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有什麼歷史意義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有什麼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02 15:12:43

A. 簡述中共七大的歷史意義

中共七大的歷史抄意義是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和將毛澤東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補代表208名,代表當時全黨121萬黨員。分為中直(包括軍直系統)、西北、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華中和大後方8個代表團。在七大代表中,年齡最大的近70歲,最小的才20歲左右。大會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林伯渠、彭德懷、康生、陳雲、陳毅、賀龍、徐向前、高崗、張聞天和彭真15人組成主席團,選舉任弼時為大會秘書長、李富春為副秘書長。

B.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有什麼歷史意義

這次大會是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這次大會,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實現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它在總結了中國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證

C. 中共七大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這次大會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為抗日戰爭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國121萬名黨員。

在「七大」正式會議上,毛澤東主持了大會,致開幕詞,並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作了《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劉少奇作了《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在大會討論過程中,周恩來作了《論統一戰線問題》的重要發言;由華北、華中、西北等幾個有代表性地區的代表作了工作報告。大會完成了三個歷史性的任務:決定了黨的路線,通過了新的黨章,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是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中國共產黨的史冊的。這次大會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會,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

這次大會,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實現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空前團結和統一,它在總結了中國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證。

(3)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有什麼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早在1937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通過了召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但由於長期緊張的戰爭環境,一直沒有召開。

直到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在中國面臨著兩種前途、兩種命運斗爭的關鍵時刻,為了團結全黨全國人民,爭取光明的前途,徹底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獨立、自由、 民主、 統一與富強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這次大會的主要任務是組織和保障全中國人民取得抗戰的最後勝利,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1945年4月21日, 中共中央召開了黨的七大的預備會議。 毛澤東在會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針》的講話,指出「七大」的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

D. 中共七大的歷史意義

為了爭取抗日復戰爭的最制後勝利,把中國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國共產黨於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了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的工作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大會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在二十四年中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特別是總結了八年抗戰的經驗,制定出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國的正確的綱領和策略;批評了黨內的錯誤思想,系統地闡明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使全黨的認識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統一起來;選舉產生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領導集體,使全黨在組織上達到空前的團結。「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最後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會。它以「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中國共產黨的史冊.

E. 1945年4月至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主要功績是什麼

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極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代回表大會。它總結中答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克服了黨內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幹部對於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從而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這次大會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而載入史冊。它為黨領導人民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黨的七大另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將毛澤東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F. 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什麼歷史意義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舉行。大會通過了毛澤東《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內、朱德《論解放區戰場容》的軍事報告。大會提出黨的政治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強調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大會通過的新黨章強調了群眾路線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這次大會是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為抗日戰爭和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G.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開過哪次重要會議這次大會的召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何重大意義

1945年,中共在延安召開了中共七大,七大提出的一系列口號為我們國家在抗戰勝利之後,只憑了方向,同時也未統一民族轉線的繼續維護,為革命爭取最後的時間,做出的貢獻

H. 中共七大的時間歷史意義內容是哪些

內容:
1大會明確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版下,打權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2大會明確了新黨章,規定以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
3大會還選舉了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會。
意義:
中共七大的召開指明了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光明前途,形成了黨內高度的思想統一和政治團結,為中國共產黨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奠定了基礎。

I. 中共七大的重大意義

1、中共七大是在抗日戰爭尚未結束的特殊歷史條件下召開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召開的極為重要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有力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黨的建設的歷史進程,對於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全國性勝利具有承前啟後的重大歷史意義。

2、經中共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較為完備形態的承前啟後的黨章,其最為鮮明的特徵是明確規定了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這一永垂史冊的歷史性規定,既是對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歷史經驗和實踐探索的總結,又是對抗戰形勢下國民黨爭奪話語權的有力回擊。

3、在中共七大上,劉少奇為毛澤東思想的形成與發展、為黨的建設理論的不斷完善貢獻了卓越智慧。劉少奇的嚴謹作風和求實精神,為新時期廣大黨員幹部樹立了光輝典範,為新形勢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寶貴的思想素材。

(9)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有什麼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中共七大的勝利召開:

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

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補代表208名,代表全黨121萬黨員,分為中直(包括軍直系統)、西北、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華中和大後方8個代表團。在七大代表中,年齡最大的近70歲,最小的才20歲左右。

4月23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七大開幕式的主席台上,懸掛著毛澤東和朱德的巨幅畫像,鮮艷的黨旗掛在兩邊。

