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發展 > 氣象學發展歷史

氣象學發展歷史

發布時間:2021-03-02 12:57:49

A. 中國古代氣象學說發展史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抄,古代的各朝各代都對農業非常重視,人類從狩獵、採集過渡到種植業以後,便逐步積累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的知識。
中國早在春秋時代己知用土圭測日影的辦法定季節,有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個節氣。
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已經有「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的物候記載。
西漢初的《淮南子·天文訓》一書中已有二十四節氣的全部名稱。
《逸周書·時訓解》中將一年分為七十二候,每個節氣為3候,每候5天,各有一相應的物候現象。這是中國最早形成的結合天文、氣象、物候知識指導農事活動的歷法。這可看作古代農業氣象學的萌芽。
氣象學形成一門完整的獨立的學科並進行系統的研究則只是20世紀30~40年代以來的事。

B. 新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簡史

全國氣象科學技術大會今天在北京開幕。這是氣象行業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全國科技大會,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行業的動員大會,必將成為我國氣象科技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
進入21世紀,在科學技術的引領和推動下,人類正經歷著從工業社會向知識社會的演進。科學技術創造出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在解決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財富形成的主要源泉。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氣象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是我們國家,更是氣象科技工作者面臨的艱巨任務和嚴峻挑戰。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稍縱即逝的難得機遇,顯著提高氣象科技實力特別是自主創新能力,才有可能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

今天,我們站在「十一五」的開端,回望過去的五年,氣象事業前進的軌跡依然讓人心潮澎湃。

"戰略"促發展「十五」是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關鍵"首先突出地體現在整體戰略的探索、凝練和提升,為「十五」氣象事業和科技發展譜下了精彩的序曲和奏鳴。期間,中國氣象局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首先提出了「拓展領域、科技興氣象、人才強局」三大戰略,有力地促進了事業發展,進而於2004年開始了中國氣象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研究工作,歷時一年多的時間,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為什麼要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戰略研究?答案很明確,就是「發展」。因為隨著氣象科技的不斷進步,世界范圍內對天氣的認識已經擴展到氣候系統五大圈層及其相互作用,氣象業務已經從傳統的天氣預報擴展到氣候預測、氣候變化預估、大氣成分監測與分析等領域,氣象事業已經深入到政治、經濟、社會、國家安全、環境外交和可持續發展等方方面面並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此,站在國家利益和整個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層面上統一規劃中國氣象事業,進一步認識氣象事業的真正內涵;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層面上,重新審視經濟社會發展對氣象的需求;站在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經濟、科技全球化的層面上,確定未來20年中國氣象事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主要任務已成為緊迫而現實的任務,更成為戰略研究的動因。
戰略研究成果與《國家中長期科學與技術發展規劃》等國家戰略緊密銜接,提出了「堅持公共氣象的發展方向,大力提升氣象信息對國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氣象資源為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的戰略思想和「公共氣象、安全氣象和資源氣象「的發展理念,展現出了「大氣象」的宏偉格局。

新年伊始,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務院3號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中國氣象事業"科技型、基礎性社會公益事業"的戰略定位,強調了氣象事業對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的基礎性作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性作用,對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作用。這是對戰略研究成果的總結和升華,同時也對中國氣象事業的改革創新和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這些基於發展的宏偉戰略帶動和引領,使「十五」氣象事業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實,方向更加明晰。當前,全國氣象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3號文件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新一輪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正在全面鋪開,跟隨著「十一五」氣象事業發展的進行曲,戰略的提升指揮出愈加激越和跳動的和聲。

