,4歲能作對聯,5歲能背誦經文章句,6歲隨家由六合遷到江寧舊居居住,仍保留桐城籍。16歲隨父回安徽桐城參加科舉考試。24歲至京城,入國子監,以文會友,名聲大振,被稱為「江南第一」。大學士李光地稱贊方苞文章是「韓歐復出,北宋後無此作也」。方苞32歲考取江南鄉試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考取進士第四名。時母病回鄉,未應殿試。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發,方苞因給《南山集》作序,被株連下江寧縣監獄。不久,解到京城下刑部獄,定為死刑。在獄中兩年,仍堅持著作,著成《禮記析疑》和《喪禮或問》。
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極力營救,始得康熙皇帝親筆批示「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遂免死出獄,以平民身份入南書房作皇帝的文學侍從,後來又移到養蒙齋編修《樂律》。康熙六十一年,充武英殿修書總裁。雍正九年(1731年)解除旗籍,授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次年遷翰林院侍講學士。雍正十一年,提升為內閣學士,任禮部侍郎,充《一統志》總裁。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穎》副總裁。清乾隆元年(1736),再次入南書房,充《三禮書》副總裁。乾隆四年,被譴革職,仍留三禮館修書。乾隆七年,因病告老還鄉,乾隆帝賜翰林院侍講銜。從此,他在家閉門謝客著書,乾隆十四年病逝。年82歲,葬於江蘇六合。
軼事趣聞
一:
方苞幼年時聰穎過人,四五歲能對對子、誦章句,七歲讀《史記》,十歲開始讀經書古文,皆能背誦。一天,方苞在野外玩耍,時值鄉村五月農忙時節,男女老少在田野拔秧、插秧。田頭一個拔秧的農夫一邊用稻草捆秧,一邊念道:
「稻草扎秧父抱子。」
方苞聽了,佇足田頭。農夫見是一小孩站在這里,口裡又念了剛才的一句,笑著問方苞:「你能對出下聯嗎?」方苞認真尋思,自言自語道:稻草,父也;秧,子也。他舉目前望,見不遠處的竹林里,幾個婦女正把竹筍投入竹籃里,他眉毛一揚,自信地點點頭,高聲對道:
「竹籃裝筍母摟兒。」
農夫驚喜不已,誇方苞真是個「神童」。
二:
康熙微服私訪,在駱馬湖鎮上的茶館里結識了歐陽宏,引入驛館里吃酒傾談。聊至「東宮洗馬」的笑話,聰明過人的歐陽宏馬上就敏銳地覺察到面前這位慈祥和善的老者,可能就是當今皇上。
康熙見其神色,大驚,想到「這個面目醜陋的老人天分極高,怕再順著這個「洗馬」的題目說下去,會暴露自己的身份。」康熙連忙把張廷玉叫來,把話岔開了。康熙和張廷玉通過聊天方式,考察這個歐陽宏的學問,發現其「學問淵博,才思敏捷,不管是什麼事都有獨到的甚至是驚人的見解。」康熙心中暗贊:「好一個鴻學大儒啊,比起高士奇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只可惜年齡大了點兒,不然的話,朕倒要啟用他了。」
後來還是啟用了。康熙發現,這個歐陽宏原來就是方苞。方因戴名世的《南山集》獲罪,廢為平民,流落民間。康熙發現後,不拘一格,將其以布衣身份錄入上書房。能在上書房行走的人,屈指可數,人以宰相身份待之。

⑷ 安慶的歷史遺跡的資料

1、迎江寺

安慶迎江寺位於安慶東門外,瀕臨長江,佔地萬余平方米,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974年),歷代均有整修或修建。

據《安慶府志》和《懷寧縣志》記載,迎江寺於明萬曆已未(公元1619年)由懷寧縣士紳阮自華募捐重建、

明光宗曾親書匾額「護國永昌禪寺」,清順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禪寺」,乾隆帝賜「善獅子吼」額,光緒八年(1882年)題匾「迎江寺」,

整座寺院建築在長江岸邊的高地上,殿堂巍峨,從十里開外即能見其雄姿。

2、振風塔

振風塔,坐落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寺內,原名萬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後取名「振風」,有「以振文風」之意。振風塔位於安徽省安慶市迎江區沿江東路北側,瀕臨長江。

安慶振風塔從明穆宗隆慶二年(1568年)開始興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年)建成,是長江沿岸古塔之一。該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還具有導航引渡的功能。

3、薛家崗遺址

薛家崗遺址,面積6萬平方米,地處安徽省潛山縣(安慶市代管縣)王河鎮永崗村和利華村交界處。它是新石器時代遺留下的古文化遺址。

現出土了大約3000件文物,主要是石器,陶瓷和玉器,並發現了百餘座的墓穴。薛家崗遺址延續時間長,分布范圍廣,文化層堆積厚,遺跡遺物豐富和文化內涵深邃,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遠古文化——薛家崗文化的典型代表。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桐城文廟