會場後面的牆上,掛著「同心同德」四個大字。兩側牆上張貼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等標語,靠牆邊插著24面紅旗,象徵著中國共產黨24年奮斗的歷程。插紅旗的「V」字型木座是革命勝利的標志。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懸掛著一條引人注目的橫幅:「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J. 中共七大的背景時間意義內容地點

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出席七大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補代表208名,代表全黨121萬黨員,分為中直(包括軍直系統)、西北、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華中和大後方8個代表團。在七大代表中,年齡最大的近70歲,最小的才20歲左右。

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領導機構

毛澤東致七大開幕詞——《兩個中國之命運》
毛澤東作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
中國共產黨黨章(1945年6月11日通過)
中共七大選舉新的中央委員會的條例
中共七大關於軍事問題的決議(草案)
中共第七屆中央委員會歷次全體會議

大會通過了新的黨章,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毛澤東思想作為全黨一切工作的指針。

4月23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七大開幕式的主席台上,懸掛著毛澤東和朱德的巨幅畫像,鮮艷的黨旗掛在兩邊。會場後面的牆上,掛著「同心同德」四個大字。兩側牆上張貼著「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等標語,靠牆邊插著24面紅旗,象徵著中國共產黨24年奮斗的歷程。插紅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勝利的標志。在主席台的正上方,懸掛著一條引人注目的橫幅:「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當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人出現在主席台上的時候,全體代表起立,熱烈鼓掌。在庄嚴的《國際歌》聲中,大會秘書長任弼時宣布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毛澤東致《兩個中國之命運》的開幕詞。他說:在中國人民面前擺著兩條道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兩種中國之命運,光明的中國之命運和黑暗的中國之命運。我們的任務不是別的,就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團結全國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我們黨領導之下,為著打敗日本侵略者,建設一個光明的新中國,建設一個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而奮斗。我們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

毛澤東向大會提交了《論聯合政府》的書面政治報告,並就報告中的一些問題以及其他問題作了長篇口頭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和關於討論軍事問題的結論,劉少奇作《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和關於討論組織問題的結論,周恩來作《論統一戰線》的重要講話。大會充分發揚民主,對重要報告進行了認真深入的討論,尤其對毛澤東的政治報告,先後討論修改達9次之多。七大原定會期較短,大會開始後,代表們紛紛要求延長,大會發言人數也突破了原定人數,先後在大會上發言的還有陳雲、彭德懷、張聞天、李富春、陳毅,葉劍英、楊尚昆、劉伯承、彭真、聶榮臻、陸定一、烏蘭夫、博古、高崗等,他們的發言受到大會的普遍歡迎。大會經過深入討論,一致通過了關於政治、軍事、組織方面的報告,通過了政治決議案、軍事決議案和新的黨章。

毛澤東、朱德在中共七大主席台上
七大的一個重大歷史功績是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這條政治路線闡明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奮斗目標是打敗日本侵略者,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闡明了為實現這一奮斗目標,就要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闡明了加強黨的領導是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

毛澤東指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化和農業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為加強黨的領導,毛澤東號召全黨要發揚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這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區別於其他非無產階級政黨的顯著標志。

大會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和中央領導機構。其中,中央委員44人,中央候補委員33人。隨後召開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陳雲、康生、高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張聞天、彭德懷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選舉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主席。選舉任弼時為中央秘書長,李富春為副秘書長。這是一個具有很高威信的、能夠團結全黨的堅強的領導集體。

1945年6月11日,大會舉行隆重的閉幕式。毛澤東致閉幕詞。他說:「我們開了一個很好的大會」,「我們開了一個勝利的大會,一個團結的大會。」他在閉幕詞中向全黨發出了鼓舞人心的號召:「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毛澤東的這篇閉幕詞,會後經整理修改後,以《愚公移山》為題,收入《毛澤東選集》第3卷,成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經典之作。

七大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極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代表大會。它總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制定了正確的路線、綱領和策略,克服了黨內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幹部對於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從而使全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的團結。這次大會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而載入史冊。它為黨領導人民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黨的七大另一個重大歷史性貢獻是將毛澤東思想寫在了黨的旗幟上,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

七大通過的新黨章指出:「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共產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黨章規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反對任何教條主義的或經驗主義的偏向。

劉少奇在七大《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深入論述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對毛澤東思想作了較為全面、系統和科學的概括,揭示了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內涵和本質特徵,使全黨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

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是近代中國歷史和人民革命斗爭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經過20多年的艱苦探索,把中國革命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進行理論概括,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形成了適合中國情況的科學指導思想。

閱讀全文

與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有什麼歷史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