「十五」創輝煌
在「十五」氣象事業的輝煌樂章里,我們可以找出無數跳躍的音符,沿著它們澎湃的內涵,我們能夠感受到鼓舞雀躍的內驅力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領悟著氣象事業交響的宏大主題。
主題詞一:發展
發展是永恆的主題——「十五」期間,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氣象科學技術人才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科技體制改革和研究型業務建設取得初步成效,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氣象科學技術領域的國際合作日益活躍。越來越多的我國科學家擔任了國際一些重要氣象學術組織的委員和國際刊物的編委。葉篤正先生榮獲2003年度世界氣象組織(WMO)「國際氣象組織獎」,2005年又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WMO青年科學家獎自1993年以來曾六度授予我國青年科學家。這些都表明了國際國內對我國氣象科技水平的充分肯定。
——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的支持下,圍繞我國重大天氣和氣候災害、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問題、數值預報技術等開展了相關研究,在東亞氣候變動理論和預測、氣候-生態系統的相互作用、溫室氣體排放和地氣碳氮交換、短期氣候預測系統、大氣污染數值模擬和預報、中層大氣探測理論和技術、天氣過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氣象行業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17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近400項。我國氣象科技論文的數量大幅攀升。
——我國在大氣科學領域已擁有10餘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多個部門重點實驗室和一批共建的聯合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瓦里關大氣本底觀象台等台站被列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台站體系。「十五」期間,中國氣象局系統建成了101部新一代天氣雷達、7514個自動氣象站和風雲一號D、風雲二號C氣象衛星,並投入業務運行,引進了21.5萬億次/秒的高性能計算機。同時,各級政府對平台建設的投入逐步加大,為氣象現代化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礎。
——我國氣象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國際機構組織的活動和科學計劃。中國氣象局牽頭組織國內各相關部門的專家廣泛參與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組織的第四次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目前我國科學家在世界氣象組織(WMO)、IPCC、地球觀測組織(GEO)、世界氣候研究計劃(WCRP)、世界天氣研究計劃(WWRP)和地球系統科學聯盟(ESSP)等國際組織和國際科學計劃中都擔任了重要職務。我國還積極開展了國際雙邊和多邊氣象科技合作,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合作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我國成功地舉辦了國際氣象學和大氣科學協會科學大會,表明了中國氣象國際地位與科技影響力日益提高。
主題詞二:改革
改革是發展的動力。中國氣象局是「十五」期間科技部首批啟動的公益類科研院所改革部門之一,所屬的一院八所和省局研究所已順利完成了結構調整、人員分流、機制轉變等改革任務,2004年10月,首家通過了由科技部、財政部和中編辦組織的聯合驗收。國家級業務在探測、信息傳輸處理、預報服務、科研等方面都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建成了國家和省(區、市)兩級氣象科研機構體系,加強了區域氣象中心的作用,提高了資料和數據的共享水平和集約化服務能力,促進了研究與業務的結合,使氣象業務服務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結構調整後,國家級氣象科研院所重點學科專業從原來的74個凝練到51個,專業學科研究布局更趨合理,突出了國家目標,適應了中國氣象事業發展對科技的需求和學科領域發展趨勢,實現了氣象科技資源的優化配置,初步形成了與氣象事業發展相適應的氣象科技創新體系。

隨著改革進程的加快,現行業務技術體制逐漸顯現出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日益凸現。中國氣象局黨組審時度勢,充分認識到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務院3號文件,落實「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理念的需要;是繼續推動氣象現代化建設、增加業務科技含量、優化站網布局和業務分工、全面提升業務能力的需要;是著力提高服務水平和覆蓋面、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是堅持公共氣象發展方向、適應國家政治和經濟體制等各項改革的需要。中國氣象局確定了近期改革重點:發展天氣、氣候、氣候變化、生態與農業氣象、大氣成分、人工影響天氣、空間天氣、雷電等8個業務體系,進而力爭在3到5年內,建立基本滿足國家需求、功能先進、結構優化的"多軌道、集約化、研究型、開放式"業務技術體制。新一輪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大刀闊斧全面展開。
主題詞三:創新
創新是騰飛的羽翼。「十五」期間,氣象科技創新亮點頻現,異彩紛呈。