桐城文廟為明清以來當地祭孔的禮制性建築群,雄居縣城中心,面臨廣場,正對繁華街區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環擁,如眾星拱月。

據《安慶府志》、《桐城縣志》,文廟原在縣城東郊外,始建於元延祐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毀於火。明洪武初移建於今址。

後因屢遭兵火與風雨侵蝕,明清兩代修葺19次。雖然迭經廢興,而今還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廟,仍然格局堂皇、古樸典雅。

5、六尺巷

六尺巷,位於安徽省桐城市(安慶代管縣市級)的西南一隅,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於清朝康熙年間,巷道兩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著「禮讓」二字。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存,不見當年秦始皇」。這首「讓牆詩」就出自六尺巷一段歷史典故。

史料記載:張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與吳氏鄰,吳氏越用之。家人馳書於都,公批書於後寄歸。家人得書,遂撤讓三尺,故六尺巷遂以為名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尺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慶桐城文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振風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迎江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薛家崗遺址

⑸ 安徽的徽文化桐城文化

B 解析:

⑹ 桐城的文化

桐城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文化是桐城最具特質的資源,也是桐城最具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資源。桐城有各種不可移動文物500多處,其中重點地面文物130多處。桐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也很豐富。

以「六尺巷」為代表的眾多的民間故事與傳說,數千首民間歌謠,多彩多姿的民俗,《高撥子》、《十番鑼鼓》等民間音樂作品,獨具特色的民間舞蹈和民間諺語,以及彩繪、編織、雕刻、刺綉、紙扎等民間工藝等。

詩歌方面,僅明清時期桐城能詩者便達千餘人,其中女詩人近百家。再如書畫,僅安徽省博物館編輯的《安徽書畫家》一書,便收錄桐城歷代書畫家130多人。方以智、胡宗緒等更是才華橫溢,在文史哲、自然科學以及書畫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貢獻。

(6)桐城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擴展閱讀:

地形地貌:桐城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區為大別山東段余脈,重巒疊嶂,挺秀爭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傾降平緩;東南部平原阡陌縱橫。

水文:桐城境內河道交織,形成大沙河、掛車河、龍眠河、孔城河四大水系,匯入菜子湖,經樅陽閘注入長江。地表徑流量年均9.77億立方米。地下水總量約1.3億立方米。

氣候:桐城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由於地形差異和季風活動的影響,氣溫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降水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加,物候反映明顯。

⑺ 誰知道安徽桐城的歷史

桐城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地處長江經濟協作區腹地,全市總人口75萬,市區常住人口12萬。國土面積147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3萬畝,其中水田47萬畝,旱地5.3萬畝,湖泊水面16.7萬畝。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分布,屬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宜林、宜農、宜牧、宜漁。境內礦藏豐富,初步探明的有石墨、礬、花崗石、大理石、銅、鐵等10餘種,受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有金錢豹、穿山甲、水靈貓、水獺、江豚、白鶴、巨蜥等,珍稀植物有銀杏、金錢松、鵝掌楸、杜仲等,葯用植物多達200餘種。

人 文 歷 史

桐城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為江淮文化圈的發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時代,即稱桐國;公元757年正式建縣,公元1996年撤縣設市,歷時1200餘年。其間人文勃興, 代有英才。唐宋兩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以詩名,一以畫顯。明清時期中進士者就達240餘人。其中,明末大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堪稱「十七世紀罕無倫比的網路全書式」的大學者;特別是以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為代表的"桐城派",雄霸文壇200餘年,擁有作家1200餘人,創作傳世作品2000餘種,是中國文學史上迄今為止時間最長、作家最多、影響最大的散文流派。近現代桐城名人有美學宗師朱光潛,一代大哲方東美,革命家、外交家黃鎮,農工民主黨創建人章伯鈞,計算機之父慈雲桂。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吳汝綸先生創辦的桐城中學已是百年名校,目前全市每年向高校輸送新生2000多人,高考達線率保持全省領先水平。桐城是黃梅戲之鄉,孕育了以嚴鳳英為代表的一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桐城也因此而成為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文都」盛譽。

行 政 區 劃

桐城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長江北岸,大別山東麓,東鄰廬江、樅陽兩縣,西連潛山縣,北接舒城縣,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桐城市現轄12個鎮、2個街道。199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桐城撤縣設市, 成為中國城市家族中一個年輕的成員。