——研發了我國新一代數值預報系統。中國氣象局組建了中國氣象數值預報創新基地,通過聯合攻關,取得了包括全球中期預報模式、區域中尺度預報模式、資料變分同化系統以及面向超級城市群的精細化數值預報示範系統在內的一系列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自主開發出了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系列產品,特別是風雲二號地面應用系統集中體現了我國氣象衛星科技的發展水平,解決了靜止氣象衛星定位這個世界難題,實現了氣象衛星天地系統的一體化和「大運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風雲二號氣象衛星被世界氣象組織納入全球業務應用氣象衛星序列,在國際對地觀測衛星系統網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氣象科學數據率先實現共享。2001年12月,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國氣象局站在國家的高度,率先啟動氣象科學數據共享工作,為打破在我國長期存在的「數據壁壘」起到了推動和示範作用。初步建立了全國分布式的數據共享網路服務系統,包括國家級的主平台和6個省的分平台,為46項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12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7項「863」計劃項目、37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87項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提供了高質量的氣象基礎數據共享服務。
——成立了大氣成分觀測與服務中心。目前,中國氣象局已布設了30個大氣成分觀測站,並按照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發展規劃,牽頭開展國家大氣成分本底野外研究台站體系建設。由該中心研製的沙塵暴數值預報系統入選「十五」國家科技重大成果展。
——氣候預測成果寫進IPCC評估報告。經過十年的科技攻關,我國科學家建立了自己的氣候預測模式系統
——「動力氣候模式預測系統」,並投入業務化運行。該系統由海洋資料同化系統、海氣耦合模式和高解析度的區域氣候模式組成,於2003年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些重要成果及揭示的事實以及所持的觀點已提供給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並得到了承認與採納。
我們能夠聽到這首激昂的進行曲里,「創新」始終是嘹亮的最強音。
「創新」無止境全國氣象科技大會的召開將為我們奏響「加速科技自主創新,全面建設氣象強國」的序曲。創新無止境,此刻,「十一五」不止是一個時段和概念,氣象事業和科技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和舞台上。
我們能夠感到肩上的任務和心中的遠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精神,落實國務院3號文件精神,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發展理念,面向國家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努力實現農業氣象科學技術新突破,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科技支撐;實現災害性天氣監測預警預報科學技術新突破,為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提供科技支撐;實現全球和區域氣候預測和氣候變化預估科學技術新突破,為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保障國家安全提供科技支撐;實現氣候資源區劃和開發利用氣候資源科學技術新突破,為應對我國資源壓力、保障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實現氣象與其他領域科學技術系統集成新突破,為促進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改善廣大人民生活質量提供科技支撐。
回顧歷史,50年前「向科學進軍」的號角音猶在耳,28年前擁抱科學春天的欣喜仍駐心間。今天,十幾億中國人親歷了科技發展帶來的巨大變化,享受著科技進步創造的豐厚財富,深切感受到建立在科技自立、自強基礎之上的國家實力和民族尊嚴。
今天,氣象科技工作者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自主創新,努力開創氣象科技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這次科技大會後,一幅波瀾壯闊的自主創新的畫卷隨之展開。氣象科技界要立即行動起來,高揚自主創新的旗幟,總結經驗,凝聚共識,繼往開來,奮力開拓,為實現我國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的跨越,竭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

C. 農業氣象學的簡史


遠在3000多年前,人們已認識到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及其農業意義。中國古代著作中早就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和「不違農時」的論述;公元前已有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的記載(見中國農業氣象史)。在西方,公元前希臘人也已能根據氣候變化確定一年中農事和航海時間,並有了兩分兩至的記述。
作為一門學科,農業氣象學是在19世紀末葉農業科學和氣象科學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當時,一些科學家為使農作物獲得高產和合理利用氣候資源,曾應用氣象學的成果來探討作物生長與氣象條件的關系,並根據光熱水條件進行農業氣候區劃等。進入20世紀後,西歐、蘇聯、北美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建立了農業氣象機構,開展各項農業氣象服務和試驗研究工作,並在農業氣象指標鑒定、農業氣候資源分析與區劃、農業氣象情報和農業氣象預報服務方面取得較大進展。
中國現代農業氣象學的研究始於20世紀初葉。1922年竺可楨《氣象與農業的關系》、1945年塗長望《農業氣象之內容及其研究途徑述要》等文都提到了農業氣象研究的作用與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業氣象的研究、業務和教育機構逐步建立,農業氣象觀測、試驗研究以及農業氣象情報、預報和農業氣候服務工作逐步開展,並培養了一批專業人才。70年代以來,世界農業氣象學開始向定量化方向發展,氣象學觀點被應用於探討農業生產中的物質輸送與能量轉換問題。同時,農業污染的氣象問題、農業氣象災害的預防、沙漠化評價和防治的農業氣象問題以及高空生物學的氣象問題等日益受到重視。隨著系統分析、模式建立和各種模擬實驗的進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遙感技術的應用,農業氣象研究更趨精確,主要農作物生長動態監測與預報手段更趨先進,服務工作更加廣泛有效。中國氣象學會設有農業氣象和生態氣象學科委員會,掛靠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D. 航海氣象學的簡史

航海學的發展與氣象學的發展和應用有極其密切的關系。遠在獨木舟航海時代,人類就注意到按氣象條件選擇出航時間和航行海域。至帆船時代,人們已能利用海上的風做為航行的動力。魏晉南北朝時,中國以風為動力的海船就經常來往於中國和波斯(即今伊朗)等國之間。
15世紀末,航海者開始掌握東北信風知識,由於它有利於商業貿易船隊的航行,又稱貿易風。17世紀,航海中已開始使用實質上是測量氣壓變化的晴雨計,以預測風暴的來臨。隨著蒸汽機船舶的出現和發展,航海者不斷總結航海中的各種環境資料,至1805年,英國人蒲福根據風對地面和海面物體影響程度,擬定風力海況等級表,稱為「蒲福風級表」。
從19紀開始,人們主要依靠航海實踐中積累的資料,開始編制用於大洋航行和局部海域使用的各種航海氣候圖。這個時期,海上風和海流圖的出現,有助於航海家們據此設計出適用於不同季節航行的季節航路。1938年美國天氣局出版了全球范圍的《海洋氣候圖集》。但直到20世紀50年代,這種海洋氣候圖志才較為系統和完善,並成為航海和航路設計的主要依據。此後,海上氣象觀測、氣象情報傳輸、海洋天氣預報等,也都有了很大發展,海洋天氣分析圖表和預報產品,開始通報到海上,使其在航海上得以廣泛應用。
從50年代蓬勃發展起來的船舶最佳航線選擇技術,是氣象學結合海洋學在航海上的重要應用,也是航海氣象學的重要發展。現代航海氣象學所研究的課題,就是應用氣象學,尤其是海洋氣象情報和預報服務方面的成果,保障船舶安全經濟航行,避免和減少由於海上環境條件給航誨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和損失。這些研究,同時也豐富了氣象學的研究內容,促進了氣象學的發展。
航海前輩十分重視收集海洋氣象和水文資料,總結海洋上的天氣和海況的變化規律。中國明代張一厚所著中國沿海的航路指南《海道經》一書,專輯有海上天氣歌謠。內容分佔天、占雲、占風、占日、占虹、占霧、占電、占潮、占海9類,按徵兆預測天氣演變,闡明氣候的特點和規律,至今仍有意義。1805年英國人F.蒲福根據海面徵象擬定風力等級,自0到12共分13個等級,被稱為「蒲福風級」。1847~1852年美國人M.莫利根據遠洋船舶記錄風和流的資料,繪製成《北大西洋風和海流圖》,使船舶橫越北大西洋的時間大為縮短,開現代航路圖的先河。1857年白貝羅發現根據風向判斷高壓和低壓的中心方位的法則,被稱為白貝羅定律(又稱風壓定律):人背風站立,在北半球,低壓中心在左前方,高壓中心在右後方;在南半球,低壓中心在右前方,高壓中心在左後方。隨著航海氣象和水文研究工作的發展,各類航海圖書中逐步充實了各種航海氣象和水文資料。此外,詳細論述現代航海氣象和水文基本原理的專著,關於如何使用海洋天氣和海況的報告、預報、警報、傳真航海天氣圖和氣象衛星雲圖等的著作,以及預報某些同航海有關的海洋天氣和海況要素的著作,各航海國家相繼出版。60年代以來,海洋氣象和水文的觀測技術不斷改進。天氣和海況在高速模擬計算機的實驗,衛星氣象數據釋譯的進展,天氣與海況預報的完善,大西洋和太平洋中環境數據自動浮標的建立等等,都有力地促進航海氣象和水文科學的發展。