其他

桐城最早得名於唐至德二年〈757〉,因忌安祿山叛唐改當時的同安縣為桐城縣。
桐城最高山峰為華崖山,海拔1065米。
桐城最大河是大沙河。境內長74.79公里。
桐城最大湖泊是與樅陽共有的菜子湖,東西長22公里,南北平均寬約8公里。
桐城最大水庫是牯牛背水庫,建於1965年4月,總庫容8180萬立方米。
桐城最早的戶口記載是明洪武十六年〈1383〉,當時居民10427戶,58562人。
桐城最早記載的地震發生在明建文元年〈1399〉三月。
桐城最早的水電站是1958年3月建成發電的麻山嘴兒沖水電站。
桐城最早的小學是光緒三十年春〈1904〉在縣城建成的崇實學堂。
桐城最早創辦的報紙是民國元年的〈投子曉鍾報〉
桐城最早進入中國文學史冊的是唐著名詩人曹松,著有〈曹夢征詩集〉
清乾隆年間桐城人方觀承繪制的〈御題棉花圖〉是我國最早的棉作學圖譜。
桐城派稱雄清代文壇200多年。擁有中國文學史上最大的作家群體。「天下文章,歸於桐城」。上過學的人,都知道桐城派,從中學到大學,都要講述桐城派。
北宋桐城畫家李公麟被譽為宋畫第一。
1958年9月,桐城氣候站開始進行氣象預報,這是境內最早的天氣預報。
桐城最久遠的古遺址是魯王墩遺址,為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院士(5人,安徽省院士一共只有十幾人)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大學生(16%)
桐城擁有安徽省最多的碩士/博士,最多的教授/博導
桐城的院士/博導/教授/大學生/出國留學的佔全市人口的比例在全國近2000個縣級區域是最高的之一,不但過去,即使是今天,也無愧於"文都"的稱號
桐城擁有全國最年輕的博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段路明教授,28歲時當博島,當時全國最年輕的,桐城唐灣人,14歲畢業於桐城中學,保送科大,他和導師在量子領域的一個成果被國際稱為段-郭界限,其導師郭光燦為中科院士(段路明的介紹中只說他是Anhui,China,不會忘記了他應該是Tongcheng,China吧。)
桐城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橋——石湖橋
桐城為全國第三大包裝印刷基地
桐城——同麗江、鳳凰等一起被稱為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個小城
桐城——全國鄉鎮企業百強市
桐城八景——桐梓晴嵐練潭秋月投子曉鍾 孔城暮雪 浮山夕照樅川夜雨竹湖落雁荻埠歸帆
桐城小花——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創制於明代,產於桐城市,主產區位於龍眠山。
六尺巷——「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文廟——桐城文化的象徵

關於桐城的名人

方以智
姚范 (清代著名文學家)
戴名世(桐城派)
劉大櫆(桐城派)
方苞 (桐城派)
姚鼐 (桐城派)
曾國藩(非桐城人,但自稱師從上面兩位,並公開亮出「桐城派」的招牌)
陳獨秀
胡適
張英 (父子宰相-父)
張廷玉(父子宰相-子)
左光斗
姚瑩
吳樾 (「投向清廷第一彈」)
朱光潛(美學大師)
吳汝綸(著名教育家,創辦桐城學堂-進桐城中學前身)
方維儀
李公麟(宋畫第一)
嚴鳳英(黃梅戲表演藝術家)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女俠)
黃鎮 (外交家)
艾雯 (著名作家)
費玉清(本名張彥亭,祖籍安徽桐城,出生在台北。)
張菲 (綜藝大哥大)
胡一虎(鳳凰衛視的著名節目主持人)

⑻ 桐城有哪些文化習俗和文化娛樂活動

桐城歷史悠久,明清時中進士舉人千餘人。所謂「五里三進士,隔河內兩狀元」、「父子雙容宰相,兄弟四翰林」、「文章甲天下,冠蓋滿京華」等均為地域桐城文化興盛的真實寫照。豐厚的文化積淀孕育了桐城淳厚凝重的民風風俗。

桐城的鄉風民俗豐富多彩,精神上的,物質上的,且多積極向上、合拍於時代主旋律。春節,即農歷正月初一,在桐城早餐多食掛面、五香炆蛋和豐糕,互道「恭喜發財」等吉語。雙港、青草等地初二天始走親訪友,行拜年禮;大關、孔城、縣城一帶則遵從「初一不出門,初二拜新靈,初三拜母舅,初四拜丈人」的成俗。三月三,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俗稱鬼節。縣人多在此日吃香蒿和米粉製作的蒿子粑,驅邪粑魂。三月三亦是薺菜花生日,鄉村婦女多於此日採花插於鬢邊,俗謂可免一年頭痛頭暈之疾。冬至,在農歷十一月間,為民間傳統祭祖掃墓之日。凡祖墳培土、修整、安碑等均擇此日進行。縣城及附近群眾有在此日食南瓜粑的習俗。十番鑼鼓,亦稱「十番鼓」、「十番」、「十歡」,桐里又俗稱「十番傢伙」演奏時,演奏人員的服飾講究整齊統一,腰間系綵帶。夜間行進表演時,還裝有各式花燈,如荷花燈、桃花燈等。

⑼ 請問安徽桐城的文化遺產有什麼

六尺巷 桐城派很多名人 桐城被稱為 文都

閱讀全文

與桐城歷史文化遺產圖片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