E. 大氣科學的發展概略

大氣科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有關天氣、氣候知識起源於長久的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的經驗之中。早在漁獵時代和農業時代,人們就逐漸積累起有關天氣、氣候變化的知識。中國在公元前 2世紀見於《淮南子·天文訓》和《逸周書·時訓解》的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就是從生產和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它又被用來指導農事活動。後來的工農業生產活動,軍事活動,航海、航空、航天活動,以及對海洋、冰川、高原、空間等考察的發展,都為大氣科學不斷提出新的課題,推動著大氣科學的發展。
17世紀以前,人們對大氣以及大氣中各種現象的認識是直覺的、經驗性的。17~18世紀,由於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溫度、氣壓、風和濕度等測量儀器的陸續發明,氮、氧等元素的相繼發現,為人類定量地認識大氣的組成、大氣的運動等創造了條件。於是,大氣科學研究開始由單純定性的描述進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階段。這是大氣科學發展進程中的一次飛躍。1820年,在氣壓、溫度、濕度、風等氣象要素的測定和氣象觀測站網逐步建立的條件下,H.W.布蘭德斯繪制了歷史上第一張天氣圖,開創了近代天氣分析和天氣預報方法,為大氣科學向理論研究發展開辟了途徑。這是大氣科學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飛躍。1835年科里奧利力的概念和1857年C.H.D.白貝羅提出的風和氣壓的關系,成為地球大氣動力學和天氣分析的基石。1920年前後,氣象學家J.皮耶克尼斯、H.索爾貝格和T.H.P.伯傑龍等提出的鋒面、氣旋和氣團學說,為天氣分析和預報1~2天以後的天氣變化奠定了理論基礎。1783年,法國J.A.C.查理製成了攜帶探測氣象要素儀器的氫氣氣球。20世紀30年代無線電探空儀開始普遍使用,這就能夠了解大氣的鉛直結構,真正三度空間的大氣科學研究從此開始。根據探空資料繪制的高空天氣圖,發現了大氣長波。1939年氣象學家C.-G.羅斯比提出了長波動力學,並由此引出了位勢渦度理論(見大氣動力方程)。這不僅使有理論依據的天氣預報期限延伸到3~4天,而且為後來的數值天氣預報和大氣環流的數值模擬開辟了道路。1946年I.朗繆爾、V.J.謝弗和B.馮內古特的「播雲」試驗,探明了在過冷雲中播撒固體二氧化碳或碘化銀,可以使雲中的過冷水滴冰晶化,增加雲中的冰晶數目,促進降水,從此進入了人工影響天氣的試驗階段。

F. 氣象學的歷史

第一位建立氣象學的人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他的專書《氣象匯論》中,他最先敘述和粗淺地解釋了風、雲、雨、雪、雷、雹等天氣現象,而這書是世界上最早的氣象書籍。直到18-19世紀,由於物理學和化學的發展以及氣壓、溫度、濕度和風等測量儀器的陸續發明,使大氣科學研究由單純的描述進入了可以定量分析的階段。1820年,德國人布德蘭繪制了第一張地面天氣圖,開創了近代天氣分析和預報方法。1835年,法國人科利奧里提出風偏轉的概念;而1857年荷蘭人白貝羅提出風和氣壓的關系,他們的概念都成為大氣動力學和天氣分析的基礎。
1920年前後,挪威的皮耶克尼斯父子提出了一套名為「極鋒學說」的理論,來說明中緯度地區的天氣變化情況。這套理論在1920年代發表之後,至今已有70多年,但仍然是今日作天氣預報的主要理論依據,亦為分析和預報未來1-2天的天氣奠定了理論基礎。1930年代,無線電探空儀的廣泛使用,真正開始了三維空間的大氣科學研究。根據大量探資料繪制的高空天氣圖,發現了大氣長波。1939年羅斯貝提出了長波動力學,他的理論亦對天氣預報有莫大的貢獻。到了1950年代至60年代,電腦、天氣雷達,衛星和遙感的技術的應用,使大氣的各種現象,大至大氣環流,小至雨滴的形成過程,都可依照物理學和化學的數學形式來表示,從而使大氣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G. 世界氣象日的發展歷史

為紀念世界氣象組織的成立,每年的3月23日被定為「世界氣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稱「國際氣象日」。
國際氣象組織原為非官方性國際氣象合作機構,在其各成員國代表簽訂的世界氣象組織公約生效一周年之日,即1951年3月23日,改組為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成為政府間的國際氣象合作機構,並與聯合國建立關系。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執行委員會決定把每年3月23日定為世界性紀念日,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在這一天舉行慶祝活動,並廣泛宣傳氣象工作的重要作用。每年世界氣象日都有一個中心活動內容,各成員國在這一天可根據當年的中心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紀念活動,如組織群眾到氣象台站參觀訪問,舉行有政府領導人參加的群眾慶祝儀式,舉辦氣象儀表裝備、照片、圖表和資料的展覽,舉行記者招待會,由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報道特寫文章和講話,放映氣象科學電影,發行紀念郵票等。
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創始國之一。
極地地區是全球氣候系統的冷源,對全球的氣候變化至關重要。通過對兩極地區冰蓋上大氣沉積物的詳細觀測,可以了解兩極地區乃至全球的氣候環境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發表的《2006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2006年全球大部地區氣候持續偏暖,極地冰層正在迅速溶化。2007年2月1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專家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可能升高1.8至4攝氏度,海平面可能升高18至59厘米。
科學界已記錄到了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原正在不斷消失,並發現由於氣候變暖,北極地區的結冰時間越來越短,過去基本在海冰上度過一生的北極熊開始逐漸向陸地轉移。專家預測,如果北極附近的格陵蘭地區冰層消失,那麼全世界的海平面將上升7米,這對於一些國家和地區來說意味著「滅頂之災」。因此,保護極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為提高全球對北極海冰、南極冰蓋變化的重要性的認識,促進國際社會對極地生態系統的保護,世界氣象組織確定了2007年氣象日的主題——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旨在探討全球變暖對極地氣象的影響。這一主題的確立還與2007年3月1日啟動的2007-2008年「第四次國際極地年」活動密切相關。
國際社會對極地的關注由來已久。早在1882年至1883年,世界氣象組織的前身國際氣象組織就發起組織了「第一次國際極地年」活動,有12個國家的科學家聯合對南北極進行了考察,標志著極地考察從探險時代進入到科學考察時代,也宣告了極地科學考察國際合作的開始。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
1947年9月—10月,國際氣象組織(IMO)在美國華盛頓召開了45國氣象局長會議,決定成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並通過了世界氣象組織公約。公約規定,當第30份批准書提交後的第30天,即為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之日。
1950年2月21日,伊拉克政府提交了第30份批准書,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標志著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誕生。為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1960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執委會第20屆會議決定,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
並從1961年開始,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國的氣象工作者都要圍繞一個由WMO選定的主題進行紀念和慶祝。
開展「世界氣象日」活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使各國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世界氣象組織的活動情況以及氣象部門在經濟和國防建設等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推動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利、農業和人類其他活動方面的應用。
世界氣象組織是世界各國和地區之間開展氣象業務和氣象科學合作活動的國際機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世界氣象組織擁有成員151個,中國是世界氣象組織最早的創始國和簽字國之一。世界氣象組織的主要任務包括:促進世界范圍氣象觀測網的建立和推行氣象觀測業務標准化。促進國際間的氣象資料交換和提出觀測、統計資料的統一規格;促進氣象學在航空、航海、水資源、農業以及其它方面的應用;促進水文業務的開展和加強氣象部門與水文部門間的合作;鼓勵氣象學及有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和人員培訓。
本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氣象組織主要活動集中在以下幾項國際合作計劃;世界天氣監視網計劃;全球大氣研究計劃;人類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計劃;技術合作計劃;教育和訓練計劃以及世界氣候計劃等。
1971年10月,第2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此後,中國陸續加入了聯合國所屬的一些專門機構,其中最早批准加入的專門機構就是世界氣象組織。
全球氣候變暖使世界各地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明顯增多,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通過全球綜合觀測,人類可獲得有關天氣、氣候和水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掌握這些信息雖然無法阻止自然災害的發生,但可以做到對災害進行早期預警,提前防範,以及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所造成的影響。

H. 南京氣象學院的歷史沿革

創立前身 1921年,竺可楨在國立東南大學創建地學系,設立氣象組(專業)。
1930年,國立中央大學設立地理學系氣象專業。(備註:1927年,國立東南大學與其他8所公學合並,並易名「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此後於1928年2月改名為「國立江蘇大學」;5月16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作出決議,「國立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
1944年,設立氣象學系。
1949年,國立南京大學設立氣象學系。(備註:1949年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 肩負使命 1953年9月3日,塗長望局長在病中召開局長辦公會,專題討論、研究依託南京大學氣象系籌辦水文氣象學院問題,並作出建院決定。1954年8月25日,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的竺可楨先生在「中國氣象學會第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總結」發言中,最先向教育部門呼籲建立水文氣象學院。
1956年7月,塗長望在第一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的發言中提出:「高級技術幹部極端缺乏,全國氣象業務系統中只有104個大學畢業生,…希望高教部門擴大氣象系的招生名額或成立氣象學院」。
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下發的《關於加強氣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氣象系統急需大量既有較系統理論知識,又具有較強實際動手能力的中高級技術人員。只有創辦一所培養高級氣象專業人才的高校,才能滿足這種迫切的社會需求。
1959年12月8日,中央氣象局向國務院提交建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的報告。報告陳述了全國氣象系統在職技術幹部中大專畢業生數量、目前和未來氣象事業發展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現有高校氣象專業人才培養情況,以及為籌建氣象高等學校與教育部、江蘇省委、南京大學等單位的商討、溝通過程。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復中央氣象局「同意義南京大學氣象系為基礎成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0年1月14日,中央氣象局轉發教育部同意成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的文件,同時江蘇省人民委員會也下發了關於成立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籌建委員會的通知。至此,中央氣象局直屬、江蘇省代管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正式進入籌建階段。
1960年1月18日,中央氣象局給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籌建機構的指示。
1960年1月31日,正式啟用由江蘇省高教廳頒發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籌建委員會」印信,學院籌建委員會正式對外辦公。為便於開展工作,籌委會下設三個組:行政組、基建組、教育組。
在南京大學的直接幫助下,1960年7月,天氣與動力氣象學、大氣物理學和氣候學三個專業招收首屆新生169人,生源主要來自江蘇、浙江、四川和上海,少數來自氣象部門的調干學生。1960級學生由南京大學負責前三年的培養,完成公共課、基礎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的教學,教學與南京大學氣象系學生合班上課,由學院負責教學輔導和學生管理工作。
1963年5月14日,教育部和中央氣象局聯合發文,同意南京大學氣象學院改名為南京氣象學院。
1963年11月25-27日,南京氣象學院首屆黨員大會召開。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學校各項工作都受到干擾和破壞,正常教學秩序被摧毀,停止招生和上課長達六年之久。 1978年2月17日,國務院轉發教育部《關於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南京氣象學院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8年4月,中央氣象局下發了學校《關於一九七八-一九八一年基本建設任務書的批復》,對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之後學校的辦學規模、專業、基建任務做出了新的安排。
1992年10月,氣象院校改革研討會在學校召開。
1992年10月,氣象院校改革研討會在學院召開,學校被中國氣象局批准為全國氣象部門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制訂了《南京氣象學院綜合改革方案》,方案包括加強課程建設方案、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暫行規定、各類人員定編切塊方案、獎酬金發放辦法實施方案等9個配套方案及考核評估指標體系。
2000年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0]11號),決定南京氣象學院由原隸屬於中國氣象局管理劃轉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模式,學校管理體制發生改變。體制劃轉後,江蘇省委省政府及江蘇省教育廳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
2002年3月15日,江蘇省教育廳批准該校舉辦共有民辦濱江學院。
2004年5月,升格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1月18日,學校舉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揭牌慶典。

I. 我國氣象發展歷史

氣象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南北朝時,北極閣即建有「靈台候樓」,用以觀天測候;明,洪武年間,在此建「觀象台」,又名「欽天台」,既觀氣象又觀天象;清,乾隆皇帝第六次下江南,曾登台遠眺,親筆「曠觀」;民國時期,卓越的氣象、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在此創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氣象研究所。我國近、現代一批頂級氣象學家,如塗長望、趙九章、葉篤正、陶詩言等都曾在此工作、學習過。因此,南京北極閣被海內外氣象學界譽為中國近代氣象發祥地。新中國成立至今,北極閣一直是江蘇氣象台所在地,是江蘇氣象業務服務中心。1999年,北極閣被國家科技部、教育部、中央宣傳部和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0年,北極閣被南京大學選定為「產學科研基地」。根據南京市政府的總體規劃和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學會氣象科普基地建設計劃,江蘇省氣象局、江蘇省氣象學會確定在北極閣建設氣象科技業務中心和氣象博物館。規劃設計以「司天觀象」為主題,集氣象發展歷史與現代科技以及科普宣傳與旅遊觀光為一體。在氣象博物館前為竺可楨先生塑銅像,以示紀念這位我國近代氣象學界的先驅。新建氣象觀測場、增設氣象科普多媒體和畫廊等,連同現代氣象預報中心、氣象影視中心一並向社會開放,使北極閣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氣象科技教育基地和充滿濃郁氣象文化品位的學習宣傳園地。

J. 熱帶氣象學的研究歷史

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曾有過多次國際綜合觀測試驗;60年代的國際印度洋考察,考察了西南季專風及其上的屬天氣系統;1967年的萊恩島試驗,側重研究熱帶輻合帶內對流尺度和中尺度天氣系統;1974年開始進行的全球大氣研究計劃大西洋熱帶試驗,研究對流雲系和大尺度環流相互作用及對流雲系加熱的參數化,熱帶邊界層結構,海-氣相互作用和大氣輻射過程,改進了熱帶天氣的數值預報。
這些成果,大大改進了天氣預報,特別是數值預報的方法。此外,對台風結構的探測,台風的發生和發展所作的數值模擬及其路徑的預報方法,以及人工影響台風的方法的研究,使台風路徑的短期數值預報已達到實用的水平。

閱讀全文

與氣象學發展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